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初中名校發展共同體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5月中考擬考 科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2025·浙江模擬)豌豆植株不具有的結構層次是()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答案】D【知識點】器官和系統;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或植物體,系統構成動物體,動物和植物的結構層次不同,動物比植物多系統這個結構,解答即可。【解答】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所以豌豆植株不具有的結構層次是系統。故答案為:D。2.(2025·浙江模擬)實踐活動課堂上,同學們利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d”模型(其中“”和“O”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可表示的分子是()A.O2 B.CO C.NH3 D.CH4【答案】C【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微觀意義以及分子的構成情況來分析。【解答】A、1個O2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故A選項不合題意;B、1個CO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B選項不合題意;C、1個NH3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1個氫原子構成,故C選項符合題意;D、1個CH4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故D選項不合題意。故答案為:C。3.(2025·浙江模擬)如圖模擬人體內蛋白質的消化過程,“剪刀1”和“剪刀2”分別代表兩種消化酶。其中“剪刀2”出現在消化道的哪個部位(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答案】C【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蛋白質的消化從胃開始,胃中的蛋白酶能夠將蛋白質初步消化成多肽,當蛋白質和多肽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因此,蛋白質類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解答】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變成氨基酸,根據圖片可知,經過剪刀1后在胃中分解為多肽,經過剪刀2后在小腸中最終分解為氨基酸。故答案為:C。4.(2025·浙江模擬)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A.圖甲中,橋的倒影形成是因為光的折射B.圖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C.圖丙中,墻上手影的形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D.圖丁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與漫反射;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解析】【分析】(1)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近視眼的成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因此來自遠處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到達視網膜時已經不是一點而是一個模糊的光斑了,應配戴凹透鏡矯正;(3)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4)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體表面時,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A、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A錯誤;B、人配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B錯誤;C、影子的形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C正確;D、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但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錯誤。故答案為:C。5.(2025·浙江模擬)茶葉文化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浙江人種茶、飲茶歷史悠久。茶葉中含有的茶氨酸( 具有清熱解毒降壓消脂等功效。下列有關茶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茶氨酸是一種有機物B.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茶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4gD.茶氨酸分子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答案】A【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A、根據有機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簡稱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鹽、碳酸等除外),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茶氨酸中的元素質量比進行分析;C、根據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進行分析。D、 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進行分析。【解答】A、茶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A正確;B、茶氨酸中碳、氫、氧、氮元素質量比=84:14:48:28,所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B錯誤;C、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C錯誤;D、分子由原子組成,物質由元素組成,茶氨酸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不能說茶氨酸分子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故D錯誤。故答案為:A。6.(2025·浙江模擬)春節期間,電影《哪吒2》爆火。其中的一些仙家法寶,在現實中都找到了科技“平替”。以下現實版材料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風火輪現實版———高鐵動車轉向架B.盤龍冰錘現實版——干粉滅火器C.哮天犬現實版——智能機器狗D.龍王萬龍甲現實版————防彈衣【答案】B【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解析】【分析】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而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因此,判斷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的關鍵就是看表現物質的性質時是否有新物質產生。【解答】A、高鐵動車轉向架工作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A錯誤;B、干粉滅火器是利用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來滅火,利用了化學性質,故B正確;C、智能機器狗工作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C錯誤;D、對位芳綸防彈衣制作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D錯誤。故答案為:B。7.(2025·浙江模擬)長江江豚、白鱀豚、中華鱘、揚子鱷均屬長江流域的珍稀物種。某同學設計了一張右側檢索表對這四種動物進行分類。依據檢索表,下列屬于白鱀豚和長江江豚共同特征的是()A.尾鰭水平 B.尾鰭豎立 C.嘴狹長 D.嘴短闊【答案】A【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并結合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地理分布情況等。【解答】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有四肢;長江江豚、白鱀豚屬于哺乳動物,中華鱘屬于魚類,它們無四肢;其中中華鱘的尾鰭豎立,因此,白鱀豚和長江江豚的尾鰭水平;白鱀豚的嘴狹長,長江江豚的嘴短闊。故尾鰭水平屬于白鱀豚和長江江豚共同特征。故答案為:A。8.(2025·浙江模擬)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中,下列關于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A.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直接用手扳動物鏡B.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要看著物鏡C.發現細胞太小后,立即換高倍物鏡并調節細準焦螺旋D.將顯微鏡視野中的右側細胞移到中央,應向左移動裝片【答案】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顯微鏡使用時先對光,再放片調焦,觀察;對光時要在低倍鏡下進行,調焦時要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再用細準焦螺旋微調;2.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放大倍數變大(即低倍鏡換高倍鏡):視野內細胞數目減少,體積變大,視野變暗;蓋蓋玻片使一側先接觸載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產生氣泡;3.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發現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上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我們可以這樣記憶: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移到視野中央。【解答】A、調節顯微鏡物鏡放大倍數時,不能直接用手扳動物鏡,應該旋轉物鏡轉換器,A錯誤;B、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要看著物鏡,防止下降時鏡頭撞擊到裝片,B正確;C、 發現細胞太小后,先使待觀察的細胞移動到視野中央后再換高倍物鏡并調節細準焦螺旋,C錯誤;D、 將顯微鏡視野中的右側細胞移到中央,應向右移動裝片,D錯誤。故答案為:B。9.(2025·浙江模擬)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關操作如圖,正確的是()A.制取氣體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收集氣體D.檢驗二氧化碳【答案】B【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A、根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進行分析判斷。B、裝置氣密性檢驗的原理是:通過氣體發生器與液體構成封閉體系,依據改變體系內壓強時產生的現象(如氣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來判斷裝置氣密性的好壞。C、根據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A錯誤;B、先從長頸漏斗中注入水,當水浸沒其下端管口時,用彈簧夾夾住導氣管上連接的膠皮管,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長頸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則說明此裝置氣密性良好,B正確;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應從長導管通入,將空氣從短導管排出,C錯誤;D、檢驗二氧化碳應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能使用燃著的木條,因為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氣體如氮氣,D錯誤。故答案為:B。10.(2025·浙江模擬)一個圓柱形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將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木塊A放入水后,再將物體B放在木塊A的上方,物體B恰好沒入水中,如圖1所示;若將物體B從A上取下放入水中,則木塊A處于漂浮狀態,物體B沉底,如圖2所示。兩種情況下()A.圖1和圖2中木塊A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B.圖1中物體B在水中所受浮力比圖2大C.圖2中B所受浮力等于重力D.圖1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圖2大【答案】D【知識點】液體的壓強;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要比較兩幅圖中A、B的大小關系,只需要比較兩幅圖中A、B的排開水體積的大小;(2)由圖2可知,A漂浮、B沉底,進而根據物體浮沉條件時浮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分析;(3)圖1中A和B都浸沒再水中,圖2中B沉底,A漂浮,有一部分體積露出水面,相較圖1中A、B排開水的總體積減小,造成頁面下降,再利用p=ρ水gh即可比較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大小。【解答】A、圖1中A全浸沒再水中,圖2中A漂浮,有一部分體積露出水面,故V排A1>V排A2,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圖1中A受到的浮力大于圖2,A錯誤;B、圖1中B全浸沒再水中,圖2中B沉底,故V排B1=V排B2,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圖1中B受到的浮力等于圖2中B受到的浮力,B錯誤;C、圖2中B沉底,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可知,此時B受到的浮力小于B的重力,C錯誤;D、圖1中A和B都浸沒再水中,圖2中B沉底,A漂浮,故圖1中A、B排開水的總體積大于圖2A、B排開水的總體積,造成圖1中頁面高于圖2,根據p=ρ水gh可知,圖1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圖2大, D正確。故答案為:D。11.(2025·浙江模擬)如圖所示是一種測定風速的裝置,風速表是由電壓表改裝而成的,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探頭和輕質金屬桿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相連,可上、下移動。當探頭上方風速變大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通過R2的電流將變小 B.電壓表的示數將變小C.電路的總電阻不變 D.電路的總功率將變大【答案】D【知識點】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1)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快的地方壓強越小;(2)根據歐姆定律判斷出電壓表的示數變化和風速的關系。【解答】AC、由圖可知,當有風吹過探頭時,由于探頭上表面凸,相同時間空氣經過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長,經過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所以上表面的氣壓小于下表面的氣壓,探頭A將受到一個向上的力,滑片向上移動, R2 阻值減小,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電流增大,AC錯誤;B、根據U2=IR2可知,因為電流增大,U2增大,所以電壓表示數增大,B錯誤;D、根據P=U總I可知,總電壓不變,電流增加,可知電路的總功率增大,D正確。故答案為:D。12.(2025·浙江模擬)如圖所示,在放有一支溫度計的瓶內加入少量酒精溶液,用橡皮塞塞緊瓶口,再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當瓶內氣壓達到足夠大時,塞子從瓶口沖出,且原來透明的瓶內充滿了白霧。對“塞子從瓶口沖出”分析正確的是()A.充滿了“白霧”的原因是液體溫度升高發生了汽化現象B.塞子沖出過程中溫度計示數下降,瓶內氣體內能減少C.塞子沖出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瓶內氣體內能增大D.塞子沖出過程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原理相同【答案】B【知識點】熱機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現象,“白霧”為小液滴,進而分析其形成原因;(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3)在內燃機的做功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解答】給瓶打氣,當瓶內的氣體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對瓶塞做功,將瓶塞沖出,氣體對外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類似于汽油機中的做功沖程,此時氣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溫度計示數減小,瓶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形成白霧,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13.