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第三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學習線索關鍵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農奴制改革、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基本線索:(1)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列強加強了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繼爆發的武裝起義,體現了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識的日益覺醒。(2)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力量進一步增強,俄國和日本分別通過1861年農奴制改革和明治維新,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美國通過內戰,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時空坐標單元架構考點梳理2022版課標 通過了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與印度民族大起義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爭的正義性和艱巨性。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印度民族大起義1.拉丁美洲獨立運動(1)時間:18世紀末19世紀初。(2)主要領導者及其貢獻:領導者 主要區域 主要貢獻 評價玻利瓦爾 南美洲北部地區 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 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圣馬丁 南美洲南部地區 領導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的獨立運動(3)性質:反抗殖民統治、爭取____________的運動。民族獨立2.印度民族大起義(1)概況:1857年開始,在____________和一些封建王公的領導下,印度人民掀起了一場反抗英國殖民壓迫的斗爭。(2)意義:沉重打擊了____________,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章西女王英國殖民者民族解放運動:又稱“民族民主運動”,是指被殖民或被壓迫的民族反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剝削,爭取民族解放,維護民族獨立的革命行動。2022版課標 通過了解俄國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認識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5年2考;考查要點:近代俄國的擴張、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2)時間:18世紀初。(3)領導人:彼得一世。(4)主要內容:政治 建立了_________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軍事 創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新式常備軍,按功勞和才能提拔人才經濟 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文化教育 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創辦報紙社會生活 提倡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中央集權(5)影響:積極方面 通過改革,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增,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開啟了俄國__________的進程消極方面 農奴制進一步強化,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近代化2.1861年農奴制改革(1)原因:農奴制嚴重制約了俄國的經濟發展。(2)開始: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____________的法令。(3)主要內容:①農奴獲得____________,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②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____________,所出的價格高于當時的地價。農奴制人身自由贖買(4)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5)評價:進步性 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廢除了農奴制,推動俄國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局限性 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影響著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發展資本主義2022版課標 通過了解美國內戰等史事,初步認識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5年1考;考查要點:美國內戰后經濟的發展)美國內戰1.原因:(1)根本原因:美國南北方不同的經濟類型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矛盾焦點:奴隸制的存廢問題)。(2)直接原因:1860年,主張限制奴隸制發展的____________當選為美國總統。林肯2.時間:1860—1865年。3.經過:4.性質:美國歷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革命。5.作用: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____________,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相關圖片:資產階級國家統一美國近代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的比較對比項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內戰時間 1775—1783年 1861—1865年根本原因 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種植園經濟之間的矛盾加劇,奴隸制嚴重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直接目的 贏得民族獨立 廢除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性質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是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對比項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內戰重要文獻 