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期末模擬試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期末模擬試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期末模擬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1.微生物和人類關系十分密切。如圖所示為某些微生物的結構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①是單細胞真菌,可用于發面、釀酒等
B. ①②④與③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C. ③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繁殖,部分種類對人體是有益的
D. ④主要通過產生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
2.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經歷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使得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質,下列相關科學史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實心球模型,認為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
B. 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且原子是電中性的
C. 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得出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
D. 丹麥科學家波爾改進了盧瑟福的模型,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運動
3.下列微粒符號中,對“2”的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 2Cu中的“2”表示2個銅元素
B. Fe2+中的“2”表示每個亞鐵離子帶有2個單位正電荷
C. H2S中的“2”表示一個硫化氫分子中含有兩個硫原子
D. 中化學式上方的“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4.如圖所示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據此分析錯誤的是()
A. 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沒有變化 B. 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C. 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 D. 示意圖中的各物質均屬于化合物
5.物質的用途由其所具有的性質所決定,下列事實中,主要利用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A. 用干冰營造舞臺效果 B. 用石墨制作鉛筆芯
C. 用天然氣作燃料 D. 用金屬鎢作為白熾燈的燈絲材料
6.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下列對詩句中有關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庇甑某梢蛑皇且夯F象,需吸熱
B.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彼男纬墒悄A現象,需放熱
C.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毖┑男纬墒侨刍F象,需吸熱
D.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膘F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放熱
7.用圖像能簡潔直觀地表達出物質的特性,下列對圖像反映的物質特性描述錯誤的是()
A. 物質a是非晶體,物質b是晶體
B. 物質b的凝固點是t℃
C. 用相同熱源加熱相同時間,物質a吸收的熱量大于物質b
D. 物質a的密度大于物質b的密度
8.果農常用斧的鈍頭在樹干上敲打,使樹干韌皮部受輕傷,結的果實反而更大,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 促使激素更多地運送到果實,刺激果實生長
B. 刺激樹干產生更多的激素,刺激果實的生長
C. 阻斷部分有機物向下運輸的通道,使有機物更多地輸送到果實中
D. 使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更多地運送到果實中,促進果實的生長發育
9.下列會導致樹木死亡的是()
A. 環剝主干樹皮 B. 環剝側枝樹皮 C. 樹干部分空心 D. 表皮脫落
10.下列選項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排序與圖序相符的是()
A. 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頂 B. ①山谷 ②山頂 ③鞍部 ④山脊
C. 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頂 ④鞍部 D. 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頂 ④鞍部
11.傘藻是海生的單細胞藻類植物,細胞長2~5 cm,有細胞壁、葉綠體、細胞核等結構,可分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傘藻能長到2~5 cm,離不開細胞壁的支持作用
B. 傘藻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C. 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看,傘藻屬于細胞層次
D. 傘藻的“帽”“柄”“足”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12.如圖所示是常見的鴛鴦鍋,兩鍋內分別是湯汁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清湯和紅油,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 紅油鍋先沸騰,是因為紅油覆蓋在水面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B. 湯汁沸騰后可以改為小火加熱,此時湯汁溫度升高較慢,不易燒干
C. 火鍋內湯汁越來越少是因為水分子在不斷地進行無規則運動
D. 湯汁沸騰時,金屬鍋的溫度比鍋內湯汁的溫度高
13.下列是小金對某些生活現象的理解,正確的是( )
A. 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液體分子間只有斥力
