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精準聯盟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調研科學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一種觸摸升關。當手指直接接觸這種開關面板上的金屬體時,因為人體是導體,會觸發開關閉合,電路中的電燈發光。用手持下列物體去接觸面板上金屬體時,也能使電燈發光的是( )A.木制牙簽 B.金屬鑰匙 C.塑料尺 D.玻璃杯2.(2025八下·浙江期中)某興趣小組以相同大小的銅片和鋅片為電極研究水果電池,裝置如下圖。當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銅片為水果電池正極 B.電壓表的示數為0.4VC.鋅片為水果電池負極 D.電子從鋅片經水果流向銅片3.(2025八下·浙江期中)下列關于感覺器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眼球內能夠形成視覺B.鼻腔上端黏膜有對氣味十分敏感的細胞C.舌能夠辨別酸、甜、苦、咸D.皮膚能感受外界冷、熱、痛、觸、壓等刺激4.(2025八下·浙江期中)“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診斷病情的,但是人們卻聽不到它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 )A.聲音太小B.超聲波的頻率小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C.超聲波無法傳入人耳D.超聲波的頻率大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5.(2025八下·浙江期中)未來我國有望實現宇航員登月。在月球上的宇航員不能直接面對面交談,需要借助無線電通訊設備,原因是( )A.只能傳遞次聲波 B.真空不能傳聲C.只能傳遞超聲波 D.宇航員的聲帶無法振動6.(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的光現象,其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釋的是( )A.露珠下的葉脈 B.樹蔭光斑C.日晷計時 D.落日倒影7.(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是一款平衡車,它是依靠電力驅動及人體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當電源開關S1閉合時指示燈亮起:人站在平衡車踏板上時開關S2自動閉合,電動機才能啟動開始運動,緊急情況時S1自動斷開,電動機停止工作。下列電路圖中,與其原理相符的是( )A. B.C. D.8.(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用手電簡對著平面鏡中的像照射時,觀察到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變亮了B.光反射到物體上,物體變亮了,所以像也變亮了C.光使整個空間變亮了,更便于觀察像,所以像變亮了D.光使鏡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變亮了9.(2025八下·浙江期中)有一裝水的圓柱形敞口容器,從其左側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產生一個光斑,如圖所示。下列操作將使光斑向右移動的是(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的入射角減小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左平移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變,使激光筆向下平移10.(2025八下·浙江期中)四個懸掛著的泡沫小球,靜止時的位置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球可能帶電,也可能不帶電 B.B球與C球一定帶的異種電荷C.B球與D球一定帶有同種電荷 D.A球與C球一定帶有異種電荷11.(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為定值電阻,當電鍵K接a點時,電流表示數為1,則電鍵K接b點時,電流表的示數應該是( )A.I B.大于I, 小于2IC.2I D.大于2I12.(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明同學在利用如圖所示電路進行電學實驗時,閉合開關,兩燈正常工作,過了一會兒,兩燈中一燈亮,一燈不亮,且兩只電表示數都變大.則故障原因是( )A.燈L1斷路 B.燈L1短路 C.燈L2斷路 D.燈L2短路13.(2025八下·浙江期中)把一個高0.8 m的平面鏡豎直放置,一個身高1.6 m的人以2 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鏡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鏡中的像( )A.高度為1.6 m,以2 m/s的速度面鏡B.高度變大,以2 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C.高度為0.8 m,以2 m/s的速度面鏡D.高度變大,以4 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14.(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紅在家找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可當成凸透鏡,把一支普通鉛筆放在玻璃瓶的一側,透過玻璃瓶看那支筆的筆尖。如果把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移動,可以看到什么現象 根據你學習的知識判斷其中有錯誤的是( )A.先看到虛像,后看到實像 B.筆尖一直變長變大C.到某一位置時筆尖改變方向 D.筆尖先變長,后變短變小15.(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甲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 a 端滑到 b 端的過程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片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示數變小B.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60ΩC.滑片移動過程中,兩電表示數變化量的比值不變D.電源電壓為5V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40分)16.(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明和伙伴們在做小游戲。即使小明被蒙住了雙眼,他也能辨別出周圍不同伙伴的聲音,這是因為每個人聲音的 不同;同時,小明還能通過聲音確定小伙伴的位置,說明聲音能傳遞 。17.(2025八下·浙江期中)在參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時,小明發現,在一處地面上有“沉迷網絡”“交友不慎”兩個圓形模塊。用腳踩其中任何一個模塊,與模塊連接的屏幕上就會播放相應的教育短片,則兩個模塊相當于電路中的 (選填“開關”電源”或“用電器”),彼此 (選填“串聯”或“并聯”)。18.(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生光的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到 (選填“潮濕的瀝青路面”或“干燥的瀝青路面”)更暗。19.(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一款降噪耳機,開啟降噪模式,有種世界都安靜的體驗。(1)耳機可以發出聲音是因為耳機內的部分結構在 。(2)聲波進入人耳,在 形成聽覺。(3)佩戴降噪耳機是在 (選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20.(2025八下·浙江期中)請用學過的光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是人類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獵的情景。為了捉到一條魚,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卻沒有成功,這主要是由于光的 現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要 (填“深”或“淺”)。(2)圖乙是光線在兩種介質的界面處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O點是入射點,介質是空氣和玻璃。折射角的度數為 ,反射角的度數為 。21.(2025八下·浙江期中)(1)如圖甲所示,飛機上的著地輪裝有搭地線或不用搭地線而用 (選填“導電”或“絕緣”)橡膠做輪胎,是為了及時地把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由于與空氣發生了 而帶上了電荷轉移給大地,以免發生放電現象,保證飛機和人員的安全。(2)PM2.5是大氣中直徑小于等于2.5μm、即小于等于m的顆粒懸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進入血液。某大學的科研隊伍成功研制出 PM2.5凈化器,其原理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S1、S2后,風扇旋轉吸入含有顆粒物空氣,當顆粒物接近帶有負電荷的光潔金屬網C時會被快速吸引過來,這是因為帶電體具有吸引 的性質;當顆粒物快速通過光潔金屬網C后,會帶上負電荷,然后被帶有正電荷的棉芯D吸附住,這是因為 。22.(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a)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兩電壓表的示數隨電路中電流變化的圖線如圖(b)所示,根據圖線的信息可知:圖線 (填“甲”或“乙”)是電壓表V1變化的曲線,電阻R1的阻值是 Ω;當電路中的電流為0.25A時,R1與R2的比值為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2025八下·浙江期中)在“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分別對“導體電阻跟它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的猜想進行實驗驗證。實驗中使用4根電阻絲,其規格、材料如表所示。編號 材料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電流大小/AA 錳銅合金 0.5 0.8 0.40B 鎳鉻合金 0.5 0.8 0.32C 鎳鉻合金 0.5 0.4 0.16D 鎳鉻合金 1.0 0.4 0.08(1)實驗中通過觀察 來比較電阻的大小,此過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2)分別將C、D兩根合金絲接入電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結論是 。(3)分別將 (填編號)兩根合金絲接入電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結論是: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時,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24.(2025八下·浙江期中)近視眼究竟是怎么回事 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以下探究實驗:如圖甲所示,把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中間,使光屏上呈現出清晰的像。拿開眼鏡,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請觀察眼球結構(如圖乙所示)并結合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眼球中的晶狀體相當于甲實驗中的 。(2)近視眼患者不戴眼鏡時,看見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 選填(“前方”或“后方”),矯正近視眼要佩戴的眼鏡鏡片應該是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3)拿開眼鏡后,為了再次呈現出清晰的像,光屏應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25.(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甲所示是小科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紙板垂直立在平鏡面上。小科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測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變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復上述實驗步驟。(1)上述實驗探究得到的規律是____(選填字母)。A.光沿直線傳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白色硬紙板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寫出一條即可)。