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匯報人:孫老師匯報班級:X級X班第2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目錄壹學習目標貳新課導入叁新知探究肆隨堂練習伍課堂小結第壹章節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深入理解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以及動力臂和阻力臂等基本概念3.通過制作桿秤,培養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2.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初步學習如何制作桿秤第貳章節新課導入新課導入天平可以稱量物體的質量。不知道你想過沒有,要使用天平測量質量較大的物體(比如100kg的物體),是不是很不方便?“秤砣雖小壓千斤”,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用桿秤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學習了杠桿平衡條件的知識,你也能制作一個簡易桿秤。第叁章節新知探究新知探究如何制作桿秤呢?要制作一個微型密度計,你需要完成以下任務:1.了解桿秤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2.設計一個桿秤,能夠用它稱量身邊常見的物體的質量。3.根據你設計的方案,選用合適的器材,制作一個桿秤。一、明確任務桿秤由哪些部分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二、任務分解桿秤由帶有秤星的秤桿、秤砣(砝碼)、秤盤、提紐等組成,如上圖。它的工作原理是杠桿的平衡條件。如果要制作一個桿秤,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材料的選擇上秤桿最好是粗細和質地均勻的,稱砣的密度應大一些。提鈕和秤盤的位置在秤桿的同一端但不要靠得太近。秤桿的零刻度和刻度線可以在制作好桿秤的基本結構后,通過稱重再均分的方式來確定并標記。出示材料:一根長度約為40 cm的粗細均勻的木棍,一個小盆,一個20 g鉤碼,一個100 g砝碼,細線若干,一把刻度尺,一支記號筆等。三、制作簡易桿秤制作過程:1.在木棍的一端刻一個槽A,在距離槽A稍近處再刻一個槽B。把小盆掛在槽A處作為秤盤,在槽B處系一根細線作為提紐。2.用細線系一個20 g的鉤碼,作為秤砣。調節秤砣的位置使秤桿平衡,這時細線在秤桿上的位置為秤的定盤星(零刻度)O,用記號筆標記此位置。3.在秤盤中放100 g砝碼,手提提紐,并調節秤砣的位置使秤桿平衡。此時,標記秤砣細線在秤桿上的位置C,并記為100 g。在定盤星O到C之間均勻地畫上49條刻度線,每一格就表示2 g。這樣一個自制桿秤就制作好了,如圖。展示各小組制作的簡易桿秤,分享各自的體驗和收獲。四、展示交流請大家開展小組討論,從材料是否易得、組裝制作的方便性、測量的準確性、耐用性等方面對自制桿秤進行評價,嘗試對裝置進行改進。請大家相互交流,總結經驗并進行反思。立夏稱人:立夏時,民間有“稱人”的習俗,即稱一下體重,希望夏天過得順利。到了立秋再稱一下體重,如體重沒有變化,說明身體很健康。拓展與延伸傳統工藝:即將消失的傳統工藝,為現代生活留下許多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有一些傳統手工藝人,他沿用世代相傳的技藝,執著守候這份“遺產”。做桿秤要講究公平、誠信;做人也要有誠信,更要厚道。第肆章節隨堂練習隨堂練習1. 桿秤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如今中藥房仍在使用。如圖所示,已測得刺五加藥材質量是 120 g,其中 OB = 3OA,若不計桿秤自重,則秤砣的質量為_______g;接下來要測 30 g 的人參片,需要將秤砣向 B 點的_______(選填“左”或“右”)側移動。40右2. 桿秤是我國的傳統衡器,凝聚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用如圖的桿秤測物體 M 的質量 m,設秤砣的質量為 m0。提起提紐,當桿秤水平靜止時,物體 M 和秤砣的懸掛點到提紐的距離分別為 lAB、lBC,桿秤的質量忽略不計。(1)m、m0、lAB、lBC 應該滿足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被測物體的質量與秤砣的懸掛點到提紐的距離 lBC 成____比,因此桿秤上的刻度是均勻的。mlAB = m0lBC正(2)已知物體的懸掛點到提紐的距離為 0.05 m,秤砣的質量為 100 g,桿秤平衡時秤砣到提紐的距離為 0.2 m,則被測物體 M 的質量為____kg。0.4(3)若換一個質量為 90 g 的秤砣,稱得物體 N 的質量為 0.5 kg(即秤砣掛在 0.5 kg刻度處),則秤砣懸掛點 D(未畫出)到提紐的距離lBD =______m,該物體的實際質量 m實 =______kg。0.250.45(4)通過上述分析計算可知:當秤砣因磨損質量減少時,桿秤所示的質量值_______被測物體的真實質量。大于第伍章節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制作簡易桿秤項目提出制作一個簡易桿秤展示交流1.應該選擇什么材料 2.提紐和秤盤的位置如何確定 3.如何確定桿秤的零刻度位置及各刻度線 1.檢驗桿秤;2.測量物體質量;3.提高精度,增大量程等。項目分析項目實施1.設計桿秤,確定制作的材料;2.組裝桿秤;3.確定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匯報人:孫老師匯報班級:X級X班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