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六下·光明期末)虹橋公園的建造需經歷“①實施建設;②制作模型;③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④測試模型并評估改進;⑤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五個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A.⑤③②④① B.⑤③④②① C.⑤④③①②【答案】A【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設計流程需先⑤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再③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如預算、場地等),接著②制作模型將設計具象化,然后④測試模型并評估改進優(yōu)化方案,最后①實施建設。B 選項中測試模型應在制作之后,C 選項順序混亂,故正確排序為 A。2.(2024六下·光明期末)2024年五一假期期間,虹橋公園迎來開門“虹”,日均接待游客量超4萬人次,創(chuàng)下自開園以來的新一輪流量高峰,成為光明區(qū)旅游景點中名副其實的“頂流”。( )是虹橋公園建造時需首要考慮的因素。A.景觀設計 B.安全保障 C.環(huán)境協(xié)調【答案】B【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任何公共場所建造時,安全保障均為首要考量因素。虹橋公園作為人流密集的旅游景點,需確保建筑結構、消防設施、疏散通道等符合安全標準,避免因客流量大引發(fā)安全事故。景觀設計與環(huán)境協(xié)調是提升體驗的重要方面,但需建立在安全基礎之上,故首要因素為 B。3.(2024六下·光明期末)在虹橋公園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應該( )。A.仍按照原有設計進行施工B.直接調整施工,再修改設計C.先修改設計再調整施工【答案】C【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施工中遇問題時,若仍按原設計施工會導致隱患,直接調整施工再改設計可能因設計與施工脫節(jié)引發(fā)混亂。科學流程是先分析問題,修改設計方案確保合理性,再依據(jù)更新后的設計調整施工步驟,這樣能從源頭解決問題,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故應選 C。4.(2024六下·光明期末)得知2023年6月虹橋公園項目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曉光和曉明對于工程建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虹橋的建造運用了大量的鋼結構,是為了看起來更美觀B.深圳經常遭遇臺風,虹橋公園建造只需要考慮抗風性C.虹橋公園的建造用到了力、測量、材料等相關科學知識及技術的支持【答案】C【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虹橋用大量鋼結構主要因其強度高、穩(wěn)定性好,能適應復雜地形和大跨度需求,非僅為美觀。深圳雖多臺風,虹橋建造還需考慮抗震、防洪、生態(tài)保護等。建造中力的分析確保結構安全,測量保證精度,材料科學選優(yōu)質材料,C正確。5.(2024六下·光明期末)下列選項中和下圖類型一致的系統(tǒng)是( )。A.虹橋供電系統(tǒng) B.虹橋給排水系統(tǒng) C.虹橋消防系統(tǒng)【答案】B【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我們的住房是由住房結構和住房系統(tǒng)構成的,兩者缺一不可。讀圖可知,有熱水器、洗手池等用水設備,所以此系統(tǒng)為給排水系統(tǒng)。6.(2024六下·光明期末)老師帶領同學們登上了總高35米的虹橋觀景臺,從這里望去,整個虹橋公園的美景盡收眼底。參觀結束后,曉明仿照虹橋公園的觀景臺利用吸管制作了一個觀景臺模型,模型側視圖如下圖所示。(1)在測試過程中,曉明發(fā)現(xiàn)模型極易倒塌,請你幫他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是: ; 。(寫出兩點)(2)如果曉明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該如何調整呢?請幫他在上圖作修改。(3)曉光也制作了一個觀光塔模型(如圖所示),在制作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模型發(fā)現(xiàn)傾斜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①底座是四邊形而非三角形 ②制作模型立柱長度不一 ③觀光塔模型太高了(4)曉光和曉明分別改進了模型后重新進行了評估和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請結合下表分析。 塔高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承重能力 成本統(tǒng)計曉光組 60cm 3級 2級 6本 10元曉明組 69cm 2級 1級 5本 12元為了提高抗震能力,下列改進方法可取的是 (多選)。①減少立柱部分的吸管數(shù)量 ②加固吸管接口之間的連接③在模型頂部加裝飾性元素 ④在模型底部加滾珠或彈簧(5)曉明組的塔高最高,因此同學們認為曉明組的模型比曉光組好,你贊同嗎?說說你的理由。【答案】(1)上大下小;上重下輕(2)如下圖所示(有出現(xiàn)三角形結構、增加底面積、加重底部重心,底部增加砝碼,減小頂部重量等意思對即可)(3)②(4)②④(5)不同意,因為曉明組的塔臺雖然比較高,但是承重、抗風、抗震能力、成本等其他方面都比曉光的低。【知識點】認識工程;塔臺【解析】【分析】(1)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題干中的模型上大下小、上重下輕,穩(wěn)定性差,所以極易倒塌。(2)將單立柱改為三角形框架結構(如底部用三根吸管組成三角支撐),利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提升抗傾能力;增大底座面積(如用硬紙板制作矩形底座),降低重心,可在底座內填充重物(如橡皮泥)增加配重。加固連接部位:吸管連接處用膠帶纏繞加固,或在接口處插入短吸管增強插接強度;關鍵節(jié)點(如立柱與底座連接處)用直角型吸管配件或硬紙板三角片支撐,減少受力變形。優(yōu)化受力分布:若模型頂部承重,可增加斜撐桿(如從立柱中部向底座斜拉吸管),將垂直荷載分散到多個支撐點。(3)我們需要考慮塔臺的穩(wěn)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還可以改變材料的結構;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模型發(fā)現(xiàn)傾斜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制作模型立柱長度不一,不等高。(4)②加固接口可提升結構整體性,減少震動時連接處松動脫落,直接增強抗震能力。④底部加滾珠或彈簧能通過彈性緩沖吸收震動能量,降低模型晃動幅度,屬于抗震設計中的隔震措施。①減少立柱吸管會削弱支撐強度,導致結構更易變形;③頂部加裝飾會增加重心和荷載,均不利于抗震,故排除①③。(5)不贊同。塔高僅是模型的一個指標,評估需綜合多方面。曉光組模型在抗風(3 級>2 級)、抗震(2 級>1 級)、承重(6 本>5 本)能力上均優(yōu)于曉明組,且成本更低(10 元<12 元)。雖曉明組塔高占優(yōu),但綜合性能曉光組更優(yōu),不能僅以塔高判斷模型好壞。(1)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題干中的模型上大下小、上重下輕,穩(wěn)定性差,所以極易倒塌。(2)設計塔臺時,底部比頂部面積大,是為了提高塔臺的穩(wěn)固性。多用三角形結構,是為了提高塔臺的穩(wěn)定性。所以將模型改成上小下大、上輕下重,而且多使用三角形結構,這樣會更加穩(wěn)固。(3)我們需要考慮塔臺的穩(wěn)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還可以改變材料的結構;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模型發(fā)現(xiàn)傾斜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制作模型立柱長度不一,不等高。(4)工程建筑中,一般有三種方法來加強物體的抗震能力,分別是耐震、制震和免震。耐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加大底部面積或加重底座重量;制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塔臺底部加入彈簧;免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塔臺底部加滾珠。為了提高抗震能力,可以加固吸管接口之間的連接,或在模型底部加滾珠或彈簧。(5)根據(jù)塔臺測試表可知,曉明組的塔臺雖然比較高,但是承重、抗風、抗震能力、成本等其他方面都比曉光的低,所以曉光組好的塔臺模型比較好。(2024六下·光明期末)在公園的角落,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爆米花攤點。那誘人的香氣和金黃的色澤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回家后,曉明查閱了相關教程,準備自制美味爆米花。