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5張PPT)第五章 拋體運動4.拋體運動的規(guī)律目標導(dǎo)航:1.知道拋體運動的受力特點.(物理觀念) 2.理解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知道 平拋運動的軌跡是拋物線.(物理觀念) 3.能夠應(yīng)用合成與分解的觀點分析平拋運 動,會確定其速度、位移和運動軌跡.(科學(xué)思維) 4.能用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分析生 產(chǎn)、生活中的平拋運動.(科學(xué)思維)第*頁研習(xí)任務(wù)一情境 導(dǎo)學(xué)如圖所示,運動員把羽毛球水平擊出,思考下列問題: (1)羽毛球是不是做平拋運動?提示:球在運動中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所以它的運動不是平拋運動. (2)忽略空氣的阻力作用,羽毛球在相等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有什么特點?提示:忽略空氣的阻力作用,羽毛球只受重力作用,在相等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 相等,也就是加速度相同.深化 理解1. 平拋運動的性質(zhì)勻變速曲線運動.2. 平拋運動的特點(1)受力特點:只受重力作用,不受其他力或其他力忽略不計.(2)運動特點①加速度:為自由落體加速度g,大小、方向均不變,故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②速度:大小、方向時刻在變化,平拋運動是變速運動.(3)軌跡特點:運動軌跡是拋物線.(4)速度變化特點:任意兩個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速度的變化相同,Δv=gΔt,方向豎 直向下,如圖所示.研習(xí) 經(jīng)典A. 平拋運動是一種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運動B. 平拋運動是曲線運動,它的速度方向不斷改變,不可能是勻變速運動C. 平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D. 平拋運動的物體質(zhì)量越小,落點就越遠,質(zhì)量越大,落點就越近[解析] 平拋運動是一種只在重力作用下的勻變速曲線運動,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在 不斷改變,A、B錯誤;平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 自由落體運動,C正確;平拋運動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無關(guān),則其運動情況與質(zhì)量無關(guān), D錯誤.C平拋運動問題的解題技巧采用“化曲為直”法——運動的分解B第*頁研習(xí)任務(wù)二情境 導(dǎo)學(xué)由靜止釋放后的小球?qū)淖雷拥倪吘壯厮椒较蝻w出,開始做平拋運動. (1)做平拋運動的小球的受力特點?提示:只受重力. (2)為了研究方便,我們可以將平拋運動轉(zhuǎn)化為哪兩個方向的直線運動?提示:可以轉(zhuǎn)化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知識 梳理1. 平拋運動的速度(如圖所示)(1)水平方向:vx= .(2)豎直方向:vy= .v0 gt 2. 平拋運動的位移與軌跡(1)水平位移:x= .v0t 拋物線 深化 理解1. 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研究曲線運動通常采用“化曲為直”的方法,即將平拋運動分解為豎直方向上的自由 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2. 平拋運動的幾個結(jié)論(3)研習(xí) 經(jīng)典[典例2] (2024·浙江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期末)將小球從O點以某一速度水平拋出,軌跡 如圖所示,經(jīng)過A點時,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0°,經(jīng)過B點時,速度與水平方向 夾角為60°,由A點到B點經(jīng)歷的時間為t,空氣阻力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求:(1)小球從O點拋出的速度大小;(2)O、B兩點間的高度差.平拋問題的三個突破口(1)若水平位移、水平速度已知,可應(yīng)用x=v0t列式,作為求解問題的突破口.A. 此時小球的豎直分速度與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BD第*頁研習(xí)任務(wù)三情境 導(dǎo)學(xué)如圖所示是一座音樂噴泉.由噴泉噴射出來的每一個水滴的運動都可以看作是斜 拋運動. (1)類似于平拋運動,可用何種方法研究斜拋運動?提示:將斜拋運動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勻變速直 線運動. (2)當水滴運動到最高點時其速度和加速度的特點?提示:在最高點速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與重力加速度方向垂直.深化 理解1. 受力特點斜拋運動是忽略了空氣阻力的理想化運動,因此物體僅受重力.2. 運動特點斜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其軌跡為拋物線.3. 速度變化特點(1)水平方向:速度不變.(2)豎直方向:加速度為g,速度均勻變化,故相等的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相同,即Δv=gΔt,方向均豎直向下.(3)最高點的速度:不為零且等于水平方向的分速度.4. 基本規(guī)律(以斜向上拋為例說明,如圖所示)(1)水平方向:v0x=v0cos θ,F(xiàn)合x=0,x=v0xt.研習(xí) 經(jīng)典B斜上拋運動的對稱性(1)時間對稱:相對于軌跡最高點,兩側(cè)對稱的兩段上升時間等于下降時間.(2)速度對稱:相對于軌跡最高點,兩側(cè)對稱的兩點速度大小相等.A. A比B先落入籃筐B. A、B運動的最大高度相同C. A在最高點的速度比B在最高點的速度小D. A、B上升到某一相同高度時的速度方向相同D知識 構(gòu)建第*頁課堂強研習(xí) 合作學(xué)習(xí) 精研重難課后提素養(yǎng)A. 速度為零,加速度不為零B. 速度為零,加速度也為零C. 速度不為零,加速度也不為零D. 