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高頻易錯考前沖刺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高頻易錯考前沖刺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沖刺押題預測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秋 新羅區期末)如圖是某歌曲的曲譜(節選),該歌曲是(  )
A.《馬賽曲》 B.《英雄交響曲》
C.《國際歌》 D.《義勇軍進行曲》
2.(2024秋 廣信區期末)一百多年來,不同膚色的勞動者用不同的語言,用同樣的旋律唱著《國際歌》,該歌曲的創作與哪個事件有關(  )
A.憲章運動 B.里昂工人起義
C.巴黎公社 D.俄國十月革命
3.(2024秋 淮南期末)毛澤東曾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之所以能夠作出他們的理論,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地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沒有這后一個條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材料說明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由于(  )
A.思想家個人的努力結果
B.積極吸收借鑒優秀文化
C.思想家擁有天才的條件
D.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2024秋 驛城區期末)“馬克思大學畢業后來到巴黎,深入調查工人的生活和勞動狀況,經常參加工人集會和斗爭,同時也進行了緊張的理論研究工作。”這說明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的重要因素是(  )
A.馬克思個人的努力結果
B.積極吸收借鑒優秀文化
C.馬克思擁有天才的條件
D.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5.(2024秋 龍巖期末)如圖就業占比變化主要源于英國(  )
英國各行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
A.政府調整產業 B.優先發展服務業
C.完善保障制度 D.發生了工業革命
6.(2024秋 浦北縣期末)如圖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現存于英國科學博物館中。若用于研究第一次工業革命,它屬于(  )
A.文獻史料 B.實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圖像史料
7.(2024秋 衡陽縣期末)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用水做動力,一般都設在水流湍急的鄉村。更有效便捷的動力出現后,工廠大多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材料反映出工廠廠址變化的原因是(  )
A.改良蒸汽機的使用 B.火車的出現
C.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D.鐵路的建成
8.(2024秋 浦北縣期末)19世紀上半期,英國患淋巴結核病的人數不斷上升。當時英國的著名醫生詹姆斯 克拉克爵士認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中上層階級的健康狀況日益下降”,城市的狹窄、工廠及起居室的污濁空氣是引發結核病的重要因素。材料現象說明,當時(  )
A.財富不均影響資源分配
B.工業化造成的污染嚴重
C.石油化工產業利弊并存
D.醫療技術水平較為落后
9.(2024秋 三明期末)拿破侖每征服一地,就在該地推行《拿破侖法典》,廢除世襲制度,取消封建特權,解放農奴,并且免除了封建義務。這表明,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在一定程度上(  )
A.傳播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
B.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
C.實現了歐洲民族國家的獨立
D.維護了法國的封建統治
10.(2024秋 三明期末)19世紀時,如果你坐在一張紅木桌旁飲用加了糖的茶,便幾乎與世界上所有大洲產生了關聯。會出現這一場景是由于(  )
A.文藝復興促進生活品質的提高
B.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
C.工業革命推動世界各地的聯系
D.國際工人運動的開展
11.(2024秋 三明期末)它系統闡述了唯物史觀,分析了階級斗爭的歷史作用,并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的任務和使命。“它”是(  )
A.《獨立宣言》 B.《人權宣言》
C.《大憲章》 D.《共產黨宣言》
12.(2024秋 九龍坡區校級期末)某班同學在探究性學習中搜集到了“19世紀初歐洲工人運動”“共產主義者同盟”“資本論”“巴黎公社社員墻”等相關史實,他們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
A.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C.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D.社會主義革命的首次勝利
13.(2024秋 蓮湖區期末)《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下列有關《共產黨宣言》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②闡明了“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的思想
③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共產主義社會代替的客觀規律
④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自己的政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24秋 晉江市期末)如圖反映的主題是(  )
A.歐洲早期工人運動的出現
B.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嘗試
C.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
D.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15.(2024秋 晉江市期末)錢乘旦在《英國通史》中說:“從此,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這主要得益于(  )
A.紡織業技術革新 B.工廠制度的建立
C.蒸汽機改良使用 D.蒸汽機車的發明
16.(2024秋 梁平區期末)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為什么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時?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從海外大擴張之后歐洲驚人的經濟發展中找到。”由此可知(  )
