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臨門一腳·決勝中考】2025年浙江中考科學考前沖刺 08 化學生物方向 熱點問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臨門一腳·決勝中考】2025年浙江中考科學考前沖刺 08 化學生物方向 熱點問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臨門一腳·決勝中考】2025年浙江中考科學考前沖刺練系列
08 化學生物方向 熱點問題
在當下的教育測評體系中,將時事熱點問題融入考查已成為一種趨勢。以社會熱點或學科性熱點創設情境,能有效拉近知識與現實的距離。這種將時事熱點融入的考法考向,要求學生平時關注社會動態,具備將課堂所學知識遷移應用到實際情境中的能力,打破學科界限,形成綜合的思維方式,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問題。
溫馨提示:最后近20天,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性練習!!!
1.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以CO2和H2為原料,在構筑的納米“蓄水”膜反應器中實現了二氧化碳在溫和條件下一步轉化為乙醇的反應,該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2:7
B.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和數目都發生變化
C.該反應產生的乙醇是有機物
D.該成果的應用價值在于生產更加的清潔能源
2.科學家通過高能粒子轟擊氧原子(如圖所示)后可短暫生成O4+這一特殊的微粒。下列能表示O4+模型是(  )
A. B. C. D.
3.聚吡咯因其良好的導電性和生物相容性常被用作腦機接口技術中的電極材料。聚吡咯是由吡咯單體(C4H5N)通過聚合反應形成的。下列關于吡咯單體說法正確的是(  )
A.吡咯單體由碳、氫、氮三種原子構成
B.吡咯單體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C.吡咯單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7
D.吡咯單體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4:5:1
4.2023年7月12日,由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助推器內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符號表征看:甲的化學式是C2H8N2
B.從量的角度看:反應前甲和乙分子數目之比為2:3
C.從微觀構成看:丙物質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D.從宏觀物質看:生成物中含有單質與化合物兩類物質
5.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進“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天問一號”使用了西安交大研發團隊的材料——新型鎂鋰合金,“鎂”和“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鎂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3g
B.鋰元素的符號是LI
C.該合金是化合物
D.鎂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和質子數都是12
6.2025春晚舞臺上,宇樹科技機器人Unitree H1燃爆全球,該機器人的肢體骨骼主要由PEEK材料制成。PEEK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特種工程塑料,其化學式為(C19H10O3)n,具高比強度和低密度的特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PEEK屬于金屬材料
B.PEEK材料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C.PEEK材料屬于有機物
D.PEEK材料不可回收利用,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7.航天員的艙外服會放有一種藥餅,藥餅的主要成分是與氫氧化鈉性質相似的氫氧化鋰(LiOH)【其它成分不參加反應】。下列關于藥餅說法正確的是(  )
A.取部分藥餅溶于水后可以和碳酸鈉反應
B.藥餅放在艙外服中,主要作用是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
C.將藥餅放入稀鹽酸中,液體溫度降低
D.取少量藥餅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會變紅色
8.鈦合金是一種新型合成材料,其中鈦(Ti)的金屬活動性位于Al和Zn之間。下列物質不能與Ti發生反應的是(  )
A.NaNO3 B.O2 C.H2SO4 D.ZnCl2
9.捕集空氣中CO2加氫制甲醇(CH3OH),可實現CO2資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轉化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①中,電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個數比為2:1
B.反應②中,生產1.6kgCH3OH理論上要消耗2.2kgCO2
C.轉化過程中,H2O和H2循環轉化,無需額外補充
D.等質量的甲醇制取時消耗的CO2與燃燒時生成的CO2相等,實現“零碳”排放
10.我國科學家實現了在溫和條件下,利用CO2和H2一步合成乙醇(C2H5OH)。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反應物的分子數之比是1:4 B.該化學反應為化合反應
C.該反應中涉及兩種氧化物 D.乙醇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11.2024年10月30日4時27分,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航天材料:飛船外殼用到的鈦合金具有熔點高、密度小的特點
B.服裝材料:艙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膠作為一種合成橡膠,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生命保障:已知航天食品中包含牛肉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為航天員提供維生素
D.能源系統:太陽能電池板能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供艙內各種電子設備使用
12.近年來,中國空間站多次實現航天員進駐。航天員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氧氣,而中國空間站的氧氣是100%可再生的,其制取過程可以用如圖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參與該反應的三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1
C.圖中共有1種氧化物
D.構成反應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質量比為1:2
13.載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圖的“氧再生系統”處理航天員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器1中產生的和的質量比是2:1
B.排到艙外的物質是CH4,它屬于有機物
C.整個“氧再生系統”實現了H2O的循環利用
D.該系統在產生O2的同時,降低了艙內CO2的濃度
14.我國科學家在嫦娥五號月壤中發現了新礦物“嫦娥石”[(Ca8Y)Fe(PO4)7]、獲得了未來聚變能源資源——He﹣3的含量和提取參數,為我國月球資源評價和開發提供了基礎科學數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中P的化合價為+5價 B.嫦娥石中鈣、磷元素的質量比是8:7
C.He﹣3的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 D.He﹣3和H﹣3互為同位素原子
15.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游泳運動員汪順與由上億名數字火炬手組成的“數字人”共同點亮亞運主火炬,這是世界首創。數字人是一種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虛擬人物,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數字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數字人是由細胞組成的非生物
B.數字人不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
C.數字人的存在增大了世界物種的多樣性
D.數字人執行點火是在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16.經過多年培育,浙江淳安縣1200多畝永久農田上長出了飽滿的“巨型稻”。跟常規稻相比,“巨型稻”根莖粗壯、葉茂、植株更高(1.5~2.2m),真正實現了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這種水稻具有以下特點:①抗倒伏;②分蘗(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處發生分枝形成新植株)力強,適合稀植;③谷粒多。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谷粒(果實)是由胚珠發育來
B.通過分蘗產生新植株的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C.“巨型稻”與常規稻的形狀差異屬于遺傳現象
D.“巨型稻”粗壯根莖的結構與其抗倒伏的性能相適應
17.中國航天育種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魔鬼辣椒是辣椒種子經太空特殊環境誘變作用后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種植的新品種,其辣度為可食用辣椒的100至200倍,且不會對人類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可用于制作催淚瓦斯、防狼噴霧劑等。下列有關魔鬼辣椒說法錯誤的是(  )
A.魔鬼辣椒屬于被子植物
B.魔鬼辣椒與水稻的親緣關系比銀杏近
C.魔鬼辣椒體內的所有細胞都含有葉綠體
D.魔鬼辣椒產生的辣汁來自于細胞中的液泡
18.近日,中國選手吳艷妮打破塵封11年的女子室內60米欄全國紀錄。如圖所示,在比賽過程中,下列有關吳艷妮生理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聽到發令槍響后立即起跑,該反應屬于非條件反射
B.跑步時,主要靠骨骼肌產熱
C.跨欄時,需要腦干來維持身體平衡并協調運動
D.沖刺階段,主動脈內的血液含氧量較低,呈暗紅色
19.我國外科專家首創“跟腱—脊髓中樞—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術,解決了脊髓損傷導致的膀胱功能障礙難題。具體做法是:分別剪斷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傳出神經,然后將二者進行顯微手術縫合,如圖所示。患者通過敲擊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則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人體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B.人體在②中產生尿意的感覺
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經中樞位于①
D.患者敲擊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反射屬于條件反射
20.神八與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讓華夏大地一片歡騰,伴隨這次巨大成功的還有番茄試管苗空間開花結實的實驗。8瓶矮化的番茄試管苗在太空中茁壯成長,其中5株開花結果,一個果實已經轉紅。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這些番茄試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發育而來的
B.這些番茄苗都具有細胞結構和遺傳物質
C.它們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
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組織、分生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等組成
21.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將人乳鐵蛋白基因導入奶牛的受精卵中,最終培育出的轉基因奶牛,能產出含人乳鐵蛋白的牛奶,具體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和生長形成胚胎 B.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母牛的輸卵管
C.后代奶牛遺傳物質和母牛一致 D.此技術與動物的克隆技術相同
22.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將猛犸鼠的毛發相關基因植入小鼠基因組,培育出具有長毛特征的“猛犸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猛犸鼠”的所有性狀均由猛犸鼠基因控制
B.“猛犸鼠”的長毛特征與猛犸鼠基因有關
C.基因編輯技術能夠精準插入猛犸鼠的特定基因
D.該技術表明,滅絕動物的特征未來可能被部分復原
23.我國科研團隊近期在福建發現了距今1.5億年的鳥類化石“政和八閩鳥”。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鳥類之一,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政和八閩鳥”骨骼中空,適合飛行
B.“政和八閩鳥”是胎生哺乳的
C.“政和八閩鳥”幼年在水中生活,成年水陸兩棲
D.“政和八閩鳥”體溫不恒定
24.玉米常被用作飼料,其蛋白質含量較低,因此飼喂時還需要補充大豆蛋白。我國科學家花費10年時間,提取了4萬個樣本的基因進行鑒定,從野生玉米中分離出高蛋白基因THP9,并通過雜交實驗使玉米的蛋白質含量從8%提升到14%,預計推廣后我國每年可以少進口4200多萬噸大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上述過程說明基因能控制性狀 B.玉米的雜交過程屬于是無性生殖
C.上述過程運用了轉基因技術 D.玉米中的營養物質大多由胚乳提供
25.“朱雀三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運載火箭,計劃2025年實施首飛,2026年實現回收復用。
(1)箭體結構材料要承受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和極端高溫。推測該材料應具有的性能特點是
  (填“耐腐蝕”“密度大”或“高熔點”)。
(2)如圖為甲烷燃燒的微觀示意圖(未配平),生成物C、D的分子個數之比是    。
(3)甲烷具有可燃性,液氧具有助燃性,兩者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構成物質的    (填“分子”或“原子”)不同。
26.水和氧氣是航天員探索宇宙時保障生命的重要物質。航天項目組設計了太空艙內水和氧氣循環利用的方案,如圖所示:
(1)寫出步驟Ⅱ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某種太空凈水器可將生活廢水、尿液凈化成可飲用的水,這種太空凈水器的凈水方法可能是    。
A.吸附法 B.過濾法
C.沉淀法 D.蒸餾法
(3)該方案中消耗氧氣的途徑是    。
27.2024年9月,我國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火箭完成了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圖甲),標志著我國商業航天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突破。該火箭使用甲烷在液氧中燃燒為火箭提供推力,燃燒過程的微觀模型如圖乙。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甲烷屬于化合物中的     。(選“有機物”或“無機物”)
(2)請畫出圖乙中“?”處的分子微觀模型     。
(3)火箭勻速下降過程中,火箭受到的推力方向為     (不計空氣阻力)。
28.新能源汽車具有環保、經濟的優點,但同時面臨充電難、電池自燃等難題。
(1)三氧化二銻(Sb2O3)是一種常見的無機阻燃劑,Sb2O3中Sb的化合價為    價。
(2)為防止電池自燃,廠商會在電池下方加裝冷卻系統。從燃燒的條件來看,該系統能防止電池包自燃的原理是    。
(3)一輛電池容量為100千瓦時的電車,若電機工作時的平均功率為20千瓦,不考慮其他能量損耗,該電車在充滿電時最多能行駛    小時。
29.光伏電池片是實現光伏發電的核心部件,其生產工藝流程中需要經過“制絨”環節,即用氫氧化鉀溶液腐蝕光滑的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狀絨面(如圖甲),其反應原理為:Si+2KOH+H2O=K2SiO3+2H2↑。
(1)生成物K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2)根據圖乙分析金字塔狀“絨面”可以增加硅對陽光吸收量的原因是     。
(3)可選用     (填寫一種具體物質),將“制絨”后產生的含KOH的廢液處理至中性。
30.近期中國科學家成功制造出“二維金屬”,其制作大致過程如圖所示。
(1)制作過程中用到了MoS2底砧,已知在MoS2中S的化合價為﹣2價,則Mo的化合價為     。
(2)加熱過程中,金屬粉末變為了金屬液滴,金屬粉末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3)金屬液滴凝固后在極大的壓力下被壓成超薄金屬薄膜,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體發生     。
31.中國空間站——“天空二號”翱翔太空。航天員以甲烷(CH4)為燃料進行在軌點火燃燒實驗,觀察到甲烷火焰與地面上對照實驗的火焰相比,顯得短而圓,且微弱。
