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四校(稠城中學,北苑中學,稠江中學,望道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聯考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四校(稠城中學,北苑中學,稠江中學,望道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聯考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四校(稠城中學,北苑中學,稠江中學,望道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聯考科學試題
1.(2024八上·義烏月考)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后句說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  )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陸上內循環 D.三者都不是
2.(2024八上·義烏月考)青春在奮斗中展現美麗,青春的美麗永遠展現在她的奮斗拼搏之中。人生要奮斗就需要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下列食物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大米 B.植物油 C.冰糖 D.面粉
3.(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 一個裝有鹽水的燒杯靜止在斜面上, 有一個雞蛋懸浮在鹽水中, 則雞蛋所受的浮力方向應為圖中(  )
A.1的方向 B.2的方向 C.3的方向 D.4的方向
4.(2024八上·義烏月考)下列措施中能加快固體物質溶解速度的是(  )
A.將固體研磨成粉末 B.靜置溶液
C.減少溶劑質量 D.降低液體溫度
5.(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是茶水分離保溫杯示意圖,按壓茶杯按鈕,泡好的茶水便會從隔離層縫隙間流出,茶葉留在茶倉從而實現茶水分離,得到一杯清茶。這種功能類似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  )
A.沉淀法 B.過濾法 C.蒸發法 D.結晶法
6.(2024八上·義烏月考)在下列四種情況中,水循環不夠活躍的是(  )
A.赤道附近 B.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
C.東海海域 D.沙漠地區
7.(2024八上·義烏月考)在做水電解實驗時,老師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如圖是水電解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電解屬于物理變化
B.反應后剩余的溶液是純凈物
C.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D.水這種物質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8.(2024八上·義烏月考)2023年9月30日,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跳水項目女子雙人10米跳臺比賽中,中國組合全紅嬋和陳芋汐奪得冠軍。如下為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9.(2024八上·義烏月考) “美林”是一款兒童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搖勻后服用。“美林”屬于(  )
A.純凈物 B.溶液 C.乳濁液 D.懸濁液
10.(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是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某同學在20℃時進行了如圖實驗,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的過程中溶解度增大
B.②→③的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C.④所得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約為24%
D.20℃時,10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鉀31.6克
11.(2024八上·義烏月考)水平桌面上放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兩種不同液體,將A、B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物體()分別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如圖所示,兩物體靜止時兩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容器中液體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密度
B.A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B物體受到的浮力
C.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小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D.甲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
12.(2024八上·義烏月考)把同一支密度計依次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時,如圖所示處于靜止狀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液體的密度大于甲液體的密度
B.密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工作的
C.密度計浸在甲,乙兩種液體中時,其所受的重力變小
D.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13.(2024八上·義烏月考)將某溫度下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逐漸冷卻至室溫,下列圖像錯誤的是(  )
A. B.
C. D.
14.(2024八上·義烏月考)有關溶液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①溶液都是無色透明、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②相同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③糖水是溶液,鹽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鹽,就不是溶液了。
④在某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中再加入這種溶質,溶液的質量隨之增大。
⑤一杯調好的糖水,喝第一口感覺特別甜,越喝越不甜,說明后來喝的糖水要變稀些。
⑥把飽和溶液溫度升高時,若溶液質量不變,則溶液質量分數也不變。
A.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15.(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甲所示,高為1m均勻柱狀石料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圖乙是鋼繩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水的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料受到的重力為900N
B.石料的密度為1.8×103kg/m3
C.如果將該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則它對地面的壓強為2.8×104Pa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對石料的支持力為500N
16.(2024八上·義烏月考)用如圖的裝置進行水電解實驗。
(1)開始反應前甲、乙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則甲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   。
(2)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
(3)若實驗中用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來進行電解實驗,通電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變為6.25%,則分解水的質量為   。
17.(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是自來水的生產過程。據圖回答:
(1)該過程中使用的凈水方法有   ;
①沉淀  ②過濾  ③蒸餾  ④結晶
(2)經過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后,到達用戶的水屬于   (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18.(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是A、B、C(均不含結晶水)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40℃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關系是    (物質間用“>”連接);
(2)將30℃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關系是:    (物質間用“<”連接);
(3)現有一定質量的B溶液,將該溶液在50℃下恒溫蒸發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體,再恒溫蒸發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體,則B物質在50℃時的溶解度是:    .
19.(2024八上·義烏月考)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
(1)下列數字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是:③   。
(2)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了水循環的   (填名稱)環節。
(3)下列水循環的環節中,主要以地心引力作為動力的是______(選填字母)。
A.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B.降水
C.下滲
D.蒸發
E.植物蒸騰
20.(2024八上·義烏月考)某溫度下,將40g食鹽放到100g水中, 充分攪拌后溶解了 36g食鹽, 得到136g食鹽水。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g,溶劑質量為   g。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是   。
21.(2024八上·義烏月考)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進行粗鹽提純實驗。
(1)如圖為粗鹽提純實驗中的幾步主要操作,合理的順序為   (填字母)。
(2)關于粗鹽提純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將粗鹽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盤進行稱量
B.可以將粗鹽直接倒入量筒進行溶解
C.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應重新過濾
D.待水分全部蒸干后才可以停止加熱
22.(2024八上·義烏月考)醫生在給病人體檢,有時需要測量病人血液的密度。如果用密度計進行血液測量,需要抽取血液較多。分析人員采用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先配制濃度不同的硫酸銅溶液,然后分別倒入試管里,在每個試管中滴進一滴血液。
(1)某次分析時,甲乙丙試管里的血液靜止后如圖所示,則   試管中的硫酸銅溶液密度與血液相同。
(2)甲乙丙試管里的三滴血液,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   試管中的血液。
23.(2024八上·義烏月考)某科學小組用氯化鈉固體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操作過程如圖:
(1)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
(2)請指出實驗中一處明顯的錯誤操作   。
(3)糾正錯誤后,正確稱量氯化鈉時,若發現天平指針向左偏,接下去的操作是   。
(4)經檢測,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_。
A.氯化鈉固體不純
B.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24.(2024八上·義烏月考)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然后將金屬塊緩慢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記錄在表中:
實驗步驟 B C D E F
彈簧測力計示數/牛 2.2 2.0 1.7 1.7 1.9
(1)分析比較實驗步驟A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分析比較A、B、C、D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   有關:分析實驗步驟A、E、F可知:浮力的大小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F中液體密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牛,金屬塊密度為   千克/米3。
25.(2024八上·義烏月考)在配制食鹽溶液過程中,同學們發現,精制鹽比粗鹽溶解得更快。閱讀配料表發現,這兩種食鹽的成分相同,只是精制鹽顆粒比較小,而粗鹽顆粒比較大。同學們想通過實驗來探究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請幫助他們完成實驗設計。
同學們猜測食鹽溶解快慢與其顆粒大小有關。為驗證假設,準備了如下實驗裝置。
(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   。
(2)要驗證假設,應當選擇圖中的   (填字母) 開展實驗對照。
(3)觀察實驗裝置a和c,發現c中燒杯里的食鹽溶解得更快,能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   (能/不能)。請說明理由:   。
26.(2024八上·義烏月考)溶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加入以下某種物質,形成溶液過程中會使溫度升高的物質是___________。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 C.氯化鈉
(2)下表是三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中信息回答問題。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鉀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氫氧化鈣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①6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   (填“>”“=”或“<”)硝酸鉀的溶解度。
②表中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隨溫度升高析出固體,該物質是   。
③混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固體,加水配成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再冷卻至,析出晶體并得到溶液。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
A.析出的晶體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鉀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將兩種物質完全分離
27.(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裝置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兩處明顯的錯誤:①   ;②   。
(2)實驗時A中除加入少量自來水外,還需要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其作用是   。
28.(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0牛,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牛。求:
(1)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
(2)A物體的體積。
29.(2024八上·義烏月考)實驗室準備配制 50g 溶質質量分數為 10%的氯化鈉溶液,問:
(1)需要固體氯化鈉多少克?