(2025·浙江模擬)“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決定性質”是兩個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超導材料沒有電阻,不適合做輸電線B.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狀,有利于減弱蒸騰作用C.毛細血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物質交換D.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結構不同,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答案】A【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心臟和血管;導體和絕緣體;不同物質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以及結構決定性質是重要的化學和生物學觀念。例如,植物的形態結構會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人體的器官結構也與其功能緊密相關。在化學中,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決定了其化學性質。【解答】A.輸電線存在電阻,且長度越長,電阻越大,因電流具有熱效應,可知電流再輸電線中傳輸時會損耗,電阻越大,損耗越大,相反電阻越小,損耗越小,超導材料沒有電阻,適合做輸電線,A錯誤;B.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環境中,葉退化成針狀,可以減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減弱蒸騰作用,這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B正確;C.肺泡是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肺泡表面布滿毛細血管,增大了氣體交換的面積,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C正確;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但是它們的分子結構不同,一氧化碳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結構不同,化學性質不同,D正確。故答案為:A。14.(2025·浙江模擬)狗由古代狼經長期馴化而來。科研人員對比狗和狼的面部肌肉,發現大多數狗的眼周圍多了兩塊肌肉,如右圖所示。這兩塊肌肉相互配合使狗能表現出“可憐巴巴”的表情,但金毛犬(狗的品種)沒有旁側眼瞼牽拉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狗“可憐巴巴”的表情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控制這兩塊肌肉的基因可遺傳給后代C.推測有的古代狼眼周圍有這兩塊肌肉D.金毛犬與其他品種狗的表情可能不同【答案】A【知識點】生物進化的理論;遺傳和變異現象【解析】【分析】(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的主要內容包括: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2)人工選擇是在不同的飼養條件下,原始祖先產生了許多變異,人們根據各自的愛好和需求對不同的變異個體進行選擇,經過若干年的選擇和培育,所選擇的性狀進行積累和加強,最后選育出不同的新品種。【解答】A、狗由古代狼經長期馴化而來,狗“可憐巴巴”的表情是人工選擇的結果,A錯誤;B、基因是DNA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能夠控制生物的性狀,DNA又在染色體上,會由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控制這兩塊肌肉的基因可遺傳給后代,B正確;C、狗由古代狼經長期馴化而來,推測有的古代狼眼周圍有這兩塊肌肉,C正確;D、金毛犬沒有旁側眼瞼牽拉肌,金毛犬與其他品種狗的表情可能不同,D正確。故答案為:A。15.(2025·浙江模擬)體育考試時,某同學將同一籃球以不同弧線從A點投向B點,空氣阻力不可忽略且大小恒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籃球沿著兩條弧線從A點運動到B點,機械能都先增加后減小B.籃球在弧線1和弧線2的最高點時動能都為零C.從A點到B點,籃球重力勢能的增加量弧線1大于弧線2D.若籃球在B 點的機械能相等,則在A 點弧線l的機械能大于弧線2【答案】D【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解析】【分析】(1)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2)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3)空氣阻力不可忽略且大小恒定,籃球運動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解答】A、籃球上升時,重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小,籃球下落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加;整個過程因不能忽略空氣阻力,故因克服空氣阻力做功,部分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減小,A錯誤;B、籃球在弧線1和弧線2的最高點速度不為零,動能都不為零,B錯誤;C、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從A點到B點,弧線1與弧線2兩種情況下,籃球的質量不變,增加的高度相同,所以籃球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相等,故C錯誤;D、由圖可知,籃球通過弧線1運動的路程較大,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消耗的機械能較多,若籃球在B點的機械能相等,則在A點的機械能弧線1大于弧線2,故D正確。故答案為:D。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2025·浙江模擬)銅是人類較早冶煉和使用的金屬,以下是銅礦冶煉的兩種方法。(1)火法煉銅:《秋浦歌》中“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描寫了火法煉銅的場景。黃銅礦(主要成分為CuFeS2)是煉銅主要礦物。該方法涉及的化學反應之一為 x的化學式是 。(2)濕法煉銅:《夢溪筆談》中記載“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敘述的是硫酸銅溶液與鐵生成銅的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答案】(1)Cu2S(2)置換反應【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2)根據置換反應的定義及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分析;【解答】(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銅、鐵、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2、2、4、2,反應后已有鐵、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2、3、2,則X中含有2個銅原子和1個硫原子,化學式為Cu2S;(2)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故答案為:(1)Cu2S;(2)置換反應。17.(2025·浙江模擬)新冠肺炎暴發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它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1)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從預防傳染病角度看,這種措施屬于 。(2)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時,體外膜肺氧合裝置俗稱人工肺(簡稱ECMO)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醫學儀器。ECMO是一種進行體外血液循環和氣體交換的醫療設備。其工作原理是:在心臟停跳時,將病人的血液從上、下腔靜脈引出,由血液泵輸送到氧合器內氧合后,再送回心臟。工作過程如圖所示。血液由A到B時,相當于人體血液循環的 循環。(3)由于人工肺各種管路直接與血液循環系統相連,細菌可能通過管路進入血液引發感染,導致患者血液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加,這種免疫類型屬于 .【答案】(1)控制傳染源(2)肺(3)非特異性免疫【知識點】血液循環;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人體的免疫功能【解析】【分析】(1)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病原體缺乏抵抗力的健康人;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再肺部獲得氧氣經過肺循環輸送到左心房,再通過體循環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產再將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肺循環輸送到肺部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呼出體外。(3)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解答】(1)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從預防傳染病角度看,這種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2)人體細胞獲得氧氣及排除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過程會涉及到體循環和肺循環,肺循環起始于右心室,經肺動脈后進入肺部毛細血管,再由肺靜脈最終到達左心房。體中的氧合器相當于人氣器官中肺的功能,故液由A到B時,相當于人體血液循環的肺循環;(3)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皮膚的屏障、淚腺等分泌腺對病原體的作用、白細胞的吞噬作用等,故血液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加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答案為:(1)控制傳染源;(2)肺;(3)非特異性免疫。18.(2025·浙江模擬)隨著科技發展,自發電動感單車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它可以將騎行能量轉化為電能,實現大功率自發電,不插電隨處開練,其外觀如圖所示。(1)自發電動感單車的發電原理是____(填字母)。A.電磁感應B.電流周圍存在磁場C.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動(2)騎行時動感單車還可以實現手機20W無線快充,騎行1h為手機充電 J。(3)利用動感單車的自發電功能,將其與電熱水器進行聯動,方便運動后用熱水沖洗,此過程是實現了電能到 能的轉化。【答案】(1)A(2)72000(3)內能(或熱能)【知識點】電磁感應;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和動圈式話筒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2)根據W=Pt計算1小時充電量;(3)電熱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內能。【解答】(1)騎行時,其內部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會產生感應電流,利用的是電磁感應的原理發電,故選項為A;(2)騎行1小時為手機充電:W=Pt=20W×3600s=72000J;(3)動感單車的自發電功能與電熱水器進行聯動,此時動感單車機械能轉為為電能,為熱水器供電,電能轉化為內能,所以在此過程中,電能最終轉化為內能(或熱能)。故答案為:(1)A;(2)72000;(3)內(或熱能)。19.(2025·浙江模擬)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乘組圓滿完成約8.5小時的出艙活動。宇航員的生命活動需要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配合。圖甲是宇航員的資料照片,圖乙為人體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丙為兩種氣體含量變化曲線圖。結合圖示回答問題。(1)圖甲:宇航員完成各種生命活動主要靠神經系統調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2)圖乙:出艙活動消耗大量氧氣。氧氣進入肺的過程中,膈頂部的位置變化方向可用字母 表示。(3)血液流經人體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網時,氧氣含量的變化可用圖丙中曲線 表示。【答案】(1)反射(2)b(3)d【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2)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3)根據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路徑分析。【解答】(1)反射是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氧氣進入肺的過程屬于人的吸氣過程,人體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下降,故膈頂部的位置變化方向可用圖丙字母b表示;(3)氧氣由肺泡進入血液后,會參與肺循環,隨血液最先到達心臟的左心房;當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網時,由于氧氣從血液中擴散到組織細胞中,因此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會逐漸減少,可以用d表示。故答案為:(1)反射;(2)b;(3)d。20.(2025·浙江模擬)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28.50度,東經87.45度。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大量房屋倒塌。災情發生后,源源不斷的救援力量紛紛奔赴現場進行救援。(1)請在甲圖中用黑點標出震中所在的大概位置 。(2)乙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西藏地震當天地球運動到 (填序號)位置。(3)西藏地震多發是因為 ,地殼運動比較活躍。【答案】(1)(2)①(3)西藏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知識點】經緯網;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球公轉【解析】【分析】(1)根據震中的經緯度進行分析;(2)根據地球公轉以及對應的日期和節氣進行分析;(3)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及地震分布分析,全球主要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塊的名稱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運動方式有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世界主要有兩大地震分布帶:環太平洋周圍的陸地及海區,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解答】(1)震中位于北緯28.50度,東經87.45度,用黑點標出震中所在的大概位置如圖:(2)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故1月7日當天地球運動到①位置;(3)西藏位于我西部地區,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西藏地震多發是因為西藏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故答案為:(1)見解答圖;(2)①;(3)西藏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21.(2025·浙江模擬)“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自熱火鍋”主要由料包和發熱包組成,發熱包的成分如圖所示。(1)“自熱火鍋”的內、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聚丙烯塑料屬于____。(填字母)A.金屬材料 B.有機合成材料 C.無機非金屬材料(2)下表為某自熱米飯的營養成分表。營養物質 蛋白質 油脂 糖類 鈉 鈣每份含量 29.6g 23.5g 104.7g 814mg 130mg表中“鈉”、“鈣”指的是 (填“原子”或“元素”)。(3)若要驗證發熱包中是否含碳酸氫鈉、鋁粉,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請填寫出實驗現象。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適量的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將反應產生的氣體通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通過濃硫酸干燥后點燃。 發熱包含碳酸氫鈉、鋁粉【答案】(1)B(2)元素(3)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最終的氣體能被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知識點】元素的概念;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常見有機合成材料的種類分析;(2)根據材料的分類來分析;根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及其作用來分析;(3)根據溶液組成及分子特性分析;②根據影響氣體溶解度因素分析。