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海底世界》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有關海洋的常識性課文,全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緊扣課題提出問題:“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什么樣的嗎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具體、生動、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聲音、動物、植物、礦藏,展現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鮮艷、生動活潑、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圖。最后一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的深刻印象。學情分析 學生進入三年級后,在識字方面突破識記的難關,孩子們記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識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時會出現。主動識字的愿望非常強烈。已基本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孩子們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經常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古典詩詞、格言警句等。并愿意與人交流,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在說話方面,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于觀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語句較連貫。在本學期的教學中努力通過集體讀、分組讀、領讀、男女學生對讀、配樂朗誦、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閱讀表達出來。教學設想 本文以問題開頭,結尾作答,相互呼應。本課教學就可以從課文開頭和結尾切人,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重點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在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細讀第二至六自然段,體會文章是如何表現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但須注意不要把每一段對號人座,什么內容是表現景色奇異的,什么內容是表現物產豐富的。在這個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第四、五自然段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落實課后練習第二題的要求。核心素養點位 人文素養:感受海底世界的奇異,激發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語文要素:了解課文是從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兩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和潤” 滋生點 有愛 有趣 生慧 育德 以學生的思練評為主線 教師的導標導學潤德潤用為輔。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通過理解關鍵詞"各有各的" "差異很大",體會文章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2.理解"免費的長途旅行" 的意思,體會表達效果。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教學重點 與難點 1.體會文章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2.理解“竊竊私語”等詞語的意思,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教法、學法 表格梳理 隨文識字 品讀詞語 多種形式的朗讀 自主探究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潤學單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六環五維)教師活動 (導、組、參、潤) 學生活動 (學、思、練、評)環節一:復習導入、激趣導思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海底世界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上節課我們潛入海底聽到了海底奇妙的聲音,你知道嗎海底的動物更是有趣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設計思路:) 引導學生回顧所學,激發學習興趣。 環節二:探究新知、導思學評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根據學習提示完成以下內容。 (設計思路:)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1)思——問題。 (2)畫——重點句。 (3)找——重點詞語。 (4)說——自己對內容的理解、感受。 共學激思,指導朗讀 ----- 1.探討共學,本段的中心句 2.描寫動物它們的活動方法 3.體會作者用了哪些表現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體會文章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設計思路:) 以問題引導探究,讓學生在信息重組、比較分析、多向開放、合理想象、自由質疑的提問和情境中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更活躍的探究平臺。 問題的解決,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又能激起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不斷鉆研,在良性循環中,最終形成積極探究的心理傾向。 了解了四種動物的活動方法你能把他們總結到表格里嗎? 環節三:應用拓展、評練提升 技能發展、練評體驗--- 1.海底動物活動的方法真有趣,海底的植物又如何呢? 2.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完成自學提示單:引導學生感受海底植物的特點。 3.觀察4-5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設計思路:) 此環節由扶到放,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從找出中心句,到抓住關鍵字詞,逐步深入理解中心句的作用和內涵,學習要求明確,體現了學習的梯度。 環節四:啟思小結、潤德潤趣 或悟得評學、潤德潤思---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麗多彩,景色如此奇異,物產如此豐富。想象一下,假如你來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設計思路:)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有活動的時空、有選擇的權利、有展示的舞臺、就有了更多感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機遇,有更多表達情感的平臺。充分地表達了學生從文本中體驗到的情感。 延伸興趣,拓展閱讀 【設計思路】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將閱讀的興趣延伸至課外。拓展閱讀的廣度。引導學生多角度了解大海,真正達到科普的目的。 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首尾呼應展示奇妙 思考提示:(2分鐘時間) 本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描寫了哪幾種動物?它們的活動方是什么? 竟學:看誰找的又快又準。 關鍵詞是什么? 有哪幾種動物請學生說說自己覺的有趣的活動方式。鼓勵學生表達所想。 體會“免費的長途旅行”。的表達效果。 思考那么多的海底動物,作者為什么就列舉了這幾種?(因為這些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很有特點,具有代表性。) 自主學習 1.找一找第五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關鍵句) 2.第5自然段寫了植物哪些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是怎么體現的? 引導學生掌握本課的語文核心素養。 引導學生在領略了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激發學生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多的海洋知識,可以通過查資料,閱書籍等方式, 推薦閱讀《海底兩萬里》 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中心句)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提煉關鍵信息 匯報成果 交流自己最喜歡的海底動物及其活動方法的特點,在全班匯報。 海參、 梭子魚、 烏賊和章魚、 貝類 重點理解“反推力” “免費的長途旅行”。 學生感受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有趣,體會寫法。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提取課文信息。 依據第五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主完成自學提示單。 抓住“色彩多種多樣”體會顏色的豐富。找出海底中最小的、最大的植物,體會海底植物形態各異,差異大的特點。 掌握本課的寫作方法,學以致用。 設想 我想去海底和小魚游玩。 生:我想看看美麗的珊瑚。 生:我太喜歡海底世界! 生:海底真美妙。我長大了一定要當科學家,研究更多生物。 激發學生對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板書設計 23 海底世界 聲音:各種各樣 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 植物:差異大 礦物:豐富 作業設計 (分層分類) 1. 我是小作家:我們的校園很美麗。 運用本課已學的寫作方法,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我們的校園很美麗. 2.才能展示:搜集資料,繪制一期以“奇妙世界”為主的主題繪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