《獨立宣言》、1787 年美國憲法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影響 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 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都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022版課標 通過了解日本明治維新等史事,初步認識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5年2考;考查要點:明治維新的措施及影響)日本明治維新背景 內憂:19世紀中期,德川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外患:1853年,美國打開了日本的國門,國家面臨著淪為殖民地的危險開始時間 1868年主要措施 (1)政治:____________,加強中央集權(2)軍事: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3)經濟:推行地稅改革,以“____________”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4)社會生活:提倡“____________”,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廢藩置縣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影響 積極方面 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____________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消極方面 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______________的道路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擴張1.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的比較對比項 大化改新 明治維新背景 社會矛盾尖銳 幕府統治面臨嚴重的內外危機性質 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質的改革 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學習對象 唐朝時期的中國 西方(歐美)影響 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促進了日本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 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2.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洋務運動的比較對比項 明治維新 洋務運動不同點 目的 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 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內容 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工業生產技術、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等 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主導者 資產階級改良派 封建地主階級結果 實現了富國強兵,擺脫了民族危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相同點 都是在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后轉而向西方學習,以求富國強兵;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沒有觸動君主的統治題型專練設問:根據材料,概括日本明治維新期間所提倡的“文明開化”的特點。(4分)特點: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圍廣泛;國民競相效仿;學習西方表面化。(4分,任答兩點即可)解題思路在作答時,首先要精讀材料,劃分層次;其次要圈畫出材料中的關鍵詞句;最后將關鍵詞句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提煉概括。廣東中考真題1. (2023廣東)明治政府在地稅改革過程中,設立了許多新稅種,如地方稅、戶頭稅、醬油稅等,農民不堪重負,紛紛破產,一部分流入城市。這些措施客觀上( )A.阻礙了經濟結構調整 B.推動廢藩置縣實施C.為工業化提供勞動力 D.刺激日本海外擴張C2. (2023廣東)1869年,美國建成第一條橫亙大陸的鐵路,后來又修建了4條南北方向的鐵路。到19世紀末,鐵路長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進了全國性市場形成。這些鐵路的修建( )A.促進經濟全球化 B.消除了種族歧視C.有利于關稅降低 D.加速了經濟發展D3. (2022廣東)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別國借鑒任何能夠借鑒的事物:奧地利的軍事組織、法國的禮儀、英國的服飾、德國的管理方法、荷蘭的務實精神。這說明彼得一世( )A. 積極向西方學習 B. 迫切希望國家統一C. 決心廢除農奴制 D. 鼓勵興辦現代工廠A4. (2021廣東)長期以來,俄國是一個“冰封”的內陸帝國,渴望擁有自己的“溫水港”,不管通過哪一條路,它都要通向這個或那個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別是英國人的控制之下。據此推知( )A. 奪取出海口是俄國對外擴張重要步驟B. 俄國是個封閉自守的國家C. 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國的挑戰D. 農奴制阻礙俄國海洋戰略A5. (2021廣東)題5表所示為日本政府頒布的部分法規及內容。由此可見,這一時期日本( )題5表C頒布時間 法規名稱 內容1872年 《學制》 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1884年 《町村會法》 規定選舉權只限男性1890年 《集會及政治結社法》 禁止女性從事政治活動1898年 《民法》 妻子嫁入夫家,法律視為“無能力者”A. 天皇制度發生動搖 B. 選舉權的范圍擴大C. 女性權利受到限制 D. 社會生活“文明開化”基礎鞏固1. 美國獨立戰爭后,法語版的《獨立宣言》和西班牙語版的1787年美國憲法在南美洲迅速傳播,玻利瓦爾稱自己為“南美洲的喬治·華盛頓”。據此可知( )A.美國加緊對南美洲的滲透 B.共和制度在南美普遍建立C.民族解放思潮在美洲擴散 D.列強爭奪世界的矛盾加劇C2. 【家國情懷】印度民族大起義在范圍上遍及了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地區,在成分上包含了社會各階級和政治集團,以及原屬于不同民族、種族和宗教信仰的人們。這反映了印度( )A.殖民統治的終結 B.統一國家的形成C.民族意識的覺醒 D.等級觀念的消除C3. 