【解答】(1)有機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所以聚丙烯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選:B;(2)糖類、蛋白質、油脂、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自熱米飯中含有糖類、蛋白質、油脂和無機鹽,其中糖類、蛋白質、油脂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為人體提供最主要能量來源的是糖類,除水外,還缺少的營養素是維生素,故表中“鈉”、“鈣”指的是元素;(3) 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鋁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能被點燃產生藍色火焰,故若安題中操作進行后,若看到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最終的氣體能被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則證明發熱包中有碳酸氫鈉、鋁粉。故答案為:(1)B;(2)元素;(3)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最終的氣體能被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22.(2025·浙江模擬)在學校科技節中,某同學用傳感器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浮力感應裝置,豎直細桿的上端通過力傳感器連在天花板上,力傳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下端與物體M相連,細桿及連接處的重力可忽略不計。向圖甲所示的空水箱中加水直到剛好加滿。圖乙是力傳感器的示數大小隨水箱中加入水質量變化的圖像。求:(1)由圖乙可知,物體M受到的重力為 N。(2)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物體M受到的浮力為 N。(3) 物體M 的密度 kg/m3。【答案】(1)2(2)10(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壓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即為物體M的重力;(2)由圖乙可知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M完全浸沒,讀出壓力傳感器的示數,求出細桿受到豎直向下的作用力,對M受力分析可知,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桿的作用力,據此求出此時M受到的浮力;(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M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根據G=mg求出物體M的質量,利用ρ=,求出M的密度。【解答】(1)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m=0),壓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F1=2N,則物體M的重力G=F1=2N;(2)由圖乙可知,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為F2=8N,此時M完全浸沒,細桿對傳感器的作用力為向上的壓力,故傳感器對細桿有向下的作用力F=F2=8N作用于物體M:此時對物體M受力分析,物體M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桿向下的作用力,處于靜止狀態,則M受到的浮力F浮=G+F=2N+8N=10N;(3)根據F浮=ρ液gV排可得M的體積:V=V排==1×10-3m3,物體M的質量:m==0.2kg;則物體M的密度:ρM==0.2×103kg/m3。故答案為:(1)2;(2)10;(3)物體M的密度為0.2×103kg/m3。三、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2025·浙江模擬)光合作用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物質和能量的轉變過程。科學家對光合作用研究經過了漫長的歷程。【資料一】:為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把裝有水棉和需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室內,在黑暗中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棉,發現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把裝置放在光下,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的部位。(1)由此你得出實驗結論是: .【資料二】:19世紀末,科學界普遍認為,在光合作用中,CO2分子中的C和O被分開,O2被釋放,C與H2O結合成甲醛(HCHO),然后甲醛分子縮合成糖(有機物)。已知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對生物體有毒的氣體。(2)寫出植物光合作用生成甲醛的化學方程式: 。(3)你認為甲醛合成糖的說法正確嗎 說出你的理由: 。【資料三】:1941年,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示蹤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氣的來源。他們用 6O的同位素 4O分別標記H2O和CO2,使它們分別變成H2 4O和 然后,進行了兩組實驗:第一組給植物提供H2O和C 4O2,第二組給同種植物提供H2 4O和CO2。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第一組釋放的氧氣都是O2,第二組釋放的氧氣都是 8O2。(4)由此得出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 .【答案】(1)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2)CO2+H2O-HCHO+O2(3)不正確,因為甲醛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植物體就不能利用甲醛來合成糖或者正確,甲醛與糖的組成元素相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甲醛就有可能合成糖(4)水(H2O)【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光合作用發生的場所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及利用同位素示蹤法分析光合作用反應物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去向進行解答。【解答】(1)結合資料一現象:把裝置放在光下,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的部位可知,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2)根據資料二可知, 光合作用 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 甲醛(HCHO) 和氧氣,故化學方程式為:;(3)此問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不正確,因為甲醛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植物體就不能利用甲醛來合成糖或者正確,甲醛與糖的組成元素相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甲醛就有可能合成糖;(4)結合資料三的現象:利用同位素示蹤發,第一組給植物提供H2O和C 4O2,第二組給同種植物提供H2 4O和CO2。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第一組釋放的氧氣都是O2,第二組釋放的氧氣都是18O2可知,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水。故答案為:(1)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2);(3)不正確,因為甲醛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植物體就不能利用甲醛來合成糖或者正確,甲醛與糖的組成元素相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甲醛就有可能合成糖;(4)水(H2O)。24.(2025·浙江模擬)在校園午后大課間活動中,羽毛球運動深受學生的喜愛。某科創小組為了探究羽毛球撞擊球拍時,球拍所產生最大力與拍線松緊程度(單位:磅)的關系,進行如下實驗:①選擇5支相同的球拍,將拍線松緊程度分別調節為20、22、24、26、28磅;②以一定速度發射的羽毛球撞擊拍線松緊程度為 20 磅的球拍拍面中心位置A,拍面中心位置A最終移動到B點,測出AB 的距離為⊿x;③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球拍拍面中心位置A 移動⊿x 距離后(即B 點)的力 F;④換用拍線松緊程度分別為22、24、26、28磅的球拍,重復步驟②③,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 1 2 3 4 5拍線松緊程度/磅 20 22 24 26 284x/毫米 7.89 4.80 3.98 3.01 2.52FI牛 90 99 108 117 126(1)球拍變形原因是 .(2)為了完成實驗,除了彈簧測力計外還需要準備的測量工具有 .(3)步驟③中測力計在 B 點位置測出的力作為拍面產生的最大力,其理由是 。(4)根據該實驗結果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力使球拍發生形變(2)刻度尺(3)拍線的形變程度越大,球拍產生的力越大(4)在拍線磅數為20~28磅之間,相同速度的羽毛球撞擊球拍時,磅數越高,形變量越小,但球拍所產生的最大力越大【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此題目是針對材料閱讀和所學知識的綜合分析,學生可根據題目提供的數據分析解答;2.力有兩個作用效果: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解答】(1)力有兩個作用效果: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此題中球拍變形的原因是力使球拍發生形變;(2)因為需要測量拍面中心位置的移動距離,所以需要刻度尺;(3)拍線的彈性形變越大,產生的力越大,B處是最大形變位置,所以答案為B處拍線的形變程度越大,球拍產生的力越大;(4)在拍線磅數為20~28磅之間,相同速度的羽毛球撞擊球拍時,磅數越高,形變量越小,但球拍所產生的最大力越大。故答案為:(1)力使球拍發生形變;(2)刻度尺;(3)拍線的形變程度越大,球拍產生的力越大;(4)在拍線磅數為20~28磅之間,相同速度的羽毛球撞擊球拍時,磅數越高,形變量越小,但球拍所產生的最大力越大。25.(2025·浙江模擬)不同人和環境對氧氣的需求不同,某學校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1)圖1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圖1中儀器①的名稱: .(2)某同學自制了如圖2所示的簡易供氧器。①圖中甲的設計優點是 .②檢驗該裝置通過乙導出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③圖中乙瓶中的水的作用有 (答出一點即可)。【答案】(1)酒精燈(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乙裝置的右邊導管出口處,若木條復燃,則為氧氣;觀察O2產生的速率或濕潤氧氣等【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用儀器的名稱;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原理及氧氣的性質進行分析;(2)根據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反應原理及圖2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解答】(1)圖1中儀器 ①的名稱為酒精燈;(2) ① 圖甲中可以通過上下移動使固液接觸和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② 甲瓶產生氧氣,經過導管后進入乙瓶,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所以答案為: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乙裝置的右邊導管出口處,若木條復燃,則為氧氣;③ 圖中乙瓶中的水的作用能吸收雜質提純氧氣,可以通過冒泡速度的快慢觀察產生氧氣的速率,還能將氧氣潤濕,不能加快氧氣的生成。故答案為:(1)酒精燈;(2) ①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②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乙裝置的右邊導管出口處,若木條復燃,則為氧氣;③觀察O2產生的速率或濕潤氧氣等。26.(2025·浙江模擬)鋼鐵是現代工業的筋骨,保護金屬資源,防止金屬腐蝕已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領域中的重大問題。某科技小組以“鐵銹蝕”為主題開展如下項目式學習。【任務一】探究鐵銹蝕的條件對比實驗I、II、III中的現象,說明鐵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發生化學反應。(1)實驗I中鐵絲足量,時間足夠長,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現象 。【任務二】探究影響鐵銹蝕的因素小組設計了圖2裝置,檢查氣密性,將5g鐵粉和2g碳粉加入三頸燒瓶,連接壓強傳感器、數據采集器,采集數據,繪制出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3。t1時刻利用注射器加入2mL飽和NaCl溶液,再將一只裝有稀鹽酸的注射器插到燒瓶上。(2)根據圖3,對比AB段和BC段說明 ,t3時刻后壓強突然變大的原因是 。(3)【分析總結】為防止鐵制品銹蝕,應保持鐵制品表面 。【答案】(1)左端液面上升至刻度線1(2)氯化鈉溶液會加速鐵的生銹;鐵生銹消耗氧氣,使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注射器內的稀鹽酸會進入到燒瓶內,稀鹽酸與燒瓶中的鐵反應產生氫氣,燒瓶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3)潔凈、干燥或涂一層油、涂保護層等【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解析】【分析】(1)根據鐵絲生銹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且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進行分析;(2)AB段是鐵與氧氣和水共同反應,BC段加入2mL飽和NaCl溶液,氯化鈉溶液會加速鐵的生銹;稀鹽酸與燒瓶中的鐵反應產生氫氣,燒瓶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3)根據鐵生銹的條件及金屬防銹措施進行分析。【解答】(1)鐵絲生銹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且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因此實驗1中,左端玻璃管中的鐵絲生銹,消耗了氧氣,導致氣壓減小,當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左端液面上升至刻度線1,故答案為:左端液面上升至刻度線1;(2)AB段是鐵與氧氣與水共同反應、t1時刻利用注射器加入2mL飽和NaCl溶液,由圖可知壓強下降速度變快,可以得出:氯化鈉溶液會加速鐵的生銹;由圖可知,t3時刻壓強變大是因為鐵生銹消耗氧氣,導致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注射器內的稀鹽酸會進入到燒瓶內,稀鹽酸與燒瓶中的鐵反應產生氫氣,燒瓶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3)鐵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共同反應、故為防止鐵制品銹蝕,應該隔絕氧氣和水蒸氣、故應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涂一層油、涂保護層等;故答案為:(1)左端液面上升至刻度線1;(2)氯化鈉溶液會加速鐵的生銹;鐵生銹消耗氧氣,使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注射器內的稀鹽酸會進入到燒瓶內,稀鹽酸與燒瓶中的鐵反應產生氫氣,燒瓶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3)潔凈、干燥或涂一層油、涂保護層等。27.(2025·浙江模擬)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了多個電學實驗。實驗中電源電壓為6V且恒定不變;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除了保護電路以外,在不同的實驗中作用各不相同。(1)第一小組的同學要測量電阻R 的阻值,他們在A、B間接入待測電阻R ,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答題卡圖乙中的實物圖連接完整(滑動變阻器中滑片P 向左移時接入電阻變大)。(2)第二小組的同學要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他們將阻值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電阻分別接在A、B間,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記下電流表示數,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流Ⅰ隨電阻R變化的圖像。