(1)組成甲烷的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是     。
(2)從燃燒的條件分析,點火的目的是     。
(3)甲烷太空火焰與地面火焰相比顯得微弱的原因是:空間站失重條件下,空氣流動性差,造成火焰周圍的     不充足,甲烷燃燒不夠充分。
32.2025年央視春晚上,杭州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以一場《秧BOT》的創意舞蹈表演,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尖端科技無縫融合,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1)高純硅是制作人形機器人芯片的主要材料,制備高純硅通常采用三氯硅烷還原法,其中主要反應之一為SiO2+2CSi+2CO↑,則反應物中具有還原性的是     。
(2)鋰電池是人形機器人的動力來源,如圖所示為鋰原子構成示意圖,其中“”表示的微觀粒子是     。現有的鋰電池主要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電極中主要成分為LiFePO4,其中鋰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和+5,則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
33.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隨后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順利進入中國空間站。
(1)“神舟十九號”飛船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鈦合金,鈦合金的硬度     金屬鈦的硬度(選填“大于”或“小于”)。
(2)裝置X中在通電的條件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早前的“天宮課堂”上,航天員王亞平將一片泡騰片放入一懸浮的水球中,只見泡騰片在水球里不斷冒泡,水球逐漸變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氣泡球”,并且產生陣陣香氣。航天員能聞到香氣是因為     (用微粒的觀點解釋)。
34.如圖為杭州奧體中心游泳館水循環系統,該系統使游泳館實現常年“不換水”的同時水質完全符合國際賽事標準,充分體現了杭州綠色亞運的理念。
(1)水經過毛發分離器和硅藻土分離器,初步完成了水體不溶性雜質的去除,則此過程用到的物質分離方法為     。
(2)NaClO是常用的消毒劑,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3)工業上用X+2NaOH=NaCl+NaClO+H2O制取NaClO,則X的化學式為     。
35.疫苗接種被認為是醫學科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發的主要階段包括:分離獲得毒株→制成疫苗→動物實驗→臨床試驗→審批上市。那么如何評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動物實驗】
(1)實驗方案:
實驗過程中,B組注射的是     。
(2)實驗結果:僅A組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由于抗原的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兩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標  ,說明疫苗X對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認為,通過小鼠實驗篩選出的疫苗,還需要用靈長類動物(如猴)實驗評估疫苗,進一步確認安全有效后,方可進行臨床試驗。從進化角度分析,支持用靈長類動物實驗評估疫苗的理由是     。
【社會參與】接種疫苗是對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當接種疫苗達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疫情蔓延,因此接種疫苗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健康,更是為了全社會的健康。
36.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哪吒肉身是用藕粉做的,藕是一種水生植物,其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多種無機鹽。為了研究不同無機鹽對藕生長的影響,某實驗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
選用三株大小和長勢相似的藕,分別栽培在盛有不同培養液的三只栽培盆中,放在自然光下照射。15天后藕的生長情況記錄如下:
A B C
蒸餾水 營養液1 營養液2
基本不生長, 葉片邊緣發黃。 生長緩慢,基本無分枝, 葉片增加少,且較薄。 生長迅速,分枝多, 葉片增加多,且較厚。
(1)植物通過    (填一種生理活動)制造有機物,促進其生長。如上表所示,15天內長勢最好的組別為    (填栽培盆字母)。
(2)要使實驗設計更加合理,除了選擇藕的大小和長勢相似外,還應該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寫出一點)
(3)合理的施肥可以促進藕的莖葉生長。該小組配制了一種營養液,含有NH4NO3、CaHPO4、MgSO4你覺得該小組還需要添加適量的    (填字母)。
A.草木灰(K2CO3) B.尿素(CO(NH2)2) C.熟石灰(Ca(OH)2)
37.“氧燭”常用做潛艇等密閉倉內的緊急供氧設備,使用時按壓點火裝置,藥塊中的鎂粉持續氧化放熱,產生熱量使氯酸鈉(NaClO3)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產生氧氣,化學方程式:2NaClO32NaCl+3O2↑。Mg粉持續氧化放出的熱量可維持至氯酸鈉耗盡,生成的氧氣經氣濾裝置后由氧氣出氣口排出。其裝置如圖甲。查資料可知產氧藥塊有A、B兩種:A藥塊含有NaClO3和MnO2,并均勻分布金屬燃料鎂粉:B藥塊含有NaClO3和MnO2,不含鎂粉,如圖乙。
為探究A、B藥塊的組合方式對氧燭產氧量的影響,小科進行了以下實驗。
(1)從反應的基本類型看,分解氯酸鈉獲取氧氣屬于     反應。
(2)為探究A、B兩種藥塊填充布局方式對產氧量的影響,小科進行了圖丙設計。為保障A、B藥塊中的NaClO3完全消耗,以達到最大產氧量的目的,應選擇哪一種結構?   。
(3)為探究產氧量與A、B藥塊的質量配比的關系,小科在保證A、B藥塊總質量相同的前提下,按不同的質量比進行模擬實驗,并繪制出產氧總量隨著A藥塊所占質量比變化的柱狀圖,如圖丁所示。則該實驗的結論是:    。
(4)為進一步確定產氧量最高的A、B藥塊質量比,該如何進一步實驗?請簡述實驗步驟:    。
38.目前的社會生活處處需要電子產品,但隨之而來的是用眼過度導致的酸脹不適。“蒸汽眼罩”只需要撕開包裝就能迅速升溫,敷在眼睛上有利于舒緩用眼過度導致的疲勞。項目學習小組的同學對其成分以及原理都非常感興趣。
【探究一:成分探究】有同學查閱資料發現“蒸汽眼罩”是借助鐵生銹產生熱量,使材料內部的水分穩定蒸發,利用產生的熱度和濕度緩解眼部疲勞。
(1)如果用化學的方法來證明有鐵粉的存在,簡要說明方法     。
(2)有同學拆解眼罩后發現里面的粉末要比實驗室常見的鐵粉更加細,分析產品設計過程中選擇顆粒更小的鐵粉的原因是     。
【探究二:原理探究】鐵生銹反應放熱緩慢,但為什么蒸汽眼罩發熱迅速?哪些因素能加快反應,使蒸汽眼罩快速發熱?某小組同學采用對照實驗展開探究,設計實驗方案如下:(查閱資料:蒸汽眼罩內部材料有鐵粉、活性炭、氯化鈉、水等)
試劑
方案一 4g鐵粉、2mL水
方案二 4g鐵粉、2mL水、2g氯化鈉
方案三 4g鐵粉、2mL水、2g活性炭
方案四 4g鐵粉、2mL水、2g氯化鈉、2g活性炭
使用溫度傳感器收集數據并生成圖像如圖:
(3)對比分析圖像,你獲得的結論是     。
【項目反思】
(4)知道“蒸汽眼罩”的原理以及成分后,請你從如何保存“蒸汽眼罩”的角度給產品的包裝提一條建議。
39.2023年4月24日,以“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為主題的第八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在合肥舉辦。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巡天探宇的腳步從未停歇。
(1)運載火箭的推進劑中有四氧化二氮(N2O4),則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
(2)我國研制的航天員艙外服內含有與氫氧化鈉化學性質相似的氫氧化鋰(LiOH),它不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
A.與二氧化碳反應 B.與氧化鐵反應 C.與鹽酸反應 D.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3)天宮課堂的“太空冰雪實驗”中用到了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它在太空中形成液體球態,當用帶有結晶核的繩子接觸液球,它就會瞬間變成“冰球”。現將130g乙酸鈉加入100g水中,加熱至固體完全溶解,再冷卻至20℃,且沒有晶體析出,得到乙酸鈉的過飽和溶液,該溶液質量分數為     (精確到0.1%)。
(4)在航天探測器的控制系統中使用了導電性優良的金屬銅。銅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備:
方法一:火法煉銅:Cu2S+O22Cu+SO2 方法二:濕法煉銅:Fe+CuSO4=Cu+FeSO4
上述兩種方法中,方法二更好的原因是     。
40.2024年是國家實行《“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的起始年,減鹽、減糖、保持健康體重以及通過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等是實現體重管理的重要方法。查閱活動實施方案可知:健康成年人食鹽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克;攝入碳水化合物過量會導致肥胖。
(1)從新陳代謝的角度解釋肥胖形成的原因是    。
(2)游泳有助于減脂。游泳時,手向后劃水人就向前運動,這一現象蘊含的科學原理是    。
(3)若某日攝入食鹽(氯化鈉)4.5克,請計算利用4.5克氯化鈉可以配制成多少克的生理鹽水。(已知生理鹽水的質量分數為0.9%)
41.2025年4月,浙江省遂昌縣新發現一處大型螢石礦床,螢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鈣(CaF2)。氟化鈣熔點高且難溶于水,被稱作“工業維生素”,是制取氟化氫(HF)的核心原材料。從螢石中提取氟化鈣的流程如圖所示:
(1)操作A的名稱是     。
(2)小龍為檢驗粗產品中是否含有雜質氫氧化鈣(其他雜質可忽略)。取少許粗產品,加水溶解后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加入     加以檢驗。
(3)氟化氫廣泛應用于工業、電子、醫療領域。工業上利用螢石與濃硫酸反應制備氟化氫。反應方程式為:CaF2+H2SO4(濃)2HF↑+CaSO4。若某工廠用含氟化鈣78%的螢石礦石1000千克進行反應,理論上可生產多少千克氟化氫氣體。
42.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成為研究熱點。興趣小組對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的環保性展開探究:將燃油汽車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尾氣通入反應器中進行如圖所示實驗。
(1)反應器中,氫氧化鈉溶液采用噴霧方式的目的是  。
(2)燃油汽車尾氣中除二氧化碳外,還含有少量有毒氣體SO2,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后,會生成Na2SO3,該物質在物質分類中屬于   (填“鹽類”“堿類”或“氧化物”)。
(3)取少許廢液滴入無色酚酞,觀察到溶液變紅,小科認為廢液中含有氫氧化鈉。你認同小科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    。
(4)人們常說“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保”,其中碳排放量是環保指數的重要指標。為了探明電動和燃油兩種汽車哪種更環保,科研人員對某兩款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進行對比(假設兩款汽車使用年限均為8年),數據如表所示:
對比維度 電動汽車 燃油車
生產和回收一輛車產生的碳排放(噸/輛) 22 10
年均消耗能源產生的碳排放(噸/年) 0.8 3.8
一年保養維護產生的碳排放(噸/年) 0.2 0.2
電池使用年限 鋰電池組平均壽命8年 /
根據以上信息,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你是否贊同“電動汽車比燃油車更環保”這個觀點?(通過計算加以判斷)
產品名稱 鹽丸
產品規格 片
使用方法 每次吞服兩片 并適量飲水
43.隨著全民健身活動的興起,城市馬拉松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參加。
(1)當參賽者通過起點和終點設置有磁場的感應帶時,會激發芯片產生電流發送編碼信息,系統實時獲取計時信息。該芯片計時的工作原理是     。
(2)參賽選手在劇烈運動后體溫仍然恒定,是因為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平衡。請例舉一種散熱的方式     。
(3)在跑步過程中,馬拉松選手要服用“鹽丸”以維持體內水鹽平衡,某鹽丸的規格如圖所示,每片“鹽丸”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0%。某運動員一次吞服兩片“鹽丸”,他需要同時飲用多少克水才相當于飲用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
44.“智能化胰島素泵”是一種調節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含量的儀器,其主要由貼于上臂皮膚的血糖傳感器、別于腰間的胰島素泵和手機端的數字化控制平臺三部分構成(如圖甲)。該儀器可實現血糖的全天動態調節,其工作原理可簡化為圖乙。
(1)數字化控制平臺會根據血糖傳感器的數據及時調整胰島素泵注入人體的胰島素劑量。數字化控制平臺相當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
(2)進食后,胰島素泵將適當     (選填“增加”或“減少”)胰島素的注入量。
(3)人體在不斷地變化中實現自我穩定。除人體內血糖的相對穩定以外,請再列舉一個穩定與變化的例子     。
45.2025年3月,國家衛健委提出“體重管理年”行動,建議“科學吃十勤鍛煉”。
(1)科學吃:某學生長期牙齦出血,醫生建議其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應選擇圖中  (填字母)層的食物。
(2)勤鍛煉:運動時,    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能收縮、舒張,牽引所附著的骨,使人體產生各種動作。運動所需能量主要來自細胞的    (填生理活動)。
46.微納米機器人可以在人體內自主活動,具備局部診斷、成像、采集活檢樣品和靶向給藥等功能,由螺旋藻制成的微納米機器人最終還可在人體中降解。據此回答:
(1)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某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則該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是:進食后血液中的    含量將迅速升高。
(2)已知螺旋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蛋白質在人體中最終會被消化為    。
(3)治療該患者時可能需要注射胰島素,靜脈注射后到達肝臟的過程中,胰島素依次通過心臟各腔(如圖乙)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47.Deepseek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其處理信息的基本過程如圖甲所示:
(1)圖中的“Deepseek深度思考”相當于反射弧結構中的     。
(2)若輸入信息為:“移栽植物注意事項”,顯示結果(節選)如圖乙所示,則其中屬于減弱蒸騰作用的是     (填數字)。
(3)移栽的植物成活后,對其大量施肥導致植物萎蔫死亡,其原因主要是     。
48.桑基魚塘是種桑養蠶同池塘養魚相結合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利用桑葉喂蠶,蠶沙(蠶糞)養魚(鰱魚),魚塘淤泥肥桑以達到魚蠶兼取的效果(圖1)。科學小組進行如下實踐活動:
【活動一】飼養家蠶,觀察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1)家蠶的發育過程記錄如圖2所示,其生殖方式屬于     生殖。
【活動二】了解“桑基魚塘”生態農業模式。
(2)若某條食物鏈中甲、乙、丙三種生物一年內輸入的能量如圖3,則其中屬于生產者的是:    。
(3)小明認為可在池塘中繼續放養青魚和草魚等淡水魚來增加經濟效益。結合表格,判斷該建議是否合理并簡述理由:    。
魚的種類 鰱魚 鳙魚 草魚 青魚
主要食物 硅藻等浮游植物 水蚤等浮游動物 水草 螺螄等軟體動物
棲息水域 上層 中上層 中下層
49.近年來,我省把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作為打造美麗鄉村的突破口,不斷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如圖是某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構建的庭院生態系統結構簡圖。
(1)請寫出庭院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
(2)該生態系統之所以能提高經濟效益,是由于沼氣池中微生物的發酵,能利用一些廢棄有機物中的能量。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人類獲取的能量最終來自于    。
(3)建設美麗鄉村必須做好垃圾分類與處理,該地采用甲烷桿菌發酵產生沼氣處理廚余垃圾。該方法產生的沼氣主要含有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為防止沼氣污染,可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硫化氫(H2S),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Na2S+2H2O。若某次發酵產生硫化氫的質量為1.7噸,則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噸?
