資源簡介 備戰2025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擬押題卷卷03(徐州專用)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40分鐘,試卷滿分:40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20分)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意的。本部分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意義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A.制造的有機物,是人和動物食物的來源B.把太陽光能轉化為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是人和動物能量的來源C.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氣中兩種氣體的含量穩定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是人和動物所需氧氣的來源2.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內表皮細胞,下列說明正確的是( )A.5為液泡,內含溶解有多種物質的細胞液B.2為細胞膜,起支持和保護細胞的作用C.1為細胞壁,植物細胞特有,除了起保護作用外,還可以控制物質的進出D.4為細胞質,與動物細胞不同,它內部的能量轉換器不是線粒體,而是葉綠體3.如果用下圖表示各種概念間的關系,則下列選項與圖示相符的是( )選項 1 2 3 4A 種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雙子葉植物B 動物 無脊椎動物 節肢動物 昆蟲C 生態系統 生產者 消費者 分解者D 植物體 植物器官 分生組織 輸導組織A.A B.B C.C D.D4.二氧化碳引起的溫室效應可能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從而給人類帶來災難。下列與減輕或消滅溫室效應無關的是( )A.保護好現有森林,大力植樹造林B.積極治理大氣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物質的措施C.減少礦物能源的消耗,盡量使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以減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D.禁止使用氟利昂5.下列與青蛙的發育過程不同的動物是( )A.蟾蜍 B.大鯢 C.蠑螈 D.鱷魚6.下列關于人的生殖和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產生卵細胞②睪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產生精子③新生兒的誕生是新生命的開始④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⑤胎盤是母體與胎兒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7.下列有關人體疾病治療中,方法與原理分析錯誤的是( )A.貧血患者應多吃含蛋白質和鐵豐富的食物B.骨髓或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治療白血病C.人工腎臟是模擬尿液形成兩個過程的仿生學產品D.被毒蛇咬傷后應按壓傷口處的近心端,阻止毒素流向心臟8.已知有耳垂和無耳垂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D和d控制.一對夫婦的基因都是Dd,那么,他們子女的基因可能是()A.Dd、Dd B.D C.dd D.D9.下列說法最科學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B.農藥的效果越來越差是害蟲對農藥的定向選擇C.干制貯存食品的原理是殺死食品中的微生物D.保持正常的呼吸是貯存生活狀態食品的重要方法10.以下實驗與其所屬的研究方法對應正確的是( )A.用放大鏡了解蜜蜂體表的絨毛——實驗法B.走訪了解干旱對水稻產量的影響——觀察法C.探究空氣濕度對蠶卵孵化率的影響——調查法D.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法第II卷(非選擇題共20分)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11.“發展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農業幫扶工作隊的引領下,某村興起了大量種植經濟作物——水果玉米的熱潮。因水果玉米營養豐富,口感甘甜而鮮脆,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下圖為玉米種子結構、萌發和生長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種子經過篩,幼苗長得乖”。如圖1,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要想保證種子正常萌發,常選用籽粒飽滿的玉米種子播種。還需要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一定的_________。(2)玉米幼苗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分和無機鹽,主要通過根尖結構中的_________從土壤中吸收,吸收的水分有一部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玉米葉片結構中的_________散失到環境中。(3)農業幫扶隊員通過利用低溫環境降低玉米種子的_________(填生理作用),實現種子的長期保存。(4)如圖2是玉米單株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的關系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與a點相比,在b點單株光合作用強度明顯減弱,原因是_________。12.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有關數據表明,我國學生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狀況令人擔憂。無機鹽、維生素等攝入量不足,缺鐵性貧血現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飲食習慣使肥胖兒逐年增多。早餐“馬虎”、中餐“湊合”、晚餐“豐富”等錯誤的營養消費觀念,是導致學生營養狀況問題的主要原因。 上圖顯示,不同人群每天攝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所示,肥胖患者的飲食中糧谷類和_________的攝入量較正常人偏多。(2)營養不良會影響健康,如缺鐵易患_________病,因為鐵是紅細胞中_________的重要成分。(3)在食物中的各種營養成分里,成為人體能量主要來源的是_________ 。(4)請你說說如何才能做到科學減肥?_________。13.生物界有許多奇妙的現象值得我們去探索,某社團同學選取了多種生物,對這些生物生殖和發育的有關知識進行了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圖中D表示受精卵,請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家蠶一生的發育過程:_________,家蠶的發育過程屬于_________。(2)若D表示蝗蟲的受精卵時期,那么它比家蠶少了的時期是[ ]_________。(3)青蛙個體發育過程中,青蛙的幼體和成體不僅在外部形態上有許多差異,而且呼吸器官等內部結構和生活習性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特點是_________。(寫出兩點)14.自然界中的動物多種多樣。下圖是某生物小組收集到的部分動物圖片,請據圖回答問題:(1)若將圖中動物分成A、C、D、F和B、E兩類,則分類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動物E的體表有________,可以防止體內_________的蒸發。(3)動物D是一種植食性動物,它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其特有的生殖發育方式是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參考答案1.C【詳解】試題分析:A、光合作用能夠制造有機物,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的來源,A正確;B、光合作用能夠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是動植物和人的生活所必需的能量來源,B正確;C、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C錯誤;D、光合作用消化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是動植物和人進行呼吸的氧的來源,D正確.