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適應性監測 科學試題卷1.(2025·金華二模)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氮分子的是()A. B. C. D.2.(2025·金華二模)金華太平天國侍王府內有兩株千年古柏,相傳為五代吳越王親手栽植。它們的“樹心”已經朽爛,變成了一棵“空心樹”。在政府和工作人員的保護下,古樹依舊枝繁葉茂、生長旺盛。由此推斷,朽爛掉的“樹心”是這棵樹的()A.全部韌皮部 B.全部木質部 C.部分韌皮部 D.部分木質部3.(2025·金華二模)炎炎夏日,小科打算批發一箱棒冰到公園中售賣,下列措施不能減緩棒冰熔化速度的是()A.把棒冰裝進保溫箱 B.把棒冰裹在棉花里C.在棒冰底下鋪冰塊 D.把棒冰放在通風處4.(2025·金華二模)佩戴霧視鏡會使進入眼睛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方,形成輕微模糊的成像。這種狀態會刺激睫狀肌松弛,減少近距離用眼時睫狀肌的持續收縮,有助于假性近視的治療和恢復。制作霧視鏡的光學元件可能是下列中的()A.凸透鏡 B.凹透鏡 C.凸面鏡 D.平面鏡5.(2025·金華二模)阿司匹林是一種常用藥,化學式為C9H8O4。下列關于阿司匹林的說法錯誤的是()A.一個阿司匹林分子由21個原子構成B.阿司匹林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C.阿司匹林由碳、氫、氧原子構成D.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6.(2025·金華二模)小科發現教材中如圖實驗存在缺陷:玻璃管內容積小,氧氣量少;乙醚容易汽化,實驗時濃度往往會高于其燃燒的極限濃度,這些都會造成實驗失敗。于是小科將實驗藥品換成某可燃物與氯酸鉀混合粉末來提高實驗成功率。下列關于該實驗改進的說法正確的是()A.選用可燃物的著火點要高 B.氯酸鉀的作用是提供氧氣C.實驗時要將活塞緩慢下壓 D.氯酸鉀可用雙氧水代替7.(2025·金華二模)近日,科研人員對一件出土自我國江西省的晚白堊紀恐龍化石進行遺傳物質的提取和檢測,并確認該恐龍為新物種“獸紋華夏胃龍”。據此判斷,科研人員所檢測的成分是()A.糖類 B.脂肪 C.DNA D.蛋白質8.(2025·金華二模)百令膠囊是一種利用發酵蟲草菌粉制成的制劑。研究發現,百令膠囊能降低患者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百令膠囊恢復的泌尿系統功能可能是()A.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B.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儲存尿液的作用 D.輸尿管輸送尿液的作用9.(2025·金華二模)如圖是探究金屬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圖(鐵架臺等輔助儀器已略去),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一段時間后,甲中鐵釘生銹,乙中鐵釘沒生銹B.甲裝置中,鐵釘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從而生銹C.丙裝置中,加入干燥劑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D.該實驗無法探究出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10.(2025·金華二模)空間站處于微重力環境,可進行許多與地面不一樣現象的實驗,如圖是利用水和乒乓球進行的浮力實驗,兩者均處于靜止狀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地面上的乒乓球處于懸浮狀態 B.空間站的乒乓球一定將會上浮C.此時兩個乒乓球都受到平衡力 D.兩個乒乓球所受浮力大小相同11.(2025·金華二模)某同學學習了伏打電堆的工作原理后,嘗試用銅環和鋅環各10枚依次堆疊,用浸有食鹽溶液的小紙片置于各銅環和鋅環之間,如圖所示。閉合開關,電流表正常工作。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每一組銅環、小紙片、鋅環構成一節電池B.浸小紙片的食鹽溶液可以換成純凈的水C.在該電路導線中,電子從銅環流向鋅環D.流過電流表的電流大于流過燈泡的電流12.(2025·金華二模)2025年4月15 日,電影《流浪地球3》宣布開機,該劇講述科學家為拯救地球,計劃讓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適宜的星空環境。 “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如果地球停止自轉,下列現象在短時間內就會消失的是()A.地球有晝半球夜半球 B.地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C.太陽光垂直照射地面 D.一天24小時的晝夜交替13.(2025·金華二模) “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決定性質”是普適的科學觀念,下列說法與此觀念不符合的是()A.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B.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都相同C.金屬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是因為其內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電子D.人體心臟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因為心室需要將血液泵至全身,收縮力更強14.(2025·金華二模)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人體會及時調節來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圖甲為人體幾種器官或組織在不同狀態下的產熱量百分比扇形圖,圖乙是在安靜狀態下某正常成年人手臂皮膚血液流量隨環境溫度變化的曲線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體在劇烈運動時只有骨骼肌和內臟在產熱B.在圖乙中的AB段,該成年人的血管處于舒張狀態C.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的產熱情況符合圖甲中的狀態一D.該成年人在圖乙的過程中,散熱方式主要是汗液蒸發15.(2025·金華二模)東風——17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高超音速導彈。它采用錢學森彈道原理,其運行大致軌跡如圖所示。飛行初段,發動機內燃料燃燒推動導彈加速上升;飛行中段關閉發動機,依靠慣性飛行;飛行末段,打開發動機,急速墜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導彈所用的燃料需要具有較大的比熱容B.導彈發射時,將燃料燃燒獲得的內能轉化為化學能C.導彈飛行中段,距離地面等高的a點動能大于b點D.飛行中段,發動機關閉,導彈機械能守恒16.(2025·金華二模)生石灰(CaO)曾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建筑原材料,現在也還在使用。石灰石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生成生石灰,同時產生CO2。請回答以下問題:(1)生石灰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推斷出石灰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3)有同學提出在煅燒石灰石可加入在制氧反應中表現出色的催化劑MnO2,以加快石灰石分解速率。請判斷這一設想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17.(2025·金華二模)微納米機器人可以在人體內自主活動,具備局部診斷、成像、采集活檢樣品和靶向給藥等功能,由螺旋藻制成的微納米機器人最終還可在人體中降解。據此回答:(1)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某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則該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是:進食后血液中的 含量將迅速升高;(2)已知螺旋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蛋白質在人體中最終會被消化為 ;(3)治療該患者時可能需要注射胰島素,靜脈注射后到達肝臟的過程中,、胰島素依次通過心臟各腔(如圖乙)的順序是____。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18.(2025·金華二模)我國某鹽湖屬于氯化鈉型內陸湖泊,在唐朝初年即通過“人工墾畦,天日澆曬”等工藝進行開發,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1)從物質組成角度看,鹽堿湖水屬于 ;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鹵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 ;(3)“過‘籮’調配”時, “籮”與過濾操作中 (填一實驗用品)的作用相同。19.(2025·金華二模)如圖為小科同學自制可穿戴式電磁鐵,電池盒在手背,大拇指與另一手指接觸可連成完整電路。手心固定帶鐵芯線圈,鐵芯可拆卸,電路用鱷魚夾連接。(1)圖甲手背上電池的連接方式為 聯;(2)圖乙中大拇指與食指接觸時,通電線圈的 端為N極;(3)大拇指與 (填手指名稱)接觸時,線圈能吸引的回形針數量最多。20.(2025·金華二模)如圖是“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中的部分操作和現象,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實驗時用濕棉絮將小魚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并時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這樣做的目的是 ;(2)通常情況下,我們用低倍顯微鏡來觀察小魚尾鰭血管內的血液流動,應該選擇圖乙中的 進行實驗(填序號)。21.(2025·金華二模)2025年1月7日9時5分,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km。完成下列問題。(1)如圖是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本次地震震源位于A層,該層的名稱是 ;(2)從全球板塊分布情況分析,日喀則所在地區容易發生地震的原因是 ;(3)地震發生時,選擇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尤為重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填序號,可多選)①若時間許可,要有序、快速撤離到室外②高層人員應該乘電梯逃生③來不及外逃時可暫時躲到堅固的桌子底下或蹲在墻角處④迅速進入室內搶運物品22.(2025·金華二模)如圖磁鐵A 放置在鋪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桌子下方吸著一塊相同的磁鐵B,細繩通過光滑的輕質滑輪,一端與磁鐵A相連,另一端與上端固定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相連。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毛巾緩慢向右移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N。(1)以 B 為參照物, A 處于 狀態;(2)磁鐵B所受的摩擦力 20 N; (桌面上下光滑程度相同,選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3)磁鐵A 相對于毛巾移動0.1m,則克服摩擦力做功為 焦。23.(2025·金華二模)草莓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豐富。草莓植株在秋季日照縮短且氣溫降至5~10℃時開始休眠,出現新葉變小、老葉變紅或紫、植株矮化、光合作用減弱等現象。研究人員在溫室大棚中以“紅顏”草莓植株為實驗材料,嘗試通過改變二氧化碳濃度來探索打破草莓植株休眠的條件,實驗過程如下:①挑選一定數量的草莓植株,隨機均分為三組;②將三組草莓植株分別放入三個實驗箱,置于每天8小時光照、溫度和濕度均適宜的同一環境中,控制實驗箱中二氧化碳的濃度;③在第0、10、20、30、40天,從每組隨機取3 株草莓植株,測定并記錄其單葉面積和柵欄組織厚度,并取其平均值;④多次重復實驗,統計并處理實驗數據,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 處理方式 單葉面積/cm3 柵欄組織厚度/μm1 日光照8小時+二氧化碳濃度正常 43.54 70.62 日光照8小時+二氧化碳濃度600ppm 48.91 83.43 日光照8小時+二氧化碳濃度 1000ppm 59.29 109(1)步驟②中,將草莓植株置于劃線部分描述條件的環境中,目的是 ;(2)為減少實驗材料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挑選一定數量 相近的草莓植株進行實驗;(3)根據實驗結果分析,第3組處理的方式更有利于打破草莓植株休眠,依據是 ;(4)請你從草莓植株生長環境條件推測,打破草莓植株休眠的措施還可以是 。 (寫出一點即可)24.(2025·金華二模)小科利用透明塑料管、三通管、六通管和膠圈、橡皮膜等器材制作了如圖甲裝置,進行液體壓強特點的探究。以下是他的實驗操作:①用燒杯往圖甲裝置中的塑料管內倒入一定深度的水,發現各管口橡皮膜均有膨脹變形;②繼續往圖甲裝置中加水,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③后將該裝置浸入盛有鹽水的大燒杯中,至側面橡皮膜變平,觀察并記錄容器內外液面高度。(1)將橡皮膜捆綁在六通管剩余的5個管口,其目的是為了研究液體壓強與 的關系;(2)小科分析操作②得到的現象后得出結論:同一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請判斷該步實驗中小科觀察到的現象是: ;(3)操作③中,當側面橡皮膜變平時,容器內液面比塑料管中液面要 ;(4)阿晶認為小科根據操作②得出的結論不嚴謹,于是對該實驗進行如圖乙的改進:在容器內倒入一定量的水后,通過自制角度調節器的調節來改變液面高度,觀察并記錄橡皮膜的膨脹程度,此操作是為了排除 的影響。.25.(2025·金華二模)氧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人類對制取氧氣的探究從未止步。請回答下列問題:【自然界制氧】光合作用是自然界生物制氧的主要途徑。【實驗室制氧】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氣。(1)①圖甲是三種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圖甲中C裝置優于 A、B兩種裝置的地方是: ;②檢查裝置C的氣密性時,用止水夾夾住右側導管后,將注射器活塞拉至一定位置,然后松開,若觀察到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收集氧氣時,能用排水法收集所生成的氧氣,是因為 ;【空間站制氧】我國空間站制氧與上述兩種方式均有所不同。如圖乙所示為我國天宮空間站制取氧氣的原理圖。空間站氧氣循環再生過程中需要定期補充的物質是 。26.(2025·金華二模) 某興趣小組在測量額定電壓為2.5V 的小燈泡燈絲電阻時發現,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大,測得燈絲的阻值也越大。