50.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一個內部容量1.25升的“水族箱”,跟隨乘組一同進入太空。4條斑馬魚、金魚藻和微生物等組成了一個小型水生生態系統。科學家將研究空間環境對魚類生長發育、生態系統運行與物質循環的影響,實現中國在空間培養脊椎動物方面的突破。
(1)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    。
(2)如圖呈現的是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示意圖,圖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    。
(3)此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自動調節能力較弱,其原因是    。
(4)在微重力下,斑馬魚開始時出現腹背顛倒、旋轉、轉圈等異常情況;但一段時間后,斑馬魚依靠鰭的協調配合,找到了適合的運動方式。此現象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臨門一腳·決勝中考】2025年浙江中考科學考前沖刺練系列
08 化學生物方向 熱點問題
在當下的教育測評體系中,將時事熱點問題融入考查已成為一種趨勢。以社會熱點或學科性熱點創設情境,能有效拉近知識與現實的距離。這種將時事熱點融入的考法考向,要求學生平時關注社會動態,具備將課堂所學知識遷移應用到實際情境中的能力,打破學科界限,形成綜合的思維方式,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問題。
溫馨提示:最后近20天,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性練習!!!
1.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以CO2和H2為原料,在構筑的納米“蓄水”膜反應器中實現了二氧化碳在溫和條件下一步轉化為乙醇的反應,該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2:7
B.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和數目都發生變化
C.該反應產生的乙醇是有機物
D.該成果的應用價值在于生產更加的清潔能源
【答案】A
【分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乙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解答】解: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2:6,故選項A說法錯誤;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和數目都發生變化,故選項B說法正確;
C、乙醇是一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C說法正確;
D、該反應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乙醇,乙醇屬于清潔能源,故選項D說法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通過微觀粒子的反應模型圖,考查了微觀上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學會通過微觀示意圖把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聯系起來、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2.科學家通過高能粒子轟擊氧原子(如圖所示)后可短暫生成O4+這一特殊的微粒。下列能表示O4+模型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據離子的形成來分析。
【解答】解:每個氧原子的質子數為8,核外有8個電子,O4+是由氧原子失去4個電子后形成的,其質子數為8,核外有4個電子,第一層上2個,第二層上有2個,即圖示A正確。
故選:A。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3.聚吡咯因其良好的導電性和生物相容性常被用作腦機接口技術中的電極材料。聚吡咯是由吡咯單體(C4H5N)通過聚合反應形成的。下列關于吡咯單體說法正確的是(  )
A.吡咯單體由碳、氫、氮三種原子構成
B.吡咯單體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C.吡咯單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7
D.吡咯單體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4:5:1
【答案】C
【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可知.已知化學式可以知道物質的元素組成、每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各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分子質量等.可根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解答.
【解答】解:A、吡咯單體由分子構成,而吡咯單體分子由碳、氫、氮三種原子構成,故說法錯誤;
B、吡咯單體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5):(14×1),吡咯單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說法錯誤;
C、吡咯單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4+1×5+14×1=67,故說法正確;
D、吡咯單體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5):(14×1)≠4:5:1,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2023年7月12日,由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助推器內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符號表征看:甲的化學式是C2H8N2
B.從量的角度看:反應前甲和乙分子數目之比為2:3
C.從微觀構成看:丙物質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D.從宏觀物質看:生成物中含有單質與化合物兩類物質
【答案】B
【分析】一定條件下,C2H8N2與N2O4反應生成CO2、H2O和N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2H8N2+2N2O42CO2+4H2O+3N2。
【解答】解:A、從符號表征看:甲的化學式是C2H8N2,故選項正確。
B、從量的角度看:反應前甲和乙分子數目之比為1:2,故選項不正確。
C、從微觀構成看:丙物質(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故選項正確。
D、從宏觀物質看:生成物中含有單質(氮氣)與化合物(二氧化碳和水)兩類物質,故選項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5.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進“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天問一號”使用了西安交大研發團隊的材料——新型鎂鋰合金,“鎂”和“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鎂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3g
B.鋰元素的符號是LI
C.該合金是化合物
D.鎂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和質子數都是12
【答案】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根據鎂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錯誤。
B、根據鋰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鋰元素的符號是Li,故選項說法錯誤。
C、合金是指在一種金屬中加熱熔合其它金屬或非金屬而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該合金是混合物,故選項說法錯誤。
D、根據鎂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2;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鎂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和質子數都是12,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6.2025春晚舞臺上,宇樹科技機器人Unitree H1燃爆全球,該機器人的肢體骨骼主要由PEEK材料制成。PEEK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特種工程塑料,其化學式為(C19H10O3)n,具高比強度和低密度的特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PEEK屬于金屬材料
B.PEEK材料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C.PEEK材料屬于有機物
D.PEEK材料不可回收利用,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答案】C
【分析】A、根據金屬材料進行分析。
B、根據PEEK的化學式進行分析。
C、根據有機物進行分析。
D、根據環境污染進行分析。
【解答】解:A、PEEK屬于有機物,不屬于金屬材料,故選項說法錯誤;
B、PEEK材料分子是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C、PEEK材料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D、PEEK材料可回收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航天員的艙外服會放有一種藥餅,藥餅的主要成分是與氫氧化鈉性質相似的氫氧化鋰(LiOH)【其它成分不參加反應】。下列關于藥餅說法正確的是(  )
A.取部分藥餅溶于水后可以和碳酸鈉反應
B.藥餅放在艙外服中,主要作用是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
C.將藥餅放入稀鹽酸中,液體溫度降低
D.取少量藥餅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會變紅色
【答案】B
【分析】根據已有的堿的性質結合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氫氧化鋰不能與碳酸鈉反應,故A錯誤;
B、藥餅放在艙外服中,其中的氫氧化鋰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故其主要作用是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故B正確;
C、將藥餅放入稀鹽酸中,氫氧化鋰與稀鹽酸反應會放出熱量,故液體溫度升高,故C錯誤;
D、取少量藥餅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會變藍色,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加強對物質性質的掌握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8.鈦合金是一種新型合成材料,其中鈦(Ti)的金屬活動性位于Al和Zn之間。下列物質不能與Ti發生反應的是(  )
A.NaNO3 B.O2 C.H2SO4 D.ZnCl2
【答案】A
【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鈉(Na)的活動性比鋁(Al)強,而鈦(Ti)的金屬活動性位于Al和Zn之間,即鈉的活動性比鈦強。
【解答】解:A、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所以鈦不能與NaNO3發生置換反應,故選項符合題意。
B、大多數金屬能與氧氣發生反應,鈦在常溫或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相應的鈦的氧化物,所以O2能與Ti發生反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鈦的金屬活動性位于Al和Zn之間,鋅位于氫之前,說明鈦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之前。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所以鈦能與H2SO4發生反應,生成氫氣和鈦的硫酸鹽,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因為鈦(Ti)的金屬活動性位于Al和Zn之間,即鈦的活動性比鋅強。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所以鈦能與ZnCl2發生置換反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可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來判斷各物質能否與鈦發生反應。
9.捕集空氣中CO2加氫制甲醇(CH3OH),可實現CO2資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轉化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①中,電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個數比為2:1
B.反應②中,生產1.6kgCH3OH理論上要消耗2.2kgCO2
C.轉化過程中,H2O和H2循環轉化,無需額外補充
D.等質量的甲醇制取時消耗的CO2與燃燒時生成的CO2相等,實現“零碳”排放
【答案】C
【分析】由圖示可知,反應①是水在為一定條件下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反應②是氫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
【解答】解:A、由化學方程式2H2O2H2↑+O2↑可知,反應①中,電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個數比為2:1,選項說法正確;
B、設生產1.6kgCH3OH理論上要消耗CO2的質量為x,則:
CO2+3H2CH3OH+H2O
44 32
x 1.6kg
x=2.2kg,選項說法正確;
C、由反應①可知,水中的氫元素轉化為氫氣,由反應②可知,氫氣中的氫元素轉化為水和甲醇中的氫元素,因此轉化過程中,H2O需補充,選項說法錯誤;
D、甲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OH+3O22CO2+4H2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64份質量的甲醇燃燒會生成88份質量的二氧化碳;由化學方程式CO2+3H2CH3OH+H2O可知,每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能制得32份質量的甲醇,即每88份質量的二氧化碳能制得64份質量的甲醇。因此,等質量的甲醇制取時消耗的CO2與燃燒時生成的CO2相等,實現“零碳”排放,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加了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跨度。
10.我國科學家實現了在溫和條件下,利用CO2和H2一步合成乙醇(C2H5OH)。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反應物的分子數之比是1:4
B.該化學反應為化合反應
C.該反應中涉及兩種氧化物
D.乙醇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答案】C
【分析】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二氧化碳與氫氣在240℃、3MPa和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醇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C2H5OH+3H2O。
【解答】解: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兩種反應物的分子數之比是1:3或3:1,故A說法錯誤;
B、該反應的生成物有兩種,因此該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故B說法錯誤;
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該反應中涉及到二氧化碳和水兩種氧化物,故C說法正確;
D、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構成的,乙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D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11.2024年10月30日4時27分,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航天材料:飛船外殼用到的鈦合金具有熔點高、密度小的特點
B.服裝材料:艙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膠作為一種合成橡膠,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生命保障:已知航天食品中包含牛肉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為航天員提供維生素
D.能源系統:太陽能電池板能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供艙內各種電子設備使用
【答案】B
【分析】(1)根據飛船在飛行過程中要克服大氣阻力做功,產生大量熱量,為避免飛船變形,應選用熔點高的材料,同時為了減輕船體質量,根據ρ分析解答;
