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最后預測押題沖刺試卷03(含解析+答題卡)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最后預測押題沖刺試卷03(含解析+答題卡)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最后預測押題試卷03
(考試時間:120分鐘 試卷滿分:16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5.相關的相對原子質量:N:14 H:1 Ca:40 Cl:35.5 O:16 C:12 Na:23 g=10N/Kg
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桑甚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分子式為C14H12O3),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等作用。下列關于白藜蘆醇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物質屬于有機化合物
B.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C.每個白藜蘆醇分子由29個原子構成
D.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4:12:3
【答案】D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A.有機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鹽、碳酸等除外;
B.元素的質量分數=;
C.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個數;
D.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解答】 A.白藜蘆醇含有碳元素,且不屬于碳的氧化物、碳酸鹽、碳酸等特殊物質,故該物質屬于有機化合物,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白藜蘆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12×14):(1×12):(16×3)=168:12:48,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每個白藜蘆醇分子由14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共14+12+3=29 個原子,故C正確不合題意;
D.白藜蘆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12×14):(1×12):(16×3)=168:12:48,而不是 14:12:3,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2、 糯米子排被食用進入人體后,需要在各類消化酶的作用下代謝,才能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在腸液、胰液中的淀粉酶作用下發生分解
B.子排中的蛋白質在腸液、胰液中的蛋白酶作用下發生分解
C.油脂里的脂肪在膽汁中的脂肪酶作用下發生分解
D.酶的作用受溫度影響,低溫和高溫都可能導致其活性降低
【答案】C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3、如圖甲所示,水平拉力 F1作用在物體A上,使其沿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做勻速直線運 動;如圖乙所示,在A 上放置物體B,水平拉力 作用在 A 上,使兩物體一起以速度 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F1和F2作用時間均為t,忽略空氣阻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v1一定小于v2 B.F1一定小于F2
C.F1做的功一定小于F2做的功 D.F1的功率一定小于F2的功率
【答案】B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4、五一假期,小科乘坐觀光纜車游覽佛頂山。如圖所示,在纜車沿鋼纜勻速直線駛向斜上方運動的過程中(纜車與鋼纜接頭處保持固定連接,不計空氣阻力)。對纜車而言,肯定發生改變的是()
A.運動狀態 B.鋼纜的拉力 C.慣性大小 D.機械能
【答案】D
【知識點】慣性;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與運動的關系;機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機械能包括勢能和動能,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解答】A、纜車的速度和運動方向均不變,可知運動狀態不變,故A錯誤;
B、纜車的運動狀態不變,受力平衡,可知拉力不變,故B錯誤;
C、慣性大小只和質量有關,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C錯誤;
D、纜車的質量和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變高,重力勢能增大,可知機械能增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5、在體育中考備考期間,不少同學在高強度訓練后,肌肉出現酸痛感,這是因為人體細胞在無氧呼吸時產生了乳酸,乳酸分子結構如圖所示。據此判斷,乳酸的化學式為(  )
A.C3H5O3 B.C3H6O3 C.C3H6O2 D.C3H8O3
【答案】B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分子結構模型確定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個數進行判斷。
【解答】由圖可知,一個乳酸分子由三個碳原子、三個原子和六個氫原子構成。
故答案為:B。
6、光的傳播規律,造就了“影”,造就了“像”,使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下列“影像”為實像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的“倒影”
C.水中筷子偏折
D.放大鏡中的郵票
【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能呈現在光屏上,虛像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不能呈現在光屏上。
【解答】A、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像能成在光屏上,說明是實像,故A正確;
B、水中的倒影,原理是光的反射,屬于平面鏡成像,成的像為虛像,故B錯誤;
C、水中的筷子偏折,原理是是光的折射,所成像為虛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故C錯誤;
D、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放大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7、百令膠囊是一種利用發酵蟲草菌粉制成的制劑。研究發現,百令膠囊能降低患者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百令膠囊恢復的泌尿系統功能可能是()
A.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B.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儲存尿液的作用 D.輸尿管輸送尿液的作用
【答案】A
【知識點】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 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
【解答】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形成原尿,因此百令膠囊恢復的泌尿系統功能可能是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故選A。
8、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人體會及時調節來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圖甲為人體幾種器官或組織在不同狀態下的產熱量百分比扇形圖,圖乙是在安靜狀態下某正常成年人手臂皮膚血液流量隨環境溫度變化的曲線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體在劇烈運動時只有骨骼肌和內臟在產熱
B.在圖乙中的AB段,該成年人的血管處于舒張狀態
C.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的產熱情況符合圖甲中的狀態一
