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課題:初試幽默表達----《語文園地》內容分析: 本單元的《語文園地》有四項學習內容, 分別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和“日積月累”。 “交流平臺”是對單元閱讀訓練要素的歸納、梳理、總結和提升。其呈現形式是幾個學習伙伴從不同角度交流三篇課文語言的共同特點——幽默風趣。本單元的閱讀訓練要素就是“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語言的風格多種多樣,風趣是其中一種。一個人語言風趣,既是其語言 能力的體現,也是智慧的體現。一篇文章的語言是否風趣,除了與作者有關,還與表達的內容 和希望達到的表達效果有關。“交流平臺”的學習,還可以從閱讀遷移到習作。教師可以鼓勵 學生在《習作:漫畫的啟示》中嘗試運用風趣的語言。 “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兩項內容。一是體會比喻這一修辭手法如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事物、情景的特點,并學習運用比喻來描述一個情景;一是體會作者用舉例子闡釋某一觀點的寫法,并仿照寫話。第一項內容中的兩個例句,一個來自課文《手指》,一個來自課外。編者的意圖是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比喻是一種常用的表達方法。第二項內容是引導學生學習用舉例子鬧釋觀點的思維方法和表達方式。 “書寫提示”編排的是顏真卿的《勤禮碑》(局部),為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文字說明和觀察圖片,初步體會“顏體”楷書的特點, “日積月累”編排了五句名言警句。這些名言警句告訴學生何為君子,何為小人,激發學生,激發學生練習“顏體”楷書的興趣。對君子的向往和對小人的警惕。積累名言警句,既要大聲朗讀乃至熟讀成誦,也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細心品味,體會其中蘊含的做人道理。核心素養目標: ①文化自信:積累有關做人的名人名言。 ②語言運用:學會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述一種情景。 ③思維能力:欣賞顏真卿的“顏筋”,掌握楷書的書寫要點,并多加練習,產生對書法的興趣。 ④審美創造:初步感知書法的魅力。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積累名句,感受啟發。 難點:能仿寫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子任務之四:初試幽默表達 活動流程: 活動一:我是書寫小能手 活動二:我是小小積累家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一:我是小小書寫小能手1. 談話導入:同學們,觀看《顏勤禮碑》影印拓本,說說顏真卿的字有什么特點。 2.課件出示書法作品。 3.全班交流分享。 4.點生回答 預設: 顏真卿的字很有力度。 教師追問:你能說說尤其是哪些字給你這樣的感覺嗎? 預設:比如“序”“君”兩個字就筆畫豐滿,渾厚有力。 5.繼續引導觀察:同學們再來仔細觀察,同一個字在碑帖中,是一模一樣的嗎?比較兩個“太”和兩個“為”,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6.點生交流感受 預設:在同一個碑帖中這兩個字不一樣,點畫發生了變化。 教師小結:是啊,顏體同樣的點畫有不同的變化,生動多姿,節奏感強,這也正是書法藝術的魅力。 7.介紹顏真卿。 8.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顏勤禮碑》的書法特點。 9.教師小結:書法是我們中國特有的藝術,我們要把這種傳統文化藝術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練習書法是每一個小學生必須要做的事情。 說一說我們在寫楷體字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結合我們平時的寫字經驗說一說寫字時的筆畫技巧。 書法練習。 學生書法作品展示。活動意圖:教學實際出發,以生動的課件內容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寫字注意事項,規范學生書寫習慣。“三個一”的提醒及時、必要,它培養的是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體現的是最基本的人文關懷。活動二:我是小小積累家1.教師導入:古人的一些有關為人處世的話至今還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2.出示名言警句。 3.教師范讀,相機指導讀好“為”和“惻隱”“行”“長”這幾個字的讀音。 4.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準字音,讀好停頓。 5.指導學生理解名言警句的大意,交流理解。 教師引導:日積月累的五句話中,你能讀懂那一句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6.全班交流匯報。 7.課件依次出示譯文,教師講解。 8.教師提問:這些名人名言有什么共同點呢? 預設: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9.教師引導:這幾句話都是古人關于“為人”的認識,揭示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再來齊讀這幾句話,邊讀邊嘗試背誦。(板書:君子之道 為人之理) 10.創設情境,嘗試運用。 (1)課件出示情境運用。 (2)學生舉手回答。 (3)全班齊讀,加深印象。 11.教師總結:要處事,先為人,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嘗試踐行這些君子之道,為人之理。 學生讀,全班齊讀 小組討論交流:這些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匯報。 這些名人名言有什么共同點? 這些名人名言教我們怎樣做人呢? 指導讀出古文的節奏和韻味。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名人名言,熟讀成誦。 背誦名人名言。 用書法紙抄寫名人名言,既練字,又積累名人名言活動意圖:板書設計: 書寫提示:顏真卿《勤禮碑》 日積月累:君子之道,為人之理完成練習紙題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