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一章 靜電場[第一章(一)]A. B、C球均帶負電B. B球帶負電,C球帶正電C. B、C球中必有一個帶正電,另一個不帶電D. B、C球都不帶電C解析:A、B相互吸引,又A帶負電,說明B可能帶正電,也可能不帶電。而B、C相互 吸引,因此當B不帶電時,則C一定帶電,若B帶正電,則C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 電。但C、A相互吸引,因此C不可能帶負電,所以B、C球中必有一個帶正電,而另 一個不帶電。故選C。B. 8F D. 16FABCA. 小球A一定帶負電DA. 負點電荷運動到O點時加速度為零,速度達最大值B. 負點電荷在從P點到O點運動的過程中,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 越來越大C. 負點電荷在從P點到O點運動的過程中,加速度越來越大,速度 越來越大D. 負點電荷越過O點后,速度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大,直到 負點電荷速度為零A解析:負點電荷q從P點到O點運動的過程中,電場力方向為P→O,速度越來越大, 又因為O點的電場強度為零,所以負點電荷運動到O點時所受電場力為零,因此負點 電荷運動到O點時加速度為零,速度達最大值,A正確;在兩個等量正點電荷連線中 垂線上電場強度方向為O→P,電場強度從O→P→無限遠先變大后變小,由于P點的 位置不確定,無法確定電場強度的最大值在P點上方還是下方或P點,因此負點電荷 在從P點到O點運動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但加速度如何變化無法確定,故B、C 錯誤;根據電場線的對稱性可知,負點電荷越過O點后,負點電荷q做減速運動,根 據對B、C選項的分析,加速度的變化情況仍然無法判斷,D錯誤。故選A。A. 先變小后變大,方向水平向左B. 先變小后變大,方向水平向右C. 先變大后變小,方向水平向左D. 先變大后變小,方向水平向右解析:根據等量異種電荷周圍的電場線分布知,從A→O→B,電場強度的方向不變, 水平向右,電場強度的大小先增大后減小。則帶正電小球所受電場力的大小先變大, 后變小,方向水平向右,則桿對帶電小球作用力水平向左,作用力先變大后變小。故 選C。CA. 這個電場可能是負點電荷形成的B. C點處的場強為零,因為那里沒有電場線C. 點電荷q在A點所受到的電場力比在B點所受電場力大D. 負電荷在B點時受到的電場力的方向與B點沿著電場線的切線方向 相反CD解析:根據點電荷的電場線分布規律可知,點電荷的電場線均為直線,因此這個電場 不可能是負點電荷形成的,A錯誤;電場線是為了形象理解看不見摸不著的電場,而 人為假想的,電場線分布的疏密程度間接反映了電場的強弱,C點處雖然沒有作出電 場線,但該處的電場線分布的密集程度仍然能夠反映該處的電場強弱,可知C點處的 場強不為零,B錯誤;根據上述,由于A點位置電場線分布比B點位置電場線分布密集 一些,則A點位置的電場強度比B點位置的電場強度大,則點電荷q在A點所受到的電 場力比在B點所受電場力大,C正確;電場強度的方向沿電場線的切線方向,而負電 荷所受的電場力方向與電場強度方向相反,則負電荷在B點時受到的電場力的方向與 B點沿著電場線的切線方向相反,D正確。故選CD。ACA. E、F兩點電場強度相同B. A、D兩點電場強度不同C. B、O、C三點中,O點電場強度最小D. 從C點向O點運動的電子加速度逐漸增大解析:等量異號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電場強度方向與中垂線垂直且指向負電荷, 因此E、F兩點電場強度方向相同,由于E、F是連線中垂線上關于O對稱的兩點,則 其電場強度大小也相等,故A正確;根據對稱性可知,A、D兩點處電場線疏密程度相 同,則A、D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由題圖甲看出,A、D兩點電場強度方向相同, 故B錯誤;由題圖甲看出,B、O、C三點比較,O點處的電場線最稀疏,電場強度最 小,故C正確;由題圖可知,電子從C點向O點運動過程中,電場強度逐漸減小,則靜 電力逐漸減小,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電子的加速度逐漸減小,故D錯誤。故選AC。A. P點與Q點的電場強度大小之比為4∶1B. P點與Q點的電場強度大小之比為4∶3C. 點電荷一定在該條虛線上D. 點電荷一定在過P點且與該條虛線垂直的直線上BD(1)小球所受電場力大小為多少?解析:(1)設OC與OP的夾角為θ,根據幾何關系可得小球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小球受到的電場力F電=mgtan θ(2)小球所帶電荷量是正還是負?電荷量為多少?12. (10分)在一個點電荷Q的電場中,讓x軸與它的一條電場線重合,坐標軸上A、B 兩點的坐標分別為0.6 m和1.2 m(圖甲)。在A、B兩點分別放置試探電荷,其受到 的靜電力跟試探電荷的電荷量的關系,如圖乙中直線a、b所示。(1)求A點和B點的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1) 40 N/C和2.5 N/C方向均沿x軸正方向(2)點電荷Q所在位置的坐標是多少。 (2)0.4 m解得x=0.4 m。13. (10分)如圖所示,水平粗糙絕緣桿從物體A中心的孔穿過,A的質量為M,用絕 緣細線將另一質量為m的小球B與A連接,整個裝置所在空間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 場,A不帶電,B帶正電且電荷量大小為q,A、B均處于靜止狀態,細線與豎直方向 成θ角。重力加速度為g,求:(1)細線拉力的大小;(2)桿對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別多大?(2) (M+m)g mgtan θ14. (10分)如圖甲所示,真空中固定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點電荷,在其左側存在一 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負電點電荷,已知兩電荷相距為r,靜電力常量為k,且不計點 電荷q的重力。(1)若給予點電荷q一初速度,可使其恰好繞點電荷Q做勻速圓周運動,求該初速度 大小;(2)如圖乙所示,兩個等量同種正點電荷Q固定在真空中同一水平線上,相距為r, O為兩者連線的中點,過O點沿豎直方向作兩者連線的垂線MN,現將點電荷q(q未 知)放在MN上的P點,P到兩個點電荷Q的距離均為r,若給予點電荷q一初速度,可 使其恰好繞點O做周期為T的勻速圓周運動,試判斷點電荷q的電性及所帶電荷量q的 表達式。解析:(2)對點電荷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的兩個等量同種電荷的庫侖力的合力提 供其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15. (14分)如圖所示,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場強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中,一不可伸長 的長度為L的不導電細線的一端連著一個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點,當 小球靜止在B點時,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θ=30°,問:(1)小球的電荷量是多少?解析:(1)小球在B點受重力、拉力、電場力三力平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則有qE=mgtan 30°(2)若將小球拉到A點使細線呈水平狀態,當小球無初速度釋放后,從A到B的過 程,靜電力對小球做多少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