該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另一個作用是 ;為了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最大阻值至少 Ω的滑動變阻器。(3)第三小組的同學要測量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他們在A、B間接入2.5V 的小燈泡,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及操作都正確。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的示數大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小燈泡發光較亮,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答案】(1)(2)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35(3)選用滑動變阻器規格太小(或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太小)【知識點】實物的電路連接;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變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電路中與電阻串聯,電壓表與電阻并聯;(2)根據控制變量法,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需控制定值電阻的電壓相同,當換上大電阻時,根據分壓原理確定電壓表示數的變化,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結合分壓原理確定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及大小;(3)根據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及操作都正確的隱含條件結合歐姆定律分析。【解答】(1)變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電路中與電阻串聯,電壓表與電阻并聯,且要求滑動變阻器中滑片P向左移時接入電阻變大,故要連接到滑動變阻器下端右側接線柱,如下圖: (2)根據串聯分壓原理可知,電阻由5Ω換到10Ω再到15Ω時,電阻增大,其分得的電壓增大;探究電流與電阻的實驗中應控制電壓不變,即應保持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此時滑動變阻器起分壓作用,從而實現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的目的;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可知隨著接入定值電阻的阻值增大,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也得增大才能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阻保持不變,當定值電阻阻值為25Ω時,;。(3)第三小組的同學要測量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他們在A、B間接入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及操作都正確,則燈與變阻器串聯,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的示數始終大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小燈泡發光較亮,則電路的電流過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電阻過小,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選用滑動變阻器規格太小(或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太小);故答案為:(1)見解答;(2)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35;(3)選用滑動變阻器規格太小(或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太小)。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5分)28.(2025·浙江模擬)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一帶。雌性江豚每年10月生產,分泌乳汁哺育幼仔。(1)長江江豚在脊椎動物分類中屬于 。(2)長江江豚主要以魚類為食。下列據右圖寫出的食物鏈,能讓長江江豚獲得能量最多的是____.A.浮游植物→刀魚→長江江豚B.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刀魚→長江江豚C.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昆蟲幼蟲→刀魚→長江江豚(3)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確保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的做法有____(多選)。A.大量引入外來物種B.加強棲息地的修復C.人工建立長江江豚繁育中心【答案】(1)哺乳類(2)A(3)B;C【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被毛有保溫作用,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2)圖中的食物鏈有: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鳙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昆蟲幼蟲→鳙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昆蟲幼蟲→刀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刀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刀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鳙魚→長江江豚。(3)根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及生活常識分析;【解答】(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動物最顯著的特征,長江江豚每年10月生產,分泌乳汁哺育幼仔,因此屬于哺乳類動物;(2)食物鏈的營養級越少,最高營養級生物獲得的能量就越多,故能讓長江江豚獲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鏈是:浮游植物→刀魚→長江江豚或浮游植物→鳙魚→長江江豚,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3)A、大量引入外來物種容易造成生物入侵,影響生態環境,A不符合題意。B、加強棲息地的修復能為生物提供更多更好的棲息地,有利于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B符合題意。C、人工建立長江江豚繁育中心,有利于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增加,能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哺乳類;(2)A;(3)BC。29.(2025·浙江模擬)如圖甲所示為某品牌手動榨汁機。某同學用它來榨橙汁時,放入切開的橙子,只要手握柄上A點向下用力,帶動蓋子下壓橙子即可榨出橙汁。圖乙為該手動榨汁機的模型圖,其中OA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為30cm, OB=6cm。(1)若在A 點豎直向下用力,該杠桿類型為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2)某次榨橙汁,當蓋子處于水平狀態時,若此時B點受到25N的力,請畫出作用在A 點最小力F1的示意圖及力臂 并計算該最小力 的大小(不考慮蓋子和手柄的自身重力)。【答案】(1)省力(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F1×30cm=25N×6cm解得F1=5N【知識點】杠桿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動力臂與阻力臂大小關系分析杠桿的類型;(2)要想用最小動力,那么動力臂應該達到最大,即OA的長,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求出最小的力。【解答】(1)圖中O是支點,OB是阻力臂,若小金在A點豎直向下用力,此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該杠桿類型為省力杠桿;故答案為:省力。(2)某次榨橙汁,當蓋子處于水平狀態時,若此時B點受到20牛的力,要想用最小動力,那么動力臂應該達到最大,即OA的長,因而動力與OA垂直向下,故答案為: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F1×30cm=25N×6cm解得F1=5N30.(2025·浙江模擬)青海的茶卡鹽湖含有大量天然食鹽和純堿,人們常利用夏天蒸發結晶的方式獲取食鹽,但因含有碳酸鈉無法直接食用,某同學利用提供的試劑設計如圖所示的流程圖來除去碳酸鈉,提純食鹽,并設計了相關評價量表。流程圖 提純食鹽的評價量表(部分)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試劑種類 能與碳酸鈉反應,但不能生成氯化鈉 不能與碳酸鈉反應試劑用量 過量試劑也不會引入新雜質 適量試劑才不會引入新雜質 (1)將評價量表中“試劑種類”的優秀標準補充完整: .(2)根據評價量表,從“試劑用量”角度評價,選擇氯化鈣試劑屬于 。(填“優秀”、“合格”或“待改進”)。(3)根據評價量表,為了使其都能達到優秀的指標。針對該方案,請你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 。【答案】(1)能與碳酸鈉反應,并生成氯化鈉(2)合格(3)把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改為過量的稀鹽酸【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中評價量表中優秀,合格,待改進三類評價指標對比分析;(2)根據化學方程式和題中的數據進行分析;(3)根據稀鹽酸具有揮發性進行分析。【解答】(1)根據題干中評價量表中評價指標為合格:能與碳酸鈉反應,但不能生成氯化鈉;待改進為:不能與碳酸鈉反應,可知優秀的評價指標應該為:能與碳酸鈉反應,并生成氯化鈉;(2)根據評價量表,從“試劑的種類”角度評價所選擇的試劑氯化鈣過量時會引入新雜質,即引入雜質氯化鈣,則小科所選擇的氯化鈣試劑屬于合格;(3)根據評價量表,為使該方案的兩個指標都能達到優秀,改進方法:把過量的氯化鈣改為過量的稀鹽酸,是因為稀鹽酸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蒸發過程中氯化氫揮發出去。故答案為:(1)能與碳酸鈉反應,并生成氯化鈉;(2)合格;(3)把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改為過量的稀鹽酸。31.(2025·浙江模擬)我國某汽車企業發布、使用了全球最先進的鋰電池————“刀片電池”。如圖所示為一種采用該鋰電池的電動汽車,該鋰電池的額定電壓為550V,容量為150A h(注:電池容量指工作電流與工作總時間的乘積),整車質量為2440kg。(1)電動汽車充電是將電能轉化為 儲存在鋰電池中。(2)該車采用150kW直流快充充電技術,則理論上將鋰電池電量從20%充至80%的需多長時間 (3)若僅靠鋰電池驅動,質量為60kg的某老師駕駛充滿電的該電動汽車能以8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550km。已知行駛時的阻力為車對地面壓力的0.02倍,則該電動汽車勻速行駛時所受的牽引力大小為多少 該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效率是多少 (結果保留到0.1%)【答案】(1)化學能(2)W=UIt=550V×150A×3600s=2.97×108J(或0.33h)(3)F=f=0.02G=0.02m總g=0.02×(60kg+2440kg)×10N/ kg=500NW n= Fs=500N×550×1000m=2.75×108J【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能量利用效率;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電池充放電時能量的轉化分析解答;(2)根據W=UIt計算該鋰電池的可以儲存的電能,根據t=計算理論上將鋰電池電量從20%充至80%的時間;(2)根據重力公式計算老師和汽車的總重力,汽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汽車的總重力,已知行駛時的阻力為車對地面壓力的0.02倍,進一步計算汽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根據W=Fs計算電動汽車做功,根據效率公式計算該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效率。【解答】(1)鋰電池內含有很多化學物質,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放電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答案為:化學能。(2)該鋰電池的可以儲存的電能:W=UIt=550V×150A×3600s=297000000J=2.97×108J,理論上將鋰電池電量從20%充至80%的時間為:;(3)老師和汽車的總重力:G=mg=(60kg+2440kg)×10N/kg=25000N,汽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汽車的總重力,已知行駛時的阻力為車對地面壓力的0.02倍,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等于阻力,則F=f=0.02G=0.02m總g=0.02×(60kg+2440kg)×10N/ kg=500NWn= Fs=500N×550×1000m=2.75×108J;該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效率:。32.(2025·浙江模擬)勞動實踐課上同學們用草木灰給農作物施肥。同學查閱資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種重要的農家肥,碳酸鉀含量高。【提出問題】如何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 (選用向日葵灰)查閱資料:①向日葵灰中碳酸鉀的含量為51.97%②提取碳酸鉀主要過程是:秸稈→草木灰→濾液→固體(1)草木灰中的碳酸鉀按照化肥的成分,它屬于 肥。【設計與實驗】實驗一:提取碳酸鉀第一步:燃燒秸稈,收集草木灰,稱取20.00g。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并過濾,浸洗濾渣2次,合并濾液。第三步:蒸發濾液,烘干得到9.9g固體。實驗二:測定碳酸鉀含量取實驗一中烘干后所得固體3.3g進行如右圖所示的實驗。(2)實驗中需緩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 。【數據與解釋】(3)稱量圖中反應前后燒杯和其中溶液的總質量,增重0.88g。通過計算說明該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是否與查閱資料相符 【答案】(1)鉀(K)(2)有利于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3)圖中反應前后燒杯和其中溶液的總質量,增重0.88g,即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設3.30g固體中碳酸鉀的質量為x138 44x 0.88g則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與查閱資料不相符【知識點】鹽與化肥【解析】【分析】(1)常見的化肥有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根據各種化肥的定義及區別分析解答;(2)該實驗通過測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碳酸鉀質量,故實驗中需緩慢滴入稀硫酸,控制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的速率,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充分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二氧化碳反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根據化學方程式及其提供數據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和判斷;【解答】(1)含有K元素的化肥屬于鉀肥,含有N元素的化肥屬于氮肥,含有P元素的化肥屬于磷肥,含有N、P、K三種元素中的多種元素的化肥屬于復合肥,故碳酸鉀(K2CO3)屬于鉀肥;(2)該實驗通過測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碳酸鉀質量,故實驗中需緩慢滴入稀硫酸,控制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的速率,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充分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3)裝置C中反應前后燒杯和其中溶液的總質量,增重0.88g,即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設3.30g固體中碳酸鉀的質量為x138 44x 0.88g則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與查閱資料不相符故答案為:(1)鉀(K);(2)有利于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3)見解答。1 / 1浙江省初中名校發展共同體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5月中考擬考 科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2025·浙江模擬)豌豆植株不具有的結構層次是()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2.