(3)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使它與平面鏡不垂直,如圖乙所示,讓光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 (選填“在”或“不在”)紙板這一平面內。此時通過平面鏡觀察鏡中硬紙板的像,則看到的像與圖丙中相符的是 (選填序號)。26.(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小覃同學所在的興趣小組正在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1)圖甲是他們設計的電路圖,實驗時需要測量A、B、C三處的電流。圖乙是他們某次測量時連接的實驗電路,此時電流表測量的是 選(“A”或“B”或“C”)處的電流;(2)小翠同學要測量通過L2的電流,只需將圖乙中導線 (選填“a”或“b”)的一端移動到電流表的負接線柱上;重新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電流表的示數為 A。(3)該小組另一位同學測出一組A、B、C三處的電流,數據如下表所示,由此他得出結論:IA/A IB/A IC/A0.2 0.2 0.4①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②各支路電流相等。小組內交流討論后,一致認為該同學的結論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還應該選用規格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燈泡進行實驗。27.(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寧同學利用如圖甲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4.5V 且保持不變,實驗用到的定值電阻阻值分別為25Ω、20Ω、15Ω、10Ω、5Ω,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0~50Ω.(1)圖乙實物電路中存在連線錯誤,只需要改動一根導線,請把接錯的那根導線打上“×”:再畫出正確的連線(導線不允許交叉)。電路改正以后,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調至最右端。(2)實驗中將5Ω的定值電阻更換為10Ω的定值電阻后閉合開關,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 (填“左”或“右”)適當滑動,使電壓表示數恢復到原來的值。(3)小寧完成五次實驗后,根據所得數據畫出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圖像如圖丙,且實驗中各電路元件完好,讀數記錄均正確。但老師發現五次實驗中有一次未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該次實驗連入的是阻值為 Ω的定值電阻。(4)為了將所有的定值電阻正確完成五次實驗,應利用滑動變阻器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至少保持 V不變。四、綜合題(本題共5小題, 共35分。第28題7分, 29、30各6分, 31、32各8分)28.(2025八下·浙江期中)根據要求作圖(1)要使光線發生如圖所示的偏折,請在方框內畫出可能的光學元件,并畫出光路圖。(2)請根據圖所示的實物圖,在虛線框中畫出對應的電路圖。29.(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電源兩端電壓U為9V并保持不變,電阻R1阻值為10Ω,閉合開關S后,電流表A 的示數I為1.2A。求:(1) 電流表A1的示數I1;(2)電阻R2的阻值。30.(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為一聲速測量儀器的使用說明書(部分)和實驗裝置圖,閱讀并回答問題。使用說明書:①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甲、乙是伯號采集器。②復位后用棒糙敲打鋼鈴,聲音被甲、乙接收。③液晶屏顯示甲、乙接收信號的時間差,單位為ms(1ms=0.001s. )(1)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 ms。(2)小明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增大銅鈴到甲的距離,液晶顯示屏的數值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小明想驗證“聲速與氣體溫度的關系”,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然后加熱甲、乙之間的空氣,發現液晶顯示屏的數值變小,則聲速隨氣體溫度的增大而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1.(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明同學選取了兩根材料不同的合金絲a和b,連接成圖甲電路。M為合金絲b的左端點,N為合金絲a的右端點,Q為在合金絲上可移動的觸點。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至適當位置后,移動Q,電壓表讀數U隨QN之間的距離x的變化如圖丙所示。求:(1)當Q向M端移動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 合金絲a的長度為 cm。(3)求合金絲b兩端電壓以及合金絲b的電阻。 (寫出計算過程)32.(2025八下·浙江期中)某科技創新小組設計的體重計電路原理圖如圖所示,其中電源電壓恒為 6V、定值電阻R0為 10Ω,電壓表量程為 3V,R是壓敏電阻,R的阻值與平板受到壓力 F 對應的部分數據如下表,平板質量不計。壓力 F/N 0 300 375 500 750 1500壓敏電阻 R/s 30 25 20 15 10 5(1)人的體重越重 電壓表的示數越 (選填“大”或“小”)。(2)體重為 500N 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大 (3)在電路安全的情況下,體重計能稱量的最大值是多少牛 (4)若想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寫出可采取的一條措施。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導體和絕緣體是電學中的兩個基本概念:導體是能夠自由移動電子的物質,能夠導電,常見的導體包括金屬和電解質溶液。 絕緣體是不能自由移動電子的物質,無法導電,常見的絕緣體包括橡膠和玻璃。 導體的電阻很低,而絕緣體的電阻很高,導體中的電荷密度較大,導致其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解答】因為金屬鑰匙是導體,可以導電,ACD都是絕緣體;故答案為:B2.【答案】D【知識點】電壓;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解析】【分析】銅片和鋅片插入酸溶液中形成原電池,其中鋅片失去電子變為鋅離子,為負極,銅為正極。【解答】A、銅為水果電池正極,正確,不符合題意B、電壓表讀數根據圖示為0.4V, 正確,不符合題意C、 片失去電子變為鋅離子,為負極 , 正確,不符合題意D、鋅片失去電子,通過外界連通的導線,流向銅片,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答案】A【知識點】人的感覺;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解析】【分析】人體能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人體能夠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等。眼睛是視覺,耳朵是聽覺,鼻子是嗅覺,舌頭是味覺,接收到的刺激通過神經傳輸,最后在大腦處形成各種感覺。【解答】A、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人的眼睛是靠調節晶狀體的曲度來改變焦距獲得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并同時產生神經沖動,沿視神經傳入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從而形成視覺。故A錯誤。B、嗅覺是由化學氣體刺激嗅覺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覺,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內,感受細胞為嗅細胞,氣味物質作用于嗅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經嗅神經傳導,最后到達大腦皮層的嗅中樞,形成嗅覺。故B正確。C、味覺是由味覺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覺有甜、酸、苦、咸、辣、鮮、澀、麻等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種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覺感受器能夠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學物質的刺激。故C正確。D、皮膚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產生各種不同的感覺,如觸覺、痛覺、壓力覺、熱覺、冷覺等。故D正確。故答案為 :A。4.【答案】D【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解析】【分析】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超出人耳可聽范圍。常用于醫學影像、清洗、焊接等領域。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同樣超出人耳可聽范圍。常見于自然現象,如地震、火山爆發等。人耳的頻率范圍在20赫茲-20000赫茲之間;【解答】“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診斷病情的,超聲波是指頻率大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故答案為:D5.【答案】B【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超聲波與次聲波【解析】【分析】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超出人耳可聽范圍。常用于醫學影像、清洗、焊接等領域。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同樣超出人耳可聽范圍。常見于自然現象,如地震、火山爆發等。人耳的頻率范圍在20赫茲-20000赫茲之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可以是固體或者液體或者氣體;【解答】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聲音不能傳聲;故答案為:B6.【答案】D【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A、露珠下的葉脈放大了,是光的折射現象,放大鏡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樹蔭光斑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日晷計時,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落日余暉下平靜水面出現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象,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答案】B【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在電路中,干路和支路是基本電路術語。 干路是總電流流過的路線,負責傳遞電流的主要路徑,通常連接電源部分。支路是從干路分出的輔助通道,可以與干路并行或串聯連接,用于連接電器、電燈等設備。【解答】 當電源開關S1閉合時指示燈亮起: 說明S1控制燈, 緊急情況時S1自動斷開,電動機停止工作,說明S1還可以控制電動機,說明S1在干路上; 當電源開關S1閉合時指示燈亮起: 人站在平衡車踏板上時開關S2自動閉合,電動機才能啟動開始運動,說明S2和電動機在支路上;故答案為:B8.【答案】B【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解析】【分析】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當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上是可逆的。【解答】 如圖所示,用手電簡對著平面鏡中的像照射時,觀察到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光反射到物體上,物體變亮了,所以像也變亮了 ;故答案為:B9.【答案】C【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解析】【分析】 根據光的折射規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不變,則折射角不變分析解答。【解答】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的入射角減小,則折射角減小,光斑向左移動,故A錯誤;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左平移,入射角不變,折射角則不變,入射點左移,則折射光線向左平移,光斑左移,故B錯誤;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則入射點右移,折射角大小不變,折射光線右移,光斑右移,故C正確;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變,使激光筆向下平移,則入射點左移,入射角不變,折射角則不變,則折射光線向左平移,光斑左移,故D錯誤。