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翔龍中學高2022級高三下學期五月月考地理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收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下表為2015—2020年中國各年齡段農民工遷移方向的構成。專家預測,中國16~25歲農民工數量在2025年后將減少約30%,而其他年齡段農民工數量則相對穩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年齡段 跨省遷移/% 省內遷移/% 返鄉/%16~25歲 60 35 526~40歲 40 50 1041~60歲 20 70 101. 據預測,2025年后中國農民工( )A. 跨省遷移比重將降低 B. 將以省內遷移為主C. 返鄉人口數量將增多 D. 遷入地將趨于集中2. 中國26~60歲農民工外出務工地大多選在省內,考慮的是( )A. 獲得更高的薪酬待遇 B. 節省住房成本C. 享有更好的社會福利 D. 方便照料家庭澳門半島西側的內港是優良的避風港灣。17、18世紀,當地居民不足2萬人,多以捕撈、海運貿易為生。19世紀起,內港陸續建成多個碼頭。20世紀初,內港興起大量制造業,一度成為澳門經濟發展的核心區。30年代起,內港大量制造業開始向半島北部擴展。60年代末開始,葡萄牙及其它歐美國家對澳門商品給予免稅待遇,進一步帶動內港制造業發展。80、90年代,澳門半島東南部博彩業興起,并逐步取代制造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內港經濟隨之走向衰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 17、18世紀澳門內港聚落形態最可能是( )A. 從碼頭向外呈放射狀 B. 以碼頭為中心呈團塊狀C. 以岸線為軸呈條帶狀 D. 垂直于岸線向陸地延伸4. 推測20世紀30年代澳門內港制造業北擴主要是因為( )①原有用地不足 ②半島交通條件改善 ③北部人口集中 ④北部原料供應充足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5. 20世紀80、90年代,澳門半島內港經濟衰落主要是因為( )A. 人口分布變化 B. 外運需求減少 C. 工業布局調整 D. 生態環境惡化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催生了以外賣消費為代表的數字化消費模式。研究發現,杭州市外賣消費存在午、晚兩個高峰,午高峰的需求量遠大于晚高峰;外賣需求空間與供給空間都呈現顯著的集聚態勢,但空間分異明顯。完成下面小題。6. 杭州市外賣消費午、晚高峰需求分別主要產生于( )A. 文教區和商務區 B. 居住區和工業區 C. 商務區和居住區 D. 文教區和工業區7. 杭州市外賣消費午高峰的需求量遠大于晚高峰的主導因素是( )A. 消費群體差異 B. 交通擁堵程度 C. 時空約束差異 D. 商鋪營業時間8. 供給空間的集聚對外賣商家的好處是( )A. 拓寬消費者的選擇,促進商家競爭 B. 吸引外賣騎手集聚,提高運送效率C. 減少線下實體客流,降低服務成本 D. 促進商家品牌宣傳,增加商家收益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當室內地板或墻體溫度低于露點,其表面會有水珠凝結,即為“回南天”現象,常見于南方沿海地區。下圖示意2024年2月23日至3月6日廣州市氣象要素(室外氣溫、露點和室內地溫)監測數據。期間某時段出現了“回南天”現象。完成下面小題。9. 圖中氣象要素監測數據曲線i、ii、iii分別對應的是( )A. 室內地溫、露點、室外氣溫 B. 室內地溫、室外氣溫、露點C. 室外氣溫、露點、室內地溫 D. 露點、室外氣溫、室內地溫10. 當地學校在衛生間門口放置“注意行走安全”標牌的最可能時間為( )A. 2月25日至2月27日 B. 2月29日至3月2日C. 3月2日至3月4日 D. 3月4日至3月6日蒙古國地處亞歐大陸內部。甲地位于蒙古國中東部一平坦河谷,植被覆蓋率較高,但年輸沙量很大。下圖為甲地近地面一年中風沙流輸沙量隨距地面高度的累積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 甲地近地面風沙流中輸沙量最多的高度范圍是( )A. Ocm~20cm B. 21cm~40cm C. 41cm~60cm D. 61cm以上12. 甲地植被覆蓋率較高,但年輸沙量很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全年多大風 B. 植被冬季枯萎C. 植被破壞嚴重 D. 氣候極為干旱13. 甲地防控風沙流的有效生物措施是增加種植( )A. 喬木 B. 草本植物 C. 灌木 D. 水生植物旱龍灣濕地位于長白山北坡,海拔約767m。該地原為小型火山口湖,現已演變成天然植物豐富的沼澤地,其植被的演替存在一定的規律。下圖為旱龍灣濕地植被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 旱龍灣濕地植被演替的空間順序是( )A. 自東向西 B. 自西向東 C. 由湖岸到湖心 D. 由湖心到湖岸15. 導致該濕地植被發生演替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光照 C. 熱量 D. 水分16. 該濕地植被最終演替為( )A 落葉闊葉林 B. 針闊混交林 C. 常綠灌木 D. 