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猜想:猜想①:燈絲兩端的電壓增大導致電阻增大;猜想②:燈絲的溫度升高導致電阻增大;為研究猜想①,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研究:【實驗器材】干電池2節,小燈泡燈絲1根,電流表1個,電壓表1個,滑動變阻器1個,開關1個,裝滿水的塑料瓶,導線若干。【實驗方案】①按圖1連接好電路,將燈絲插入瓶口浸入水中;②閉合開關S,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并記錄;③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重復步驟②。(1)某次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2所示,其示數為 A;(2)實驗中將燈絲浸入水中的目的是 ;(3)若觀察到 現象,則假設①被否定;(4)【實驗反思】在測量小燈泡額定電阻中,某同學運用歐姆定律,從三次實驗中的電壓和電流平均值求出電阻平均值。請評價這種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27.(2025·金華二模)阿紫同學在五一假期吃堅果時得到了一包干燥劑,便以該干燥劑為樣品,開展了以“食品干燥劑”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初識干燥劑】生石灰、濃硫酸、氫氧化鈉……等都是常見的干燥劑,從安全角度考慮,該食品包裝袋內的干燥劑最有可能是 ;【探秘干燥劑】阿紫同學查閱資料得知:a.生石灰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在 360℃以上會分解為氧化鈣和水;b.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碳酸鈣,碳酸鈣在 600℃左右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鈣。①為檢驗樣品中是否存在氫氧化鈣,阿紫設計了如下實驗:用天平稱量少量干燥劑質量為 m1,在50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其質量為 m2。若樣品中含氫氧化鈣,則m1 m2; (選填“>” “<”或“=”)②為檢驗該干燥劑樣品中是否存在碳酸鈣,阿紫取一定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后發現試管底部有固體剩余,她認為樣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鈣。阿晶認為阿紫的結論不正確,阿晶的依據應該是 ;【應用干燥劑】在一定量的飽和氯化鐵溶液中加入該干燥劑,先觀察到溶液中產生氣泡,容器壁溫度明顯升高;后觀察到紅褐色沉淀,且溶液顏色變淺。其中“溶液顏色變淺”,是因為 。 (從化學反應角度分析)28.(2025·金華二模)茶園養雞是從改善茶園生態系統的結構入手而建立的一種高效生態農業。雞在茶園內活動,可以增進茶樹植株間通風;雞啄食園內雜草,尋食害蟲,不僅有效減輕了病蟲害及雜草的發生,也減少了對雞的喂食量;雞糞通過蚯蚓培肥茶園、喂養昆蟲等,如此形成食物鏈,達到雞、茶同增收。請據此回答:(1)該茶園生態系統的微生物中存在細菌和真菌,這兩類微生物最顯著的差異是 ;(2)蚯蚓在茶園生態系統中的主要作用是 ;(3)從生態系統穩定性角度分析,茶園生態系統需要人工維持,否則容易遭到破壞,其原因可能是 。29.(2025·金華二模)扎染是一種傳統的印染工藝,其中涉及不少科學知識。請結合題中工藝流程回答問題:(1)扎染前處理:在扎染前,常使用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水溶液對織物進行浸泡處理,使織物更易上色。①草木灰溶液中的陰離子是 ; (填離子符號)②草木灰水溶液呈堿性,能與醋酸發生反應,同時生成物中的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該主要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2)扎染固色處理:扎染過程中,某些染料需要在堿性環境下固色,常使用氫氧化鈉溶液。①若要配制2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求需要20%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②固色處理后,織物呈堿性,需用醋酸溶液調節 pH 至合適范圍。下表是不同酸溶液進行調節時,織物溶液pH的變化情況。請根據表中信息解釋使用醋酸調節pH的原因: 。組別 酸溶液 加入酸的體積(mL) 溶液pH1 1.5% 醋酸(pH=2.2) 20.0 7.130.0 7.02 10.0%硫酸(pH=0.5) 4.2 10.84.5 3.23 0.015%硝酸(pH=2.3) 1500.0 8.51501.0 7.230.(2025·金華二模)高鐵快捷準時,已經成為眼下最熱門的出行選擇。復興號是中國高鐵節能先鋒,該車組低阻力流線型、平順化頭型創新設計不但造型靚麗,同時大大降低能耗。例如CR400BF車型的復興號高鐵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距離約為1312.5km)以時速350 km/h運行,整個過程中耗電量約為27750kW·h。(1)高鐵站站臺上畫的安全白線主要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因為高速運行的高鐵會使白線內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比白線外的壓強 ;(2)請計算該高鐵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運行時間;(3)計算該車型高鐵運行過程的平均電功率。31.(2025·金華二模)原產于南美洲熱帶雨林的象牙椰子,其種子外殼堅硬且布滿尖刺,成熟脫落后能借助自身特殊結構在地面滾動。請回答:(1)土壤主要由礦物質、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以及多種生物組成,從物質成分分析,熱帶雨林的土壤含有較多的是 ;(2)在長期進化中,象牙椰子很好地適應了雨林環境。種子外殼堅硬且布滿尖刺,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動物的啃食,從而保護保護種子內部的 結構,保證了種子的存活和萌發;(3)為研究什么樣的土質更適合象牙椰子植株的生長,科研團隊利用土壤探測器探測了該物種生長區域的土壤成分。①探測器在檢測土壤成分時,其內部的化學傳感器會與土壤中的某些物質發生反應。如檢測到土壤中含有碳酸鹽時,會反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寫出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反應方程式: ;②此類探測器外殼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從保護環境角度分析,相比于金屬材料,使用可降解材料的優點是 。32.(2025·金華二模)小科發現最近洗手間里總有小黑蟲出沒(如圖甲),查閱資料后發現,這是一種常見的衛生害蟲————蛾蠓,不僅影響家居環境的整潔,還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為防止小蟲從下水道進出的問題,小科媽媽購買了黃銅材質的翻板自封防臭防蟲地漏(黃銅的主要成分為銅、鋅),其結構如圖乙所示。該地漏利用水對底蓋的壓力來控制開合,有水時,自動開蓋排水;無水時自動閉合,防臭防蟲。(1)蛾螺雌蟲喜歡產卵于浴室、廚房等有水的地方,幼蟲生活在下水道中,多腐食或糞食,蛹羽化后常見于室內。蛾螺的發育類型屬于 發育;(2)為了探究制作地漏所用黃銅的等級,小科從廢棄地漏上取得黃銅進行實驗檢測:取樣品20g,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當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98g時,剛好不再有氣體產生。請通過計算并結合下表判斷制作地漏的黃銅屬于哪種等級。黃銅等級 低黃銅 中黃銅 高黃銅銅的質量分數 60%~80% 80%~90% 高于90%(3)圖丙為地漏翻板結構的示意圖,整個翻板結構(包括配重和底蓋)的總質量為10g,整個翻板結構的重力作用在A 點,水對底蓋壓力的作用點可以等效在底蓋C點,其中OD長為1cm,OA長為0.5cm。請計算底蓋向下張開時,水對底蓋的壓力至少為多少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確定一氧化碳的分子構成即可。【解答】根據化學式CO可知,一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則模型為,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2.【答案】D【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解析】【分析】 植物是通過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導管和篩管分別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沒有樹心的樹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質部。【解答】 植物是通過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導管和篩管分別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沒有樹心的樹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質部,而剩余的木質部中的導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同時韌皮部中的篩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所以沒有樹心的樹,仍然可以獲得養料,還能繼續活下去。但是一旦樹木沒有了樹皮(或韌皮部),也就割斷了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時間長了樹木的根系無法獲取營養而死亡,進而樹木也就會死亡。所以又有“樹怕傷皮,不怕空心”的說法。因此,朽爛掉的“樹心”主要是古樹的部分木質部。故選D。3.【答案】D【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解析】【分析】熔化需要吸熱,只有減少熱量的吸收,才能緩解冰棒的熔化速度,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AC.把棒冰裝進保溫箱,在棒冰底下鋪冰塊,都能降低棒冰的溫度,減少熱量吸收,故AC不合題意;B.把棒冰裹在棉花里,可以減小從外界吸收熱量,故B不合題意;D.把棒冰放在通風處,會加快吸收空氣中的熱量,故D不合題意。故選D。4.【答案】A【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解析】【分析】根據描述分析霧視鏡對光線的作用即可。【解答】根據描述可知,光線可以透過霧視鏡,那么它肯定是透鏡,不是面鏡,故CD錯誤;佩戴霧視鏡會使進入眼睛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方, 即使光線會聚,那么應該為凸透鏡,故A正確,B錯誤。故選A。5.【答案】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A.根據一個阿司匹林分子的構成判斷;B.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判斷;C.根據阿司匹林的微觀構成判斷;D.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判斷。【解答】 A.一個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的,則一個阿司匹林分子由21個原子構成,故A正確不合題意;B.阿司匹林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9+1×8+16×4=180,故B正確不合題意;C.阿司匹林是由阿司匹林分子構成的,1個阿司匹林分子是由碳、氫、氧原子構成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D.阿司匹林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9):(1×8):(16×4)=27:2:16,則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6.【答案】B【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物質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解答】A.選用可燃物的著火點要低,這樣更有利于燃燒起來,故A錯誤;B.氯酸鉀的作用是提供氧氣,從而為燃燒提供條件,故B正確;C.實驗時要將活塞迅速下壓,使其有足夠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才行,故C錯誤;D.氯酸鉀可用雙氧水代替,水會吸收熱量,則可燃物不易燃燒,故D錯誤。故選B。7.【答案】B【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解答】 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能傳遞遺傳信息,控制生物體的形態和生理特性。故選C。8.【答案】A【知識點】泌尿系統【解析】【分析】 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解答】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形成原尿,因此百令膠囊恢復的泌尿系統功能可能是腎小球的濾過作用。故選A。9.【答案】A【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解析】【分析】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和水同時接觸,據此結合圖片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B.甲中鐵釘與水和空氣接觸,而乙中鐵釘無法與氧氣接觸,因此一段時間后, 甲中鐵釘生銹,乙中鐵釘沒生銹 ,故A、B正確不合題意;C. 丙裝置中,加入干燥劑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 ,故C正確不合題意;D.丁中,鐵釘不能與水接觸,肯定不會生銹,雖然其中為氮氣,也不能說明生銹需要氧氣,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10.【答案】C【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B.根據失重狀態判斷;C.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受到平衡力;D.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判斷。【解答】A.在地面上,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浮力,因此會漂浮在水面上,故A錯誤;BD.在空間站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那么乒乓球不受浮力也不受重力,因此在水中狀態未知,故B、D錯誤;C.在空間站和地球上,乒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那么受到平衡力,故C正確。故選C。11.【答案】A【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電壓【解析】【分析】A.根據電池的構成判斷;B.純凈水不導電;C.電子的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D.