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三年級下冊《剃頭大師》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認識 “剃、執” 等生字,會寫 “表、膽” 等字,會寫 “大師、表弟” 等詞語,理解 “剃頭大師、害人精” 等詞語。2.默讀課文,能說出老剃頭師傅和 “我” 剃頭過程的不同。3.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4.能說出課文以 “剃頭大師” 為題的理由。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2.對比老剃頭師傅和 “我” 剃頭過程的差異,體會人物特點。3.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句子,感受課文語言的趣味性。4.明確課文以 “剃頭大師” 為題的原因。(二)教學難點1.深入理解文中難懂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情感。2.體會作者以 “剃頭大師” 為題的妙處,感受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三、教學方法(一)情境教學法通過播放高清剃頭相關動畫視頻,視頻中細致呈現老式理發店場景、剃頭工具使用過程以及人物豐富表情,同時展示清晰的老式剃頭工具圖片,如生銹的推剪、掉漆的剃刀、復古的理發圍布等,創設逼真的剃頭生活情境;在課堂中安排專門時間,讓學生使用道具模擬剃頭動作,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深度體驗課文內容。(二)朗讀感悟法采用初讀感知、精讀品味、分角色朗讀、感情誦讀等多層次朗讀方式。初讀時,通過自由朗讀、同桌互讀等形式,讓學生初步熟悉課文;精讀階段,結合語句分析、問題引導,進行有針對性的朗讀;分角色朗讀時,學生根據角色特點,揣摩語氣語調;感情誦讀則用于整體感受課文情感基調,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課文的語言和情感。(三)合作探究法將學生分成 4 - 6 人小組,圍繞老剃頭師傅和 “我” 剃頭過程的不同、難懂句子的含義以及課題的妙處等問題,開展小組討論、交流分享、成果展示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與探究能力。(四)對比分析法通過列表對比、句子對比、人物形象對比等方式,深入分析老剃頭師傅和 “我” 剃頭的不同表現、“剃頭大師” 與 “害人精” 稱呼的原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四、教學過程(一)趣味導入1.播放一段精心剪輯的高清兒童剃頭動畫視頻,視頻中生動展現小朋友走進老式理發店,面對剃頭時從緊張害怕到放松開心的完整過程,包括理發師使用老式工具剃頭的細節,以及小朋友各種有趣的表情和動作。播放結束后,提問:“同學們,在視頻中你們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畫面?你們自己有沒有剃過頭?剃頭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呢?”(學生預設:學生們會興奮地分享,有的說看到小朋友躲來躲去很搞笑;有的說自己剃頭時緊緊閉上眼睛,心里很害怕;有的說覺得剃頭很有趣,想快點看到新發型 )2.教師引導:“哇,大家的經歷和感受都好豐富!看來剃頭這件小事,也能有這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走進一篇特別有意思的課文《剃頭大師》,看看文中的‘我’和老剃頭師傅給人剃頭,又發生了哪些讓人捧腹大笑的事兒。”(板書課題,板書時故意把 “剃” 字寫錯一筆,如少寫一撇,然后露出疑惑的表情,問學生:“同學們,老師寫的這個字看起來怪怪的,大家快幫老師檢查檢查,是不是哪里出錯啦?”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指出錯誤,教師再認真強調 “剃” 字的正確寫法和易錯點,隨后帶領學生齊讀課題,要求聲音響亮、充滿好奇,語調上揚 )3.初讀感知: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讀完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朗讀情況,一人朗讀時,另一人用手指著相應文字,仔細傾聽,發現讀音錯誤及時用鉛筆輕輕標記,讀完后互相交流,幫助對方糾正讀音。(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1.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這次要求一邊讀一邊用鉛筆圈出生字詞,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就在詞語旁邊做個小問號標記。教師巡視,觀察學生圈畫情況,適時給予個別指導。2.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出示生字詞:“剃、執、否、慣、罵、仇、差、付、倍、雖、膽、鬼、理、怒、件”,采用 “生字大轉盤” 游戲方式。教師轉動轉盤,指針停下后,隨機指定一名學生認讀指針所指生字,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用手勢判斷對錯(對的豎起大拇指,錯的搖頭)。讀完后,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和補充,若讀錯,引導學生一起書空該字,強化記憶。(學生預設:部分學生能準確認讀,個別學生可能將 “剃” 讀成 “弟”,將 “仇” 讀錯聲調,經同學或老師糾正后,會不好意思地笑笑,跟著大家一起書空,重新讀準 )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通過展示高清老式剃頭工具圖片和現代時尚剃頭工具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比,直觀理解 “剃頭” 這一行為在工具上的變化;請學生上臺,用教鞭當作工具,演示 “執”(拿著)的動作,再做出生氣瞪眼的樣子演示 “怒視”;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找出含有 “冤家”“倒霉” 的句子,分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詞語意思;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組學生分別扮演害怕剃頭的小沙和安慰小沙的人,通過對話和動作,理解 “央求”“抗議” 的含義。