高山草甸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個小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鉀長石廣泛應用于陶瓷工業、研磨材料等領域,其相關產業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廣西賀州市鉀長石資源儲量豐富,正按照“一園三區”(由管委會統一管理的“一園”包括里松、東融、望高三個產業園區)的設想進行規劃,里松產業園區側重上游產業,東融、望高產業園區側重下游產業。目前,鉀長石資源待開采區暫未啟動開發。下圖示意賀州市鉀長石資源及產業布局。(1)結合賀州市鉀長石礦山空間分布,簡述其開發優勢。(2)說明賀州市鉀長石產業實施“一園三區”規劃的合理性。(3)從國家安全角度,分析賀州市鉀長石資源待開采區暫不啟動開發的意義。18.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巴音河流域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北部德令哈市,年均日照時數2879h,年均溫僅1~5℃,年降水量176.3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84%,年蒸發量2000~2500mm。該流域草地一般5月中旬返青,9月上旬枯黃,生長期僅120天左右。氣候、地形和土壤因子是草地所在區域生態系統的原生自然條件,可以反映草地自然質量。材料二:下圖為巴音河流域局部地區土地利用和地形圖。(1)從規模和空間分布角度,分析耕地開墾和城鄉居民點的關系。(2)簡析圖示南部地區草地與裸地、濕地交錯分布的自然原因。(3)從氣候角度,分析巴音河流域草地生態系統的脆弱性。(4)寫出草地質量分等土壤因子中的至少兩個評價指標,并說出選擇的理由。1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六盤山位于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會地帶,其構造抬升與青藏高原向東北方向的擴張推擠緊密相關。下圖示意六盤山東麓清水河盆地近7.9萬年來地質演化過程中的三個階段,反映了當地氣候變化和地殼運動的特征。階段二,由于六盤山的快速抬升,清水河盆地湖水外泄,自南向北注入黃河,該地區環境從此發生了根本性變化。(1)從流水作用的角度,分析階段一清水河盆地西側沉積規模較東側大的原因。(2)指出該地區階段一到階段二氣候干濕變化的趨勢,并分析原因。(3)專家預測,隨著六盤山持續抬升,清水河甲河段未來可能會出現堰塞湖。推測該堰塞湖形成自然原因。翔龍中學高2022級高三下學期五月月考地理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收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2題答案】【答案】1. A 2. D【3~5題答案】【答案】3. C 4. A 5. B【6~8題答案】【答案】6. C 7. C 8. B【9~10題答案】【答案】9. B 10. D【11~13題答案】【答案】11. A 12. B 13. C【14~16題答案】【答案】14. C 15. D 16. 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個小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礦山分布集中,便于開采;距離賀州市區較近,易獲得基礎配套;臨近河流,工業用水充足;與交通干線較近,便于物資運輸。(2)“一園”統一管理,促進合作,提高效率;“三區”分散布局便于發揮各自優勢,避免集中污染;里松產業園區接近原料地,便于發展上游產業;東融、望高產業園區臨近交通干線,且望高產業園毗鄰市區,基礎設施較好。(3)鉀長石是不可再生資源,暫不開采避免資源枯竭,維護資源安全;減輕礦山開采對生態環境破壞,維護生態安全;待后期經濟、技術水平更高階段開采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維護經濟安全。【18題答案】【答案】(1)城鄉居民點規模大(或小),人口多(或少),耕地開墾規模大(或?。?;分布在耕作便利城鄉居民點周邊。(2)南部地形有起伏,不同地貌部位,水熱條件小尺度地域分異,形成不同的小環境,影響草類生長。(3)5~9月(暖季)天氣變化復雜,氣溫日較差大;并有間斷性干旱,草不能正常生長,且生長期短;雨季多陣雨,易造成地面水蝕;10月至次年4月(旱季)地面風蝕強;蒸發量大,土地易鹽堿化。(4)評價指標:有效土層厚度、土壤質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腐殖質層厚度。理由:影響植物根系深度、土壤結構、土壤生物多樣性等,影響土壤水分、養分儲存和運移規律,影響植物吸收利用,草地生產能力,影響草地質量。【19題答案】【答案】(1)清水河盆地西側松散堆積物更多;西側為夏委風迎風坡,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西側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搬運作用強;西側山麓地形平坦,沉積空間充足。(2) 趨勢:變干。原因:青藏高原向東北方向擴張推擠,周邊地形抬升,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六盤山抬升,湖水開始外泄,湖拍面積變小;水域面積減小,蒸發量減少,當地氣候逐漸變干。(3)六盤山持續抬升,滑坡和泥石流多發,甲河段西側附近沖積扇不斷擴大,沖(洪)積扇擴張到甲河段,堵塞河段,形成堰塞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