B.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C. 春天柳絮飛揚,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D. 變癟了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鼓起,說明分子的體積變大
14.在現代汽車制造中,為了確保汽車零部件的高精度和一致性,廣泛應用的技術是()
A. 手工鍛造 B. 精密鑄造
C. 模具制造與沖壓成型 D. 自由鍛造
15.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液體甲,試管內盛有液體乙。在標準大氣壓下,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持續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內的液體乙沸騰。已知標準大氣壓下,酒精沸點是78℃,水沸點是100℃,煤油沸點是150℃,則下列判斷中,可能正確的是()
A. 液體甲為水,液體乙為水 B. 液體甲為煤油,液體乙為煤油
C. 液體甲為酒精,液體乙為水 D. 液體甲為煤油,液體乙為水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4分。
16.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圖所示是與人類生殖有關的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精子的示意圖,它是由男性的________產生的,其特點是________(填字母)。
A.體積大,營養多 B.體積小,能游動,有細胞核
C.體積大,不能游動 D.體積小,能游動,無細胞核
(2)圖乙是卵細胞的示意圖,它是由圖丙中的________(填序號,下同)產生的。
(3)受精卵在圖丙中的部位________開始分裂。
17.科學家利用干細胞及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機打印出了全球首顆擁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人造心臟,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過程①、②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程③的意義是形成各種不同形態和不同功能的細胞群,這些細胞群就是________。
(3)人造心臟與正常心臟都能完成泵血功能,正常心臟在結構層次中屬于________。
(4)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結構,它與血管、血液等共同組成人體的________系統。
18.抬尾芥蟲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一種神奇昆蟲。在大霧的深夜,抬尾芥蟲會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尾部,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在它的身體上逐漸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小水珠,最后將小水珠匯集后吞入體內。下列各項中發生的變化與此相同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①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片上產生白霧
②夏天,晾出去的濕衣服很快就干了
③洗熱水澡時,浴室內的鏡子變模糊了
19.經常不吃早飯的人容易得胃病、胃痙攣,甚至出現胃出血等癥狀。胃疼說明胃中存在________組織。胃痙攣(胃強烈收縮)說明胃有________組織,胃中的血液是________組織??梢娢甘怯啥喾N組織構成的________。
20.如圖所示是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
(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下同),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在塑料膜上_________,形成小水滴。
(2)塑料膜下表面的水滴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得到淡水。此裝置內水的總質量__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
21.讀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表示的結構主要分布于木質莖的_________中,圖乙表示的結構主要分布于木質莖的_________中。
(2)在兩幅圖旁用箭頭表示出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方向。
22.回答下列問題:
(1)若CO2和CO中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CO2和CO的質量比是________;相同分子數的SO2與SO3所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相同質量的SO2與SO3所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
(2)世界衛生組織將某氧化物RO2列為一種高效安全殺菌消毒劑,它在食品保鮮、飲用水消毒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實驗測得該氧化物中R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4,則RO2的化學式為________;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
23.為研究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①選取兩枝帶有較多不定根和葉的枝條。
②用刀片對其中一根枝條進行樹皮環割處理。環割部位離不定根的距離約為4 cm,環割樹皮時去掉約2 cm寬的樹皮(如圖所示)。
③把它們的根分別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的液面在環割處下方。
④放在陽光下培養,兩周以后進行觀察。
(1)實驗中對兩根枝條進行不同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該同學“對樹皮進行環割處理”基于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兩周后,可通過觀察枝條上的不定根或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來判斷假設是否成立。
24.菠菜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小明同學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稱取10g新鮮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塊,放在研缽中加入10mL丙酮(一種液體溶劑),研磨成漿狀物。進行過濾后、將汁液放在小燒杯中,把一張濾紙條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燒杯中(如圖甲所示)3~5min后可觀察到液體沿濾紙上升,并分成明顯的色帶(如圖乙所示)。從下到上依次為綠色、黃色和桔黃色等。
