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冀人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1.好奇的小亮想了解影響水蒸發快慢的因素,便去詢問正在洗衣服的媽媽。媽媽說:“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包含著科學知識,我們要留心觀察,多多思考。”小亮若有所思地點點頭。(1)媽媽繼續說:“曬衣服的時候把衣服撐開,衣服會更快變干。”小亮說:“我知道了, ,水蒸發越快。”(2)媽媽說:“曬衣服的時候把衣服放到陽光下,衣服的溫度會更高,也會更快變干。”小亮猜測:“ ,水蒸發越快。”(3)媽媽說:“曬衣服的時候把衣服放到通風的地方,衣服會更快變干,”小亮猜測:“水表面的空氣流動越快,水蒸發越 。”(4)總結:水蒸發的快慢與 、 和 有關。2.水蒸氣凝結(一)實驗材料:燒杯、試管、試管夾、冷水、熱水等。(二)實驗步驟:(1)在兩只燒杯內分別裝入半杯熱水。(2)借助試管夾,將盛有熱水和冷水的試管(注:水量相同),分別放到盛有熱水的燒杯里(注:試管不要接觸熱水)。(3)過一會兒,觀察試管外壁現象。(三)實驗現象:觀察試管外壁,我們會發現裝有( )水的試管外壁上有水珠,裝有( )水的試管外壁無水珠。(選填:“冷”、“熱”)(四)現象解釋:水蒸氣遇( )變成( )。(五)現象應用:上圖中,( )試管中盛的是冷水,( )試管中盛的是熱水。(選填:“A”、“B”)(六)冬天,從室外走進室內時,眼鏡片會變模糊,使我們看不清東西。通常,我們會把這種現象叫做“鏡片起霧”。請你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鏡片起霧”的原因。( )3.看用箭頭和文字標示出的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將圖中未標明箭頭的直線標出箭頭。(2)寫出下列序號所表示水循環的環節。① ② ③④ ⑤ ⑥(3)請找出圖中參與海陸水循環的環節,將其序號圈出來。(4)跨流域調水、修水庫會直接影響環節( )。A.④ B.⑤ C.⑥(5)造成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的是環節( )。A.③ B.④ C.⑤4.宋詩之河。(1)圖中的箭頭表示河流方向,其中位置最低的是 (選填序號)。(2)③處的左岸發生了 (選填“沉積”或“侵蝕”)現象,所以左岸的流速比右岸 (選填“快”或“慢”)。(3)目前,水土流失嚴重的情況依然存在,請結合所學知識,思考一下我們能為防止水土流失做些什么。(至少寫出兩條)5.下面是某地封山育林前后水土流失面積對比情況統計表,請根據表格里的內容完成相關題目。封山育林前 封山育林后 封山后增減 封山后增減率144000平方米 60000平方米 84000平方米 -58%(1)根據數據分析,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2)水土流失會導致土壤肥力下降,主要使土壤中的 大量流失。(3)比較封山育林前后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說說人類保護地表環境舉措有哪些?(至少4條)6.材料分析題。請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問題。病毒和細菌都是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生物。細菌一般是單細胞生物,和真菌不同的是,細菌的細胞沒有細胞核,病毒則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有一部分細菌對人體有益,如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而有些病毒和細菌能引起多種疾病,如流感病毒、痢疾桿菌……當前,呼吸道傳染病和流行性感冒進入高發時期。上呼吸道感染可由不同的微生物引起,有的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有的是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性感染有時不治療也能自愈,使用抗病毒藥可能會減輕癥狀、縮短病程。細菌性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也叫消炎藥)來治療。其實,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和流行性感冒有效的方法還是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加強鍛煉來增強抵抗力。(1)關于微生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呼吸道傳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B.微生物是真菌、細菌、病毒等微小生物的總稱C.所有的細菌和病毒對我們都是有害的(2)關于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和流行性感冒有效的辦法是( )。