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科學新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3章 物質的特性 單元提高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科學新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3章 物質的特性 單元提高卷

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新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3章 物質的特性 單元提高卷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8分)
1.(2025七下·路橋期中)如圖是“測量食鹽溶液的密度”實驗過程中的四個操作步驟,其中正確的是()
A.在燒杯中讀取液體體積示數
B.將裝食鹽水的量筒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
C.橫梁標尺上讀取游碼示數
D.托盤天平指針向左偏時,向右調平衡螺母
2.(2025七下·溫州期中)把一瓶完好的乳酸菌飲料放入冰箱冷凍室幾個小時,發生了如圖的變化。下列關于乳酸菌飲料的變化,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質量變小 B.密度變小
C.體積變大 D.分子間隙變大
3.(2023七下·余姚期末)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蓋子放入熱水中。當固態碘變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滿試管后,將試管從熱水中取出,放入涼水中,碘蒸汽又會變為固態碘附著在試管內壁上,關于物質碘的物態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先放熱升華后吸熱凝華 B.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
C.先放熱熔化后吸熱凝固 D.先吸熱熔化后放熱凝固
4.(2025七下·路橋期中)在玉雕中有一種鏤空技法,所謂“鏤空”是指在物體上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如圖所示)。對這塊玉進行“鏤空”雕刻過程中,這塊玉不變的物理量是()。
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形狀
5.(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 科學試卷)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指寫萬千氣象的詩句前共有形象詩人世情志、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6.(2025七下·永康期中)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
B.液體乙的密度是 千克/米3
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
D.當液體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4:5
7.(2025七下·婺城月考)哈爾濱火爆全國,很多游客在寒冬戶外體驗了“潑水成冰”的奇觀,如圖所示。“潑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氣在極低的溫度下直接變為小冰晶。對此現象表述正確的是(  )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水蒸氣 B.該過程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固
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效果會更好 D.氣溫高于0℃也會出現該現象
8.(2023七下·北侖期中)如圖為某晶體的狀態變化過程,甲、乙、丙對應固、液、氣三種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甲→乙的過程需要放熱
B.BC段對應的狀態是固液共存態
C.DE段對應的溫度為該晶體的熔點
D.白霧形成對應的狀態變化過程是乙→丙
9.(2024七下·奉化期末)如圖所示的甜品,在下面盛有水的盤中加了干冰,甜品碗的周圍冒著大量的“白氣”,拿起碗,看到下面盤中的水在“沸騰”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白氣”是干冰升華成的二氧化碳氣體
B.“白氣”是盛水盤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C.盤里的水“沸騰”是因為干冰升華使盤中的水吸熱后沸騰
D.盤里的水“沸騰”是因為干冰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從水中冒出
10.(2024七下·鄞州月考)在下列各圖中,能正確描述鐵路鐵軌的鑄造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是( ?。?br/>A. B.
C. D.
11.(2024七下·鄞州期末)小科發現媽媽每次洗完頭發后,總是用電吹風吹濕頭發,而且還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這是為什么呢?( ?。?br/>A.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減慢水分蒸發
B.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提高水的溫度,以加快水分蒸發
C.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減少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D.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12.(2024七下·余姚期末)某晶體熔化過程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各組固體熔化圖像的形狀與其類似的一組是( ?。?br/>A.蠟 玻璃 瀝青 B.蠟 鋁 玻璃
C.冰 鐵 鋁 D.冰 鐵 瀝青
13.(2024七下·慈溪期末)如圖所示,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均蓋有一塊玻璃片分別為a、b,過一會兒可明顯看到( ?。?br/>A.a、b兩塊玻璃外側均有小水珠
B.a、b兩塊玻璃內側均有小水珠
C.a塊玻璃外側、b塊玻璃內側有小水珠
D.a 塊玻璃內側、b塊玻璃外側有小水珠
14.(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①點燃酒精燈,酒精燃燒;②一段時間后蠟燭熔化、掉落;③再過一段時間后火柴燃燒。則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
A.①中酒精燃燒屬于物理變化
B.②中蠟燭熔化屬于化學變化
C.②③的現象能說明所有金屬都具有導熱性這一物理性質
D.①③中的現象體現出物質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
15.(浙江省寧波市前灣新區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可燃物在密閉容器中燃燒能否耗盡氧氣 查閱資料: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當氧氣體積分數達到50%左右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小展同學利用圖甲裝置進行探究,測量氧氣在容器中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圖乙可以看出,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最好選擇紅磷。因為紅磷著火點比較高。安全,且測得的值最精確
B.從圖乙可以看出,鐵也能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
C.鐵絲在充滿純氧的集氣瓶中燃燒完,裝置冷卻后,打開瓶塞,進入空氣,此時集氣瓶內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上述實驗發生反應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16.(2025七下·路橋期中)如圖表示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物質的密度跟體積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甲圖中可知,ρA>ρB>ρC,且ρC>ρ水
B.從乙圖中可見,陰影部分的面積S表示物質的質量,其值為16克
C.從甲圖中可見,120克D物質的體積是200厘米
D.從甲圖中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3∶0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
17.(2022七下·余姚期中)下列是對酒精部分性質和變化的描述,用序號回答問題:
①無色透明的液體;②易揮發;③易燃燒;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種物質。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18.(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 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由圖丙可知,當地氣壓   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等于”)
(2)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選填“空氣”或“水蒸氣”)。
(3)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____(填字母)。
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
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
19.(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學習了有關物態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留出“白氣”。請回答:
(1)根據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
(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
(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
20.(2024七下·鄞州月考)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為少年兒童做過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如圖所示,試分析:
(1)子火焰中燃燒的是   態物質。
(2)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導管不宜太長,原因是   。
21.(2024七下·慈溪期末)小明在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之前,查閱資料得知: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碘的熔點為,采用圖中的兩種方式加熱,圖甲中的顆粒吸熱會   (填物態變化名稱,下同),圖乙中的顆粒吸熱除了發生圖甲中的變化外,還可能會先   再汽化;取出“碘錘”或者移走“碘錘”后,“碘錘”中的碘蒸氣會   。
22.(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面對流感,我們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還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對手進行消毒。小科同學查閱資料發現酒精具有如下性質:酒精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①易燃、②易揮發、③無色透明的液體;④具有略帶刺激性的特殊香味;⑤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請回答:
(1)以上屬于化學性質的有   (填文中序號);
(2)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臨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還常用于為高燒患者擦身,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   的性質,能吸收并帶走患者身上的熱量,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3)酒精與水混合后體積會變小是因為   
三、實驗探究題(共8題,共63分)
23.(2025七下·北侖期中)為了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七年級(3)班間學分成若干小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數期,填在下表中。
實驗次數 物體 質量/g 體積/m3 質量/體積(g*cm-3)
1 鋁塊甲 2.7 1 2.7
2 鋁塊乙 21.6 8 2.7
3 鋁塊丙 27 10 2.7
4 銅塊甲 3.9 1 8.9
5 銅塊乙 71.2 8 8.9
6 銅塊丙 89 10 8.9
(1)稱量物體質量前,應先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   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再調節天平平衡。
(2)根據表中數據,小科畫出了銅塊的m-V圖,請在同一坐標上畫出鋁塊的m-V圖。
(3)比較第1、2、3或4、5、6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跟它的體積的比值   (選填“相同”或“不同”).