(1)菠菜汁屬于 ______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人們常說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鐵質,這里的“鐵質”指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單質
(3)請從分子的角度說明,濾紙上依次出現不同顏色色帶的原因是 ______ 。
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8分。
25.3D打印技術是將打印線材加熱熔化后,按照設定程序進行有序凝固的工藝,常在科技、工業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如圖甲所示是某品牌3D打印機,其打印線材如圖乙所示。小科利用3D打印機打印自己設計的作品——蝸牛模型(實心),如圖丙所示。現可供選擇的有PLA材料線材和ABS材料線材各一卷,這兩種線材的部分參數如表所示。
3D打印線材
名稱 ABS材料 PLA材料
打印溫度/℃ 220~250 195~230
密度/g·cm-3 1.05 1.25
每卷凈含量/kg 1 1
熔點/℃ 無 175
(1)上述兩種打印線材中,________(選填“PLA”或“ABS”)材料線材屬于晶體。
(2)小科用ABS材料線材打印自己設計的作品,完成后測得作品的質量為945 g,求這個作品的體積。
(3)小科若選用一卷PLA材料線材打印該作品,能否順利完成打???請通過計算解釋說明。
五、解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分。
26.(本小題10分)
讀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的地形以________為主。
(2)A處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D處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3)若量得山峰B到E的圖上距離約為2 cm,則實地距離為________km。
(4)為促進該地的經濟發展,當地規劃了攀巖、激情漂流等旅游項目,圖中字母表示的區域中,適合攀巖的是________地;①、②兩河段的漂流項目中,更刺激的是________河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計劃在B、C、E三座山峰中選址建觀景臺,應選擇________山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兩村中,更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條)。
27.(本小題6分)
如圖所示的凍豆腐是一種傳統豆制品,孔隙多、彈性好、營養豐富、制作簡易。小金將一塊質量為1千克的嫩豆腐放進冰箱冷凍一天, 豆腐里的水結冰,體積增大,將豆腐撐開,產生很多孔隙,凍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1)劃線部分發生的變化屬于 ______ 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
(2)冰的密度為0.9g/cm3,其表示的含義是 ______ 。
(3)若該嫩豆腐含水量為90%,放入冰箱一天,水全部結冰后體積增大了多少立方厘米?(寫出計算過程)
28.(本小題10分)
清明節吃“青團”是一種傳統習俗。在“青團”制作過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側柏蓮酮芳香油是一種淡黃色液體,具有香脂香氣,所以“青團”具有獨特風味。(相對原子質量C-12,H-1,O-16)
(1)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______ 。
(2)側柏蓮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 ______ 。
(3)計算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
(4)計算5.84克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質量與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質量相同。
第2頁,共8頁答案
【答案】
1. C 2. C 3. B 4. D 5. C 6. B 7. C
8. C 9. A 10. A 11. D 12. B 13. B 14. C
15. D
16. (1)睪丸 B (2)①( 3)②
17. (1)細胞生長、細胞分裂( 2)組織( 3)器官( 4)循環
18. 液化 ①③
19. 神經肌肉結締器官
20. (1)汽化液化( 2)不變
21. (1)木質部韌皮部
(2)如圖所示。
22. (1)11:14 2:3 5:4 (2)ClO2 67.5
23. (1)作對照( 2)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發生在樹皮內( 3)環割切口處
24. 混合物 C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濾紙上運動的速率不同
25. (1)PLA
(2)。
(3)VPLA=VABS=900 cm3, mPLA=ρPLA·VPLA=1.25 g/cm3×900 cm3=1125 g=1.125 kg, 由于1.125 kg>1 kg,所以一卷PLA材料線材不能順利完成打印。
26. (1)山地( 2)山脊峭壁( 3)2 (4)D ① ①的坡度更陡,水流流速更快 E E山峰海拔最高,視野最開闊
(5)甲 地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
27. 物理 體積是1cm3的冰的質量是0.9g
28. 146;
60:5:8;
82.2%;
12
第2頁,共2頁2024-2025七下期末模擬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1.微生物和人類關系十分密切。如圖所示為某些微生物的結構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①是單細胞真菌,可用于發面、釀酒等
B. ①②④與③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C. ③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繁殖,部分種類對人體是有益的
D. ④主要通過產生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
【答案】C
【解析】略
