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一節 兩種電荷生活中有一些神奇的現象大家注意到了么。新課導入1. 認識摩擦起電,掌握摩擦起電的原因。(重點)2. 掌握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難點)學習目標知識點1 摩擦起電新知講解與頭發摩擦過的梳子能吸起紙屑與毛皮摩擦過的氣球能吸起頭發與毛皮摩擦過的氣球能吸引水流1.電荷: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帶了電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知識點1 摩擦起電3.不同物體摩擦帶的電都相同嗎?新知講解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知識點1 摩擦起電4.實驗與觀察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新知講解凡是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帶電體,必定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吸引知識點2 兩種電荷新知講解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知識點2 兩種電荷新知講解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知識點2 兩種電荷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新知講解1C的電量比較大,玻璃棒等摩擦后帶電約為10-7C,雷電時的云層帶電十幾庫侖。知識點2 兩種電荷驗電器的原理:新知講解金屬箔上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而張開。思考:(1)驗電器能檢測物體帶什么電嗎?(2)驗電器能測量物體帶電的多少嗎?不能判斷帶電的種類,也不能測量帶電多少,但能通過張角大小比較出帶電多少。原子及其結構新知講解1.常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中性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帶正電2.原子結構知識點3 摩擦起電的原因新知講解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且電子繞原子核做高速運動。且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數相等,所以整個原子呈電中性。知識點3 摩擦起電的原因知識點3 摩擦起電的原因為什么通過摩擦的方法能使物體帶電呢?新知講解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_____電荷,絲綢帶_____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_____電荷,毛皮帶_____電荷正負負正知識點3 摩擦起電的原因新知講解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為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知識點4 靜電的防止和利用新知講解靜電的防止方法:通過金屬導線接地、增加濕度、使用防靜電材料、加入抗靜電添加劑等。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靜電的利用方法:靜電拖把、靜電噴涂、靜電復印、靜電分選。例題1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驗電器金屬箔的負電荷轉移到玻璃棒 金屬箔均帶正電B.驗電器金屬箔的負電荷轉移到玻璃棒 金屬箔均帶負電C.玻璃棒的正電荷轉移到驗電器金屬箔上 金屬箔均帶正電D.玻璃棒的正電荷轉移到驗電器金屬箔上 金屬箔均帶負電當堂練習A解析:驗電器的負電荷(電子)轉移到玻璃棒,金屬箔因失去電子帶正電,故A正確,B錯誤;正電荷無法轉移(只有電子移動),因此“玻璃棒的正電荷轉移到驗電器”的說法錯誤,故C、D錯誤。答案:A當堂練習例題2摩擦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是由于( )A.電子從毛皮轉移到了橡膠棒B.電子從橡膠棒轉移到了毛皮C.質子從毛皮轉移到了橡膠棒D.質子從橡膠棒轉移到了毛皮當堂練習A解析: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轉移而非質子移動。不同材料的原子對電子束縛能力不同。毛皮與橡膠棒摩擦時,橡膠棒的原子束縛電子能力強于毛皮,因此電子從毛皮轉移到橡膠棒。 帶電結果:橡膠棒獲得多余電子,帶負電 (選項A正確)。毛皮失去電子,帶正電。 B:若電子從橡膠棒轉移到毛皮,橡膠棒應帶正電,與題意矛盾。 C、D:質子位于原子核內,無法自由轉移,故錯誤。答案:A.電子從毛皮轉移到了橡膠棒當堂練習例題3四個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帶負電,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則丁球( )A.一定不帶電B.一定帶負電C.一定帶正電D.帶電或不帶電均有可能當堂練習當堂練習D解析:甲帶負電,乙排斥甲:同性相斥,乙一定帶負電 。 丙吸引乙 :丙可能帶正電 (異性相吸),或不帶電 (帶電體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 丁吸引丙:1.若丙帶正電:丁可能帶負電 ,或不帶電 (帶電體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2.若丙不帶電:丁一定帶電 。答案:D. 帶電或不帶電均有可能當堂練習本課小結兩種電荷電荷性質驗電器原理相互作用導體和絕緣體單位摩擦起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