(提問:“誰能用動作演示一下‘執’?” 學生預設:學生積極舉手,上臺拿起教鞭,緊緊握住,展示 “執” 的動作,臉上露出認真的表情 )同時,讓學生朗讀包含這些詞語的句子,教師適時指導朗讀語氣,如讀 “抗議” 時,要讀出小沙不滿、委屈的感覺。開展 “詞語接龍” 游戲,教師說出一個詞語,如 “大師”,指定一名學生開始接龍,后面的學生依次用前一個詞語的最后一個字作為下一個詞語的開頭進行接龍,如 “師弟”“弟弟” 等。如果有學生接不上來,小組內其他成員可以幫忙提示,若三次提示仍失敗,則該小組接受小懲罰(如表演一個小節目)。(學生預設:學生們情緒高漲,積極參與游戲,在游戲中強化詞語記憶,可能出現接龍錯誤,如想不出合適詞語,急得抓耳撓腮,經同學提醒后,恍然大悟,繼續接龍 )在游戲過程中,每次認讀生字詞后,讓學生齊讀包含該字詞的句子,教師及時糾正朗讀中的問題,如語速過快、語調平淡等。3.指導書寫生字。出示 “表、膽” 等字,利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些字的筆畫進行動態拆解演示,同時配上讀音和筆畫名稱講解。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和筆畫特點,提問:“同學們,仔細看看‘表’字,它的撇捺像什么呀?”“‘膽’字左右兩邊的寬窄有什么不同呢?”(學生預設:學生們認真觀察后,有的說 “表” 字的撇捺像小鳥張開的翅膀;有的說 “膽” 字左邊月字旁窄窄的,右邊 “旦” 寬寬的 )教師范讀生字,強調讀音與字形的聯系,如 “表” 讀音和 “標” 相近,字形也有相似之處,都有 “表” 這個部分。教師在黑板上進行規范示范書寫,邊寫邊緩慢講解要點,如 “表” 字先寫橫,橫要稍短且向右上傾斜,然后寫豎,豎要寫在豎中線上,接著寫中間的橫,要寫得長一些,再寫撇和捺,撇捺要舒展,像一把打開的扇子;“膽” 字左邊月字旁的撇要寫成豎撇,右邊 “旦” 的橫畫要寫在橫中線上,最后一橫要長而平穩。學生伸出手指,跟著老師的書寫動作在空中書空練習,邊書空邊大聲朗讀筆畫名稱,教師及時糾正學生書空時的錯誤動作。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一拳一尺一寸),及時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對于書寫美觀、規范的學生作業,教師用紅筆圈出漂亮的字,在班級展示臺上進行展示,并給予表揚,如 “大家看,這位同學的字寫得又工整又漂亮,就像印刷體一樣,值得大家學習!”;對于書寫存在問題的學生,如筆畫順序有誤、字形歪斜,教師蹲下來,手把手指導,讓學生重新書寫,直至寫對、寫好。(學生預設:學生們認真書寫,部分學生書寫規范美觀,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個別學生筆畫順序有誤,經老師耐心指導后,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來,重新書寫時更加認真 )(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1.默讀思考,梳理內容教師提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老剃頭師傅和 “我” 剃頭過程的不同,用橫線畫出相關語句。同時,教師在黑板上寫下關鍵詞 “老剃頭師傅”“我”“剃頭過程”“不同”,提醒學生圍繞這些內容進行思考。學生默讀時,教師輕輕巡視,觀察學生的閱讀情況,對速度較慢的學生給予鼓勵的眼神和點頭示意。學生默讀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畫出的語句和發現。教師引導小組討論規則:每個人先輪流分享自己找到的句子,其他成員認真傾聽,然后進行補充和討論,最后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匯報。(學生預設:在小組中,學生們積極發言,有的興奮地指著課本說自己找到的句子,有的托著下巴認真思考,可能對一些句子的理解不夠準確,如把描寫小沙反應的句子誤認為是剃頭過程,經小組同學提醒和討論后,恍然大悟,修改自己的想法 )2.對比分析,感受不同小組代表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在黑板上詳細板書梳理:老剃頭師傅:老師傅習慣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會咬住一綹頭發不放,讓小沙吃盡苦頭。老師傅眼神差了點兒,總把碎頭發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最讓小沙耿耿于懷的是,每次剃完頭,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給 “害人精”。“我”: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給他圍上,再擺出剃頭師傅的架勢,嚓嚓兩剪刀,就剪下一堆頭發。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不一會兒,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張熊皮,上面落滿了黑頭發。(提問:“從這些句子中,你能看出老剃頭師傅和‘我’剃頭時的什么不同?誰能從工具、動作、結果等方面說一說?” 學生預設:學生們紛紛舉手,有的回答老剃頭師傅工具老舊,推剪總是出問題;有的說 “我” 用剪刀剃頭很隨意,沒有規律;還有的說老剃頭師傅讓小沙很痛苦,“我” 雖然剃得不好,但小沙一開始沒那么害怕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剃頭過程的句子。先讓學生自由朗讀,體會不同之處;再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從語氣、語速、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評價,如 “你讀‘老掉牙的推剪’時,要是能把‘老掉牙’讀得慢一點、強調一點,就能更突出推剪的破舊了”;最后全班分角色朗讀,男生讀描寫老剃頭師傅的部分,要用緩慢、無奈的語氣,女生讀描寫 “我” 的部分,要讀出自信、得意又有點滑稽的感覺。3.理解稱呼,體會情感提問:“‘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分別指誰?