2.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經歷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使得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質,下列相關科學史描述不正確的是( ?。?br/>A. 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實心球模型,認為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
B. 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且原子是電中性的
C. 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得出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
D. 丹麥科學家波爾改進了盧瑟福的模型,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運動
【答案】C
【解析】解:A、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實心球模型,認為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故選項說法正確。
B、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且原子是電中性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C、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屬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180°,像是被金屬箔彈了回來,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偏轉是不可能的,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極少數α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則正電荷不是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丹麥科學家波爾改進了盧瑟福的模型,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運動,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根據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進行分析解答。
本題難度不大,關注化學學科成就、了解原子論的發展歷史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3.下列微粒符號中,對“2”的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 2Cu中的“2”表示2個銅元素
B. Fe2+中的“2”表示每個亞鐵離子帶有2個單位正電荷
C. H2S中的“2”表示一個硫化氫分子中含有兩個硫原子
D. 中化學式上方的“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答案】B
【解析】略
4.如圖所示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據此分析錯誤的是()
A. 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沒有變化 B. 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C. 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 D. 示意圖中的各物質均屬于化合物
【答案】D
【解析】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可知,該變化前后都含三種原子,原子個數均為9個原子,因此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沒有變化。由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沒有變化,但卻可看出原子結合方式發生改變,可判斷是原子的重新組合的結果。由物質的微觀構成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反應前的反應物中有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單質。
5.物質的用途由其所具有的性質所決定,下列事實中,主要利用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A. 用干冰營造舞臺效果 B. 用石墨制作鉛筆芯
C. 用天然氣作燃料 D. 用金屬鎢作為白熾燈的燈絲材料
【答案】C
【解析】略
6.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下列對詩句中有關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庇甑某梢蛑皇且夯F象,需吸熱
B.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彼男纬墒悄A現象,需放熱
C.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雪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吸熱
D.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膘F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放熱
【答案】B
【解析】略
7.用圖像能簡潔直觀地表達出物質的特性,下列對圖像反映的物質特性描述錯誤的是()
A. 物質a是非晶體,物質b是晶體
B. 物質b的凝固點是t℃
C. 用相同熱源加熱相同時間,物質a吸收的熱量大于物質b
D. 物質a的密度大于物質b的密度
【答案】C
【解析】略
8.果農常用斧的鈍頭在樹干上敲打,使樹干韌皮部受輕傷,結的果實反而更大,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 促使激素更多地運送到果實,刺激果實生長
B. 刺激樹干產生更多的激素,刺激果實的生長
C. 阻斷部分有機物向下運輸的通道,使有機物更多地輸送到果實中
D. 使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更多地運送到果實中,促進果實的生長發育
【答案】C
【解析】略
9.下列會導致樹木死亡的是()
A. 環剝主干樹皮 B. 環剝側枝樹皮 C. 樹干部分空心 D. 表皮脫落
【答案】A
【解析】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剝掉樹木主干的一圈樹皮時,韌皮部被剝,有機物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運輸到根;根得不到有機物,根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獲得能量,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樹木死亡。