(4)比較銅與鋁的m-V圖像,可得出結論:   。
24.(2024七下·海曙期末)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
(1)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  ?。ㄟx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此時a處于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  ?。ㄟx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所以它屬于一種  ?。ㄟx填“晶體”或“非晶體”)。
25.(2023七下·長興期末)今年寒假,項目化作業“麥芽糖制作”是七年級小明同學最開心的一件事了。他把制作過程繪圖如下:
(1)任務一:培養麥芽
小明為探究小麥種子的萌發條件,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分析回答問題:
在A、B、C、D四個培養皿內分別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30粒飽滿、結構完整的小麥種子,然后將它們放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數日后記錄種子的萌發情況如下表:
裝置 A B C D
場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溫度 20℃ 20℃ 20℃ 20℃
棉花干濕狀態 潮濕 干燥 潮濕 干燥
種子萌發情況 29粒 0粒 30粒 0粒
根據哪兩組實驗結果分析,光照不是小麥種子萌發的必要環境條件_______。
A.A B.B C.C D.D
(2)除了上述探究的因素,請結合自己的實踐經歷,給項目小組提出幾點操作上的注意要點,以提高種子的萌發率?(至少寫兩點)
(3)任務二:發酵:混合麥芽與糯米
小明將糯米煮好后降溫,再加入麥芽攪拌均勻后放入電飯煲保溫發酵6小時左右,將發酵后的糯米過濾取汁。通過查閱課外資料發現,麥芽中含有α-淀粉酶,它能分解淀粉。麥芽和糯米混合發酵的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任務三:加熱制糖
過濾得到的濾汁先大火煮沸,煮到有氣泡時不斷攪拌,煮至掛起狀態即為麥芽糖。
項目思考:本項目化學習耗費時間較長,小明的父母覺得他在浪費時間,這么做意義不大。對此,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會如何與父母溝通?(至少說兩點令人信服的理由)
26.(2024七下·余姚期末)小紅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
(1)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   (選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順序;
(2)小紅用質量為m1的水做實驗,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繪出圖乙中的a圖線,溫度   ;
(3)若換用初溫相同的,質量為m2(m2>m1)的水做實驗,得到的圖線是圖乙中的  ?。ㄟx填“b”、“c”或“d”)。
27.(2024七下·鎮海區期末)實驗室里,同學們進行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
(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P和Q,應先調整   ?。ㄟx填“P”或“Q”)的位置;
(2)實驗中通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目的是   ??;
(3)根據實驗數據,小科畫出了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分析圖象后可知:①冰熔化過程中  ??;
②不考慮熱量損失,第2﹣4min冰吸收的熱量   ?。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熱量。
28.(2024七下·奉化期末)小寧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 ……
(1)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則易拉罐內咸水溶質的質量分數將  ?。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處   。
29.(2024七下·北侖期末)小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卮鹣铝袉栴}:
(1)組裝圖甲的裝置時,應先確定  ?。ㄟx填“鐵桿”或“鐵圈”)的高度;
(2)A、B兩個實驗小組用相同裝置進行實驗,圖乙是他們根據各自的實驗數據繪制成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小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短,可能的原因有  ?。▽懗鲆稽c);
(3)分析乙圖可知,水的沸點是   ℃;
(4)從吸放熱和溫度變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   。
30.(2025七下·溫州期中)學習了“測量物質的密度”之后,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方法一:小浩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量鹽水的密度,操作過程如下:
①將天平調節平衡;
②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104.2g;
③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甲所示;
④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如圖乙所示;
⑤計算鹽水的密度。
(1)根據圖乙,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   g。
(2)計算鹽水的密度:    。
(3)若步驟③中有部分鹽水灑到外面,則測得的鹽水密度將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方法二:小明同學找來兩個相同的瓶子,分別裝入體積都為V的水和上述鹽水,在用調好的天平而不用砝碼的情況下,也測量出了鹽水的密度(水的密度為ρ水)。步驟如下:
①將裝有鹽水的瓶子放在天平的左盤,裝有水的瓶子放在右盤;
②調節標尺上的游碼使天平平衡,讀出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m1。
計算鹽水的密度:    (用V、m1、ρ水表示)。
四、綜合題(共5題,共37分)
31.(2025七下·路橋期中)密度瓶是一種科學實驗裝置,用來測量物質的密度。加油站常用密度瓶來檢測汽油的密度。合格的92號汽油的密度為0.72×103kg/m3。某次檢測時,工作人員分別測量了空瓶、裝滿水的密度瓶、裝滿待測汽油的密度瓶的質量,如圖所示(ρ水=1.0×103kg/m3)。求:
(1)該密度瓶的容積;
(2)計算說明該汽油是否合格?
(3)某地相鄰的甲、乙兩個加油站92號合格汽油的價格分別標有10.00元/kg和7.20元/L,計算說明乙加油站的單價是否更便宜?并且從密度知識的角度解釋哪種單價標注更合理。
32.(2025七下·溫州期中)我國研發的“祝融號”火星車使用了新型材料——納米氣凝膠(如圖所示)。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 納米氣凝膠有豐富的納米孔隙,密度僅為 應用于火星車上時,幾乎不會增加它的質量。
材料2 納米氣凝膠有非常好的隔熱效果,3cm厚的氣凝膠相當于約30塊厚度為0.5cm 普通玻璃的隔熱功能,能夠確?;鹦擒囋?130℃~1400℃的環境中正常工作。
材料3 納米氣凝膠看似脆弱不堪,其實非常耐磨且富有彈性,能夠承受相當于本身質量幾千倍的壓力。
(1)氣凝膠密度僅為3mg/cm3=   kg/m3.
(2)已知某大型飛機采用現在盛行的超高強度結構鋼 制造,耗鋼156噸;若采用“氣凝膠”代替鋼材來制造一架同樣大小的飛機,則需“氣凝膠”的質量為多少千克 (寫出計算過程)
(3)鑒于納米氣凝膠的獨特性能,請你推測一種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潛在應用:   。
33.(2025七下·金華月考)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現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小科選用了ABS塑料(如圖甲所示)來打印3D作品。
(1)已知體積為1cm3的ABS塑料質量為1.05g,這種材料密度是多少
(2)該同學用這種ABS材料打印了一個汽車模型如圖乙所示,已知該作品的體積為50cm3,質量為47.25g,請你通過計算來判斷該作品是空心還是實心的 若為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
34.(2025七下·金華月考)每年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經調查我國有4億人需要配戴近視或遠視眼鏡,組成眼鏡主要材料的技術指標如表所示。求:
材料技術指標 樹脂鏡片 玻璃鏡片 銅合金鏡架 鈦合金鏡架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透光量 92% 90%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103 4.5×103
性能 較耐磨損 耐磨損 較耐腐蝕 耐腐蝕
參考價格(元/副) 300 600 100 200 120 480
(1)如果僅考慮使用輕便,眼鏡的鏡片應選用   。
(2)一副鈦合金鏡架的體積約為 則該鏡架的質量約為多少 (寫出計算過程)
(3)小胡要配一副眼鏡,經驗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鏡,同時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蝕。則在配制眼鏡時應選擇   。估計價格為   元。
A.樹脂鏡片和銅合金鏡架
B.樹脂鏡片和鈦合金鏡架
C.玻璃鏡片和銅合金鏡架
D玻璃鏡片和鈦合金鏡架
35.(2024七下·奉化期末)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由圖丙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是   ℃。
(2)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ㄟx填“空氣”或“水蒸氣”)。
(3)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   (填字母)。
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
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燒杯的裝液體的,不能用來測量體積;
(2)量筒不能放在天平托盤上使用;
(3)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左物右碼,質量等于砝碼加上游碼的示數;
(4)使用天平時先調整。左偏右調,右偏左調,但測量過程中,不能調節螺母。
【解答】A.燒杯的分度值很大,在燒杯中讀取液體體積示數,不能正確測量,故B錯誤;
B.量筒的底面積小,將裝食鹽水的量筒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時容易傾倒而損壞,故A錯誤;
C.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質量等于砝碼加上游碼的示數,因而在橫梁標尺上讀取游碼示數是正確的;故C正確。
D.天平測量過程中,不能調節螺母,托盤天平指針向左偏時,向右調平衡螺母是錯誤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2.【答案】A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質量與物體的位置、體積、狀態等無關。
【解答】A、質量指的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體積無關,可知質量不變,故A錯誤,符合題意;
BC、表面凸起,內部體積變大,即液體的體積變大,質量不變,由可知,密度減小,故B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液體體積變小,分子自身不變,分子間的間隙變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答案】B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物質會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也會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
【解答】ACD、由題意,固態碘吸熱變為氣態碘蒸氣的過程叫升華,碘蒸氣放熱變為固態碘的過程為凝華,所以ACD不符合題意;
B、根據碘的狀態變化可知,碘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所以B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B。
4.【答案】C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與質量、體積、形狀無關。
【解答】對這塊玉進行“鏤空”雕刻過程中,玉的質量、體積及重力都發生變化,但物質種類和狀態沒有變化,所以密度不變。
故答案為:C。
5.【答案】D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三態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熔化:固態→液態(吸熱);凝固:液態→固態(放熱);汽化:(分沸騰和蒸發): 液態→氣態 (吸熱);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 氣態→液態 (放熱);升華:固態→氣態 (吸熱)凝華:氣態→固態(放熱)
【解答】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液化現象,需要放熱,A錯誤;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B錯誤;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C錯誤;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正確;
故答案為:D
6.【答案】D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m-V圖像的信息,當液體體積為0時對應的質量即為量杯的質量,選取關鍵點信息,用ρ=計算出甲、乙液體的密度;用m=ρV計算出體積為60cm3 甲液體的質量。
【解答】A.由圖可知,體積相同時,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由ρ=得到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錯誤;
B.當液體體積為0時,即量杯中沒有裝液體時,質量是20g,這就是量杯的質量,當液體體積為100cm3時,乙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為100g,則液體的質量
m=m總-m杯=100g-20g=80g,
乙液體的密度:
ρ乙===0.8g/cm3=0.8×103kg/m3,
故B錯誤;
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
80g-20g=60g,
故C錯誤;
D.當質量都是100g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
80cm3:100cm3=4:5,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7.【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再確定吸入還是放熱。
【解答】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
B.在“潑水成冰”的過程中,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華,故B錯誤;