(2)根據材料的分類判斷;
(3)根據食物中富含的營養素來分析;
(4)根據金屬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解答】解:A、根據飛船在飛行過程中要克服大氣阻力做功,產生大量熱量,為避免飛船變形,應選用熔點高的材料,同時為了減輕船體質量,根據ρ可得m=ρV,體積相同時,密度越小,質量越小,所以飛船大量使用密度較小的合金材料,能減輕船體質量,綜合可知飛船外殼用到的鈦合金具有熔點高、密度小的特點,故A正確;
B、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B錯誤;
C、牛肉富含蛋白質,蔬菜富含維生素C,因此蔬菜主要為航天員提供維生素,故C正確;
D、太陽能電池板需要使用鋁合金箔片,鋁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屬性對科技進步的影響,根據物質屬性分析其對應的用途,難度一般。
12.近年來,中國空間站多次實現航天員進駐。航天員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氧氣,而中國空間站的氧氣是100%可再生的,其制取過程可以用如圖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參與該反應的三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1
C.圖中共有1種氧化物
D.構成反應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質量比為1:2
【答案】A
【分析】根據微觀反應示意圖和質量守恒定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二氧化碳在化學吸收劑和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CO22CO+O2。
A、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新物質,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選項說法正確;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與該反應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氣的三種分子的個數比為2:2:1,選項說法錯誤;
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該反應中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兩種氧化物,選項說法錯誤;
D、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構成反應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個數比為1:2,質量比為12:(16×2)=3:8,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13.載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圖的“氧再生系統”處理航天員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器1中產生的和的質量比是2:1
B.排到艙外的物質是CH4,它屬于有機物
C.整個“氧再生系統”實現了H2O的循環利用
D.該系統在產生O2的同時,降低了艙內CO2的濃度
【答案】A
【分析】觀察反應的微觀過程,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據其意義分析判斷有關的問題。
【解答】解:A、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反應器1中水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4:32=1:8,選項說法錯誤;
B、由圖示可知,排到艙外的物質是CH4,甲烷是一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它屬于有機物,選項說法正確;
C、由圖示可知,整個“氧再生系統”實現了H2O的循環利用,選項說法正確;
D、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反應器1中生成了氧氣,反應器2中消耗了二氧化碳,即該系統在產生O2的同時,降低了艙內CO2的濃度,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表示,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解答。
14.我國科學家在嫦娥五號月壤中發現了新礦物“嫦娥石”[(Ca8Y)Fe(PO4)7]、獲得了未來聚變能源資源——He﹣3的含量和提取參數,為我國月球資源評價和開發提供了基礎科學數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中P的化合價為+5價
B.嫦娥石中鈣、磷元素的質量比是8:7
C.He﹣3的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
D.He﹣3和H﹣3互為同位素原子
【答案】A
【分析】A、根據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He﹣3原子的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稱同位素,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由可知,磷酸根顯﹣3價,氧元素顯﹣2價,設磷酸根中磷元素的化合價是x,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x+(﹣2)×4=﹣3,則x=+5價,故選項說法正確。
B、嫦娥石中鈣、磷元素的質量比是(40×8):(31×7)≠8:7,故選項說法錯誤。
C、He﹣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相對原子質量是3,故選項說法錯誤。
D、He﹣3和H﹣3的核內質子數分別是2、1,核內質子數不同,不屬于同位素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有關計算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5.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游泳運動員汪順與由上億名數字火炬手組成的“數字人”共同點亮亞運主火炬,這是世界首創。數字人是一種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虛擬人物,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數字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數字人是由細胞組成的非生物
B.數字人不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
C.數字人的存在增大了世界物種的多樣性
D.數字人執行點火是在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解答】解:A.數字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虛擬人物,它不是由細胞組成的,而是由數據和算法構成,所以它不是生物,A錯誤。
B.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通常是指動物,它們通過攝取其他生物來獲取能量。數字人不是生物,也不參與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因此不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B正確。
C.物種多樣性指的是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而數字人不是生物,它的存在不會影響物種多樣性,C錯誤。
D.數字人執行任務是基于程序和算法的指令,而不是像生物那樣對外界刺激做出生物學意義上的反應,D錯誤。
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多樣性的內涵、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6.經過多年培育,浙江淳安縣1200多畝永久農田上長出了飽滿的“巨型稻”。跟常規稻相比,“巨型稻”根莖粗壯、葉茂、植株更高(1.5~2.2m),真正實現了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這種水稻具有以下特點:①抗倒伏;②分蘗(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處發生分枝形成新植株)力強,適合稀植;③谷粒多。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谷粒(果實)是由胚珠發育來
B.通過分蘗產生新植株的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C.“巨型稻”與常規稻的形狀差異屬于遺傳現象
D.“巨型稻”粗壯根莖的結構與其抗倒伏的性能相適應
【答案】D
【分析】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
2、經過精子與卵細胞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
3、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變異。
【解答】解:A、谷粒(果實)是由子房發育來的,胚珠發育成種子,A錯誤。
B、通過分蘗產生新植株的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B錯誤。
C、“巨型稻”與常規稻的形狀差異屬于變異現象,C錯誤。
D、“巨型稻”具有抗倒伏的特性,其根莖粗壯的結構與其抗倒伏的性能是相適應的,D正確。
故選:D。
【點評】掌握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及生物的變異等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17.中國航天育種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魔鬼辣椒是辣椒種子經太空特殊環境誘變作用后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種植的新品種,其辣度為可食用辣椒的100至200倍,且不會對人類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可用于制作催淚瓦斯、防狼噴霧劑等。下列有關魔鬼辣椒說法錯誤的是(  )
A.魔鬼辣椒屬于被子植物
B.魔鬼辣椒與水稻的親緣關系比銀杏近
C.魔鬼辣椒體內的所有細胞都含有葉綠體
D.魔鬼辣椒產生的辣汁來自于細胞中的液泡
【答案】C
【分析】(1)植物細胞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液泡、葉綠體(綠色部分)。
(2)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其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解答】解:A、魔鬼辣椒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其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A正確。
B、魔鬼辣椒與水稻同屬于被子植物,銀杏屬于裸子植物,所以魔鬼辣椒與水稻的親緣關系比銀杏近,B正確。
C、葉綠體主要存在于綠色部分的細胞內,如葉片、幼嫩的莖和葉柄等處,根部的細胞就不具有葉綠體,所以魔鬼辣椒體內的不是所有細胞都含有葉綠體,C錯誤。
D、液泡內含有細胞液,細胞液內溶解著多種物質,所以魔鬼辣椒產生的辣汁來自于細胞中的液泡,D正確。
故選:C。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經濟意義和遺傳育種在實踐上的應用等相關知識。
18.近日,中國選手吳艷妮打破塵封11年的女子室內60米欄全國紀錄。如圖所示,在比賽過程中,下列有關吳艷妮生理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聽到發令槍響后立即起跑,該反應屬于非條件反射
B.跑步時,主要靠骨骼肌產熱
C.跨欄時,需要腦干來維持身體平衡并協調運動
D.沖刺階段,主動脈內的血液含氧量較低,呈暗紅色
【答案】B
【分析】(1)沒有大腦皮層參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的反射是簡單(非條件)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的反射是復雜(條件)反射。
(2)動脈血是指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后,含氧氣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顏色鮮紅的血液。靜脈血是指氧氣與血紅蛋白分離后,含氧氣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
【解答】解:A、聽到發令槍響后立即起跑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屬于條件反射,錯誤。
B、人在劇烈運動時主要產熱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縮,因此他跑步時主要靠骨骼肌產熱,正確。
C、跨欄時,需要小腦來維持身體平衡并協調運動,錯誤。
D、沖刺階段,主動脈內流的是動脈血,血流速度最快,血液的含氧量高,顏色鮮紅,錯誤。
故選:B。
【點評】掌握反射的類型、動脈血和靜脈血的特點、小腦的作用是解題的關鍵。
19.我國外科專家首創“跟腱—脊髓中樞—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術,解決了脊髓損傷導致的膀胱功能障礙難題。具體做法是:分別剪斷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傳出神經,然后將二者進行顯微手術縫合,如圖所示。患者通過敲擊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則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人體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B.人體在②中產生尿意的感覺
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經中樞位于①
D.患者敲擊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反射屬于條件反射
【答案】C
【分析】神經系統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一個完整的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如圖所示,①②為神經中樞(脊髓)。
【解答】解:A、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腎臟,而膀胱是暫時儲存尿液,A錯誤。
B、“尿意”是在大腦皮層產生的,B錯誤。
C、觀察圖所示重建的完整“跟腱—脊髓中樞—膀胱”人工反射弧,其感受器位于跟腱,神經中樞位于①,C正確。
D、敲擊患者跟腱促發膀胱排尿,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屬于簡單(非條件)反射,D錯誤。
故選:C。
【點評】關鍵是理解熟記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20.神八與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讓華夏大地一片歡騰,伴隨這次巨大成功的還有番茄試管苗空間開花結實的實驗。8瓶矮化的番茄試管苗在太空中茁壯成長,其中5株開花結果,一個果實已經轉紅。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這些番茄試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發育而來的
B.這些番茄苗都具有細胞結構和遺傳物質
C.它們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
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組織、分生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等組成
【答案】D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組織、結構層次等的知識,分析資料解答。
【解答】解:A、番茄屬于種子植物,有性生殖,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有一個受精卵分裂、分化、發育而來,不符合題意。
B、番茄屬于植物,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的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不符合題意。
C、番茄屬于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不符合題意。
D、番茄屬于植物,植物的組織主要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等。它們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點和功能。上皮組織屬于動物的組織,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植物的組織及功能、結構層次等是考試的重點,注意掌握和靈活答題。
21.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將人乳鐵蛋白基因導入奶牛的受精卵中,最終培育出的轉基因奶牛,能產出含人乳鐵蛋白的牛奶,具體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和生長形成胚胎
B.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母牛的輸卵管
C.后代奶牛遺傳物質和母牛一致
D.此技術與動物的克隆技術相同
【答案】A