10.下列選項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排序與圖序相符的是()
A. 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頂 B. ①山谷 ②山頂 ③鞍部 ④山脊
C. 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頂 ④鞍部 D. 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頂 ④鞍部
【答案】A
【解析】略
11.傘藻是海生的單細胞藻類植物,細胞長2~5 cm,有細胞壁、葉綠體、細胞核等結構,可分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傘藻能長到2~5 cm,離不開細胞壁的支持作用
B. 傘藻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C. 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看,傘藻屬于細胞層次
D. 傘藻的“帽”“柄”“足”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答案】D
【解析】A、傘藻是單細胞生物,其較大體型(2~5 cm)需要細胞壁提供機械支持。細胞壁是植物細胞的剛性結構,維持細胞形態。A選項正確。
B、傘藻是單細胞藻類,屬于低等植物,無根、莖、葉等器官分化。B選項正確。
C、傘藻是單細胞生物,其個體即一個細胞,屬于細胞層次。多細胞生物才有組織、器官等更高層次。C選項正確。
D、細胞分化是多細胞生物中細胞在形態、功能上特化的過程。傘藻是單細胞生物,其“帽”“柄”“足”是同一細胞的不同區域結構,并非細胞分化,而是細胞自身的結構分區。D選項錯誤。
故答案選:D。
12.如圖所示是常見的鴛鴦鍋,兩鍋內分別是湯汁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清湯和紅油,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 紅油鍋先沸騰,是因為紅油覆蓋在水面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B. 湯汁沸騰后可以改為小火加熱,此時湯汁溫度升高較慢,不易燒干
C. 火鍋內湯汁越來越少是因為水分子在不斷地進行無規則運動
D. 湯汁沸騰時,金屬鍋的溫度比鍋內湯汁的溫度高
【答案】B
【解析】略
13.下列是小金對某些生活現象的理解,正確的是()
A. 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液體分子間只有斥力
B.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C. 春天柳絮飛揚,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D. 變癟了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鼓起,說明分子的體積變大
【答案】B
【解析】略
14.在現代汽車制造中,為了確保汽車零部件的高精度和一致性,廣泛應用的技術是()
A. 手工鍛造 B. 精密鑄造
C. 模具制造與沖壓成型 D. 自由鍛造
【答案】C
【解析】模具制造與沖壓成型可以通過高精度的模具,確保汽車零部件在大量生產過程中具有高精度和一致性。手工鍛造和自由鍛造精度較低,難以滿足汽車零部件大規模生產的高精度要求;精密鑄造雖然精度較高,但對于一些形狀復雜的汽車零部件,沖壓成型結合模具制造更具優勢。
15.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液體甲,試管內盛有液體乙。在標準大氣壓下,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持續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內的液體乙沸騰。已知標準大氣壓下,酒精沸點是78℃,水沸點是100℃,煤油沸點是150℃,則下列判斷中,可能正確的是()
A. 液體甲為水,液體乙為水 B. 液體甲為煤油,液體乙為煤油
C. 液體甲為酒精,液體乙為水 D. 液體甲為煤油,液體乙為水
【答案】D
【解析】略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24分。
16.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圖所示是與人類生殖有關的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精子的示意圖,它是由男性的________產生的,其特點是________(填字母)。
A.體積大,營養多 B.體積小,能游動,有細胞核
C.體積大,不能游動 D.體積小,能游動,無細胞核
(2)圖乙是卵細胞的示意圖,它是由圖丙中的________(填序號,下同)產生的。
(3)受精卵在圖丙中的部位________開始分裂。
【答案】(1)睪丸 B (2)①( 3)②
【解析】略
17.科學家利用干細胞及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機打印出了全球首顆擁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人造心臟,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過程①、②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程③的意義是形成各種不同形態和不同功能的細胞群,這些細胞群就是________。
(3)人造心臟與正常心臟都能完成泵血功能,正常心臟在結構層次中屬于________。
(4)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結構,它與血管、血液等共同組成人體的________系統。
【答案】(1)細胞生長、細胞分裂( 2)組織( 3)器官( 4)循環
【解析】略
18.抬尾芥蟲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一種神奇昆蟲。在大霧的深夜,抬尾芥蟲會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尾部,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在它的身體上逐漸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小水珠,最后將小水珠匯集后吞入體內。下列各項中發生的變化與此相同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①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片上產生白霧
②夏天,晾出去的濕衣服很快就干了
③洗熱水澡時,浴室內的鏡子變模糊了
【答案】液化 ①③
【解析】略
19.經常不吃早飯的人容易得胃病、胃痙攣,甚至出現胃出血等癥狀。胃疼說明胃中存在________組織。胃痙攣(胃強烈收縮)說明胃有________組織,胃中的血液是________組織??梢娢甘怯啥喾N組織構成的________。
【答案】神經肌肉結締器官
【解析】略
20.如圖所示是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