A.先隨便吃些預防的藥B.提前注射疫苗,只要注射完疫苗就萬事大吉了C.常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及加強鍛煉(3)根據疫情防控措施來判斷,戴口罩、勤洗手屬于( )。A.管理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4)下列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組成單位的是( )。A.細胞 B.細胞膜 C.細胞壁(5)細菌和真菌不同的是細菌的細胞沒有(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7.在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實驗。(1)在圖中標出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2)顯微鏡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到生物的 結構。(3)想要觀察到非常微小的細菌、病毒,則需要用到精度更高的 。(4)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要將觀察對象制成臨時裝片,需要用 和 。(5)臨時裝片放到 上,對準通光孔,才能進行觀察。(6)調整鏡筒高度需要用到 。8.如圖所示,用甲、乙兩種方法安裝滑輪均可拉動木箱。請根據所學知識,填寫下面內容。(1)方案甲使用的是( )滑輪,( )力,( )用力的方向。(2)方案乙使用的是( )滑輪,( )力,( )用力的方向。9.探究小組的同學想知道沿甲、乙兩條山路(如圖所示)到達山頂,哪條路更省力,于是進行了探究。(1)從簡單機械的角度分析,山路乙是利用了 的原理。(2)他們找來材料進行對比實驗。(斜面上小木塊受到的重力為5N)①從上圖可以看出,同學們選擇了不同 的斜面做實驗。②實驗完成后,他們獲得如下數據:斜面 A B C拉力(N) 4.1 2.6 1.7根據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沿不同斜面提升重物所需要的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豎直提升所需要的力。再比較A、B、C這三個斜面,可以進一步得出:斜面的傾斜角度越小,提升物體越 (填“省力”或“費力”)。(3)根據實驗結論判斷,兩條山路中選擇走 (填“甲”或“乙”)更省力。10.如圖是生活中常見的垃圾桶結構示意圖,用腳在F處往下踩,垃圾桶的蓋子會打開。觀察圖片,回答問題。(1)杠桿DEF 中, 點是杠桿的支點, 點是杠桿的動力點, 點是杠桿的阻力點;杠桿DEF是 (填“省力”或“費力”)杠桿。(2)ABC也是杠桿,它是 (填“省力”或“費力”)杠桿。11.觀察圖片,回答問題。(1)在下圖中標出自行車各部分的名稱。① ; ② ;③ ; ④ 。(2)圖中②應用的是 原理,作用是 。(3)組裝自行車時,螺絲釘應用了 原理。(4)描述自行車各部分是如何配合進行工作的。12.觀察圖片,回答問題。(1)自行車是一種由 組成的 。(2)自行車有 、 、 、 四個部分。(3)如圖所示,自行車的控制部分是 、 ,動力部分是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試卷第6頁,共6頁試卷第5頁,共6頁《冀人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參考答案1.(1)表面積越大(2)溫度越高(3)快(4) 水的溫度 水的表面積 水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2. 冷 熱 冷 水 A B 冬天,從室外走進室內,鏡片溫度要比室內溫度低,室內的水蒸氣就凝結在鏡片上產生了很多小水滴。3.(1)(2) 蒸發 水汽輸送 降水 下滲 地表徑流 地下徑流(3)(4)B(5)C4.(1)④(2) 沉積 慢(3)植樹造林、保護花草樹木。5.(1)植被破壞、森林被亂砍濫伐、不合理開發等(2)氮、磷、鉀等礦物質元素(3)封山育林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4)保護森林,綠化沙漠,退耕還林,綠化荒山等。6.(1)B(2)C(3)B(4)A(5)C7.(1)①目鏡 ②準焦螺旋 ③物鏡 ④載物臺 ⑤反光鏡(2)細胞(3)電子顯微鏡(4) 載玻片 蓋玻片(5)載物臺(6)準焦螺旋8.(1) 定 不省 改變(2) 動 省 不改變9.(1)斜面(2) 傾斜角度 小于 省力(3)乙10.(1) E F D 省力(2)費力11.(1) 控制部分 工作部分 動力部分 傳動部分(2) 輪軸 使自行車向前行進(3)斜面(4)車把、車閘控制自行車的方向、速度,腳踏板為自行車提供前進動力,輪盤、鏈條傳輸動力到車輪,車輪轉動帶動自行車和騎行的人向前行進。12. 簡單機械 機器 動力部分 傳動部分 工作部分 控制部分 車把 剎車 腳踏板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