(2)如改用 20%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配置,則需要 20%的氯化鈉溶液多少克?
30.(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甲是世界、中國和北京水資源占有量的統計圖,圖乙中是陜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資源占有量統計量。請觀察統計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甲可知,我國的人均水資源約為世界人均的   。
(2)你認為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富余還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   。
(3)分析圖乙,你認為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存在怎樣的特點?   。
31.(2024八上·義烏月考)醫生給病人輸液時,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圖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標簽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葡萄糖注射液5% 規格:內含葡萄糖 適應癥:補充能量和體液等 有效期:2025.08.01 產品批號:250801203 上海第二制藥廠
(1)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   g。
(2)某鉛酸蓄電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若用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配制該稀硫酸時,需要蒸餾水多少g?   (寫出計算過程)。
32.(2024八上·義烏月考)某同學學習了浮力的有關知識后,制作了一臺浮力秤,可方便地稱量物體的質量,其構造如圖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積為0.001m2,小筒和秤盤總重為0.6N。
(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受到的浮力是   N。
(2)如圖乙所示,在科盤上放一物體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則該物體的質量為多少 kg。(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在太陽輻射能的作用下,從海陸表面蒸發的水分,上升到大氣中;隨著大氣的運動和在一定的熱力條件下,水汽凝結為液態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攔截或被植物散發,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徑流;滲入地下的水一部分從表層壤中流和地下徑流形式進入河道,成為河川徑流的一部分;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終都流入海洋或蒸發到大氣中。
【解答】由題,百川歸大海,指的是河流水最終流入大海中,參與是的海陸間水循環,B正確。
故選A。
2.【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一種或幾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A、大米在水中不能溶解,形成的是懸濁液,故A錯誤;
B、植物油在水中不能溶解,形成的是乳濁液,故B錯誤;
C、冰糖能夠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溶液,故C正確;
D、面粉在水中,形成的是懸濁液,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3.【答案】B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從浮力產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去解答此題。
【解答】雞蛋懸浮在鹽水中,此時雞蛋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不同,這個壓力差就是雞蛋所受的浮力,因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所以2的方向為浮力的方向。
故答案為:B。
4.【答案】A
【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物質的溶解性是物質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并且是物質的一個重要物理性質。它是指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影響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內部因素是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例如,食鹽容易溶解在水里,卻很難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難溶解在水里,卻很容易溶解在汽油里.外部因素是溫度、壓強(是對氣體來說的)。
【解答】A、將固體研磨成粉末,可以增大固體與液體接觸面積,可以加速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故選項正確;
B、靜置溶液不能加速固體物質的溶解速率,故選項錯誤;
C、減少溶劑的量,不能加速固體物質的溶解速率,故選項錯誤;
D、降低液體溫度,固體物質溶解速度會降低,故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5.【答案】B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分離開來的一種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它根據濾紙能夠透過液體和溶于液體的物質的特殊功能,將混合物分離開來的;常用來分離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等等。
【解答】按壓茶杯按鈕,泡好的茶水便會從隔離層縫隙間流出,茶葉留在茶倉從而實現茶水分離,得到一杯清茶。這種功能能將固體與液體分離,類似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過濾法。
故答案為:B。
6.【答案】D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1)水循環外部的動力是太陽輻射和地球引力,水循環的內部因素是水的三態變化;(2)地球引力地在地球上都差不多的,所以主要考慮太陽輻射和水是否充足。
【解答】A.赤道附近,太陽輻射強水的蒸發強烈,附近水域又多所以水循環活躍,A錯誤;
B.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滿足條件水源充足,森林中植物蒸騰作用強使水從液態到氣態,水循環活躍,B錯誤;
C.東海海域,水源充足,東海緯度在中低緯度熱量輻射充足,水循環活躍,C錯誤;
D.沙漠地區,缺少水源,干燥的氣候使沙漠地區很少有降水,水循環非常不活躍,D正確。
故答案為:D
7.【答案】D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A.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B.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
C.根據分子的構成判斷;
D.根據反應產物,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組成。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反應后剩余的液體中含有硫酸溶質,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
C.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C錯誤;
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D正確
故選D。
8.【答案】A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運動員排開水的體積變化,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受到浮力的變化即可。
【解答】由圖可知,運動員排開水的體積,①→②時逐漸變大,②→③時保持不變,③→④時保持不變,④→⑤時逐漸減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只有①→②時,運動員排開水的體積增大,運動員受到的浮力不斷增大,故A符合題意,而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9.【答案】D
【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不溶性的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懸濁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濁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解答】“美林”是為兒童開發設計的一款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搖勻后服用,因此“美林”屬于懸濁液。
故答案為:D。
10.【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11.【答案】D
【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浮沉條件,判斷浮力大小關系;
(2)根據F浮=ρ液gV排分析液體密度大小關系;
(3)甲、乙兩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容器內液體和物體的重力之和;
(4)根據p=ρgh進行分析。
【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兩物體質量相等,其重力也相等,甲圖,物體A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乙圖,物體B懸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所以A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B物體受到的浮力;由圖知,根據,在浮力相同時,所以,故AB錯誤;
C、放入物體AB后,兩容器液面相平,,所以,說明沒放物體之前甲容器中液體的體積大于乙容器中液體的體積,
即,由,可知,,根據可知,液體的重力;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
所以,故C錯誤;
D、放入AB后,兩容器液面相平,又因為,根據可知,,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2.【答案】D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同一密度計的質量不變,根據G=mg可知密度計的重力的變化情況;
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均漂浮,根據F浮=G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關系;
從圖中可知,密度計在乙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大,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兩液體的密度的大小關系;
(2)密度計是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工作的。
【解答】ACD、因為密度計始終漂浮,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密度計受到的浮力和密度計的重力大小相等,因為密度計的質量不同則密度計的重力不變,即密度計受到的浮力不變,圖中密度計在甲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密度計在乙液體中的體積,根據,可知,甲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故AC錯誤,D正確;
B、密度計是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工作的,故B錯誤。
故答案為:D。
13.【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結晶是分離可溶性固體和水的一種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它是根據固體物質從溶液里析出晶體的原理,通過蒸發或者降溫的方法將其中的固體物質分離出來;
因此,結晶方法分為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兩種。蒸發結晶是指蒸發溶劑,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
而降溫結晶是指先加熱溶液,蒸發溶劑成飽和溶液,再降低熱飽和溶液的溫度,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它使用于分離兩種可溶性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差別。
根據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故A正確。B、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應該從零開始,故B正確。
C、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故C正確。
D、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逐漸減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14.【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5.【答案】C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圖乙判斷石料的重力及全部浸沒時所受的浮力;
(2)根據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求出石料的體積,然后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石料的密度。
【解答】
A、由圖乙可知,AB段拉力大小不變,此時石料未接觸水面,此時鋼繩的拉力F=1400N;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得,石料的重力
