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福州一中高三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祝考試順利第Ⅰ卷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三條簪(如圖)是指舊時福州女子插在發髻中間的發簪,它由三根銀簪組成,簪的形狀扁平如劍,刻有花紋,又稱“三把刀”。近幾年隨著眾多自媒體博主和明星在網上分享親身體驗,沉寂了百余年的“三條簪”重新火爆出圈。2024年,福州傳統梳妝技藝(三條簪)入選福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完成下面小題。1. 三條簪短時間內“復活”主要得益于( )A. 當地政府大力宣傳 B. 妝造頭飾夸張獨特C. 福州歷史底蘊深厚 D. 網絡自媒體傳播快2. “三條簪”雖火爆出圈,但其網絡電商銷量卻較少,主要是因為( )A. 傳播知名度較低 B. 不適宜長途運輸C. 側重體驗式消費 D. 制作工藝較繁雜1958年,福建省文物管理部門在武夷山市發現了西漢初年的古城遺址。經考古研究發現,該地先民曾在流經城中的河流上修筑水門以調控河流水文環境,后因戰亂荒廢。宋代時,先民于古城遺址北側新建城村并延續至今。圖(a)示意西漢初年古城遺址范圍及周邊水系,圖(b)示意現今古城遺址和城村位置。完成下面小題。3. 因調控水文需求,水門開關頻率最高的季節及原因,正確的是( )A. 春季,積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漲顯著B. 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變化顯著C. 秋季,臺風影響,強降水發生次數多D. 冬季,河流結冰,河流水位下降明顯4. 宋代新建的城村未選擇在古城遺址上復建而選址于遺址以北地區,主要是因為( )A. 洪澇威脅加劇 B. 地形更加平坦 C. 遺址保護需要 D. 氣候變化顯著深圳鹽田港主要承擔華南地區至歐美外貿集裝箱運輸功能,集裝箱主要來自珠三角地區。1993年深圳建設平鹽鐵路作為集裝箱運輸專用單線鐵路,2017年后平鹽鐵路海鐵聯運量逐年上升,但占比仍偏低,貨物離港主要依靠城市道路疏解。為化解港城矛盾,深圳提出將對平鹽鐵路進行改造,以地下鋪設為主。如圖示意平鹽鐵路平面布局。完成下面小題。5. 該處外貿集裝箱運輸海鐵聯運占比長期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道路疏解能力低 B. 港口作業區面積有限C. 貨源地運輸距離較短 D. 鐵路站點布局不合理6. 平鹽鐵路改造以地下鋪設為主,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鐵路運輸效率 B. 緩解港城空間矛盾C. 降低城市內澇影響 D. 避免占用生態用地馴鹿是環北極地區的重要放牧對象,夏季主要食用草本植物,冬季主要用鹿角或蹄子刨食冰雪下的地衣。挪威和瑞典的牧民可跨境放牧馴鹿,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場放牧。由于積雪厚度差異,冬季牧民還會在常綠針葉林的成林區域和幼林區域之間小范圍轉場。近年來,氣候變暖對馴鹿牧場產生較大影響。如圖示意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馴鹿放牧空間。完成下面小題。7. 下列關于馴鹿放牧轉場描述正確的是( )①冬季在挪威側山地牧場放牧②初冬在成林下放牧③冬季在瑞典側山谷牧場放牧④初冬在幼林下放牧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 氣候變暖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馴鹿放牧可能的影響是( )A. 挪威山地牧場放牧空間增大 B. 挪威山地牧場放牧時間縮短C. 挪威山地牧場草類生長不良 D. 挪威山地牧場地質災害增多陸源污染物隨河流入海后,在一定的溫度、光照、鹽度和較弱的海水運動等條件下,容易引發赤潮。2008-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沿海赤潮災害頻發,當地赤潮藻類以廣鹽性藻類為主,最適鹽度范圍在20‰-32‰左右。如圖示意泉州沿海及主要入海河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題。9. 推測泉州市沿海赤潮的暴發期多在每年(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10. 2008-2017年,泉州市沿海赤潮均發生在泉州灣灣口及以外海域,而泉州灣內沒有赤潮發生的記錄。泉州灣內不易發生赤潮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洋流 B. 大氣環流 C. 徑流 D. 海域封閉程度下降風是指空氣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氣流。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秦嶺站于2018年2月在恩科斯堡島(如圖甲區域附近)正式開工建設。該島下降風尤其強勁,其東側的特拉諾瓦灣常年存在冰間湖。冰間湖是指受熱力或動力因素影響,海洋達到結冰溫度的天氣條件下,仍長期或較長時間保持無冰或少冰的冰間水域。圖中白色區域為冰蓋(大陸冰川)、冰架(陸地冰)。完成下面小題。11. 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迎風飄揚,推測紅旗常年飄揚的主要方向是( )A. 偏南 B. 偏北 C. 偏東 D. 偏西12. 結合南極的自然環境特征,以下有關圖示地區冰間湖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強風打破海水的穩定,下層較暖海水上涌B. 終年受盛行西風帶的影響,海冰被吹散C. 處于海洋向陸地的過渡帶,海水溫度變化小D. 處于極地東風的背風坡,冬季海水溫度高夏墊斷裂位于河北平原北部,為研究該斷層第四紀更新世地層活動情況進行鉆孔取樣,其中S9鉆孔最上層的曲流河沉積由多個沉積結構組成,每個沉積結構下部為粗砂夾少量礫石、上部為粉砂黏土。下圖示意研究區域及S9鉆孔的地層沉積相。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從組成結構分析,S9鉆孔最上層曲流河沉積層最可能形成于( )A. 