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中考一模地理—生物試題-初中地理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之旅。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地理位置最接近文昌市的是( )A.(20°N,110°E) B.(20°S,120°E)C.(10°N,120°W) D.(10°S,110°W)2.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人們曾根據太陽、月亮推測地球的( )A.大小 B.海陸分布 C.形狀 D.形成過程北京天安門廣場每天升降旗時間與日出日落時刻同步。讀某周內天安門廣場升降旗時間記錄表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某周內天安門廣場升降旗時間記錄表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升旗 05:09 05:08 05:07 05:06 05:05 05:03 05:02降旗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3.上表記錄時段,地球位于上圖公轉軌道的( )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 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4.天安門廣場每天升旗時間設定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季節變化 D.天氣變化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來到下圖所示區域進行研學。下圖為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和相關警示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所示區域( )A.河流a-b段比b-c段流速慢 B.④地比較適合開發攀巖項目C.①地的地形部位為盆地 D.甲乙兩山峰的相對高度可能是130米6.經研學考察,同學們一致認為上面的安全警示牌最適合安放在圖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7.研學小組看到古村落周圍有大片的橡膠林,推測此地可能位于( )A.川 B.魯 C.閩 D.瓊某校同學利用課間,設計并完成了以下實驗:用同樣大小的燒杯,放入等量水和沙子,將溫度計放入同一深度,置于太陽下,觀測溫度變化。讀實驗記錄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題。觀測時間 水 沙子早上上課前(7:55) 20℃中午午休(12:30) 25℃ 30℃傍晚放學后(19:00) 19℃ 16℃8.該實驗探究的是____對氣候的影響(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類活動9.該實驗結論可以解釋( )A.夏季,我國普遍高溫 B.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C.沿海相對內陸溫差較小 D.青藏高原全年氣溫較低托普薩人生活在蘇丹南部地區,其住宅被稱為“蜂房住宅”,由容易獲取且廉價的樹枝和麻繩構成,能有效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具有防御功能。讀“蜂房住宅”景觀圖和蘇丹.位置及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0.關于蘇丹及其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處北溫帶 B.位于中緯度 C.處于東半球 D.是內陸國家11.這種傳統房屋所處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A.全年高溫,濕熱多雨 B.全年溫和濕潤C.全年高溫,分干濕季 D.全年炎熱干燥12.由材料推測,“蜂房住宅”具有的特點包括( )①能夠遮陽②可以就地取材③防止積雪壓垮④能夠抵御野生動物侵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上,該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游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下圖為“白鶴灘水電站位置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13.白鶴灘水電站在此地修建的原因是( )A.長江流域緯度高,結冰期長 B.降水季節變化小,水量穩定C.位于階梯交界處,水能豐富 D.植被覆蓋率較高,含沙量小14.推測白鶴灘水電站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困難是( )A.地形復雜,地質災害多 B.氣候寒冷,凍土分布廣C.土質疏松,沙塵天氣多 D.沿海地區,臺風頻次高大豆是喜溫、需水較多的作物,其生產需占用相對較多的土地,而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是大豆高產條件之一。巴西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左圖為巴西大豆主要產區圖,右圖為我國大豆主產區圖。完成下面小題。15.巴西大豆產區相較我國大豆主產區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A.土壤肥沃 B.熱量充足 C.光照時間長 D.地形平坦16.我國從巴西進口大豆的主要運輸方式是( )A.空運 B.公路 C.鐵路 D.海運17.近年來,亞馬孫平原的大豆產區不斷擴大,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加劇②生物多樣性減少③滑坡、泥石流增加④影響全球氣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其中黃河“幾字彎”生態保護尤為重要。讀黃河“幾字彎”區域范圍圖,完成下面小題。18.主要位于黃河“幾字彎”區域的省區是( )A.山東 B.四川 C.寧夏 D.湖北19.圖中甲、乙兩地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分別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大氣污染、水土流失C.森林減少、水污染 D.水土流失、資源短缺2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區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是( )A.甲地區加大放牧牲畜的數量 B.甲地區加大清潔能源的開發C.乙地區增大糧食種植的面積 D.乙地區加大煤炭資源的開采二、解答題21.青藏鐵路不僅是青藏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還是一條美麗的雪域景觀大道。左圖是青藏高原區域圖,右圖是途經三江源保護區的青藏鐵路景觀。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青海湖四周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由此推測湖水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2)簡述青藏鐵路多采取高架橋通過三江源保護區的原因。 (符合題意一點即可)(3)如果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草場不斷退化,將會給黃河帶來的影響可能有 (符合題意一點即可)。(4)雅魯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青稞和小麥等,從日照和溫差等條件,分析該地農產品品質優良的原因 、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日本和印度都是亞洲的大國。2023年,日本某汽車公司宣布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建立汽車產銷中心,主要生產低價位微型車。