G=F=1400N
故A錯誤;
B、BC段拉力逐漸減小,說明石料慢慢浸入水中,且浸入水中的體積逐漸變大,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在C點恰好完全浸沒,此時鋼繩的拉力為900N,所以浸沒時石料受到的浮力
F浮=G-F'=1400N-900N=500N
石料的體積為
石料的質量為
所以石料的密度為
故B錯誤;
C、將該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由
得到它對地面的壓強為
p=ρgh=2.8×103kg/m3×10N/kg×1m=2.8×104Pa
故C正確;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對石料的支持力
F支=G-F浮=1400N-500N=900N
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6.【答案】氫氣;點燃的木條接觸氣體,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有爆鳴聲);水氫氣+氧氣;36g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電解水實驗中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根據氫氣的檢驗方法解答。
(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在反應過程中,水的質量減小,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方程計算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大于乙管總氣體的體積,因此是氫氣(H2)。 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點燃的木條接觸氣體,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有爆鳴聲);
(2)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水氫氣+氧氣;
(3)設分解水的質量為x,
則有:100g×4%=(100g-x)×6.25%,
解得:x=36g。
17.【答案】①②;混合物
【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1)根據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來分析;
(2)根據物質的組成與分類來分析。
【解答】(1)由流程圖可知:該過程中使用的凈水方法有沉淀和過濾;故答案為:①②;
(2)經過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后,到達用戶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屬于混合物。
18.【答案】A>B>C;C【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根據已有的溶解度曲線的意義進行分析解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當升高溫度時其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根據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特點確定析出晶體的方法,據此解答.
【解答】(1)由A、B、C(均不含結晶水)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40℃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關系是A>B>C。
(2)30℃時,A、B(均不含結晶水)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C的溶解度小于A、B(均不含結晶水)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將30℃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20℃后,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則B的質量分數大于A的質量分數,C的質量分數不變,故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關系是C(3)現有一定質量的B溶液,將該溶液在50℃下恒溫蒸發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體,再恒溫蒸發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體,設B物質在50℃時的溶解度為x,
,,則B物質在50℃時的溶解度是40g。
19.【答案】(1)水汽輸送
(2)地表徑流
(3)A;B;C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循環是多環節的自然過程,海陸間水循環主要包括海水蒸發、水分輸送、大氣降水、植物蒸騰、地表和地下徑流等四個環節。海洋表面蒸發形成的水汽,隨著氣流運動被輸送到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或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兩者匯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這種循環運動被稱為海陸間水循環。地球表面各種形式的水體是不斷相互轉化的,水以氣態、液態、固態的形式在陸地、海洋和大氣間不斷循環的過程就是水循環。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目前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改變了地表徑流的空間分布,修建水庫改變了地表徑流的時間分布。
【解答】
(1)水循環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幾個環節,①是降水,②是蒸發,③是水汽輸送,④是植物蒸騰,⑤是地表徑流,⑥是地下徑流。
(2)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其改變了水循環的⑤地表徑流環節。
(3)水循環的環節中,主要以地心引力作為動力的是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降水和下滲,蒸發和植物蒸騰都是上升運動,ABC正確,DE錯誤。故選ABC。
(1)水循環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幾個環節,①是降水,②是蒸發,③是水汽輸送,④是植物蒸騰,⑤是地表徑流,⑥是地下徑流。
(2)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其改變了水循環的⑤地表徑流環節。
(3)水循環的環節中,主要以地心引力作為動力的是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降水和下滲,蒸發和植物蒸騰都是上升運動,ABC正確,DE錯誤。故選ABC。
20.【答案】(1)36;100
(2)均一的、穩定的
【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某溫度下,將40g食鹽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解36g食鹽,得到136g食鹽水,即有4g食鹽沒有溶解,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某溫度下,將40g食鹽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解36g食鹽,得到136g食鹽水,即有4g食鹽沒有溶解,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為36g,溶劑質量為100g;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是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
(1)某溫度下,將40g食鹽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解36g食鹽,得到136g食鹽水,即有4g食鹽沒有溶解,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為36g,溶劑質量為100g;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是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
21.【答案】(1)BCA
(2)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操作的步驟進行分析;
(2)根據實驗基本操作中的主要事項進行分析。
【解答】(1)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取出藥品,稱量,把粗鹽和水轉移到燒杯中,加入水攪拌溶解,再過濾,蒸發即可得到精鹽,所以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BCA;
(2)A、粗鹽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左盤上進行稱量,應該在天平左右兩盤上放相同大小的白紙,然后將粗鹽放在白紙上稱量,錯誤;
B、量筒只用于量取液體體積,可以將粗鹽倒入燒杯中進行溶解,錯誤;
C、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應重新過濾,正確;
D、蒸發時,待出現較多量晶體時即停止加熱,依靠蒸發皿本身的余熱就可將水分蒸干,切不可將水分全部蒸干,錯誤。
故答案為:C。
(1)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取出藥品,稱量,把粗鹽和水轉移到燒杯中,加入水攪拌溶解,再過濾,蒸發即可得到精鹽,所以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BCA;
(2)A、粗鹽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左盤上進行稱量,應該在天平左右兩盤上放相同大小的白紙,然后將粗鹽放在白紙上稱量,錯誤;
B、量筒只用于量取液體體積,可以將粗鹽倒入燒杯中進行溶解,錯誤;
C、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應重新過濾,正確;
D、蒸發時,待出現較多量晶體時即停止加熱,依靠蒸發皿本身的余熱就可將水分蒸干,切不可將水分全部蒸干,錯誤。
故選C。
22.【答案】乙;丙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分析判斷;根據物體所處的狀態,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分析即可。
【解答】這道題通過實驗比較考查物體的浮沉條件,實用性很強。
(1)由密度公式可知,質量m=ρV,物體的重力:G=mg,如果物體懸浮在液體中,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液gV排,當血液在硫酸銅溶液中懸浮時:F浮硫酸銅=G血液=ρ硫酸銅gV血液=ρ血液gV血液,則:ρ硫酸銅=ρ血液,即測量出硫酸銅溶液的密度,就得到血液的密度了。由圖乙可以測出血液的密度。
(2)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丙試管里的三滴血液,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乙試管中的血液。
23.【答案】(1)④②①⑤③
(2)砝碼與氯化鈉位置放反
(3)減少一些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
(4)D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據用固體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驟,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常見化學基本操作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3)根據發現天平指針向左偏,說明試劑質量大于砝碼質量,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溶質質量偏小或溶劑質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這兩個方面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一般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故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③。
(2)用天平稱量藥品質量時,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故實驗中一處明顯的錯誤操作碼與氯化鈉位置放反。
(3)正確稱量氯化鈉時,若發現天平指針向左偏,說明左盤氯化鈉的質量偏多,則接下去的操作是減少一些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
(4)A、氯化鈉固體不純,導致溶質質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導致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導致實際量取水的體積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剩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一般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故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③。
(2)用天平稱量藥品質量時,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故實驗中一處明顯的錯誤操作碼與氯化鈉位置放反。
(3)正確稱量氯化鈉時,若發現天平指針向左偏,說明左盤氯化鈉的質量偏多,則接下去的操作是減少一些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