D.該成年人在圖乙的過程中,散熱方式主要是汗液蒸發
【答案】B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 皮膚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當外界氣溫較高時,皮膚內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散熱量增多,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過汗液蒸發散失的熱量也多;外界氣溫較低時,皮膚內的大多數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通過皮膚散發的熱量減少,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減少,通過汗液的蒸發散失的熱量也減少。
【解答】 A.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熱以骨骼肌為主;但是,運動時不僅骨骼肌和內臟產熱,其他組織也有一定的產熱,故A錯誤;
B.圖乙中的AB段表示環境溫度增高(15℃到40℃),手臂皮膚血液流量增加,說明血管處于舒張狀態,有利于散熱,故B正確;
C.圖甲中的狀態一表示在安靜狀態下產熱比例,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熱以骨骼肌為主,與圖甲的狀態一產熱分布不符,符合圖甲的狀態二,故C錯誤;
D.在圖乙的過程中,AB段的環境溫度升高,散熱主要通過皮膚血液流量增加的方式進行,而不是汗液蒸發,故D錯誤。
故選:C。
9、室溫下,將生石灰固體加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實驗過程和現象如圖所示。下列分析判斷不符合事實的是(  )
A.①中生石灰和水發生了化合反應
B.②中燒杯內物質溫度高于室溫
C.③中澄清溶液是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
D.④中白色膜狀物是氫氧化鈣
【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且不斷向外放熱,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B.①中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由于不斷放熱,因此②中燒杯溫度會升高,故A、B正確不合題意;
C.③中澄清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氫氧化鈣,因此為飽和溶液,故C正確不合題意;
D.④中白色膜狀物是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鈣沉淀,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0、人臉識別道閘為校園安全豎起一道屏障,人臉識別成功后開關S1閉合,燈泡發光;閘機感應到人靠近時開關S2閉合,電動機M工作,打開閘門放行。人臉識別未成功,燈泡和電動機M均不工作。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11、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開展月面科學研究,下列描述不符合科學原理的是(  )
A.登月車的車輪與月面接觸面積較大,減小了對月面的壓強
B.登月艙可通過展開降落傘,輔助減速實現安全登月
C.登月服內置了氧氣供應系統,以支持航天員呼吸
D.登月返回艙加速上升時,產生的推力大于重力
【答案】B
【知識點】動物的呼吸作用;力與運動的關系;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月球的概況
【解析】【分析】根據可知,減小壓力和增大受力面積可減小壓強。
【解答】A、由可知,增大受力面積,可減小壓強,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月球上沒有大氣,打開降落傘不會受到氣體的阻力,不能輔助減速,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月球上沒有大氣,需要配置氧氣供應系統為航天員的有氧呼吸提供氧氣,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返回艙加速上升,說明動力大于阻力,即推力大于重力,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2、某天文愛好者于當地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晚上拍攝了一張月球的照片,由此可判斷()
A.天空中的月亮是光源 B.當天的月相為上弦月
C.當天可能會發生日食 D.照片中的亮區是高地
【答案】D
【知識點】光源;月球的概況;月相;陰歷與月相的關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可根據農歷時間判斷當天的月相,初一為新月,初七、八為上弦月,十五、六為滿月,廿二、三為下弦月。
【解答】A、月亮本身不會發光,不屬于光源,故A錯誤;
B、八月十五的月相為滿月,故B錯誤;
C、日食出現在初一,月食出現在十五左右,可知當天可能會發生的是月食,故C錯誤;
D、照片上亮區為高地,暗區為平原和盆地,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3、兩燒杯中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現向兩燒杯中分別加入質量都為m的金屬 Zn和Fe,生成氫氣的質量隨加入金屬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Zn的活動性比 Fe強
B.當m=a時,放入 Zn的燒杯中鹽酸過量
C.當m=b時,兩燒杯中溶液的質量相等
D.當m=c時,兩燒杯中剩余的金屬質量 Zn>Fe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圖像出現拐點,說明反應已結束,金屬固體不溶于水,不屬于溶液中的成分。
【解答】A、圖中橫坐標不是時間,不能說明金屬活動性強弱,故A錯誤;
B、由圖可知,當m大于等于b時,表示鋅的曲線不再有氫氣產生,說明酸已完全反應,可知在b點前,酸過量,鋅完全反應,故B正確;
C、m等于b時,兩個燒杯中產生的氫氣的質量一樣多,m等于a時鐵中酸完全反應,所以從a到b鐵過量,燒杯中溶液的質量等于參與反應的鐵或鋅的質量加酸溶液的質量減去氫氣的質量,因鐵過量,所以參與反應的鐵的質量小于鋅,所以溶液質量不相同,故C錯誤;
D、由C可知,鐵中酸先反應完,所以剩余鐵的質量比鋅多,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4、薺菜煮雞蛋是某地區的傳統美食,薺菜含維生素、無機鹽、水等營養素,雞蛋則富含蛋白質。上述營養素中,需消化后才能被人體吸收的是(  )
A.水 B.維生素 C.無機鹽 D.蛋白質
【答案】D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1)水:是人體重要的組成成分,可直接被人體吸收,無需消化。
(2)維生素: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不需要經過消化過程。
(3)無機鹽:能直接被人體吸收,不需要消化分解。
(4)蛋白質:是大分子有機物,不能直接被人體吸收,需要在消化道內被消化酶分解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解答】A、水可直接被人體吸收,故錯誤。
B、維生素可直接被人體吸收,故錯誤。
C、無機鹽可直接被人體吸收,故錯誤。
D、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需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被人體吸收 ,故正確。
故答案為:D。
15、用易觀察的現象顯示不易觀察的現象;用易測量的量表示不易測量的量,是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過程中主要應用了這一方法的是
A.甲圖:研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B.乙圖:用力的示意圖表示人對箱子的推力
C.丙圖:用進入瓶中的水量判斷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丁圖: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模擬地球是個球體
【答案】C
【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空氣的成分及探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用易觀察的現象顯示不易觀察的現象、用易測量的量表示不易測量的量的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
【解答】A、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沒有采用轉換法,故A錯誤;
B、用力的示意圖表示人對箱子的推力,沒有采用轉換法,故B錯誤;