【分析】轉基因技術是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轉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現出轉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解答】解:A、受精卵在體外培養過程中會經歷細胞分裂、分化和生長,最終形成早期胚胎,A正確。
B、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母牛的子宮,而不是輸卵管,B錯誤。
C、后代奶牛的遺傳物質來自重組DNA,而不是代孕的母牛。因此后代奶牛的遺傳物質和母牛不一致,C錯誤。
D、此技術是轉基因技術,與克隆技術不同。克隆技術是復制個體,而轉基因技術是改變基因,D錯誤。
故選:A。
【點評】解題關鍵是掌握現代生物技術相關知識。
22.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將猛犸鼠的毛發相關基因植入小鼠基因組,培育出具有長毛特征的“猛犸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猛犸鼠”的所有性狀均由猛犸鼠基因控制
B.“猛犸鼠”的長毛特征與猛犸鼠基因有關
C.基因編輯技術能夠精準插入猛犸鼠的特定基因
D.該技術表明,滅絕動物的特征未來可能被部分復原
【答案】A
【分析】(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
(2)轉基因技術是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轉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現出轉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解答】解:A、“猛犸鼠’是由小鼠和猛犸鼠的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所有性狀并非均由猛犸鼠基因控制,小鼠自身的基因也會控制一些性狀,A錯誤。
B、因為將猛犸鼠的毛發相關基因植入小鼠,所以“猛犸鼠”的長毛特征與猛犸鼠基因有關,B正確。
C、基因編輯技術的特點就是能夠精準插入特定基因,這里能夠精準插入猛犸鼠的特定基因,C正確。
D、該技術將猛犸鼠基因植入小鼠,使其具有猛犸鼠的部分特征,表明滅絕動物的特征未來可能被部分復原,D正確。
故選:A。
【點評】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及轉基因技術的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23.我國科研團隊近期在福建發現了距今1.5億年的鳥類化石“政和八閩鳥”。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鳥類之一,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政和八閩鳥”骨骼中空,適合飛行
B.“政和八閩鳥”是胎生哺乳的
C.“政和八閩鳥”幼年在水中生活,成年水陸兩棲
D.“政和八閩鳥”體溫不恒定
【答案】A
【分析】鳥類的主要特征(1)體表被有羽毛鳥的前肢覆蓋著初級與次級飛羽和覆羽,從而變成飛翔的構造。這些羽毛質輕、結實、具有彈性,有助于提高飛行效率。鳥體的尾羽能在飛翔中起定向和平衡作用。
(2)前肢特化為翼,后肢第五趾退化;有角質喙,沒有牙齒;卵生。
(3)鳥類的呼吸功能的增進,使之可以在高空缺氧的情況下活動自如。空氣經過氣囊,到毛細支氣管網中交換氣體,然后由前氣囊排出。無論是吸氣還是呼氣,氣體都是單向流動(即雙重呼吸)。
(4)鳥類是恒溫動物,鳥類具有高而恒定的體溫。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政和八閩鳥”屬于鳥類,其長骨中空,適于飛行;卵生,卵外有堅硬的卵殼,適用于陸地生活;體溫恒定。因此,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掌握鳥類的主要特征以及適于飛行的特征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24.玉米常被用作飼料,其蛋白質含量較低,因此飼喂時還需要補充大豆蛋白。我國科學家花費10年時間,提取了4萬個樣本的基因進行鑒定,從野生玉米中分離出高蛋白基因THP9,并通過雜交實驗使玉米的蛋白質含量從8%提升到14%,預計推廣后我國每年可以少進口4200多萬噸大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上述過程說明基因能控制性狀
B.玉米的雜交過程屬于是無性生殖
C.上述過程運用了轉基因技術
D.玉米中的營養物質大多由胚乳提供
【答案】B
【分析】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內的生物技術。它是在分子水平上進行的遺傳操作,按照預先設計的藍圖把一種生物的基因分離出來,在體外進行拼接組合,然后轉入另一種生物的體內,從而改造某些遺傳性狀,最終獲得人們所需要的新品種。
【解答】解:A、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 片段。生物的各種性狀都是分別由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A正確。
B、玉米的雜交過中有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過程,屬于有性生殖,B錯誤。
C、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內的生物技術。從野生玉米中分離出高蛋白基因THP9,并通過雜交實驗使玉米的蛋白質含量從8%提升到14%,屬于轉基因技術,C正確。
D、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其營養物質大多由胚乳提供,D正確。
故選:B。
【點評】掌握轉基因技術和種子的結構等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25.“朱雀三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運載火箭,計劃2025年實施首飛,2026年實現回收復用。
(1)箭體結構材料要承受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和極端高溫。推測該材料應具有的性能特點是 耐腐蝕和高熔點  (填“耐腐蝕”“密度大”或“高熔點”)。
(2)如圖為甲烷燃燒的微觀示意圖(未配平),生成物C、D的分子個數之比是 1:2  。
(3)甲烷具有可燃性,液氧具有助燃性,兩者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構成物質的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不同。
【答案】(1)耐腐蝕和高熔點;
(2)1:2;
(3)分子。
【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據其意義分析判斷有關的問題。
【解答】解:(1)箭體結構材料要承受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和極端高溫。推測該材料應具有的性能特點是耐腐蝕和高熔點;
(2)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在點燃的條件下,甲烷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物C(二氧化碳)、D(水)的個數比為1:2;
(3)甲烷具有可燃性,液氧具有助燃性,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構成的,液氧是由氧分子構成的,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因此甲烷和液氧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
故答案為:(1)耐腐蝕和高熔點;
(2)1:2;
(3)分子。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利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來確定物質的化學式、學會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26.水和氧氣是航天員探索宇宙時保障生命的重要物質。航天項目組設計了太空艙內水和氧氣循環利用的方案,如圖所示:
(1)寫出步驟Ⅱ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某種太空凈水器可將生活廢水、尿液凈化成可飲用的水,這種太空凈水器的凈水方法可能是 D  。
A.吸附法
B.過濾法
C.沉淀法
D.蒸餾法
(3)該方案中消耗氧氣的途徑是 呼吸作用  。
【答案】(1);
(2)D;
(3)呼吸作用。
【分析】(1)根據題文信息來分析;
(2)根據太空凈水器的凈水方法來分析;
(3)根據呼吸作用來分析。
【解答】解:(1)步驟Ⅱ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水和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某種太空凈水器可將生活廢水、尿液凈化成可飲用的水,這種太空凈水器的凈水方法可能是蒸餾法(蒸餾能夠得到蒸餾水),不可能是吸附法(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過濾法(處于失重狀態,過濾不能進行)、沉淀法(處于失重狀態,沉淀不能產生),故選:D;
(3)該方案中消耗氧氣的途徑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過程中,有機物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
故答案為:
(1);
(2)D;
(3)呼吸作用。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轉化和制備,解答時要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27.2024年9月,我國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火箭完成了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圖甲),標志著我國商業航天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突破。該火箭使用甲烷在液氧中燃燒為火箭提供推力,燃燒過程的微觀模型如圖乙。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甲烷屬于化合物中的  有機物  。(選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請畫出圖乙中“?”處的分子微觀模型    。
(3)火箭勻速下降過程中,火箭受到的推力方向為  豎直向上  (不計空氣阻力)。
【答案】(1)有機物;
(2)
(3)豎直向上。
【分析】(1)根據有機物的概念來分析;
(2)根據甲烷燃燒的原理并結合微觀粒子模型來分析;
(3)根據二力平衡條件來分析。
【解答】解:(1)有機物通常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些簡單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除外。甲烷的化學式為CH4,它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
(2)根據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CO2+2H2O,觀察微觀模型可知,反應前有1個甲烷分子(CH4)和2個氧分子(O2),反應后已經有2個水分子(H2O),還缺少1個二氧化碳分子(CO2),二氧化碳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其微觀模型為:一個碳原子周圍連接兩個氧原子,圖示如下:;
(3)火箭勻速下降,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火箭受到重力和推力這一對平衡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所以推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
故答案為:
(1)有機物;
(2);
(3)豎直向上。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有機物的概念、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力的三要素等相關知識,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即可解答。
28.新能源汽車具有環保、經濟的優點,但同時面臨充電難、電池自燃等難題。
(1)三氧化二銻(Sb2O3)是一種常見的無機阻燃劑,Sb2O3中Sb的化合價為 +3  價。
(2)為防止電池自燃,廠商會在電池下方加裝冷卻系統。從燃燒的條件來看,該系統能防止電池包自燃的原理是 使溫度達不到電池的著火點  。
(3)一輛電池容量為100千瓦時的電車,若電機工作時的平均功率為20千瓦,不考慮其他能量損耗,該電車在充滿電時最多能行駛 5  小時。
【答案】(1)+3;
(2)使溫度達不到電池的著火點;
(3)5。
【分析】(1)根據化合價法則來分析;
(2)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來分析;
(3)根據t來計算。
【解答】解:(1)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顯﹣2價。對于Sb2O3,設Sb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可得2x+3×(﹣2)=0,即2x﹣6=0,解得x =+3。所以Sb2O3中Sb的化合價為+3價;
(2)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冷卻系統能防止電池包自燃,是因為它能夠降低溫度,使溫度達不到電池的著火點;
(3)根據公式t(其中t是時間,W是電能,P是功率),已知W=100kW h,P=20kW,將其代入公式可得t=5h。
故答案為:
(1)+3;
(2)使溫度達不到電池的著火點;
(3)5。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合價法則的運用、物質燃燒的條件及電功率的計算等相關知識,難度不大,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即可解答。
29.光伏電池片是實現光伏發電的核心部件,其生產工藝流程中需要經過“制絨”環節,即用氫氧化鉀溶液腐蝕光滑的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狀絨面(如圖甲),其反應原理為:Si+2KOH+H2O=K2SiO3+2H2↑。
(1)生成物K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4  價。
(2)根據圖乙分析金字塔狀“絨面”可以增加硅對陽光吸收量的原因是  攝入的陽光經過“絨面”的多次折射吸收,被反射回的陽光減少了(合理即可)  。
(3)可選用  稀鹽酸(合理即可)  (填寫一種具體物質),將“制絨”后產生的含KOH的廢液處理至中性。
【答案】(1)+4;
(2)攝入的陽光經過“絨面”的多次折射吸收,被反射回的陽光減少了(合理即可);
(3)稀鹽酸(合理即可)。
【分析】(1)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來分析;
(2)根據圖乙信息來分析;
(3)根據氫氧化鉀的性質來分析。
【解答】解:(1)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2+x+(﹣2)×3=0,則x=+4價;
(2)根據圖乙分析,金字塔狀“絨面”可以增加硅對陽光吸收量的原因是攝入的陽光經過“絨面”的多次折射吸收,被反射回的陽光減少了;
(3)稀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所以可加入稀鹽酸等將“制絨”后產生的含KOH的廢液處理至中性。
故答案為:
(1)+4;
(2)攝入的陽光經過“絨面”的多次折射吸收,被反射回的陽光減少了(合理即可);
(3)稀鹽酸(合理即可)。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30.近期中國科學家成功制造出“二維金屬”,其制作大致過程如圖所示。
(1)制作過程中用到了MoS2底砧,已知在MoS2中S的化合價為﹣2價,則Mo的化合價為  +4  。
(2)加熱過程中,金屬粉末變為了金屬液滴,金屬粉末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熔化  。
(3)金屬液滴凝固后在極大的壓力下被壓成超薄金屬薄膜,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體發生  形變  。
【答案】(1)+4;
(2)熔化;
(3)形變。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2)根據物質的狀態來分析;
(3)根據力的作用來分析。
【解答】解:(1)已知在MoS2中S的化合價為﹣2價,設Mo的化合價為x,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知,x+(﹣2)×2=0,x=+4;故答案為:+4;
(2)加熱過程中,金屬粉末變為了金屬液滴,金屬粉末發生的物態變化是熔化;故答案為:熔化;
(3)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金屬液滴凝固后在極大的壓力下被壓成超薄金屬薄膜,金屬的形狀發生了改變,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故答案為:形變。
【點評】本題是一種理化題,掌握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物質的三態變化以及力的作用效果是解題的關鍵。
31.中國空間站——“天空二號”翱翔太空。航天員以甲烷(CH4)為燃料進行在軌點火燃燒實驗,觀察到甲烷火焰與地面上對照實驗的火焰相比,顯得短而圓,且微弱。
(1)組成甲烷的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是  3:1  。
(2)從燃燒的條件分析,點火的目的是  使甲烷溫度達到著火點  。
(3)甲烷太空火焰與地面火焰相比顯得微弱的原因是:空間站失重條件下,空氣流動性差,造成火焰周圍的  氧氣  不充足,甲烷燃燒不夠充分。
【答案】(1)3:1;
(2)使甲烷溫度達到著火點;
(3)氧氣。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元素質量比可以通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來計算。