(4)A、氯化鈉固體不純,導致溶質質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導致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導致實際量取水的體積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剩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24.【答案】D、E;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1;2.7×103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研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關系,要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和密度相同,只改變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找出圖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分析得出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變化量的關系;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根據稱量法F浮=G-F計算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求物塊的體積,根據得出物體的密度。
【解答】(1)研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關系,要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密度相同,只改變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故由ADE圖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相同,浸沒的深度不同,浮力相同,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研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關系,要控制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由分析比較A、B、C、D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浮力不同,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根據稱重法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物體浸沒在另一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F中液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4][5]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物體排開水的體積
金屬塊的體積
金屬塊的質量
金屬塊的密度
25.【答案】(1)食鹽
(2)b和c
(3)不能;因為除溫度不同外,食鹽顆粒的大小也不同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溶液的組成來分析;
(2)根據實驗目的以及實驗設計來分析;
(3)根據實驗現象以及影響溶解速率的因素來分析。
【解答】(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氯化鈉,溶劑是水:
(2)對比實驗要控制變量,比較不同顆粒大小的食鹽溶解速率的快慢,除顆粒大小外,其他因素應相同,故選bc;
(3)a和c中除溫度外,實驗的顆粒大小也不同,所以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
(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氯化鈉,溶劑是水:
(2)對比實驗要控制變量,比較不同顆粒大小的食鹽溶解速率的快慢,除顆粒大小外,其他因素應相同,故選bc;
(3)a和c中除溫度外,實驗的顆粒大小也不同,所以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
26.【答案】(1)A
(2)<;氫氧化鈣;B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據物質溶于水后的放熱與吸熱現象來考慮,要由物質溶于水的整個過程來分析;
(2)通過觀察表中溶解度的變化關系解答。
【解答】(1)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使溶液溫度升高,故A符合題意;
B、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溶液溫度降低,故B不符合題意;
C、氯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①根據表中信息可知,6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故填:<;
②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飽和溶液隨溫度升高能析出固體的是氫氧化鈣,故填:氫氧化鈣;
③A、根據表中信息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而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析出的晶體中一定含硝酸鉀,故A錯誤;
B、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由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20℃,所得硝酸鉀溶液依然飽和,故B正確;
C、剩余溶液為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利用題述方法不能將兩種物質完全分離,故C錯誤。
故答案為:B。
(1)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使溶液溫度升高,故A符合題意;
B、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溶液溫度降低,故B不符合題意;
C、氯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①根據表中信息可知,6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故填:<;
②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飽和溶液隨溫度升高能析出固體的是氫氧化鈣,故填:氫氧化鈣;
③A、根據表中信息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而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析出的晶體中一定含硝酸鉀,故A錯誤;
B、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由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20℃,所得硝酸鉀溶液依然飽和,故B正確;
C、剩余溶液為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利用題述方法不能將兩種物質完全分離,故C錯誤。
故選B。
27.【答案】(1)溫度計液泡的位置錯誤;冷凝管進水管與出水管的方向錯誤
(2)防止液體暴沸
【知識點】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蒸餾操作的注意事項,注意溫度計液泡應處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應從下口進水,上口出水,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進行蒸餾操作時,需加入少量的碎瓷片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蒸餾實驗中,溫度計液泡應在支管口處;冷卻水方向應下進上出,否則冷凝效果差,故圖中的兩處錯誤為溫度計液泡的位置錯誤;冷凝管進水管與出水管的方向錯誤。
(2)進行蒸餾操作時,需要在燒瓶中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
(1)蒸餾實驗中,溫度計液泡應在支管口處;冷卻水方向應下進上出,否則冷凝效果差,故圖中的兩處錯誤為溫度計液泡的位置錯誤;冷凝管進水管與出水管的方向錯誤。
(2)進行蒸餾操作時,需要在燒瓶中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
28.【答案】(1)據甲圖可知,物體A的重力
G=20N
那么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
F浮力=G-F拉=30N-20N=10N
(2)A物體的體積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據稱重法求出物體所受浮力;
(2)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根據F浮=ρgV排求出物體的體積。
(1)根據甲圖可知,物體A的重力
G=20N
那么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
F浮力=G-F拉=30N-20N=10N
(2)A物體的體積
29.【答案】(1)需要氯化鈉的質量=50g×10%=5g
(2)設需要20%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
50g×10%=x×20%
x=25g
答:(1)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5g。
(2)需要20%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25g。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
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
30.【答案】(1)
(2)短缺
(3)地區分布不均勻
【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
31.【答案】75;解:設需要蒸餾水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100g×98%=(100g+x)×20%x=390g。答:需要蒸餾水的質量為390g。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500mL含葡萄糖25g,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5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含葡萄糖25g,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1500mL,則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的質量=25g×(1500mL÷500mL)=75g;
32.【答案】(1)0.6
(2)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時,排開水的體積
V排=Sh=0.001m2×0.1m=1×10-4m3
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
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
G總'=F浮'=1N
則該物體的重力
G=G總'-G總=1N-0.6N=0.4N
該物體的質量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和秤盤總體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總浮力和重力相等,據此求出小筒受到的浮力;
(2)根據V=Sh求出小筒排開水的體積,根據F浮=ρ液gV排求出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等于總浮力,據此求出該物體的重力,利用G=mg求出該物體的質量。
【解答】(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和秤盤總體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總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小筒受到的浮力
F浮=G總=0.6N
(2)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時,排開水的體積
V排=Sh=0.001m2×0.1m=1×10-4m3
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
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
G總'=F浮'=1N
則該物體的重力
G=G總'-G總=1N-0.6N=0.4N
該物體的質量
(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和秤盤總體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總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小筒受到的浮力
F浮=G總=0.6N
(2)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時,排開水的體積
V排=Sh=0.001m2×0.1m=1×10-4m3
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
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
G總'=F浮'=1N
則該物體的重力
G=G總'-G總=1N-0.6N=0.4N
該物體的質量
1 / 1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四校(稠城中學,北苑中學,稠江中學,望道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聯考科學試題
1.(2024八上·義烏月考)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后句說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  )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陸上內循環 D.三者都不是
【答案】B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在太陽輻射能的作用下,從海陸表面蒸發的水分,上升到大氣中;隨著大氣的運動和在一定的熱力條件下,水汽凝結為液態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攔截或被植物散發,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徑流;滲入地下的水一部分從表層壤中流和地下徑流形式進入河道,成為河川徑流的一部分;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終都流入海洋或蒸發到大氣中。
