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課 隋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達標核心知識點——遣隋使和遣唐使1.唐朝時期,日本派遣使節到中國,當時稱為“遣唐使”。跟隨使節來華的,還有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等。日本政府向中國派出遣唐使主要是為了( )A.加強兩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 B.傳播日本的先進文化C.傳授佛經、加強中日文化交流 D.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2.遣唐使將中國的很多風俗習慣傳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陽)節、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等。有些節日一直流傳至今。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唐朝的對外政策十分開明B.中國文化對日本社會文化影響深遠C.唐朝的天文歷法十分先進D.中國和日本之間相互交流非常頻繁核心知識點——鑒真東渡3.七年級(1)班學生在舉辦“中國古代文化使者”的圖文展覽時找到下圖,如果加以文字注解說明,應該選( )A.西行天竺,求取佛經 B.政啟開元,治宏貞觀C.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D.主動請纓,征戰海外4.如圖為唐招提寺,原名建初律寺、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五條町,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原址為日本新田部親王舊宅邸地,賜予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建成唐招提寺,為中國佛教律宗寺院、日本南都律宗總本山(祖庭)。該寺( )A.建造于唐太宗統治后期 B.始建時安史之亂已經被平定C.為高僧鑒真在長安所建 D.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核心知識點——與新羅的交往5.為研究唐朝時期中國和某一國家交往的歷史,某同學制作了如下示意圖,據此判斷這一國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羅 D.波斯6.新羅人崔致遠12歲入唐求學,18歲考中進士。后來他在唐朝做官,留下文集《桂苑筆耕集》。這些史實可以說明( )A.唐朝民族交往交流加強 B.唐朝和日本交流頻繁C.唐朝和新羅交往密切 D.唐朝與天竺交往頻繁核心知識點——玄奘西行7.根據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記錄成書的哪部文獻,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A.《大唐西域記》 B.《西游記》C.《資治通鑒》 D.《蒙古秘史》8.玄奘為尋求佛教真諦,展開了一場史詩之旅,1300多年后,美國漢學家理查德·伯恩斯坦盡一切可能追尋玄奘足跡西行,穿越絲綢之路,重走玄奘路。理查德·伯恩斯坦重走玄奘路的起點和終點是( )A.中國廣州——尼泊爾 B.中國北京——印度那爛陀寺C.中國新疆——巴基斯坦 D.中國西安——印度那爛陀寺核心知識點——與東羅馬帝國、大食的交往9.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藏品鴛鴦蓮瓣紋金碗是盛唐時期的制品。這件文物反映了當時( )金碗內壁鏨(zàn)刻上下兩層共20片蓮瓣紋,這種凸瓣紋實際上是受希臘羅馬裝飾風格的影響,動物花草則是唐代本土流行的裝飾題材。此碗形態莊重大方,紋飾繁紛瑰麗,工藝精湛考究,被譽為“開在大唐的金蓮”A.中外文化的交流 B.民族關系和睦C.采礦業非常發達 D.對外貿易發達10.唐朝段成式在(首陽雜俎》中記載了大量關于大食(阿拉值帝國)草藥的知識,由大食傳入中國的乳香、蘇合香等藥材被中國醫藥界廣泛采用。據此可知( )A.阿拉伯醫學比中國醫學更為發達B.唐朝與阿拉伯貿易往來頻繁C.阿拉伯醫學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D.中醫多數藥材都來自阿拉伯能力提優建議用時:20分鐘 總分:3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1.下面的表格說明( )主要外國使團來唐概況表國家 新羅 波斯 天竺 日本 百濟 拂 獅子國次數 26 26 25 13 8 7 3A.唐朝對天竺的影響最大 B.唐朝與周邊國家交往頻繁C.與唐朝交往的都是歐洲國家 D.唐朝完全模仿周邊國家2.《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下能夠體現唐朝時中日“共結來緣”的史實是( )A.玄奘西行 B.《大唐西域記》的成書C.鑒真東渡 D.日本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3.歷史課堂上,歷史老師展示了下面兩幅圖片。從圖片中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A.日本曾經是唐朝的藩國 B.唐朝文化對日本影響很大C.日本使用的是中國的貨幣 D.中國學習了日本的鑄幣技術4.“唐朝與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并列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后,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當時,與我國友好往來的亞洲國家和地區有( )①日本 ②新羅 ③天竺 ④雅典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5.七年級某班負責本月學校文化長廊的黑板報設計,該班同學根據主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選定詩句,其中符合主題的詩句是( )A.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B.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D.文成公主西域行,乘駕馬車胸攬云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共20分)6.開放才能發展合作方能共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復旦大學一位教授在講述唐朝對外關系時說:“一個偉大僧人西行取經的傳奇故事,一條由信念、堅持和智慧澆鑄而成的求知之路,一個民族胸襟開闊、海納百川的真實寫照。”材料二 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郭沫若詩(1)材料一中的這位“偉大僧人”是誰?他西行出發時哪位皇帝在位?(2分)(2)材料一中的他,一生與佛學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學學府和為后世留下的經典著作分別是什么?(4分)(3)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間交往的事件是什么?說出該事件的影響。(4分)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節到唐朝達6次之多。使節的船隊大體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學生隨行,大使以下留學生和水手多達四五百人。——摘編自日本學者井上清《日本歷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日本多次向中國派遣大規模使節船隊的目的。(2分)材料二 奈良的貴族……舉凡學術、技術、文藝、音樂以及佛教和佛教廟宇的建筑、雕刻、繪畫以及有關服飾、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學唐朝。他們的頭腦一刻也不忘記“在唐國”。只要是唐朝的東西,無論什么都要盡快地引進來——這是企圖讓人們看到,日本也是不亞于唐朝的國家。——摘編自周一良《中日文化關系史論》(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中國在哪些方面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分)材料三 隨處可見的唐人街。(3)根據所學知識,試從世界角度和中國角度談談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所產生的影響。(6分)參考答案同步達標1. D 2. B 3. C 4. D 5.C 6. C 7. A 8. D 9. A 10. C能力提優1.B 2.C 3.B 4.A 5.C6.(1)玄奘。(1分)唐太宗。(1分)(2)那爛陀寺。(2分)(大唐西域記》。(2分)(3)鑒真東渡日本。(2分)他在日本傳授佛法,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1分)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分)7.(1)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2分)(2)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畫藝術、建筑等。(2分)(3)對世界:促進了交往各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增強了中外雙方的了解、聯系和友誼;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答出三點即可,每點1分)對中國:豐富了中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1分)使中國成為東亞文明的中心:(1分)擴大了中國的影響。(1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