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shè)計課 題 童年的水墨畫 課 時 兩課時教學目標 (分層) 認識“墨、染”等5個生字,會寫“墨、染”等11個字,會寫“水墨畫、垂柳”等13個詞語并背誦(溪邊)(ABC) 能展開想象,說出詩歌中描繪的溪邊、江上的畫面。(ABC) 能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詩句。(ABC)教 學 重難點 重點:能展開想象,說出詩歌中描繪的溪邊、江上的畫面。 難點:能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詩句。教具學具電子媒體 多媒體課件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使用建議復習引入環(huán)節(jié) 1. 疑問導人:同學們,你們看過水墨畫嗎 誰能說說水墨畫有什么特點 相機提示:水墨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代表,用簡約凝練的筆法勾勒出一幅別有韻味的場景。 2.預測內(nèi)容: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叫《童年的水墨畫》。大家讀了這個題目,能不能猜猜這篇課文會寫些什么呢 3. 導入新課:接下來讓我們進入課文,來驗證一 下自己的預測對不對吧。 相機板書課題。 1.預設(shè):用墨汁、毛筆作畫;主要是黑白色;主要畫山水自然...... 預設(shè):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xiàn)童年生活的內(nèi)容,簡約卻很有韻味。 齊讀課題。互動 學習 環(huán)節(jié) 一、認讀生字詞 1.認讀生字 2.認讀詞語 二、了解組詩,把握大意 1. 全班集體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了解組詩。 提問:《童年的水墨畫》和我們之前學過的兒童詩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3. 把握大意。 啟發(fā)思考:《溪邊》《江上》《林中》這三首小詩有什么共同點 三、想象畫面,感受詩意 1.細讀《溪邊》體會垂釣之樂。 如果讓你將(溪邊)畫下來,你會畫些什么 如果讓你將這些景物涂上顏色,你會涂上什么顏色 2.學習《江上》,感受戲水之歡。溪邊釣魚是快樂的,江上也藏著快樂呢,你能找一找嗎 3.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兩幅童年水水墨畫,起品讀了詩中有趣的語言。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第三幅畫。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引出下文 1.引導背誦《溪邊》 二、想象畫而,感受詩意 1.學生自由朗讀《林中》。思考:漫步林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鄉(xiāng)村孩子的什么趣事? 2.引導閱讀《林中》,指名多位學生讀詩。 3.在林中,孩子們的快樂表現(xiàn)在哪里 趕快找一找吧。 4.小結(jié)。 提問:當我們在學習一首小詩時,如果詩中有些句子比較特別,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理解 三、拓展閱讀,感受趣味 1.拓展閱讀(童年的水墨畫)其他三首——《街頭》《花前》《樹下》 2.小結(jié):讀了《童年的水墨畫》,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用跳躍的鏡頭捕捉了鄉(xiāng)村兒童生活的幾個有趣的場景,用樸實自然、靈動鮮活的語言,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兒童生活的豐富多彩和無窮趣味。 四、指導書寫 1. 引導學生觀察本課要求會寫的字,相機提示重、難點。 1.讀準字音,注意“騰、菇蘆”在這里都讀輕聲。讀句子,注意停頓 2.讀一讀,做做動作。預設(shè):“浪”的讀音是làng,"撥"不讀成pō 3全班齊讀組詩內(nèi)容。 4.預設(shè):《童年的水墨畫》同一詩題下面有幾首小詩,我們稱這樣的詩為“組詩”。 預設(shè)1:它們都是以某個地點來命名的。 預設(shè)2:每一首小詩都只有短短六行。 預設(shè)3:每一首小詩里都藏著童年的趣事。 5.這三首小詩分別寫了童年生活的不同場景,分別是——溪邊垂釣、江上戲水、林中采蘑菇。 6.預設(shè):垂柳、山溪、釣竿、人影、紅蜻蜓、魚兒、草地…… 預設(shè):平靜的溪水把人影染“綠”了,釣竿上立著一只“紅”蜻蜓,一綠一紅 ,對比鮮明。 7.預設(shè)1:一雙雙小手扇動撥動著浪花,你撥我濺笑哈哈。 8.預設(shè):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上下文、結(jié)合插圖。 1.背誦《溪邊》 2.林中采唐菇。 3.配合讀詩。 4.預設(shè)1:歡叫。 孩子們在松林里發(fā)現(xiàn)了磨菇,非常驚喜,忍不住快樂地喊了一聲。 預設(shè)2: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 5.預設(shè):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上下文、結(jié)合插圖。 6.小組合作讀其余組詩內(nèi)容。 7.體會課文語言特色。 8.學生練習寫字。作業(yè) 反饋 環(huán)節(jié) 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板書設(shè)計: 童年的水墨畫 溪邊垂釣 江上戲水 林中采蘑菇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