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押題信息卷生物學(四)參考答案1.A細胞核、葉綠休和線粒體中均含有核糖和脫氧核糖,A正確:組成淀粉,纖雛素等多糖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依題意可知,組成木聚糖的基本單位是五碳糖,B錯誤;部分糖類不是能源物質,如纖維素、核糖等,C錯誤;糖類和脂肪可以相互轉化,糖類可大量轉化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轉化為糖類,D錯誤。2.C醋酸菌是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菌細胞壁不含纖維素和果膠,利用溶菌酶可以水解醋酸菌的細胞壁,A錯誤;原核細胞沒有核膜、核仁和核孔,一般通過二分裂進行細胞增殖,B錯誤:核糖體合成的某些蛋白質,如DNA聚合酶在DNA復制時能夠與DNA結合成DNA一蛋白質復合物,C正確:原核細胞無線粒體,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乙酸、CO2和HO,但發生的場所不是線粒體,D錯誤。3.D①②組中細胞沒有出現質壁分離,說明該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于或等于0.15g/L,因此,在第①組中,該細胞吸水,細胞液濃度下降,胭脂紅溶液濃度增大,A正確:③④組中,該細胞均出現質壁分離,由于胭脂紅是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因此該細胞的原生質層和細胞液為無色,B正確:該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介于不發生質壁分離和剛發生質壁分離的兩種溶液濃度之間,即0.15一0.25g/l.之間,C正確:用蔗糖代替胭脂紅進行實驗也能使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發生質壁分離,但由于內表皮細胞和蔗糖溶液均為無色,因此不能觀察到相同的實驗現象,D錯誤。4.B依題意分析,甲、乙、內、丁、戊、己細胞結構的比較如下表:染色體組數染色體數核DNA數基因型甲、乙288均為AaXY丙、丁y48AAXX和aaYY,或AAYY和aaXX戊、己4均為AX,或aY,或AY,或aX據表分析:甲、乙染色體數是8條,丙、丁的染色體數是4條,A錯誤:丙、丁、戊、己都為1個染色體組,B正確:甲、乙的核DNA分子數是8個,戊、己的核DNA分子數是4個,C結誤:甲和乙、戊和己的基因型相同,丙和丁的基因型不同,分別為AAXX5和aaYY,或AAYY和aaXX,D錯誤。5.C假設基因M/m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親本MMXX和mmXY雜交,子代基因型為MmXX"(紫眼雌雕蟲)、MmXY(紅眼堆蟲),符合題意,假設基因M/m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本nnXX和NNXY雜交,子代基因型為NXXm(紫眼雌蟲)、NXMY(紫眼雄蟲),與F表型不符,所以親本紅眼雌蟲和白眼雄蟲的基因型分別為MMXX,mXY,均為純合子,A正確:F1紫眼雌蟲(MmXX)與親本雄蟲(mmXY)雜交,后代可產生白眼個體(mm_),B正確:F,紫眼雌蟲和紅眼雄蟲的基因型分別是MmXX,MmXY,F:中紫限雌蟲(MXX)和紫眼雄蟲(MXY)雜交,后代紅眼個體的概率為8/9×1/4=2/9,C錯誤:Fz中白眼雕雄蟲(mmXX、mmXY)隨機交配,子代均為白眼(mm_),不會出現紫眼和紅眼個體,D正確6.D密碼子GGC的讀取方向為:5'GGC3'。RNA聚合酶的移動方向是由mRNA的5'→3,DNA模板鏈的3'→5',A正確:該mRNA的模板鏈與mRNA互補,對應堿基序列為5'GCC…3',B正確;翻譯時,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為mRNA的5'→3',C正確;密碼子GGC的反密碼子為CCG,反密碼子在tRNA上的讀取方向與密碼子相反,為3'*5,D錯誤。7.C據圖可知,I,和I:均正常,所生女兒Ⅱ:患甲、乙兩病,說明甲、乙均為隱性遺傳病。由題意“只有乙病基因B/b位于性染色體上”,可知甲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若控制乙病的基因B/b僅位于X染色體上(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則T,和I2正常,女兒Ⅱ:不可能患乙病,故控制乙病的基因B/b位于X與Y染色體的同源區上,A錯誤:I,和I的基因型分別為AaXX和AaXY,二者再生一個患兩種遺傳病孩子的概率=1/4×1/4=1/16,B錯誤;2號家庭不含乙病致病基因,Ⅱ3和Ⅱ,的基因型分別為aaXX和aaXY,所生子女都患甲病,不患乙病,C正確;Ⅱ1的基因型為AXX,一定攜帶乙遺傳病致病基因,而Ⅱ:基因型為AXY,所以均不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不相等,D錯誤。8.D微重力、高輻射、高真空等是誘發遺傳物質改變的物理因素,A錯誤;在太空物理因素的作用下,種子中遺傳物質發生變化主要是指基因突變,改變基因的種類,沒有改變基因的數量,B錯誤;新品種的形成與新基因有關,而新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新老品種之間沒有形成生殖隔離,仍可進行基因交流,C錯誤:與原種群相比,新品種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改變,進化的實質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新品種培育是人為選擇的結果,人的作用至關重要,D正確。