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地理考試題答案1—5.ACBDC . 6—10.ADCBB.11.(1)華人數量多,占比大,語言溝通障礙小,有親切感和文化認同感。(2)馬六甲 太平 印度(3)全年高溫,降水豐沛。(4)雨具、防曬霜。12.(1)位于板塊交界處(位于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2)日本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巖漿活動頻繁,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多;溫泉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3)日本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多地震,“人”字形結構穩定,木材質地較輕,可以減輕地震帶來的危害。(4)漁業遭到破壞,影響食品安全,破壞生物多樣性,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增加人類癌癥、基因突變風險,污染水源、土壤……(5)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水能等。13.(1)南南合作(2)資金雄厚、制造業實力強、運輸能力極強、市場需求大等 資源豐富、天然氣開采液化技術強(3)亞白令(4)增加對高技術產業的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使經濟穩定增長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地理考試題(時間:50分鐘滿分:50分)一、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學習、關注周邊國家,才能更好地做到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圖1、圖2分別為俄羅斯略圖和日本略圖。據此回答1一2題」圖1圖21.關于俄羅斯、日本共同的地理位置特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俄羅斯、日本都瀕臨太平洋B.俄羅斯、日本都屬于亞洲國家C.俄羅斯、日本都全部位于東半球D.俄羅斯、日本都屬于海陸兼備的國家2.關于俄羅斯、日本自然環境特征和人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俄羅斯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小麥②俄羅斯亞洲部分的地勢特點為南高北低③日本人口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④日本氣候以季風氣候為主,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中南半島氣候濕熱,植被繁茂,半島的主要河流及山脈為中國所延伸過來,故有“山同脈,水同源”之說。中南半島文明歷史有比悠久,語言極其多樣化。圖3為中南半島略圖。據此回答3一5題。3.下列關于中南半島的說法,正河確的是=規則水電站①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圖31②水資源、森林資源豐富③傳統民居高腳屋,屋頂坡面短且陡④大面積種植水稻,居民以米飯為主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根據圖中城市的分布,可以發現中南半島城市分布的特點是A.沿山脈分布B.沿海岸線分布C.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地D.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5.中國參與建設了中南半島的“水上絲綢之路”一湄公河水電站走廊,惠及老撾、柬埔寨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曼谷、河內水力資源豐富B.老撾、柬埔寨都是內陸國C,水力資源的開發需要考慮水位落差和徑流量的大小D.中南半島水電站在修建過程中由于其地質穩定,修建很順利人是生產者,可以作為勞動力創造財富;人也是消費者,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耗資源。圖4、圖5、圖6分別為印度的人口數量變化圖、2020年印度人口年齡構成圖和日本人口年齡構成圖。據此回答6一8題。1611281980198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年份圖47%65歲及以上0一14歲12%65歲及以上0-1428%26%年齡15一64歲結構15一64歲67%59%圖5圖66.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1(A.1950一2020年,印度人口增長迅速B.2020年,日本的人口年齡構成優于印度C.2020年,兩國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2020年,印度0-14歲人口占比和日本接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