A.工業革命和海外擴張同時開始
B.工業革命推動歐洲經濟的發展
C.商業革命推動工業革命的開展
D.商業革命與技術進步相互促進
17.(2024秋 梁平區期末)下面是某同學繪制的“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示意圖。圖中“政權嘗試”是指(  )
A.第一國際 B.共產主義者同盟
C.巴黎公社 D.國際同盟
18.(2024秋 萬州區期末)青年時期,馬克思就極力“為政治上和社會上備受壓迫的貧苦群眾”進行辯護,對“勞動創造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貧民窟”的現狀做了有力的鞭撻。由此可見,馬克思(  )
A.注重理論創新 B.擅長辯論演說
C.關注民生疾苦 D.倡導工人運動
19.(2024秋 鎮江期末)“產業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工廠的汽笛從早響到晚,在一整天里,打個噸或是和同伴說句話都不行。車間經理催促著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緊生產,沒有完成定額就要受到懲罰。”材料意在強調工廠制(  )
A.是壟斷組織的產物 B.帶來工人處境的惡化
C.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D.推動蒸汽時代的到來
20.(2024秋 福州期末)如圖中“?”處填入的應是(  )
A.《獨立宣言》 B.《共產黨宣言》
C.第一國際 D.巴黎公社
中考沖刺押題預測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秋 新羅區期末)如圖是某歌曲的曲譜(節選),該歌曲是(  )
A.《馬賽曲》 B.《英雄交響曲》
C.《國際歌》 D.《義勇軍進行曲》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國際歌》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歌曲的曲譜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根據題干信息“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全世界受苦的人!”“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切歸勞動者所有,那能容得寄生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歌曲是《國際歌》。巴黎公社失敗后,為了紀念公社、鼓勵無產階級的斗志,歐仁 鮑狄埃創作了《國際歌》歌詞,狄蓋特為它譜曲,《國際歌》在全世界廣泛傳唱開來,這首歌不僅反映了被壓迫階層的心聲,還成為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C項正確;《馬賽曲》產生于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到了振奮人心、激勵斗志的作用,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該作品充滿了戰斗的氣息和自由的理念,塑造了一群為革命理想而奮斗的英雄雕像。盡管最初是為拿破侖而作,但其中到處洋溢著貝多芬向往自由和革命的精神,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創作于1935年,由詩人田漢作詞,作曲家聶耳作曲。它的創作背景是為了紀念那些在30年代中國東北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先烈們,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歌曲的曲譜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國際歌》的相關史實。
2.(2024秋 廣信區期末)一百多年來,不同膚色的勞動者用不同的語言,用同樣的旋律唱著《國際歌》,該歌曲的創作與哪個事件有關(  )
A.憲章運動 B.里昂工人起義
C.巴黎公社 D.俄國十月革命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國際歌》、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相關史實。
【解答】在巴黎公社失敗后,為了紀念巴黎公社運動,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 鮑狄埃創作了《國際歌》的歌詞。后來,經工人作曲家狄蓋特譜曲后,《國際歌》在全世界廣泛傳唱開來。《國際歌》的創作與巴黎公社有關。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國際歌》、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
3.(2024秋 淮南期末)毛澤東曾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之所以能夠作出他們的理論,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地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沒有這后一個條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材料說明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由于(  )
A.思想家個人的努力結果
B.積極吸收借鑒優秀文化
C.思想家擁有天才的條件
D.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原因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據題干可知,毛澤東認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思想家參加階級斗爭與科學實踐的結果,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結果,D項正確;思想家個人的努力結果與材料“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沒有這后一個條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信息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到吸收借鑒優秀文化,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是思想家擁有天才的條件,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原因的相關史實。
4.(2024秋 驛城區期末)“馬克思大學畢業后來到巴黎,深入調查工人的生活和勞動狀況,經常參加工人集會和斗爭,同時也進行了緊張的理論研究工作。”這說明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的重要因素是(  )
A.馬克思個人的努力結果
B.積極吸收借鑒優秀文化
C.馬克思擁有天才的條件