(2025·浙江模擬)實踐活動課堂上,同學們利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d”模型(其中“”和“O”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可表示的分子是()A.O2 B.CO C.NH3 D.CH43.(2025·浙江模擬)如圖模擬人體內蛋白質的消化過程,“剪刀1”和“剪刀2”分別代表兩種消化酶。其中“剪刀2”出現在消化道的哪個部位(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4.(2025·浙江模擬)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A.圖甲中,橋的倒影形成是因為光的折射B.圖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C.圖丙中,墻上手影的形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D.圖丁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2025·浙江模擬)茶葉文化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浙江人種茶、飲茶歷史悠久。茶葉中含有的茶氨酸( 具有清熱解毒降壓消脂等功效。下列有關茶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茶氨酸是一種有機物B.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茶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4gD.茶氨酸分子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6.(2025·浙江模擬)春節期間,電影《哪吒2》爆火。其中的一些仙家法寶,在現實中都找到了科技“平替”。以下現實版材料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風火輪現實版———高鐵動車轉向架B.盤龍冰錘現實版——干粉滅火器C.哮天犬現實版——智能機器狗D.龍王萬龍甲現實版————防彈衣7.(2025·浙江模擬)長江江豚、白鱀豚、中華鱘、揚子鱷均屬長江流域的珍稀物種。某同學設計了一張右側檢索表對這四種動物進行分類。依據檢索表,下列屬于白鱀豚和長江江豚共同特征的是()A.尾鰭水平 B.尾鰭豎立 C.嘴狹長 D.嘴短闊8.(2025·浙江模擬)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中,下列關于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A.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直接用手扳動物鏡B.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要看著物鏡C.發現細胞太小后,立即換高倍物鏡并調節細準焦螺旋D.將顯微鏡視野中的右側細胞移到中央,應向左移動裝片9.(2025·浙江模擬)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關操作如圖,正確的是()A.制取氣體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收集氣體D.檢驗二氧化碳10.(2025·浙江模擬)一個圓柱形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將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木塊A放入水后,再將物體B放在木塊A的上方,物體B恰好沒入水中,如圖1所示;若將物體B從A上取下放入水中,則木塊A處于漂浮狀態,物體B沉底,如圖2所示。兩種情況下()A.圖1和圖2中木塊A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B.圖1中物體B在水中所受浮力比圖2大C.圖2中B所受浮力等于重力D.圖1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圖2大11.(2025·浙江模擬)如圖所示是一種測定風速的裝置,風速表是由電壓表改裝而成的,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探頭和輕質金屬桿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相連,可上、下移動。當探頭上方風速變大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通過R2的電流將變小 B.電壓表的示數將變小C.電路的總電阻不變 D.電路的總功率將變大12.(2025·浙江模擬)如圖所示,在放有一支溫度計的瓶內加入少量酒精溶液,用橡皮塞塞緊瓶口,再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當瓶內氣壓達到足夠大時,塞子從瓶口沖出,且原來透明的瓶內充滿了白霧。對“塞子從瓶口沖出”分析正確的是()A.充滿了“白霧”的原因是液體溫度升高發生了汽化現象B.塞子沖出過程中溫度計示數下降,瓶內氣體內能減少C.塞子沖出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瓶內氣體內能增大D.塞子沖出過程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原理相同13.(2025·浙江模擬)“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決定性質”是兩個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超導材料沒有電阻,不適合做輸電線B.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狀,有利于減弱蒸騰作用C.毛細血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物質交換D.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結構不同,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14.(2025·浙江模擬)狗由古代狼經長期馴化而來。科研人員對比狗和狼的面部肌肉,發現大多數狗的眼周圍多了兩塊肌肉,如右圖所示。這兩塊肌肉相互配合使狗能表現出“可憐巴巴”的表情,但金毛犬(狗的品種)沒有旁側眼瞼牽拉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狗“可憐巴巴”的表情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控制這兩塊肌肉的基因可遺傳給后代C.推測有的古代狼眼周圍有這兩塊肌肉D.金毛犬與其他品種狗的表情可能不同15.(2025·浙江模擬)體育考試時,某同學將同一籃球以不同弧線從A點投向B點,空氣阻力不可忽略且大小恒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籃球沿著兩條弧線從A點運動到B點,機械能都先增加后減小B.籃球在弧線1和弧線2的最高點時動能都為零C.從A點到B點,籃球重力勢能的增加量弧線1大于弧線2D.若籃球在B 點的機械能相等,則在A 點弧線l的機械能大于弧線2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2025·浙江模擬)銅是人類較早冶煉和使用的金屬,以下是銅礦冶煉的兩種方法。(1)火法煉銅:《秋浦歌》中“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描寫了火法煉銅的場景。黃銅礦(主要成分為CuFeS2)是煉銅主要礦物。該方法涉及的化學反應之一為 x的化學式是 。(2)濕法煉銅:《夢溪筆談》中記載“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敘述的是硫酸銅溶液與鐵生成銅的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17.(2025·浙江模擬)新冠肺炎暴發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它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1)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從預防傳染病角度看,這種措施屬于 。(2)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時,體外膜肺氧合裝置俗稱人工肺(簡稱ECMO)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醫學儀器。ECMO是一種進行體外血液循環和氣體交換的醫療設備。其工作原理是:在心臟停跳時,將病人的血液從上、下腔靜脈引出,由血液泵輸送到氧合器內氧合后,再送回心臟。工作過程如圖所示。血液由A到B時,相當于人體血液循環的 循環。(3)由于人工肺各種管路直接與血液循環系統相連,細菌可能通過管路進入血液引發感染,導致患者血液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加,這種免疫類型屬于 .18.(2025·浙江模擬)隨著科技發展,自發電動感單車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它可以將騎行能量轉化為電能,實現大功率自發電,不插電隨處開練,其外觀如圖所示。(1)自發電動感單車的發電原理是____(填字母)。A.電磁感應B.電流周圍存在磁場C.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動(2)騎行時動感單車還可以實現手機20W無線快充,騎行1h為手機充電 J。(3)利用動感單車的自發電功能,將其與電熱水器進行聯動,方便運動后用熱水沖洗,此過程是實現了電能到 能的轉化。19.(2025·浙江模擬)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乘組圓滿完成約8.5小時的出艙活動。宇航員的生命活動需要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配合。圖甲是宇航員的資料照片,圖乙為人體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丙為兩種氣體含量變化曲線圖。結合圖示回答問題。(1)圖甲:宇航員完成各種生命活動主要靠神經系統調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2)圖乙:出艙活動消耗大量氧氣。氧氣進入肺的過程中,膈頂部的位置變化方向可用字母 表示。(3)血液流經人體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網時,氧氣含量的變化可用圖丙中曲線 表示。20.(2025·浙江模擬)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28.50度,東經87.45度。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大量房屋倒塌。災情發生后,源源不斷的救援力量紛紛奔赴現場進行救援。(1)請在甲圖中用黑點標出震中所在的大概位置 。(2)乙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西藏地震當天地球運動到 (填序號)位置。(3)西藏地震多發是因為 ,地殼運動比較活躍。21.(2025·浙江模擬)“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自熱火鍋”主要由料包和發熱包組成,發熱包的成分如圖所示。(1)“自熱火鍋”的內、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聚丙烯塑料屬于____。(填字母)A.金屬材料 B.有機合成材料 C.無機非金屬材料(2)下表為某自熱米飯的營養成分表。營養物質 蛋白質 油脂 糖類 鈉 鈣每份含量 29.6g 23.5g 104.7g 814mg 130mg表中“鈉”、“鈣”指的是 (填“原子”或“元素”)。(3)若要驗證發熱包中是否含碳酸氫鈉、鋁粉,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請填寫出實驗現象。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適量的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將反應產生的氣體通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通過濃硫酸干燥后點燃。 發熱包含碳酸氫鈉、鋁粉22.(2025·浙江模擬)在學校科技節中,某同學用傳感器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浮力感應裝置,豎直細桿的上端通過力傳感器連在天花板上,力傳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下端與物體M相連,細桿及連接處的重力可忽略不計。向圖甲所示的空水箱中加水直到剛好加滿。圖乙是力傳感器的示數大小隨水箱中加入水質量變化的圖像。求:(1)由圖乙可知,物體M受到的重力為 N。(2)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物體M受到的浮力為 N。(3) 物體M 的密度 kg/m3。三、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2025·浙江模擬)光合作用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物質和能量的轉變過程。科學家對光合作用研究經過了漫長的歷程。【資料一】:為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把裝有水棉和需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室內,在黑暗中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棉,發現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把裝置放在光下,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的部位。(1)由此你得出實驗結論是: .【資料二】:19世紀末,科學界普遍認為,在光合作用中,CO2分子中的C和O被分開,O2被釋放,C與H2O結合成甲醛(HCHO),然后甲醛分子縮合成糖(有機物)。已知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對生物體有毒的氣體。(2)寫出植物光合作用生成甲醛的化學方程式: 。(3)你認為甲醛合成糖的說法正確嗎 說出你的理由: 。【資料三】:1941年,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示蹤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氣的來源。他們用 6O的同位素 4O分別標記H2O和CO2,使它們分別變成H2 4O和 然后,進行了兩組實驗:第一組給植物提供H2O和C 4O2,第二組給同種植物提供H2 4O和CO2。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第一組釋放的氧氣都是O2,第二組釋放的氧氣都是 8O2。(4)由此得出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 .24.(2025·浙江模擬)在校園午后大課間活動中,羽毛球運動深受學生的喜愛。某科創小組為了探究羽毛球撞擊球拍時,球拍所產生最大力與拍線松緊程度(單位:磅)的關系,進行如下實驗:①選擇5支相同的球拍,將拍線松緊程度分別調節為20、22、24、26、28磅;②以一定速度發射的羽毛球撞擊拍線松緊程度為 20 磅的球拍拍面中心位置A,拍面中心位置A最終移動到B點,測出AB 的距離為⊿x;③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球拍拍面中心位置A 移動⊿x 距離后(即B 點)的力 F;④換用拍線松緊程度分別為22、24、26、28磅的球拍,重復步驟②③,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 1 2 3 4 5拍線松緊程度/磅 20 22 24 26 284x/毫米 7.89 4.80 3.98 3.01 2.52FI牛 90 99 108 117 126(1)球拍變形原因是 .(2)為了完成實驗,除了彈簧測力計外還需要準備的測量工具有 .(3)步驟③中測力計在 B 點位置測出的力作為拍面產生的最大力,其理由是 。(4)根據該實驗結果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25.(2025·浙江模擬)不同人和環境對氧氣的需求不同,某學校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1)圖1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圖1中儀器①的名稱: .(2)某同學自制了如圖2所示的簡易供氧器。①圖中甲的設計優點是 .②檢驗該裝置通過乙導出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③圖中乙瓶中的水的作用有 (答出一點即可)。26.(2025·浙江模擬)鋼鐵是現代工業的筋骨,保護金屬資源,防止金屬腐蝕已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領域中的重大問題。某科技小組以“鐵銹蝕”為主題開展如下項目式學習。【任務一】探究鐵銹蝕的條件對比實驗I、II、III中的現象,說明鐵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發生化學反應。(1)實驗I中鐵絲足量,時間足夠長,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現象 。【任務二】探究影響鐵銹蝕的因素小組設計了圖2裝置,檢查氣密性,將5g鐵粉和2g碳粉加入三頸燒瓶,連接壓強傳感器、數據采集器,采集數據,繪制出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3。t1時刻利用注射器加入2mL飽和NaCl溶液,再將一只裝有稀鹽酸的注射器插到燒瓶上。(2)根據圖3,對比AB段和BC段說明 ,t3時刻后壓強突然變大的原因是 。(3)【分析總結】為防止鐵制品銹蝕,應保持鐵制品表面 。27.(2025·浙江模擬)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了多個電學實驗。實驗中電源電壓為6V且恒定不變;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除了保護電路以外,在不同的實驗中作用各不相同。(1)第一小組的同學要測量電阻R 的阻值,他們在A、B間接入待測電阻R ,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答題卡圖乙中的實物圖連接完整(滑動變阻器中滑片P 向左移時接入電阻變大)。