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生產國和出口國,日本所需棉花百分之百依賴進口。材料二印度的部分農作物、礦產資源及主要工業區分布圖和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圖。(1)印度和日本都是中國鄰國,其中與我國同屬東亞的國家是 。(2)如果印度的棉花通過海運運到日本,必須經過東南亞地區的 海峽。相對于日本,印度發展工業最大的優勢條件是 。(3)分析班加羅爾吸引日本汽車公司建立生產和銷售中心的優勢條件。 。(答出兩點)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中考一模地理—生物試題-初中地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A B D B D B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C A B D B C A B1.A 2.C【解析】1.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可知最接近文昌市的是(20°N,110°E),A正確。BCD錯誤,故選A。2.因為太陽、月亮看起來是圓形的,由此古人推測地球也是類似的球體,即人們曾根據太陽、月亮推測地球的形狀,C正確;不能推測地球的大小、海陸分布、形成過程,ABD錯誤。故選C。【點睛】古代由于人們的活動范圍狹小,科技水平落后,“天圓地方”是人們的普遍看法;后來人們根據太陽、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也是個球體,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1519年,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20世紀,人類進入太空,從太空觀察地球,并且從人造衛星上拍攝到地球的照片,確證了地球是一個球體。3.A 4.B【解析】3.據表可知,周一至周日晝長大于12小時,晝長夜短,且晝長逐漸變長。根據地球公轉知識,春分-夏至時段,太陽直射點從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晝長夜短,且晝逐漸變長,所以上表記錄時段,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春分-夏至,A正確。夏至—秋分,北半球晝長夜短,晝漸短,B錯誤。秋分—冬至,北半球晝短夜長,晝漸短,C錯誤。冬至—春分,北半球晝短夜長,晝漸長,D錯誤。故選A。4.地球公轉使得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導致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季節的更替;因為天安門廣場升降旗時間與日出日落同步,而日出日落時間的變化是由于晝夜長短的變化,晝夜長短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轉,B正確。地球自轉主要產生晝夜交替現象,季節變化是地球公轉的結果之一,但不是升旗時間設定差異的根本原因,天氣變化與升旗時間設定差異無關,ACD錯誤。故選B。【點睛】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在23.5° N,這是太陽光線能夠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陽直射位置南移。每年冬至日,太陽直射在23.5° S,這是太陽光線能夠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太陽直射位置北移。太陽直射位置在23.5° N和23.5° S之間來回移動,因此我們把23.5° N和23.5° S這兩條緯線稱為回歸線,23.5° N稱為北回歸線,23.5° S稱為南回歸線。5.D 6.B 7.D【解析】5.河流a-b段等高線密集,坡度陡,b-c段稀疏,坡度緩,河流a-b段比b-c段流速較快,A錯誤;④地是山頂,不適合開發攀巖項目,B錯誤;①位于兩個山峰之間為鞍部,C錯誤;圖示等高距為50米,甲的海拔在300-350米,乙的海拔在400-450米,甲、乙兩山峰的相對高度在50-150米,D正確;故選D。6. 讀圖可知,圖中警示牌是小心落石,最適合安放在圖中的②地,②地等高線重合為陡崖,有落石、坍塌的危險,B正確;①地為鞍部,④地是山頂,③地位于河流、湖泊附近,海拔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ACD錯誤;故選B。7.橡膠屬屬于熱帶植物,川是四川省,閩是福建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魯是山東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均不適合種植,ABC錯誤;瓊是海南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氣溫高,濕度大,非常適合橡膠樹的生長,D正確;故選D。【點睛】用多條等高線表示的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圖,叫作等高線地形圖,可以根據等高線上標注的海拔判斷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也可以根據等高線的凹凸方向,判斷山脊與山谷等。8.B 9.C【解析】8.實驗中用等量的水(代表海洋)和沙子(代表陸地),在相同的太陽照射條件下,觀測溫度變化,探究的是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因為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不同,吸熱和散熱速度有差異。不是探究緯度位置(與緯度高低相關)、地形因素(與海拔、地形類型等有關)、人類活動(如工業排放、植被破壞等)對氣候的影響 ,B正確,ACD錯誤。故選B。9.實驗表明,水(類似海洋)升溫慢、降溫也慢,沙子(類似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說明海洋的溫差小,陸地的溫差大。沿海地區靠近海洋,受海洋影響大,相對內陸地區溫差較小,C正確;夏季我國普遍高溫主要與太陽直射點位置、夏季風等因素有關,A錯誤;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主要是緯度位置差異、冬季風等因素造成的,B錯誤;青藏高原全年氣溫較低主要是海拔高導致的,D錯誤。故選C。【點睛】中國氣溫和降水的季節性變化明顯,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兩過渡季節較短。10.C 11.C 12.B【解析】10.從圖中可知,蘇丹大部分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地處熱帶,A錯誤;其緯度主要在低緯度范圍(0°—30°),屬于低緯度,B錯誤;從經度看,位于 20°E - 40°E左右,處于東半球,C正確;蘇丹瀕臨紅海,不是內陸國家,D錯誤;故選C。11.蘇丹南部傳統房屋所在地區是熱帶草原氣候,其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C正確;全年高溫、濕熱多雨是熱帶雨林氣候特征;全年溫和濕潤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全年炎熱干燥是熱帶沙漠氣候特征,ABD錯誤。故選C。12.“蜂房住宅”由樹枝和麻繩構成,當地樹枝易獲取,可就地取材,房屋有遮蔽功能,能遮陽,①②正確;屬于熱帶氣候,不需要防范積雪,③錯誤;料提到有防御功能,可抵御野生動物侵擾,④正確;故選B。【點睛】傳統民居深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各地民居也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取材、房屋布局、朝向和房屋結構等都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13.C 14.A【解析】13.白鶴灘水電站在此地修建的原因是位于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故C正確。