故選C。10.【答案】A【知識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解析】【分析】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的物體,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解答】A和B相互排斥,所以一定帶同種電荷,C可能帶與B異種電荷,也可能不帶電;如果C帶與B異種電荷,D可能不帶電,可能帶與B同種電荷;如果C不帶電,那么D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所以A正確;故答案為:D11.【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解析】【分析】串聯電路分電壓,電阻大,分壓多;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為定值電阻,當電鍵K接a點時,電流表示數為I, 則電鍵K接b點時, 此時電阻R2=1/2R1,但是電路中還存在R0,R0沒有變為原來的1/2.所以得到的電流小于2I;在串聯電路中,U=IR;R總=R0+R1或R2;故答案為 :B12.【答案】D【知識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開路如燈絲斷了;電線接頭斷開了、燈座、開關、拉線盒開路;熔絲熔斷或進戶線開路等。開路會造成用電器無電流通過而無法正常工作。短路:如接在燈座內兩個接線柱的火線和零線相碰;插座或插頭內兩根接線相碰;火線和零線直接連接而造成短路。短路會把熔絲熔斷而使整個照明電路斷電,嚴重者會燒毀線路引起火災。在串聯電路中給,電流處處相等,電阻越大,分得的電壓越大;【解答】 小明同學在利用如圖所示電路進行電學實驗時,閉合開關,兩燈正常工作,過了一會兒,兩燈中一燈亮,一燈不亮,且兩只電表示數都變大.則故障原因是燈L2短路;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總電流變大,電流表變大,電壓表測的電壓變成了電源電壓,電壓表增大;故答案為:D13.【答案】A【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析解答。【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物像等大”規律可知,人的像與人等高,也是1.6m。根據“物像等距”可知,像靠近鏡子的速度與人靠近鏡子的速度相同,都是2m/s,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4.【答案】B【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實像與虛像;透鏡的光路圖;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15.【答案】C【知識點】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串聯電路的特點包括:電流相同:在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通路,因此電流處處相等。 電壓分配:電壓會分配到每個串聯元件上,具體分配取決于各個元件的電阻。 總電阻增加:多個串聯元件的電阻會相加,因此總電阻會增加。 功率計算:串聯電路中的元件共享相同的電流,功率可以通過元件的電壓和電流來計算。【解答】A.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的電阻變大, 所以電壓表示數變大,A錯誤;B.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時,電流最小,所以從乙圖看出,流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為0.1A,電壓為5V,所以電阻為50歐姆,B錯誤;C. 滑片移動過程中,兩電表示數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變化量的比值就是定值電阻R0的電阻;C正確;D. 當電流為最大時,滑動變阻器為0歐姆,電源電壓為6V,D錯誤;故答案為:C16.【答案】音色;信息【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聲音的“三要素”是指聲音的三個特性:響度、音調和音色。響度:人主觀上感覺聲音的大小(俗稱音量),由“振幅”和人離聲源的距離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人和聲源的距離越小,響度越大。音調:聲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單位Hz,赫茲),人耳聽覺范圍20~20000Hz。20Hz以下稱為次聲波,20000Hz以上稱為超聲波)。音色:波形決定了聲音的音調。由于不同對象材料的特點,聲音具有不同的特性,音色本身就是抽象的東西,但波形就是把這種抽象和直觀的性能。波形因音調而異,不同的音調可以通過波形來區分。【解答】 小明和伙伴們在做小游戲。即使小明被蒙住了雙眼,他也能辨別出周圍不同伙伴的聲音,這是因為每個人聲音的音色不同;同時,小明還能通過聲音確定小伙伴的位置,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答案為:音色;信息17.【答案】開關;并聯【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解析】【分析】①在電路中,電源提供電能,導線輸送電能,開關控制通斷,用電器消耗電能;②用電器不相互影響,則為并聯;用電器相互影響,則為串聯。【解答】(1)用腳踩模塊,屏幕會工作;不用腳踩模塊,屏幕就不工作,據此可知,模塊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2)無論踩哪個模塊,屏幕都會工作,即兩個模塊不相互影響,則它們為并聯。18.【答案】鏡面反射;潮濕的瀝青路面【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解析】【分析】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在不同表面上反射的兩種主要方式:鏡面反射:光線在光滑表面(如鏡子、玻璃或金屬)上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規律,反射光線平行且方向一致,形成清晰的光束。 漫反射:光線在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散射,失去方向性,導致反射光線不集中,適用于日常物體如紙張和墻壁。 這兩種反射現象的特性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光的性質。【解答】如圖所示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生光的鏡面反射;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到潮濕的瀝青路面更暗。因為潮濕的路面發生鏡面反射,光線全部反射到一個方向;其他的方向看過去都是黑暗的;故答案為:鏡面反射;潮濕的瀝青路面19.【答案】(1)振動(2)大腦皮層(或聽覺中樞)(3)人耳處【知識點】聲音產生的條件;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解析】【分析】①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發聲,都可以作為聲源。②人的感覺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環境的刺激時會發出信息,信息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作出分析,(在大腦皮層相應的神經中樞)產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皮膚感覺等相應的感覺。③馬路上的嘈雜聲、飛機的轟鳴聲等往往使人煩躁不安,我們把這類聲音叫做噪聲。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如禁止鳴笛、安裝消音器等)、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如安裝隔音棉、隔音屏等)、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如捂住耳朵、佩戴耳塞等)。【解答】(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答案為“振動”;(2)所有感覺是在人體的大腦皮層形成的,故答案為“大腦皮層”;(3)佩戴耳機是在人的耳朵處減弱噪聲,故打完為“人耳處”。20.【答案】(1)折射;淺(2)60°;35°【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光的折射規律;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折射定律由荷蘭數學家斯涅爾發現,是在光的折射現象中,確定折射光線方向的定律。(1)折射光線位于入射光線和界面法線所決定的平面內;(2)折射線和入射線分別在法線的兩側;(3)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i'的正弦的比值,對折射率一定的兩種媒質來說是一個常數。光從光速大的介質進入光速小的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從光速小的介質進入光速大的介質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射定律是光學中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光波在介質分界面上的反射規律。根據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解答】(1)圖甲是人類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獵的情景。為了捉到一條魚,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卻沒有成功,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中,發生偏折的形式,這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現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要淺。(2)折射角是折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為60℃,反射角是反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所以為35°;故答案為:(1)折射;淺(2)60°;35°21.【答案】(1)導電;摩擦(2)輕小物體;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知識點】摩擦起電;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物體帶電情況的判斷;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導體是能夠自由移動電子的物質,能夠導電,常見的導體包括金屬和電解質溶液。 絕緣體是不能自由移動電子的物質,無法導電,常見的絕緣體包括橡膠和玻璃。摩擦起電是指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的現象。其原理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導致兩個物體帶上等量但相反的電荷。具體來說,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而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摩擦起電的過程可以與感應起電和接觸起電相區別,前者是物體在靜電場中電荷重新分布的現象,而后者則是通過接觸使不帶電的物體帶電。摩擦起電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例如摩擦塑料和毛衣時會產生靜電,吸引輕小物體。【解答】(1)如圖甲所示,飛機上的著地輪裝有搭地線或不用搭地線而用導電橡膠做輪胎,是為了及時地把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由于與空氣發生了摩擦而帶上了電荷轉移給大地,以免發生放電現象,保證飛機和人員的安全。(2) 閉合開關S1、S2后,風扇旋轉吸入含有顆粒物空氣,當顆粒物接近帶有負電荷的光潔金屬網C時會被快速吸引過來,這是因為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當顆粒物快速通過光潔金屬網C后,會帶上負電荷,然后被帶有正電荷的棉芯D吸附住,這是因為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故答案為:(1)導電;摩擦(2)輕小物體;異種電荷相互吸引22.【答案】甲;20;5:1【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能看懂甲圖中電壓表測的是哪部分電壓及乙圖中電壓表示數隨電流的變化情況,能用歐姆定律的變形式求解電阻的大小。【解答】通過圖可知,甲線反映電壓隨電流的增大而增大,且電壓可以為0V,所以這是電壓表V1示數變化圖象;從圖b中可以看出,當電阻值為6V時,電流為0.3A,故;當電路中的電流為0.25A時,U1=5V,U2=1V,故。故答案為:甲;20;5:1。23.【答案】(1)電流表示數的大小;轉換法(2)長度對電阻絲大小的影響(3)BC【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電阻的大小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等。