(2)第二小組的同學要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他們將阻值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電阻分別接在A、B間,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記下電流表示數,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流Ⅰ隨電阻R變化的圖像。該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另一個作用是 ;為了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最大阻值至少 Ω的滑動變阻器。(3)第三小組的同學要測量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他們在A、B間接入2.5V 的小燈泡,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及操作都正確。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的示數大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小燈泡發光較亮,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5分)28.(2025·浙江模擬)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一帶。雌性江豚每年10月生產,分泌乳汁哺育幼仔。(1)長江江豚在脊椎動物分類中屬于 。(2)長江江豚主要以魚類為食。下列據右圖寫出的食物鏈,能讓長江江豚獲得能量最多的是____.A.浮游植物→刀魚→長江江豚B.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刀魚→長江江豚C.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昆蟲幼蟲→刀魚→長江江豚(3)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確保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的做法有____(多選)。A.大量引入外來物種B.加強棲息地的修復C.人工建立長江江豚繁育中心29.(2025·浙江模擬)如圖甲所示為某品牌手動榨汁機。某同學用它來榨橙汁時,放入切開的橙子,只要手握柄上A點向下用力,帶動蓋子下壓橙子即可榨出橙汁。圖乙為該手動榨汁機的模型圖,其中OA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為30cm, OB=6cm。(1)若在A 點豎直向下用力,該杠桿類型為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2)某次榨橙汁,當蓋子處于水平狀態時,若此時B點受到25N的力,請畫出作用在A 點最小力F1的示意圖及力臂 并計算該最小力 的大小(不考慮蓋子和手柄的自身重力)。30.(2025·浙江模擬)青海的茶卡鹽湖含有大量天然食鹽和純堿,人們常利用夏天蒸發結晶的方式獲取食鹽,但因含有碳酸鈉無法直接食用,某同學利用提供的試劑設計如圖所示的流程圖來除去碳酸鈉,提純食鹽,并設計了相關評價量表。流程圖 提純食鹽的評價量表(部分)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試劑種類 能與碳酸鈉反應,但不能生成氯化鈉 不能與碳酸鈉反應試劑用量 過量試劑也不會引入新雜質 適量試劑才不會引入新雜質 (1)將評價量表中“試劑種類”的優秀標準補充完整: .(2)根據評價量表,從“試劑用量”角度評價,選擇氯化鈣試劑屬于 。(填“優秀”、“合格”或“待改進”)。(3)根據評價量表,為了使其都能達到優秀的指標。針對該方案,請你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 。31.(2025·浙江模擬)我國某汽車企業發布、使用了全球最先進的鋰電池————“刀片電池”。如圖所示為一種采用該鋰電池的電動汽車,該鋰電池的額定電壓為550V,容量為150A h(注:電池容量指工作電流與工作總時間的乘積),整車質量為2440kg。(1)電動汽車充電是將電能轉化為 儲存在鋰電池中。(2)該車采用150kW直流快充充電技術,則理論上將鋰電池電量從20%充至80%的需多長時間 (3)若僅靠鋰電池驅動,質量為60kg的某老師駕駛充滿電的該電動汽車能以8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550km。已知行駛時的阻力為車對地面壓力的0.02倍,則該電動汽車勻速行駛時所受的牽引力大小為多少 該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效率是多少 (結果保留到0.1%)32.(2025·浙江模擬)勞動實踐課上同學們用草木灰給農作物施肥。同學查閱資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種重要的農家肥,碳酸鉀含量高。【提出問題】如何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 (選用向日葵灰)查閱資料:①向日葵灰中碳酸鉀的含量為51.97%②提取碳酸鉀主要過程是:秸稈→草木灰→濾液→固體(1)草木灰中的碳酸鉀按照化肥的成分,它屬于 肥。【設計與實驗】實驗一:提取碳酸鉀第一步:燃燒秸稈,收集草木灰,稱取20.00g。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并過濾,浸洗濾渣2次,合并濾液。第三步:蒸發濾液,烘干得到9.9g固體。實驗二:測定碳酸鉀含量取實驗一中烘干后所得固體3.3g進行如右圖所示的實驗。(2)實驗中需緩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 。【數據與解釋】(3)稱量圖中反應前后燒杯和其中溶液的總質量,增重0.88g。通過計算說明該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是否與查閱資料相符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器官和系統;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或植物體,系統構成動物體,動物和植物的結構層次不同,動物比植物多系統這個結構,解答即可。【解答】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所以豌豆植株不具有的結構層次是系統。故答案為:D。2.【答案】C【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微觀意義以及分子的構成情況來分析。【解答】A、1個O2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故A選項不合題意;B、1個CO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B選項不合題意;C、1個NH3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1個氫原子構成,故C選項符合題意;D、1個CH4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故D選項不合題意。故答案為:C。3.【答案】C【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蛋白質的消化從胃開始,胃中的蛋白酶能夠將蛋白質初步消化成多肽,當蛋白質和多肽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因此,蛋白質類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解答】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變成氨基酸,根據圖片可知,經過剪刀1后在胃中分解為多肽,經過剪刀2后在小腸中最終分解為氨基酸。故答案為:C。4.【答案】C【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與漫反射;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解析】【分析】(1)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近視眼的成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因此來自遠處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到達視網膜時已經不是一點而是一個模糊的光斑了,應配戴凹透鏡矯正;(3)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4)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體表面時,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A、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A錯誤;B、人配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B錯誤;C、影子的形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C正確;D、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但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錯誤。故答案為:C。5.【答案】A【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A、根據有機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簡稱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鹽、碳酸等除外),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茶氨酸中的元素質量比進行分析;C、根據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進行分析。D、 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進行分析。【解答】A、茶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A正確;B、茶氨酸中碳、氫、氧、氮元素質量比=84:14:48:28,所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B錯誤;C、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C錯誤;D、分子由原子組成,物質由元素組成,茶氨酸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不能說茶氨酸分子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故D錯誤。故答案為:A。6.【答案】B【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解析】【分析】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而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因此,判斷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的關鍵就是看表現物質的性質時是否有新物質產生。【解答】A、高鐵動車轉向架工作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A錯誤;B、干粉滅火器是利用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來滅火,利用了化學性質,故B正確;C、智能機器狗工作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C錯誤;D、對位芳綸防彈衣制作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D錯誤。故答案為:B。7.【答案】A【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并結合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地理分布情況等。【解答】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有四肢;長江江豚、白鱀豚屬于哺乳動物,中華鱘屬于魚類,它們無四肢;其中中華鱘的尾鰭豎立,因此,白鱀豚和長江江豚的尾鰭水平;白鱀豚的嘴狹長,長江江豚的嘴短闊。故尾鰭水平屬于白鱀豚和長江江豚共同特征。故答案為:A。8.【答案】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顯微鏡使用時先對光,再放片調焦,觀察;對光時要在低倍鏡下進行,調焦時要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再用細準焦螺旋微調;2.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放大倍數變大(即低倍鏡換高倍鏡):視野內細胞數目減少,體積變大,視野變暗;蓋蓋玻片使一側先接觸載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產生氣泡;3.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發現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上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我們可以這樣記憶: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移到視野中央。【解答】A、調節顯微鏡物鏡放大倍數時,不能直接用手扳動物鏡,應該旋轉物鏡轉換器,A錯誤;B、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要看著物鏡,防止下降時鏡頭撞擊到裝片,B正確;C、 發現細胞太小后,先使待觀察的細胞移動到視野中央后再換高倍物鏡并調節細準焦螺旋,C錯誤;D、 將顯微鏡視野中的右側細胞移到中央,應向右移動裝片,D錯誤。故答案為:B。9.【答案】B【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A、根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進行分析判斷。B、裝置氣密性檢驗的原理是:通過氣體發生器與液體構成封閉體系,依據改變體系內壓強時產生的現象(如氣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來判斷裝置氣密性的好壞。C、根據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A錯誤;B、先從長頸漏斗中注入水,當水浸沒其下端管口時,用彈簧夾夾住導氣管上連接的膠皮管,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長頸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則說明此裝置氣密性良好,B正確;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應從長導管通入,將空氣從短導管排出,C錯誤;D、檢驗二氧化碳應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能使用燃著的木條,因為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氣體如氮氣,D錯誤。故答案為:B。10.【答案】D【知識點】液體的壓強;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要比較兩幅圖中A、B的大小關系,只需要比較兩幅圖中A、B的排開水體積的大小;(2)由圖2可知,A漂浮、B沉底,進而根據物體浮沉條件時浮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分析;(3)圖1中A和B都浸沒再水中,圖2中B沉底,A漂浮,有一部分體積露出水面,相較圖1中A、B排開水的總體積減小,造成頁面下降,再利用p=ρ水gh即可比較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大小。【解答】A、圖1中A全浸沒再水中,圖2中A漂浮,有一部分體積露出水面,故V排A1>V排A2,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圖1中A受到的浮力大于圖2,A錯誤;B、圖1中B全浸沒再水中,圖2中B沉底,故V排B1=V排B2,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圖1中B受到的浮力等于圖2中B受到的浮力,B錯誤;C、圖2中B沉底,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可知,此時B受到的浮力小于B的重力,C錯誤;D、圖1中A和B都浸沒再水中,圖2中B沉底,A漂浮,故圖1中A、B排開水的總體積大于圖2A、B排開水的總體積,造成圖1中頁面高于圖2,根據p=ρ水gh可知,圖1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圖2大, D正確。故答案為:D。11.【答案】D【知識點】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1)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快的地方壓強越小;(2)根據歐姆定律判斷出電壓表的示數變化和風速的關系。【解答】AC、由圖可知,當有風吹過探頭時,由于探頭上表面凸,相同時間空氣經過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長,經過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所以上表面的氣壓小于下表面的氣壓,探頭A將受到一個向上的力,滑片向上移動, R2 阻值減小,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電流增大,AC錯誤;B、根據U2=IR2可知,因為電流增大,U2增大,所以電壓表示數增大,B錯誤;D、根據P=U總I可知,總電壓不變,電流增加,可知電路的總功率增大,D正確。故答案為:D。12.