速度不為零,加速度為零解析:做斜拋運動的物體到達最高點時,豎直分速度為零,水平分速度不為零,運動 過程中始終僅受重力作用,所以有豎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g,故C正確.CA. a的飛行時間比b的長B. b和c的飛行時間相同C. 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 b的初速度比c的大BDA. B的加速度比A的大B. B的飛行時間比A的長C. B在最高點的速度比A在最高點的速度大D. B在落地時的速度比A在落地時的速度大解析:A、B兩球都做斜上拋運動,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都為重力加速度,A錯誤; 在豎直方向上做豎直上拋運動,由于上升的豎直高度相同,豎直分速度相等,所以兩 小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相等,B錯誤;由于B球的水平射程比A球的大,故B球的水平 速度及落地時的速度均比A球的大,C、D正確.CDBA. 谷粒1的加速度小于谷粒2的加速度B. 谷粒2在最高點的速度小于v1C. 兩谷粒從O到P的運動時間相等D. 兩谷粒從O到P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拋出的兩谷粒在空中均僅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均為重力加速度,故谷粒1的加 速度等于谷粒2的加速度,A錯誤.谷粒2做斜上拋運動,谷粒1做平拋運動,均從O點運動到P點,故位移相同.在豎直方向上谷粒2做豎直上拋運動,谷粒1做自由落體運 動,豎直方向上位移相同,故谷粒2運動時間較長,C錯誤.谷粒2做斜上拋運動,水 平方向上為勻速直線運動,故運動到最高點的速度即為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與谷粒 1相比,水平位移相同,但運動時間較長,故谷粒2水平方向上的速度較小,即最高點 的速度小于v1,B正確.兩谷粒從O點運動到P點的位移相同,運動時間不同,故平均 速度不相等,谷粒1的平均速度大于谷粒2的平均速度,D錯誤.A. 第1 s內(nèi)物體下落的高度為15 mB. 第1 s內(nèi)物體下落的高度為10 mC. 物體的初速度為5 m/sD. 物體的初速度為10 m/sD第*頁課時作業(yè)(四) 拋體運動的規(guī)律[基礎(chǔ)訓(xùn)練]A. 由于物體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因此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B. 由于物體速度的方向不斷變化,因此平拋運動不是勻變速運動C. 物體的運動時間只由拋出時的初速度決定,與高度無關(guān)D. 平拋運動的水平距離由拋出點的高度和初速度共同決定AD123456789101112A. 小球A先到達C點B. 小球B先到達C點C. 兩球同時到達C點D. 不能確定解析: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A球與B球水平速度相等,又同一水平位 置同時運動,故C正確.C123456789101112A B C D解析:平拋運動水平速度保持不變,豎直做自由落體運動,故A、B、D錯誤,C 正確.C123456789101112A. 適當減小v0 B. 適當減小hC. 適當減小m D. 適當減小L解析:拋體運動軌跡與m無關(guān),故C錯誤;在h、L不變時,v0越小軌跡越陡,以v0拋出 落在靶心正下方,應(yīng)使軌跡變平緩一些才能打到靶心,故v0應(yīng)變大一些,A錯誤;在 v0一定時應(yīng)使軌跡上移或左移才能打到靶心位置,故B錯誤,D正確.D123456789101112A. 同時拋出兩物體B. 先拋出A物體C. 先拋出B物體D. 使兩物體質(zhì)量相等A123456789101112A. 沿路徑1拋出的小球落地的速率最大B. 沿路徑3拋出的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最長C. 三個小球拋出的初速度豎直分量相等D. 三個小球拋出的初速度水平分量相等A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0.8 m至1.8 mB. 0.8 m至1.6 mC. 1.0 m至1.6 mD. 1.0 m至1.8 mA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8. 如圖所示為一小球做平拋運動的頻閃照片的一部分,圖中背景方格的邊長為L=20 cm.如果取g=10 m/s2,那么:(1)閃光頻率是 Hz.5 123456789101112(2)小球運動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3)小球從拋出點到A點的時間為 s.3 0.2 123456789101112[能力提升]A. 1∶1 B. 4∶3 C. 16∶9 D. 9∶16D123456789101112A. 1 s,20 m/sC. 2 s,20 m/sD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回到地面的水流速度相同B. 沿B徑跡運動的水,在空中時間最長C. 沿C徑跡運動的水,在最高點的速度最大D. 沿A徑跡運動的水,在相同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量最大C123456789101112解析:對于每一條徑跡,水均做斜上拋運動,以最高點所在豎直線為界面,將該運動 看成兩個平拋運動的組合.A、B、C三徑跡的水落回地面時速度方向不同,故速度不 同,A錯誤;對于平拋運動,豎直分位移越大,運動時間越長,則沿A徑跡運動的水 在空中的時間最長,B錯誤;因在最高點時只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沿C徑跡運動的水 噴出時豎直分速度最小,水平分速度最大,則沿C徑跡運動的水,在最高點的速度最 大,C正確;沿三條徑跡運動的水均做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均為g,所以相同時 間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相同,D錯誤.12345678910111212. 如圖所示,做斜上拋運動的物體到達最高點時,速度v=24 m/s,落地時速度vt= 30 m/s,取g=10 m/s2.求:(1)物體拋出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30 m/s 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123456789101112(2)物體在空中的飛行時間;答案:3.6 s(3)射高h和水平射程s.答案:16.2 m 86.4 m1234567891011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