D.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的重要因素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據“馬克思大學畢業后來到巴黎,深入調查工人的生活和勞動狀況,經常參加工人集會和斗爭,同時也進行了緊張的理論研究工作。”可知,馬克思在實踐的過程中注意理論研究工作,這說明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的重要因素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D項正確;“馬克思個人的努力結果”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A項;“積極吸收借鑒優秀文化”在題干中未有涉及,排除B項;“馬克思擁有天才的條件”不是題干的主旨,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的重要因素的相關史實。
5.(2024秋 龍巖期末)如圖就業占比變化主要源于英國(  )
英國各行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
A.政府調整產業 B.優先發展服務業
C.完善保障制度 D.發生了工業革命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工業革命的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圖片“英國各行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可以得出,1841年相比1801年,英國工業發展較快,從業人數增加,超過農業成為國家的主要產業,結合所學知識,18世紀末開始的工業革命,瓦特改良了蒸汽機,促進了現代工廠制度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英國工業的發展,所以原因是發生了工業革命,D項正確;政府調整產業并不是這一時期英國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項;這一時期英國處于工業革命時期,主要發展工業,工業發展帶動服務業發展,排除B項;二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完善保障制度,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工業革命的知識。
6.(2024秋 浦北縣期末)如圖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現存于英國科學博物館中。若用于研究第一次工業革命,它屬于(  )
A.文獻史料 B.實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圖像史料
【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文獻史料以紙張為載體的,如官私史書、文書檔案、地方史乘、傳記譜牒、文集日記、野史筆記,書籍、報刊、雜志、信件等;以電子媒介為載體的,如電子郵件、跟帖等,不符合題意,排除。
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物史料是指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種物件,如遺跡、遺址、遺物、出土文物等,題干中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屬于實物史料,史料價值最高,符合題意。
C.口述史料,亦稱口碑史學,是當事人敘述的往事回憶,或者是口耳相傳的資料,如神話、傳說、故事、史詩、俗諺、遺訓、回憶錄、對話錄、采訪記、座談錄音等,不符合題意,排除。
D.圖像史料指的是歷史研究中所利用的一種特定類型的物質文化遺產,即與歷史相關的各種視覺材料,這些視覺材料可以是圖畫、照片、圖表等,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B。
【點評】記憶第一次工業革命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7.(2024秋 衡陽縣期末)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用水做動力,一般都設在水流湍急的鄉村。更有效便捷的動力出現后,工廠大多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材料反映出工廠廠址變化的原因是(  )
A.改良蒸汽機的使用 B.火車的出現
C.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D.鐵路的建成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對材料的準確解讀能力,把握英國工廠出現由少到多這一變化的直接原因。
【解答】英國通過工業革命,最早成為工業化國家,題干中講到“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用水做動力,一般都設在水流湍急的鄉村”,后來集中到“遠離河流的地方”等講的是工業化時代的來臨及帶來的歷史進步,改良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是工業革命進行的結果,是工廠廠址變化的原因。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8.(2024秋 浦北縣期末)19世紀上半期,英國患淋巴結核病的人數不斷上升。當時英國的著名醫生詹姆斯 克拉克爵士認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中上層階級的健康狀況日益下降”,城市的狹窄、工廠及起居室的污濁空氣是引發結核病的重要因素。材料現象說明,當時(  )
A.財富不均影響資源分配
B.工業化造成的污染嚴重
C.石油化工產業利弊并存
D.醫療技術水平較為落后
【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作答本題要結合材料和所學的課本知識進行分析。
【解答】根據材料“19世紀上半期,英國患淋巴結核病的人數不斷上升。當時英國的著名醫生詹姆斯 克拉克爵士認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中上層階級的健康狀況日益下降’,城市的狹窄、工廠及起居室的污濁空氣”可知,工業革命造成的環境污染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B項正確;材料不涉及財富分配不均衡的問題,A項錯誤;石油化工產業誕生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C項錯誤;工業革命時期技術的提升推動了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D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9.(2024秋 三明期末)拿破侖每征服一地,就在該地推行《拿破侖法典》,廢除世襲制度,取消封建特權,解放農奴,并且免除了封建義務。這表明,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在一定程度上(  )
A.傳播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
B.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