C、用進入瓶中的水量判斷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采用了轉換法,故C正確;
D、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模擬地球是個球體,采用了類比法,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某校引入心理健康機器人“小智”(如圖),它能實時監測學生呼吸頻率并指導深呼吸練習,緩解壓力。
(1)當學生在“小智”的提示下深吸氣時,膈肌收縮,橫膈膜下移,胸腔容積增大,肺的體積增大,與平靜吸氣相比,此時肺內氣壓比外界大氣壓更   ,因此更多氣體進入肺泡。
(2)吸入的氧氣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組織細胞,參與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3)深呼吸時,機體的副交感神經興奮,通過神經傳遞信號直接作用于心臟,使心率減慢,幫助身體放松。這種調節方式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屬于   (填“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
【答案】(1)小
(2)呼吸作用
(3)非條件反射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動物的呼吸作用;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17、煉鐵工藝的發展脈絡不僅見證了技術革新,更記錄了社會變遷。鐵器應用的幾個關鍵時期歷程如下:
(1)春秋時期的人工冶鐵是使用鐵礦和木炭為原料,鐵礦石中的氧化鐵被碳還原成金屬鐵。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
(2)漢代炒鋼法:將生鐵加熱至半液態、液態,并像炒菜一樣攪拌,讓其中高溫的碳與空氣中的   反應從而得到更優質的鋼材。
(3)手撕鋼厚度僅有0.015毫米,如圖所示是厚厚的鋼板被軋制成超薄“手撕鋼”的過程,這是利用了鋼的   (填性質)。
【答案】(1)置換
(2)氧氣/O2
(3)延展性
【知識點】置換反應及其應用;不同物質的物理性質;金屬的冶煉
【解析】【分析】(1)置換反應的特點: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
(2)碳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
(3)延展性:表示材料在受力而產生破裂之前,其塑性變形的能力。
【解答】(1)反應的方程式為,屬于置換反應。
(2)碳在高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鐵中碳含量降低,得到更優質的鋼材。
(3)鋼能被壓成超薄的“手撕鋼”,說明鋼的延展性好。
18、我國某鹽湖屬于氯化鈉型內陸湖泊,在唐朝初年即通過“人工墾畦,天日澆曬”等工藝進行開發,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從物質組成角度看,鹽堿湖水屬于   ;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鹵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   ;
(3)“過‘籮’調配”時, “籮”與過濾操作中   (填一實驗用品)的作用相同。
【答案】(1)混合物
(2)增大
(3)濾紙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 (1)根據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逐漸減少,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1)鹽堿湖水中含有水、氯化鈉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2)“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逐漸減少,溶質質量不變,鹵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增大。
(3)“過‘籮’調配”時,“籮”與過濾操作中濾紙的作用是相同的。
19、如圖是我市溫瑞塘河上的“生態浮床”,浮床上種植著蘆葦、睡蓮、浮萍等植物,具有凈化水質和美化景觀等功能。
(1)生態浮床上的所有蘆葦構成了   。 (選填“種群”“群落”或“生態系統”)
(2)小明用pH試紙對河水進行檢測,測得河水 pH為6,則該河水呈   性。
(3)水生植物需種植在特定的人工浮力裝置上,才能漂浮在水面。由此推測人工浮力裝置的密度   河水的密度。 (選填“>” “<”或“=”)
【答案】(1)種群
(2)弱酸(或酸)
(3)<
【知識點】種群的概念;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1)群落:一定范圍內所有生物的總和;生態系統:群落和周圍環境。
(2)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且pH值越小是,酸性越強。
(3)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將漂浮在液面上;當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將懸浮;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將下沉。
【解答】(1)一定范圍內所有同種生物的總和稱為種群,可知所有的蘆葦構成了種群。
(2)常溫下,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3)由沉浮條件可知,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將漂浮在液面上,由此推測人工浮力裝置的密度小于河水的密度。
20、科學家將人類血清白蛋白基因植入水稻,利用水稻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合成該蛋白。
(1)該技術體現了   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影響生物性狀。
(2)下列實例中,與上述技術原理相同的是____。
A.利用嫁接技術培育優質果樹
B.通過雜交培育高產小麥
C.將熒光蛋白基因導入斑馬魚使其發光
【答案】(1)基因
(2)C
【知識點】基因工程
21、我們身邊的很多現象與地球運動有關。上城區某學校興趣小組對樹影的變化進行了觀察,并繪制了簡單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某日正午樹影在一年中最長,該日可能是   (選填“夏至日”或“冬至日”)。
(2)以下是興趣小組對一天中樹影變化與太陽照射的描述,與事實相符的是____。
A.樹影由長變短再變長
B.形成b點樹影時剛好為正午時分
C.一天中樹影的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
(3)當地球按圖中由丁→甲→乙的方向公轉時,我們將觀察到正午樹影一天比一天   (選填“長”或“短”)。
【答案】(1)冬至日
(2)A;B
(3)短
【知識點】正午太陽高度變化;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1)(3)太陽高度角與影長成反比,太陽高度角越大,影長越短。
(2)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或影長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
【解答】(1)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這天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最小,影長最長。
(2)AB、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影響最短,由圖可知,b點影長最短,為正午時分,可知一天中樹影由長變短再變長,故AB正確;
C、一天中樹影的變化與地球自轉有關,故C錯誤。
故答案為:AB。
(3)圖中丁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冬至日,太陽高度角最小,影長最長;乙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夏
至日,太陽高度角最大,影長最短,可知由丁到甲再到乙,正午樹影一天比一天短。
22、我國勞動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將杠桿原理應用于日常生活。 《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一種搗谷工具“ 舂 ” (如圖甲所示),便蘊含著杠桿原理,其原理示意圖如圖乙所示。
“舂”可視為費力杠桿,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使腳上下踩動的距離   (選填“增大”或“減少”);
(2)請在圖乙中畫出力F1的力臂l1;