(2)根據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燃燒需要同時滿足可燃物、氧氣(或空氣)以及達到著火點三個條件,點火的目的是使可燃物達到著火點。
(3)根據太空環境的特點和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太空失重環境下,空氣流動性差,氧氣供應不足,會影響燃燒的充分性。
【解答】解:(1)根據甲烷的化學式計算:碳元素:氫元素=12:(1×4)=3:1;
(2)甲烷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點燃可能使甲烷溫度達到著火點;
(3)太空失重,空氣不能對流,使甲烷消耗的氧氣不能及時補充,導致氧氣不足,燃燒不充分,火焰顯得微弱。
故答案為:(1)3:1;
(2)使甲烷溫度達到著火點;
(3)氧氣。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燃燒的條件以及太空環境對燃燒的影響。完成此題,需要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并結合已有的化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解答。通過本題,可以加深對燃燒條件和太空環境特點的理解。
32.2025年央視春晚上,杭州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以一場《秧BOT》的創意舞蹈表演,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尖端科技無縫融合,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1)高純硅是制作人形機器人芯片的主要材料,制備高純硅通常采用三氯硅烷還原法,其中主要反應之一為SiO2+2CSi+2CO↑,則反應物中具有還原性的是  碳(C)  。
(2)鋰電池是人形機器人的動力來源,如圖所示為鋰原子構成示意圖,其中“”表示的微觀粒子是  質子  。現有的鋰電池主要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電極中主要成分為LiFePO4,其中鋰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和+5,則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2  。
【答案】(1)碳(C);
(2)質子;+2。
【分析】(1)對于制備高純硅的反應,分析反應物在反應中的得失氧情況,確定具有還原性的物質;
(2)根據鋰原子的構成示意圖,判斷“”表示的微觀粒子;依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計算磷酸鐵鋰電池中 Fe 元素的化合價。
【解答】解:(1)在反應SiO2+2CSi+2CO↑中,碳得到氧變成一氧化碳,所以具有還原性的是碳(C)。
(2)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在原子核內,所以表示的微觀粒子是質子。在LiFePO4中,鋰元素(Li)化合價為+1,磷元素(P)化合價為+5,氧元素(O)化合價通常為﹣2 價,設鐵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1)+x+(+5)+(﹣2)×4=0,解得x=+2,即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故答案為:
(1)碳(C);
(2)質子;+2。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的還原性判斷、原子構成以及化合價計算。解題關鍵在于理解相關化學概念并能準確運用。這有助于鞏固化學基礎知識,提升對化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33.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隨后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順利進入中國空間站。
(1)“神舟十九號”飛船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鈦合金,鈦合金的硬度  大于  金屬鈦的硬度(選填“大于”或“小于”)。
(2)裝置X中在通電的條件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H2↑+O2↑  。
(3)早前的“天宮課堂”上,航天員王亞平將一片泡騰片放入一懸浮的水球中,只見泡騰片在水球里不斷冒泡,水球逐漸變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氣泡球”,并且產生陣陣香氣。航天員能聞到香氣是因為  分子在不斷運動  (用微粒的觀點解釋)。
【答案】(1)大于。
(2)2H2O2H2↑+O2↑。
(3)分子在不斷運動。
【分析】(1)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組成純金屬的硬度。
(2)結合“天宮課堂”和電解水的實驗背景,可知裝置X是電解水的裝置,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
(3)從微觀角度來看,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
【解答】解:(1)鈦合金是由鈦和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組成的合金,所以鈦合金的硬度大于金屬鈦的硬度;故答案為:大于。
(2)觀察可知,裝置X中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根據化學反應式的書寫原則,水通電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故答案為:2H2O2H2↑+O2↑。
(3)泡騰片在水球中反應產生有香氣的物質,這些物質的分子會不斷運動,擴散到周圍的空間中,從而使航天員能夠聞到香氣;故答案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題目通過“神舟十九號”和“天宮課堂”的背景,考查學生對合金性質、電解水反應和分子性質的理解,題目以航天科技為背景,將化學知識與前沿科技相結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34.如圖所示為杭州奧體中心游泳館水循環系統,該系統使游泳館實現常年“不換水”的同時水質完全符合國際賽事標準,充分體現了杭州綠色亞運的理念。回答問題:
(1)水經過毛發分離器和硅藻土分離器,初步完成了水體不溶性雜質的去除,則此過程用到的物質分離方法為  過濾  。
(2)NaClO是常用的消毒劑,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1  價。
(3)工業上用X+2NaOH=NaCl+NaClO+H2O制取NaClO,則X的化學式為  Cl2  。
【答案】(1)過濾;
(2)+1;
(3)Cl2。
【分析】(1)根據過濾能將固體和液體分離來分析;
(2)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來分析;
(3)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來分析。
【解答】解:(1)水經過毛發分離器和硅藻土分離器,初步完成了水體不溶性雜質的去除,則此過程用到的物質分離方法為過濾。
(2)次氯酸鈉(NaClO)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0,解得:x=+1。
(3)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2NaOH=NaCl+NaClO+H2O可知,反應后Na、Cl、H、O的個數分別是2、2、2、2,反應前除X外Na、Cl、H、O的個數分別是2、0、2、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則X中含有2個Cl,所以X的化學式為:Cl2。
故答案為:
(1)過濾;
(2)+1;
(3)Cl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合價的計算和質量守恒定律,難度不大,根據所學知識,結合題中信息,認真分析即可解答。
35.疫苗接種被認為是醫學科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發的主要階段包括:分離獲得毒株→制成疫苗→動物實驗→臨床試驗→審批上市。那么如何評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動物實驗】
(1)實驗方案:
實驗過程中,B組注射的是  等量的生理鹽水  。
(2)實驗結果:僅A組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由于抗原的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兩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標  相同  ,說明疫苗X對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認為,通過小鼠實驗篩選出的疫苗,還需要用靈長類動物(如猴)實驗評估疫苗,進一步確認安全有效后,方可進行臨床試驗。從進化角度分析,支持用靈長類動物實驗評估疫苗的理由是  在各類動物中,靈長類動物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相同特征最多  。
【社會參與】接種疫苗是對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當接種疫苗達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疫情蔓延,因此接種疫苗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健康,更是為了全社會的健康。
【答案】(1)等量的生理鹽水
(2)相同
(3)在各類動物中,靈長類動物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相同特征最多
【分析】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解答】解:(1)對照實驗要遵循對照性原則。實驗過程中,B組注射的是等量的生理鹽水,與A組作對照。
(2)實驗結果:僅A組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由于抗原的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兩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標相同,說明疫苗X對小鼠沒有產生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認為,通過小鼠實驗篩選出的疫苗,還需要用靈長類動物(如猴)實驗評估疫苗,進一步確認安全有效后,方可進行臨床試驗。從進化角度分析,支持用靈長類動物實驗評估疫苗的理由是:在各類動物中,靈長類動物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相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為:(1)等量的生理鹽水
(2)相同
(3)在各類動物中,靈長類動物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相同特征最多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人體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和計劃免疫及其意義。
36.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哪吒肉身是用藕粉做的,藕是一種水生植物,其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多種無機鹽。為了研究不同無機鹽對藕生長的影響,某實驗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
選用三株大小和長勢相似的藕,分別栽培在盛有不同培養液的三只栽培盆中,放在自然光下照射。15天后藕的生長情況記錄如下:
A B C
蒸餾水 營養液1 營養液2
基本不生長,葉片邊緣發黃。 生長緩慢,基本無分枝,葉片增加少,且較薄。 生長迅速,分枝多,葉片增加多,且較厚。
(1)植物通過 光合作用  (填一種生理活動)制造有機物,促進其生長。如上表所示,15天內長勢最好的組
別為 C  (填栽培盆字母)。
(2)要使實驗設計更加合理,除了選擇藕的大小和長勢相似外,還應該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營養液等量(光照時間相同或控制溫度相同)  。(寫出一點)
(3)合理的施肥可以促進藕的莖葉生長。該小組配制了一種營養液,含有NH4NO3、CaHPO4、MgSO4你覺得該小組還需要添加適量的 A  (填字母)。
A.草木灰(K2CO3)
B.尿素(CO(NH2)2)
C.熟石灰(Ca(OH)2)
【答案】(1)光合作用;C。
(2)營養液等量(光照時間相同或控制溫度相同)。
(3)A。
【分析】(1)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
(2)營養液中含有各種無機鹽以及營養物質,蒸餾水中不含無機鹽等營養物質,植物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
(3)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氮、磷、鉀。
【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實質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所以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促進其生長。葉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C組葉片增加多,因此15天內長勢最好。
(2)對照實驗只能有一個變量,要使實驗設計更加合理,除了選擇的植株大小和長勢相似外,還要求營養液等量或光照時間相同或控制溫度相同。
(3)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該小組配制了一種營養液,含有NH4NO3、CaHPO4、MgSO4。還缺少含有鉀肥的營養液。所以該小組還需要添加適量的草木灰(K2CO3)。
故選:A。
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C。
(2)營養液等量(光照時間相同或控制溫度相同)。
(3)A。
【點評】熟記光合作用的實質、對照實驗的原理、植物生殖所需無機鹽是解題的關鍵。
37.“氧燭”常用做潛艇等密閉倉內的緊急供氧設備,使用時按壓點火裝置,藥塊中的鎂粉持續氧化放熱,產生熱量使氯酸鈉(NaClO3)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產生氧氣,化學方程式:2NaClO32NaCl+3O2↑。Mg粉持續氧化放出的熱量可維持至氯酸鈉耗盡,生成的氧氣經氣濾裝置后由氧氣出氣口排出。其裝置如圖甲。查資料可知產氧藥塊有A、B兩種:A藥塊含有NaClO3和MnO2,并均勻分布金屬燃料鎂粉:B藥塊含有NaClO3和MnO2,不含鎂粉,如圖乙。
為探究A、B藥塊的組合方式對氧燭產氧量的影響,小科進行了以下實驗。
(1)從反應的基本類型看,分解氯酸鈉獲取氧氣屬于  分解  反應。
(2)為探究A、B兩種藥塊填充布局方式對產氧量的影響,小科進行了圖丙設計。為保障A、B藥塊中的NaClO3完全消耗,以達到最大產氧量的目的,應選擇哪一種結構? 內外結構,A層中含有鎂粉,B層中不含鎂粉。A中的鎂粉氧化放出的熱量,可以持續并最大限度地提供給B層中的氯酸鈉,從而使B層中的氯酸鈉也完全分解  。
(3)為探究產氧量與A、B藥塊的質量配比的關系,小科在保證A、B藥塊總質量相同的前提下,按不同的質量比進行模擬實驗,并繪制出產氧總量隨著A藥塊所占質量比變化的柱狀圖,如圖丁所示。則該實驗的結論是: 在A、B藥塊總質量相同的前提下,產氧總量隨A藥塊所占質量比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且在A質量比為40%時,產氧量最大  。
(4)為進一步確定產氧量最高的A、B藥塊質量比,該如何進一步實驗?請簡述實驗步驟: 在A藥塊的質量比為40%左右,以更小的百分比差值取多組數據,進行多次實驗  。
【答案】(1)分解。
(2)內外結構,A層中含有鎂粉,B層中不含鎂粉。A中的鎂粉氧化放出的熱量,可以持續并最大限度地提供給B層中的氯酸鈉,從而使B層中的氯酸鈉也完全分解;
(3)在A、B藥塊總質量相同的前提下,產氧總量隨A藥塊所占質量比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且在A質量比為40%時,產氧量最大;
(4)在A藥塊的質量比為40%左右,以更小的百分比差值取多組數據,進行多次實驗。
【分析】(1)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是分解反應。
(2)為達到最大的產氣量,在選取結構時應使鎂粉所放出的熱量都被藥塊吸收以使其充分反應;
(3)從圖丁可分析其產氧量為先增加后減少;
(4)通過產氧量的多少,設定多組濃度梯度確定最適質量比。
【解答】解:(1)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是分解反應。從反應的基本類型看,分解氯酸鈉獲取氧氣屬于分解反應。
(2)以達到最大產氧量的目的,應選擇:內外結構。理由為A層中含有鎂粉,B層中不含鎂粉。A中的鎂粉氧化放出的熱量,可以持續并最大限度地提供給B層中的氯酸鈉,從而使B層中的氯酸鈉也完全分解。
(3)出產氧總量隨著A藥塊所占質量比變化的柱狀圖可知,在A、B藥塊總質量相同的前提下,產氧總量隨A藥塊所占質量比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且在A質量比為40%時,產氧量最大。
(4)為進一步確定產氧量最高的A、B藥塊質量比,在A藥塊的質量比為40%左右,以更小的百分比差值取多組數據,進行多次實驗。
故答案為:(1)分解。
(2)內外結構,A層中含有鎂粉,B層中不含鎂粉。A中的鎂粉氧化放出的熱量,可以持續并最大限度地提供給B層中的氯酸鈉,從而使B層中的氯酸鈉也完全分解;
(3)在A、B藥塊總質量相同的前提下,產氧總量隨A藥塊所占質量比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且在A質量比為40%時,產氧量最大;
(4)在A藥塊的質量比為40%左右,以更小的百分比差值取多組數據,進行多次實驗。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38.目前的社會生活處處需要電子產品,但隨之而來的是用眼過度導致的酸脹不適。“蒸汽眼罩”只需要撕開包裝就能迅速升溫,敷在眼睛上有利于舒緩用眼過度導致的疲勞。項目學習小組的同學對其成分以及原理都非常感興趣。
