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八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專題六 動能定理的綜合應用第*頁拓展一專題 講座1. 利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時應注意變力(力的大小或方向發(fā)生變化)做功,不能按做功的定義式直接求得,可利用動能 定理解決,即變力做的功和其他力做的功的代數(shù)和(或合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 變化.2. 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的方法(1)確定研究對象,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做功過程中各個力哪些力是恒力, 哪些力是變力.如果是恒力,寫出恒力做功的表達式;如果是變力,用相應功的符號 表示出變力做的功.(2)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確定其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3)運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研習 經(jīng)典A (1)動能定理不僅適用于求恒力做功,也適用于求變力做功,同時因為不涉及 變力作用的過程分析,應用非常方便.(2)利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的功是最常用的方法,當物體受到一個變力和幾個 恒力作用時,可以用動能定理間接求變力做的功,即W變+W其他=ΔEk.A. 在0~t1時間內(nèi),摩擦力做功為零B. 在t1~t2時間內(nèi),摩擦力做功為2μmgRC. 在0~t1時間內(nèi),摩擦力做功為2μmgRD第*頁拓展二專題 講座1. 題型闡述動能定理與曲線運動(特別是圓周運動)的綜合問題中,物體做的圓周運動一般是豎 直面內(nèi)的非勻速圓周運動,重力做功和動能變化之間的關系可由動能定理列式解決.2. 解題思路(1)與平拋運動相結合時,要注意應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如分解位移或分解 速度求平拋運動的有關物理量.(2)與豎直平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相結合時,應特別注意隱藏的臨界條件:②若為輕桿約束,物體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是在最高點的速度v=0.研習 經(jīng)典BCA. 小球通過O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可能等于5mgC. 小球通過P點后在空中運動的時間都相等動能定理和牛頓運動定律的選擇應用(1)若問題涉及時間、加速度或過程的細節(jié),要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2)若問題不涉及時間、加速度或過程的細節(jié),用動能定理求解更方便.特別是 對于不涉及時間、加速度或過程細節(jié)的曲線運動、變力作用或多過程問題等,有時只 能應用動能定理解決.(1)釋放點距A點的豎直高度.答案:3R(2)落點C與A點的水平距離第*頁課堂強研習 合作學習 精研重難課后提素養(yǎng)A. FLcos θ B. FLsin θC. mgLcos θ D. mgL(1-cos θ)解析:小球在緩慢移動的過程中,水平力F是變力,不能通過功的公式求解功的大 小,根據(jù)動能定理得WF-mgL(1-cos θ)=0,解得水平力F所做的功為WF=mgL(1-cos θ),故選D.D1234C. μmgs D. μmg(s+x)A1234A. μmgR B. mgR(1-μ)C. mgR(μ-1)解析:設物塊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做的功為W,對物塊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有 重力和摩擦力做功,重力做功為WG=mgR,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做的功為Wf=-μmgR,由動能定理有WG+W+Wf=0,解得W=μmgR-mgR=mgR(μ-1),故選C.C12344. 有一個豎直放置的固定圓形軌道,半徑為R,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如圖所示,右半 部分AEB是光滑的,左半部分BFA是粗糙的.現(xiàn)在最低點A給質(zhì)量為m的小球一個水平 向右的初速度v0,使小球沿軌道恰好能過最高點B. 小球沿BFA回到A點時對軌道的壓 力大小為4mg,g為重力加速度.不計空氣阻力.求:(1)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小;1234(2)小球沿BFA回到A點時的速度大小;1234(3)小球由B經(jīng)F回到A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mgR解得W克f=mgR.123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