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會產生更多的水蒸氣,效果會更好,故C正確;
D.氣溫高于0℃,水蒸氣不會凝華,只會液化,不會出現“潑水成冰”的奇觀,故D錯誤。
故選C。
8.【答案】B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 A.由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為固液共存態;
C.晶體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
D.白霧的本質是小水珠,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現象。
【解答】 A.由題可知甲是固態,乙是液態,從甲到乙是由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故A錯誤;
B.BC段溫度不變,是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態,故B正確;
C.DE段是由液體變為氣體,不是熔化過程中,所以DE段不是該晶體的熔點,故C錯誤;
D.白霧的本質是小水珠,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現象,所以白霧的形成對應狀態變化過程是丙→乙,故D錯誤。
故選B。
9.【答案】D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解答】AB:甜品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小水滴,故A、B錯誤;
C:水的沸騰過程需要吸收熱量,干冰升華吸熱,水放熱,不能沸騰,故C錯誤;
D:碗里的干冰升華成二氧化碳從水中冒出,造成水面翻騰,看起來像是在“沸騰”,故D正確。
故選:D。
10.【答案】D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分析】鐵是金屬,是晶體,在鑄造鐵軌的過程中,應先將鐵熔化,達到一定溫度后進行澆鑄,并重新使其凝固成固體。據晶體的熔化和凝固特點,可對以上選項進行分析。
【解答】A、該圖是晶體先凝固降溫,后熔化升溫的過程,故A不合題意;
B、該圖是非晶體先凝固降溫,后熔化升溫的過程,故B不合題意;
C、該圖是非晶體先熔化升溫,后凝固降溫的過程,故C不合題意;
D、該圖是晶體先熔化升溫,后凝固降溫的過程,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1.【答案】D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蒸發及其現象
【解析】【分析】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表面積、液面上空氣流動的快慢等因素有關。
【解答】洗完頭發后,為讓頭發干快些,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加快水分蒸發;
用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這樣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故答案為:D。
12.【答案】C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客舟,該物質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即有熔點,那么為晶體。
A中都是非晶體,B中蠟和玻璃為非晶體,瀝青為非晶體,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
故選C。
13.【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當杯內溫度低,杯外溫度高,杯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當杯內溫度高,杯外溫度低,杯內空氣中的水蒸遇冷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內表面。
【解答】冰塊溫度低,因此a 塊玻璃外側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板外側;熱水溫度高,因此杯內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b塊玻璃板后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板內側,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4.【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 AB.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
CD.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
【解答】 A.①中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②中蠟燭熔化,只是狀態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故B錯誤;
C.實驗中只有銅這一種金屬,無法得到所有金屬具有導熱性的結論,故C錯誤;
D.①中酒精燃燒,③中火柴燃燒,說明物質具有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故D正確。
故選D。
15.【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窘獯稹緼、根據圖乙所示可知,白磷燃燒后剩余氧氣的濃度小于紅磷的,因此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最好選擇白磷,測得的值最精確,故A錯誤;
B、根據乙圖所示可知,當氧氣的含量小于37%時鐵絲就不能燃燒,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僅為21%,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故B錯誤;
C、當鐵絲熄滅后集氣瓶中還有大約37%的氧氣,進入空氣后瓶中氧氣的含量大約為(1-37%)×21%+37%=50.23%,根據題意:當氧氣體積分數達到50%左右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C正確;
D、上述實驗過程中均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6.【答案】C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ρ=知,當體積相等時,質量越大密度越大,據此判斷A、B、C的密度關系,并根據公式結合圖甲中的數據計算C的密度,與水的密度進行對比;
(2)乙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密度和體積的乘積,即等于質量,并根據m=ρV結合乙圖中的數據計算質量;
(3)結合甲中的數據結合ρ=計算出D的密度,根據V=計算120克D物質的體積;
(4)結合甲圖中的數據,根據ρ=分別計算A、B的密度,計算兩密度之比。
【解答】A、根據ρ=知,當體積相等時,質量越大密度越大,由甲圖知,ρA>ρB>ρC,ρc=
==1g/cm3=ρ水,A錯誤;
B、乙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密度和體積的乘積,等于質量,即m=ρV=4g/cm3×3cm3=12g,B錯誤;
C、由甲圖知D物質的密度為ρD===0.6g/cm3,120克D物質的體積VD==200cm3,C正確;
D、由甲圖知A的密度ρA==2.5g/cm3,B的密度ρB==1.5g/cm3,
A、B密度之比=5:3,D錯誤。
故答案為:C。
17.【答案】①②④;③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物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如:顏色、氣味、味道,是否易升華、揮發、熔點、沸點、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如溶解性、密度等?;瘜W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熱穩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解答】無色透明的液體,易揮發,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種物質,都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而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故選①②④。易燃燒,必須通過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為化學性質,故選③。
18.【答案】(1)小于
(2)水蒸氣
(3)B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 (1)根據圖像讀出水的沸點,然后與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比較,從而確定當地氣壓的大小變化;
(2)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降低,氣泡里面的水蒸氣液化進入水中,使氣泡逐漸變小;
(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
B.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水的初溫、水量多少、火焰大??;
C.水沸騰時溫度不變,持續吸熱,而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據此分析。
【解答】 (1)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低于100℃,則當地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
(2)水沸騰后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
(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上調整,故A錯誤;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故B正確;
C.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且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C正確。
故選BC。
19.【答案】(1)乙
(2)A
(3)不變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 (1)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遇冷容易發生液化;
(2)水在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水在沸騰時,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水面破裂開來;
(3)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解答】 (1)白氣是水壺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物態變化為液化;液化放熱,遇冷才容易發生液化,所以房間溫度越低,越容易液化,白氣越多,所以氣溫較高的是乙;
(2)水沸騰時,氣泡從下向上氣泡變大,A是沸騰的圖象,B圖是沸騰前的;
(3)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壺內開水的溫度不變。
20.【答案】氣;若導管過長,氣態物質會在導管中冷凝,不能從導管末端排出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現象來分析。若導管太長,溫度降低,蒸汽會冷卻,蠟燭母火焰的中心部位要與氧氣接觸,否則仍是石蠟蒸氣,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部分蠟燭受熱直接從固態升華為氣態的氣體,所以子火焰中燃燒的是氣態物質。
(2)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導管不宜太長,原因是若導管過長,氣態物質會在導管中冷凝,不能從導管末端排出。
21.【答案】升華;熔化;凝華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
【解析】【分析】判斷物態變化,首先確定原來的狀態,然后確定最后的狀態,從而確定物態變化。
【解答】甲圖中,“碘錘”在水中加熱,水的溫度約為100℃,碘的熔點為113.7℃,所以碘不會熔化;碘顆粒吸熱會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則該物態變化為升華。
圖乙中,酒精燈外焰溫度約為800℃,高于碘的熔點,碘可能先吸熱熔化成液態,再汽化成氣態。
取出“碘錘”或者移走“碘錘”后,“碘錘”停止吸熱,碘蒸汽放熱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則物態變化為凝華。
22.【答案】(1)①
(2)汽化吸熱
(3)分子間存在空隙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
【解析】【分析】(1)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必須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
(2)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熱,據此分析解答;
(3)根據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答。
【解答】(1)易燃性是必須通過燃燒這種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選①;
(2)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臨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還常用于為高燒患者擦身,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汽化吸熱的性質,能吸收并帶走患者身上的熱量,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3)酒精與水混合后體積會變小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空隙。
23.【答案】(1)游碼
(2)
(3)相同
(4)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前,要先將天平調平先將游碼歸零,指針向哪邊偏,說明哪邊偏重,應將平衡螺母向另一側調,直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
(2)根據表中數據作圖。
(3)由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同一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為一定值。
(4)圖像不重合是,說明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
【解答】(1)調平天平前要先將游碼歸零。
(2)將表中各點描在坐標中,再用光滑的線將各點連接起來,如圖所示:

(3)由表中數據可知,123次實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均為2.7,456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均為8.9,故可得: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
