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動物兒歌》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文化自信:通過朗讀韻文,感受漢語的韻律之美和結構之美。 語言運用:能有節奏、有韻律地朗讀兒歌。 思維能力:能夠對生字進行歸類,并能主動識字。 審美創造: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激發對動物世界的觀察和探究熱情。教學重點 1.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激發自主識字的興趣,提升自主識字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感受兒歌的節奏美和韻律美。教學難點 能借助“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兒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核心素養體現 評價任務 二次復備一、情境導入 (一)創設情境 1.創設神秘朋友來到課堂的情境,出示小動物的名字,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識記、書寫“物” 1.通過視頻,學習“物”。認識牛字旁,了解牛字旁的筆順變化。 2.指導書寫。 3.同桌推薦,展示評議。 二、誦讀兒歌,認識小動物 (一)初讀兒歌,讀準節奏。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兒歌。 3.齊讀兒歌。 (二)圈畫小動物,識記形聲字 1.圈出小動物: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2.單獨出示小動物的名字,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這些字都帶有蟲字旁。 3.了解蟲字旁的字都跟蟲子有關。 4.再次朗讀小動物的名字,看看每個字的右邊部分,你還發現了什么? 這些字都是形聲字。左邊的蟲字旁表義,右邊的部件表音,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是形旁表義,聲旁表音。 5.轉盤識字游戲,鞏固形聲字識字法。 三、趣味表達,識記生字 (一)創設語境,交流表達 1.如果你能變成一種動物,你最想變成誰?為什么? 2.結合學生的回答,分別出示兒歌的相關句子,進行朗讀和識字。 (二)學習“蝴蝶花間捉迷藏” 1.出示“藏”:用動作演示,再用組詞法識記:躲藏、隱藏、藏身。 2.理解為什么說蝴蝶花間捉迷藏。 (三)學習“蜻蜓搬空展翅飛” 1.指名朗讀。 2.了解蜻蜓半空飛的科學知識。 (四)學習“蚯蚓土里造宮殿” 1.指導書寫:橫折折撇,“造” 2.理解“蚯蚓土里造宮殿”的意思和作用。 四、小組合作,知識拓展 (一)分發動物名片到各小組,小組合作朗讀。 (二)請學生分享相關動物知識。 五、仿照課文,創編兒歌 (一)誦讀兒歌,發現句式特點 1.挖空,師生合作以問答的形式朗讀兒歌。 2.讀完兒歌,你發現了兒歌的句式有什么特點? 每一句都是“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 (二)借助圖片,創編兒歌 1.出示其他動物的圖片,請學生仿照課文句式說一說。 _______井邊撈月亮 ______ ______ 捉蟲子 ______ ______ ______ 2.結合你所知道的自然科學知識,你還能說出其他的動物本領嗎? 五、課堂小結,作業布置。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關于動物的兒歌,了解了蟲字旁的生字和六種小動物的習性。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等著我們去發現。春天來了,希望同學們能多多走進大自然,去觀察一種小動物,為它制作一張動物名片。 以創設情境的方式引入課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反復朗讀課文是低年級語文課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務。接力讀課文可以降低難度,讓更多的學生愿意大聲朗讀。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這六個名字當中都有蟲字旁,歸納出蟲字旁的字與蟲子有關,讓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形旁的特點。再通過觀察生字的右邊部分,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拓展科學知識,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些小動物。 出示圖片,給學生提供表達支架,再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自主表達。 引導學生將語文學習和科學知識的學習聯結起來,讓語文學習走進生活。 是否能正確書空牛字旁的筆順,并寫好“物”字。 是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做到有節奏、不拖音。 回答問題是否聲音洪亮、清晰,讓大家聽清楚。 是否能根據形聲字構字規律認識其他帶有蟲字旁的生字。 是否能用不同的方法識記漢字。 是否能自主思考,發現課文的句式特點。課后作業 1.和爸爸媽媽一起合作朗讀兒歌。 2.觀察小動物,制作動物名片。板書 動物兒歌 形聲字識字法 形旁表義、聲旁表音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