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判斷。【解答】 A.根據題意可知,每一組銅環、小紙片、鋅環構成一節伏打電池,故A正確;B.浸小紙片的食鹽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離子,可以導電,而純凈水不導電,故B錯誤;C.在該電路導線中,電子從鋅環流向銅環,故C錯誤;D.電流表和燈泡串聯,則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等于流過燈泡的電流,故D錯誤。故選A。12.【答案】D【知識點】地球自轉【解析】【分析】 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中心是太陽。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解答】 晝、夜半球現象取決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球體的特點,與自轉無關,故A不合題意;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沒有關系,故B不合題意;地球公轉使太陽直射點出現周期性變化,故C不合題意;因為地球自轉周期是24小時左右,所以會呈現24小時的晝夜交替現象,如果現在地球停止自轉,24小時的晝夜交替會消失,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答案】B【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A.根據對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判斷;B.注意物質狀態不同時,物理性質就不同;C.根據金屬容易導電的原因判斷;D.根據血液循環的知識判斷。【解答】A.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故A正確不合題意;B.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但是物理性質不同,故B錯誤符合題意;C.金屬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是因為其內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電子,故C正確不合題意;D.人體心臟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因為心室需要將血液泵至全身,收縮力更強,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14.【答案】B【知識點】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 皮膚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當外界氣溫較高時,皮膚內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散熱量增多,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過汗液蒸發散失的熱量也多;外界氣溫較低時,皮膚內的大多數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通過皮膚散發的熱量減少,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減少,通過汗液的蒸發散失的熱量也減少。【解答】 A.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熱以骨骼肌為主;但是,運動時不僅骨骼肌和內臟產熱,其他組織也有一定的產熱,故A錯誤;B.圖乙中的AB段表示環境溫度增高(15℃到40℃),手臂皮膚血液流量增加,說明血管處于舒張狀態,有利于散熱,故B正確;C.圖甲中的狀態一表示在安靜狀態下產熱比例,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熱以骨骼肌為主,與圖甲的狀態一產熱分布不符,符合圖甲的狀態二,故C錯誤;D.在圖乙的過程中,AB段的環境溫度升高,散熱主要通過皮膚血液流量增加的方式進行,而不是汗液蒸發,故D錯誤。故選:C。15.【答案】C【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燃料的熱值【解析】【分析】 A.單位質量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燃料的熱值越高,在質量相同時,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大;B.燃料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內能;CD.導彈進入大氣層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摩擦做功,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結合“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分析判斷。【解答】 A.導彈飛行時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所用的燃料需要具有較高的熱值,故A錯誤;B.導彈升空,通過燃料燃燒把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氣體膨脹做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正確;CD.導彈與大氣劇烈摩擦產生熱量,通過做功的方式使其表面溫度急劇升高,故C正確;D.導彈飛行中段,發動機關閉,由于導彈進入大氣層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摩擦做功,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因此機械能逐漸變小。ab兩點高度相等,則二者重力勢能相等。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a點的動能大于b點,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6.【答案】(1)+2(2)鈣、碳、氧(3)不可行,催化劑具有專一性,對石灰石分解反應無催化作用,不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3)催化劑具有專一性。【解答】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在生石灰中,氧元素通常顯 2價。設鈣元素化合價為x,則x+( 2)=0,解得:x=+2,所以生石灰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2)石灰石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生成生石灰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石灰含鈣、氧元素,二氧化碳含碳、氧元素,所以石灰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鈣、碳、氧元素。(3)催化劑具有專一性,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等反應中起催化作用,但它對石灰石分解反應沒有催化作用,不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17.【答案】(1)血糖(2)氨基酸(3)B【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胰島素與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病人進食后出現血液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增多(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糖尿病病人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長期處于該異常狀態可能會導致視神經異常,影響興奮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2)根據食物消化的知識解答;(3)根據人體血液循環的知識解答。【解答】 (1)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某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則該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是:進食后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將迅速升高;(2)蛋白質在人體的胃內初步消化,主要消化場所是小腸,在胰液和腸液的作用下,最終消化成氨基酸。(3) 靜脈注射藥物,藥物進入血液后首先參與體循環,通過上、下腔靜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進行肺循環,通過肺靜脈進入心臟的左心房、左心室.因此藥物隨血液循環依次流經心臟的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③→④→…→①→②。故選B。18.【答案】(1)混合物(2)增大(3)濾紙【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 (1)根據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逐漸減少,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鹽堿湖水中含有水、氯化鈉等物質,屬于混合物。(2)“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逐漸減少,溶質質量不變,鹵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增大。(3)“過‘籮’調配”時,“籮”與過濾操作中濾紙的作用是相同的。19.【答案】(1)串(2)右(3)小拇指【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1)用電器首尾相連為串聯,用電器并排連接為并聯;(2)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通電線圈的極性;(3)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有關。【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四節干電池首尾相連,應該為串聯;(2)根據乙圖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時大拇指指向右端,則通電線圈的右端為N極;(3)當大拇指與小拇指接觸時,此時電壓最高,通過它的電流最大,磁場最強,那么線圈吸引回形針的數量最多。20.【答案】(1)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2)①【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小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來獲得水中的溶解氧;(2)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解答】(1) 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的實驗過程中,要用浸濕的棉絮,并經常滴加清水,將小魚的頭部的鰓蓋和軀干包裹起來,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2)根據乙圖可知,物鏡①較短,則放大倍數較小,那么: 我們用低倍顯微鏡來觀察小魚尾鰭血管內的血液流動,應該選擇圖乙中的①。21.【答案】(1)地殼(2)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地殼運動活躍(3)①③【知識點】地球內部的結構;地震的預報和防范;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解析】【分析】(1)地球內部圈層自外向內分別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其中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科學家認為這里是巖漿的發源地。(2)根據板塊構造學說,板塊間的相互運動主要有相向、相離等形式,并因此產生不同的地貌形態。如果板塊發生相離運動,兩個板塊間張裂形成新的邊界,即生長邊界;如果板塊發生相向運動,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導致原來的邊界消亡,即消亡邊界。(3)根據地震避險的知識分析。【解答】 (1)地球內部結構從外到內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是地球的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平均厚度約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約6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km,位于地球較淺的部分,所以位于地殼(A層)。(2)日喀則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區,處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印度洋板塊不斷向北俯沖擠壓亞歐板塊,使得地殼運動十分活躍,能量容易在此處積累和釋放,從而導致地震頻繁發生。(3)若時間許可,有序、快速撤離到室外開闊地帶,能有效避免建筑物倒塌等帶來的傷害,該措施合理,故①正確;地震發生時,電梯可能會因電力中斷等原因停運,高層人員乘電梯逃生非常危險,該措施不合理,故②錯誤;在室內躲到堅固的桌子底下或蹲在墻角處,能利用家具或墻體等進行一定的防護,減少掉落物的傷害,該措施合理,故③正確;地震發生時迅速進入室內搶運物品,會耽誤逃生時間,且可能因建筑物晃動、物品掉落等受到傷害,該措施不合理,故④錯誤。故選①③。22.【答案】(1)靜止(2)小于(3)2【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參照物的知識解答;(2)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據此結合平衡力的知識分析解答;(3)根據W=Fs計算克服摩擦做功。【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由于磁力作用,A和B一起沿水平方向運動,而A相對B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以B為參照物,A處于靜止狀態。(2)磁鐵A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受到平衡力,即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測力計的示數20N。A對桌面的壓力等于A的重力,B對桌面的壓力等于B的重力和二者磁力的差,即B對桌面的壓力小,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小于A的摩擦力20N。(3) 磁鐵A 相對于毛巾移動0.1m,則克服摩擦力做功為W=Fs=20N×0.1m=2J。23.【答案】(1)控制單一變量(2)大小(形狀)(3)第3組處理方式下,草莓葉面積、柵欄組織厚度比其它2組高,植株光合作用較其它組強(4)增加光照和溫度,以及施肥澆水【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解析】【分析】(1)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水、礦質元素等。