【探究一:成分探究】有同學查閱資料發現“蒸汽眼罩”是借助鐵生銹產生熱量,使材料內部的水分穩定蒸發,利用產生的熱度和濕度緩解眼部疲勞。
(1)如果用化學的方法來證明有鐵粉的存在,簡要說明方法  取少量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且生成的氣體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證明有鐵粉存在  。
(2)有同學拆解眼罩后發現里面的粉末要比實驗室常見的鐵粉更加細,分析產品設計過程中選擇顆粒更小的鐵粉的原因是  顆粒更小的鐵粉與氧氣、水的接觸面積大,能加快鐵生銹的反應速率  。
【探究二:原理探究】鐵生銹反應放熱緩慢,但為什么蒸汽眼罩發熱迅速?哪些因素能加快反應,使蒸汽眼罩快速發熱?某小組同學采用對照實驗展開探究,設計實驗方案如下:(查閱資料:蒸汽眼罩內部材料有鐵粉、活性炭、氯化鈉、水等)
試劑
方案一 4g鐵粉、2mL水
方案二 4g鐵粉、2mL水、2g氯化鈉
方案三 4g鐵粉、2mL水、2g活性炭
方案四 4g鐵粉、2mL水、2g氯化鈉、2g活性炭
使用溫度傳感器收集數據并生成圖像如圖:
(3)對比分析圖像,你獲得的結論是  活性炭和氯化鈉共同作用能顯著加快鐵生銹的反應速率,使蒸氣眼罩迅速發熱  。
【項目反思】
(4)知道“蒸汽眼罩”的原理以及成分后,請你從如何保存“蒸汽眼罩”的角度給產品的包裝提一條建議。
【答案】(1)取少量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且生成的氣體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證明有鐵粉存在;
(2)顆粒更小的鐵粉與氧氣、水的接觸面積大,能加快鐵生銹的反應速率;
(3)活性炭和氯化鈉共同作用能顯著加快鐵生銹的反應速率,使蒸氣眼罩迅速發熱;
(4)采用密封包裝。
【分析】(1)根據鐵與稀鹽酸反應會產生氫氣來分析解答;
(2)根據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來分析解答;
(3)根據實驗內容和圖像來分析解答;
(4)根據蒸汽眼罩的發熱原理是鐵生銹,而鐵生銹需要與氧氣、水接觸來分析解答。
【解答】解:(1)鐵與稀鹽酸反應會產生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則證明有鐵粉的存在的方法是取少量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且生成的氣體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證明有鐵粉存在;
(2)根據化學反應的影響因素,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則選擇顆粒更小的鐵粉的原因是顆粒更小的鐵粉與氧氣、水的接觸面積大,能加快鐵生銹的反應速率;
(3)對比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的圖像可知,鐵粉和水遇到氯化鈉或活性炭,溫度不發生明顯變化,但鐵粉和水遇到氯化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會使溫度明顯升高,故對比分析圖像,你獲得的結論是活性炭和氯化鈉共同作用能顯著加快鐵生銹的反應速率,使蒸氣眼罩迅速發熱;
(4)蒸汽眼罩的發熱原理是鐵生銹,而鐵生銹需要與氧氣、水接觸,為了防止蒸氣眼罩在未使用時提前反應,應隔絕水和氧氣,則從保存“蒸汽眼罩”的角度,產品包裝應采用密封包裝。
故答案為:(1)取少量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且生成的氣體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證明有鐵粉存在;
(2)顆粒更小的鐵粉與氧氣、水的接觸面積大,能加快鐵生銹的反應速率;
(3)活性炭和氯化鈉共同作用能顯著加快鐵生銹的反應速率,使蒸氣眼罩迅速發熱;
(4)采用密封包裝。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要將題中的知識認知透,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
39.2023年4月24日,以“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為主題的第八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在合肥舉辦。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巡天探宇的腳步從未停歇。
(1)運載火箭的推進劑中有四氧化二氮(N2O4),則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4  。
(2)我國研制的航天員艙外服內含有與氫氧化鈉化學性質相似的氫氧化鋰(LiOH),它不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B  。
A.與二氧化碳反應
B.與氧化鐵反應
C.與鹽酸反應
D.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3)天宮課堂的“太空冰雪實驗”中用到了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它在太空中形成液體球態,當用帶有結晶核的繩子接觸液球,它就會瞬間變成“冰球”。現將130g乙酸鈉加入100g水中,加熱至固體完全溶解,再冷卻至20℃,且沒有晶體析出,得到乙酸鈉的過飽和溶液,該溶液質量分數為  56.5%  (精確到0.1%)。
(4)在航天探測器的控制系統中使用了導電性優良的金屬銅。銅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備:
方法一:火法煉銅:Cu2S+O22Cu+SO2
方法二:濕法煉銅:Fe+CuSO4=Cu+FeSO4
上述兩種方法中,方法二更好的原因是  能耗低、沒有二氧化硫產生  。
【答案】(1)+4;
(2)B;
(3)56.5%;
(4)能耗低、沒有二氧化硫產生。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去分析。
(2)根據堿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非金屬氧化物、酸、鹽等反應),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公式分析。
(4)方法一:條件需要高溫且會產生二氧化硫,方法二:常溫就能進行且不產生污染物。
【解答】解:(1)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X,已知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由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2X+(﹣2)×4=0,解之得:X=+4。
(2)A、堿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氫氧化鋰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鋰和水,故選項說法正確。
B、金屬氧化物不能與堿反應,氫氧化鋰不能與氧化鐵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C、酸和堿能發生中和反應,氫氧化鋰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鋰和水,故選項說法正確。
D、一些鹽和堿能發生反應,氫氧化鋰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鋰,故選項說法正確。
(3)130g乙酸鈉加入100g水中,加熱至固體完全溶解,再冷卻至20℃,且沒有晶體析出,所以乙酸鈉的過飽和溶液,其質量分數為:100%≈56.5%;
(4)方法一:條件需要高溫且會產生二氧化硫,造成空氣污染,方法二:常溫就能進行且不產生污染物,故方法二更好,能耗低、沒有二氧化硫產生。
故答案為:(1)+4;
(2)B;
(3)56.5%;
(4)能耗低、沒有二氧化硫產生。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要將題中的知識認知透,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
40.2024年是國家實行《“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的起始年,減鹽、減糖、保持健康體重以及通過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等是實現體重管理的重要方法。查閱活動實施方案可知:健康成年人食鹽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克;攝入碳水化合物過量會導致肥胖。
(1)從新陳代謝的角度解釋肥胖形成的原因是 攝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  。
(2)游泳有助于減脂。游泳時,手向后劃水人就向前運動,這一現象蘊含的科學原理是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若某日攝入食鹽(氯化鈉)4.5克,請計算利用4.5克氯化鈉可以配制成多少克的生理鹽水。(已知生理鹽水的質量分數為0.9%)
【答案】(1)攝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500g。
【分析】(1)根據肥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攝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分析。
(2)根據游泳時,手向后劃水人就向前運動,這一現象蘊含的科學原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
(3)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分析。
【解答】解:(1)肥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攝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當人體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精制糖和淀粉類食物,這些食物在體內被代謝成葡萄糖,隨后轉化為能量。如果攝入的能量超出了身體的需求,多余的能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從而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
(2)游泳時,手向后劃水人就向前運動,這一現象蘊含的科學原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當手向后推水時,水也會對手施加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從而推動身體向前移動。
(3)利用4.5克氯化鈉可以配制成生理鹽水的質量為500g。
答:利用4.5g氯化鈉可以配制成500g的生理鹽水。
故答案為:(1)攝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500g。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知識的能力。
41.2025年4月,浙江省遂昌縣新發現一處大型螢石礦床,螢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鈣(CaF2)。氟化鈣熔點高且難溶于水,被稱作“工業維生素”,是制取氟化氫(HF)的核心原材料。從螢石中提取氟化鈣的流程如圖所示:
(1)操作A的名稱是  過濾  。
(2)小龍為檢驗粗產品中是否含有雜質氫氧化鈣(其他雜質可忽略)。取少許粗產品,加水溶解后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加入  酚酞  加以檢驗。
(3)氟化氫廣泛應用于工業、電子、醫療領域。工業上利用螢石與濃硫酸反應制備氟化氫。反應方程式為:CaF2+H2SO4(濃)2HF↑+CaSO4。若某工廠用含氟化鈣78%的螢石礦石1000千克進行反應,理論上可生產多少千克氟化氫氣體。
【答案】(1)過濾;
(2)酚酞;
(3)400kg。
【分析】(1)根據操作A是將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分析;
(2)根據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分析;
(3)根據題目中的數據結合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解答】解:(1)操作A是將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在化學實驗中,過濾操作的目的就是實現固液分離,所以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故答案為:過濾;
(2)要檢驗粗產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鈣,因為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所以可以取少許粗產品,加水溶解后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加以檢驗。如果溶液變紅,說明含有氫氧化鈣;如果溶液不變紅,說明不含氫氧化鈣;故答案為:酚酞;
(3)設理論上生產氯化氫氣體的質量為x。
CaF2+H2SO4(濃)2HF↑+CaSO4
78 40
1000kg×78% x
x=400kg
答:理論上可生產400kg氟化氫氣體。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42.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成為研究熱點。興趣小組對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的環保性展開探究:將燃油汽車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尾氣通入反應器中進行如圖所示實驗。
(1)反應器中,氫氧化鈉溶液采用噴霧方式的目的是 增大與二氧化碳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
(2)燃油汽車尾氣中除二氧化碳外,還含有少量有毒氣體SO2,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后,會生成Na2SO3,該物質在物質分類中屬于 鹽類  (填“鹽類”“堿類”或“氧化物”)。
(3)取少許廢液滴入無色酚酞,觀察到溶液變紅,小科認為廢液中含有氫氧化鈉。你認同小科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 不認同,因為亞硫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  。
(4)人們常說“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保”,其中碳排放量是環保指數的重要指標。為了探明電動和燃油兩種汽車哪種更環保,科研人員對某兩款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進行對比(假設兩款汽車使用年限均為8年),數據如表所示:
對比維度 電動汽車 燃油車
生產和回收一輛車產生的碳排放(噸/輛) 22 10
年均消耗能源產生的碳排放(噸/年) 0.8 3.8
一年保養維護產生的碳排放(噸/年) 0.2 0.2
電池使用年限 鋰電池組平均壽命8年 /
根據以上信息,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你是否贊同“電動汽車比燃油車更環保”這個觀點?(通過計算加以判斷)
【答案】(1)增大與二氧化碳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鹽類;
(3)不認同,因為亞硫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
(4)贊同,電動汽車8年碳排放量為30t,燃油車8年碳排放量為42t,電動汽車碳排放量更低。
【分析】(1)根據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
(2)根據物質的構成分析;
(3)亞硫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分析;
(4)根據表中的數據分析。
【解答】解:(1)氫氧化鈉溶液采用噴霧方式,能增大氫氧化鈉溶液與尾氣中二氧化碳的接觸面積。因為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進行得就越充分、越迅速;故答案為:增大與二氧化碳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亞硫酸鈉由鈉離子和亞硫酸根離子組成。鹽是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所以亞硫酸鈉屬于鹽類;堿是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亞硫酸鈉顯然不符合堿的定義;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亞硫酸鈉由三種元素組成,也不符合氧化物的定義;故答案為:鹽類;
(3)不認同小科的觀點。因為燃油汽車尾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會生成亞硫酸鈉,亞硫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所以僅根據溶液變紅不能確定廢液中含有氫氧化鈉;故答案為:不認同,因為亞硫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
(4)首先計算電動汽車8年的碳排放量:生產和回收一輛車產生的碳排放為22噸;年均消耗能源產生的碳排放為0.8噸/年,8年就是0.8t×8 = 6.4t;一年保養維護產生的碳排放為0.2噸/年,8年就是0.2t×8 = 1.6t;那么電動汽車8年總碳排放量為22t+6.4t+1.6t=30t;然后計算燃油車8年的碳排放量:生產和回收一輛車產生的碳排放為10t;年均消耗能源產生的碳排放為3.8噸/年,8年就是3.8×8 = 30.4t;一年保養維護產生的碳排放為0.2噸/年,8年就是0.2t×8 = 1.6t;那么燃油車8年總碳排放量為10t+30.4t+1.6t=42t;最后比較兩者碳排放量:﹣因為42t大于30t,即電動汽車8年的碳排放量低于燃油車8年的碳排放量。所以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贊同“電動汽車比燃油車更環保”這個觀點。故答案為:贊同,電動汽車8年碳排放量為30t,燃油車8年碳排放量為42t,電動汽車碳排放量更低。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排放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43.隨著全民健身活動的興起,城市馬拉松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參加。