主要影響因素:材料:不同材料的電阻率不同,金屬通常具有較低的電阻值,而半導體和絕緣體的電阻值較高。例如,銅和鋁是常用的導體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而橡膠和塑料則是絕緣材料,電阻值較高。 長度: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導體越長,電阻越大。這是因為電流在通過導體時會與更多的原子發生碰撞,從而增加了阻力。 橫截面積: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較大的橫截面積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流流過,從而減少電阻。 溫度:溫度對電阻值的影響與材料的溫度系數有關。一般情況下,導體的溫度升高時,電阻值也會增加,但某些材料(如熱敏電阻)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會降低。【解答】(1) 實驗中通過觀察電流表示數的大小來比較電阻的大小,此過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轉換法;(2)結論: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時,長度越長,電阻越大;(3) 分別將BC兩根合金絲接入電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結論是: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時,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故答案為:(1)電流表示數的大小;轉換法(2)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時,長度越長,電阻越大;(3)BC24.【答案】(1)凸透鏡(2)前方;凹透鏡(3)靠近【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保護視力與用眼衛生25.【答案】(1)B(2)顯示光路(3)不在;③【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圖【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是光學中的一個基本原理,描述了光線在平面鏡上反射后形成的虛像。其主要特點包括:虛像:平面鏡形成的像是虛像,無法在屏幕上投影。等大:形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正立:像是正立的,與物體的方向一致。對稱性:物體與像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平分。 這種成像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例如穿衣鏡和潛望鏡等。律指出,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相對于法線的夾角相等,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具體來說,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稱為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稱為反射角。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條反射光線都對應一條入射光線。記憶反射規律的口訣是:“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解答】(1) 上述實驗探究得到的規律是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白色硬紙板在實驗中的作用是顯示光路;(3)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使它與平面鏡不垂直,如圖乙所示,讓光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不在紙板這一平面內。此時通過平面鏡觀察鏡中硬紙板的像,則看到的像與圖丙中相符的是③,因為平面鏡的像具有對稱性(選填序號)。故答案為:(1)B(2)顯示光路(3)不在,③26.【答案】(1)C(2)a;0.3(3)不相同【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解析】【分析】串聯電路是指幾個電路元件沿著單一路徑互相連接的電路。在串聯電路中,流過每個電阻的電流相等,因為直流電路中同一支路的各個截面有相同的電流強度。串聯電路的特點包括:只有一條電流路徑,電流依次流過每個元件。總電壓等于各元件兩端電壓之和(U=U1+U2+…+Un)。總電阻等于各元件電阻之和(R總=R1+R2+…+Rn)。一個開關可以控制整個電路,開關斷開時整個電路斷開。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1)圖甲是他們設計的電路圖,實驗時需要測量A、B、C三處的電流。圖乙是他們某次測量時連接的實驗電路,此時電流表測量的是C處的電流;C處是干路電流;(2)小翠同學要測量通過L2的電流,只需將圖乙中導線a的一端移動到電流表的負接線柱上;重新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電流表的示數為0.3A。(3)小組內交流討論后,一致認為該同學的結論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還應該選用規格不相同的燈泡進行實驗。故答案為:(1)C(2)a;0.3A (3)不相同27.【答案】(1)(2)右(3)20(4)1.5【知識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串聯電路的特點包括:電流相同:在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通路,因此電流處處相等。 電壓分配:電壓會分配到每個串聯元件上,具體分配取決于各個元件的電阻。 總電阻增加:多個串聯元件的電阻會相加,因此總電阻會增加。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1)圖乙實物電路中存在連線錯誤,只需要改動一根導線,請把接錯的那根導線打上“×”:再畫出正確的連線(導線不允許交叉)。電路改正以后,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調至最右端。(2)實驗中將5Ω的定值電阻更換為10Ω的定值電阻后閉合開關,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適當滑動,使電壓表示數恢復到原來的值。因為定值阻值兩端的電壓恒定為3V,所以當定值電阻增大時,應該要同時增大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讓其分的更多電壓,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3V不變;(3)從圖中可以看出,除了定值電阻為20歐姆外,電流與電阻之積均為3V不變,所以阻值為20歐的定值電阻為連入電路時未移動滑片;(4) 為了將所有的定值電阻正確完成五次實驗,應利用滑動變阻器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至少保持1.5V不變。因為電源電壓為4.5V,電壓表兩端的電壓恒定為3V,所以滑動變阻器兩端為1.5V;故答案為:(1)(2)右(3)20(4)1.528.【答案】(1)(2)【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實像與虛像;透鏡的光路圖;基本電路與電路圖【解析】【分析】串并聯電路是指將多個電子元件按照一定的連接方式連接在一起形成的電路。串聯電路:電子元件依次連接在一條路徑上,電流從一個元件流過后再經過下一個元件。在串聯電路中,電流相同,電勢逐漸降低。并聯電路:電子元件的兩端相互連接,電流分別從不同的元件進入,并在元件之間匯合。在并聯電路中,電流可以分叉,拆除任何一個元件不會影響其他元件的工作。【解答】(1)(2)29.【答案】(1)I1=U/R1=9V/10 Ω =0.9A(2)【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并聯電路的特點包括:相同電壓:在并聯電路中,所有支路的電壓相同,因為它們連接在同一電源的兩端。 獨立工作:每個電器或元件可以獨立工作,互不影響。如果一個元件發生故障,其他元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總電流等于分支電流之和:并聯電路的總電流等于各個支路電流的總和。 總電阻減小:并聯連接會降低整體電阻,整體電阻小于各個元件中最小的電阻。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1)I1== =0.9A;(2);故答案為:(1)0.9A(2)30Ω 30.【答案】(1)0(2)不變(3)變大【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介質傳播形成的運動。聲音是一種波。可以被人耳識別的聲(頻率在20 Hz~20000 Hz之間),我們稱之為聲音。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是固體>液體>氣體(例外如:軟木 500m/s,小于煤油(25℃)、蒸餾水(25℃)等),聲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解答】(1) 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0ms。因為銅鈴距離甲和乙的距離是相同的,聲速相同,所以聲音從銅鈴到達甲和乙的時間是相同的,時間差為0;所以 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0ms。(2) 小明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增大銅鈴到甲的距離,液晶顯示屏的數值 不變,因為甲和乙的距離差不變,聲音傳播的時間差就是這段距離差引起的,所以不變;(3)小明想驗證“聲速與氣體溫度的關系”,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然后加熱甲、乙之間的空氣,發現液晶顯示屏的數值變小,則聲速隨氣體溫度的增大而增大,因為距離差不變,但是時間差減小了,說明聲音的傳播速度變快了;故答案為:(1)0(2)不變(3)變大31.【答案】(1)不變(2)10(3)合金絲b兩端的電壓=10V-8V=2V;電流為0.4A,所以電阻=電壓/電流=2V/0.4A=5Ω;【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電阻的大小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等。主要影響因素材料:不同材料的電阻率不同,金屬通常具有較低的電阻值,而半導體和絕緣體的電阻值較高。例如,銅和鋁是常用的導體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而橡膠和塑料則是絕緣材料,電阻值較高。 長度: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導體越長,電阻越大。這是因為電流在通過導體時會與更多的原子發生碰撞,從而增加了阻力。 橫截面積: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較大的橫截面積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流流過,從而減少電阻。 溫度:溫度對電阻值的影響與材料的溫度系數有關。一般情況下,導體的溫度升高時,電阻值也會增加,但某些材料(如熱敏電阻)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會降低。【解答】(1) 當Q向M端移動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 不變,因為移動的過程中,總電壓不變,總電阻不變,所以總電流不變;(2) 合金絲a的長度為10cm。因為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電阻大,分得的電壓多,所以電壓增大的分界點為a的長度,為10cm;(3)合金絲b兩端的電壓=10V-8V=2V;電流為0.4A,所以電阻R===5Ω;故答案為:(1)不變(2)10(3)2V;5Ω 32.【答案】(1)大(2)體重為 500N ,壓敏電阻=15Ω,Ro=10Ω;R總=R壓+R0=15Ω+10Ω=25Ω;(3)電壓表最大為3V,體重秤越中重,電壓表越大,所以U敏=U總-U壓=6v-3v=3v;,查表的最大值為750N;(4)可以在電路中串聯一個定制電阻;減小電源電壓;這樣可以讓壓敏電阻的阻值更小,從而增大稱重值;【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串聯電路是指幾個電路元件沿著單一路徑互相連接的電路。在串聯電路中,流過每個電阻的電流相等,因為直流電路中同一支路的各個截面有相同的電流強度。串聯電路的特點包括:只有一條電流路徑,電流依次流過每個元件。總電壓等于各元件兩端電壓之和(U=U1+U2+…+Un)。總電阻等于各元件電阻之和(R總=R1+R2+…+Rn)。一個開關可以控制整個電路,開關斷開時整個電路斷開。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1) 人的體重越重,壓敏電阻越小,兩端的電壓越小,Ro兩端的電壓越大,電壓表示數越大;(2)體重為 500N ,R壓敏=15Ω,Ro=10歐姆;R總=R壓+R0=15Ω+10Ω=25Ω;,;(3)電壓表最大為3V,體重秤越中重,電壓表越大,所以U敏=U總-U壓=6v-3v=3v;,,查表的最大值為750N;(4)可以在電路中串聯一個定制電阻;減小電源電壓;故答案為:(1)大(2) 電壓表的示數是 2.4V(3) 體重計能稱量的最大值是750N(4)可以在電路中串聯一個定制電阻;減小電源電壓;1 / 1浙江省精準聯盟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調研科學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一種觸摸升關。