(4)由圖像可知,銅和鋁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不相同,故可得: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24.【答案】不變;固液共存;升高;非晶體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詳解】(1)[1]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固體a熔化過程為6~12min,溫度不變,所以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保持不變。
[2]由于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保持不變,即有固定熔點,所以固體a是晶體,晶體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態。
(2)[3]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乙可知,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持續上升,所以固體b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升高。
[4]由于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持續升高,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固體b屬于非晶體。
25.【答案】(1)C
(2)放置適宜的溫度、水分不要浸沒種子(充足的空氣)、播種不能過于密集、播種前用水浸泡
(3)化學變化
(4)①增強動手能力②里面包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種子的萌發所需的外部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是:種子不處在休眠期,種子顆粒飽滿,種子有完整的胚;
【解答】(1)從表格的AC對照中,可以看出光照不是小麥種子萌發的必要環境條件;
(2) 種子的萌發所需的外部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所以提高其萌發率的措施是放置適宜的溫度、水分不要浸沒種子(充足的空氣)、播種不能過于密集、播種前用水浸泡;
通過查閱課外資料發現,麥芽中含有α-淀粉酶,它能分解淀粉。麥芽和糯米混合發酵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該項目化活動①增強動手能力②里面包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存在很多積極的意義;
故答案為:(1)C(2) 放置適宜的溫度、水分不要浸沒種子(充足的空氣)、播種不能過于密集、播種前用水浸泡 ; 化學變化;①增強動手能力②里面包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
26.【答案】(1)由下到上
(2)不變
(3)c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安裝實驗裝置需要遵循“由下到上”的原則;
(2)水沸騰的特點:持續吸熱,溫度不變;
(3)其他條件相同時,水的質量越大,水的沸點不變,加熱至沸騰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解答】(1)在該實驗中,先安裝下面器材,再安裝上面器材,便于調節器材間的距離,且便于利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避免溫度計液泡接觸容器底或容器壁。
(2)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3)換用初溫相同的質量為m2(m2>m1)的水做實驗,水質量較大,水的沸點不變。根據可知,水沸騰需要的熱量變多,而加熱裝置不變,故加熱時間會增大,所以得到的圖像可能是圖乙中的c。
(1)在該實驗中,先安裝下面器材,再安裝上面器材,便于調節器材間的距離,且便于利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避免溫度計液泡接觸容器底或容器壁。
(2)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3)換用初溫相同的質量為m2(m2>m1)的水做實驗,水質量較大,水的沸點不變。根據可知,水沸騰需要的熱量變多,而加熱裝置不變,故加熱時間會增大,所以得到的圖像可能是圖乙中的c。
27.【答案】Q;使冰受熱均;不變;等于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分析】(1)酒精燈需要用外焰加熱,因此先放好酒精燈,再固定好鐵圈的高度,故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安裝器材;
(2)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時,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體受熱均勻,溫度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
(3)冰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用加熱時間的長短可以間接反映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加熱時間越長,物質吸收的熱量越多。
【解答】(1)在實驗中需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應根據酒精燈外焰的高度確定鐵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安裝,所以在組裝實驗裝置時,應先調整Q的位置。
(2)實驗中通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這種加熱方法叫水浴法,該方法能使冰受熱均勻。
(3)分析圖像后知道,①冰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
(4)不考慮熱量損失,加熱時間越長,物質吸收的熱量越多,第2-4min和第10-12min加熱時間相等,所以第2-4min冰吸收的熱量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熱量。
28.【答案】(1)液化;變大
(2)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推廣價值大、制作成本低等,合理均可)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物質由液態變為氣體的變化是汽化,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2)根據評價需要,可以從節能環保角度評價。
【解答】(1)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則易拉罐內水的質量減少,咸水溶質的質量分數將變大;
(2)實驗裝置的評價可從裝置的結構是否合理完整、實驗效果是否明顯、裝置是否節能環保、操作是否簡便、裝置是否有推廣價值和制作成本是否廉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指標三為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工或制作成本。
29.【答案】鐵圈;A組水的質量小于B組水的質量;98;吸熱但溫度不變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在組裝實驗裝置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據此分析;
(2)掌握影響加熱時間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溫、是否加蓋、是否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等;
(3)水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
(4)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條件是溫度達到沸點,并且不斷吸熱。
【解答】(1)在組裝實驗裝置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故應按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器材,應當首先確定鐵圈的高度。
(2)觀察圖乙中的圖像知道,在裝置相同的情況下,A升溫快、B升溫慢,說明可能是A組水的質量小于B組水的質量。
(3)水沸騰時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由圖像知道,水的沸點是98℃。
(4)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不變。
30.【答案】(1)71.2
(2)1.1
(3)偏大
(4)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等于砝碼加游碼的質量,游碼的分度值為0.2g。
(2)計算鹽水密度用的是量筒內鹽水的質量除以量筒內鹽水的體積。
(3)由(1)可知,剩余液體點的質量偏小,會導致量筒內鹽水的質量偏大,再根據密度公式判斷。
(4)根據左盤質量等于右盤質量加砝碼進行計算。
【解答】(1)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50g+20g+1.2g=71.2g。
(2)量筒內鹽水的體積為30mL,鹽水的質量為:m=104.2g-71.2g=33g。
鹽水的密度為。
(3)有部分水灑出,會導致剩余鹽水的質量偏小,由(2)可知,會導致測得的量筒內的鹽水的質量偏大,由可知,測得的鹽水的密度將偏大。
(4)鹽水的質量為水的質量加游碼,可知鹽水的質量為,鹽水的體積等于水的體積,可知鹽水的密度為。
31.【答案】(1)m水=m1-m0=200g-150g=50g,,V容器=V水=50cm3。
(2),
因為0.74g/cm3> 0.72g/cm3,所以不合格。
(3)乙加油站單價為7.20元/L的92號汽油,1L汽油的質量為,標注單價,即乙加油站的單價與甲加油站價格相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汽油密度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體積會發生變化,所以用質量為計量單位更合理。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得密度瓶裝滿水時水的質量,根據ρ=求水的體積,即密度瓶的容積;
(2)根據題意可得密度瓶裝滿汽油時汽油的質量,汽油的體積等于密度瓶的容積,根據ρ=求汽油的密度,所得計算結果與題意中的密度值比較從而判斷是否合格;
(3)將1L汽油換算成質量,根據公式m=ρV計算1L汽油的質量,進而算出1L汽油的價格分析比較;汽油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即相比于夏天,冬天時相同質量的汽油體積會變小,根據ρ=可知汽油的密度變化,油箱的容積一定,根據ρ=可知加滿汽油時,相比于夏天,冬天所加油的質量變化。
【解答】(1)m水=m1-m0=200g-150g=50g,V水==50cm3,V容器=V水=50cm3;
(2),
因為0.74g/cm3> 0.72g/cm3,所以不合格。
(3)乙加油站單價為7.20元/L的92號汽油,1L汽油的質量為,標注單價,即乙加油站的單價與甲加油站價格相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汽油密度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體積會發生變化,所以用質量為計量單位更合理。
32.【答案】(1)3
(2)解:已知m鋼=156t=156000kg
答:需“氣凝膠”的質量為60kg。
(3)做防火服、運動鞋等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1)毫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是十的負六次方,立方厘米和立方米之間的進率也為十的負六次方,據此進行單位換算。
(2)根據飛機的體積不變,結合密度公式求解。
(3)根據題中材料中關于氣凝膠性質的介紹推測潛在應用。
【解答】(1)。
(3)由“納米氣凝膠有非常好的隔熱效果”可知,可應用于制作防火服;
由“非常耐磨且富有彈性”可知,可應用于制作運動鞋等。
33.【答案】(1)材料的密度:
(2)作品是空心的??招牟糠值捏w積 5cm3
解:材料的密度:
47.25g該材料的體積: 所以,作品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1)知道ABS塑料的體積和質量,根據求出這種材料的密度;
(2)根據求出47.25g該材料的體積,然后與作品的體積相比較判斷是否空心,作品的體積減去材料的體積即為空心部分的體積。
【解答】(1)材料的密度:;
34.【答案】(1)樹脂鏡片
(2)鈦合金鏡架的質量:m=p鈦合金V=4.5x103kg/m3x3x10-6m3=1.35x10-2kg
(3)B;780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體積一定,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小的質量小;
(2)知道體積和密度,根據密度公式求出其質量;
(3)根據表格提供的信息進行解答。
【解答】(1)根據m=ρV可知僅考慮使用輕便,眼鏡的鏡片體積一定時,應選用密度較小的材料,所以選擇樹脂鏡片;
(2)鈦合金鏡架的質量:m=ρ鈦合金V=4.5×103kg/m3×3×10-6m3=1.35×10-2kg;
(3)小胡要配一副眼鏡,經驗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鏡,同時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蝕,故鏡片選擇樹脂鏡片(300元),鏡架選擇鈦合金鏡架480元,估計價格為300元+480元=780元。
35.【答案】(1)99
(2)水蒸氣
(3)BC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根據圖像讀出水的沸點;
(2)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降低,氣泡里面的水蒸氣液化進入水中,使氣泡逐漸變小;
(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
B: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水的初溫、水量多少、火焰大??;
C:水沸騰時溫度不變,持續吸熱,而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據此分析。
【解答】(1)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
(2)水沸騰后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
(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上調整,故A錯誤;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說法正確,故B正確;
C: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且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說法正確,故C正確。
故選:BC。
1 / 1初中科學新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3章 物質的特性 單元提高卷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8分)
1.(2025七下·路橋期中)如圖是“測量食鹽溶液的密度”實驗過程中的四個操作步驟,其中正確的是()
A.在燒杯中讀取液體體積示數
B.將裝食鹽水的量筒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
C.橫梁標尺上讀取游碼示數
D.托盤天平指針向左偏時,向右調平衡螺母
【答案】C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燒杯的裝液體的,不能用來測量體積;
(2)量筒不能放在天平托盤上使用;
(3)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左物右碼,質量等于砝碼加上游碼的示數;
(4)使用天平時先調整。左偏右調,右偏左調,但測量過程中,不能調節螺母。
【解答】A.燒杯的分度值很大,在燒杯中讀取液體體積示數,不能正確測量,故B錯誤;