制作爆米花教程: 1.準備材料:洗凈玉米粒,并準備少量玉米油。 2.加熱與加入:在鍋中加熱玉米油,油熱后加入玉米粒。 3.蓋上鍋蓋:當玉米粒開始爆裂時,迅速蓋上鍋蓋。 4.搖晃與等待:輕輕搖晃鍋體使玉米粒均勻受熱,直到爆裂聲停止。 5.完成:打開鍋蓋,爆米花制作完成。7.曉光在準備材料的時候中不小心將廚房里的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生,最有可能的是( )。A.白醋和鹽 B.檸檬汁和小蘇打 C.水和紅糖8.當玉米粒開始爆裂時,曉光發(fā)現(xiàn)鍋蓋上出現(xiàn)了水滴,這是由于玉米粒里的水分受熱逐漸蒸發(fā)形成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這和( )時發(fā)生的變化不相同。A.淘洗玉米粒 B.向鍋中倒入玉米油 C.將蘇打與白醋混合【答案】7.B8.C【知識點】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tài)、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7.選項 B 中,檸檬汁含檸檬酸,小蘇打(碳酸氫鈉)遇酸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從而產生氣泡,符合混合后冒氣泡的現(xiàn)象。選項 A 中白醋(醋酸)與鹽(氯化鈉)不發(fā)生反應,無氣泡產生;選項 C 中水和紅糖僅為溶解過程,無化學變化,均不符合題意。8.鍋蓋水滴是水蒸氣凝結的物理變化。A 淘洗玉米粒、B 倒玉米油均為物理變化(無新物質生成)。C 中蘇打(碳酸氫鈉)與白醋(醋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質,是化學變化,與凝結的物理變化不同,故選 C。(2024六下·光明期末)為了讓爆米花更香甜,曉光還查閱了焦糖的制作方法,只要將焦糖和爆米花混合在一起,焦糖爆米花就做好了!制作焦糖教程: 1.熬煮焦糖:小火加熱白砂糖,不斷攪拌,防止燒焦。 2.觀察顏色:當砂糖變?yōu)橐簯B(tài),并呈現(xiàn)琥珀色時,立即關火。9.為了進一步探究焦糖和白砂糖是否為同一種物質,曉光進行了更為細致的觀察,無法證明其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白砂糖溶液為無色,焦糖溶液為深褐色B.白砂糖呈固態(tài),焦糖呈液態(tài)C.白砂糖易溶于水,焦糖難溶于水10.曉光在品嘗爆米花的時候感覺到特別開心,下列與其原理相似的選項是( )。A.曉光吃饅頭時,嘴里有甜味B.曉光吹氣球時,氣球變大C.曉光剪頭發(fā)后,頭發(fā)變短11.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手里還拿著一個裝著紫甘藍溶液的透明瓶子,若將( )倒入其中,溶液會變成紅色。A.白醋 B.小蘇打 C.鹽水【答案】9.B10.A11.A【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tài)、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9.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生成新物質。A 中顏色由無色變?yōu)樯詈稚f明物質成分改變,是化學變化證據(jù);C 中溶解性差異表明物質性質變化,屬于化學變化。B 中固態(tài)變液態(tài)是狀態(tài)改變(熔點不同),可能是物理變化,無法直接證明生成新物質,故選 B。10.品嘗爆米花開心涉及化學變化(味覺感知與食物成分反應)。A 中饅頭含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分解為麥芽糖,產生甜味,屬于化學變化,原理相似。B 吹氣球、C 剪頭發(fā)均為形狀或體積改變,屬于物理變化,無新物質生成,與題干原理不同。11.紫甘藍溶液是天然酸堿指示劑,遇酸性物質變紅,遇堿性物質變藍或綠,遇中性物質不變色。A 白醋含醋酸,呈酸性,倒入后溶液變紅;B 小蘇打(碳酸氫鈉)水溶液呈堿性,會使溶液變藍;C 鹽水(氯化鈉溶液)呈中性,溶液顏色不變。12.(2024六下·光明期末)品嘗完美味的爆米花,曉明在清理廚房時發(fā)現(xiàn)家里很久不用的一個鐵鍋生銹了,鐵生銹和什么因素有關呢?他用三根鐵釘設計了以下實驗。研究問題 鐵釘生銹和什么因素有關?實驗裝置第一天 無變化 無變化 水變色第二天 無變化 無變化 鐵釘生銹第三天 無變化 無變化 銹多了第四天 無變化 無變化 銹更多了(1)試管②中干燥劑的作用是 。對比試管①③中的鐵釘,發(fā)現(xiàn)①中的鐵釘沒有明顯變化,是因為試管①中鐵釘沒有和 接觸。(2)對比①②③號試管中的鐵釘,可以得知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有: ; 。(寫出兩點)(3)為了探究鐵在海水中是否更容易生銹(提示:海水中含鹽量高),他打算再增加一個試管④和試管③進行對比,請仿照上表幫他將下圖補充完整(可用橫線和文字進行標注)。(4)除了鐵生銹之外,媽媽告訴曉光,在地球家園中也有很多神奇的變化,其中不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多選)。①地殼的運動不斷地將動植物遺體埋入地下②植物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養(yǎng)分與氧氣③古代生物遺骸經過高溫高壓逐漸轉化為石油④土壤顆粒被風吹或水流沖刷而移動產生的新地貌(5)曉光不禁感嘆化學變化真神奇!下列不屬于化學變化給人們帶來便利的是( )。A.科學家利用植物提取青蒿素合成藥品B.化石燃料的廣泛使用造成海水酸化C.利用石油制成方便攜帶的礦泉水瓶【答案】(1)吸收水分,保持干燥;空氣(2)保持干燥;涂油漆(3)和試管③中的水量是一樣的,即(4)①④(5)B【知識點】生銹【解析】【分析】(1)對比實驗要注意變量的控制,使得每組實驗只有一個變量。試管②中干燥劑的作用是吸收試管中的水分,保持干燥,這樣試管②中的鐵釘就只與空氣接觸。對比試管①和試管③的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一段時間后,試管①中的鐵釘沒有變化,而試管③中的鐵釘生銹了,是因為試管①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缺少了空氣。(2)實驗表明鐵生銹需水和氧氣共同作用。試管②干燥環(huán)境下鐵釘不生銹,故保持干燥可防銹;試管①雖接觸氧氣但無水也不生銹,說明隔絕水或氧氣(如涂油、噴漆等)能阻斷生銹條件。可以通過保持干燥、刷油漆等方法來防止生銹。(3)對比實驗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為了探究鐵在海水中是否更容易生銹,所以唯一的變量是水不一樣,一個是海水,一個是淡水,其余條件比如水量都一樣。(4)①地殼運動埋動植物遺體,無新物質生成,屬物理變化;②植物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生成新物質,屬化學變化;③生物遺骸高溫高壓轉化為石油,有新物質生成,屬化學變化;④土壤顆粒移動形成新地貌,僅為物質位置或形態(tài)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物理變化。(5)A中提取青蒿素合成藥品,通過化學變化治療疾病,帶來便利;B 化石燃料使用雖提供能源,但造成海水酸化(化學變化),屬于環(huán)境危害,非便利;C 石油經化學加工制成礦泉水瓶,方便生活,屬化學變化帶來的便利。(1)對比實驗要注意變量的控制,使得每組實驗只有一個變量。試管②中干燥劑的作用是吸收試管中的水分,保持干燥,這樣試管②中的鐵釘就只與空氣接觸。對比試管①和試管③的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一段時間后,試管①中的鐵釘沒有變化,而試管③中的鐵釘生銹了,是因為試管①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缺少了空氣。(2)鐵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時容易生銹,因此隔絕水或氧氣可以防止鐵制品生銹,比如保持干燥、涂油等。(3)對比實驗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為了探究鐵在海水中是否更容易生銹,所以唯一的變量是水不一樣,一個是海水,一個是淡水,其余條件比如水量都一樣。(4)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化學變化。正是這些變化,給予了人類生存所需的各種物質和條件。植物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養(yǎng)分與氧氣、古代生物遺骸經過高溫高壓逐漸轉化為石油都屬于化學變化;地殼的運動不斷地將動植物遺體埋入地下、土壤顆粒被風吹或水流沖刷而移動產生的新地貌屬于物理變化。(5)A.科學家利用植物提取青蒿素合成藥品,屬于化學變化給人們帶來的便利;B.化石燃料的廣泛使用造成海水酸化,錯誤;屬于化學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危害。C.利用石油制成方便攜帶的礦泉水瓶,屬于化學變化給人們帶來的便利。13.(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光要研究校園的生物多樣性,需要對校園內的( )進行調查。A.種類科目 B.種類數(shù)目 C.