河流上游峽谷段 B. 山前沖積扇頂部C 河口三角洲前緣 D. 河流下游河漫灘14. 結合S9鉆孔的沉積物特點可推斷早更新世以來該地( )A. 河流頻繁改道 B. 地殼劇烈抬升C. 氣候趨于干燥 D. 生物生境惡化某地理愛好者在阿塞拜疆的巴庫市(約40°N,50°E),利用魚眼鏡頭對準天頂連續拍攝一年當地正午的太陽位置,并合成正午太陽位置軌跡,發現呈一個漂亮的8字(見圖,圖外圈接近地平線,圖中箭頭表示正午太陽位置變化)。完成下面小題。15 春分日當地正午,太陽大致位于( )A. ①處 B. ②處 C. ③處 D. ④處16. 若在福州(約26°N,119°E)用相同方法拍攝一年正午太陽位置軌跡,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①點更接近天頂 B. ①②兩點間距離明顯變小C. ②點更接近地平面 D. ①②兩點間距離明顯變大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道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四周高山環抱,常年盛行北風。湖北岸發育許多沖積扇,尤以沙柳河和泉吉河形成的沖積扇最典型,兩沖積扇與湖水接觸的扇緣處均發育較完整扇形。如圖示意青海湖北岸沖積扇分布。(1)在下圖中繪制出由A到B沉積物平均粒徑變化趨勢并說明原因。(2)廢棄沙柳河沖積扇與湖水接觸的扇緣處的扇形較完整,但現今沙柳河沖積扇扇緣處的扇形卻較不規則。請做出合理解釋。18.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09年,我國在福建東部建立平潭綜合實驗區,下轄平潭島及附屬島嶼。平潭島素有“海濱沙灘冠九州”的美譽,但早期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區面積廣大,產業基礎薄弱。2015年,福建省成立首個國家級新區福州新區,其中的濱海新城可利用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良好,是新興產業的重要承載地。2020年,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正式通車,加速推進了平潭綜合實驗區與福州濱海新城有序分工、差異發展的島城一體化建設。如圖為平潭綜合實驗區與福州濱海新城聯動互補發展空間結構示意圖。(1)簡述制約平潭島早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自然條件。(2)分析平潭綜合實驗區與福州濱海新城聯動互補發展的濱海新城因素。(3)根據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分別列舉一項平潭綜合實驗區與福州濱海新城可重點發展的產業,并分析產業分工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1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地質公園是典型的第三紀火山噴發遺跡區。園區古火山口附近玄武巖呈柱狀節理發育,且玄武巖表面因受喜濕的地衣、苔蘚及其他植物根系作用而風化明顯,并出現蜂窩狀孔洞和裂隙。調查發現林進嶼兩側火山灰層厚度差異較大,東南側樹木低矮稀疏而西北側的樹木高大茂密。圖(a)示意濱海火山地質公園區域簡圖,圖(b)示意玄武巖表面生物風化的過程機理。(1)描述圖示區域火山口分布特點,并解釋原因。(2)推測該地質公園玄武巖柱生物風化最強的季節并分析原因。(3)有人認為依據林進嶼兩側植被狀況可推測該區域第三紀火山噴發期的冬夏季風強弱差異,但也有人并不認同。基于所給材料,請表明你支持的觀點,并說明理由。2024-2025學年福州一中高三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祝考試順利第Ⅰ卷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題答案】【答案】1. D 2. C【3~4題答案】【答案】3. B 4. B【5~6題答案】【答案】5. C 6. B【7~8題答案】【答案】7. B 8. A【9~10題答案】【答案】9. B 10. C【11~12題答案】【答案】11. C 12. A【13~14題答案】【答案】13. D 14. A【15~16題答案】【答案】15. C 16. A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道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沖積扇扇頂到 扇緣流速減慢,沉積物粒徑減小;扇緣處湖水頂托作用使細顆粒沉積, 局部粒徑略增。(2)廢棄沖積扇無河流侵蝕,扇緣受湖水沉積作用保持完整;現今 沖積扇受河流侵蝕和湖水頂托共同作用,扇緣不規則。【18題答案】【答案】(1)地理位置較偏,受海洋阻隔;淡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缺乏;臺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頻發;海島生態環境脆弱。(2)地理位置鄰近,交通便利(公鐵大橋連接);資源互補(平潭生態、旅游資源豐富,濱海新城產業基礎好);政策支持(實驗區和新區協同發展)(3)平潭:旅游業(濱海沙灘資源);濱海新城:新興產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作用:優化資源配置,避免重復建設;促進產業分工協作,提升區域競爭力;帶動就業和經濟增長。【19題答案】【答案】(1)火山口分布在古火山口附近及斷裂帶周邊。原因是該區域為火山噴發遺跡區,古火山口是火山噴發通道所在,后續火山活動及斷裂帶的地質運動影響了火山口的分布與形態。(2)推測該地質公園玄武巖柱生物風化最嚴重的季節可能是夏季。夏季氣溫高、降水多,地衣、苔蘚及植物生長旺盛,其根系分泌物及生物活動對玄武巖的風化作用更強,易形成蜂窩狀孔洞和裂隙。(3)支持“從林進嶼兩側植被狀況可推測該區域地質時期的季風狀況”。理由是島嶼東南側樹木低矮稀疏,西北側樹木高大茂密,可能是因為西北側處于季風迎風坡,火山灰層堆積較厚,土壤肥力高,植被生長條件好,而東南側處于背風坡,火山灰層薄,植被生長受限,由此可推斷該區域地質時期的季風風向及強度等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