哥們對照實驗的要求分析;(2)草莓的形狀和大小也可能會影響實驗結論;(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草莓葉的面積和厚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即可;(4)根據植物生長的條件分析。【解答】(1) 步驟②中,將草莓植株置于劃線部分描述條件的環境中,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2)為減少實驗材料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保持單一變量,應挑選一定數量大小(形狀)相近的草莓苗進行實驗。(3)根據實驗結果分析,第3組處理方式下,草莓葉面積、柵欄組織厚度比其它2組都高。因為葉綠體是光合作 用的場所,葉面積大、柵欄組織厚且葉綠體多,意味著植株光合作用較其它組強,也就更有利于打破草莓植株休眠。(4)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溫度、水分、無機鹽等,所以還可以通過增加光照和溫度,以及施肥澆水來打破草莓植株休眠。24.【答案】(1)方向(2)隨著水的不斷注入,水的深度不斷增大,橡皮膜的形變程度越來越大(3)小(4)液體的重力【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解答;(2)橡皮膜變形的程度越大,則說明它受到的壓強越大;(3)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當壓強相等時,液體密度越大,深度越小;(4)根據乙圖可知,當裝入一定質量的水時,水的體積、質量和重力都不變,只是改變液面的高度,此時根據橡皮膜的形變程度不變,可以判斷液體壓強和液體的體積、質量和重力等無關。【解答】(1)六通管的不同管口在不同方向,則將橡皮膜捆綁在六通管剩余的5個管口,其目的是為了研究液體壓強與方向的的關系;(2) 小科分析操作②得到的現象后得出結論:同一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則小科觀察到的現象為:隨著水的不斷注入,水的深度不斷增大,橡皮膜的形變程度越來越大。(3) 操作③中,當側面橡皮膜變平時, 則鹽水和水的壓強相等。鹽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則鹽水的深度小于清水的深度,即容器內液面比塑料管中液面要小。(4)阿晶認為小科根據操作②得出的結論不嚴謹,于是對該實驗進行如圖乙的改進:在容器內倒入一定量的水后,通過自制角度調節器的調節來改變液面高度,觀察并記錄橡皮膜的膨脹程度,此操作是為了排除液體的重力的影響。25.【答案】(1)注射器可以精確控制加入過氧化氫的量,從而更好地控制反應速率和氣體產生的速度;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2)氧氣不易溶于水;水【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①可從控制過氧化氫滴入量的精確度的角度分析;② 拉動注射器,若裝置氣密性良好,由于內部壓強小,則松手后,可觀察到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2)只有不易溶于水的氣體才能用排水法收集;根據圖乙可知,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解答】(1)① 圖甲是三種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圖甲中C裝置優于 A、B兩種裝置的地方是: 注射器可以精確控制加入過氧化氫的量,從而更好地控制反應速率和氣體產生的速度。②檢查裝置C的氣密性時,用止水夾夾住右側導管后,將注射器活塞拉至一定位置,然后松開,若觀察到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實驗室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是因為 氧氣不易溶于水;【空間站制氧】我國空間站制氧與上述兩種方式均有所不同。如圖乙所示為我國天宮空間站制取氧氣的原理圖。空間站氧氣循環再生過程中需要定期補充的物質是水。26.【答案】(1)0.3(2)防止電阻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3)所測的燈絲電阻阻值基本相等(4)不可行,用歐姆定律時,公式中的I、U、R必須是同一時刻、同一導體所對應的數值。【知識點】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解析】【分析】 (1)電流表讀數時,先看量程和分度值,再讀數;(2)(3)將燈絲插入瓶口浸入水中,使燈絲的溫度保持不變,結合控制變量法,結合實驗數據分析解答;(4)使用歐姆定律時,電流、電壓必須是同一時刻和同一物體的,求出平均值是一種不存在的狀態。【解答】 (1)根據圖2可知,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數為0.3A;(2)實驗時將燈絲浸入純凈冷水中的目的是:防止電阻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3)將燈絲插入瓶口浸入水中,使燈絲的溫度保持不變,若實驗中得到的結果是:所測的燈絲電阻阻值基本相等,則假設①被否定;(4)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可行,理由是: 用歐姆定律時,公式中的I、U、R必須是同一時刻、同一導體所對應的數值。27.【答案】生石灰;>;氫氧化鈣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鈣【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解析】【分析】 (1) 根據濃硫酸和氫氧化鈉雖具有吸水性,但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來分析解答(2)根據700℃條件下,氫氧化鈣會分解為氧化鈣和水,而碳酸鈣在該溫度下不分解來分析解答;(3) 根據氫氧化鈣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鈣來分析解答;(4)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即可。【解答】 (1) 生活中常見的干燥劑有生石灰、濃硫酸、氫氧化鈉,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由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雖具有吸水性,但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所以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劑,生石灰能夠與水反應,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劑,則食品包裝袋內的干燥劑最有可能是生石灰;(2)氫氧化鈣在500℃以上會分解為氧化鈣和水,碳酸鈣在900℃左右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用天平稱量少量干燥劑質量為m1在70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其質量為m2,由結論可知固體中含有氫氧化鈣,說明m1>m2;(3) 為檢驗樣品中是否存在碳酸鈣,取樣品于試管中,加水后發現試管底部有固體剩余, 阿晶 認為樣品中不一定含有碳酸鈣,由于氫氧化鈣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鈣,所以小麗認為小科的結論不正確;(4)干燥劑入水生成氫氧化鈣,且向外放出熱量,然后氫氧化鈣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鈣,因此顏色變淺。28.【答案】(1)細胞內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作為分解者促進茶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茶園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較弱【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細菌的細胞內沒有細胞核,而真菌有;(2)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分解有機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夠將動植物尸體中的有機物分解并利用其中的能量,將有機物轉化成為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3)根據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大小分析。【解答】 (1)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真菌屬于真核生物,故這兩類微生物最顯著的差異是細胞內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蚯蚓在茶園生態系統中,主要以殘枝、落葉為食,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故蚯蚓在茶園生態系統中的主要作用是作為分解者促進茶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一個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就越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也就越穩定。因此,茶園生態系統需要人工維持,否則容易遭到破壞,其原因可能是茶園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較弱。29.【答案】(1);復分解(2)50g;:醋酸調節織物溶液pH時變化較平緩,易于控制。【知識點】離子的書寫與意義;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①草木灰溶液中的陰離子是碳酸根離子-;②復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2)①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分析;②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解答】 (1)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在水溶液中會解離出鉀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其中陰離子是碳酸根離子,化學式為。②觀察化學方程式K2CO3+2CH3COOH=2CH3COOK+H2CO3,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的特征,所以屬于復分解反應。(2)①設需要20%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可得:200g×5%=20%x,解得:x=50g;②觀察表格數據可知,加入醋酸時,隨著醋酸體積的增加,溶液pH的變化較為平緩,容易調節到合適pH范圍;而加入硫酸時,加入少量酸溶液,溶液pH變化非常大,不易控制;加入硝酸時,需要加入大量的酸溶液才能將pH調節到合適范圍。所以使用醋酸調節pH的原因是醋酸調節織物溶液pH時變化較平緩,易于控制。30.【答案】(1)小(2)解:該高鐵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運行時間。(3)解:該高鐵運行過程的平均電功率。【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解答;(2)根據計算高鐵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運行時間 ;(3)根據計算高鐵運行過程的平均電功率。【解答】(1) 高鐵站站臺上畫的安全白線主要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因為高速運行的高鐵會使白線內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比白線外的壓強小。31.【答案】(1)腐殖質(2)胚(3)Ca(OH)2+CO2=CaCO3↓+H2O;可以在自然條件下被分解,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塑料垃圾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土壤的結構和類型【解析】【分析】(1)根據熱帶雨林的周圍環境和氣溫特點確定土壤的只要成分。(2) 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同時還需要種子具有完整的健康的內部結構;(3)①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可從是否會污染環境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熱帶雨林地區植物茂盛,氣候濕潤,溫度較高,動植物的遺體和植物的落葉很容易變成腐殖質,即 熱帶雨林的土壤含有較多的是腐殖質。(2)在長期進化中,象牙椰子很好地適應了雨林環境。種子外殼堅硬且布滿尖刺,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動物的啃食,從而保護保護種子內部的胚結構,保證了種子的存活和萌發;(3)①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反應的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② 從保護環境角度分析,相比于金屬材料,使用可降解材料的優點是: 可以在自然條件下被分解,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塑料垃圾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 。32.【答案】(1)完全變態(2)解:設20克樣品中鋅的質量為x,硫酸溶質的質量=98g×10%=9.8g;;解得:x=6.5g;銅的質量分數=,所以制作地漏的黃銅屬于低黃銅。(3)解:根據題意可知,翻板結構的質量m=10g=0.01kg,則產生的阻力F2=G=mg=0.01kg×10N/kg=0.1N;根據F1L1=F2L2可知,F1×LOD=F2×LOA;F1×1cm=0.1N×0.5cm,解得:F1=0.05N。答:水對底蓋的壓力至少為0.05牛;【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1) 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在個體發育中會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時期,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則只經過卵、幼蟲和成蟲等三個時期。(2) 根據鋅與硫酸反應的方程式中相關物質的質量關系列式計算出合金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據此得出結論;(3)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列式計算。【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蛾螺有變成蛹的環節,那么應該為完全變態發育。1 / 1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適應性監測 科學試題卷1.