(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下同),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在塑料膜上_________,形成小水滴。
(2)塑料膜下表面的水滴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得到淡水。此裝置內水的總質量__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
【答案】(1)汽化液化( 2)不變
【解析】略
21.讀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表示的結構主要分布于木質莖的_________中,圖乙表示的結構主要分布于木質莖的_________中。
(2)在兩幅圖旁用箭頭表示出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方向。
【答案】(1)木質部韌皮部
(2)如圖所示。
【解析】略
22.回答下列問題:
(1)若CO2和CO中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CO2和CO的質量比是________;相同分子數的SO2與SO3所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相同質量的SO2與SO3所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
(2)世界衛生組織將某氧化物RO2列為一種高效安全殺菌消毒劑,它在食品保鮮、飲用水消毒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實驗測得該氧化物中R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4,則RO2的化學式為________;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
【答案】(1)11:14 2:3 5:4 (2)ClO2 67.5
【解析】(1)若CO2和CO中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氧原子的個數應相等;當CO2和CO的分子個數比為1:2時含有相同個數的氧原子,即物質中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故CO2和CO的質量比是(1×44):(2×28)=11:14。1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而1個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個氧原子,則相同分子數的SO2與SO3所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6×2):(16×3)=2:3;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質量均為m,則相同質量的SO2與SO3所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2)該氧化物中R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4,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是x,則R與O的質量比為x:(16×2)=71:64,解得x=35.5,因為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5,所以RO2的化學式為ClO2;Cl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5.5+16×2=67.5。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
23.為研究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①選取兩枝帶有較多不定根和葉的枝條。
②用刀片對其中一根枝條進行樹皮環割處理。環割部位離不定根的距離約為4 cm,環割樹皮時去掉約2 cm寬的樹皮(如圖所示)。
③把它們的根分別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的液面在環割處下方。
④放在陽光下培養,兩周以后進行觀察。
(1)實驗中對兩根枝條進行不同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該同學“對樹皮進行環割處理”基于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兩周后,可通過觀察枝條上的不定根或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來判斷假設是否成立。
【答案】(1)作對照( 2)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發生在樹皮內( 3)環割切口處
【解析】略
24.菠菜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小明同學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稱取10g新鮮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塊,放在研缽中加入10mL丙酮(一種液體溶劑),研磨成漿狀物。進行過濾后、將汁液放在小燒杯中,把一張濾紙條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燒杯中(如圖甲所示)3~5min后可觀察到液體沿濾紙上升,并分成明顯的色帶(如圖乙所示)。從下到上依次為綠色、黃色和桔黃色等。
(1)菠菜汁屬于 ______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人們常說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鐵質,這里的“鐵質”指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單質
(3)請從分子的角度說明,濾紙上依次出現不同顏色色帶的原因是 ______ 。
【答案】混合物 C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濾紙上運動的速率不同
【解析】(1)根據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分析;菠菜汁含有不同種物質,屬于混合物;
(2)根據物質的宏觀組成分析;物質由元素組成,菠菜中豐富的鐵質是指存在于菠菜中的鐵元素,故選:C;
(3)根據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分析。由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濾紙上運動的速率不同,所以依次出現不同顏色的色帶。
故答案為:(1)混合物;(2)C;(3)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濾紙上運動的速率不同。
本題針對現實生活中我們熟悉的菠菜,通過實驗方法提取其汁液而展開的探究;既考查元素的知識,又考查了分子的微觀運動等知識,綜合性比較強。