生物種類【答案】C【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生物多樣性的核心是物種多樣性,調查校園生物多樣性需統(tǒng)計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A “種類科目” 表述不規(guī)范,科目是分類學層級,非調查基礎;B “種類數(shù)目” 側重數(shù)量統(tǒng)計,而生物多樣性更強調種類的多樣性;C “生物種類” 直接對應物種多樣性調查的核心內容,符合研究需求。14.(2024六下·光明期末)下列是曉光在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過程中的部分行為,不合理的是( )。A.選擇感興趣的生物重點調查,然后設計調查表,記錄他的發(fā)現(xiàn)B.把不認識的動植物相關特征記錄下來,查閱資料進行深入了解C.記錄了動物的糞便,但沒有看到動物的身影,可以不計入最后的動物種類數(shù)量【答案】C【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動物糞便可作為存在證據(jù),雖未直接看到動物,仍應計入種類調查,避免遺漏物種,C 行為不合理。A 先選感興趣生物設計調查表,符合調查邏輯;B 記錄不認識動植物特征并查閱資料,有助于準確識別物種,均為合理行為。15.(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明在校園內發(fā)現(xiàn)了三種顏色不同的三角梅,他推測( )。A.紫色三角梅的后代植株一定也是紫色三角梅B.不同顏色三角梅的出現(xiàn)是因為變異現(xiàn)象C.三角梅的顏色只和遺傳變異有關,跟環(huán)境無關【答案】B【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變異指親子代及子代個體間的差異,不同顏色三角梅的出現(xiàn)屬于變異現(xiàn)象,故 B 正確。A 錯誤,紫色三角梅后代可能因遺傳變異出現(xiàn)其他顏色;C 錯誤,生物性狀由遺傳物質控制,也受環(huán)境影響,三角梅顏色并非只與遺傳變異有關。16.(2024六下·光明期末)下列發(fā)現(xiàn)的植物中,屬于草質莖的是( )。A.鳳凰木 B.荔枝樹 C.菊花【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分類【解析】【分析】草質莖質地柔軟、木質部不發(fā)達,菊花莖稈符合這一特征,屬于草質莖。而鳳凰木和荔枝樹均為木本植物,莖稈木質化程度高、堅硬,屬于木質莖,因此 A、B 錯誤。17.(2024六下·光明期末)如圖是曉明在生物園看到的盲眼蜘蛛圖像,資料上說它的視力已完全退化,但擁有極為敏感的觸覺。科學家是在( )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它的。A.茂密的叢林 B.廣闊的草原 C.暗無天日的洞穴【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巢穴【解析】【分析】盲眼蜘蛛視力退化但觸覺敏感,這是對黑暗環(huán)境的適應。暗無天日的洞穴中光線極弱,生物視覺作用受限,觸覺成為更重要的感知方式,符合其特征。而茂密叢林和廣闊草原有一定光線,生物通常需良好視力,故 A、B 錯誤。18.(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光和曉明一起制作了校園生物分布圖。(1)他們發(fā)現(xiàn)的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填寫序號)(2)為了方便研究發(fā)現(xiàn)的植物,他們將15種植物根據(jù)一個標準分為兩類,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直到不能再分,這種分類方法叫: 。(3)曉光發(fā)現(xiàn)的烏毛蕨屬于蕨類植物的一種,蕨類植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3億多年。科學家會通過研究 來比較古代和現(xiàn)代蕨類植物的異同。(4)通過分析校園生物分布圖,曉光發(fā)現(xiàn)動物與植物出現(xiàn)的范圍存在大面積交叉,這是因為校園內的動植物存在什么有趣的關系? 。【答案】(1)②③⑤⑨(2)二歧分類法(3)化石(4)校園內的動植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或者: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和居所,動物的尸體和糞便可以給植物提供養(yǎng)分,幫助植物更好的生長【知識點】植物的分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1)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多數(shù)有兩對翅膀,一般卵生。蜻蜓、螞蟻、蟬和蝴蝶都屬于昆蟲。(2)二歧分類法是將分類對象按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qū)別,逐步分成相對的兩類,直到將所有分類對象區(qū)分清楚的方法。(3)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能直接反映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科學家通過對比古代蕨類植物化石與現(xiàn)代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可分析其演化歷程中的異同,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古今差異的重要依據(jù)。(4)過分析校園生物分布圖,曉光發(fā)現(xiàn)動物與植物出現(xiàn)的范圍存在大面積交叉,這是因為校園內的動植物存在有趣的關系,比如植物給動物提供了棲息地,動物給植物提供養(yǎng)料等。(1)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多數(shù)有兩對翅膀,一般卵生。蜻蜓、螞蟻、蟬和蝴蝶都屬于昆蟲。(2)二歧分類法是一種科學的分類法,它確定一個標準,將不同種類的生物按這個標準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xù)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3)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科學家通過將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與觀察到的現(xiàn)代生物特征進行比較,可以推測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4)過分析校園生物分布圖,曉光發(fā)現(xiàn)動物與植物出現(xiàn)的范圍存在大面積交叉,這是因為校園內的動植物存在有趣的關系,比如植物給動物提供了棲息地,動物給植物提供養(yǎng)料等。19.(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光和曉明對研究生物多樣性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相約到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qū)參觀學習。廣東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qū)于1988年5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由內伶仃島和福田紅樹林兩個區(qū)域組成。福田紅樹林保護區(qū)是重要的鳥類棲息地,每年都有近十萬只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深圳灣停歇,是全球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維持濱海區(qū)域生態(tài)安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保護區(qū)共記錄鳥類272種,其中60種為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如黑臉琵鷺、卷羽鵜鶘、黑嘴鷗、海鸕鶿、白琵鷺等。為了高效監(jiān)測鳥類種類和數(shù)量,保護區(qū)利用了Al“鳥臉”識別,可以通過視頻檢測設備捕捉鳥類關鍵特征,對鳥類的物種信息進行實時識別。(1)曉明推測AI“鳥臉”識別技術和人像識別技術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世界上找不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也找不到外表特征一模一樣的鳥。B.和人的相貌特征一樣,鳥類的“相貌特征”也存在遺傳變異現(xiàn)象。C.鳥類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區(qū)別是有沒有翅膀。(2)候鳥每年規(guī)律性的遷徙行為是鳥類生來就有的。可見動物在行為方式上也存在 現(xiàn)象。(3)結合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的主題,曉光和曉明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保護生物多樣性,他們可以 、 。【答案】(1)C(2)遺傳(3)保護環(huán)境,分類垃圾;綠色出行【知識點】保護環(huán)境;遺傳【解析】【分析】(1)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關鍵區(qū)別并非有無翅膀(如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有翅膀),而是繁殖方式(鳥類卵生,多數(shù)哺乳動物胎生)、體表特征(鳥類有羽毛,哺乳動物多為毛發(fā))等。