【解答】由題,百川歸大海,指的是河流水最終流入大海中,參與是的海陸間水循環,B正確。
故選A。
2.(2024八上·義烏月考)青春在奮斗中展現美麗,青春的美麗永遠展現在她的奮斗拼搏之中。人生要奮斗就需要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下列食物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大米 B.植物油 C.冰糖 D.面粉
【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一種或幾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A、大米在水中不能溶解,形成的是懸濁液,故A錯誤;
B、植物油在水中不能溶解,形成的是乳濁液,故B錯誤;
C、冰糖能夠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溶液,故C正確;
D、面粉在水中,形成的是懸濁液,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3.(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 一個裝有鹽水的燒杯靜止在斜面上, 有一個雞蛋懸浮在鹽水中, 則雞蛋所受的浮力方向應為圖中(  )
A.1的方向 B.2的方向 C.3的方向 D.4的方向
【答案】B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從浮力產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去解答此題。
【解答】雞蛋懸浮在鹽水中,此時雞蛋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不同,這個壓力差就是雞蛋所受的浮力,因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所以2的方向為浮力的方向。
故答案為:B。
4.(2024八上·義烏月考)下列措施中能加快固體物質溶解速度的是(  )
A.將固體研磨成粉末 B.靜置溶液
C.減少溶劑質量 D.降低液體溫度
【答案】A
【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物質的溶解性是物質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并且是物質的一個重要物理性質。它是指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影響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內部因素是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例如,食鹽容易溶解在水里,卻很難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難溶解在水里,卻很容易溶解在汽油里.外部因素是溫度、壓強(是對氣體來說的)。
【解答】A、將固體研磨成粉末,可以增大固體與液體接觸面積,可以加速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故選項正確;
B、靜置溶液不能加速固體物質的溶解速率,故選項錯誤;
C、減少溶劑的量,不能加速固體物質的溶解速率,故選項錯誤;
D、降低液體溫度,固體物質溶解速度會降低,故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5.(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是茶水分離保溫杯示意圖,按壓茶杯按鈕,泡好的茶水便會從隔離層縫隙間流出,茶葉留在茶倉從而實現茶水分離,得到一杯清茶。這種功能類似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  )
A.沉淀法 B.過濾法 C.蒸發法 D.結晶法
【答案】B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分離開來的一種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它根據濾紙能夠透過液體和溶于液體的物質的特殊功能,將混合物分離開來的;常用來分離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等等。
【解答】按壓茶杯按鈕,泡好的茶水便會從隔離層縫隙間流出,茶葉留在茶倉從而實現茶水分離,得到一杯清茶。這種功能能將固體與液體分離,類似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過濾法。
故答案為:B。
6.(2024八上·義烏月考)在下列四種情況中,水循環不夠活躍的是(  )
A.赤道附近 B.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
C.東海海域 D.沙漠地區
【答案】D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1)水循環外部的動力是太陽輻射和地球引力,水循環的內部因素是水的三態變化;(2)地球引力地在地球上都差不多的,所以主要考慮太陽輻射和水是否充足。
【解答】A.赤道附近,太陽輻射強水的蒸發強烈,附近水域又多所以水循環活躍,A錯誤;
B.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滿足條件水源充足,森林中植物蒸騰作用強使水從液態到氣態,水循環活躍,B錯誤;
C.東海海域,水源充足,東海緯度在中低緯度熱量輻射充足,水循環活躍,C錯誤;
D.沙漠地區,缺少水源,干燥的氣候使沙漠地區很少有降水,水循環非常不活躍,D正確。
故答案為:D
7.(2024八上·義烏月考)在做水電解實驗時,老師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如圖是水電解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電解屬于物理變化
B.反應后剩余的溶液是純凈物
C.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D.水這種物質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答案】D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A.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B.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
C.根據分子的構成判斷;
D.根據反應產物,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組成。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反應后剩余的液體中含有硫酸溶質,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
C.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C錯誤;
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D正確
故選D。
8.(2024八上·義烏月考)2023年9月30日,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跳水項目女子雙人10米跳臺比賽中,中國組合全紅嬋和陳芋汐奪得冠軍。如下為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A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運動員排開水的體積變化,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受到浮力的變化即可。
【解答】由圖可知,運動員排開水的體積,①→②時逐漸變大,②→③時保持不變,③→④時保持不變,④→⑤時逐漸減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只有①→②時,運動員排開水的體積增大,運動員受到的浮力不斷增大,故A符合題意,而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9.(2024八上·義烏月考) “美林”是一款兒童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搖勻后服用。“美林”屬于(  )
A.純凈物 B.溶液 C.乳濁液 D.懸濁液
【答案】D
【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不溶性的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懸濁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濁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解答】“美林”是為兒童開發設計的一款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搖勻后服用,因此“美林”屬于懸濁液。
故答案為:D。
10.(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是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某同學在20℃時進行了如圖實驗,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的過程中溶解度增大
B.②→③的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C.④所得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約為24%
D.20℃時,10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鉀31.6克
【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11.(2024八上·義烏月考)水平桌面上放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兩種不同液體,將A、B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物體()分別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如圖所示,兩物體靜止時兩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容器中液體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密度
B.A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B物體受到的浮力
C.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小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D.甲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
【答案】D
【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浮沉條件,判斷浮力大小關系;
(2)根據F浮=ρ液gV排分析液體密度大小關系;
(3)甲、乙兩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容器內液體和物體的重力之和;
(4)根據p=ρgh進行分析。
【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兩物體質量相等,其重力也相等,甲圖,物體A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乙圖,物體B懸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所以A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B物體受到的浮力;由圖知,根據,在浮力相同時,所以,故AB錯誤;
C、放入物體AB后,兩容器液面相平,,所以,說明沒放物體之前甲容器中液體的體積大于乙容器中液體的體積,
即,由,可知,,根據可知,液體的重力;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
所以,故C錯誤;
D、放入AB后,兩容器液面相平,又因為,根據可知,,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2.(2024八上·義烏月考)把同一支密度計依次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時,如圖所示處于靜止狀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液體的密度大于甲液體的密度
B.密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工作的
C.密度計浸在甲,乙兩種液體中時,其所受的重力變小
D.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答案】D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同一密度計的質量不變,根據G=mg可知密度計的重力的變化情況;
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均漂浮,根據F浮=G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關系;
從圖中可知,密度計在乙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大,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兩液體的密度的大小關系;
(2)密度計是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工作的。
【解答】ACD、因為密度計始終漂浮,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密度計受到的浮力和密度計的重力大小相等,因為密度計的質量不同則密度計的重力不變,即密度計受到的浮力不變,圖中密度計在甲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密度計在乙液體中的體積,根據,可知,甲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故AC錯誤,D正確;
B、密度計是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工作的,故B錯誤。
故答案為:D。
13.(2024八上·義烏月考)將某溫度下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逐漸冷卻至室溫,下列圖像錯誤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結晶是分離可溶性固體和水的一種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它是根據固體物質從溶液里析出晶體的原理,通過蒸發或者降溫的方法將其中的固體物質分離出來;