故選C.考點:光合作用的意義.2.A【分析】由圖可知:1細胞壁、2細胞膜、3細胞核、4細胞質、5液泡。1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2細胞膜起保護作用并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3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DNA,是細胞的控制中心;4細胞質具有流動性,能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5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詳解】A.5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A正確。B.2細胞膜起保護作用并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1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B錯誤。C.1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2細胞膜起保護作用并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C錯誤。D.4細胞質具有流動性,能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線粒體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共有的能量轉換器,植物細胞的能量轉換器有兩種:線粒體和葉綠體,D錯誤。故選A。3.B【分析】如圖可知1到4的邏輯關系是:4屬于3,3屬于2,2屬于1,或者1到4是一種從大到小的關系。【詳解】A.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葉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葉植物是并列關系,不符合圖示關系,A錯誤。B.昆蟲是節肢動物,體內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屬于動物界,與圖是關系相符,B正確。C.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組成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是并列關系,不符合圖示關系,C錯誤。D.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組織包括保護組織、分生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和輸導組織是并列關系,不符合圖示關系,D錯誤。故選B。4.D【分析】溫室效應是指全球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增加,導致平均氣溫上升的現象。溫室效應的產生與二氧化碳有直接關系,因此凡是對減小二氧化碳無效的措施都是無關的。【詳解】A.保護好現有的森林,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不符合題意。B.積極治理大氣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物質,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減輕溫室效應,B不符合題意。C.減少礦物能源的消耗,盡量使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減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不符合題意。D.氟利昂能引起臭氧層的破壞,與減輕或消滅溫室效應無關,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此題是對溫室效應知識的考查,解題時抓住只要是對二氧化碳含量有影響的措施進行分析即可。5.D【分析】青蛙的一生經過受精卵、蝴抖、幼蛙和成蛙四個階段,且幼體和成蛙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有明顯的差別,屬于變態發育。【詳解】蟾蜍 大鯢 蠑螈與青蛙都是兩棲動物,它們的幼體和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別明顯,屬于變態發育 鱷魚屬于爬行動物,與青蛙的發育過程不同 故選D。【點睛】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各種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6.B【解析】男性的生殖系統包括精囊,輸精管,睪丸,陰莖等;女性的生殖系統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受精。子宮是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詳解】①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產生卵細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正確。②睪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產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正確。④卵巢能分泌性激素,正確。⑤人的胚胎發育主要在子宮內進行,胎盤是母體與胎兒物質交換的結構,正確。③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開始,故③錯誤,B正確。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男、女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受精的概念,胚胎的發育過程。7.C【分析】血液的組成由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當血液流經腎小球的和腎小囊壁時,除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會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無機鹽等就形成了尿液。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特點為:【詳解】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它在氧氣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氣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紅細胞的功能是運輸氧。當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時,就會出現貧血的癥狀。所以貧血的病人應多吃一些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故A正確;造血干細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干細胞移植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們,最常見的就是白血病,故B正確;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人工腎臟是模擬腎臟中腎小球的過濾作用,血液經過透析后,用過的透析液中尿素含量將會增加,故C錯誤;血管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只有動脈是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所以被毒蛇咬傷手臂后,不論是動脈、靜脈、還是毛細血管,為防止蛇毒隨血液經心臟擴散到全身,緊急處理時,應該用止血帶扎住傷口的近心端。才能防止血液流向心臟,故D正確。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血液的組成和功能,血管的種類和功能,尿的形成過程。8.C【詳解】一對夫婦的基因都是Dd,遺傳圖解如圖:,從遺傳圖解看出,他們子女的基因可能是DD、Dd、dd。9.A【分析】生物圈為人類和其它生物提供了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等生存的基本條件,適合生物的生存。【詳解】A.生物圈是人類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園,我們要好好保護它,A正確。B.農藥的效果越來越差是農藥對害蟲的定向選擇的結果,B錯誤。C.