當手指直接接觸這種開關面板上的金屬體時,因為人體是導體,會觸發開關閉合,電路中的電燈發光。用手持下列物體去接觸面板上金屬體時,也能使電燈發光的是( )A.木制牙簽 B.金屬鑰匙 C.塑料尺 D.玻璃杯【答案】B【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導體和絕緣體是電學中的兩個基本概念:導體是能夠自由移動電子的物質,能夠導電,常見的導體包括金屬和電解質溶液。 絕緣體是不能自由移動電子的物質,無法導電,常見的絕緣體包括橡膠和玻璃。 導體的電阻很低,而絕緣體的電阻很高,導體中的電荷密度較大,導致其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解答】因為金屬鑰匙是導體,可以導電,ACD都是絕緣體;故答案為:B2.(2025八下·浙江期中)某興趣小組以相同大小的銅片和鋅片為電極研究水果電池,裝置如下圖。當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銅片為水果電池正極 B.電壓表的示數為0.4VC.鋅片為水果電池負極 D.電子從鋅片經水果流向銅片【答案】D【知識點】電壓;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解析】【分析】銅片和鋅片插入酸溶液中形成原電池,其中鋅片失去電子變為鋅離子,為負極,銅為正極。【解答】A、銅為水果電池正極,正確,不符合題意B、電壓表讀數根據圖示為0.4V, 正確,不符合題意C、 片失去電子變為鋅離子,為負極 , 正確,不符合題意D、鋅片失去電子,通過外界連通的導線,流向銅片,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2025八下·浙江期中)下列關于感覺器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眼球內能夠形成視覺B.鼻腔上端黏膜有對氣味十分敏感的細胞C.舌能夠辨別酸、甜、苦、咸D.皮膚能感受外界冷、熱、痛、觸、壓等刺激【答案】A【知識點】人的感覺;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解析】【分析】人體能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人體能夠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等。眼睛是視覺,耳朵是聽覺,鼻子是嗅覺,舌頭是味覺,接收到的刺激通過神經傳輸,最后在大腦處形成各種感覺。【解答】A、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人的眼睛是靠調節晶狀體的曲度來改變焦距獲得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并同時產生神經沖動,沿視神經傳入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從而形成視覺。故A錯誤。B、嗅覺是由化學氣體刺激嗅覺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覺,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內,感受細胞為嗅細胞,氣味物質作用于嗅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經嗅神經傳導,最后到達大腦皮層的嗅中樞,形成嗅覺。故B正確。C、味覺是由味覺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覺有甜、酸、苦、咸、辣、鮮、澀、麻等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種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覺感受器能夠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學物質的刺激。故C正確。D、皮膚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產生各種不同的感覺,如觸覺、痛覺、壓力覺、熱覺、冷覺等。故D正確。故答案為 :A。4.(2025八下·浙江期中)“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診斷病情的,但是人們卻聽不到它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 )A.聲音太小B.超聲波的頻率小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C.超聲波無法傳入人耳D.超聲波的頻率大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答案】D【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解析】【分析】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超出人耳可聽范圍。常用于醫學影像、清洗、焊接等領域。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同樣超出人耳可聽范圍。常見于自然現象,如地震、火山爆發等。人耳的頻率范圍在20赫茲-20000赫茲之間;【解答】“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診斷病情的,超聲波是指頻率大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故答案為:D5.(2025八下·浙江期中)未來我國有望實現宇航員登月。在月球上的宇航員不能直接面對面交談,需要借助無線電通訊設備,原因是( )A.只能傳遞次聲波 B.真空不能傳聲C.只能傳遞超聲波 D.宇航員的聲帶無法振動【答案】B【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超聲波與次聲波【解析】【分析】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超出人耳可聽范圍。常用于醫學影像、清洗、焊接等領域。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同樣超出人耳可聽范圍。常見于自然現象,如地震、火山爆發等。人耳的頻率范圍在20赫茲-20000赫茲之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可以是固體或者液體或者氣體;【解答】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聲音不能傳聲;故答案為:B6.(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的光現象,其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釋的是( )A.露珠下的葉脈 B.樹蔭光斑C.日晷計時 D.落日倒影【答案】D【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A、露珠下的葉脈放大了,是光的折射現象,放大鏡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樹蔭光斑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日晷計時,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落日余暉下平靜水面出現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象,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是一款平衡車,它是依靠電力驅動及人體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當電源開關S1閉合時指示燈亮起:人站在平衡車踏板上時開關S2自動閉合,電動機才能啟動開始運動,緊急情況時S1自動斷開,電動機停止工作。下列電路圖中,與其原理相符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在電路中,干路和支路是基本電路術語。 干路是總電流流過的路線,負責傳遞電流的主要路徑,通常連接電源部分。支路是從干路分出的輔助通道,可以與干路并行或串聯連接,用于連接電器、電燈等設備。【解答】 當電源開關S1閉合時指示燈亮起: 說明S1控制燈, 緊急情況時S1自動斷開,電動機停止工作,說明S1還可以控制電動機,說明S1在干路上; 當電源開關S1閉合時指示燈亮起: 人站在平衡車踏板上時開關S2自動閉合,電動機才能啟動開始運動,說明S2和電動機在支路上;故答案為:B8.(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用手電簡對著平面鏡中的像照射時,觀察到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變亮了B.光反射到物體上,物體變亮了,所以像也變亮了C.光使整個空間變亮了,更便于觀察像,所以像變亮了D.光使鏡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變亮了【答案】B【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解析】【分析】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當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上是可逆的。【解答】 如圖所示,用手電簡對著平面鏡中的像照射時,觀察到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光反射到物體上,物體變亮了,所以像也變亮了 ;故答案為:B9.(2025八下·浙江期中)有一裝水的圓柱形敞口容器,從其左側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產生一個光斑,如圖所示。下列操作將使光斑向右移動的是(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的入射角減小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左平移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變,使激光筆向下平移【答案】C【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解析】【分析】 根據光的折射規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不變,則折射角不變分析解答。【解答】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的入射角減小,則折射角減小,光斑向左移動,故A錯誤;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左平移,入射角不變,折射角則不變,入射點左移,則折射光線向左平移,光斑左移,故B錯誤;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則入射點右移,折射角大小不變,折射光線右移,光斑右移,故C正確;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變,使激光筆向下平移,則入射點左移,入射角不變,折射角則不變,則折射光線向左平移,光斑左移,故D錯誤。故選C。10.(2025八下·浙江期中)四個懸掛著的泡沫小球,靜止時的位置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球可能帶電,也可能不帶電 B.B球與C球一定帶的異種電荷C.B球與D球一定帶有同種電荷 D.A球與C球一定帶有異種電荷【答案】A【知識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解析】【分析】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的物體,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解答】A和B相互排斥,所以一定帶同種電荷,C可能帶與B異種電荷,也可能不帶電;如果C帶與B異種電荷,D可能不帶電,可能帶與B同種電荷;如果C不帶電,那么D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所以A正確;故答案為:D11.(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為定值電阻,當電鍵K接a點時,電流表示數為1,則電鍵K接b點時,電流表的示數應該是( )A.I B.大于I, 小于2IC.2I D.大于2I【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解析】【分析】串聯電路分電壓,電阻大,分壓多;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為定值電阻,當電鍵K接a點時,電流表示數為I, 則電鍵K接b點時, 此時電阻R2=1/2R1,但是電路中還存在R0,R0沒有變為原來的1/2.所以得到的電流小于2I;在串聯電路中,U=IR;R總=R0+R1或R2;故答案為 :B12.(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明同學在利用如圖所示電路進行電學實驗時,閉合開關,兩燈正常工作,過了一會兒,兩燈中一燈亮,一燈不亮,且兩只電表示數都變大.則故障原因是( )A.燈L1斷路 B.燈L1短路 C.燈L2斷路 D.燈L2短路【答案】D【知識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開路如燈絲斷了;電線接頭斷開了、燈座、開關、拉線盒開路;熔絲熔斷或進戶線開路等。開路會造成用電器無電流通過而無法正常工作。短路:如接在燈座內兩個接線柱的火線和零線相碰;插座或插頭內兩根接線相碰;火線和零線直接連接而造成短路。短路會把熔絲熔斷而使整個照明電路斷電,嚴重者會燒毀線路引起火災。