B.量筒的底面積小,將裝食鹽水的量筒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時容易傾倒而損壞,故A錯誤;
C.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質量等于砝碼加上游碼的示數,因而在橫梁標尺上讀取游碼示數是正確的;故C正確。
D.天平測量過程中,不能調節螺母,托盤天平指針向左偏時,向右調平衡螺母是錯誤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2.(2025七下·溫州期中)把一瓶完好的乳酸菌飲料放入冰箱冷凍室幾個小時,發生了如圖的變化。下列關于乳酸菌飲料的變化,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質量變小 B.密度變小
C.體積變大 D.分子間隙變大
【答案】A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質量與物體的位置、體積、狀態等無關。
【解答】A、質量指的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體積無關,可知質量不變,故A錯誤,符合題意;
BC、表面凸起,內部體積變大,即液體的體積變大,質量不變,由可知,密度減小,故B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液體體積變小,分子自身不變,分子間的間隙變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2023七下·余姚期末)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蓋子放入熱水中。當固態碘變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滿試管后,將試管從熱水中取出,放入涼水中,碘蒸汽又會變為固態碘附著在試管內壁上,關于物質碘的物態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先放熱升華后吸熱凝華 B.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
C.先放熱熔化后吸熱凝固 D.先吸熱熔化后放熱凝固
【答案】B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物質會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也會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
【解答】ACD、由題意,固態碘吸熱變為氣態碘蒸氣的過程叫升華,碘蒸氣放熱變為固態碘的過程為凝華,所以ACD不符合題意;
B、根據碘的狀態變化可知,碘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所以B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B。
4.(2025七下·路橋期中)在玉雕中有一種鏤空技法,所謂“鏤空”是指在物體上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如圖所示)。對這塊玉進行“鏤空”雕刻過程中,這塊玉不變的物理量是()。
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形狀
【答案】C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與質量、體積、形狀無關。
【解答】對這塊玉進行“鏤空”雕刻過程中,玉的質量、體積及重力都發生變化,但物質種類和狀態沒有變化,所以密度不變。
故答案為:C。
5.(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 科學試卷)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指寫萬千氣象的詩句前共有形象詩人世情志、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答案】D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三態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熔化:固態→液態(吸熱);凝固:液態→固態(放熱);汽化:(分沸騰和蒸發): 液態→氣態 (吸熱);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 氣態→液態 (放熱);升華:固態→氣態 (吸熱)凝華:氣態→固態(放熱)
【解答】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液化現象,需要放熱,A錯誤;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B錯誤;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C錯誤;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正確;
故答案為:D
6.(2025七下·永康期中)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
B.液體乙的密度是 千克/米3
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
D.當液體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4:5
【答案】D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m-V圖像的信息,當液體體積為0時對應的質量即為量杯的質量,選取關鍵點信息,用ρ=計算出甲、乙液體的密度;用m=ρV計算出體積為60cm3 甲液體的質量。
【解答】A.由圖可知,體積相同時,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由ρ=得到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錯誤;
B.當液體體積為0時,即量杯中沒有裝液體時,質量是20g,這就是量杯的質量,當液體體積為100cm3時,乙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為100g,則液體的質量
m=m總-m杯=100g-20g=80g,
乙液體的密度:
ρ乙===0.8g/cm3=0.8×103kg/m3,
故B錯誤;
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
80g-20g=60g,
故C錯誤;
D.當質量都是100g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
80cm3:100cm3=4:5,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7.(2025七下·婺城月考)哈爾濱火爆全國,很多游客在寒冬戶外體驗了“潑水成冰”的奇觀,如圖所示?!皾娝杀钡脑硎撬魵庠跇O低的溫度下直接變為小冰晶。對此現象表述正確的是(  )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水蒸氣 B.該過程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固
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效果會更好 D.氣溫高于0℃也會出現該現象
【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再確定吸入還是放熱。
【解答】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
B.在“潑水成冰”的過程中,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華,故B錯誤;
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會產生更多的水蒸氣,效果會更好,故C正確;
D.氣溫高于0℃,水蒸氣不會凝華,只會液化,不會出現“潑水成冰”的奇觀,故D錯誤。
故選C。
8.(2023七下·北侖期中)如圖為某晶體的狀態變化過程,甲、乙、丙對應固、液、氣三種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br/>A.甲→乙的過程需要放熱
B.BC段對應的狀態是固液共存態
C.DE段對應的溫度為該晶體的熔點
D.白霧形成對應的狀態變化過程是乙→丙
【答案】B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 A.由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為固液共存態;
C.晶體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
D.白霧的本質是小水珠,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現象。
【解答】 A.由題可知甲是固態,乙是液態,從甲到乙是由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故A錯誤;
B.BC段溫度不變,是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態,故B正確;
C.DE段是由液體變為氣體,不是熔化過程中,所以DE段不是該晶體的熔點,故C錯誤;
D.白霧的本質是小水珠,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現象,所以白霧的形成對應狀態變化過程是丙→乙,故D錯誤。
故選B。
9.(2024七下·奉化期末)如圖所示的甜品,在下面盛有水的盤中加了干冰,甜品碗的周圍冒著大量的“白氣”,拿起碗,看到下面盤中的水在“沸騰”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氣”是干冰升華成的二氧化碳氣體
B.“白氣”是盛水盤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C.盤里的水“沸騰”是因為干冰升華使盤中的水吸熱后沸騰
D.盤里的水“沸騰”是因為干冰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從水中冒出
【答案】D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解答】AB:甜品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小水滴,故A、B錯誤;
C:水的沸騰過程需要吸收熱量,干冰升華吸熱,水放熱,不能沸騰,故C錯誤;
D:碗里的干冰升華成二氧化碳從水中冒出,造成水面翻騰,看起來像是在“沸騰”,故D正確。
故選:D。
10.(2024七下·鄞州月考)在下列各圖中,能正確描述鐵路鐵軌的鑄造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是( ?。?br/>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分析】鐵是金屬,是晶體,在鑄造鐵軌的過程中,應先將鐵熔化,達到一定溫度后進行澆鑄,并重新使其凝固成固體。據晶體的熔化和凝固特點,可對以上選項進行分析。
【解答】A、該圖是晶體先凝固降溫,后熔化升溫的過程,故A不合題意;
B、該圖是非晶體先凝固降溫,后熔化升溫的過程,故B不合題意;
C、該圖是非晶體先熔化升溫,后凝固降溫的過程,故C不合題意;
D、該圖是晶體先熔化升溫,后凝固降溫的過程,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1.(2024七下·鄞州期末)小科發現媽媽每次洗完頭發后,總是用電吹風吹濕頭發,而且還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這是為什么呢?(  )
A.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減慢水分蒸發
B.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提高水的溫度,以加快水分蒸發
C.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減少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D.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答案】D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蒸發及其現象
【解析】【分析】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表面積、液面上空氣流動的快慢等因素有關。
【解答】洗完頭發后,為讓頭發干快些,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加快水分蒸發;
用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這樣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故答案為:D。
12.(2024七下·余姚期末)某晶體熔化過程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各組固體熔化圖像的形狀與其類似的一組是(  )
A.蠟 玻璃 瀝青 B.蠟 鋁 玻璃
C.冰 鐵 鋁 D.冰 鐵 瀝青
【答案】C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解答】根據圖片客舟,該物質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即有熔點,那么為晶體。
A中都是非晶體,B中蠟和玻璃為非晶體,瀝青為非晶體,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
故選C。
13.(2024七下·慈溪期末)如圖所示,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均蓋有一塊玻璃片分別為a、b,過一會兒可明顯看到( ?。?br/>A.a、b兩塊玻璃外側均有小水珠
B.a、b兩塊玻璃內側均有小水珠
C.a塊玻璃外側、b塊玻璃內側有小水珠
D.a 塊玻璃內側、b塊玻璃外側有小水珠
【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當杯內溫度低,杯外溫度高,杯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當杯內溫度高,杯外溫度低,杯內空氣中的水蒸遇冷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內表面。
【解答】冰塊溫度低,因此a 塊玻璃外側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板外側;熱水溫度高,因此杯內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b塊玻璃板后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板內側,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4.(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①點燃酒精燈,酒精燃燒;②一段時間后蠟燭熔化、掉落;③再過一段時間后火柴燃燒。則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
A.①中酒精燃燒屬于物理變化
B.②中蠟燭熔化屬于化學變化
C.②③的現象能說明所有金屬都具有導熱性這一物理性質
D.①③中的現象體現出物質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
【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 AB.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
CD.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
【解答】 A.①中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②中蠟燭熔化,只是狀態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故B錯誤;
C.實驗中只有銅這一種金屬,無法得到所有金屬具有導熱性的結論,故C錯誤;
D.①中酒精燃燒,③中火柴燃燒,說明物質具有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故D正確。