(2025·金華二模)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氮分子的是()A. B. C. D.【答案】B【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確定一氧化碳的分子構成即可。【解答】根據化學式CO可知,一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則模型為,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2.(2025·金華二模)金華太平天國侍王府內有兩株千年古柏,相傳為五代吳越王親手栽植。它們的“樹心”已經朽爛,變成了一棵“空心樹”。在政府和工作人員的保護下,古樹依舊枝繁葉茂、生長旺盛。由此推斷,朽爛掉的“樹心”是這棵樹的()A.全部韌皮部 B.全部木質部 C.部分韌皮部 D.部分木質部【答案】D【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解析】【分析】 植物是通過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導管和篩管分別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沒有樹心的樹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質部。【解答】 植物是通過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導管和篩管分別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沒有樹心的樹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質部,而剩余的木質部中的導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同時韌皮部中的篩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所以沒有樹心的樹,仍然可以獲得養料,還能繼續活下去。但是一旦樹木沒有了樹皮(或韌皮部),也就割斷了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時間長了樹木的根系無法獲取營養而死亡,進而樹木也就會死亡。所以又有“樹怕傷皮,不怕空心”的說法。因此,朽爛掉的“樹心”主要是古樹的部分木質部。故選D。3.(2025·金華二模)炎炎夏日,小科打算批發一箱棒冰到公園中售賣,下列措施不能減緩棒冰熔化速度的是()A.把棒冰裝進保溫箱 B.把棒冰裹在棉花里C.在棒冰底下鋪冰塊 D.把棒冰放在通風處【答案】D【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解析】【分析】熔化需要吸熱,只有減少熱量的吸收,才能緩解冰棒的熔化速度,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AC.把棒冰裝進保溫箱,在棒冰底下鋪冰塊,都能降低棒冰的溫度,減少熱量吸收,故AC不合題意;B.把棒冰裹在棉花里,可以減小從外界吸收熱量,故B不合題意;D.把棒冰放在通風處,會加快吸收空氣中的熱量,故D不合題意。故選D。4.(2025·金華二模)佩戴霧視鏡會使進入眼睛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方,形成輕微模糊的成像。這種狀態會刺激睫狀肌松弛,減少近距離用眼時睫狀肌的持續收縮,有助于假性近視的治療和恢復。制作霧視鏡的光學元件可能是下列中的()A.凸透鏡 B.凹透鏡 C.凸面鏡 D.平面鏡【答案】A【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解析】【分析】根據描述分析霧視鏡對光線的作用即可。【解答】根據描述可知,光線可以透過霧視鏡,那么它肯定是透鏡,不是面鏡,故CD錯誤;佩戴霧視鏡會使進入眼睛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方, 即使光線會聚,那么應該為凸透鏡,故A正確,B錯誤。故選A。5.(2025·金華二模)阿司匹林是一種常用藥,化學式為C9H8O4。下列關于阿司匹林的說法錯誤的是()A.一個阿司匹林分子由21個原子構成B.阿司匹林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C.阿司匹林由碳、氫、氧原子構成D.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答案】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A.根據一個阿司匹林分子的構成判斷;B.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判斷;C.根據阿司匹林的微觀構成判斷;D.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判斷。【解答】 A.一個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的,則一個阿司匹林分子由21個原子構成,故A正確不合題意;B.阿司匹林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9+1×8+16×4=180,故B正確不合題意;C.阿司匹林是由阿司匹林分子構成的,1個阿司匹林分子是由碳、氫、氧原子構成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D.阿司匹林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9):(1×8):(16×4)=27:2:16,則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6.(2025·金華二模)小科發現教材中如圖實驗存在缺陷:玻璃管內容積小,氧氣量少;乙醚容易汽化,實驗時濃度往往會高于其燃燒的極限濃度,這些都會造成實驗失敗。于是小科將實驗藥品換成某可燃物與氯酸鉀混合粉末來提高實驗成功率。下列關于該實驗改進的說法正確的是()A.選用可燃物的著火點要高 B.氯酸鉀的作用是提供氧氣C.實驗時要將活塞緩慢下壓 D.氯酸鉀可用雙氧水代替【答案】B【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物質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解答】A.選用可燃物的著火點要低,這樣更有利于燃燒起來,故A錯誤;B.氯酸鉀的作用是提供氧氣,從而為燃燒提供條件,故B正確;C.實驗時要將活塞迅速下壓,使其有足夠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才行,故C錯誤;D.氯酸鉀可用雙氧水代替,水會吸收熱量,則可燃物不易燃燒,故D錯誤。故選B。7.(2025·金華二模)近日,科研人員對一件出土自我國江西省的晚白堊紀恐龍化石進行遺傳物質的提取和檢測,并確認該恐龍為新物種“獸紋華夏胃龍”。據此判斷,科研人員所檢測的成分是()A.糖類 B.脂肪 C.DNA D.蛋白質【答案】B【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解答】 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能傳遞遺傳信息,控制生物體的形態和生理特性。故選C。8.(2025·金華二模)百令膠囊是一種利用發酵蟲草菌粉制成的制劑。研究發現,百令膠囊能降低患者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百令膠囊恢復的泌尿系統功能可能是()A.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B.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儲存尿液的作用 D.輸尿管輸送尿液的作用【答案】A【知識點】泌尿系統【解析】【分析】 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解答】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形成原尿,因此百令膠囊恢復的泌尿系統功能可能是腎小球的濾過作用。故選A。9.(2025·金華二模)如圖是探究金屬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圖(鐵架臺等輔助儀器已略去),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一段時間后,甲中鐵釘生銹,乙中鐵釘沒生銹B.甲裝置中,鐵釘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從而生銹C.丙裝置中,加入干燥劑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D.該實驗無法探究出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答案】A【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解析】【分析】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和水同時接觸,據此結合圖片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B.甲中鐵釘與水和空氣接觸,而乙中鐵釘無法與氧氣接觸,因此一段時間后, 甲中鐵釘生銹,乙中鐵釘沒生銹 ,故A、B正確不合題意;C. 丙裝置中,加入干燥劑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 ,故C正確不合題意;D.丁中,鐵釘不能與水接觸,肯定不會生銹,雖然其中為氮氣,也不能說明生銹需要氧氣,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A。10.(2025·金華二模)空間站處于微重力環境,可進行許多與地面不一樣現象的實驗,如圖是利用水和乒乓球進行的浮力實驗,兩者均處于靜止狀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地面上的乒乓球處于懸浮狀態 B.空間站的乒乓球一定將會上浮C.此時兩個乒乓球都受到平衡力 D.兩個乒乓球所受浮力大小相同【答案】C【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B.根據失重狀態判斷;C.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受到平衡力;D.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判斷。【解答】A.在地面上,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浮力,因此會漂浮在水面上,故A錯誤;BD.在空間站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那么乒乓球不受浮力也不受重力,因此在水中狀態未知,故B、D錯誤;C.在空間站和地球上,乒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那么受到平衡力,故C正確。故選C。11.(2025·金華二模)某同學學習了伏打電堆的工作原理后,嘗試用銅環和鋅環各10枚依次堆疊,用浸有食鹽溶液的小紙片置于各銅環和鋅環之間,如圖所示。閉合開關,電流表正常工作。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每一組銅環、小紙片、鋅環構成一節電池B.浸小紙片的食鹽溶液可以換成純凈的水C.在該電路導線中,電子從銅環流向鋅環D.流過電流表的電流大于流過燈泡的電流【答案】A【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電壓【解析】【分析】A.根據電池的構成判斷;B.純凈水不導電;C.電子的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D.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判斷。【解答】 A.根據題意可知,每一組銅環、小紙片、鋅環構成一節伏打電池,故A正確;B.浸小紙片的食鹽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離子,可以導電,而純凈水不導電,故B錯誤;C.在該電路導線中,電子從鋅環流向銅環,故C錯誤;D.電流表和燈泡串聯,則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等于流過燈泡的電流,故D錯誤。故選A。12.(2025·金華二模)2025年4月15 日,電影《流浪地球3》宣布開機,該劇講述科學家為拯救地球,計劃讓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適宜的星空環境。 “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如果地球停止自轉,下列現象在短時間內就會消失的是()A.地球有晝半球夜半球 B.地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C.太陽光垂直照射地面 D.一天24小時的晝夜交替【答案】D【知識點】地球自轉【解析】【分析】 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中心是太陽。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解答】 晝、夜半球現象取決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球體的特點,與自轉無關,故A不合題意;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沒有關系,故B不合題意;地球公轉使太陽直射點出現周期性變化,故C不合題意;因為地球自轉周期是24小時左右,所以會呈現24小時的晝夜交替現象,如果現在地球停止自轉,24小時的晝夜交替會消失,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2025·金華二模) “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決定性質”是普適的科學觀念,下列說法與此觀念不符合的是()A.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B.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都相同C.金屬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是因為其內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電子D.人體心臟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因為心室需要將血液泵至全身,收縮力更強【答案】B【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導體和絕緣體【解析】【分析】A.根據對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判斷;B.注意物質狀態不同時,物理性質就不同;C.根據金屬容易導電的原因判斷;D.根據血液循環的知識判斷。【解答】A.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故A正確不合題意;B.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但是物理性質不同,故B錯誤符合題意;C.金屬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是因為其內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電子,故C正確不合題意;D.人體心臟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因為心室需要將血液泵至全身,收縮力更強,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14.