A、B 正確,生物個體間普遍存在差異,遺傳變異使鳥類 “相貌” 也具獨特性,故 C 錯誤。(2)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本能行為,由遺傳物質決定,無需后天學習。候鳥每年規(guī)律性遷徙是典型的先天性行為,這種行為能幫助它們適應環(huán)境變化(如獲取食物、繁殖),體現(xiàn)了動物在行為方式上的本能遺傳現(xiàn)象,與后天學習形成的行為有本質區(qū)別。(3)2025 年國際生物多樣性主題聚焦 “從協(xié)議到行動:復原生物多樣性”,核心在于推動公眾參與生態(tài)修復與保護。參與志愿活動可直接助力棲息地恢復,科普宣傳能提升群體保護意識,兩者均符合 “力所能及” 且緊扣主題的行動邏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小學生可以參與植樹造林活動,不食用野生動物,不購買野生動物制品,節(jié)約水、電、煤氣,避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減少塑料制品及一次性紙杯和餐具的使用,垃圾分類投放,綠色出行,學習并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等。(1)A.世界上找不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也找不到外表特征一模一樣的鳥,正確;B.和人的相貌特征一樣,鳥類的“相貌特征”也存在遺傳變異現(xiàn)象,正確;C.鳥類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區(qū)別是有沒有翅膀,錯誤;鳥類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區(qū)別是繁殖方式。(2)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xiàn)象稱為遺傳。候鳥每年規(guī)律性的遷徙行為是鳥類生來就有的,這屬于遺傳現(xiàn)象。(3)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小學生可以參與植樹造林活動,不食用野生動物,不購買野生動物制品,節(jié)約水、電、煤氣,避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減少塑料制品及一次性紙杯和餐具的使用,垃圾分類投放,綠色出行,學習并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等。20.(2024六下·光明期末)在深圳市區(qū)目視可以看到21顆星,而在西涌暗夜社區(qū)可以看到近1500顆。這些星都屬于( )。A.恒星 B.衛(wèi)星 C.行星【答案】A【知識點】探索宇宙【解析】【分析】肉眼可見的星星中,恒星能自主發(fā)光,如太陽;行星、衛(wèi)星自身不發(fā)光,靠反射恒星光線發(fā)亮,且數(shù)量較少(如金星、月球)。深圳西涌能看到的近 1500 顆星多為遙遠恒星,因市區(qū)光污染遮擋才只能看到 21 顆,故這些星主要屬于恒星。21.(2024六下·光明期末)“國際暗夜周”活動走進了深圳校園,曉光通過講座了解到今年正好是第25個太陽周的高年,太陽上會出現(xiàn)相當多數(shù)量的黑子。下列有關太陽活動說法錯誤的是( )。A.太陽黑子的爆發(fā)會強烈干擾地球磁場,影響無線電通訊B.只有太陽黑子會對地球上的生物產生影響,耀斑、太陽風等活動就不會C.太陽黑子出現(xiàn)的區(qū)域之所以看起來較暗,是因為其溫度比周圍區(qū)域低【答案】B【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太陽黑子、耀斑、太陽風等活動均會對地球產生影響,耀斑爆發(fā)會釋放高能粒子干擾電離層,太陽風可引發(fā)極光甚至影響電網(wǎng);A 正確,黑子爆發(fā)伴隨強烈電磁輻射會干擾地球磁場和通訊;C 正確,黑子因溫度低(約 4000K)比周圍(約 6000K)暗,故 B 錯誤。22.(2024六下·光明期末)“國際暗夜周”活動走進了深圳校園,講座中介紹了一些夜晚尋星的技巧和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可以通過北斗七星來尋找北極星B.找到北斗七星,對照星座圖中星座的形態(tài),就可以找到天鷹座的其他星星C.使用活動星盤觀星時,先低頭觀察星盤,再抬頭觀察頭頂?shù)男强?br/>【答案】C【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使用活動星盤觀星時,應先抬頭觀察頭頂星空,確定當前方位和時間,再將星盤調整至對應狀態(tài)低頭查看,而非先低頭觀察星盤;A 正確,北斗七星勺口兩顆星連線延長約 5 倍處為北極星;B 正確,對照星座圖可通過北斗七星定位其他星座,故 C 錯誤。23.(2024六下·光明期末)“國際暗夜周”活動走進了深圳校園,在有獎問答環(huán)節(jié),曉光精確地答出夏季大三角的三顆亮星分別是( )。A.牛郎星、織女星、星宿二B.牛郎星、天津四、織女星C.織女星、天津四、天狼星【答案】B【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夏季大三角由天琴座的織女星、天鷹座的牛郎星(河鼓二)和天鵝座的天津四組成,三顆星構成明顯的直角三角形。星宿二是天蝎座主星,天狼星屬大犬座,均不屬于夏季大三角,故 B 正確。24.(2024六下·光明期末)在星座模型大比拼活動中,曉明制作的北斗七星模型(下圖所示)獲得了較好的成績。他在制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 )。A.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位置互相靠近,因此它們在宇宙中位置也較為接近B.可以根據(jù)星星的明亮程度,判斷它們離我們的遠近距離C.從不同視角看到的星座模型投影不同,說明星座是從地球視角看到的一些恒星視覺圖像【答案】C【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星座是地球視角下恒星的視覺組合,實際距離差異大,如北斗七星間距從 78 光年到 124 光年不等,A 錯誤;星的亮度由自身發(fā)光能力和距離共同決定,僅靠亮度無法判斷遠近,B 錯誤;從不同視角看星座投影不同,說明星座是地球視角的恒星視覺圖像,C 正確。25.(2024六下·光明期末)以下是“國際暗夜周”活動中展示的兩張月食照片。照片一是當?shù)貢r間4月8日在北美洲多地可觀測到的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照片二是2019年7月我國龍江二號從月球角度拍攝發(fā)生在南美洲的日全食影像,在照片中可以看到落在地球上的月球的陰影。(1)分析兩張照片,曉光推測出日食現(xiàn)象的成因是: 。(2)比較日食和下圖的金星凌日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凌日時金星只能擋住一小部分太陽,是因為金星離地球比較遠。B.兩種天文現(xiàn)象的發(fā)生原理都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C.觀察月食時需佩戴專門的遮光眼鏡,但觀察凌日現(xiàn)象則不用。(3)對月食現(xiàn)象有深入了解后,曉光想把下圖中的日食模型進行改進,他可以 。【答案】(1)地球、太陽和月球三者成一條直線,且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2)A(3)太陽模型改為可發(fā)光的燈泡;增加可運行的地球繞日軌道和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等【知識點】月食【解析】【分析】(1)照片一中北美洲的日全食是月球完全擋住太陽的現(xiàn)象,照片二從月球角度拍攝到地球被月球陰影覆蓋,均印證了 “日月地共線時月球遮光” 的原理。這是由于月球公轉軌道與日地連線重合時,形成的典型天文現(xiàn)象。(2)A.凌日時金星只能擋住一小部分太陽,是因為金星離地球比較遠,正確;B.兩種天文現(xiàn)象的發(fā)生原理都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錯誤;日食是因為衛(wèi)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金星凌日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C.觀察月食時需佩戴專門的遮光眼鏡,但觀察凌日現(xiàn)象則不用,錯誤;觀察凌日現(xiàn)象更需要戴專門的遮光眼鏡。(3)日食成因是月球運行至日地之間遮光。原圖未 “三星共線” 。增加旋轉裝置能直觀呈現(xiàn)月球公轉時遮擋太陽的過程,契合日食發(fā)生的時空原理,使模型更準確反映天文現(xiàn)象本質。(1)日食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當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中間時,且太陽、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時,月球是不透光的球體,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陽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從而發(fā)生日食現(xiàn)象。(2)A.