故選D。
15.(浙江省寧波市前灣新區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可燃物在密閉容器中燃燒能否耗盡氧氣 查閱資料: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當氧氣體積分數達到50%左右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小展同學利用圖甲裝置進行探究,測量氧氣在容器中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從圖乙可以看出,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最好選擇紅磷。因為紅磷著火點比較高。安全,且測得的值最精確
B.從圖乙可以看出,鐵也能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
C.鐵絲在充滿純氧的集氣瓶中燃燒完,裝置冷卻后,打開瓶塞,進入空氣,此時集氣瓶內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上述實驗發生反應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窘獯稹緼、根據圖乙所示可知,白磷燃燒后剩余氧氣的濃度小于紅磷的,因此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最好選擇白磷,測得的值最精確,故A錯誤;
B、根據乙圖所示可知,當氧氣的含量小于37%時鐵絲就不能燃燒,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僅為21%,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故B錯誤;
C、當鐵絲熄滅后集氣瓶中還有大約37%的氧氣,進入空氣后瓶中氧氣的含量大約為(1-37%)×21%+37%=50.23%,根據題意:當氧氣體積分數達到50%左右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C正確;
D、上述實驗過程中均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6.(2025七下·路橋期中)如圖表示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物質的密度跟體積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甲圖中可知,ρA>ρB>ρC,且ρC>ρ水
B.從乙圖中可見,陰影部分的面積S表示物質的質量,其值為16克
C.從甲圖中可見,120克D物質的體積是200厘米
D.從甲圖中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3∶0
【答案】C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ρ=知,當體積相等時,質量越大密度越大,據此判斷A、B、C的密度關系,并根據公式結合圖甲中的數據計算C的密度,與水的密度進行對比;
(2)乙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密度和體積的乘積,即等于質量,并根據m=ρV結合乙圖中的數據計算質量;
(3)結合甲中的數據結合ρ=計算出D的密度,根據V=計算120克D物質的體積;
(4)結合甲圖中的數據,根據ρ=分別計算A、B的密度,計算兩密度之比。
【解答】A、根據ρ=知,當體積相等時,質量越大密度越大,由甲圖知,ρA>ρB>ρC,ρc=
==1g/cm3=ρ水,A錯誤;
B、乙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密度和體積的乘積,等于質量,即m=ρV=4g/cm3×3cm3=12g,B錯誤;
C、由甲圖知D物質的密度為ρD===0.6g/cm3,120克D物質的體積VD==200cm3,C正確;
D、由甲圖知A的密度ρA==2.5g/cm3,B的密度ρB==1.5g/cm3,
A、B密度之比=5:3,D錯誤。
故答案為:C。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
17.(2022七下·余姚期中)下列是對酒精部分性質和變化的描述,用序號回答問題:
①無色透明的液體;②易揮發;③易燃燒;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種物質。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答案】①②④;③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分析】物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如:顏色、氣味、味道,是否易升華、揮發、熔點、沸點、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如溶解性、密度等。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熱穩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解答】無色透明的液體,易揮發,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種物質,都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而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故選①②④。易燃燒,必須通過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為化學性質,故選③。
18.(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 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由圖丙可知,當地氣壓   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等于”)
(2)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選填“空氣”或“水蒸氣”)。
(3)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____(填字母)。
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
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
【答案】(1)小于
(2)水蒸氣
(3)B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 (1)根據圖像讀出水的沸點,然后與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比較,從而確定當地氣壓的大小變化;
(2)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降低,氣泡里面的水蒸氣液化進入水中,使氣泡逐漸變?。?br/>(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
B.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水的初溫、水量多少、火焰大??;
C.水沸騰時溫度不變,持續吸熱,而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據此分析。
【解答】 (1)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低于100℃,則當地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
(2)水沸騰后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
(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上調整,故A錯誤;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故B正確;
C.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且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C正確。
故選BC。
19.(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學習了有關物態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留出“白氣”。請回答:
(1)根據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
(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
(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
【答案】(1)乙
(2)A
(3)不變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 (1)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遇冷容易發生液化;
(2)水在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水在沸騰時,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水面破裂開來;
(3)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解答】 (1)白氣是水壺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物態變化為液化;液化放熱,遇冷才容易發生液化,所以房間溫度越低,越容易液化,白氣越多,所以氣溫較高的是乙;
(2)水沸騰時,氣泡從下向上氣泡變大,A是沸騰的圖象,B圖是沸騰前的;
(3)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壺內開水的溫度不變。
20.(2024七下·鄞州月考)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為少年兒童做過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如圖所示,試分析:
(1)子火焰中燃燒的是   態物質。
(2)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導管不宜太長,原因是   。
【答案】氣;若導管過長,氣態物質會在導管中冷凝,不能從導管末端排出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現象來分析。若導管太長,溫度降低,蒸汽會冷卻,蠟燭母火焰的中心部位要與氧氣接觸,否則仍是石蠟蒸氣,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部分蠟燭受熱直接從固態升華為氣態的氣體,所以子火焰中燃燒的是氣態物質。
(2)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導管不宜太長,原因是若導管過長,氣態物質會在導管中冷凝,不能從導管末端排出。
21.(2024七下·慈溪期末)小明在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之前,查閱資料得知: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碘的熔點為,采用圖中的兩種方式加熱,圖甲中的顆粒吸熱會  ?。ㄌ钗飸B變化名稱,下同),圖乙中的顆粒吸熱除了發生圖甲中的變化外,還可能會先   再汽化;取出“碘錘”或者移走“碘錘”后,“碘錘”中的碘蒸氣會   。
【答案】升華;熔化;凝華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
【解析】【分析】判斷物態變化,首先確定原來的狀態,然后確定最后的狀態,從而確定物態變化。
【解答】甲圖中,“碘錘”在水中加熱,水的溫度約為100℃,碘的熔點為113.7℃,所以碘不會熔化;碘顆粒吸熱會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則該物態變化為升華。
圖乙中,酒精燈外焰溫度約為800℃,高于碘的熔點,碘可能先吸熱熔化成液態,再汽化成氣態。
取出“碘錘”或者移走“碘錘”后,“碘錘”停止吸熱,碘蒸汽放熱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則物態變化為凝華。
22.(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面對流感,我們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還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對手進行消毒。小科同學查閱資料發現酒精具有如下性質:酒精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①易燃、②易揮發、③無色透明的液體;④具有略帶刺激性的特殊香味;⑤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請回答:
(1)以上屬于化學性質的有   (填文中序號);
(2)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臨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還常用于為高燒患者擦身,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   的性質,能吸收并帶走患者身上的熱量,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3)酒精與水混合后體積會變小是因為   
【答案】(1)①
(2)汽化吸熱
(3)分子間存在空隙
【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
【解析】【分析】(1)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必須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
(2)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熱,據此分析解答;
(3)根據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答。
【解答】(1)易燃性是必須通過燃燒這種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選①;
(2)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臨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還常用于為高燒患者擦身,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汽化吸熱的性質,能吸收并帶走患者身上的熱量,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3)酒精與水混合后體積會變小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空隙。
三、實驗探究題(共8題,共63分)
23.(2025七下·北侖期中)為了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七年級(3)班間學分成若干小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數期,填在下表中。
實驗次數 物體 質量/g 體積/m3 質量/體積(g*cm-3)
1 鋁塊甲 2.7 1 2.7
2 鋁塊乙 21.6 8 2.7
3 鋁塊丙 27 10 2.7
4 銅塊甲 3.9 1 8.9
5 銅塊乙 71.2 8 8.9
6 銅塊丙 89 10 8.9
(1)稱量物體質量前,應先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   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再調節天平平衡。
(2)根據表中數據,小科畫出了銅塊的m-V圖,請在同一坐標上畫出鋁塊的m-V圖。
(3)比較第1、2、3或4、5、6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跟它的體積的比值   (選填“相同”或“不同”).