【答案】B【知識點】熱機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現象,“白霧”為小液滴,進而分析其形成原因;(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3)在內燃機的做功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解答】給瓶打氣,當瓶內的氣體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對瓶塞做功,將瓶塞沖出,氣體對外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類似于汽油機中的做功沖程,此時氣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溫度計示數減小,瓶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形成白霧,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13.【答案】A【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心臟和血管;導體和絕緣體;不同物質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以及結構決定性質是重要的化學和生物學觀念。例如,植物的形態結構會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人體的器官結構也與其功能緊密相關。在化學中,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決定了其化學性質。【解答】A.輸電線存在電阻,且長度越長,電阻越大,因電流具有熱效應,可知電流再輸電線中傳輸時會損耗,電阻越大,損耗越大,相反電阻越小,損耗越小,超導材料沒有電阻,適合做輸電線,A錯誤;B.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環境中,葉退化成針狀,可以減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減弱蒸騰作用,這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B正確;C.肺泡是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肺泡表面布滿毛細血管,增大了氣體交換的面積,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C正確;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但是它們的分子結構不同,一氧化碳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結構不同,化學性質不同,D正確。故答案為:A。14.【答案】A【知識點】生物進化的理論;遺傳和變異現象【解析】【分析】(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的主要內容包括: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2)人工選擇是在不同的飼養條件下,原始祖先產生了許多變異,人們根據各自的愛好和需求對不同的變異個體進行選擇,經過若干年的選擇和培育,所選擇的性狀進行積累和加強,最后選育出不同的新品種。【解答】A、狗由古代狼經長期馴化而來,狗“可憐巴巴”的表情是人工選擇的結果,A錯誤;B、基因是DNA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能夠控制生物的性狀,DNA又在染色體上,會由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控制這兩塊肌肉的基因可遺傳給后代,B正確;C、狗由古代狼經長期馴化而來,推測有的古代狼眼周圍有這兩塊肌肉,C正確;D、金毛犬沒有旁側眼瞼牽拉肌,金毛犬與其他品種狗的表情可能不同,D正確。故答案為:A。15.【答案】D【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解析】【分析】(1)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2)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3)空氣阻力不可忽略且大小恒定,籃球運動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解答】A、籃球上升時,重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小,籃球下落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加;整個過程因不能忽略空氣阻力,故因克服空氣阻力做功,部分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減小,A錯誤;B、籃球在弧線1和弧線2的最高點速度不為零,動能都不為零,B錯誤;C、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從A點到B點,弧線1與弧線2兩種情況下,籃球的質量不變,增加的高度相同,所以籃球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相等,故C錯誤;D、由圖可知,籃球通過弧線1運動的路程較大,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消耗的機械能較多,若籃球在B點的機械能相等,則在A點的機械能弧線1大于弧線2,故D正確。故答案為:D。16.【答案】(1)Cu2S(2)置換反應【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2)根據置換反應的定義及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分析;【解答】(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銅、鐵、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2、2、4、2,反應后已有鐵、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2、3、2,則X中含有2個銅原子和1個硫原子,化學式為Cu2S;(2)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故答案為:(1)Cu2S;(2)置換反應。17.【答案】(1)控制傳染源(2)肺(3)非特異性免疫【知識點】血液循環;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人體的免疫功能【解析】【分析】(1)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病原體缺乏抵抗力的健康人;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再肺部獲得氧氣經過肺循環輸送到左心房,再通過體循環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產再將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肺循環輸送到肺部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呼出體外。(3)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解答】(1)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從預防傳染病角度看,這種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2)人體細胞獲得氧氣及排除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過程會涉及到體循環和肺循環,肺循環起始于右心室,經肺動脈后進入肺部毛細血管,再由肺靜脈最終到達左心房。體中的氧合器相當于人氣器官中肺的功能,故液由A到B時,相當于人體血液循環的肺循環;(3)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皮膚的屏障、淚腺等分泌腺對病原體的作用、白細胞的吞噬作用等,故血液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加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答案為:(1)控制傳染源;(2)肺;(3)非特異性免疫。18.【答案】(1)A(2)72000(3)內能(或熱能)【知識點】電磁感應;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和動圈式話筒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2)根據W=Pt計算1小時充電量;(3)電熱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內能。【解答】(1)騎行時,其內部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會產生感應電流,利用的是電磁感應的原理發電,故選項為A;(2)騎行1小時為手機充電:W=Pt=20W×3600s=72000J;(3)動感單車的自發電功能與電熱水器進行聯動,此時動感單車機械能轉為為電能,為熱水器供電,電能轉化為內能,所以在此過程中,電能最終轉化為內能(或熱能)。故答案為:(1)A;(2)72000;(3)內(或熱能)。19.【答案】(1)反射(2)b(3)d【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2)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3)根據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路徑分析。【解答】(1)反射是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氧氣進入肺的過程屬于人的吸氣過程,人體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下降,故膈頂部的位置變化方向可用圖丙字母b表示;(3)氧氣由肺泡進入血液后,會參與肺循環,隨血液最先到達心臟的左心房;當血液流經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網時,由于氧氣從血液中擴散到組織細胞中,因此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會逐漸減少,可以用d表示。故答案為:(1)反射;(2)b;(3)d。20.【答案】(1)(2)①(3)西藏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知識點】經緯網;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球公轉【解析】【分析】(1)根據震中的經緯度進行分析;(2)根據地球公轉以及對應的日期和節氣進行分析;(3)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及地震分布分析,全球主要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塊的名稱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運動方式有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世界主要有兩大地震分布帶:環太平洋周圍的陸地及海區,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解答】(1)震中位于北緯28.50度,東經87.45度,用黑點標出震中所在的大概位置如圖:(2)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故1月7日當天地球運動到①位置;(3)西藏位于我西部地區,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西藏地震多發是因為西藏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故答案為:(1)見解答圖;(2)①;(3)西藏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21.【答案】(1)B(2)元素(3)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最終的氣體能被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知識點】元素的概念;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常見有機合成材料的種類分析;(2)根據材料的分類來分析;根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及其作用來分析;(3)根據溶液組成及分子特性分析;②根據影響氣體溶解度因素分析。【解答】(1)有機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所以聚丙烯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選:B;(2)糖類、蛋白質、油脂、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自熱米飯中含有糖類、蛋白質、油脂和無機鹽,其中糖類、蛋白質、油脂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為人體提供最主要能量來源的是糖類,除水外,還缺少的營養素是維生素,故表中“鈉”、“鈣”指的是元素;(3) 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鋁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能被點燃產生藍色火焰,故若安題中操作進行后,若看到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最終的氣體能被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則證明發熱包中有碳酸氫鈉、鋁粉。故答案為:(1)B;(2)元素;(3)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最終的氣體能被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22.【答案】(1)2(2)10(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壓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即為物體M的重力;(2)由圖乙可知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M完全浸沒,讀出壓力傳感器的示數,求出細桿受到豎直向下的作用力,對M受力分析可知,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桿的作用力,據此求出此時M受到的浮力;(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M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根據G=mg求出物體M的質量,利用ρ=,求出M的密度。【解答】(1)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m=0),壓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F1=2N,則物體M的重力G=F1=2N;(2)由圖乙可知,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為F2=8N,此時M完全浸沒,細桿對傳感器的作用力為向上的壓力,故傳感器對細桿有向下的作用力F=F2=8N作用于物體M:此時對物體M受力分析,物體M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桿向下的作用力,處于靜止狀態,則M受到的浮力F浮=G+F=2N+8N=10N;(3)根據F浮=ρ液gV排可得M的體積:V=V排==1×10-3m3,物體M的質量:m==0.2kg;則物體M的密度:ρM==0.2×103kg/m3。故答案為:(1)2;(2)10;(3)物體M的密度為0.2×103kg/m3。23.【答案】(1)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2)CO2+H2O-HCHO+O2(3)不正確,因為甲醛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植物體就不能利用甲醛來合成糖或者正確,甲醛與糖的組成元素相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甲醛就有可能合成糖(4)水(H2O)【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光合作用發生的場所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及利用同位素示蹤法分析光合作用反應物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去向進行解答。【解答】(1)結合資料一現象:把裝置放在光下,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的部位可知,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2)根據資料二可知, 光合作用 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 甲醛(HCHO) 和氧氣,故化學方程式為:;(3)此問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不正確,因為甲醛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植物體就不能利用甲醛來合成糖或者正確,甲醛與糖的組成元素相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甲醛就有可能合成糖;(4)結合資料三的現象:利用同位素示蹤發,第一組給植物提供H2O和C 4O2,第二組給同種植物提供H2 4O和CO2。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第一組釋放的氧氣都是O2,第二組釋放的氧氣都是18O2可知,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水。故答案為:(1)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2);(3)不正確,因為甲醛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植物體就不能利用甲醛來合成糖或者正確,甲醛與糖的組成元素相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甲醛就有可能合成糖;(4)水(H2O)。24.【答案】(1)力使球拍發生形變(2)刻度尺(3)拍線的形變程度越大,球拍產生的力越大(4)在拍線磅數為20~28磅之間,相同速度的羽毛球撞擊球拍時,磅數越高,形變量越小,但球拍所產生的最大力越大【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此題目是針對材料閱讀和所學知識的綜合分析,學生可根據題目提供的數據分析解答;2.