凌日時金星只能擋住一小部分太陽,是因為金星離地球比較遠,正確;B.兩種天文現(xiàn)象的發(fā)生原理都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錯誤;日食是因為衛(wèi)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金星凌日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C.觀察月食時需佩戴專門的遮光眼鏡,但觀察凌日現(xiàn)象則不用,錯誤;觀察凌日現(xiàn)象更需要戴專門的遮光眼鏡。(3)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處于月球的陰影中,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fā)生了日食。太陽是可以發(fā)光的恒星,所以可以用發(fā)光的燈泡來做太陽模型;增加可運行的地球繞日軌道和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等,這樣可以更加清楚觀察到日食的形成。26.(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明想根據(jù)下圖所示八顆行星的基本數(shù)據(jù)表制作太陽系模型。(1)請幫他補充好基本數(shù)據(jù)表:①號是 ,它是目前唯一一顆發(fā)現(xiàn)存在生命的行星;②號是 ,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③號是 ,它擁有美麗的光環(huán)。(2)下面是八大行星距離太陽遠近的紙帶模型,每一個格子代表10000萬千米,請用“①、②、③”在紙帶模型中標注出上題對應行星。(3)太陽系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下列包含關系正確的是( )。A.B.C.(4)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請列舉兩個相關工程: 、 。【答案】(1)地球;木星;土星(2)(3)C(4)“神州”系列載人飛船;“天宮”空間站【知識點】太陽系【解析】【分析】(1)太陽系八顆行星中,地球因獨特的環(huán)境條件孕育生命;木星作為氣態(tài)巨行星,體積和質量均居首位;土星的光環(huán)由無數(shù)小顆粒組成,是其最鮮明的特征,三者均為太陽系中具有典型標識的行星。(2)在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遠近的數(shù)據(jù)時,將海王星放在紙帶的第45格,海王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600萬千米,大致是1格代表10000萬千米,按這樣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地球應該第2格,木星應該放在8格,土星應該放在第14格。(3)宇宙中包含無數(shù)星系,銀河系是其中之一,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普通的恒星系,由太陽、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等組成。C正確。(4)自 1999 年首飛以來,成功將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多位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xiàn)了載人航天從無人試驗到多人多天、太空出艙、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等重大突破,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4 年啟動,陸續(xù)完成 “繞、落、回” 三步走戰(zhàn)略。嫦娥三號實現(xiàn)月球軟著陸,嫦娥四號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嫦娥五號成功采樣返回,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在無人探測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后續(xù)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奠定基礎。(1)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①號是地球,它是目前唯一一顆發(fā)現(xiàn)存在生命的行星;②號是木星,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③號是土星,它擁有美麗的光環(huán)。(2)在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遠近的數(shù)據(jù)時,將海王星放在紙帶的第45格,海王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600萬千米,大致是1格代表10000萬千米,按這樣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地球應該第2格,木星應該放在8格,土星應該放在第14格。(3)天文學家把銀河系與所觀察到的所有河外星系統(tǒng)稱為總星系。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小星系;而河外星系比銀河系大得多,所以宇宙、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中,宇宙最大,銀河系排在第二位,接著是太陽系,地月系最小。(4)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過程。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fā)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wèi)星、“玉兔”號月球車、“祝融”號火星車等都順利實施。1 / 1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六下·光明期末)虹橋公園的建造需經歷“①實施建設;②制作模型;③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④測試模型并評估改進;⑤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五個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A.⑤③②④① B.⑤③④②① C.⑤④③①②2.(2024六下·光明期末)2024年五一假期期間,虹橋公園迎來開門“虹”,日均接待游客量超4萬人次,創(chuàng)下自開園以來的新一輪流量高峰,成為光明區(qū)旅游景點中名副其實的“頂流”。( )是虹橋公園建造時需首要考慮的因素。A.景觀設計 B.安全保障 C.環(huán)境協(xié)調3.(2024六下·光明期末)在虹橋公園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應該( )。A.仍按照原有設計進行施工B.直接調整施工,再修改設計C.先修改設計再調整施工4.(2024六下·光明期末)得知2023年6月虹橋公園項目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曉光和曉明對于工程建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虹橋的建造運用了大量的鋼結構,是為了看起來更美觀B.深圳經常遭遇臺風,虹橋公園建造只需要考慮抗風性C.虹橋公園的建造用到了力、測量、材料等相關科學知識及技術的支持5.(2024六下·光明期末)下列選項中和下圖類型一致的系統(tǒng)是( )。A.虹橋供電系統(tǒng) B.虹橋給排水系統(tǒng) C.虹橋消防系統(tǒng)6.(2024六下·光明期末)老師帶領同學們登上了總高35米的虹橋觀景臺,從這里望去,整個虹橋公園的美景盡收眼底。參觀結束后,曉明仿照虹橋公園的觀景臺利用吸管制作了一個觀景臺模型,模型側視圖如下圖所示。(1)在測試過程中,曉明發(fā)現(xiàn)模型極易倒塌,請你幫他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是: ; 。(寫出兩點)(2)如果曉明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該如何調整呢?請幫他在上圖作修改。(3)曉光也制作了一個觀光塔模型(如圖所示),在制作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模型發(fā)現(xiàn)傾斜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①底座是四邊形而非三角形 ②制作模型立柱長度不一 ③觀光塔模型太高了(4)曉光和曉明分別改進了模型后重新進行了評估和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請結合下表分析。 塔高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承重能力 成本統(tǒng)計曉光組 60cm 3級 2級 6本 10元曉明組 69cm 2級 1級 5本 12元為了提高抗震能力,下列改進方法可取的是 (多選)。①減少立柱部分的吸管數(shù)量 ②加固吸管接口之間的連接③在模型頂部加裝飾性元素 ④在模型底部加滾珠或彈簧(5)曉明組的塔高最高,因此同學們認為曉明組的模型比曉光組好,你贊同嗎?