(2025·金華二模)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人體會及時調節來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圖甲為人體幾種器官或組織在不同狀態下的產熱量百分比扇形圖,圖乙是在安靜狀態下某正常成年人手臂皮膚血液流量隨環境溫度變化的曲線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體在劇烈運動時只有骨骼肌和內臟在產熱B.在圖乙中的AB段,該成年人的血管處于舒張狀態C.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的產熱情況符合圖甲中的狀態一D.該成年人在圖乙的過程中,散熱方式主要是汗液蒸發【答案】B【知識點】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 皮膚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當外界氣溫較高時,皮膚內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散熱量增多,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過汗液蒸發散失的熱量也多;外界氣溫較低時,皮膚內的大多數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通過皮膚散發的熱量減少,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減少,通過汗液的蒸發散失的熱量也減少。【解答】 A.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熱以骨骼肌為主;但是,運動時不僅骨骼肌和內臟產熱,其他組織也有一定的產熱,故A錯誤;B.圖乙中的AB段表示環境溫度增高(15℃到40℃),手臂皮膚血液流量增加,說明血管處于舒張狀態,有利于散熱,故B正確;C.圖甲中的狀態一表示在安靜狀態下產熱比例,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熱以骨骼肌為主,與圖甲的狀態一產熱分布不符,符合圖甲的狀態二,故C錯誤;D.在圖乙的過程中,AB段的環境溫度升高,散熱主要通過皮膚血液流量增加的方式進行,而不是汗液蒸發,故D錯誤。故選:C。15.(2025·金華二模)東風——17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高超音速導彈。它采用錢學森彈道原理,其運行大致軌跡如圖所示。飛行初段,發動機內燃料燃燒推動導彈加速上升;飛行中段關閉發動機,依靠慣性飛行;飛行末段,打開發動機,急速墜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導彈所用的燃料需要具有較大的比熱容B.導彈發射時,將燃料燃燒獲得的內能轉化為化學能C.導彈飛行中段,距離地面等高的a點動能大于b點D.飛行中段,發動機關閉,導彈機械能守恒【答案】C【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燃料的熱值【解析】【分析】 A.單位質量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燃料的熱值越高,在質量相同時,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大;B.燃料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內能;CD.導彈進入大氣層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摩擦做功,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結合“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分析判斷。【解答】 A.導彈飛行時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所用的燃料需要具有較高的熱值,故A錯誤;B.導彈升空,通過燃料燃燒把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氣體膨脹做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正確;CD.導彈與大氣劇烈摩擦產生熱量,通過做功的方式使其表面溫度急劇升高,故C正確;D.導彈飛行中段,發動機關閉,由于導彈進入大氣層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摩擦做功,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因此機械能逐漸變小。ab兩點高度相等,則二者重力勢能相等。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a點的動能大于b點,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6.(2025·金華二模)生石灰(CaO)曾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建筑原材料,現在也還在使用。石灰石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生成生石灰,同時產生CO2。請回答以下問題:(1)生石灰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推斷出石灰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3)有同學提出在煅燒石灰石可加入在制氧反應中表現出色的催化劑MnO2,以加快石灰石分解速率。請判斷這一設想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答案】(1)+2(2)鈣、碳、氧(3)不可行,催化劑具有專一性,對石灰石分解反應無催化作用,不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3)催化劑具有專一性。【解答】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在生石灰中,氧元素通常顯 2價。設鈣元素化合價為x,則x+( 2)=0,解得:x=+2,所以生石灰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2)石灰石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生成生石灰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石灰含鈣、氧元素,二氧化碳含碳、氧元素,所以石灰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鈣、碳、氧元素。(3)催化劑具有專一性,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等反應中起催化作用,但它對石灰石分解反應沒有催化作用,不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17.(2025·金華二模)微納米機器人可以在人體內自主活動,具備局部診斷、成像、采集活檢樣品和靶向給藥等功能,由螺旋藻制成的微納米機器人最終還可在人體中降解。據此回答:(1)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某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則該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是:進食后血液中的 含量將迅速升高;(2)已知螺旋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蛋白質在人體中最終會被消化為 ;(3)治療該患者時可能需要注射胰島素,靜脈注射后到達肝臟的過程中,、胰島素依次通過心臟各腔(如圖乙)的順序是____。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答案】(1)血糖(2)氨基酸(3)B【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血液循環;胰島素與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病人進食后出現血液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增多(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糖尿病病人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長期處于該異常狀態可能會導致視神經異常,影響興奮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2)根據食物消化的知識解答;(3)根據人體血液循環的知識解答。【解答】 (1)若微納米機器人檢測到某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少,則該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是:進食后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將迅速升高;(2)蛋白質在人體的胃內初步消化,主要消化場所是小腸,在胰液和腸液的作用下,最終消化成氨基酸。(3) 靜脈注射藥物,藥物進入血液后首先參與體循環,通過上、下腔靜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進行肺循環,通過肺靜脈進入心臟的左心房、左心室.因此藥物隨血液循環依次流經心臟的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③→④→…→①→②。故選B。18.(2025·金華二模)我國某鹽湖屬于氯化鈉型內陸湖泊,在唐朝初年即通過“人工墾畦,天日澆曬”等工藝進行開發,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1)從物質組成角度看,鹽堿湖水屬于 ;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鹵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 ;(3)“過‘籮’調配”時, “籮”與過濾操作中 (填一實驗用品)的作用相同。【答案】(1)混合物(2)增大(3)濾紙【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 (1)根據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逐漸減少,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鹽堿湖水中含有水、氯化鈉等物質,屬于混合物。(2)“集鹵蒸發”中,隨著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逐漸減少,溶質質量不變,鹵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增大。(3)“過‘籮’調配”時,“籮”與過濾操作中濾紙的作用是相同的。19.(2025·金華二模)如圖為小科同學自制可穿戴式電磁鐵,電池盒在手背,大拇指與另一手指接觸可連成完整電路。手心固定帶鐵芯線圈,鐵芯可拆卸,電路用鱷魚夾連接。(1)圖甲手背上電池的連接方式為 聯;(2)圖乙中大拇指與食指接觸時,通電線圈的 端為N極;(3)大拇指與 (填手指名稱)接觸時,線圈能吸引的回形針數量最多。【答案】(1)串(2)右(3)小拇指【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1)用電器首尾相連為串聯,用電器并排連接為并聯;(2)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通電線圈的極性;(3)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有關。【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四節干電池首尾相連,應該為串聯;(2)根據乙圖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時大拇指指向右端,則通電線圈的右端為N極;(3)當大拇指與小拇指接觸時,此時電壓最高,通過它的電流最大,磁場最強,那么線圈吸引回形針的數量最多。20.(2025·金華二模)如圖是“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中的部分操作和現象,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實驗時用濕棉絮將小魚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并時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這樣做的目的是 ;(2)通常情況下,我們用低倍顯微鏡來觀察小魚尾鰭血管內的血液流動,應該選擇圖乙中的 進行實驗(填序號)。【答案】(1)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2)①【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小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來獲得水中的溶解氧;(2)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解答】(1) 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的實驗過程中,要用浸濕的棉絮,并經常滴加清水,將小魚的頭部的鰓蓋和軀干包裹起來,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2)根據乙圖可知,物鏡①較短,則放大倍數較小,那么: 我們用低倍顯微鏡來觀察小魚尾鰭血管內的血液流動,應該選擇圖乙中的①。21.(2025·金華二模)2025年1月7日9時5分,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km。完成下列問題。(1)如圖是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本次地震震源位于A層,該層的名稱是 ;(2)從全球板塊分布情況分析,日喀則所在地區容易發生地震的原因是 ;(3)地震發生時,選擇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尤為重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填序號,可多選)①若時間許可,要有序、快速撤離到室外②高層人員應該乘電梯逃生③來不及外逃時可暫時躲到堅固的桌子底下或蹲在墻角處④迅速進入室內搶運物品【答案】(1)地殼(2)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地殼運動活躍(3)①③【知識點】地球內部的結構;地震的預報和防范;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解析】【分析】(1)地球內部圈層自外向內分別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其中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科學家認為這里是巖漿的發源地。(2)根據板塊構造學說,板塊間的相互運動主要有相向、相離等形式,并因此產生不同的地貌形態。如果板塊發生相離運動,兩個板塊間張裂形成新的邊界,即生長邊界;如果板塊發生相向運動,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導致原來的邊界消亡,即消亡邊界。(3)根據地震避險的知識分析。