(3)如圖乙,某次舂米過程中,人對舂的力F1保持500牛不變,1分鐘內碓頭下落20次,每次A點在豎直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均為45厘米,則人對“春”做功的功率為   。
【答案】(1)減少
(2)
(3)75W
【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及其五要素;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1)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分析,省力,則費距離;費力,則省距離。
(2)根據功率的公式進行計算,注意t的單位是秒。
【解答】(1)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即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使腳上下踩動的距離減少。
(3)人對舂做功的功率。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小塘在課外了解到:當免疫系統活躍時,身體會優先將能量用于對抗感染而非消化食物。他猜想,發燒時患者食欲不振,除了這一原因外,還可能是異常的體溫降低了體內酶的活性。為驗證猜想,小塘用乳白色蛋白液(含不溶性物質)和胃蛋白酶溶液進行實驗。已知乳白色蛋白液中的不溶性物質可被胃蛋白酶分解為可溶性的氨基酸(溶液變澄清)。實驗步驟如下:
①配制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酶溶液備用。
②取胃蛋白酶溶液于試管中,滴加一滴稀鹽酸;另取乳白色蛋白液于另一試管。
③將兩試管置于恒溫水浴中加熱5分鐘,隨后混合并繼續水浴15分鐘后,記錄現象。
④分別調整水浴溫度為為38℃、39℃、40℃、41℃、42℃,重復步驟②和③。
(1)本實驗中不選用淀粉溶液和胃蛋白酶進行實驗,是因為酶具有   性。
(2)步驟②中滴加一滴稀鹽酸,目的是   。
(3)實驗中,先將胃蛋白酶溶液和乳白色蛋白液在37℃水浴加熱5分鐘,然后將其混合后水浴加熱的原因是   。
(4)本次實驗結果顯示,所有溫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變澄清了。小塘認為,該現象不能說明發燒時的體溫變化對胃蛋白酶的活性影響不大。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   。
【答案】(1)專一
(2)模擬胃內的酸性環境
(3)使胃蛋白酶和底物都處于預定的實驗溫度,排除溫度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4)贊成;雖然所有溫度下溶液都變澄清,但變澄清的程度和時間可能不同,僅根據變澄清這一現象不能全面說明發燒時體溫變化對胃蛋白酶活性影響不大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24、為了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1)在制作壓強計時,有三塊相同形狀的橡皮膜,將同一小球放在三塊橡皮膜上(如圖1所示),為提高壓強計的靈敏度,應選擇橡皮膜   。
(2)實驗前,試壓橡皮膜,觀察液面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此操作的目的是  。
(3)將壓強計的金屬盒緩慢放入水中(如圖3所示),觀察到金屬盒所處的深度越深,U形管中   ,得出水內部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4)若想繼續探究液體密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請利用圖3器材寫出簡要的實驗方案   。
【答案】(1)A
(2)檢驗壓強計的氣密性
(3)液面高度差越大
(4)將金屬盒放入不同密度的液體中,控制金屬盒所處的深度不變,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或將金屬盒放入不同密度的液體中,控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相同,觀察金屬盒所處的深度)
【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壓強計更靈敏,即壓強變化量不大時,現象也較明顯。
(2)裝置氣密性良好,則可以形成穩定的壓強差。
(3)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U型管兩側液柱高度差來反映壓強大小,高度差越大,說明壓強越大。
(4)根據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注意變量的唯一性。
【解答】(1)由圖可知,小球位置發生改變時,橡皮膜A壓強狀態變化量更大,殼子上使用橡皮膜A制成的壓強計靈敏度更高。
(2)試壓橡皮膜,若U型管兩側液柱高度不相等且能形成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所試壓橡皮膜的目的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由可知,金屬盒所處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液體壓強越大,所以觀察到的現象為: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
(4)由控制變量法可知,要探究液體密度的影響,則應控制深度相同,方案為:將金屬盒放入不同密度的液體中,控制金屬盒所處的深度不變,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
25、某金屬加工廠需處理一批含鋁、鐵、銅的金屬廢料,并解決廢液酸性超標的問題。科學興趣小組參與工藝優化,開展以下探究:
(1)探究一:金屬廢料的酸溶處理
編號 甲 乙 丙
操作
現象 無明顯現象 鐵絲表面有少量氣泡產生且反應緩慢  
若依據實驗可判斷出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鋁>鐵>銅,則可推測出鋁、鐵與酸反應時,反應更劇烈的是   。
(2)進行丙組的實驗時,發現試管外壁發燙,且生成氫氣的速率先變快后變慢,如圖丁。請分析0~t1階段反應速率加快的原因:   。
探究二:廢液的中和處理
廢液中含過量鹽酸需中和處理,小組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 溶液后無明顯現象。為驗證鹽酸是否已除盡,進行如下實驗:
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A 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溶液不變紅 鹽酸有剩余
B 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滴加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鹽酸有剩余
C 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插入鐵絲 產生氣泡 鹽酸有剩余
(3)C方案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4)以上三個方案合理的是   (填寫序母)。
【答案】(1)鋁
(2)因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加快的影響大于反應物濃度降低導致反應速率降低的影響
(3)Fe+2HCl=H2↑+FeCl2
(4)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26、小明利用電學實驗盒中的器材制作了簡易臺燈(如圖甲),發現該臺燈無法調節亮度,為實現亮度可調并探究燈泡最大工作電壓,小明添加電表等元件進行進一步探究,電路如圖乙所示。實驗中使用了電池盒(電壓4.5V)、滑動變阻器(30Ω,2A)、額定電壓2.5V的小燈泡、開關和導線若干。
(1)閉合開關,將圖乙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左移,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將   。
(2)某次測量中,電壓表示數為1.5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電流大小為   安。
(3)小明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獲得燈泡的電壓-電流數據,繪制成圖丁。當燈泡兩端電壓從2.5V升至3.0V時,電流僅增加不到0.01A。結合丁圖解釋其原因:   。
(4)小明想繼續探究燈泡兩端電壓為1V時的發光情況,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的示數始終達不到,請簡述產生該現象的成因:   。
【答案】(1)減小
(2)0.12
(3)電壓增大后,由于電流熱效應,燈絲溫度升高,電阻增大,根據歐姆定律I=U/R,導致電流增加比較小