說說你的理由。(2024六下·光明期末)在公園的角落,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爆米花攤點。那誘人的香氣和金黃的色澤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回家后,曉明查閱了相關教程,準備自制美味爆米花。制作爆米花教程: 1.準備材料:洗凈玉米粒,并準備少量玉米油。 2.加熱與加入:在鍋中加熱玉米油,油熱后加入玉米粒。 3.蓋上鍋蓋:當玉米粒開始爆裂時,迅速蓋上鍋蓋。 4.搖晃與等待:輕輕搖晃鍋體使玉米粒均勻受熱,直到爆裂聲停止。 5.完成:打開鍋蓋,爆米花制作完成。7.曉光在準備材料的時候中不小心將廚房里的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生,最有可能的是( )。A.白醋和鹽 B.檸檬汁和小蘇打 C.水和紅糖8.當玉米粒開始爆裂時,曉光發(fā)現(xiàn)鍋蓋上出現(xiàn)了水滴,這是由于玉米粒里的水分受熱逐漸蒸發(fā)形成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這和( )時發(fā)生的變化不相同。A.淘洗玉米粒 B.向鍋中倒入玉米油 C.將蘇打與白醋混合(2024六下·光明期末)為了讓爆米花更香甜,曉光還查閱了焦糖的制作方法,只要將焦糖和爆米花混合在一起,焦糖爆米花就做好了!制作焦糖教程: 1.熬煮焦糖:小火加熱白砂糖,不斷攪拌,防止燒焦。 2.觀察顏色:當砂糖變?yōu)橐簯B(tài),并呈現(xiàn)琥珀色時,立即關火。9.為了進一步探究焦糖和白砂糖是否為同一種物質,曉光進行了更為細致的觀察,無法證明其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白砂糖溶液為無色,焦糖溶液為深褐色B.白砂糖呈固態(tài),焦糖呈液態(tài)C.白砂糖易溶于水,焦糖難溶于水10.曉光在品嘗爆米花的時候感覺到特別開心,下列與其原理相似的選項是( )。A.曉光吃饅頭時,嘴里有甜味B.曉光吹氣球時,氣球變大C.曉光剪頭發(fā)后,頭發(fā)變短11.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手里還拿著一個裝著紫甘藍溶液的透明瓶子,若將( )倒入其中,溶液會變成紅色。A.白醋 B.小蘇打 C.鹽水12.(2024六下·光明期末)品嘗完美味的爆米花,曉明在清理廚房時發(fā)現(xiàn)家里很久不用的一個鐵鍋生銹了,鐵生銹和什么因素有關呢?他用三根鐵釘設計了以下實驗。研究問題 鐵釘生銹和什么因素有關?實驗裝置第一天 無變化 無變化 水變色第二天 無變化 無變化 鐵釘生銹第三天 無變化 無變化 銹多了第四天 無變化 無變化 銹更多了(1)試管②中干燥劑的作用是 。對比試管①③中的鐵釘,發(fā)現(xiàn)①中的鐵釘沒有明顯變化,是因為試管①中鐵釘沒有和 接觸。(2)對比①②③號試管中的鐵釘,可以得知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有: ; 。(寫出兩點)(3)為了探究鐵在海水中是否更容易生銹(提示:海水中含鹽量高),他打算再增加一個試管④和試管③進行對比,請仿照上表幫他將下圖補充完整(可用橫線和文字進行標注)。(4)除了鐵生銹之外,媽媽告訴曉光,在地球家園中也有很多神奇的變化,其中不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多選)。①地殼的運動不斷地將動植物遺體埋入地下②植物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養(yǎng)分與氧氣③古代生物遺骸經過高溫高壓逐漸轉化為石油④土壤顆粒被風吹或水流沖刷而移動產生的新地貌(5)曉光不禁感嘆化學變化真神奇!下列不屬于化學變化給人們帶來便利的是( )。A.科學家利用植物提取青蒿素合成藥品B.化石燃料的廣泛使用造成海水酸化C.利用石油制成方便攜帶的礦泉水瓶13.(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光要研究校園的生物多樣性,需要對校園內的( )進行調查。A.種類科目 B.種類數(shù)目 C.生物種類14.(2024六下·光明期末)下列是曉光在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過程中的部分行為,不合理的是( )。A.選擇感興趣的生物重點調查,然后設計調查表,記錄他的發(fā)現(xiàn)B.把不認識的動植物相關特征記錄下來,查閱資料進行深入了解C.記錄了動物的糞便,但沒有看到動物的身影,可以不計入最后的動物種類數(shù)量15.(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明在校園內發(fā)現(xiàn)了三種顏色不同的三角梅,他推測( )。A.紫色三角梅的后代植株一定也是紫色三角梅B.不同顏色三角梅的出現(xiàn)是因為變異現(xiàn)象C.三角梅的顏色只和遺傳變異有關,跟環(huán)境無關16.(2024六下·光明期末)下列發(fā)現(xiàn)的植物中,屬于草質莖的是( )。A.鳳凰木 B.荔枝樹 C.菊花17.(2024六下·光明期末)如圖是曉明在生物園看到的盲眼蜘蛛圖像,資料上說它的視力已完全退化,但擁有極為敏感的觸覺。科學家是在( )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它的。A.茂密的叢林 B.廣闊的草原 C.暗無天日的洞穴18.(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光和曉明一起制作了校園生物分布圖。(1)他們發(fā)現(xiàn)的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填寫序號)(2)為了方便研究發(fā)現(xiàn)的植物,他們將15種植物根據(jù)一個標準分為兩類,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直到不能再分,這種分類方法叫: 。(3)曉光發(fā)現(xiàn)的烏毛蕨屬于蕨類植物的一種,蕨類植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3億多年。科學家會通過研究 來比較古代和現(xiàn)代蕨類植物的異同。(4)通過分析校園生物分布圖,曉光發(fā)現(xiàn)動物與植物出現(xiàn)的范圍存在大面積交叉,這是因為校園內的動植物存在什么有趣的關系? 。19.(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光和曉明對研究生物多樣性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相約到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qū)參觀學習。廣東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qū)于1988年5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由內伶仃島和福田紅樹林兩個區(qū)域組成。福田紅樹林保護區(qū)是重要的鳥類棲息地,每年都有近十萬只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深圳灣停歇,是全球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維持濱海區(qū)域生態(tài)安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保護區(qū)共記錄鳥類272種,其中60種為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如黑臉琵鷺、卷羽鵜鶘、黑嘴鷗、海鸕鶿、白琵鷺等。為了高效監(jiān)測鳥類種類和數(shù)量,保護區(qū)利用了Al“鳥臉”識別,可以通過視頻檢測設備捕捉鳥類關鍵特征,對鳥類的物種信息進行實時識別。(1)曉明推測AI“鳥臉”識別技術和人像識別技術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世界上找不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也找不到外表特征一模一樣的鳥。B.和人的相貌特征一樣,鳥類的“相貌特征”也存在遺傳變異現(xiàn)象。C.鳥類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區(qū)別是有沒有翅膀。(2)候鳥每年規(guī)律性的遷徙行為是鳥類生來就有的。可見動物在行為方式上也存在 現(xiàn)象。(3)結合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的主題,曉光和曉明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保護生物多樣性,他們可以 、 。20.(2024六下·光明期末)在深圳市區(qū)目視可以看到21顆星,而在西涌暗夜社區(qū)可以看到近1500顆。這些星都屬于( )。A.恒星 B.衛(wèi)星 C.行星21.(2024六下·光明期末)“國際暗夜周”活動走進了深圳校園,曉光通過講座了解到今年正好是第25個太陽周的高年,太陽上會出現(xiàn)相當多數(shù)量的黑子。下列有關太陽活動說法錯誤的是( )。A.太陽黑子的爆發(fā)會強烈干擾地球磁場,影響無線電通訊B.只有太陽黑子會對地球上的生物產生影響,耀斑、太陽風等活動就不會C.太陽黑子出現(xiàn)的區(qū)域之所以看起來較暗,是因為其溫度比周圍區(qū)域低22.(2024六下·光明期末)“國際暗夜周”活動走進了深圳校園,講座中介紹了一些夜晚尋星的技巧和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可以通過北斗七星來尋找北極星B.