在串聯電路中給,電流處處相等,電阻越大,分得的電壓越大;【解答】 小明同學在利用如圖所示電路進行電學實驗時,閉合開關,兩燈正常工作,過了一會兒,兩燈中一燈亮,一燈不亮,且兩只電表示數都變大.則故障原因是燈L2短路;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總電流變大,電流表變大,電壓表測的電壓變成了電源電壓,電壓表增大;故答案為:D13.(2025八下·浙江期中)把一個高0.8 m的平面鏡豎直放置,一個身高1.6 m的人以2 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鏡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鏡中的像( )A.高度為1.6 m,以2 m/s的速度面鏡B.高度變大,以2 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C.高度為0.8 m,以2 m/s的速度面鏡D.高度變大,以4 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答案】A【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析解答。【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物像等大”規律可知,人的像與人等高,也是1.6m。根據“物像等距”可知,像靠近鏡子的速度與人靠近鏡子的速度相同,都是2m/s,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4.(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紅在家找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可當成凸透鏡,把一支普通鉛筆放在玻璃瓶的一側,透過玻璃瓶看那支筆的筆尖。如果把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移動,可以看到什么現象 根據你學習的知識判斷其中有錯誤的是( )A.先看到虛像,后看到實像 B.筆尖一直變長變大C.到某一位置時筆尖改變方向 D.筆尖先變長,后變短變小【答案】B【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實像與虛像;透鏡的光路圖;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15.(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甲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 a 端滑到 b 端的過程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片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示數變小B.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60ΩC.滑片移動過程中,兩電表示數變化量的比值不變D.電源電壓為5V【答案】C【知識點】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串聯電路的特點包括:電流相同:在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通路,因此電流處處相等。 電壓分配:電壓會分配到每個串聯元件上,具體分配取決于各個元件的電阻。 總電阻增加:多個串聯元件的電阻會相加,因此總電阻會增加。 功率計算:串聯電路中的元件共享相同的電流,功率可以通過元件的電壓和電流來計算。【解答】A.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的電阻變大, 所以電壓表示數變大,A錯誤;B.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時,電流最小,所以從乙圖看出,流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為0.1A,電壓為5V,所以電阻為50歐姆,B錯誤;C. 滑片移動過程中,兩電表示數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變化量的比值就是定值電阻R0的電阻;C正確;D. 當電流為最大時,滑動變阻器為0歐姆,電源電壓為6V,D錯誤;故答案為:C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40分)16.(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明和伙伴們在做小游戲。即使小明被蒙住了雙眼,他也能辨別出周圍不同伙伴的聲音,這是因為每個人聲音的 不同;同時,小明還能通過聲音確定小伙伴的位置,說明聲音能傳遞 。【答案】音色;信息【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聲音的“三要素”是指聲音的三個特性:響度、音調和音色。響度:人主觀上感覺聲音的大小(俗稱音量),由“振幅”和人離聲源的距離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人和聲源的距離越小,響度越大。音調:聲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單位Hz,赫茲),人耳聽覺范圍20~20000Hz。20Hz以下稱為次聲波,20000Hz以上稱為超聲波)。音色:波形決定了聲音的音調。由于不同對象材料的特點,聲音具有不同的特性,音色本身就是抽象的東西,但波形就是把這種抽象和直觀的性能。波形因音調而異,不同的音調可以通過波形來區分。【解答】 小明和伙伴們在做小游戲。即使小明被蒙住了雙眼,他也能辨別出周圍不同伙伴的聲音,這是因為每個人聲音的音色不同;同時,小明還能通過聲音確定小伙伴的位置,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答案為:音色;信息17.(2025八下·浙江期中)在參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時,小明發現,在一處地面上有“沉迷網絡”“交友不慎”兩個圓形模塊。用腳踩其中任何一個模塊,與模塊連接的屏幕上就會播放相應的教育短片,則兩個模塊相當于電路中的 (選填“開關”電源”或“用電器”),彼此 (選填“串聯”或“并聯”)。【答案】開關;并聯【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解析】【分析】①在電路中,電源提供電能,導線輸送電能,開關控制通斷,用電器消耗電能;②用電器不相互影響,則為并聯;用電器相互影響,則為串聯。【解答】(1)用腳踩模塊,屏幕會工作;不用腳踩模塊,屏幕就不工作,據此可知,模塊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2)無論踩哪個模塊,屏幕都會工作,即兩個模塊不相互影響,則它們為并聯。18.(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生光的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到 (選填“潮濕的瀝青路面”或“干燥的瀝青路面”)更暗。【答案】鏡面反射;潮濕的瀝青路面【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解析】【分析】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在不同表面上反射的兩種主要方式:鏡面反射:光線在光滑表面(如鏡子、玻璃或金屬)上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規律,反射光線平行且方向一致,形成清晰的光束。 漫反射:光線在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散射,失去方向性,導致反射光線不集中,適用于日常物體如紙張和墻壁。 這兩種反射現象的特性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光的性質。【解答】如圖所示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生光的鏡面反射;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到潮濕的瀝青路面更暗。因為潮濕的路面發生鏡面反射,光線全部反射到一個方向;其他的方向看過去都是黑暗的;故答案為:鏡面反射;潮濕的瀝青路面19.(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一款降噪耳機,開啟降噪模式,有種世界都安靜的體驗。(1)耳機可以發出聲音是因為耳機內的部分結構在 。(2)聲波進入人耳,在 形成聽覺。(3)佩戴降噪耳機是在 (選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答案】(1)振動(2)大腦皮層(或聽覺中樞)(3)人耳處【知識點】聲音產生的條件;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解析】【分析】①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發聲,都可以作為聲源。②人的感覺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環境的刺激時會發出信息,信息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作出分析,(在大腦皮層相應的神經中樞)產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皮膚感覺等相應的感覺。③馬路上的嘈雜聲、飛機的轟鳴聲等往往使人煩躁不安,我們把這類聲音叫做噪聲。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如禁止鳴笛、安裝消音器等)、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如安裝隔音棉、隔音屏等)、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如捂住耳朵、佩戴耳塞等)。【解答】(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答案為“振動”;(2)所有感覺是在人體的大腦皮層形成的,故答案為“大腦皮層”;(3)佩戴耳機是在人的耳朵處減弱噪聲,故打完為“人耳處”。20.(2025八下·浙江期中)請用學過的光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是人類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獵的情景。為了捉到一條魚,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卻沒有成功,這主要是由于光的 現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要 (填“深”或“淺”)。(2)圖乙是光線在兩種介質的界面處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O點是入射點,介質是空氣和玻璃。折射角的度數為 ,反射角的度數為 。【答案】(1)折射;淺(2)60°;35°【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光的折射規律;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折射定律由荷蘭數學家斯涅爾發現,是在光的折射現象中,確定折射光線方向的定律。(1)折射光線位于入射光線和界面法線所決定的平面內;(2)折射線和入射線分別在法線的兩側;(3)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i'的正弦的比值,對折射率一定的兩種媒質來說是一個常數。光從光速大的介質進入光速小的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從光速小的介質進入光速大的介質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射定律是光學中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光波在介質分界面上的反射規律。根據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解答】(1)圖甲是人類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獵的情景。為了捉到一條魚,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卻沒有成功,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中,發生偏折的形式,這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現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要淺。(2)折射角是折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為60℃,反射角是反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所以為35°;故答案為:(1)折射;淺(2)60°;35°21.(2025八下·浙江期中)(1)如圖甲所示,飛機上的著地輪裝有搭地線或不用搭地線而用 (選填“導電”或“絕緣”)橡膠做輪胎,是為了及時地把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由于與空氣發生了 而帶上了電荷轉移給大地,以免發生放電現象,保證飛機和人員的安全。(2)PM2.5是大氣中直徑小于等于2.5μm、即小于等于m的顆粒懸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進入血液。