因此,結晶方法分為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兩種。蒸發結晶是指蒸發溶劑,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
而降溫結晶是指先加熱溶液,蒸發溶劑成飽和溶液,再降低熱飽和溶液的溫度,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它使用于分離兩種可溶性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差別。
根據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故A正確。B、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應該從零開始,故B正確。
C、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故C正確。
D、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逐漸減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14.(2024八上·義烏月考)有關溶液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①溶液都是無色透明、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②相同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③糖水是溶液,鹽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鹽,就不是溶液了。
④在某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中再加入這種溶質,溶液的質量隨之增大。
⑤一杯調好的糖水,喝第一口感覺特別甜,越喝越不甜,說明后來喝的糖水要變稀些。
⑥把飽和溶液溫度升高時,若溶液質量不變,則溶液質量分數也不變。
A.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5.(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甲所示,高為1m均勻柱狀石料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圖乙是鋼繩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水的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料受到的重力為900N
B.石料的密度為1.8×103kg/m3
C.如果將該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則它對地面的壓強為2.8×104Pa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對石料的支持力為500N
【答案】C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圖乙判斷石料的重力及全部浸沒時所受的浮力;
(2)根據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求出石料的體積,然后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石料的密度。
【解答】
A、由圖乙可知,AB段拉力大小不變,此時石料未接觸水面,此時鋼繩的拉力F=1400N;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得,石料的重力
G=F=1400N
故A錯誤;
B、BC段拉力逐漸減小,說明石料慢慢浸入水中,且浸入水中的體積逐漸變大,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在C點恰好完全浸沒,此時鋼繩的拉力為900N,所以浸沒時石料受到的浮力
F浮=G-F'=1400N-900N=500N
石料的體積為
石料的質量為
所以石料的密度為
故B錯誤;
C、將該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由
得到它對地面的壓強為
p=ρgh=2.8×103kg/m3×10N/kg×1m=2.8×104Pa
故C正確;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對石料的支持力
F支=G-F浮=1400N-500N=900N
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6.(2024八上·義烏月考)用如圖的裝置進行水電解實驗。
(1)開始反應前甲、乙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則甲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   。
(2)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
(3)若實驗中用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來進行電解實驗,通電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變為6.25%,則分解水的質量為   。
【答案】氫氣;點燃的木條接觸氣體,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有爆鳴聲);水氫氣+氧氣;36g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電解水實驗中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根據氫氣的檢驗方法解答。
(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在反應過程中,水的質量減小,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方程計算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大于乙管總氣體的體積,因此是氫氣(H2)。 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點燃的木條接觸氣體,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有爆鳴聲);
(2)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水氫氣+氧氣;
(3)設分解水的質量為x,
則有:100g×4%=(100g-x)×6.25%,
解得:x=36g。
17.(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是自來水的生產過程。據圖回答:
(1)該過程中使用的凈水方法有   ;
①沉淀  ②過濾  ③蒸餾  ④結晶
(2)經過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后,到達用戶的水屬于   (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答案】①②;混合物
【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1)根據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來分析;
(2)根據物質的組成與分類來分析。
【解答】(1)由流程圖可知:該過程中使用的凈水方法有沉淀和過濾;故答案為:①②;
(2)經過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后,到達用戶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屬于混合物。
18.(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是A、B、C(均不含結晶水)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40℃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關系是    (物質間用“>”連接);
(2)將30℃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關系是:    (物質間用“<”連接);
(3)現有一定質量的B溶液,將該溶液在50℃下恒溫蒸發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體,再恒溫蒸發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體,則B物質在50℃時的溶解度是:    .
【答案】A>B>C;C【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根據已有的溶解度曲線的意義進行分析解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當升高溫度時其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根據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特點確定析出晶體的方法,據此解答.
【解答】(1)由A、B、C(均不含結晶水)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40℃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關系是A>B>C。
(2)30℃時,A、B(均不含結晶水)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C的溶解度小于A、B(均不含結晶水)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將30℃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20℃后,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則B的質量分數大于A的質量分數,C的質量分數不變,故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關系是C(3)現有一定質量的B溶液,將該溶液在50℃下恒溫蒸發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體,再恒溫蒸發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體,設B物質在50℃時的溶解度為x,
,,則B物質在50℃時的溶解度是40g。
19.(2024八上·義烏月考)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
(1)下列數字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是:③   。
(2)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了水循環的   (填名稱)環節。
(3)下列水循環的環節中,主要以地心引力作為動力的是______(選填字母)。
A.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B.降水
C.下滲
D.蒸發
E.植物蒸騰
【答案】(1)水汽輸送
(2)地表徑流
(3)A;B;C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循環是多環節的自然過程,海陸間水循環主要包括海水蒸發、水分輸送、大氣降水、植物蒸騰、地表和地下徑流等四個環節。海洋表面蒸發形成的水汽,隨著氣流運動被輸送到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或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兩者匯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這種循環運動被稱為海陸間水循環。地球表面各種形式的水體是不斷相互轉化的,水以氣態、液態、固態的形式在陸地、海洋和大氣間不斷循環的過程就是水循環。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目前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改變了地表徑流的空間分布,修建水庫改變了地表徑流的時間分布。
【解答】
(1)水循環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幾個環節,①是降水,②是蒸發,③是水汽輸送,④是植物蒸騰,⑤是地表徑流,⑥是地下徑流。
(2)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其改變了水循環的⑤地表徑流環節。
(3)水循環的環節中,主要以地心引力作為動力的是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降水和下滲,蒸發和植物蒸騰都是上升運動,ABC正確,DE錯誤。故選ABC。
(1)水循環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幾個環節,①是降水,②是蒸發,③是水汽輸送,④是植物蒸騰,⑤是地表徑流,⑥是地下徑流。
(2)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其改變了水循環的⑤地表徑流環節。
(3)水循環的環節中,主要以地心引力作為動力的是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降水和下滲,蒸發和植物蒸騰都是上升運動,ABC正確,DE錯誤。故選ABC。
20.(2024八上·義烏月考)某溫度下,將40g食鹽放到100g水中, 充分攪拌后溶解了 36g食鹽, 得到136g食鹽水。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g,溶劑質量為   g。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是   。
【答案】(1)36;100
(2)均一的、穩定的
【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某溫度下,將40g食鹽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解36g食鹽,得到136g食鹽水,即有4g食鹽沒有溶解,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某溫度下,將40g食鹽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解36g食鹽,得到136g食鹽水,即有4g食鹽沒有溶解,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為36g,溶劑質量為100g;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是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