找到北斗七星,對照星座圖中星座的形態(tài),就可以找到天鷹座的其他星星C.使用活動星盤觀星時,先低頭觀察星盤,再抬頭觀察頭頂?shù)男强?br/>23.(2024六下·光明期末)“國際暗夜周”活動走進了深圳校園,在有獎問答環(huán)節(jié),曉光精確地答出夏季大三角的三顆亮星分別是( )。A.牛郎星、織女星、星宿二B.牛郎星、天津四、織女星C.織女星、天津四、天狼星24.(2024六下·光明期末)在星座模型大比拼活動中,曉明制作的北斗七星模型(下圖所示)獲得了較好的成績。他在制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 )。A.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位置互相靠近,因此它們在宇宙中位置也較為接近B.可以根據(jù)星星的明亮程度,判斷它們離我們的遠近距離C.從不同視角看到的星座模型投影不同,說明星座是從地球視角看到的一些恒星視覺圖像25.(2024六下·光明期末)以下是“國際暗夜周”活動中展示的兩張月食照片。照片一是當?shù)貢r間4月8日在北美洲多地可觀測到的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照片二是2019年7月我國龍江二號從月球角度拍攝發(fā)生在南美洲的日全食影像,在照片中可以看到落在地球上的月球的陰影。(1)分析兩張照片,曉光推測出日食現(xiàn)象的成因是: 。(2)比較日食和下圖的金星凌日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凌日時金星只能擋住一小部分太陽,是因為金星離地球比較遠。B.兩種天文現(xiàn)象的發(fā)生原理都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C.觀察月食時需佩戴專門的遮光眼鏡,但觀察凌日現(xiàn)象則不用。(3)對月食現(xiàn)象有深入了解后,曉光想把下圖中的日食模型進行改進,他可以 。26.(2024六下·光明期末)曉明想根據(jù)下圖所示八顆行星的基本數(shù)據(jù)表制作太陽系模型。(1)請幫他補充好基本數(shù)據(jù)表:①號是 ,它是目前唯一一顆發(fā)現(xiàn)存在生命的行星;②號是 ,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③號是 ,它擁有美麗的光環(huán)。(2)下面是八大行星距離太陽遠近的紙帶模型,每一個格子代表10000萬千米,請用“①、②、③”在紙帶模型中標注出上題對應行星。(3)太陽系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下列包含關系正確的是( )。A.B.C.(4)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請列舉兩個相關工程: 、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設計流程需先⑤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再③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如預算、場地等),接著②制作模型將設計具象化,然后④測試模型并評估改進優(yōu)化方案,最后①實施建設。B 選項中測試模型應在制作之后,C 選項順序混亂,故正確排序為 A。2.【答案】B【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任何公共場所建造時,安全保障均為首要考量因素。虹橋公園作為人流密集的旅游景點,需確保建筑結構、消防設施、疏散通道等符合安全標準,避免因客流量大引發(fā)安全事故。景觀設計與環(huán)境協(xié)調是提升體驗的重要方面,但需建立在安全基礎之上,故首要因素為 B。3.【答案】C【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施工中遇問題時,若仍按原設計施工會導致隱患,直接調整施工再改設計可能因設計與施工脫節(jié)引發(fā)混亂。科學流程是先分析問題,修改設計方案確保合理性,再依據(jù)更新后的設計調整施工步驟,這樣能從源頭解決問題,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故應選 C。4.【答案】C【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虹橋用大量鋼結構主要因其強度高、穩(wěn)定性好,能適應復雜地形和大跨度需求,非僅為美觀。深圳雖多臺風,虹橋建造還需考慮抗震、防洪、生態(tài)保護等。建造中力的分析確保結構安全,測量保證精度,材料科學選優(yōu)質材料,C正確。5.【答案】B【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我們的住房是由住房結構和住房系統(tǒng)構成的,兩者缺一不可。讀圖可知,有熱水器、洗手池等用水設備,所以此系統(tǒng)為給排水系統(tǒng)。6.【答案】(1)上大下小;上重下輕(2)如下圖所示(有出現(xiàn)三角形結構、增加底面積、加重底部重心,底部增加砝碼,減小頂部重量等意思對即可)(3)②(4)②④(5)不同意,因為曉明組的塔臺雖然比較高,但是承重、抗風、抗震能力、成本等其他方面都比曉光的低。【知識點】認識工程;塔臺【解析】【分析】(1)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題干中的模型上大下小、上重下輕,穩(wěn)定性差,所以極易倒塌。(2)將單立柱改為三角形框架結構(如底部用三根吸管組成三角支撐),利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提升抗傾能力;增大底座面積(如用硬紙板制作矩形底座),降低重心,可在底座內填充重物(如橡皮泥)增加配重。加固連接部位:吸管連接處用膠帶纏繞加固,或在接口處插入短吸管增強插接強度;關鍵節(jié)點(如立柱與底座連接處)用直角型吸管配件或硬紙板三角片支撐,減少受力變形。優(yōu)化受力分布:若模型頂部承重,可增加斜撐桿(如從立柱中部向底座斜拉吸管),將垂直荷載分散到多個支撐點。(3)我們需要考慮塔臺的穩(wěn)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還可以改變材料的結構;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模型發(fā)現(xiàn)傾斜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制作模型立柱長度不一,不等高。(4)②加固接口可提升結構整體性,減少震動時連接處松動脫落,直接增強抗震能力。④底部加滾珠或彈簧能通過彈性緩沖吸收震動能量,降低模型晃動幅度,屬于抗震設計中的隔震措施。①減少立柱吸管會削弱支撐強度,導致結構更易變形;③頂部加裝飾會增加重心和荷載,均不利于抗震,故排除①③。(5)不贊同。塔高僅是模型的一個指標,評估需綜合多方面。曉光組模型在抗風(3 級>2 級)、抗震(2 級>1 級)、承重(6 本>5 本)能力上均優(yōu)于曉明組,且成本更低(10 元<12 元)。雖曉明組塔高占優(yōu),但綜合性能曉光組更優(yōu),不能僅以塔高判斷模型好壞。(1)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題干中的模型上大下小、上重下輕,穩(wěn)定性差,所以極易倒塌。(2)設計塔臺時,底部比頂部面積大,是為了提高塔臺的穩(wěn)固性。多用三角形結構,是為了提高塔臺的穩(wěn)定性。所以將模型改成上小下大、上輕下重,而且多使用三角形結構,這樣會更加穩(wěn)固。(3)我們需要考慮塔臺的穩(wěn)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還可以改變材料的結構;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模型發(fā)現(xiàn)傾斜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制作模型立柱長度不一,不等高。(4)工程建筑中,一般有三種方法來加強物體的抗震能力,分別是耐震、制震和免震。耐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加大底部面積或加重底座重量;制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塔臺底部加入彈簧;免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塔臺底部加滾珠。為了提高抗震能力,可以加固吸管接口之間的連接,或在模型底部加滾珠或彈簧。(5)根據(jù)塔臺測試表可知,曉明組的塔臺雖然比較高,但是承重、抗風、抗震能力、成本等其他方面都比曉光的低,所以曉光組好的塔臺模型比較好。【答案】7.B8.C【知識點】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tài)、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7.選項 B 中,檸檬汁含檸檬酸,小蘇打(碳酸氫鈉)遇酸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從而產生氣泡,符合混合后冒氣泡的現(xiàn)象。選項 A 中白醋(醋酸)與鹽(氯化鈉)不發(fā)生反應,無氣泡產生;選項 C 中水和紅糖僅為溶解過程,無化學變化,均不符合題意。8.鍋蓋水滴是水蒸氣凝結的物理變化。A 淘洗玉米粒、B 倒玉米油均為物理變化(無新物質生成)。C 中蘇打(碳酸氫鈉)與白醋(醋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質,是化學變化,與凝結的物理變化不同,故選 C。