彼得一世在改革期間,從法律上肯定新興的工商業階層的地位,同時推行重商主義政策,大力扶持與發展工業生產,廣泛開展對外貿易。材料表明彼得一世改革有利于( )A.加強中央集權 B.開啟俄國近代化進程C.擺脫殖民統治 D.增強俄國的軍事實力B4. (2022宿遷·改編)18世紀,由于手工工場的迅速發展,為解決勞動力問題,俄國政府頒令準許商人將整個村莊連同農奴一起買去,讓農奴一邊種田一邊做工,但農奴和土地不準分開買賣。材料主要表明俄國( )A.開啟了近代化的進程 B.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C.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D.農奴制得到進一步強化D5. 【跨學科·數學】題5圖為“1861—1890年俄國棉花加工量變化示意圖”。導致這一變化出現的政治因素是( )A.克里米亞戰爭B.農奴制改革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B6. 【史料實證】題6表為“1861—1900年俄國農民外出謀生人數統計表”。據此推斷,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題6表B時間 人數/萬人1861—1870年 129.131871—1880年 164.241881—1890年 330.421891—1900年 713.66A.廢除了俄國的封建等級制度 B.為俄國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C.推動農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 D.使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7. 【唯物史觀】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成為俄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許多領域出現了新氣象。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歷史的特殊性。這一“特殊性”主要表現為( )A.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 B.延續了對外擴張政策C.農奴制度進一步強化 D.維持了沙皇專制制度D8.【唯物史觀】題8表反映了林肯在不同時期對奴隸制的態度變化情況。對這些變化最為合理的解釋是,林肯( )題8表B時間 1854年 1861年 1862年態度 立刻廢除奴隸制 不再要求立即廢除奴隸制 必須廢除奴隸制A.就任總統后引發了內戰 B.根據主要矛盾調整策略C.旨在推動美國經濟發展 D.不再堅持廢除奴隸制度9. (2023重慶·A卷)題9圖所示為某同學學習美國內戰后制作的思維導圖。從中可以得出美國內戰的本質是( )A.更新行業比重 B.調整生產關系C.改變國家性質 D.擺脫殖民統治B10. 【歷史解釋】“該宣言僅能在聯邦控制下的領土上生效,邊界蓄奴州的奴隸制度因其仍效忠聯邦而不受影響。任何脫離聯邦的州只要在宣言生效前重新加入聯邦,其奴隸制度就不受影響。”據此可知,該宣言( )A.加快了戰爭進程 B.存在不平等性C.廢除了奴隸制度 D.具有不徹底性D11. “內戰使聯邦政府產生了很大的力量,開始建立出一個以國家、以聯邦政府為主導的國家形態。”材料反映了美國內戰( )A.消除了種族歧視的觀念 B.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C.強化了聯邦政府的權威 D.鞏固了原有的奴隸制度C12. (2022沈陽·改編)題12表反映了日本明治維新后紡紗廠數量、鐵路里程、煤礦產量的增長情況。與該表數值變化相關的措施是( )題12表B時間 產業 數值變化1891—1899年 紡紗 由36家增至83家1880—1900年 鐵路 由100千米增至3 920千米1871—1913年 煤礦 由20萬噸增至2 131.6萬噸A.廢藩置縣 B.“殖產興業”C.提倡“文明開化” D.建立新式軍隊13. (2024南充)《劍橋日本史》描述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采用太陽立法、星期天休假日,并規定雙排扣長禮服的西方服飾為正式場合的標準盛裝”。這表明明治維新( )A.發展近代教育 B.提倡“文明開化”C.建立新式軍隊 D.推行地稅改革B14. “以前日本是個典型的封建國家,到19世紀末它的國力不斷上升,成為西方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推動日本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原因是( )A.倒幕運動,結束幕府統治B.天皇親政,重掌國家實權C.解放奴隸,維護國家統一D.明治維新,發展資本主義D15. (2024眉山)題15表所示為19世紀中期發生在世界上的部分重大歷史事件。這些事件共同反映出( )題15表D時間 事件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1861—1865年 美國內戰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A.歐洲中心地位已確立 B.“電氣時代”已到來C.世界各國正同步發展 D.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大概念 大任務16. 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世界形勢變得更加紛繁復雜。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題16-2表1866年和1913年美國主要糧食作物產量變化圖 自1865年以來,美國國內政局總的說來比較穩定,政府先后制訂了《木材種植法》《荒蕪土地法》等法令,刺激美國東部和歐洲的移民像潮水般地涌入西部。同時,在各州形成了以農學院為中心,農業教育、農業科研和農業推廣的一套完整的三結合體系。——摘編自李存訓《美國南北戰爭后農業迅速發展的特點與原因》材料三 (日本)明治維新的指導思想便是通過向西方學習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明治維新是東方向西方學習的成功典范。——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俄國為應對題16-1圖所示危機而采取的措施,并指出這一措施的積極影響。(4分)→側重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措施:進行農奴制改革,使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獲得土地。(2分)影響: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美國主要糧食作物的產量變化情況。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6分)→側重考查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情況:產量迅猛增長。(2分)原因:美國內戰維護了國家統一,國內政局穩定;政府制訂了適宜農業發展的法令;大量移民的涌入;政府重視農業教育和農業科研,大力培養農業技術人才;等等。(4分,任答兩點即可)(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治維新是東方向西方學習的成功典范”。(4分)→側重考查史料實證、歷史解釋說明:明治政府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4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