(1)某溫度下,將40g食鹽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解36g食鹽,得到136g食鹽水,即有4g食鹽沒有溶解,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為36g,溶劑質量為100g;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是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
21.(2024八上·義烏月考)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進行粗鹽提純實驗。
(1)如圖為粗鹽提純實驗中的幾步主要操作,合理的順序為   (填字母)。
(2)關于粗鹽提純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將粗鹽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盤進行稱量
B.可以將粗鹽直接倒入量筒進行溶解
C.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應重新過濾
D.待水分全部蒸干后才可以停止加熱
【答案】(1)BCA
(2)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操作的步驟進行分析;
(2)根據實驗基本操作中的主要事項進行分析。
【解答】(1)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取出藥品,稱量,把粗鹽和水轉移到燒杯中,加入水攪拌溶解,再過濾,蒸發即可得到精鹽,所以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BCA;
(2)A、粗鹽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左盤上進行稱量,應該在天平左右兩盤上放相同大小的白紙,然后將粗鹽放在白紙上稱量,錯誤;
B、量筒只用于量取液體體積,可以將粗鹽倒入燒杯中進行溶解,錯誤;
C、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應重新過濾,正確;
D、蒸發時,待出現較多量晶體時即停止加熱,依靠蒸發皿本身的余熱就可將水分蒸干,切不可將水分全部蒸干,錯誤。
故答案為:C。
(1)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取出藥品,稱量,把粗鹽和水轉移到燒杯中,加入水攪拌溶解,再過濾,蒸發即可得到精鹽,所以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BCA;
(2)A、粗鹽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左盤上進行稱量,應該在天平左右兩盤上放相同大小的白紙,然后將粗鹽放在白紙上稱量,錯誤;
B、量筒只用于量取液體體積,可以將粗鹽倒入燒杯中進行溶解,錯誤;
C、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應重新過濾,正確;
D、蒸發時,待出現較多量晶體時即停止加熱,依靠蒸發皿本身的余熱就可將水分蒸干,切不可將水分全部蒸干,錯誤。
故選C。
22.(2024八上·義烏月考)醫生在給病人體檢,有時需要測量病人血液的密度。如果用密度計進行血液測量,需要抽取血液較多。分析人員采用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先配制濃度不同的硫酸銅溶液,然后分別倒入試管里,在每個試管中滴進一滴血液。
(1)某次分析時,甲乙丙試管里的血液靜止后如圖所示,則   試管中的硫酸銅溶液密度與血液相同。
(2)甲乙丙試管里的三滴血液,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   試管中的血液。
【答案】乙;丙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分析判斷;根據物體所處的狀態,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分析即可。
【解答】這道題通過實驗比較考查物體的浮沉條件,實用性很強。
(1)由密度公式可知,質量m=ρV,物體的重力:G=mg,如果物體懸浮在液體中,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液gV排,當血液在硫酸銅溶液中懸浮時:F浮硫酸銅=G血液=ρ硫酸銅gV血液=ρ血液gV血液,則:ρ硫酸銅=ρ血液,即測量出硫酸銅溶液的密度,就得到血液的密度了。由圖乙可以測出血液的密度。
(2)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丙試管里的三滴血液,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乙試管中的血液。
23.(2024八上·義烏月考)某科學小組用氯化鈉固體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操作過程如圖:
(1)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
(2)請指出實驗中一處明顯的錯誤操作   。
(3)糾正錯誤后,正確稱量氯化鈉時,若發現天平指針向左偏,接下去的操作是   。
(4)經檢測,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_。
A.氯化鈉固體不純
B.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答案】(1)④②①⑤③
(2)砝碼與氯化鈉位置放反
(3)減少一些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
(4)D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據用固體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驟,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常見化學基本操作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3)根據發現天平指針向左偏,說明試劑質量大于砝碼質量,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溶質質量偏小或溶劑質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這兩個方面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一般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故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③。
(2)用天平稱量藥品質量時,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故實驗中一處明顯的錯誤操作碼與氯化鈉位置放反。
(3)正確稱量氯化鈉時,若發現天平指針向左偏,說明左盤氯化鈉的質量偏多,則接下去的操作是減少一些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
(4)A、氯化鈉固體不純,導致溶質質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導致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導致實際量取水的體積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剩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一般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故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③。
(2)用天平稱量藥品質量時,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故實驗中一處明顯的錯誤操作碼與氯化鈉位置放反。
(3)正確稱量氯化鈉時,若發現天平指針向左偏,說明左盤氯化鈉的質量偏多,則接下去的操作是減少一些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
(4)A、氯化鈉固體不純,導致溶質質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導致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導致實際量取水的體積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剩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24.(2024八上·義烏月考)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然后將金屬塊緩慢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記錄在表中:
實驗步驟 B C D E F
彈簧測力計示數/牛 2.2 2.0 1.7 1.7 1.9
(1)分析比較實驗步驟A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分析比較A、B、C、D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   有關:分析實驗步驟A、E、F可知:浮力的大小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F中液體密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牛,金屬塊密度為   千克/米3。
【答案】D、E;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1;2.7×103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研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關系,要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和密度相同,只改變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找出圖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分析得出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變化量的關系;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根據稱量法F浮=G-F計算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求物塊的體積,根據得出物體的密度。
【解答】(1)研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關系,要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密度相同,只改變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故由ADE圖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相同,浸沒的深度不同,浮力相同,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研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關系,要控制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由分析比較A、B、C、D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浮力不同,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根據稱重法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物體浸沒在另一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F中液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4][5]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物體排開水的體積
金屬塊的體積
金屬塊的質量
金屬塊的密度
25.(2024八上·義烏月考)在配制食鹽溶液過程中,同學們發現,精制鹽比粗鹽溶解得更快。閱讀配料表發現,這兩種食鹽的成分相同,只是精制鹽顆粒比較小,而粗鹽顆粒比較大。同學們想通過實驗來探究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請幫助他們完成實驗設計。
同學們猜測食鹽溶解快慢與其顆粒大小有關。為驗證假設,準備了如下實驗裝置。
(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   。
(2)要驗證假設,應當選擇圖中的   (填字母) 開展實驗對照。
(3)觀察實驗裝置a和c,發現c中燒杯里的食鹽溶解得更快,能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   (能/不能)。請說明理由:   。
【答案】(1)食鹽
(2)b和c
(3)不能;因為除溫度不同外,食鹽顆粒的大小也不同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溶液的組成來分析;
(2)根據實驗目的以及實驗設計來分析;
(3)根據實驗現象以及影響溶解速率的因素來分析。
【解答】(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氯化鈉,溶劑是水:
(2)對比實驗要控制變量,比較不同顆粒大小的食鹽溶解速率的快慢,除顆粒大小外,其他因素應相同,故選bc;
(3)a和c中除溫度外,實驗的顆粒大小也不同,所以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
(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氯化鈉,溶劑是水:
(2)對比實驗要控制變量,比較不同顆粒大小的食鹽溶解速率的快慢,除顆粒大小外,其他因素應相同,故選bc;
(3)a和c中除溫度外,實驗的顆粒大小也不同,所以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
26.(2024八上·義烏月考)溶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加入以下某種物質,形成溶液過程中會使溫度升高的物質是___________。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 C.氯化鈉
(2)下表是三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中信息回答問題。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鉀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氫氧化鈣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①6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   (填“>”“=”或“<”)硝酸鉀的溶解度。