(4)兩者串聯,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小,不夠分壓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1)電阻大小與電阻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等因素有關,在其他條件一定時,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2)讀數時要注意所選量程及分度值。
(3)根據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進行分析。
(4)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的示數始終達不到,指的是燈泡兩端的電壓大于1V,原因是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分壓較小。
【解答】(1)由圖可知,滑片向左移,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減小。
(2)電流表連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12A。
(3)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電壓增大,溫度升高,電阻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流增加量小于0.01A。
(4)串聯分壓,當燈泡兩端電壓較小,為1V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較大,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此時要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較大,可知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的示數始終達不到,可能是因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過小。
27、“魚浮靈”是水產養殖中常見的增氧劑,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 溶于水后生成 Na2CO3和 H2O2,能迅速增加水體溶氧量。某科學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魚浮靈”能增氧與哪種物質有關,采用“ ×列表法”進行設計并實驗,一定時間后用傳感器測定數據并記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代表添加這種物質,×代表不添加這種物質)。
組別 物質 氧氣含量 (mg/L)
H2O Na2CO3 H2O2
① 4.6
② 4.5
③ 9.6
④ 10.9
(1)小組同學選擇H2O、Na2CO3和H2O2進行實驗,是因為這三種物質均含有   。
(2)氧氣傳感器可測量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溶解氧傳感器可測量水中溶解的氧氣含量,本實驗應選用的是   傳感器。
(3)通過對比①、②、③三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魚浮靈”能增氧與   有關。
(4)某同學通過對比②、③、④三組數據,認為一定是CO32-增大了“魚浮靈”增氧速度。你是否認同這種觀點 并說明理由。  。
【答案】(1)氧元素
(2)溶解氧
(3)H2O2(過氧化氫)
(4)不一定,溶液中還存在 Na+、OH-,不能確定它們對“魚浮靈”的增氧速度是否有影響
【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魚浮靈的作用和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判斷。
(2)根據魚浮靈使用場所進行判斷。
(3)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含有雙氧水的實驗組氧氣含量高,說明是雙氧水在增氧。
(4)溶液中含有多種粒子,不能確定是哪種粒子的原因。
【解答】(1)魚浮靈的作用是增氧劑,所以在探究魚浮靈中哪種物質能增氧時,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應選擇含有元素的物質。
(2)魚浮靈是用于增加水中的氧含量的,所以應選擇可測量水中溶解的氧氣含量的溶解氧傳感器。
(3)由表中數據可知,含有雙氧水的實驗組別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較高,說明魚浮靈中能增氧的是雙氧水,即H2O2。
(4)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溶液中除了含有碳酸根離子以外還含有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可知不能說明是碳酸根離子的增大了增氧速度。
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5分)
28、(6分)釀制高度白酒需要經過發酵、蒸餾等過程,如圖是某興趣小組設計的一款自動控制酒精燈火焰大小的蒸餾裝置示意圖。當金屬管內氣體溫度升高,管內氣壓增大到一定值時,推動活塞向下運動,使連桿B端下降、A端上升,拉動進氣口的擋板上升,進入燃燒室的空氣減少,從而控制酒精燈火焰的大小。已知活塞橫截面積為 20cm2, OA:OB=2:1,當金屬管內溫度達到50℃時,管內氣壓為1.1×105Pa。
請回答:
(1)釀酒主要是利用____的無氧呼吸。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霉菌
(2)發酵過程可以用以下化學方程式( 表示。當產生8.8千克二氧化碳時,能制得酒精多少千克
(3)為使金屬管內達到50℃時,擋板開始上升,則擋板的重力不能超過幾牛 (大氣壓以1×105Pa計,活塞、連桿等結構的自重和摩擦忽略不計)。
【答案】(1)B
(2)設制得酒精的質量為x
92 88
x 8.8kg
92/x=88/8.8Kg x=9.2k
(3)G=FA=FB×OB/OA=20N×1/2=10N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杠桿的平衡條件;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真菌與人的關系
29、(6分)廚房水管、燒水壺等常因水中含有鈣離子、鎂離子而形成白色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氫氧化鎂等)。某興趣小組利用醋酸(易揮發)和小蘇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開發了一款高效且溫和的清潔劑。以下是相關問題探究:
(1)原理分析:
①水垢能溶解在清潔劑中,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質,該過程發生了   變化。
②醋酸與小蘇打混合后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氣體在形成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沖擊力,可使水垢碎裂、松動,該力產生的作用效果是   。
(2)清潔劑的配制:配制50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6%的醋酸溶液,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0%的醋酸溶液多少克
(3)清潔劑的合理配比與使用條件:小組同學探究哪些因素會影響醋酸溶液對水垢的去污效率,實驗結果如下表:
組別 使用溫度 醋酸濃度(%) 完全去污時間(分鐘)
1 20 3 35
2 20 6 28
3 20 9 22
4 10 12 20
5 20 12 15
6 50 12 30
請分析第6組實驗中當醋酸溶液溫度達到50℃時,去污效率反而下降的原因:   。
【答案】(1)化學;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m濃×P濃%=m稀×P稀%, m濃×30%=500g×6%, m濃=100g
(3)溫度過高會加快醋酸的揮發,導致溶液中醋酸濃度降低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30、(8分)為了節能環保,一些公共場所使用光控開關控制照明系統。光控開關采用光敏電阻控制,光敏電阻的阻值隨著光照強度增強而減小。
(1)如圖所示,為達到天亮燈熄、天暗燈亮的效果,路燈應接在    (填“AB”或“BC”) 之間。
(2)為使天色更暗時才點亮路燈,應適當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端移動。
(3)已知當線圈中的電流等于2mA 時,銜鐵剛好被電磁鐵吸合,此時光敏電阻的阻值為2000Ω,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為6V,電路中其它電阻忽略不計,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為多少Ω
(4)工作電路路燈的規格為“220V 100W”,那么1度電可供其正常工作多少小時
【答案】(1)AB
(2)左
(3)
(4)