C.實現了歐洲民族國家的獨立
D.維護了法國的封建統治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拿破侖對外戰爭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拿破侖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法典,它體現了自由、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拿破侖在征服地區推行《拿破侖法典》,廢除世襲制度、取消封建特權、解放農奴、免除封建義務等舉措,這些都沖擊了當地的封建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A項符合題意;法國建立的是資產階級共和政體,不是君主立憲制政體,而且題干主要強調的是拿破侖對外戰爭在傳播思想和沖擊封建制度方面的作用,與君主立憲制政體無關,B項錯誤;拿破侖的對外戰爭主要是為了擴張法國的勢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但并沒有實現歐洲民族國家的獨立,很多被征服地區只是從屬于法國的統治,并沒有獲得真正的獨立,C項錯誤;拿破侖采取的廢除世襲制度、取消封建特權等措施,是對封建統治的沖擊,而不是維護法國的封建統治,D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拿破侖對外戰爭的影響,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2024秋 三明期末)19世紀時,如果你坐在一張紅木桌旁飲用加了糖的茶,便幾乎與世界上所有大洲產生了關聯。會出現這一場景是由于(  )
A.文藝復興促進生活品質的提高
B.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
C.工業革命推動世界各地的聯系
D.國際工人運動的開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工業革命的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材料“19世紀時,如果你坐在一張紅木桌旁飲用加了糖的茶,便幾乎與世界上所有大洲產生了關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工業革命的影響已經廣泛傳播。在這一過程中,世界貿易迅速發展,商品得以在全球范圍內流通,工業革命推動世界各地的聯系,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項正確;文藝復興發生在14世紀中葉至17世紀,時間不符,排除A項;思想觀念的變化在不同時期都有發生,但并不能直接導致在19世紀出現這樣一種能與世界所有大洲產生關聯的具體生活場景,排除B項;國際工人運動與19世紀這種跨大洲的物質交流和生活場景的形成無關,它主要影響的是社會政治層面和階級關系等,而不是世界貿易和物質流通層面,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工業革命的知識。
11.(2024秋 三明期末)它系統闡述了唯物史觀,分析了階級斗爭的歷史作用,并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的任務和使命。“它”是(  )
A.《獨立宣言》 B.《人權宣言》
C.《大憲章》 D.《共產黨宣言》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共產黨宣言》的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材料“它系統闡述了唯物史觀,分析了階級斗爭的歷史作用,并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的任務和使命”和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它系統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分析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思想文化等領域的任務和使命等,D項正確;《獨立宣言》是1776年美國大陸會議發表的,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它主要強調的是美國的獨立和天賦人權等思想,與闡述唯物史觀、分析階級斗爭歷史作用以及提出無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任務和使命無關,排除A項;《人權宣言》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它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的產物,主要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沒有涉及唯物史觀、階級斗爭以及無產階級相關內容,排除B項;《大憲章》是1215年英國封建貴族迫使國王簽署的文件,它限制了王權,保障了貴族的權利,是英國議會制度的開端,主要是關于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文件,與唯物史觀、無產階級等內容無關,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共產黨宣言》的知識。
12.(2024秋 九龍坡區校級期末)某班同學在探究性學習中搜集到了“19世紀初歐洲工人運動”“共產主義者同盟”“資本論”“巴黎公社社員墻”等相關史實,他們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
A.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C.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D.社會主義革命的首次勝利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19世紀初歐洲工人運動、《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和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
【解答】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卻很差。19世紀三四十年代,廣大工人為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積極進行斗爭,工人運動在歐洲蓬勃興起。一系列工人起義表明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他們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1848年,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為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從此國際工人運動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867年發表的《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余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其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1871年5月27日,近200名巴黎公社戰士在巴黎東郊的貝爾—拉雪茲公墓與5000名敵軍展開殊死搏斗,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根據材料“19世紀初歐洲工人運動”“共產主義者同盟”“唯物史觀”“資本論”“巴黎公社社員墻”和所學知識可知,同學們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傳播,B項正確;“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與“巴黎公社社員墻”無關,排除A項;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展與“資本論”等信息不符,排除C項;社會主義革命的首次勝利是十月革命,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的相關史實。