(4)比較銅與鋁的m-V圖像,可得出結論:   。
【答案】(1)游碼
(2)
(3)相同
(4)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前,要先將天平調平先將游碼歸零,指針向哪邊偏,說明哪邊偏重,應將平衡螺母向另一側調,直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
(2)根據表中數據作圖。
(3)由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同一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為一定值。
(4)圖像不重合是,說明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
【解答】(1)調平天平前要先將游碼歸零。
(2)將表中各點描在坐標中,再用光滑的線將各點連接起來,如圖所示:

(3)由表中數據可知,123次實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均為2.7,456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均為8.9,故可得: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
(4)由圖像可知,銅和鋁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不相同,故可得: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24.(2024七下·海曙期末)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
(1)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此時a處于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所以它屬于一種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答案】不變;固液共存;升高;非晶體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詳解】(1)[1]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固體a熔化過程為6~12min,溫度不變,所以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保持不變。
[2]由于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保持不變,即有固定熔點,所以固體a是晶體,晶體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態。
(2)[3]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乙可知,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持續上升,所以固體b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升高。
[4]由于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持續升高,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固體b屬于非晶體。
25.(2023七下·長興期末)今年寒假,項目化作業“麥芽糖制作”是七年級小明同學最開心的一件事了。他把制作過程繪圖如下:
(1)任務一:培養麥芽
小明為探究小麥種子的萌發條件,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分析回答問題:
在A、B、C、D四個培養皿內分別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30粒飽滿、結構完整的小麥種子,然后將它們放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數日后記錄種子的萌發情況如下表:
裝置 A B C D
場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溫度 20℃ 20℃ 20℃ 20℃
棉花干濕狀態 潮濕 干燥 潮濕 干燥
種子萌發情況 29粒 0粒 30粒 0粒
根據哪兩組實驗結果分析,光照不是小麥種子萌發的必要環境條件_______。
A.A B.B C.C D.D
(2)除了上述探究的因素,請結合自己的實踐經歷,給項目小組提出幾點操作上的注意要點,以提高種子的萌發率?(至少寫兩點)
(3)任務二:發酵:混合麥芽與糯米
小明將糯米煮好后降溫,再加入麥芽攪拌均勻后放入電飯煲保溫發酵6小時左右,將發酵后的糯米過濾取汁。通過查閱課外資料發現,麥芽中含有α-淀粉酶,它能分解淀粉。麥芽和糯米混合發酵的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任務三:加熱制糖
過濾得到的濾汁先大火煮沸,煮到有氣泡時不斷攪拌,煮至掛起狀態即為麥芽糖。
項目思考:本項目化學習耗費時間較長,小明的父母覺得他在浪費時間,這么做意義不大。對此,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會如何與父母溝通?(至少說兩點令人信服的理由)
【答案】(1)C
(2)放置適宜的溫度、水分不要浸沒種子(充足的空氣)、播種不能過于密集、播種前用水浸泡
(3)化學變化
(4)①增強動手能力②里面包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種子的萌發所需的外部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是:種子不處在休眠期,種子顆粒飽滿,種子有完整的胚;
【解答】(1)從表格的AC對照中,可以看出光照不是小麥種子萌發的必要環境條件;
(2) 種子的萌發所需的外部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所以提高其萌發率的措施是放置適宜的溫度、水分不要浸沒種子(充足的空氣)、播種不能過于密集、播種前用水浸泡;
通過查閱課外資料發現,麥芽中含有α-淀粉酶,它能分解淀粉。麥芽和糯米混合發酵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該項目化活動①增強動手能力②里面包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存在很多積極的意義;
故答案為:(1)C(2) 放置適宜的溫度、水分不要浸沒種子(充足的空氣)、播種不能過于密集、播種前用水浸泡 ; 化學變化;①增強動手能力②里面包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
26.(2024七下·余姚期末)小紅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
(1)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  ?。ㄟx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順序;
(2)小紅用質量為m1的水做實驗,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繪出圖乙中的a圖線,溫度   ;
(3)若換用初溫相同的,質量為m2(m2>m1)的水做實驗,得到的圖線是圖乙中的  ?。ㄟx填“b”、“c”或“d”)。
【答案】(1)由下到上
(2)不變
(3)c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安裝實驗裝置需要遵循“由下到上”的原則;
(2)水沸騰的特點:持續吸熱,溫度不變;
(3)其他條件相同時,水的質量越大,水的沸點不變,加熱至沸騰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解答】(1)在該實驗中,先安裝下面器材,再安裝上面器材,便于調節器材間的距離,且便于利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避免溫度計液泡接觸容器底或容器壁。
(2)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3)換用初溫相同的質量為m2(m2>m1)的水做實驗,水質量較大,水的沸點不變。根據可知,水沸騰需要的熱量變多,而加熱裝置不變,故加熱時間會增大,所以得到的圖像可能是圖乙中的c。
(1)在該實驗中,先安裝下面器材,再安裝上面器材,便于調節器材間的距離,且便于利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避免溫度計液泡接觸容器底或容器壁。
(2)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3)換用初溫相同的質量為m2(m2>m1)的水做實驗,水質量較大,水的沸點不變。根據可知,水沸騰需要的熱量變多,而加熱裝置不變,故加熱時間會增大,所以得到的圖像可能是圖乙中的c。
27.(2024七下·鎮海區期末)實驗室里,同學們進行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
(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P和Q,應先調整   ?。ㄟx填“P”或“Q”)的位置;
(2)實驗中通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目的是    ;
(3)根據實驗數據,小科畫出了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分析圖象后可知:①冰熔化過程中  ?。?br/>②不考慮熱量損失,第2﹣4min冰吸收的熱量   ?。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熱量。
【答案】Q;使冰受熱均;不變;等于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分析】(1)酒精燈需要用外焰加熱,因此先放好酒精燈,再固定好鐵圈的高度,故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安裝器材;
(2)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時,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體受熱均勻,溫度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
(3)冰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用加熱時間的長短可以間接反映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加熱時間越長,物質吸收的熱量越多。
【解答】(1)在實驗中需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應根據酒精燈外焰的高度確定鐵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安裝,所以在組裝實驗裝置時,應先調整Q的位置。
(2)實驗中通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這種加熱方法叫水浴法,該方法能使冰受熱均勻。
(3)分析圖像后知道,①冰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
(4)不考慮熱量損失,加熱時間越長,物質吸收的熱量越多,第2-4min和第10-12min加熱時間相等,所以第2-4min冰吸收的熱量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熱量。
28.(2024七下·奉化期末)小寧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 ……
(1)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ㄌ钗飸B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則易拉罐內咸水溶質的質量分數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處   。
【答案】(1)液化;變大
(2)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推廣價值大、制作成本低等,合理均可)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物質由液態變為氣體的變化是汽化,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2)根據評價需要,可以從節能環保角度評價。
【解答】(1)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則易拉罐內水的質量減少,咸水溶質的質量分數將變大;
(2)實驗裝置的評價可從裝置的結構是否合理完整、實驗效果是否明顯、裝置是否節能環保、操作是否簡便、裝置是否有推廣價值和制作成本是否廉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指標三為節能環?;虿僮骱啽慊蛲茝V價值工或制作成本。
29.(2024七下·北侖期末)小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卮鹣铝袉栴}:
(1)組裝圖甲的裝置時,應先確定  ?。ㄟx填“鐵桿”或“鐵圈”)的高度;
(2)A、B兩個實驗小組用相同裝置進行實驗,圖乙是他們根據各自的實驗數據繪制成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小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短,可能的原因有  ?。▽懗鲆稽c);
(3)分析乙圖可知,水的沸點是   ℃;
(4)從吸放熱和溫度變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   。
【答案】鐵圈;A組水的質量小于B組水的質量;98;吸熱但溫度不變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在組裝實驗裝置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據此分析;
(2)掌握影響加熱時間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溫、是否加蓋、是否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等;
(3)水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
(4)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條件是溫度達到沸點,并且不斷吸熱。
【解答】(1)在組裝實驗裝置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故應按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器材,應當首先確定鐵圈的高度。
(2)觀察圖乙中的圖像知道,在裝置相同的情況下,A升溫快、B升溫慢,說明可能是A組水的質量小于B組水的質量。
(3)水沸騰時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由圖像知道,水的沸點是98℃。
(4)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不變。
30.(2025七下·溫州期中)學習了“測量物質的密度”之后,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方法一:小浩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量鹽水的密度,操作過程如下:
①將天平調節平衡;
②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104.2g;
③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甲所示;
④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如圖乙所示;
⑤計算鹽水的密度。
(1)根據圖乙,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   g。
(2)計算鹽水的密度:    。
(3)若步驟③中有部分鹽水灑到外面,則測得的鹽水密度將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方法二:小明同學找來兩個相同的瓶子,分別裝入體積都為V的水和上述鹽水,在用調好的天平而不用砝碼的情況下,也測量出了鹽水的密度(水的密度為ρ水)。步驟如下:
①將裝有鹽水的瓶子放在天平的左盤,裝有水的瓶子放在右盤;
②調節標尺上的游碼使天平平衡,讀出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m1。
計算鹽水的密度:    (用V、m1、ρ水表示)。
【答案】(1)71.2
(2)1.1
(3)偏大
(4)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等于砝碼加游碼的質量,游碼的分度值為0.2g。
(2)計算鹽水密度用的是量筒內鹽水的質量除以量筒內鹽水的體積。
(3)由(1)可知,剩余液體點的質量偏小,會導致量筒內鹽水的質量偏大,再根據密度公式判斷。
(4)根據左盤質量等于右盤質量加砝碼進行計算。
【解答】(1)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50g+20g+1.2g=71.2g。
(2)量筒內鹽水的體積為30mL,鹽水的質量為:m=104.2g-71.2g=33g。
鹽水的密度為。
(3)有部分水灑出,會導致剩余鹽水的質量偏小,由(2)可知,會導致測得的量筒內的鹽水的質量偏大,由可知,測得的鹽水的密度將偏大。
(4)鹽水的質量為水的質量加游碼,可知鹽水的質量為,鹽水的體積等于水的體積,可知鹽水的密度為。
四、綜合題(共5題,共37分)
31.(2025七下·路橋期中)密度瓶是一種科學實驗裝置,用來測量物質的密度。加油站常用密度瓶來檢測汽油的密度。合格的92號汽油的密度為0.72×103kg/m3。某次檢測時,工作人員分別測量了空瓶、裝滿水的密度瓶、裝滿待測汽油的密度瓶的質量,如圖所示(ρ水=1.0×103kg/m3)。求:
(1)該密度瓶的容積;
(2)計算說明該汽油是否合格?