【知識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電磁鐵的磁性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2)電磁繼電器的改進中,裝置不變的情況下,根據電路中電流不變進行分析。
(3)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用電器電阻之和。
(4)根據計算時間,注意單位換算。
【解答】(1)光敏電阻的阻值隨著光照強度增強而減小,所以天暗時,光敏電阻的阻值增大,控制電路的電流減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銜鐵不能被吸引,AB接通,此時要求燈亮,可知燈接在AB之間。
(2)天色更暗時,光敏電阻的阻值更大,將銜鐵吸下的電流大小不變,電源電壓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總電阻不變,所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減小,即將滑片向左移。
31、(7分)蚊子攜帶多種病毒,常吸取動物血液為食,并可能傳播多種疾病。小龍設計并制作了蚊子誘捕器(如圖甲),它能將蚊子吸入到捕蚊盒中(盒內有細孔鐵絲網,能通風但孔徑小于蚊子)。誘蚊器內部電路如圖丙所示。
(1)科學家發現,蚊子能通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來尋找獵物,其原因是   。
(2)誘蚊劑能產生二氧化碳來吸引蚊子。表格乙中物質可作為誘蚊劑的有   。 (可多選)。
(3)通過改變裝置內部風扇轉動的方向可實現捕捉和排出蚊子的功能。如圖丙,當S2閉合且S1與接線柱2連接時,氣流經通道a流入捕蚊盒,蚊子被吸入并接觸通電的細孔鐵絲網(電熱絲)。當S2斷開且S1與接線柱1連接時,氣流經通道b進入捕蚊盒將蚊子尸體排出。已知裝置內的電源電壓均恒為4 伏,紫光燈上標有“3V 6W”,捕蚊時紫光燈正常工作。請計算捕蚊時細孔鐵絲網消耗的電功率。
【答案】(1)動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2)CD
(3)伏-3伏=1伏

伏×2安=2瓦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32、(8分)人形機器人在2025年春晚表演《秧BOT》舞蹈(如圖),憑借類人動作引爆全場。
請回答:
(1)機器人的能源系統采用鋰離子電池,其放電時發生的化學反應為: 其中 稱為鈷酸鋰,若Li為+1價,請寫出鈷酸根離子的符號:   。
(2)若機器人手持的手絹為200克,將此手絹舉高0.1米需克服手絹的重力做功   焦。
(3)機器人類聽覺感受器接收音樂信號時,信息傳遞路徑為:聲波→傳感器→中央處理器→機械驅動系統。其中“中央處理器”相當于反射弧中的   。
(4)將電池、處理器等較重的部件集中于機器人的腰部或下肢區域,請推測其目的   。
【答案】(1)CoO2-
(2)0.2
(3)神經中樞
(4)降低重心,增強機器人穩定性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最后預測押題試卷03
答 題 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 (1) ;(2) ;(3) ;
17、(1) ;(2) ;(3) ;
18、(1) ;(2) ; (3) ;
(1) ;(2) ;(3) ;
20、(1) ;(2) ;
21、(1) ;(2) ;(3) ;
22、(1) ;(2);(3) ;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1) ;(2) ;
(3) ;
(4) ;
24、(1) ;
(2) ;
(3) ;
(4) ;
25、(1) ;
(2) ;
(3) ;
(4) ;
26、(1) ;
(2) ;
(3) ;
(4) ;
27、(1) ;
(2) ;
(3) ;
(4) 。
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5分)
28、(6分)(1) ;
(2)解:
(3)解:
(6分)(1) ; ;
解:

30、(8分)(1) ;(2) ;
(2)解:
(4)解:
31、(7分)(1) ;(2) ;
(3)(3分)解:
(8分)(1) ;
(2)解:
(3) ;(4)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最后預測押題試卷03
(考試時間:120分鐘 試卷滿分:16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5.相關的相對原子質量:N:14 H:1 Ca:40 Cl:35.5 O:16 C:12 Na:23 g=10N/Kg
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桑甚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分子式為C14H12O3),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等作用。下列關于白藜蘆醇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物質屬于有機化合物
B.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C.每個白藜蘆醇分子由29個原子構成
D.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4:12:3
2、 糯米子排被食用進入人體后,需要在各類消化酶的作用下代謝,才能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在腸液、胰液中的淀粉酶作用下發生分解
B.子排中的蛋白質在腸液、胰液中的蛋白酶作用下發生分解
C.油脂里的脂肪在膽汁中的脂肪酶作用下發生分解
D.酶的作用受溫度影響,低溫和高溫都可能導致其活性降低
3、如圖甲所示,水平拉力 F1作用在物體A上,使其沿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做勻速直線運 動;如圖乙所示,在A 上放置物體B,水平拉力 作用在 A 上,使兩物體一起以速度 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F1和F2作用時間均為t,忽略空氣阻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v1一定小于v2 B.F1一定小于F2
C.F1做的功一定小于F2做的功 D.F1的功率一定小于F2的功率
4、五一假期,小科乘坐觀光纜車游覽佛頂山。如圖所示,在纜車沿鋼纜勻速直線駛向斜上方運動的過程中(纜車與鋼纜接頭處保持固定連接,不計空氣阻力)。對纜車而言,肯定發生改變的是()
A.運動狀態 B.鋼纜的拉力 C.慣性大小 D.機械能
5、在體育中考備考期間,不少同學在高強度訓練后,肌肉出現酸痛感,這是因為人體細胞在無氧呼吸時產生了乳酸,乳酸分子結構如圖所示。據此判斷,乳酸的化學式為(  )
A.C3H5O3 B.C3H6O3 C.C3H6O2 D.C3H8O3
6、光的傳播規律,造就了“影”,造就了“像”,使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下列“影像”為實像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的“倒影”
C.水中筷子偏折
D.放大鏡中的郵票
7、百令膠囊是一種利用發酵蟲草菌粉制成的制劑。研究發現,百令膠囊能降低患者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百令膠囊恢復的泌尿系統功能可能是()
A.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B.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儲存尿液的作用 D.輸尿管輸送尿液的作用
8、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人體會及時調節來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圖甲為人體幾種器官或組織在不同狀態下的產熱量百分比扇形圖,圖乙是在安靜狀態下某正常成年人手臂皮膚血液流量隨環境溫度變化的曲線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體在劇烈運動時只有骨骼肌和內臟在產熱
B.在圖乙中的AB段,該成年人的血管處于舒張狀態
C.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的產熱情況符合圖甲中的狀態一
D.該成年人在圖乙的過程中,散熱方式主要是汗液蒸發
9、室溫下,將生石灰固體加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實驗過程和現象如圖所示。下列分析判斷不符合事實的是(  )
A.①中生石灰和水發生了化合反應
B.②中燒杯內物質溫度高于室溫
C.③中澄清溶液是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
D.④中白色膜狀物是氫氧化鈣
10、人臉識別道閘為校園安全豎起一道屏障,人臉識別成功后開關S1閉合,燈泡發光;閘機感應到人靠近時開關S2閉合,電動機M工作,打開閘門放行。人臉識別未成功,燈泡和電動機M均不工作。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1、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開展月面科學研究,下列描述不符合科學原理的是(  )