為什么這樣稱呼他們?” 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默讀課文,圈畫相關語句,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人物的行為、語言、小沙的感受等方面尋找答案。(學生預設:學生們快速默讀,認真圈畫,回答 “剃頭大師” 指 “我”,“害人精” 指老剃頭師傅。因為 “我” 覺得自己剃頭很厲害,所以自稱為 “剃頭大師”;老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時,讓小沙又疼又癢,所以小沙稱他為 “害人精”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這樣的稱呼體現了人物怎樣的特點和情感?” 教師參與到小組討論中,適時引導,如提問:“從‘我’自稱為‘剃頭大師’,可以看出‘我’是個怎樣的孩子?”(學生預設:小組討論熱烈,有的說體現了 “我” 的天真可愛,以為自己會剃頭;有的說體現了小沙對老剃頭師傅的討厭和害怕 )請小組代表發言,教師適時補充和引導,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文中人物說的話。先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然后進行朗讀表演,模仿人物的語氣、表情和動作,其他同學觀看后進行評價,如 “你讀小沙說‘害人精’時,要是能皺起眉頭,瞪大眼睛,就能更表現出小沙的不滿了”,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情感。4.品味句子,突破難點提出問題:“我” 為什么說 “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他更優秀的顧客了”?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小組合作交流。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小沙的要求、“我” 的感受等方面思考。(學生預設:學生們熱烈討論,回答因為小沙只要不剪到耳朵,不傷到他,就覺得很滿意,對 “我” 的剃頭技術沒有高要求,所以 “我” 覺得他是最優秀的顧客 )對于文中難懂的句子,如 “我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剪刀所到之處,頭發紛紛飄落,真比那老剃頭師傅還熟練”,引導學生運用聯系生活實際、結合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假裝自己很會做一件事的時候?當時是什么感覺?” 讓學生分享經歷,再結合句子想象 “我” 剃頭時的樣子。(學生預設:學生們積極分享,有的說假裝自己會彈鋼琴,覺得自己很厲害;通過交流,學生理解 “我” 其實并不會剃頭,只是因為覺得自己比老剃頭師傅大膽,所以自我感覺良好 )組織學生進行句子賞析比賽。每個小組從文中找出一句難懂的句子,先在小組內討論分析,理解句子的含義、表達效果和蘊含的情感,然后派代表上臺展示。展示時,小組成員可以一起配合,通過朗讀、表演、講解等方式進行賞析,最后由全班同學投票評選出 “最佳賞析小組”,給予小獎品獎勵。(四)探究課題,總結拓展1.探討課題,體會妙處提問:“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和同學交流你的看法?!?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寫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從題目對讀者的吸引力、與課文內容的關系、表達的情感等方面思考。(學生預設:小組內積極交流,有的說因為題目很有趣,讓人好奇 “剃頭大師” 是誰,想快點讀課文;有的說 “我” 根本不會剃頭,卻自稱 “剃頭大師”,這種反差很有意思,能突出童年的天真 )各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總結:“剃頭大師” 這個題目既幽默風趣,一下子就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引發大家的閱讀興趣;又通過 “我” 的自稱和實際剃頭水平的巨大反差,生動地展現了童年生活的天真爛漫和無拘無束,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念。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題和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師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感受題目和課文語言的魅力,讀完后請學生分享自己朗讀時的感受。2.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教師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剃頭大師》,你有什么收獲?可以從字詞、內容、情感、學習方法等方面說一說?!保▽W生預設:學生們踴躍發言,有的說學會了很多生字詞,知道了 “剃頭大師” 和 “害人精” 的含義;有的說體會到了童年生活的有趣;還有的說學會了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 )教師總結:“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我們不僅體會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還學會了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這對我們以后的閱讀很有幫助。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也能像作者一樣,仔細觀察身邊的人,發現他們的特點,用我們的筆記錄下這些美好的瞬間。”布置作業:觀察身邊一個熟悉的人,用一段話寫出他的特點,盡量用上本節課學到的詞語;閱讀秦文君的其他作品,如《男生賈里》《女生賈梅》,感受其幽默的語言風格,下節課進行讀書分享。五、板書設計剃頭大師老剃頭師傅:工具舊 技術差小沙:痛苦 → 害人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