產品名稱 鹽丸
產品規格 片
使用方法 每次吞服兩片并適量飲水
(1)當參賽者通過起點和終點設置有磁場的感應帶時,會激發芯片產生電流發送編碼信息,系統實時獲取計時信息。該芯片計時的工作原理是  電磁感應現象  。
(2)參賽選手在劇烈運動后體溫仍然恒定,是因為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平衡。請例舉一種散熱的方式  常溫常壓下是無色氣體(答案不唯一);  。
(3)在跑步過程中,馬拉松選手要服用“鹽丸”以維持體內水鹽平衡,某鹽丸的規格如圖所示,每片“鹽丸”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0%。某運動員一次吞服兩片“鹽丸”,他需要同時飲用多少克水才相當于飲用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
【答案】(1)電磁感應現象;
(2)出汗(合理即可);
(3)198g。
【分析】(1)根據電磁感應的原理來分析;
(2)根據人體散熱的方式來分析;
(3)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列式計算。
【解答】解:(1)當參賽者通過有磁場的感應帶時,芯片產生電流發送編碼信息,這種現象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從而產生感應電流,其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
(2)人體散熱的方式有多種,比如出汗,汗液蒸發會帶走熱量;還有皮膚毛細血管舒張,通過熱傳遞向外散熱等;
(3)已知每片鹽丸質量未知,但已知每片鹽丸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0%,假設每片鹽丸質量為m克,那么兩片鹽丸中氯化鈉的質量mNaCl=2×m×90%g;設需要飲用x克水才能相當于飲用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的原則,可列方程:2×m×90%=(2m+x)×0.9%;為了計算方便,我們假設每片鹽丸質量m =1g(因為最后m會被消去,假設其他非零值也可以),則兩片鹽丸中氯化鈉的質量mNaCl=2×1×90%=1.8g;由1.8=(2×1+x)×0.9%,即1.8=(2+x)×0.009,x=200﹣2=198g。
故答案為:
(1)電磁感應現象;
(2)出汗(合理即可);
(3)198g。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磁感應原理、溶液稀釋規律、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原理等相關知識,掌握各學科基礎知識即可解答。
44.“智能化胰島素泵”是一種調節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含量的儀器,其主要由貼于上臂皮膚的血糖傳感器、別于腰間的胰島素泵和手機端的數字化控制平臺三部分構成(如圖甲)。該儀器可實現血糖的全天動態調節,其工作原理可簡化為圖乙。
(1)數字化控制平臺會根據血糖傳感器的數據及時調整胰島素泵注入人體的胰島素劑量。數字化控制平臺相當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神經中樞  。
(2)進食后,胰島素泵將適當  增加  (選填“增加”或“減少”)胰島素的注入量。
(3)人體在不斷地變化中實現自我穩定。除人體內血糖的相對穩定以外,請再列舉一個穩定與變化的例子。  體溫調節也能維持相對穩定  。
【答案】(1)神經中樞
(2)增加
(3)體溫調節也能維持相對穩定(答案不唯一)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
【解答】解:(1)神經中樞接受傳入神經傳來的信號后,產生神經沖動并傳給傳出神經。數字化控制平臺能接受血糖傳感器傳來的興奮,又能將興奮傳給胰島素泵,相當于人體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
(2)胰島素可調節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濃度。進食后,胰島素泵將適當增加胰島素的注入量,以降低血糖。
(3)人體在不斷地變化中實現自我穩定。除人體內血糖的相對穩定以外,體溫調節也能維持相對穩定,此外水和無機鹽也能維持動態平衡。
故答案為:
(1)神經中樞
(2)增加
(3)體溫調節也能維持相對穩定(答案不唯一)
【點評】掌握神經和激素的調節是解題的關鍵。
45.2025年3月,國家衛健委提出“體重管理年”行動,建議“科學吃十勤鍛煉”。
(1)科學吃:某學生長期牙齦出血,醫生建議其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應選擇圖中 D  (填字母)層的食物。
(2)勤鍛煉:運動時, 骨骼肌  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能收縮、舒張,牽引所附著的骨,使人體產生各種動作。運動所需能量主要來自細胞的 呼吸作用  (填生理活動)。
【答案】(1)D。
(2)骨骼肌;呼吸作用。
【分析】我們所吃的食物能為人體提供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為了滿足人體每天對能量和營養物質的需要,人們的營養必須合理。圖中A層為油脂類;能提供脂肪;B層為奶類和奶制品,C層為肉、魚蝦、蛋類,BC層主要提供蛋白質;D層是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維生素;E層是谷類、薯類主要提供糖類。
【解答】解:(1)牙齦出血是壞血病的表現,是缺乏維生素C造成的,應多食用D層食物,因為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較多的維生素C,可防止壞血病。
(2)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由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組肌肉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所以運動時,骨骼肌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能收縮、舒張,牽引所附著的骨,使人體產生各種動作。運動所需的能量是組織細胞通過呼吸作用,在線粒體內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的。
故答案為:(1)D。
(2)骨骼肌;呼吸作用。
【點評】熟記各類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和作用,以及運動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46.微納米機器人可以在人體內自主活動,具備局部診斷、成像、采集活檢樣品和靶向給藥等功能,由螺旋藻制成的微納米機器人最終還可在人體中降解。據此回答:
(1)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某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則該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是:進食后血液中的 血糖  含量將迅速升高。
(2)已知螺旋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蛋白質在人體中最終會被消化為 氨基酸  。
(3)治療該患者時可能需要注射胰島素,靜脈注射后到達肝臟的過程中,胰島素依次通過心臟各腔(如圖乙)的順序是 B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答案】(1)血糖。
(2)氨基酸。
(3)B。
【分析】圖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
【解答】解:(1)胰島素調節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濃度。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某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則該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是:進食后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將迅速升高。
(2)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變成氨基酸。
(3)治療該患者時可能需要注射胰島素,靜脈注射后到達肝臟的過程中,胰島素的循環途徑:上、下腔靜脈→③右心房→④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①左心房→②左心室→主動脈→肝動脈→肝臟。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故答案為:
(1)血糖。
(2)氨基酸。
(3)B。
【點評】掌握胰島素的作用、蛋白質的消化過程、血液循環途徑是解題的關鍵。
47.Deepseek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其處理信息的基本過程如圖甲所示:
(1)圖中的“Deepseek深度思考”相當于反射弧結構中的  神經中樞  。
(2)若輸入信息為:“移栽植物注意事項”,顯示結果(節選)如圖乙所示,則其中屬于減弱蒸騰作用的是  ①②③  (填數字)。
(3)移栽的植物成活后,對其大量施肥導致植物萎蔫死亡,其原因主要是  大量施肥會使土壤溶液的濃度升高,當土壤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的根就會失水,造成了植物萎蔫死亡  。
【答案】(1)神經中樞
(2)①②③
(3)大量施肥會使土壤溶液的濃度升高,當土壤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的根就會失水,造成了植物萎蔫死亡
【分析】(1)反射弧根據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依次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
(2)植物細胞吸水的原理是:當細胞液濃度大于周圍水溶液濃度時,植物細胞吸水;當植物細胞液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濃度時,植物細胞失水。
【解答】解:(1)反射弧根據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依次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圖中的“Deepseek深度思考”相當于反射弧結構中的神經中樞。
(2)葉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蒸騰作用受環境溫度和光照強度的影響。若輸入信息為:“移栽植物注意事項”,顯示結果(節選)如圖乙所示,則其中屬于減弱蒸騰作用的是①盡量在陰天或傍晚的時候移栽②移栽時往往去掉一部分枝葉③移栽后給植物適當遮陰。
(3)當植物細胞液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濃度時,植物細胞失水。移栽的植物成活后,對其大量施肥導致植物萎蔫死亡,其原因主要是:大量施肥會使土壤溶液的濃度升高,當土壤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的根就會失水,造成了植物萎蔫死亡。
故答案為:(1)神經中樞
(2)①②③
(3)大量施肥會使土壤溶液的濃度升高,當土壤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的根就會失水,造成了植物萎蔫死亡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根尖的結構與功能、蒸騰作用的意義、無機鹽的類型及其對植物的作用和反射弧的結構與功能等相關知識。
48.桑基魚塘是種桑養蠶同池塘養魚相結合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利用桑葉喂蠶,蠶沙(蠶糞)養魚(鰱魚),魚塘淤泥肥桑以達到魚蠶兼取的效果(圖1)。科學小組進行如下實踐活動:
【活動一】飼養家蠶,觀察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1)家蠶的發育過程記錄如圖2所示,其生殖方式屬于  有性  生殖。
【活動二】了解“桑基魚塘”生態農業模式。
(2)若某條食物鏈中甲、乙、丙三種生物一年內輸入的能量如圖3,則其中屬于生產者的是: 丙  。
(3)小明認為可在池塘中繼續放養青魚和草魚等淡水魚來增加經濟效益。結合表格,判斷該建議是否合理并簡述理由: 合理,鰱魚,青魚,草魚分別處于上層和下層水域,且食物種類不同,不存在空間和食物的競爭關系,增加草魚和青魚還能使該生態系統成分變得更復雜,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魚的種類 鰱魚 鳙魚 草魚 青魚
主要食物 硅藻等浮游植物 水蚤等浮游動物 水草 螺螄等軟體動物
棲息水域 上層 中上層 中下層
【答案】(1)有性;
(2)丙;
(3)合理,鰱魚,青魚,草魚分別處于上層和下層水域,且食物種類不同,不存在空間和食物的競爭關系,增加草魚和青魚還能使該生態系統成分變得更復雜,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分析】1、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
2、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解答】解:(1)由圖2可知,家蠶的發育從受精卵開始,其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2)食物鏈中,能量的輸入是從生產者開始的,且只有約10%~20%流入下一營養級。因此,生物位于食物鏈中的等級越高,輸入的能量越少,則圖3中的食物鏈是丙→甲→乙,其中屬于生產者的是:丙。
(3)由表格可知,鰱魚棲息在上層,鳙魚棲息在中上層,草魚和青魚棲息在中下層。鰱魚和草魚以浮游植物和水草為食,鳙魚以水蚤等浮游動物為食,青魚以螺螄等軟體動物為食。因此,在池塘中繼續放養青魚和草魚等淡水魚來增加經濟效益合理,理由是:鰱魚,青魚,草魚分別處于上層和下層水域,且食物種類不同,不存在空間和食物的競爭關系,增加草魚和青魚還能使該生態系統成分變得更復雜,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故答案為:(1)有性;
(2)丙;
(3)合理,鰱魚,青魚,草魚分別處于上層和下層水域,且食物種類不同,不存在空間和食物的競爭關系,增加草魚和青魚還能使該生態系統成分變得更復雜,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點評】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49.近年來,我省把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作為打造美麗鄉村的突破口,不斷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如圖是某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構建的庭院生態系統結構簡圖。
(1)請寫出庭院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蔬菜→家禽→人(或蔬菜→家畜→人)  。
(2)該生態系統之所以能提高經濟效益,是由于沼氣池中微生物的發酵,能利用一些廢棄有機物中的能量。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人類獲取的能量最終來自于 太陽能  。
(3)建設美麗鄉村必須做好垃圾分類與處理,該地采用甲烷桿菌發酵產生沼氣處理廚余垃圾。該方法產生的沼氣主要含有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為防止沼氣污染,可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硫化氫(H2S),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Na2S+2H2O。若某次發酵產生硫化氫的質量為1.7噸,則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噸?
【答案】(1)蔬菜→家禽→人(或蔬菜→家畜→人)。
(2)太陽能。
(3)解:設所需NaOH的質量為x。
2NaOH+H2S=Na2S+2H2O。
80 34
x 1.7t
列關系式得:
解得x=4t
m液=4t÷10%=40t
答: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40噸。
【分析】(1)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消費者(絕大多數動物)、分解者(主要是細菌和真菌)。
(2)生態農業的基本原理:能量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
(3)食物鏈反映的是不同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解答】解:(1)食物鏈反映的是不同生物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該庭院生態系統中,農作物是生產者,雞、人等是消費者,所以一條食物鏈可以是:蔬菜→家禽→人(或蔬菜→家畜→人)。
(2)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一般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维西| 阜南县| 苍山县| 华坪县| 中山市| 彭阳县| 定陶县| 澄江县| 汾西县| 乳山市| 上饶县| 资中县| 永修县| 韶关市| 博兴县| 阳朔县| 饶平县| 桦川县| 陵水| 横峰县| 伊金霍洛旗| 湖南省| 临夏县| 邛崃市| 泾川县| 调兵山市| 石门县| 河源市| 梅州市| 聂拉木县| 台中市| 定西市| 偏关县| 清河县| 镇坪县| 彭州市| 遂川县| 新平| 福清市| 民乐县|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