A.登月車的車輪與月面接觸面積較大,減小了對月面的壓強
B.登月艙可通過展開降落傘,輔助減速實現安全登月
C.登月服內置了氧氣供應系統,以支持航天員呼吸
D.登月返回艙加速上升時,產生的推力大于重力
12、某天文愛好者于當地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晚上拍攝了一張月球的照片,由此可判斷()
A.天空中的月亮是光源 B.當天的月相為上弦月
C.當天可能會發生日食 D.照片中的亮區是高地
13、兩燒杯中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現向兩燒杯中分別加入質量都為m的金屬 Zn和Fe,生成氫氣的質量隨加入金屬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Zn的活動性比 Fe強
B.當m=a時,放入 Zn的燒杯中鹽酸過量
C.當m=b時,兩燒杯中溶液的質量相等
D.當m=c時,兩燒杯中剩余的金屬質量 Zn>Fe
14、薺菜煮雞蛋是某地區的傳統美食,薺菜含維生素、無機鹽、水等營養素,雞蛋則富含蛋白質。上述營養素中,需消化后才能被人體吸收的是(  )
A.水 B.維生素 C.無機鹽 D.蛋白質
15、用易觀察的現象顯示不易觀察的現象;用易測量的量表示不易測量的量,是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過程中主要應用了這一方法的是
A.甲圖:研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B.乙圖:用力的示意圖表示人對箱子的推力
C.丙圖:用進入瓶中的水量判斷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丁圖: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模擬地球是個球體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某校引入心理健康機器人“小智”(如圖),它能實時監測學生呼吸頻率并指導深呼吸練習,緩解壓力。
(1)當學生在“小智”的提示下深吸氣時,膈肌收縮,橫膈膜下移,胸腔容積增大,肺的體積增大,與平靜吸氣相比,此時肺內氣壓比外界大氣壓更   ,因此更多氣體進入肺泡。
(2)吸入的氧氣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組織細胞,參與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3)深呼吸時,機體的副交感神經興奮,通過神經傳遞信號直接作用于心臟,使心率減慢,幫助身體放松。這種調節方式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屬于   (填“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
17、煉鐵工藝的發展脈絡不僅見證了技術革新,更記錄了社會變遷。鐵器應用的幾個關鍵時期歷程如下:
(1)春秋時期的人工冶鐵是使用鐵礦和木炭為原料,鐵礦石中的氧化鐵被碳還原成金屬鐵。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
(2)漢代炒鋼法:將生鐵加熱至半液態、液態,并像炒菜一樣攪拌,讓其中高溫的碳與空氣中的   反應從而得到更優質的鋼材。
(3)手撕鋼厚度僅有0.015毫米,如圖所示是厚厚的鋼板被軋制成超薄“手撕鋼”的過程,這是利用了鋼的   (填性質)。
18、我國某鹽湖屬于氯化鈉型內陸湖泊,在唐朝初年即通過“人工墾畦,天日澆曬”等工藝進行開發,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從物質組成角度看,鹽堿湖水屬于   ;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鹵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   ;
(3)“過‘籮’調配”時, “籮”與過濾操作中   (填一實驗用品)的作用相同。
19、如圖是我市溫瑞塘河上的“生態浮床”,浮床上種植著蘆葦、睡蓮、浮萍等植物,具有凈化水質和美化景觀等功能。
(1)生態浮床上的所有蘆葦構成了   。 (選填“種群”“群落”或“生態系統”)
(2)小明用pH試紙對河水進行檢測,測得河水 pH為6,則該河水呈   性。
(3)水生植物需種植在特定的人工浮力裝置上,才能漂浮在水面。由此推測人工浮力裝置的密度   河水的密度。 (選填“>” “<”或“=”)
20、科學家將人類血清白蛋白基因植入水稻,利用水稻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合成該蛋白。
(1)該技術體現了   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影響生物性狀。
(2)下列實例中,與上述技術原理相同的是____。
A.利用嫁接技術培育優質果樹
B.通過雜交培育高產小麥
C.將熒光蛋白基因導入斑馬魚使其發光
21、我們身邊的很多現象與地球運動有關。上城區某學校興趣小組對樹影的變化進行了觀察,并繪制了簡單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某日正午樹影在一年中最長,該日可能是   (選填“夏至日”或“冬至日”)。
(2)以下是興趣小組對一天中樹影變化與太陽照射的描述,與事實相符的是____。
A.樹影由長變短再變長
B.形成b點樹影時剛好為正午時分
C.一天中樹影的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
(3)當地球按圖中由丁→甲→乙的方向公轉時,我們將觀察到正午樹影一天比一天   (選填“長”或“短”)。
22、我國勞動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將杠桿原理應用于日常生活。 《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一種搗谷工具“ 舂 ” (如圖甲所示),便蘊含著杠桿原理,其原理示意圖如圖乙所示。
“舂”可視為費力杠桿,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使腳上下踩動的距離   (選填“增大”或“減少”);
(2)請在圖乙中畫出力F1的力臂l1;
(3)如圖乙,某次舂米過程中,人對舂的力F1保持500牛不變,1分鐘內碓頭下落20次,每次A點在豎直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均為45厘米,則人對“春”做功的功率為   。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小塘在課外了解到:當免疫系統活躍時,身體會優先將能量用于對抗感染而非消化食物。他猜想,發燒時患者食欲不振,除了這一原因外,還可能是異常的體溫降低了體內酶的活性。為驗證猜想,小塘用乳白色蛋白液(含不溶性物質)和胃蛋白酶溶液進行實驗。已知乳白色蛋白液中的不溶性物質可被胃蛋白酶分解為可溶性的氨基酸(溶液變澄清)。實驗步驟如下:
①配制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酶溶液備用。
②取胃蛋白酶溶液于試管中,滴加一滴稀鹽酸;另取乳白色蛋白液于另一試管。
③將兩試管置于恒溫水浴中加熱5分鐘,隨后混合并繼續水浴15分鐘后,記錄現象。
④分別調整水浴溫度為為38℃、39℃、40℃、41℃、42℃,重復步驟②和③。
(1)本實驗中不選用淀粉溶液和胃蛋白酶進行實驗,是因為酶具有   性。
(2)步驟②中滴加一滴稀鹽酸,目的是   。
(3)實驗中,先將胃蛋白酶溶液和乳白色蛋白液在37℃水浴加熱5分鐘,然后將其混合后水浴加熱的原因是   。
(4)本次實驗結果顯示,所有溫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變澄清了。小塘認為,該現象不能說明發燒時的體溫變化對胃蛋白酶的活性影響不大。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   。
24、為了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1)在制作壓強計時,有三塊相同形狀的橡皮膜,將同一小球放在三塊橡皮膜上(如圖1所示),為提高壓強計的靈敏度,應選擇橡皮膜   。
(2)實驗前,試壓橡皮膜,觀察液面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此操作的目的是  。
(3)將壓強計的金屬盒緩慢放入水中(如圖3所示),觀察到金屬盒所處的深度越深,U形管中   ,得出水內部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4)若想繼續探究液體密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請利用圖3器材寫出簡要的實驗方案   。
25、某金屬加工廠需處理一批含鋁、鐵、銅的金屬廢料,并解決廢液酸性超標的問題。科學興趣小組參與工藝優化,開展以下探究:
(1)探究一:金屬廢料的酸溶處理
編號 甲 乙 丙
操作
現象 無明顯現象 鐵絲表面有少量氣泡產生且反應緩慢  
若依據實驗可判斷出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鋁>鐵>銅,則可推測出鋁、鐵與酸反應時,反應更劇烈的是   。