②表中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隨溫度升高析出固體,該物質是   。
③混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固體,加水配成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再冷卻至,析出晶體并得到溶液。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
A.析出的晶體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鉀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將兩種物質完全分離
【答案】(1)A
(2)<;氫氧化鈣;B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據物質溶于水后的放熱與吸熱現象來考慮,要由物質溶于水的整個過程來分析;
(2)通過觀察表中溶解度的變化關系解答。
【解答】(1)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使溶液溫度升高,故A符合題意;
B、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溶液溫度降低,故B不符合題意;
C、氯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①根據表中信息可知,6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故填:<;
②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飽和溶液隨溫度升高能析出固體的是氫氧化鈣,故填:氫氧化鈣;
③A、根據表中信息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而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析出的晶體中一定含硝酸鉀,故A錯誤;
B、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由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20℃,所得硝酸鉀溶液依然飽和,故B正確;
C、剩余溶液為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利用題述方法不能將兩種物質完全分離,故C錯誤。
故答案為:B。
(1)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使溶液溫度升高,故A符合題意;
B、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溶液溫度降低,故B不符合題意;
C、氯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①根據表中信息可知,6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故填:<;
②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飽和溶液隨溫度升高能析出固體的是氫氧化鈣,故填:氫氧化鈣;
③A、根據表中信息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而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析出的晶體中一定含硝酸鉀,故A錯誤;
B、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由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20℃,所得硝酸鉀溶液依然飽和,故B正確;
C、剩余溶液為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利用題述方法不能將兩種物質完全分離,故C錯誤。
故選B。
27.(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裝置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兩處明顯的錯誤:①   ;②   。
(2)實驗時A中除加入少量自來水外,還需要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其作用是   。
【答案】(1)溫度計液泡的位置錯誤;冷凝管進水管與出水管的方向錯誤
(2)防止液體暴沸
【知識點】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蒸餾操作的注意事項,注意溫度計液泡應處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應從下口進水,上口出水,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進行蒸餾操作時,需加入少量的碎瓷片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蒸餾實驗中,溫度計液泡應在支管口處;冷卻水方向應下進上出,否則冷凝效果差,故圖中的兩處錯誤為溫度計液泡的位置錯誤;冷凝管進水管與出水管的方向錯誤。
(2)進行蒸餾操作時,需要在燒瓶中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
(1)蒸餾實驗中,溫度計液泡應在支管口處;冷卻水方向應下進上出,否則冷凝效果差,故圖中的兩處錯誤為溫度計液泡的位置錯誤;冷凝管進水管與出水管的方向錯誤。
(2)進行蒸餾操作時,需要在燒瓶中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
28.(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0牛,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牛。求:
(1)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
(2)A物體的體積。
【答案】(1)據甲圖可知,物體A的重力
G=20N
那么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
F浮力=G-F拉=30N-20N=10N
(2)A物體的體積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據稱重法求出物體所受浮力;
(2)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根據F浮=ρgV排求出物體的體積。
(1)根據甲圖可知,物體A的重力
G=20N
那么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
F浮力=G-F拉=30N-20N=10N
(2)A物體的體積
29.(2024八上·義烏月考)實驗室準備配制 50g 溶質質量分數為 10%的氯化鈉溶液,問:
(1)需要固體氯化鈉多少克?
(2)如改用 20%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配置,則需要 20%的氯化鈉溶液多少克?
【答案】(1)需要氯化鈉的質量=50g×10%=5g
(2)設需要20%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
50g×10%=x×20%
x=25g
答:(1)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5g。
(2)需要20%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25g。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 ;
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
30.(2024八上·義烏月考)如圖甲是世界、中國和北京水資源占有量的統計圖,圖乙中是陜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資源占有量統計量。請觀察統計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甲可知,我國的人均水資源約為世界人均的   。
(2)你認為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富余還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   。
(3)分析圖乙,你認為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存在怎樣的特點?   。
【答案】(1)
(2)短缺
(3)地區分布不均勻
【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
31.(2024八上·義烏月考)醫生給病人輸液時,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圖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標簽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葡萄糖注射液5% 規格:內含葡萄糖 適應癥:補充能量和體液等 有效期:2025.08.01 產品批號:250801203 上海第二制藥廠
(1)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   g。
(2)某鉛酸蓄電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若用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配制該稀硫酸時,需要蒸餾水多少g?   (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75;解:設需要蒸餾水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100g×98%=(100g+x)×20%x=390g。答:需要蒸餾水的質量為390g。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500mL含葡萄糖25g,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5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含葡萄糖25g,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1500mL,則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的質量=25g×(1500mL÷500mL)=75g;
32.(2024八上·義烏月考)某同學學習了浮力的有關知識后,制作了一臺浮力秤,可方便地稱量物體的質量,其構造如圖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積為0.001m2,小筒和秤盤總重為0.6N。
(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受到的浮力是   N。
(2)如圖乙所示,在科盤上放一物體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則該物體的質量為多少 kg。(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0.6
(2)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時,排開水的體積
V排=Sh=0.001m2×0.1m=1×10-4m3
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
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
G總'=F浮'=1N
則該物體的重力
G=G總'-G總=1N-0.6N=0.4N
該物體的質量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和秤盤總體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總浮力和重力相等,據此求出小筒受到的浮力;
(2)根據V=Sh求出小筒排開水的體積,根據F浮=ρ液gV排求出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等于總浮力,據此求出該物體的重力,利用G=mg求出該物體的質量。
【解答】(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和秤盤總體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總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小筒受到的浮力
F浮=G總=0.6N
(2)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時,排開水的體積
V排=Sh=0.001m2×0.1m=1×10-4m3
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
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
G總'=F浮'=1N
則該物體的重力
G=G總'-G總=1N-0.6N=0.4N
該物體的質量
(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和秤盤總體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總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小筒受到的浮力
F浮=G總=0.6N
(2)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m時,排開水的體積
V排=Sh=0.001m2×0.1m=1×10-4m3
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
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
G總'=F浮'=1N
則該物體的重力
G=G總'-G總=1N-0.6N=0.4N
該物體的質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茌平县| 乐山市| 九台市| 泾阳县| 涞源县| 丽水市| 高淳县| 六枝特区| 武功县| 郓城县| 嵊泗县| 嘉黎县| 虞城县| 历史| 漯河市| 文安县| 海口市| 岫岩| 乌拉特后旗| 金寨县| 贵阳市| 台南县| 公主岭市| 西峡县| 云浮市| 徐闻县| 合川市| 潮安县| 上杭县| 梅河口市| 溧水县| 图片| 施甸县| 济阳县| 阿合奇县| 即墨市| 商洛市| 长治县| 海林市|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