【解答】 (1)地球內部結構從外到內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是地球的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平均厚度約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約6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km,位于地球較淺的部分,所以位于地殼(A層)。(2)日喀則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區,處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印度洋板塊不斷向北俯沖擠壓亞歐板塊,使得地殼運動十分活躍,能量容易在此處積累和釋放,從而導致地震頻繁發生。(3)若時間許可,有序、快速撤離到室外開闊地帶,能有效避免建筑物倒塌等帶來的傷害,該措施合理,故①正確;地震發生時,電梯可能會因電力中斷等原因停運,高層人員乘電梯逃生非常危險,該措施不合理,故②錯誤;在室內躲到堅固的桌子底下或蹲在墻角處,能利用家具或墻體等進行一定的防護,減少掉落物的傷害,該措施合理,故③正確;地震發生時迅速進入室內搶運物品,會耽誤逃生時間,且可能因建筑物晃動、物品掉落等受到傷害,該措施不合理,故④錯誤。故選①③。22.(2025·金華二模)如圖磁鐵A 放置在鋪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桌子下方吸著一塊相同的磁鐵B,細繩通過光滑的輕質滑輪,一端與磁鐵A相連,另一端與上端固定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相連。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毛巾緩慢向右移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N。(1)以 B 為參照物, A 處于 狀態;(2)磁鐵B所受的摩擦力 20 N; (桌面上下光滑程度相同,選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3)磁鐵A 相對于毛巾移動0.1m,則克服摩擦力做功為 焦。【答案】(1)靜止(2)小于(3)2【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參照物的知識解答;(2)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據此結合平衡力的知識分析解答;(3)根據W=Fs計算克服摩擦做功。【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由于磁力作用,A和B一起沿水平方向運動,而A相對B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以B為參照物,A處于靜止狀態。(2)磁鐵A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受到平衡力,即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測力計的示數20N。A對桌面的壓力等于A的重力,B對桌面的壓力等于B的重力和二者磁力的差,即B對桌面的壓力小,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小于A的摩擦力20N。(3) 磁鐵A 相對于毛巾移動0.1m,則克服摩擦力做功為W=Fs=20N×0.1m=2J。23.(2025·金華二模)草莓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豐富。草莓植株在秋季日照縮短且氣溫降至5~10℃時開始休眠,出現新葉變小、老葉變紅或紫、植株矮化、光合作用減弱等現象。研究人員在溫室大棚中以“紅顏”草莓植株為實驗材料,嘗試通過改變二氧化碳濃度來探索打破草莓植株休眠的條件,實驗過程如下:①挑選一定數量的草莓植株,隨機均分為三組;②將三組草莓植株分別放入三個實驗箱,置于每天8小時光照、溫度和濕度均適宜的同一環境中,控制實驗箱中二氧化碳的濃度;③在第0、10、20、30、40天,從每組隨機取3 株草莓植株,測定并記錄其單葉面積和柵欄組織厚度,并取其平均值;④多次重復實驗,統計并處理實驗數據,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 處理方式 單葉面積/cm3 柵欄組織厚度/μm1 日光照8小時+二氧化碳濃度正常 43.54 70.62 日光照8小時+二氧化碳濃度600ppm 48.91 83.43 日光照8小時+二氧化碳濃度 1000ppm 59.29 109(1)步驟②中,將草莓植株置于劃線部分描述條件的環境中,目的是 ;(2)為減少實驗材料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挑選一定數量 相近的草莓植株進行實驗;(3)根據實驗結果分析,第3組處理的方式更有利于打破草莓植株休眠,依據是 ;(4)請你從草莓植株生長環境條件推測,打破草莓植株休眠的措施還可以是 。 (寫出一點即可)【答案】(1)控制單一變量(2)大小(形狀)(3)第3組處理方式下,草莓葉面積、柵欄組織厚度比其它2組高,植株光合作用較其它組強(4)增加光照和溫度,以及施肥澆水【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解析】【分析】(1)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水、礦質元素等。哥們對照實驗的要求分析;(2)草莓的形狀和大小也可能會影響實驗結論;(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草莓葉的面積和厚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即可;(4)根據植物生長的條件分析。【解答】(1) 步驟②中,將草莓植株置于劃線部分描述條件的環境中,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2)為減少實驗材料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保持單一變量,應挑選一定數量大小(形狀)相近的草莓苗進行實驗。(3)根據實驗結果分析,第3組處理方式下,草莓葉面積、柵欄組織厚度比其它2組都高。因為葉綠體是光合作 用的場所,葉面積大、柵欄組織厚且葉綠體多,意味著植株光合作用較其它組強,也就更有利于打破草莓植株休眠。(4)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溫度、水分、無機鹽等,所以還可以通過增加光照和溫度,以及施肥澆水來打破草莓植株休眠。24.(2025·金華二模)小科利用透明塑料管、三通管、六通管和膠圈、橡皮膜等器材制作了如圖甲裝置,進行液體壓強特點的探究。以下是他的實驗操作:①用燒杯往圖甲裝置中的塑料管內倒入一定深度的水,發現各管口橡皮膜均有膨脹變形;②繼續往圖甲裝置中加水,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③后將該裝置浸入盛有鹽水的大燒杯中,至側面橡皮膜變平,觀察并記錄容器內外液面高度。(1)將橡皮膜捆綁在六通管剩余的5個管口,其目的是為了研究液體壓強與 的關系;(2)小科分析操作②得到的現象后得出結論:同一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請判斷該步實驗中小科觀察到的現象是: ;(3)操作③中,當側面橡皮膜變平時,容器內液面比塑料管中液面要 ;(4)阿晶認為小科根據操作②得出的結論不嚴謹,于是對該實驗進行如圖乙的改進:在容器內倒入一定量的水后,通過自制角度調節器的調節來改變液面高度,觀察并記錄橡皮膜的膨脹程度,此操作是為了排除 的影響。.【答案】(1)方向(2)隨著水的不斷注入,水的深度不斷增大,橡皮膜的形變程度越來越大(3)小(4)液體的重力【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解答;(2)橡皮膜變形的程度越大,則說明它受到的壓強越大;(3)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當壓強相等時,液體密度越大,深度越小;(4)根據乙圖可知,當裝入一定質量的水時,水的體積、質量和重力都不變,只是改變液面的高度,此時根據橡皮膜的形變程度不變,可以判斷液體壓強和液體的體積、質量和重力等無關。【解答】(1)六通管的不同管口在不同方向,則將橡皮膜捆綁在六通管剩余的5個管口,其目的是為了研究液體壓強與方向的的關系;(2) 小科分析操作②得到的現象后得出結論:同一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則小科觀察到的現象為:隨著水的不斷注入,水的深度不斷增大,橡皮膜的形變程度越來越大。(3) 操作③中,當側面橡皮膜變平時, 則鹽水和水的壓強相等。鹽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則鹽水的深度小于清水的深度,即容器內液面比塑料管中液面要小。(4)阿晶認為小科根據操作②得出的結論不嚴謹,于是對該實驗進行如圖乙的改進:在容器內倒入一定量的水后,通過自制角度調節器的調節來改變液面高度,觀察并記錄橡皮膜的膨脹程度,此操作是為了排除液體的重力的影響。25.(2025·金華二模)氧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人類對制取氧氣的探究從未止步。請回答下列問題:【自然界制氧】光合作用是自然界生物制氧的主要途徑。【實驗室制氧】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氣。(1)①圖甲是三種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圖甲中C裝置優于 A、B兩種裝置的地方是: ;②檢查裝置C的氣密性時,用止水夾夾住右側導管后,將注射器活塞拉至一定位置,然后松開,若觀察到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收集氧氣時,能用排水法收集所生成的氧氣,是因為 ;【空間站制氧】我國空間站制氧與上述兩種方式均有所不同。如圖乙所示為我國天宮空間站制取氧氣的原理圖。空間站氧氣循環再生過程中需要定期補充的物質是 。【答案】(1)注射器可以精確控制加入過氧化氫的量,從而更好地控制反應速率和氣體產生的速度;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2)氧氣不易溶于水;水【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①可從控制過氧化氫滴入量的精確度的角度分析;② 拉動注射器,若裝置氣密性良好,由于內部壓強小,則松手后,可觀察到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2)只有不易溶于水的氣體才能用排水法收集;根據圖乙可知,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解答】(1)① 圖甲是三種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圖甲中C裝置優于 A、B兩種裝置的地方是: 注射器可以精確控制加入過氧化氫的量,從而更好地控制反應速率和氣體產生的速度。②檢查裝置C的氣密性時,用止水夾夾住右側導管后,將注射器活塞拉至一定位置,然后松開,若觀察到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置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實驗室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是因為 氧氣不易溶于水;【空間站制氧】我國空間站制氧與上述兩種方式均有所不同。如圖乙所示為我國天宮空間站制取氧氣的原理圖。空間站氧氣循環再生過程中需要定期補充的物質是水。26.(2025·金華二模) 某興趣小組在測量額定電壓為2.5V 的小燈泡燈絲電阻時發現,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大,測得燈絲的阻值也越大。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猜想:猜想①:燈絲兩端的電壓增大導致電阻增大;猜想②:燈絲的溫度升高導致電阻增大;為研究猜想①,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研究:【實驗器材】干電池2節,小燈泡燈絲1根,電流表1個,電壓表1個,滑動變阻器1個,開關1個,裝滿水的塑料瓶,導線若干。【實驗方案】①按圖1連接好電路,將燈絲插入瓶口浸入水中;②閉合開關S,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并記錄;③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重復步驟②。(1)某次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2所示,其示數為 A;(2)實驗中將燈絲浸入水中的目的是 ;(3)若觀察到 現象,則假設①被否定;(4)【實驗反思】在測量小燈泡額定電阻中,某同學運用歐姆定律,從三次實驗中的電壓和電流平均值求出電阻平均值。請評價這種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答案】(1)0.3(2)防止電阻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3)所測的燈絲電阻阻值基本相等(4)不可行,用歐姆定律時,公式中的I、U、R必須是同一時刻、同一導體所對應的數值。【知識點】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解析】【分析】 (1)電流表讀數時,先看量程和分度值,再讀數;(2)(3)將燈絲插入瓶口浸入水中,使燈絲的溫度保持不變,結合控制變量法,結合實驗數據分析解答;(4)使用歐姆定律時,電流、電壓必須是同一時刻和同一物體的,求出平均值是一種不存在的狀態。【解答】 (1)根據圖2可知,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數為0.3A;(2)實驗時將燈絲浸入純凈冷水中的目的是:防止電阻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3)將燈絲插入瓶口浸入水中,使燈絲的溫度保持不變,若實驗中得到的結果是:所測的燈絲電阻阻值基本相等,則假設①被否定;(4)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可行,理由是: 用歐姆定律時,公式中的I、U、R必須是同一時刻、同一導體所對應的數值。27.(2025·金華二模)阿紫同學在五一假期吃堅果時得到了一包干燥劑,便以該干燥劑為樣品,開展了以“食品干燥劑”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初識干燥劑】生石灰、濃硫酸、氫氧化鈉……等都是常見的干燥劑,從安全角度考慮,該食品包裝袋內的干燥劑最有可能是 ;【探秘干燥劑】阿紫同學查閱資料得知:a.生石灰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在 360℃以上會分解為氧化鈣和水;b.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碳酸鈣,碳酸鈣在 600℃左右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鈣。①為檢驗樣品中是否存在氫氧化鈣,阿紫設計了如下實驗:用天平稱量少量干燥劑質量為 m1,在50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其質量為 m2。若樣品中含氫氧化鈣,則m1 m2; (選填“>” “<”或“=”)②為檢驗該干燥劑樣品中是否存在碳酸鈣,阿紫取一定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后發現試管底部有固體剩余,她認為樣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鈣。阿晶認為阿紫的結論不正確,阿晶的依據應該是 ;【應用干燥劑】在一定量的飽和氯化鐵溶液中加入該干燥劑,先觀察到溶液中產生氣泡,容器壁溫度明顯升高;后觀察到紅褐色沉淀,且溶液顏色變淺。其中“溶液顏色變淺”,是因為 。 (從化學反應角度分析)【答案】生石灰;>;氫氧化鈣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鈣【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解析】【分析】 (1) 根據濃硫酸和氫氧化鈉雖具有吸水性,但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來分析解答(2)根據700℃條件下,氫氧化鈣會分解為氧化鈣和水,而碳酸鈣在該溫度下不分解來分析解答;(3) 根據氫氧化鈣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鈣來分析解答;(4)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即可。【解答】 (1) 生活中常見的干燥劑有生石灰、濃硫酸、氫氧化鈉,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由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雖具有吸水性,但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所以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劑,生石灰能夠與水反應,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劑,則食品包裝袋內的干燥劑最有可能是生石灰;(2)氫氧化鈣在500℃以上會分解為氧化鈣和水,碳酸鈣在900℃左右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用天平稱量少量干燥劑質量為m1在70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其質量為m2,由結論可知固體中含有氫氧化鈣,說明m1>m2;(3) 為檢驗樣品中是否存在碳酸鈣,取樣品于試管中,加水后發現試管底部有固體剩余, 阿晶 認為樣品中不一定含有碳酸鈣,由于氫氧化鈣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鈣,所以小麗認為小科的結論不正確;(4)干燥劑入水生成氫氧化鈣,且向外放出熱量,然后氫氧化鈣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鈣,因此顏色變淺。28.(2025·金華二模)茶園養雞是從改善茶園生態系統的結構入手而建立的一種高效生態農業。雞在茶園內活動,可以增進茶樹植株間通風;雞啄食園內雜草,尋食害蟲,不僅有效減輕了病蟲害及雜草的發生,也減少了對雞的喂食量;雞糞通過蚯蚓培肥茶園、喂養昆蟲等,如此形成食物鏈,達到雞、茶同增收。請據此回答:(1)該茶園生態系統的微生物中存在細菌和真菌,這兩類微生物最顯著的差異是 ;(2)蚯蚓在茶園生態系統中的主要作用是 ;(3)從生態系統穩定性角度分析,茶園生態系統需要人工維持,否則容易遭到破壞,其原因可能是 。【答案】(1)細胞內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作為分解者促進茶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茶園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較弱【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細菌的細胞內沒有細胞核,而真菌有;(2)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分解有機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夠將動植物尸體中的有機物分解并利用其中的能量,將有機物轉化成為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3)根據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大小分析。【解答】 (1)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真菌屬于真核生物,故這兩類微生物最顯著的差異是細胞內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蚯蚓在茶園生態系統中,主要以殘枝、落葉為食,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故蚯蚓在茶園生態系統中的主要作用是作為分解者促進茶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一個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就越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也就越穩定。因此,茶園生態系統需要人工維持,否則容易遭到破壞,其原因可能是茶園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較弱。29.(2025·金華二模)扎染是一種傳統的印染工藝,其中涉及不少科學知識。請結合題中工藝流程回答問題:(1)扎染前處理:在扎染前,常使用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水溶液對織物進行浸泡處理,使織物更易上色。①草木灰溶液中的陰離子是 ; (填離子符號)②草木灰水溶液呈堿性,能與醋酸發生反應,同時生成物中的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該主要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2)扎染固色處理:扎染過程中,某些染料需要在堿性環境下固色,常使用氫氧化鈉溶液。①若要配制2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求需要20%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②固色處理后,織物呈堿性,需用醋酸溶液調節 pH 至合適范圍。下表是不同酸溶液進行調節時,織物溶液pH的變化情況。請根據表中信息解釋使用醋酸調節pH的原因: 。組別 酸溶液 加入酸的體積(mL) 溶液pH1 1.5% 醋酸(pH=2.2) 20.0 7.130.0 7.02 10.0%硫酸(pH=0.5) 4.2 10.84.5 3.23 0.015%硝酸(pH=2.3) 1500.0 8.51501.0 7.2【答案】(1);復分解(2)50g;:醋酸調節織物溶液pH時變化較平緩,易于控制。【知識點】離子的書寫與意義;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①草木灰溶液中的陰離子是碳酸根離子-;②復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2)①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分析;②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解答】 (1)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在水溶液中會解離出鉀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其中陰離子是碳酸根離子,化學式為。②觀察化學方程式K2CO3+2CH3COOH=2CH3COOK+H2CO3,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的特征,所以屬于復分解反應。(2)①設需要20%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可得:200g×5%=20%x,解得:x=50g;②觀察表格數據可知,加入醋酸時,隨著醋酸體積的增加,溶液pH的變化較為平緩,容易調節到合適pH范圍;而加入硫酸時,加入少量酸溶液,溶液pH變化非常大,不易控制;加入硝酸時,需要加入大量的酸溶液才能將pH調節到合適范圍。所以使用醋酸調節pH的原因是醋酸調節織物溶液pH時變化較平緩,易于控制。30.(2025·金華二模)高鐵快捷準時,已經成為眼下最熱門的出行選擇。復興號是中國高鐵節能先鋒,該車組低阻力流線型、平順化頭型創新設計不但造型靚麗,同時大大降低能耗。例如CR400BF車型的復興號高鐵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距離約為1312.5km)以時速350 km/h運行,整個過程中耗電量約為27750kW·h。(1)高鐵站站臺上畫的安全白線主要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因為高速運行的高鐵會使白線內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比白線外的壓強 ;(2)請計算該高鐵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運行時間;(3)計算該車型高鐵運行過程的平均電功率。【答案】(1)小(2)解:該高鐵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運行時間。(3)解:該高鐵運行過程的平均電功率。【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解答;(2)根據計算高鐵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運行時間 ;(3)根據計算高鐵運行過程的平均電功率。【解答】(1) 高鐵站站臺上畫的安全白線主要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因為高速運行的高鐵會使白線內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比白線外的壓強小。31.(2025·金華二模)原產于南美洲熱帶雨林的象牙椰子,其種子外殼堅硬且布滿尖刺,成熟脫落后能借助自身特殊結構在地面滾動。請回答:(1)土壤主要由礦物質、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以及多種生物組成,從物質成分分析,熱帶雨林的土壤含有較多的是 ;(2)在長期進化中,象牙椰子很好地適應了雨林環境。種子外殼堅硬且布滿尖刺,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動物的啃食,從而保護保護種子內部的 結構,保證了種子的存活和萌發;(3)為研究什么樣的土質更適合象牙椰子植株的生長,科研團隊利用土壤探測器探測了該物種生長區域的土壤成分。①探測器在檢測土壤成分時,其內部的化學傳感器會與土壤中的某些物質發生反應。如檢測到土壤中含有碳酸鹽時,會反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寫出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反應方程式: ;②此類探測器外殼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從保護環境角度分析,相比于金屬材料,使用可降解材料的優點是 。【答案】(1)腐殖質(2)胚(3)Ca(OH)2+CO2=CaCO3↓+H2O;可以在自然條件下被分解,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塑料垃圾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土壤的結構和類型【解析】【分析】(1)根據熱帶雨林的周圍環境和氣溫特點確定土壤的只要成分。(2) 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同時還需要種子具有完整的健康的內部結構;(3)①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可從是否會污染環境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熱帶雨林地區植物茂盛,氣候濕潤,溫度較高,動植物的遺體和植物的落葉很容易變成腐殖質,即 熱帶雨林的土壤含有較多的是腐殖質。(2)在長期進化中,象牙椰子很好地適應了雨林環境。種子外殼堅硬且布滿尖刺,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動物的啃食,從而保護保護種子內部的胚結構,保證了種子的存活和萌發;(3)①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反應的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② 從保護環境角度分析,相比于金屬材料,使用可降解材料的優點是: 可以在自然條件下被分解,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塑料垃圾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 。32.(2025·金華二模)小科發現最近洗手間里總有小黑蟲出沒(如圖甲),查閱資料后發現,這是一種常見的衛生害蟲————蛾蠓,不僅影響家居環境的整潔,還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為防止小蟲從下水道進出的問題,小科媽媽購買了黃銅材質的翻板自封防臭防蟲地漏(黃銅的主要成分為銅、鋅),其結構如圖乙所示。該地漏利用水對底蓋的壓力來控制開合,有水時,自動開蓋排水;無水時自動閉合,防臭防蟲。(1)蛾螺雌蟲喜歡產卵于浴室、廚房等有水的地方,幼蟲生活在下水道中,多腐食或糞食,蛹羽化后常見于室內。蛾螺的發育類型屬于 發育;(2)為了探究制作地漏所用黃銅的等級,小科從廢棄地漏上取得黃銅進行實驗檢測:取樣品20g,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當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98g時,剛好不再有氣體產生。請通過計算并結合下表判斷制作地漏的黃銅屬于哪種等級。黃銅等級 低黃銅 中黃銅 高黃銅銅的質量分數 60%~80% 80%~90% 高于90%(3)圖丙為地漏翻板結構的示意圖,整個翻板結構(包括配重和底蓋)的總質量為10g,整個翻板結構的重力作用在A 點,水對底蓋壓力的作用點可以等效在底蓋C點,其中OD長為1cm,OA長為0.5cm。請計算底蓋向下張開時,水對底蓋的壓力至少為多少牛。【答案】(1)完全變態(2)解:設20克樣品中鋅的質量為x,硫酸溶質的質量=98g×10%=9.8g;;解得:x=6.5g;銅的質量分數=,所以制作地漏的黃銅屬于低黃銅。(3)解:根據題意可知,翻板結構的質量m=10g=0.01kg,則產生的阻力F2=G=mg=0.01kg×10N/kg=0.1N;根據F1L1=F2L2可知,F1×LOD=F2×LOA;F1×1cm=0.1N×0.5cm,解得:F1=0.05N。答:水對底蓋的壓力至少為0.05牛;【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1) 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在個體發育中會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時期,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則只經過卵、幼蟲和成蟲等三個時期。(2) 根據鋅與硫酸反應的方程式中相關物質的質量關系列式計算出合金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據此得出結論;(3)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列式計算。【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蛾螺有變成蛹的環節,那么應該為完全變態發育。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適應性監測 科學試題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適應性監測 科學試題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