(2)進行丙組的實驗時,發現試管外壁發燙,且生成氫氣的速率先變快后變慢,如圖丁。請分析0~t1階段反應速率加快的原因:   。
探究二:廢液的中和處理
廢液中含過量鹽酸需中和處理,小組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 溶液后無明顯現象。為驗證鹽酸是否已除盡,進行如下實驗:
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A 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溶液不變紅 鹽酸有剩余
B 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滴加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鹽酸有剩余
C 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插入鐵絲 產生氣泡 鹽酸有剩余
(3)C方案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4)以上三個方案合理的是   (填寫序母)。
26、小明利用電學實驗盒中的器材制作了簡易臺燈(如圖甲),發現該臺燈無法調節亮度,為實現亮度可調并探究燈泡最大工作電壓,小明添加電表等元件進行進一步探究,電路如圖乙所示。實驗中使用了電池盒(電壓4.5V)、滑動變阻器(30Ω,2A)、額定電壓2.5V的小燈泡、開關和導線若干。
(1)閉合開關,將圖乙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左移,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將   。
(2)某次測量中,電壓表示數為1.5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電流大小為   安。
(3)小明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獲得燈泡的電壓-電流數據,繪制成圖丁。當燈泡兩端電壓從2.5V升至3.0V時,電流僅增加不到0.01A。結合丁圖解釋其原因:   。
(4)小明想繼續探究燈泡兩端電壓為1V時的發光情況,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的示數始終達不到,請簡述產生該現象的成因:   。
27、“魚浮靈”是水產養殖中常見的增氧劑,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 溶于水后生成 Na2CO3和 H2O2,能迅速增加水體溶氧量。某科學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魚浮靈”能增氧與哪種物質有關,采用“ ×列表法”進行設計并實驗,一定時間后用傳感器測定數據并記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代表添加這種物質,×代表不添加這種物質)。
組別 物質 氧氣含量 (mg/L)
H2O Na2CO3 H2O2
① 4.6
② 4.5
③ 9.6
④ 10.9
(1)小組同學選擇H2O、Na2CO3和H2O2進行實驗,是因為這三種物質均含有   。
(2)氧氣傳感器可測量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溶解氧傳感器可測量水中溶解的氧氣含量,本實驗應選用的是   傳感器。
(3)通過對比①、②、③三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魚浮靈”能增氧與   有關。
(4)某同學通過對比②、③、④三組數據,認為一定是CO32-增大了“魚浮靈”增氧速度。你是否認同這種觀點 并說明理由。  。
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5分)
28、(6分)釀制高度白酒需要經過發酵、蒸餾等過程,如圖是某興趣小組設計的一款自動控制酒精燈火焰大小的蒸餾裝置示意圖。當金屬管內氣體溫度升高,管內氣壓增大到一定值時,推動活塞向下運動,使連桿B端下降、A端上升,拉動進氣口的擋板上升,進入燃燒室的空氣減少,從而控制酒精燈火焰的大小。已知活塞橫截面積為 20cm2, OA:OB=2:1,當金屬管內溫度達到50℃時,管內氣壓為1.1×105Pa。
請回答:
(1)釀酒主要是利用____的無氧呼吸。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霉菌
(2)發酵過程可以用以下化學方程式( 表示。當產生8.8千克二氧化碳時,能制得酒精多少千克
(3)為使金屬管內達到50℃時,擋板開始上升,則擋板的重力不能超過幾牛 (大氣壓以1×105Pa計,活塞、連桿等結構的自重和摩擦忽略不計)。
29、(6分)廚房水管、燒水壺等常因水中含有鈣離子、鎂離子而形成白色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氫氧化鎂等)。某興趣小組利用醋酸(易揮發)和小蘇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開發了一款高效且溫和的清潔劑。以下是相關問題探究:
(1)原理分析:
①水垢能溶解在清潔劑中,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質,該過程發生了   變化。
②醋酸與小蘇打混合后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氣體在形成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沖擊力,可使水垢碎裂、松動,該力產生的作用效果是   。
(2)清潔劑的配制:配制50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6%的醋酸溶液,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0%的醋酸溶液多少克
(3)清潔劑的合理配比與使用條件:小組同學探究哪些因素會影響醋酸溶液對水垢的去污效率,實驗結果如下表:
組別 使用溫度 醋酸濃度(%) 完全去污時間(分鐘)
1 20 3 35
2 20 6 28
3 20 9 22
4 10 12 20
5 20 12 15
6 50 12 30
請分析第6組實驗中當醋酸溶液溫度達到50℃時,去污效率反而下降的原因:   。
30、(8分)為了節能環保,一些公共場所使用光控開關控制照明系統。光控開關采用光敏電阻控制,光敏電阻的阻值隨著光照強度增強而減小。
(1)如圖所示,為達到天亮燈熄、天暗燈亮的效果,路燈應接在    (填“AB”或“BC”) 之間。
(2)為使天色更暗時才點亮路燈,應適當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端移動。
(3)已知當線圈中的電流等于2mA 時,銜鐵剛好被電磁鐵吸合,此時光敏電阻的阻值為2000Ω,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為6V,電路中其它電阻忽略不計,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為多少Ω
(4)工作電路路燈的規格為“220V 100W”,那么1度電可供其正常工作多少小時
31、(7分)蚊子攜帶多種病毒,常吸取動物血液為食,并可能傳播多種疾病。小龍設計并制作了蚊子誘捕器(如圖甲),它能將蚊子吸入到捕蚊盒中(盒內有細孔鐵絲網,能通風但孔徑小于蚊子)。誘蚊器內部電路如圖丙所示。
(1)科學家發現,蚊子能通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來尋找獵物,其原因是   。
(2)誘蚊劑能產生二氧化碳來吸引蚊子。表格乙中物質可作為誘蚊劑的有   。 (可多選)。
(3)通過改變裝置內部風扇轉動的方向可實現捕捉和排出蚊子的功能。如圖丙,當S2閉合且S1與接線柱2連接時,氣流經通道a流入捕蚊盒,蚊子被吸入并接觸通電的細孔鐵絲網(電熱絲)。當S2斷開且S1與接線柱1連接時,氣流經通道b進入捕蚊盒將蚊子尸體排出。已知裝置內的電源電壓均恒為4 伏,紫光燈上標有“3V 6W”,捕蚊時紫光燈正常工作。請計算捕蚊時細孔鐵絲網消耗的電功率。
32、(8分)人形機器人在2025年春晚表演《秧BOT》舞蹈(如圖),憑借類人動作引爆全場。
請回答:
(1)機器人的能源系統采用鋰離子電池,其放電時發生的化學反應為: 其中 稱為鈷酸鋰,若Li為+1價,請寫出鈷酸根離子的符號:   。
(2)若機器人手持的手絹為200克,將此手絹舉高0.1米需克服手絹的重力做功   焦。
(3)機器人類聽覺感受器接收音樂信號時,信息傳遞路徑為:聲波→傳感器→中央處理器→機械驅動系統。其中“中央處理器”相當于反射弧中的   。
(4)將電池、處理器等較重的部件集中于機器人的腰部或下肢區域,請推測其目的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阜宁县| 西华县| 农安县| 焉耆| 衡南县| 莎车县| 阳春市| 惠安县| 射洪县| 绩溪县| 天柱县| 沽源县| 拜城县| 禹城市| 莱西市| 日照市| 平南县| 红安县| 柘荣县| 通州区| 金堂县| 临澧县| 沙雅县| 唐山市| 资溪县| 泸州市| 长治县| 万荣县| 平邑县| 集贤县| 崇明县| 乳山市| 建德市| 故城县| 新营市| 潮州市| 濮阳县| 丹凤县| 新巴尔虎左旗|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