某大學的科研隊伍成功研制出 PM2.5凈化器,其原理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S1、S2后,風扇旋轉吸入含有顆粒物空氣,當顆粒物接近帶有負電荷的光潔金屬網C時會被快速吸引過來,這是因為帶電體具有吸引 的性質;當顆粒物快速通過光潔金屬網C后,會帶上負電荷,然后被帶有正電荷的棉芯D吸附住,這是因為 。【答案】(1)導電;摩擦(2)輕小物體;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知識點】摩擦起電;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物體帶電情況的判斷;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導體是能夠自由移動電子的物質,能夠導電,常見的導體包括金屬和電解質溶液。 絕緣體是不能自由移動電子的物質,無法導電,常見的絕緣體包括橡膠和玻璃。摩擦起電是指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的現象。其原理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導致兩個物體帶上等量但相反的電荷。具體來說,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而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摩擦起電的過程可以與感應起電和接觸起電相區別,前者是物體在靜電場中電荷重新分布的現象,而后者則是通過接觸使不帶電的物體帶電。摩擦起電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例如摩擦塑料和毛衣時會產生靜電,吸引輕小物體。【解答】(1)如圖甲所示,飛機上的著地輪裝有搭地線或不用搭地線而用導電橡膠做輪胎,是為了及時地把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由于與空氣發生了摩擦而帶上了電荷轉移給大地,以免發生放電現象,保證飛機和人員的安全。(2) 閉合開關S1、S2后,風扇旋轉吸入含有顆粒物空氣,當顆粒物接近帶有負電荷的光潔金屬網C時會被快速吸引過來,這是因為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當顆粒物快速通過光潔金屬網C后,會帶上負電荷,然后被帶有正電荷的棉芯D吸附住,這是因為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故答案為:(1)導電;摩擦(2)輕小物體;異種電荷相互吸引22.(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a)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兩電壓表的示數隨電路中電流變化的圖線如圖(b)所示,根據圖線的信息可知:圖線 (填“甲”或“乙”)是電壓表V1變化的曲線,電阻R1的阻值是 Ω;當電路中的電流為0.25A時,R1與R2的比值為 。【答案】甲;20;5:1【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能看懂甲圖中電壓表測的是哪部分電壓及乙圖中電壓表示數隨電流的變化情況,能用歐姆定律的變形式求解電阻的大小。【解答】通過圖可知,甲線反映電壓隨電流的增大而增大,且電壓可以為0V,所以這是電壓表V1示數變化圖象;從圖b中可以看出,當電阻值為6V時,電流為0.3A,故;當電路中的電流為0.25A時,U1=5V,U2=1V,故。故答案為:甲;20;5:1。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2025八下·浙江期中)在“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分別對“導體電阻跟它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的猜想進行實驗驗證。實驗中使用4根電阻絲,其規格、材料如表所示。編號 材料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電流大小/AA 錳銅合金 0.5 0.8 0.40B 鎳鉻合金 0.5 0.8 0.32C 鎳鉻合金 0.5 0.4 0.16D 鎳鉻合金 1.0 0.4 0.08(1)實驗中通過觀察 來比較電阻的大小,此過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2)分別將C、D兩根合金絲接入電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結論是 。(3)分別將 (填編號)兩根合金絲接入電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結論是: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時,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答案】(1)電流表示數的大小;轉換法(2)長度對電阻絲大小的影響(3)BC【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電阻的大小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等。主要影響因素:材料:不同材料的電阻率不同,金屬通常具有較低的電阻值,而半導體和絕緣體的電阻值較高。例如,銅和鋁是常用的導體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而橡膠和塑料則是絕緣材料,電阻值較高。 長度: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導體越長,電阻越大。這是因為電流在通過導體時會與更多的原子發生碰撞,從而增加了阻力。 橫截面積: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較大的橫截面積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流流過,從而減少電阻。 溫度:溫度對電阻值的影響與材料的溫度系數有關。一般情況下,導體的溫度升高時,電阻值也會增加,但某些材料(如熱敏電阻)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會降低。【解答】(1) 實驗中通過觀察電流表示數的大小來比較電阻的大小,此過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轉換法;(2)結論: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時,長度越長,電阻越大;(3) 分別將BC兩根合金絲接入電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結論是: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時,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故答案為:(1)電流表示數的大小;轉換法(2)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時,長度越長,電阻越大;(3)BC24.(2025八下·浙江期中)近視眼究竟是怎么回事 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以下探究實驗:如圖甲所示,把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中間,使光屏上呈現出清晰的像。拿開眼鏡,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請觀察眼球結構(如圖乙所示)并結合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眼球中的晶狀體相當于甲實驗中的 。(2)近視眼患者不戴眼鏡時,看見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 選填(“前方”或“后方”),矯正近視眼要佩戴的眼鏡鏡片應該是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3)拿開眼鏡后,為了再次呈現出清晰的像,光屏應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答案】(1)凸透鏡(2)前方;凹透鏡(3)靠近【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保護視力與用眼衛生25.(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甲所示是小科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紙板垂直立在平鏡面上。小科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測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變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復上述實驗步驟。(1)上述實驗探究得到的規律是____(選填字母)。A.光沿直線傳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白色硬紙板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寫出一條即可)。(3)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使它與平面鏡不垂直,如圖乙所示,讓光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 (選填“在”或“不在”)紙板這一平面內。此時通過平面鏡觀察鏡中硬紙板的像,則看到的像與圖丙中相符的是 (選填序號)。【答案】(1)B(2)顯示光路(3)不在;③【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圖【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是光學中的一個基本原理,描述了光線在平面鏡上反射后形成的虛像。其主要特點包括:虛像:平面鏡形成的像是虛像,無法在屏幕上投影。等大:形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正立:像是正立的,與物體的方向一致。對稱性:物體與像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平分。 這種成像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例如穿衣鏡和潛望鏡等。律指出,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相對于法線的夾角相等,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具體來說,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稱為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稱為反射角。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條反射光線都對應一條入射光線。記憶反射規律的口訣是:“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解答】(1) 上述實驗探究得到的規律是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白色硬紙板在實驗中的作用是顯示光路;(3)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使它與平面鏡不垂直,如圖乙所示,讓光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不在紙板這一平面內。此時通過平面鏡觀察鏡中硬紙板的像,則看到的像與圖丙中相符的是③,因為平面鏡的像具有對稱性(選填序號)。故答案為:(1)B(2)顯示光路(3)不在,③26.(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小覃同學所在的興趣小組正在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1)圖甲是他們設計的電路圖,實驗時需要測量A、B、C三處的電流。圖乙是他們某次測量時連接的實驗電路,此時電流表測量的是 選(“A”或“B”或“C”)處的電流;(2)小翠同學要測量通過L2的電流,只需將圖乙中導線 (選填“a”或“b”)的一端移動到電流表的負接線柱上;重新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電流表的示數為 A。(3)該小組另一位同學測出一組A、B、C三處的電流,數據如下表所示,由此他得出結論:IA/A IB/A IC/A0.2 0.2 0.4①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②各支路電流相等。小組內交流討論后,一致認為該同學的結論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還應該選用規格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燈泡進行實驗。【答案】(1)C(2)a;0.3(3)不相同【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解析】【分析】串聯電路是指幾個電路元件沿著單一路徑互相連接的電路。在串聯電路中,流過每個電阻的電流相等,因為直流電路中同一支路的各個截面有相同的電流強度。串聯電路的特點包括:只有一條電流路徑,電流依次流過每個元件。總電壓等于各元件兩端電壓之和(U=U1+U2+…+Un)。總電阻等于各元件電阻之和(R總=R1+R2+…+Rn)。一個開關可以控制整個電路,開關斷開時整個電路斷開。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1)圖甲是他們設計的電路圖,實驗時需要測量A、B、C三處的電流。