9.A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A錯誤。10.C正常機體中,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細胞中氧化分解,A錯誤;糖類的消化是在消化道中進行的,不是在組織細胞內進行的,B錯誤:通過基因工程關閉pRGC的光感應功能可確定其對糖代謝的影響程度,C正確;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有很多,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產生的自身免疫病,或者機體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D錯誤。11.C腫瘤壞死因子可以由免疫細胞產生,A正確:樹突狀細胞屬于吞噬細胞,能識別,但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可作為抗原呈遞細胞參與特異性免疫,B正確:由于敲除Tnfrl信號通路,腫瘤體積最小,說明TNF主要是通過Tnfrl信號通路來促進PDAC進展,C錯誤、D正確。12.B生長素由M區向T區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該過程中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參與,同時消耗能量,A錯誤:鋁毒害時,乙烯受體突變體的T區細胞無法接收乙烯刺激,生長素合成的關鍵基因在T區不會特異性【高三押題信息卷·生物學(四)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ZZ2025屆高三押題信息卷生物學(四)注意事項: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放。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的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木聚糖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細胞壁中的異質多糖,由五碳糖(CsHO4)聚合而成,約占植物細胞干重的20%左右。下列有關組成細胞的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核、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均含有兩種五碳糖B.組成木聚糖、纖維素等多糖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C.糖類都是能源物質,其中淀粉是重要的儲能物質D.糖類可大量轉化為脂肪,脂肪也能大量轉化為糖類2.醋酸菌是常見的好氧型細菌,在氧氣充足條件下,醋酸茵能將葡萄糖經過一系列轉變生成乙酸、CO2和HO。下列關于醋酸菌的敘述,正確的是A.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以水解醋酸茵細胞壁得到原生質體B核仁體積較小,核孔數量少,主要通過無絲分裂進行細胞增殖C.核糖體合成的某些蛋白質能與DNA結合形成DNA一蛋白質復合物D.氧氣充足時,丙酮酸進入線粒體與水結合徹底氧化生成CO2和H2O3.胭脂紅是一種水溶性的大分子紅色色素,生物學習小組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內表皮進行實驗,觀察到在不同濃度的胭脂紅溶液中細胞的質壁分離情況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的實驗分析,錯誤的是組別⑦②③④D胭脂紅溶液濃度(g/mL)0.050.150.250.350.45質壁分離狀態++十+++注:“一”表示未出現質壁分離,“十”表示出現質壁分離。A.第①組洋蔥內表皮細胞吸水,會使胭脂紅溶液濃度增大B.第③④組洋蔥內表皮細胞的原生質層和細胞液均為無色C.洋蔥內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介于0.15~0.25g/L之間D.用蔗糖溶液代替胭脂紅溶液進行實驗也能觀察到相同的實驗現象4.雄性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基因型為AaXY)經過有絲分裂得到甲、乙兩個子細胞,乙細胞經過減數分裂I得到丙、丁兩個次級精母細胞,丁細胞經過誠數分裂Ⅱ得到戊、己兩個精細胞。若不考慮基因突變、染色體互換和染色體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甲、乙、丙、丁中的染色體數相同B.細胞丙、丁、戊、己中的染色體組數相同C.細胞甲、乙、戊、已中的核DNA分子數相同D.細胞甲和乙、丙和丁、戊和己的基因型分別相同【高三押題信息卷·生物學(四)第1頁(共6頁)】ZZ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陜西省寶雞市名校高三下學期5月質量檢測生物試卷.pdf 生物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