13.(2024秋 蓮湖區期末)《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下列有關《共產黨宣言》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②闡明了“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的思想
③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共產主義社會代替的客觀規律
④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自己的政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及意義的相關史實。
【解答】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共產黨宣言》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階級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他們相對日益貧困。《共產黨宣言》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共產主義社會代替的客觀規律。《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①③④說法正確,B項正確;《人權宣言》宣稱人生來自由,權利平等,排除包含②的AC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
14.(2024秋 晉江市期末)如圖反映的主題是(  )
A.歐洲早期工人運動的出現
B.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嘗試
C.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
D.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分析】本題考查《共產黨宣言》、第一國際與巴黎公社,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歐洲早期工人運動發生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而《共產黨宣言》發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排除。
B.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不能概括《共產黨宣言》,排除。
C.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與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空想社會主義者有關,而《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排除。
D.《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從此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兩者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記憶《共產黨宣言》、第一國際與巴黎公社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5.(2024秋 晉江市期末)錢乘旦在《英國通史》中說:“從此,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這主要得益于(  )
A.紡織業技術革新 B.工廠制度的建立
C.蒸汽機改良使用 D.蒸汽機車的發明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掌握改良蒸汽機的影響。
【解答】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工廠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不再依賴水力等自然條件。工廠可以根據需要選址,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并且由于動力穩定且強勁,工廠的規模也能夠變得更大,所以C項正確;紡織業技術革新,如珍妮機的發明,主要是在棉紡織生產方式和紡紗效率上有改進,但是它依賴的動力還是人力等傳統動力,無法使工廠擺脫對河流(水力)的依賴,A項不符合題意;工廠制度的建立是工業革命過程中的一個組織形式的變革,它是在動力問題解決后逐漸形成的,而不是工廠可以遠離河流、規模變大的直接原因,B項錯誤;蒸汽機車的發明主要是在交通運輸領域,它方便了人員和貨物的運輸,加強了各地之間的聯系,但與工廠選址和規模擴大并無直接關系,D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6.(2024秋 梁平區期末)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為什么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時?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從海外大擴張之后歐洲驚人的經濟發展中找到。”由此可知(  )
A.工業革命和海外擴張同時開始
B.工業革命推動歐洲經濟的發展
C.商業革命推動工業革命的開展
D.商業革命與技術進步相互促進
【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據題干“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從海外大擴張之后歐洲驚人的經濟發展中找到”和結合所學知識,新航路開辟促進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商業革命,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開展。故C正確;海外擴張促進資本原始積累,為工業革命提供條件,兩者并非同時開始,排除A;工業革命推動歐洲經濟的發展,屬于工業革命的影響,但材料重在分析促進工業革命的因素,排除B;材料體現的是商業革命推動工業革命的開展,沒有體現技術革命對商業革命的影響,排除D。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商業革命推動工業革命的開展。