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8分。
25.3D打印技術是將打印線材加熱熔化后,按照設定程序進行有序凝固的工藝,常在科技、工業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如圖甲所示是某品牌3D打印機,其打印線材如圖乙所示。小科利用3D打印機打印自己設計的作品——蝸牛模型(實心),如圖丙所示?,F可供選擇的有PLA材料線材和ABS材料線材各一卷,這兩種線材的部分參數如表所示。
3D打印線材
名稱 ABS材料 PLA材料
打印溫度/℃ 220~250 195~230
密度/g·cm-3 1.05 1.25
每卷凈含量/kg 1 1
熔點/℃ 無 175
(1)上述兩種打印線材中,________(選填“PLA”或“ABS”)材料線材屬于晶體。
(2)小科用ABS材料線材打印自己設計的作品,完成后測得作品的質量為945 g,求這個作品的體積。
(3)小科若選用一卷PLA材料線材打印該作品,能否順利完成打???請通過計算解釋說明。
【答案】(1)PLA
(2)。
(3)VPLA=VABS=900 cm3, mPLA=ρPLA·VPLA=1.25 g/cm3×900 cm3=1125 g=1.125 kg, 由于1.125 kg>1 kg,所以一卷PLA材料線材不能順利完成打印。
【解析】略
五、解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分。
26.(本小題10分)
讀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的地形以________為主。
(2)A處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D處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3)若量得山峰B到E的圖上距離約為2 cm,則實地距離為________km。
(4)為促進該地的經濟發展,當地規劃了攀巖、激情漂流等旅游項目,圖中字母表示的區域中,適合攀巖的是________地;①、②兩河段的漂流項目中,更刺激的是________河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計劃在B、C、E三座山峰中選址建觀景臺,應選擇________山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兩村中,更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條)。
【答案】(1)山地( 2)山脊峭壁( 3)2 (4)D ① ①的坡度更陡,水流流速更快 E E山峰海拔最高,視野最開闊
(5)甲 地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
【解析】略
27.(本小題6分)
如圖所示的凍豆腐是一種傳統豆制品,孔隙多、彈性好、營養豐富、制作簡易。小金將一塊質量為1千克的嫩豆腐放進冰箱冷凍一天, 豆腐里的水結冰,體積增大,將豆腐撐開,產生很多孔隙,凍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1)劃線部分發生的變化屬于 ______ 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
(2)冰的密度為0.9g/cm3,其表示的含義是 ______ 。
(3)若該嫩豆腐含水量為90%,放入冰箱一天,水全部結冰后體積增大了多少立方厘米?(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物理 體積是1cm3的冰的質量是0.9g
【解析】解:(1)水結冰是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的分子組成所以不是化學變化;
(2)冰的密度為0.9g/cm3,表示體積是1cm3的冰的質量是0.9g;
(3)嫩豆腐中水的質量m水=90%×1000g=900g,
由ρ=可得,水的體積V水===900cm3,
水全部結冰后質量不變,m冰=m水=900g,
由ρ=可得,冰的體積V冰===1000cm3,
水全部結冰后體積增大了ΔV=V冰-V水=1000cm3-900cm3=100cm3。
故答案為:(1)物理;(2)體積是1cm3的冰的質量是0.9g;(3)水全部結冰后體積增大了100cm3。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2)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
(3)首先求得嫩豆腐中水的質量,然后根據密度公式求得水的體積,水全部結冰后質量不變,由密度公式變形可求得冰的體積,然后可知增大了多少立方厘米。
本題考查了密度的意義、質量和體積的計算,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8.(本小題10分)
清明節吃“青團”是一種傳統習俗。在“青團”制作過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側柏蓮酮芳香油是一種淡黃色液體,具有香脂香氣,所以“青團”具有獨特風味。(相對原子質量C-12,H-1,O-16)
(1)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______ 。
(2)側柏蓮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 ______ 。
(3)計算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
(4)計算5.84克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質量與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質量相同。
【答案】146;
60:5:8;
82.2%;
12
【解析】解:(1)側柏蓮酮芳香油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0+1×10+16=146。
故答案為:146。
(2)側柏蓮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12×10):(1×10):(16×1)=60:5:8。
故答案為:60:5:8。
(3)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82.2%。
(4)設需要葡萄糖的質量為x,5.84g××100%=x××100%,x=12g。
答:(3)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2.2%;
(4)與12克葡萄糖中的碳元素質量相同。
(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双鸭山市| 巩留县| 兴海县| 南雄市| 会同县| 堆龙德庆县| 东海县| 商都县| 绥滨县| 阳信县| 赤壁市| 河南省| 巢湖市| 邵阳市| 顺昌县| 凤城市| 乌恰县| 宝兴县| 乌拉特后旗| 阿鲁科尔沁旗| 荥阳市| 阜康市| 嘉善县| 柳林县| 垦利县| 彭州市| 宜川县| 隆林| 关岭| 阜新| 西宁市| 镇安县| 仪陇县| 大悟县| 兰溪市| 新巴尔虎左旗| 穆棱市| 米林县| 左云县|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