(3)某地相鄰的甲、乙兩個加油站92號合格汽油的價格分別標有10.00元/kg和7.20元/L,計算說明乙加油站的單價是否更便宜?并且從密度知識的角度解釋哪種單價標注更合理。
【答案】(1)m水=m1-m0=200g-150g=50g,,V容器=V水=50cm3。
(2),
因為0.74g/cm3> 0.72g/cm3,所以不合格。
(3)乙加油站單價為7.20元/L的92號汽油,1L汽油的質量為,標注單價,即乙加油站的單價與甲加油站價格相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汽油密度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體積會發生變化,所以用質量為計量單位更合理。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得密度瓶裝滿水時水的質量,根據ρ=求水的體積,即密度瓶的容積;
(2)根據題意可得密度瓶裝滿汽油時汽油的質量,汽油的體積等于密度瓶的容積,根據ρ=求汽油的密度,所得計算結果與題意中的密度值比較從而判斷是否合格;
(3)將1L汽油換算成質量,根據公式m=ρV計算1L汽油的質量,進而算出1L汽油的價格分析比較;汽油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即相比于夏天,冬天時相同質量的汽油體積會變小,根據ρ=可知汽油的密度變化,油箱的容積一定,根據ρ=可知加滿汽油時,相比于夏天,冬天所加油的質量變化。
【解答】(1)m水=m1-m0=200g-150g=50g,V水==50cm3,V容器=V水=50cm3;
(2),
因為0.74g/cm3> 0.72g/cm3,所以不合格。
(3)乙加油站單價為7.20元/L的92號汽油,1L汽油的質量為,標注單價,即乙加油站的單價與甲加油站價格相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汽油密度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體積會發生變化,所以用質量為計量單位更合理。
32.(2025七下·溫州期中)我國研發的“祝融號”火星車使用了新型材料——納米氣凝膠(如圖所示)。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 納米氣凝膠有豐富的納米孔隙,密度僅為 應用于火星車上時,幾乎不會增加它的質量。
材料2 納米氣凝膠有非常好的隔熱效果,3cm厚的氣凝膠相當于約30塊厚度為0.5cm 普通玻璃的隔熱功能,能夠確保火星車在-130℃~1400℃的環境中正常工作。
材料3 納米氣凝膠看似脆弱不堪,其實非常耐磨且富有彈性,能夠承受相當于本身質量幾千倍的壓力。
(1)氣凝膠密度僅為3mg/cm3=   kg/m3.
(2)已知某大型飛機采用現在盛行的超高強度結構鋼 制造,耗鋼156噸;若采用“氣凝膠”代替鋼材來制造一架同樣大小的飛機,則需“氣凝膠”的質量為多少千克 (寫出計算過程)
(3)鑒于納米氣凝膠的獨特性能,請你推測一種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潛在應用:   。
【答案】(1)3
(2)解:已知m鋼=156t=156000kg
答:需“氣凝膠”的質量為60kg。
(3)做防火服、運動鞋等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1)毫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是十的負六次方,立方厘米和立方米之間的進率也為十的負六次方,據此進行單位換算。
(2)根據飛機的體積不變,結合密度公式求解。
(3)根據題中材料中關于氣凝膠性質的介紹推測潛在應用。
【解答】(1)。
(3)由“納米氣凝膠有非常好的隔熱效果”可知,可應用于制作防火服;
由“非常耐磨且富有彈性”可知,可應用于制作運動鞋等。
33.(2025七下·金華月考)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現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小科選用了ABS塑料(如圖甲所示)來打印3D作品。
(1)已知體積為1cm3的ABS塑料質量為1.05g,這種材料密度是多少
(2)該同學用這種ABS材料打印了一個汽車模型如圖乙所示,已知該作品的體積為50cm3,質量為47.25g,請你通過計算來判斷該作品是空心還是實心的 若為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
【答案】(1)材料的密度:
(2)作品是空心的??招牟糠值捏w積 5cm3
解:材料的密度:
47.25g該材料的體積: 所以,作品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1)知道ABS塑料的體積和質量,根據求出這種材料的密度;
(2)根據求出47.25g該材料的體積,然后與作品的體積相比較判斷是否空心,作品的體積減去材料的體積即為空心部分的體積。
【解答】(1)材料的密度:;
34.(2025七下·金華月考)每年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經調查我國有4億人需要配戴近視或遠視眼鏡,組成眼鏡主要材料的技術指標如表所示。求:
材料技術指標 樹脂鏡片 玻璃鏡片 銅合金鏡架 鈦合金鏡架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透光量 92% 90%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103 4.5×103
性能 較耐磨損 耐磨損 較耐腐蝕 耐腐蝕
參考價格(元/副) 300 600 100 200 120 480
(1)如果僅考慮使用輕便,眼鏡的鏡片應選用   。
(2)一副鈦合金鏡架的體積約為 則該鏡架的質量約為多少 (寫出計算過程)
(3)小胡要配一副眼鏡,經驗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鏡,同時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蝕。則在配制眼鏡時應選擇   。估計價格為   元。
A.樹脂鏡片和銅合金鏡架
B.樹脂鏡片和鈦合金鏡架
C.玻璃鏡片和銅合金鏡架
D玻璃鏡片和鈦合金鏡架
【答案】(1)樹脂鏡片
(2)鈦合金鏡架的質量:m=p鈦合金V=4.5x103kg/m3x3x10-6m3=1.35x10-2kg
(3)B;780
【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體積一定,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小的質量??;
(2)知道體積和密度,根據密度公式求出其質量;
(3)根據表格提供的信息進行解答。
【解答】(1)根據m=ρV可知僅考慮使用輕便,眼鏡的鏡片體積一定時,應選用密度較小的材料,所以選擇樹脂鏡片;
(2)鈦合金鏡架的質量:m=ρ鈦合金V=4.5×103kg/m3×3×10-6m3=1.35×10-2kg;
(3)小胡要配一副眼鏡,經驗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鏡,同時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蝕,故鏡片選擇樹脂鏡片(300元),鏡架選擇鈦合金鏡架480元,估計價格為300元+480元=780元。
35.(2024七下·奉化期末)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由圖丙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是   ℃。
(2)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ㄟx填“空氣”或“水蒸氣”)。
(3)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  ?。ㄌ钭帜福?。
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
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
【答案】(1)99
(2)水蒸氣
(3)BC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根據圖像讀出水的沸點;
(2)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降低,氣泡里面的水蒸氣液化進入水中,使氣泡逐漸變?。?br/>(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
B: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水的初溫、水量多少、火焰大??;
C:水沸騰時溫度不變,持續吸熱,而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據此分析。
【解答】(1)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
(2)水沸騰后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
(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上調整,故A錯誤;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說法正確,故B正確;
C: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且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說法正確,故C正確。
故選:BC。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恩施市| 柳林县| 区。| 中西区| 安顺市| 潜山县| 加查县| 富川| 常山县| 赤壁市| 浦县| 玉林市| 凤翔县| 贵德县| 美姑县| 色达县| 龙山县| 泗洪县| 达尔| 屏山县| 阿巴嘎旗| 娄底市| 商都县| 玛曲县| 新巴尔虎左旗| 微山县| 满城县| 浙江省| 岳阳县| 永胜县| 麻栗坡县| 府谷县| 碌曲县| 绥阳县| 夏津县| 东乡| 上栗县| 嘉黎县| 临汾市|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