17.(2024秋 梁平區期末)下面是某同學繪制的“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示意圖。圖中“政權嘗試”是指(  )
A.第一國際 B.共產主義者同盟
C.巴黎公社 D.國際同盟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在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確解讀。
【解答】根據材料“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世界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C項正確;第一國際是1864年建立的國際工人協會,排除A項;共產主義者同盟是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際無產階級的政黨,排除B項;國際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達成協議,形成一個相互支持的組織,旨在共同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理解和識記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
18.(2024秋 萬州區期末)青年時期,馬克思就極力“為政治上和社會上備受壓迫的貧苦群眾”進行辯護,對“勞動創造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貧民窟”的現狀做了有力的鞭撻。由此可見,馬克思(  )
A.注重理論創新 B.擅長辯論演說
C.關注民生疾苦 D.倡導工人運動
【分析】本題考查馬克思的革命活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據題干“青年時期,馬克思就極力‘為政治上和社會上備受壓迫的貧苦群眾’進行辯護,對‘勞動創造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貧民窟’的現狀做了有力的鞭撻”可知,這說明馬克思關注民生疾苦,維護工人等貧苦群眾的利益。故C符合題意;題干材料不能說明馬克思注重理論創新,排除A;題干材料不能說明馬克思擅長辯論演說,排除B;題干材料不能說明馬克思倡導工人運動,排除D。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馬克思的革命活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馬克思關注民生疾苦。
19.(2024秋 鎮江期末)“產業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工廠的汽笛從早響到晚,在一整天里,打個噸或是和同伴說句話都不行。車間經理催促著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緊生產,沒有完成定額就要受到懲罰。”材料意在強調工廠制(  )
A.是壟斷組織的產物 B.帶來工人處境的惡化
C.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D.推動蒸汽時代的到來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需要學生在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給予作答。
【解答】壟斷組織出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而材料描述的是工廠制下工人的工作情況,工廠制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就已廣泛建立,早于壟斷組織出現,所以工廠制不是壟斷組織的產物,A錯誤。從材料中“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打個盹或是和同伴說句話都不行”“沒有完成全額就要受到處罰”等內容,可以看出工人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且管理嚴苛,這些都表明工廠制下工人處境惡化,B正確。材料主要圍繞工人的工作狀況展開,并未提及工廠制對生產力發展的促進作用,C錯誤。蒸汽時代的到來是由于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推動了工廠制的發展,而不是工廠制推動蒸汽時代到來,邏輯關系錯誤,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考查閱讀材料的能力和對基本歷史事件特征的再認再現能力。
20.(2024秋 福州期末)如圖中“?”處填入的應是(  )
A.《獨立宣言》 B.《共產黨宣言》
C.第一國際 D.巴黎公社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共產黨宣言》,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的背景。
【解答】根據圖示及所學知識,工業革命在推動生產力飛速發展的同時,使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歐洲工人運動興起。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爆發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但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時代就樹立了解放全人類的偉大志向,他們深入工人中研究,積極進行理論探索,通過吸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等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B項正確;《獨立宣言》標志著美國誕生,排除A項;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1864年9月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簡稱第一國際)是第一個政黨性質的國際工人政治組織,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實踐的表現,排除C項;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屬于實踐的表現,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共產黨宣言》,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胶南市| 桐柏县| 三原县| 杭州市| 临洮县| 新晃| 雷山县| 浪卡子县| 安新县| 二连浩特市| 三江| 志丹县| 海阳市| 藁城市| 彩票| 靖州| 绥化市| 华蓥市| 屏山县| 观塘区| 福海县| 托里县| 银川市| 宽甸| 察雅县| 茶陵县| 吉林市| 鄯善县| 滕州市| 布尔津县| 信宜市| 高尔夫| 郑州市| 绥德县| 青河县| 河津市| 灌南县| 沂南县| 英山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