干制貯存食品的原理是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的繁殖,C錯誤。D.降低呼吸是貯存生活狀態食品的重要方法,D錯誤。故選A。10.D【分析】(1)觀察法: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觀察法要求觀察者對動物不施加任何影響,真實觀察并記錄。(2)實驗法: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實驗法強調根據研究目標的需要而改變動物的生活條件,在改變的環境下觀察動物的行為反應。(3)調查法: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并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詳解】A.用放大鏡了解蜜蜂體表的絨毛,是在自然狀態下,觀察者對蜜蜂不施加任何影響,真實觀察并記錄,屬于觀察法,A錯誤。B.走訪了解干旱對水稻產量的影響,需要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要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用的是調查法,B錯誤。C.探究空氣濕度對蠶卵孵化率的影響,需要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在改變的環境下觀察空氣濕度對蠶卵孵化率的影響,用的是實驗法,C錯誤。D.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需要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在改變的環境下觀察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用的是實驗法,D正確。故選D。11.(1)水分(2) 成熟區/根毛區氣孔(3)呼吸作用(4)葉片相互遮擋,導致光照不足【分析】1.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2.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3.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圖中:A是果皮和種皮、B是胚乳、C是胚芽、D是胚軸、E是胚根,據此回答。【詳解】(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故玉米萌發需要滿足自身條件,保證種子正常萌發,常選用籽粒飽滿的玉米種子播種,還需要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一定的水分。(2)根尖是指從根的最先端到著生根毛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其中成熟區,也稱根毛區,內部某些細胞已經形成導管,導管具有運輸作用。表皮細胞的細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積,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植物體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約1%被植物體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過蒸騰作用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到大氣中去了。(3)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農業幫扶隊員通過利用低溫環境降低玉米種子的呼吸作用,實現種子的長期保存。(4)合理密植,有利于農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種植過密,植物葉片相互遮蓋,只有上部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種植過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如圖2是玉米單株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的關系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與a點相比,在b點單株光合作用強度明顯減弱,原因是葉片相互遮擋,導致光照不足。12.(1)肉類(2) 貧血血紅蛋白(3)糖類(4)應該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均衡攝取五類食物,加強鍛煉,保持健康體重。【分析】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營養。“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平衡”是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的量要適合,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據此解答。【詳解】(1)比較圖形可知,肥胖患者的飲食中糧谷類和肉類的攝入量較正常人偏多,各占44%和15%,糧谷類含較多的淀粉,在體內轉化成糖,肉類含較多的脂肪,多吃易導致肥胖。(2)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缺鐵易導致貧血,需要補充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3)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能源物質,它主要從糧谷類食物中獲得。因此,在食物中的各種營養成分里,成為人體能量主要來源的是糖類。(4)科學減肥的措施應該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均衡攝取五類食物,加強鍛煉,保持健康體重。13.(1) D→A→B→C 完全變態發育(2)B蛹(3)變態發育,生殖和發育離不開水等。【分析】(1)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2)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3)兩棲動物的幼體(必須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和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的不同特點。它們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很大差異。【詳解】(1)家蠶的發育屬于完全變態發育,發育經過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因此,若圖中D表示受精卵,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家蠶一生的發育過程:D→A→B→C,家蠶的發育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發育。(2)家蠶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蝗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所以若D表示蝗蟲的受精卵時期,那么它比家蠶少了的時期是B蛹。(3)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細胞和精子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體,蝌蚪再發育成幼蛙,幼蛙發育成成蛙。像青蛙這樣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的發育過程屬于變態發育,所以青蛙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因此,青蛙個體發育過程中,青蛙的幼體和成體不僅在外部形態上有許多差異,而且呼吸器官等內部結構和生活習性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特點是變態發育,生殖和發育離不開水等。14.(1)有無脊柱(2) 外骨骼水分(3) 小腸胎生哺乳【分析】圖中A家鴿屬于鳥類,B蛔蟲屬于線形動物,C青蛙屬于兩棲動物,D家兔屬于哺乳動物,E蝗蟲屬于節肢動物,F鯽魚屬于魚類。【詳解】(1)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圖中ACDF為一類,其余BE為另一類,則分類依據是體內有無脊柱。(2)動物E蝗蟲屬于節肢動物,體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更適于陸地生活。(3)D家兔屬于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強了對陸上生活的適應能力。小腸是哺乳動物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