長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低緯度,故A錯誤。流域內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的季節變化大,故B錯誤。在此修建水電站與植被覆蓋率高無關,故D錯誤。故選C。14.讀圖可知,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此處地形崎嶇,交通不便,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建設難度大,A正確;此地氣候炎熱,降水較多,而我國東南部臺風活動頻繁,BCD錯誤。綜上所述,故選A。【點睛】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單位,在上海市的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長江上游位于我國地勢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15.B 16.D 17.B【解析】15.巴西主要位于熱帶地區,相比我國大豆主產區(我國大豆主產區主要在溫帶地區),熱量更加充足,有利于大豆生長,B正確。我國東北等大豆主產區土壤也很肥沃,A錯誤;巴西部分大豆產區降水豐富,陰雨天較多,光照時間不一定長,C錯誤;我國東北平原等大豆主產區地形也較為平坦,D錯誤。故選B。16.巴西與我國距離遙遠,大豆屬于大宗貨物,運量大、價格相對較低,對運輸時間要求不十分緊迫。海運運量大、運費低,適合運輸此類貨物,D正確??者\速度快但運費高,適合運輸貴重、急需、量小的貨物,A錯誤;公路適合短途運輸,B錯誤;鐵路適合中長距離運輸,但巴西與我國沒有鐵路直接相連,C錯誤。故選D。17.大豆產區擴大,破壞原有植被,會使水土流失加劇,①正確。植被破壞,生物的棲息地減少,生物多樣性會減少,②正確。植被減少,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能力下降,會影響全球氣候,④正確。亞馬孫平原地形平坦,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較少,③錯誤。綜上①②④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巴西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氣候,地處低緯度,光熱比較充足。該地區能有充足光照和適宜溫度,有利于大豆的生長和發育,能夠延長生長季節,增加大豆的光合作用時間,從而提高產量。18.C 19.A 20.B【解析】18.山東位于黃河下游入??诟浇?,不在“幾字彎”區域,A錯誤。四川不在黃河“幾字彎”區域,B錯誤。寧夏回族自治區主要位于黃河“幾字彎”區域內,C正確。湖北位于長江流域,不在黃河“幾字彎”區域,D錯誤。故選C。19.甲地區位于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乙地區位于黃土高原地區,土質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甲地區氣候干旱,生態脆弱,加大放牧牲畜的數量會導致草原退化,加劇土地荒漠化,不利于生態保護,A錯誤。甲地區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豐富,加大清潔能源的開發,既可以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又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B正確。乙地區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增大糧食種植面積會破壞植被,加劇水土流失,C錯誤。乙地區加大煤炭資源的開采,會導致地表植被破壞,引發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不利于區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D錯誤。故選B。【點睛】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土層疏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耙煌胨?,半碗泥”的說法,形象地反映了黃河中下游河段含沙量之大。21.(1)夏季(2)為野生動物提供遷徙通道、保護生物多樣性等(3)徑流量減少、含沙量增加等(4) 日照時間長,有利于光合作用 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分析】本大題以青藏高原區域圖、途經三江源保護區的青藏鐵路景觀為材料,共設置四道小題,涉及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三江源地區生態惡化的影響、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詳解】(1)青海湖四周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湖水的主要補給來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量大,所以湖水水量最大的季節是夏季。(2)青藏鐵路多采取高架橋通過三江源保護區,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減少對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的影響,為野生動物提供遷徙空間,保護生物多樣性。(3)如果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草場不斷退化,黃河的水源補給會減少,可能導致黃河徑流量減少;同時,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會使黃河含沙量增加等。(4)雅魯藏布江谷地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時間長,農作物可以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機物;晝夜溫差大,夜晚氣溫低,農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機物少,這樣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所以該地農產品品質優良。22.(1)日本(2) 馬六甲 礦產資源豐富(3) 班加羅爾勞動力豐富,工資水平低,可降低該公司的生產成本; 印度人口眾多,市場廣闊等。【分析】本大題以印度的部分農作物、礦產資源及主要工業區分布圖和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圖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印度和日本的位置、工業發展、馬六甲海峽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東亞主要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五個國家。印度位于南亞。所以與我國同屬東亞的國家是日本。東南亞地區重要的海峽是馬六甲海峽,它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印度的棉花通過海運運到日本,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2)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賴進口;而印度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相對于日本,印度發展工業最大的優勢條件是礦產資源豐富。(3)班加羅爾是印度的科技和教育中心,擁有大量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工程師,能夠為汽車生產提供技術支持;班加羅爾擁有良好的交通、通信和物流基礎設施,便于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豐富,工資成本低;汽車市場需求巨大,班加羅爾作為印度的重要城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