圖乙是他們某次測量時連接的實驗電路,此時電流表測量的是C處的電流;C處是干路電流;(2)小翠同學要測量通過L2的電流,只需將圖乙中導線a的一端移動到電流表的負接線柱上;重新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電流表的示數為0.3A。(3)小組內交流討論后,一致認為該同學的結論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還應該選用規格不相同的燈泡進行實驗。故答案為:(1)C(2)a;0.3A (3)不相同27.(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寧同學利用如圖甲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4.5V 且保持不變,實驗用到的定值電阻阻值分別為25Ω、20Ω、15Ω、10Ω、5Ω,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0~50Ω.(1)圖乙實物電路中存在連線錯誤,只需要改動一根導線,請把接錯的那根導線打上“×”:再畫出正確的連線(導線不允許交叉)。電路改正以后,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調至最右端。(2)實驗中將5Ω的定值電阻更換為10Ω的定值電阻后閉合開關,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 (填“左”或“右”)適當滑動,使電壓表示數恢復到原來的值。(3)小寧完成五次實驗后,根據所得數據畫出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圖像如圖丙,且實驗中各電路元件完好,讀數記錄均正確。但老師發現五次實驗中有一次未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該次實驗連入的是阻值為 Ω的定值電阻。(4)為了將所有的定值電阻正確完成五次實驗,應利用滑動變阻器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至少保持 V不變。【答案】(1)(2)右(3)20(4)1.5【知識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串聯電路的特點包括:電流相同:在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通路,因此電流處處相等。 電壓分配:電壓會分配到每個串聯元件上,具體分配取決于各個元件的電阻。 總電阻增加:多個串聯元件的電阻會相加,因此總電阻會增加。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1)圖乙實物電路中存在連線錯誤,只需要改動一根導線,請把接錯的那根導線打上“×”:再畫出正確的連線(導線不允許交叉)。電路改正以后,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調至最右端。(2)實驗中將5Ω的定值電阻更換為10Ω的定值電阻后閉合開關,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適當滑動,使電壓表示數恢復到原來的值。因為定值阻值兩端的電壓恒定為3V,所以當定值電阻增大時,應該要同時增大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讓其分的更多電壓,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3V不變;(3)從圖中可以看出,除了定值電阻為20歐姆外,電流與電阻之積均為3V不變,所以阻值為20歐的定值電阻為連入電路時未移動滑片;(4) 為了將所有的定值電阻正確完成五次實驗,應利用滑動變阻器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至少保持1.5V不變。因為電源電壓為4.5V,電壓表兩端的電壓恒定為3V,所以滑動變阻器兩端為1.5V;故答案為:(1)(2)右(3)20(4)1.5四、綜合題(本題共5小題, 共35分。第28題7分, 29、30各6分, 31、32各8分)28.(2025八下·浙江期中)根據要求作圖(1)要使光線發生如圖所示的偏折,請在方框內畫出可能的光學元件,并畫出光路圖。(2)請根據圖所示的實物圖,在虛線框中畫出對應的電路圖。【答案】(1)(2)【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實像與虛像;透鏡的光路圖;基本電路與電路圖【解析】【分析】串并聯電路是指將多個電子元件按照一定的連接方式連接在一起形成的電路。串聯電路:電子元件依次連接在一條路徑上,電流從一個元件流過后再經過下一個元件。在串聯電路中,電流相同,電勢逐漸降低。并聯電路:電子元件的兩端相互連接,電流分別從不同的元件進入,并在元件之間匯合。在并聯電路中,電流可以分叉,拆除任何一個元件不會影響其他元件的工作。【解答】(1)(2)29.(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所示,電源兩端電壓U為9V并保持不變,電阻R1阻值為10Ω,閉合開關S后,電流表A 的示數I為1.2A。求:(1) 電流表A1的示數I1;(2)電阻R2的阻值。【答案】(1)I1=U/R1=9V/10 Ω =0.9A(2)【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并聯電路的特點包括:相同電壓:在并聯電路中,所有支路的電壓相同,因為它們連接在同一電源的兩端。 獨立工作:每個電器或元件可以獨立工作,互不影響。如果一個元件發生故障,其他元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總電流等于分支電流之和:并聯電路的總電流等于各個支路電流的總和。 總電阻減小:并聯連接會降低整體電阻,整體電阻小于各個元件中最小的電阻。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1)I1== =0.9A;(2);故答案為:(1)0.9A(2)30Ω 30.(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圖為一聲速測量儀器的使用說明書(部分)和實驗裝置圖,閱讀并回答問題。使用說明書:①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甲、乙是伯號采集器。②復位后用棒糙敲打鋼鈴,聲音被甲、乙接收。③液晶屏顯示甲、乙接收信號的時間差,單位為ms(1ms=0.001s. )(1)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 ms。(2)小明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增大銅鈴到甲的距離,液晶顯示屏的數值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小明想驗證“聲速與氣體溫度的關系”,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然后加熱甲、乙之間的空氣,發現液晶顯示屏的數值變小,則聲速隨氣體溫度的增大而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1)0(2)不變(3)變大【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介質傳播形成的運動。聲音是一種波。可以被人耳識別的聲(頻率在20 Hz~20000 Hz之間),我們稱之為聲音。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是固體>液體>氣體(例外如:軟木 500m/s,小于煤油(25℃)、蒸餾水(25℃)等),聲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解答】(1) 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0ms。因為銅鈴距離甲和乙的距離是相同的,聲速相同,所以聲音從銅鈴到達甲和乙的時間是相同的,時間差為0;所以 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0ms。(2) 小明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增大銅鈴到甲的距離,液晶顯示屏的數值 不變,因為甲和乙的距離差不變,聲音傳播的時間差就是這段距離差引起的,所以不變;(3)小明想驗證“聲速與氣體溫度的關系”,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然后加熱甲、乙之間的空氣,發現液晶顯示屏的數值變小,則聲速隨氣體溫度的增大而增大,因為距離差不變,但是時間差減小了,說明聲音的傳播速度變快了;故答案為:(1)0(2)不變(3)變大31.(2025八下·浙江期中)小明同學選取了兩根材料不同的合金絲a和b,連接成圖甲電路。M為合金絲b的左端點,N為合金絲a的右端點,Q為在合金絲上可移動的觸點。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至適當位置后,移動Q,電壓表讀數U隨QN之間的距離x的變化如圖丙所示。求:(1)當Q向M端移動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 合金絲a的長度為 cm。(3)求合金絲b兩端電壓以及合金絲b的電阻。 (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不變(2)10(3)合金絲b兩端的電壓=10V-8V=2V;電流為0.4A,所以電阻=電壓/電流=2V/0.4A=5Ω;【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電阻的大小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等。主要影響因素材料:不同材料的電阻率不同,金屬通常具有較低的電阻值,而半導體和絕緣體的電阻值較高。例如,銅和鋁是常用的導體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而橡膠和塑料則是絕緣材料,電阻值較高。 長度: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導體越長,電阻越大。這是因為電流在通過導體時會與更多的原子發生碰撞,從而增加了阻力。 橫截面積: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較大的橫截面積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流流過,從而減少電阻。 溫度:溫度對電阻值的影響與材料的溫度系數有關。一般情況下,導體的溫度升高時,電阻值也會增加,但某些材料(如熱敏電阻)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會降低。【解答】(1) 當Q向M端移動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 不變,因為移動的過程中,總電壓不變,總電阻不變,所以總電流不變;(2) 合金絲a的長度為10cm。因為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電阻大,分得的電壓多,所以電壓增大的分界點為a的長度,為10cm;(3)合金絲b兩端的電壓=10V-8V=2V;電流為0.4A,所以電阻R===5Ω;故答案為:(1)不變(2)10(3)2V;5Ω 32.(2025八下·浙江期中)某科技創新小組設計的體重計電路原理圖如圖所示,其中電源電壓恒為 6V、定值電阻R0為 10Ω,電壓表量程為 3V,R是壓敏電阻,R的阻值與平板受到壓力 F 對應的部分數據如下表,平板質量不計。壓力 F/N 0 300 375 500 750 1500壓敏電阻 R/s 30 25 20 15 10 5(1)人的體重越重 電壓表的示數越 (選填“大”或“小”)。(2)體重為 500N 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大 (3)在電路安全的情況下,體重計能稱量的最大值是多少牛 (4)若想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寫出可采取的一條措施。【答案】(1)大(2)體重為 500N ,壓敏電阻=15Ω,Ro=10Ω;R總=R壓+R0=15Ω+10Ω=25Ω;(3)電壓表最大為3V,體重秤越中重,電壓表越大,所以U敏=U總-U壓=6v-3v=3v;,查表的最大值為750N;(4)可以在電路中串聯一個定制電阻;減小電源電壓;這樣可以讓壓敏電阻的阻值更小,從而增大稱重值;【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串聯電路是指幾個電路元件沿著單一路徑互相連接的電路。在串聯電路中,流過每個電阻的電流相等,因為直流電路中同一支路的各個截面有相同的電流強度。串聯電路的特點包括:只有一條電流路徑,電流依次流過每個元件。總電壓等于各元件兩端電壓之和(U=U1+U2+…+Un)。總電阻等于各元件電阻之和(R總=R1+R2+…+Rn)。一個開關可以控制整個電路,開關斷開時整個電路斷開。 歐姆定律指出:通過導體兩端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比例常數被稱為電阻。公式為I=U/R。【解答】(1) 人的體重越重,壓敏電阻越小,兩端的電壓越小,Ro兩端的電壓越大,電壓表示數越大;(2)體重為 500N ,R壓敏=15Ω,Ro=10歐姆;R總=R壓+R0=15Ω+10Ω=25Ω;,;(3)電壓表最大為3V,體重秤越中重,電壓表越大,所以U敏=U總-U壓=6v-3v=3v;,,查表的最大值為750N;(4)可以在電路中串聯一個定制電阻;減小電源電壓;故答案為:(1)大(2) 電壓表的示數是 2.4V(3) 體重計能稱量的最大值是750N(4)可以在電路中串聯一個定制電阻;減小電源電壓;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精準聯盟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調研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精準聯盟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調研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