力有兩個作用效果: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解答】(1)力有兩個作用效果: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此題中球拍變形的原因是力使球拍發生形變;(2)因為需要測量拍面中心位置的移動距離,所以需要刻度尺;(3)拍線的彈性形變越大,產生的力越大,B處是最大形變位置,所以答案為B處拍線的形變程度越大,球拍產生的力越大;(4)在拍線磅數為20~28磅之間,相同速度的羽毛球撞擊球拍時,磅數越高,形變量越小,但球拍所產生的最大力越大。故答案為:(1)力使球拍發生形變;(2)刻度尺;(3)拍線的形變程度越大,球拍產生的力越大;(4)在拍線磅數為20~28磅之間,相同速度的羽毛球撞擊球拍時,磅數越高,形變量越小,但球拍所產生的最大力越大。25.【答案】(1)酒精燈(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乙裝置的右邊導管出口處,若木條復燃,則為氧氣;觀察O2產生的速率或濕潤氧氣等【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用儀器的名稱;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原理及氧氣的性質進行分析;(2)根據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反應原理及圖2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解答】(1)圖1中儀器 ①的名稱為酒精燈;(2) ① 圖甲中可以通過上下移動使固液接觸和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② 甲瓶產生氧氣,經過導管后進入乙瓶,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所以答案為: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乙裝置的右邊導管出口處,若木條復燃,則為氧氣;③ 圖中乙瓶中的水的作用能吸收雜質提純氧氣,可以通過冒泡速度的快慢觀察產生氧氣的速率,還能將氧氣潤濕,不能加快氧氣的生成。故答案為:(1)酒精燈;(2) ①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②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乙裝置的右邊導管出口處,若木條復燃,則為氧氣;③觀察O2產生的速率或濕潤氧氣等。26.【答案】(1)左端液面上升至刻度線1(2)氯化鈉溶液會加速鐵的生銹;鐵生銹消耗氧氣,使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注射器內的稀鹽酸會進入到燒瓶內,稀鹽酸與燒瓶中的鐵反應產生氫氣,燒瓶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3)潔凈、干燥或涂一層油、涂保護層等【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解析】【分析】(1)根據鐵絲生銹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且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進行分析;(2)AB段是鐵與氧氣和水共同反應,BC段加入2mL飽和NaCl溶液,氯化鈉溶液會加速鐵的生銹;稀鹽酸與燒瓶中的鐵反應產生氫氣,燒瓶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3)根據鐵生銹的條件及金屬防銹措施進行分析。【解答】(1)鐵絲生銹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且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因此實驗1中,左端玻璃管中的鐵絲生銹,消耗了氧氣,導致氣壓減小,當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左端液面上升至刻度線1,故答案為:左端液面上升至刻度線1;(2)AB段是鐵與氧氣與水共同反應、t1時刻利用注射器加入2mL飽和NaCl溶液,由圖可知壓強下降速度變快,可以得出:氯化鈉溶液會加速鐵的生銹;由圖可知,t3時刻壓強變大是因為鐵生銹消耗氧氣,導致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注射器內的稀鹽酸會進入到燒瓶內,稀鹽酸與燒瓶中的鐵反應產生氫氣,燒瓶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3)鐵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共同反應、故為防止鐵制品銹蝕,應該隔絕氧氣和水蒸氣、故應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涂一層油、涂保護層等;故答案為:(1)左端液面上升至刻度線1;(2)氯化鈉溶液會加速鐵的生銹;鐵生銹消耗氧氣,使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注射器內的稀鹽酸會進入到燒瓶內,稀鹽酸與燒瓶中的鐵反應產生氫氣,燒瓶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3)潔凈、干燥或涂一層油、涂保護層等。27.【答案】(1)(2)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35(3)選用滑動變阻器規格太小(或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太小)【知識點】實物的電路連接;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變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電路中與電阻串聯,電壓表與電阻并聯;(2)根據控制變量法,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需控制定值電阻的電壓相同,當換上大電阻時,根據分壓原理確定電壓表示數的變化,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結合分壓原理確定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及大小;(3)根據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及操作都正確的隱含條件結合歐姆定律分析。【解答】(1)變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電路中與電阻串聯,電壓表與電阻并聯,且要求滑動變阻器中滑片P向左移時接入電阻變大,故要連接到滑動變阻器下端右側接線柱,如下圖: (2)根據串聯分壓原理可知,電阻由5Ω換到10Ω再到15Ω時,電阻增大,其分得的電壓增大;探究電流與電阻的實驗中應控制電壓不變,即應保持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此時滑動變阻器起分壓作用,從而實現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的目的;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可知隨著接入定值電阻的阻值增大,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也得增大才能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阻保持不變,當定值電阻阻值為25Ω時,;。(3)第三小組的同學要測量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他們在A、B間接入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及操作都正確,則燈與變阻器串聯,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的示數始終大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小燈泡發光較亮,則電路的電流過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電阻過小,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選用滑動變阻器規格太小(或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太小);故答案為:(1)見解答;(2)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35;(3)選用滑動變阻器規格太小(或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太小)。28.【答案】(1)哺乳類(2)A(3)B;C【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被毛有保溫作用,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2)圖中的食物鏈有: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鳙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昆蟲幼蟲→鳙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昆蟲幼蟲→刀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刀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刀魚→長江江豚、浮游植物→鳙魚→長江江豚。(3)根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及生活常識分析;【解答】(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動物最顯著的特征,長江江豚每年10月生產,分泌乳汁哺育幼仔,因此屬于哺乳類動物;(2)食物鏈的營養級越少,最高營養級生物獲得的能量就越多,故能讓長江江豚獲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鏈是:浮游植物→刀魚→長江江豚或浮游植物→鳙魚→長江江豚,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3)A、大量引入外來物種容易造成生物入侵,影響生態環境,A不符合題意。B、加強棲息地的修復能為生物提供更多更好的棲息地,有利于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B符合題意。C、人工建立長江江豚繁育中心,有利于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增加,能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哺乳類;(2)A;(3)BC。29.【答案】(1)省力(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F1×30cm=25N×6cm解得F1=5N【知識點】杠桿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動力臂與阻力臂大小關系分析杠桿的類型;(2)要想用最小動力,那么動力臂應該達到最大,即OA的長,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求出最小的力。【解答】(1)圖中O是支點,OB是阻力臂,若小金在A點豎直向下用力,此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該杠桿類型為省力杠桿;故答案為:省力。(2)某次榨橙汁,當蓋子處于水平狀態時,若此時B點受到20牛的力,要想用最小動力,那么動力臂應該達到最大,即OA的長,因而動力與OA垂直向下,故答案為: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F1×30cm=25N×6cm解得F1=5N30.【答案】(1)能與碳酸鈉反應,并生成氯化鈉(2)合格(3)把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改為過量的稀鹽酸【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中評價量表中優秀,合格,待改進三類評價指標對比分析;(2)根據化學方程式和題中的數據進行分析;(3)根據稀鹽酸具有揮發性進行分析。【解答】(1)根據題干中評價量表中評價指標為合格:能與碳酸鈉反應,但不能生成氯化鈉;待改進為:不能與碳酸鈉反應,可知優秀的評價指標應該為:能與碳酸鈉反應,并生成氯化鈉;(2)根據評價量表,從“試劑的種類”角度評價所選擇的試劑氯化鈣過量時會引入新雜質,即引入雜質氯化鈣,則小科所選擇的氯化鈣試劑屬于合格;(3)根據評價量表,為使該方案的兩個指標都能達到優秀,改進方法:把過量的氯化鈣改為過量的稀鹽酸,是因為稀鹽酸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蒸發過程中氯化氫揮發出去。故答案為:(1)能與碳酸鈉反應,并生成氯化鈉;(2)合格;(3)把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改為過量的稀鹽酸。31.【答案】(1)化學能(2)W=UIt=550V×150A×3600s=2.97×108J(或0.33h)(3)F=f=0.02G=0.02m總g=0.02×(60kg+2440kg)×10N/ kg=500NW n= Fs=500N×550×1000m=2.75×108J【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能量利用效率;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電池充放電時能量的轉化分析解答;(2)根據W=UIt計算該鋰電池的可以儲存的電能,根據t=計算理論上將鋰電池電量從20%充至80%的時間;(2)根據重力公式計算老師和汽車的總重力,汽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汽車的總重力,已知行駛時的阻力為車對地面壓力的0.02倍,進一步計算汽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根據W=Fs計算電動汽車做功,根據效率公式計算該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效率。【解答】(1)鋰電池內含有很多化學物質,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放電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答案為:化學能。(2)該鋰電池的可以儲存的電能:W=UIt=550V×150A×3600s=297000000J=2.97×108J,理論上將鋰電池電量從20%充至80%的時間為:;(3)老師和汽車的總重力:G=mg=(60kg+2440kg)×10N/kg=25000N,汽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汽車的總重力,已知行駛時的阻力為車對地面壓力的0.02倍,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等于阻力,則F=f=0.02G=0.02m總g=0.02×(60kg+2440kg)×10N/ kg=500NWn= Fs=500N×550×1000m=2.75×108J;該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效率:。32.【答案】(1)鉀(K)(2)有利于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3)圖中反應前后燒杯和其中溶液的總質量,增重0.88g,即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設3.30g固體中碳酸鉀的質量為x138 44x 0.88g則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與查閱資料不相符【知識點】鹽與化肥【解析】【分析】(1)常見的化肥有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根據各種化肥的定義及區別分析解答;(2)該實驗通過測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碳酸鉀質量,故實驗中需緩慢滴入稀硫酸,控制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的速率,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充分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二氧化碳反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根據化學方程式及其提供數據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和判斷;【解答】(1)含有K元素的化肥屬于鉀肥,含有N元素的化肥屬于氮肥,含有P元素的化肥屬于磷肥,含有N、P、K三種元素中的多種元素的化肥屬于復合肥,故碳酸鉀(K2CO3)屬于鉀肥;(2)該實驗通過測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碳酸鉀質量,故實驗中需緩慢滴入稀硫酸,控制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的速率,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充分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3)裝置C中反應前后燒杯和其中溶液的總質量,增重0.88g,即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設3.30g固體中碳酸鉀的質量為x138 44x 0.88g則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與查閱資料不相符故答案為:(1)鉀(K);(2)有利于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3)見解答。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初中名校發展共同體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5月中考擬考 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初中名校發展共同體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5月中考擬考 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