【答案】9.B10.A11.A【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tài)、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9.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生成新物質。A 中顏色由無色變?yōu)樯詈稚f明物質成分改變,是化學變化證據(jù);C 中溶解性差異表明物質性質變化,屬于化學變化。B 中固態(tài)變液態(tài)是狀態(tài)改變(熔點不同),可能是物理變化,無法直接證明生成新物質,故選 B。10.品嘗爆米花開心涉及化學變化(味覺感知與食物成分反應)。A 中饅頭含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分解為麥芽糖,產生甜味,屬于化學變化,原理相似。B 吹氣球、C 剪頭發(fā)均為形狀或體積改變,屬于物理變化,無新物質生成,與題干原理不同。11.紫甘藍溶液是天然酸堿指示劑,遇酸性物質變紅,遇堿性物質變藍或綠,遇中性物質不變色。A 白醋含醋酸,呈酸性,倒入后溶液變紅;B 小蘇打(碳酸氫鈉)水溶液呈堿性,會使溶液變藍;C 鹽水(氯化鈉溶液)呈中性,溶液顏色不變。12.【答案】(1)吸收水分,保持干燥;空氣(2)保持干燥;涂油漆(3)和試管③中的水量是一樣的,即(4)①④(5)B【知識點】生銹【解析】【分析】(1)對比實驗要注意變量的控制,使得每組實驗只有一個變量。試管②中干燥劑的作用是吸收試管中的水分,保持干燥,這樣試管②中的鐵釘就只與空氣接觸。對比試管①和試管③的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一段時間后,試管①中的鐵釘沒有變化,而試管③中的鐵釘生銹了,是因為試管①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缺少了空氣。(2)實驗表明鐵生銹需水和氧氣共同作用。試管②干燥環(huán)境下鐵釘不生銹,故保持干燥可防銹;試管①雖接觸氧氣但無水也不生銹,說明隔絕水或氧氣(如涂油、噴漆等)能阻斷生銹條件。可以通過保持干燥、刷油漆等方法來防止生銹。(3)對比實驗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為了探究鐵在海水中是否更容易生銹,所以唯一的變量是水不一樣,一個是海水,一個是淡水,其余條件比如水量都一樣。(4)①地殼運動埋動植物遺體,無新物質生成,屬物理變化;②植物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生成新物質,屬化學變化;③生物遺骸高溫高壓轉化為石油,有新物質生成,屬化學變化;④土壤顆粒移動形成新地貌,僅為物質位置或形態(tài)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物理變化。(5)A中提取青蒿素合成藥品,通過化學變化治療疾病,帶來便利;B 化石燃料使用雖提供能源,但造成海水酸化(化學變化),屬于環(huán)境危害,非便利;C 石油經化學加工制成礦泉水瓶,方便生活,屬化學變化帶來的便利。(1)對比實驗要注意變量的控制,使得每組實驗只有一個變量。試管②中干燥劑的作用是吸收試管中的水分,保持干燥,這樣試管②中的鐵釘就只與空氣接觸。對比試管①和試管③的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一段時間后,試管①中的鐵釘沒有變化,而試管③中的鐵釘生銹了,是因為試管①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缺少了空氣。(2)鐵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時容易生銹,因此隔絕水或氧氣可以防止鐵制品生銹,比如保持干燥、涂油等。(3)對比實驗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為了探究鐵在海水中是否更容易生銹,所以唯一的變量是水不一樣,一個是海水,一個是淡水,其余條件比如水量都一樣。(4)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化學變化。正是這些變化,給予了人類生存所需的各種物質和條件。植物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養(yǎng)分與氧氣、古代生物遺骸經過高溫高壓逐漸轉化為石油都屬于化學變化;地殼的運動不斷地將動植物遺體埋入地下、土壤顆粒被風吹或水流沖刷而移動產生的新地貌屬于物理變化。(5)A.科學家利用植物提取青蒿素合成藥品,屬于化學變化給人們帶來的便利;B.化石燃料的廣泛使用造成海水酸化,錯誤;屬于化學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危害。C.利用石油制成方便攜帶的礦泉水瓶,屬于化學變化給人們帶來的便利。13.【答案】C【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生物多樣性的核心是物種多樣性,調查校園生物多樣性需統(tǒng)計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A “種類科目” 表述不規(guī)范,科目是分類學層級,非調查基礎;B “種類數(shù)目” 側重數(shù)量統(tǒng)計,而生物多樣性更強調種類的多樣性;C “生物種類” 直接對應物種多樣性調查的核心內容,符合研究需求。14.【答案】C【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動物糞便可作為存在證據(jù),雖未直接看到動物,仍應計入種類調查,避免遺漏物種,C 行為不合理。A 先選感興趣生物設計調查表,符合調查邏輯;B 記錄不認識動植物特征并查閱資料,有助于準確識別物種,均為合理行為。15.【答案】B【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變異指親子代及子代個體間的差異,不同顏色三角梅的出現(xiàn)屬于變異現(xiàn)象,故 B 正確。A 錯誤,紫色三角梅后代可能因遺傳變異出現(xiàn)其他顏色;C 錯誤,生物性狀由遺傳物質控制,也受環(huán)境影響,三角梅顏色并非只與遺傳變異有關。16.【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分類【解析】【分析】草質莖質地柔軟、木質部不發(fā)達,菊花莖稈符合這一特征,屬于草質莖。而鳳凰木和荔枝樹均為木本植物,莖稈木質化程度高、堅硬,屬于木質莖,因此 A、B 錯誤。17.【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巢穴【解析】【分析】盲眼蜘蛛視力退化但觸覺敏感,這是對黑暗環(huán)境的適應。暗無天日的洞穴中光線極弱,生物視覺作用受限,觸覺成為更重要的感知方式,符合其特征。而茂密叢林和廣闊草原有一定光線,生物通常需良好視力,故 A、B 錯誤。18.【答案】(1)②③⑤⑨(2)二歧分類法(3)化石(4)校園內的動植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或者: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和居所,動物的尸體和糞便可以給植物提供養(yǎng)分,幫助植物更好的生長【知識點】植物的分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1)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多數(shù)有兩對翅膀,一般卵生。蜻蜓、螞蟻、蟬和蝴蝶都屬于昆蟲。(2)二歧分類法是將分類對象按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qū)別,逐步分成相對的兩類,直到將所有分類對象區(qū)分清楚的方法。(3)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能直接反映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科學家通過對比古代蕨類植物化石與現(xiàn)代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可分析其演化歷程中的異同,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古今差異的重要依據(jù)。(4)過分析校園生物分布圖,曉光發(fā)現(xiàn)動物與植物出現(xiàn)的范圍存在大面積交叉,這是因為校園內的動植物存在有趣的關系,比如植物給動物提供了棲息地,動物給植物提供養(yǎng)料等。(1)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多數(shù)有兩對翅膀,一般卵生。蜻蜓、螞蟻、蟬和蝴蝶都屬于昆蟲。(2)二歧分類法是一種科學的分類法,它確定一個標準,將不同種類的生物按這個標準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xù)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3)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科學家通過將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與觀察到的現(xiàn)代生物特征進行比較,可以推測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4)過分析校園生物分布圖,曉光發(fā)現(xiàn)動物與植物出現(xiàn)的范圍存在大面積交叉,這是因為校園內的動植物存在有趣的關系,比如植物給動物提供了棲息地,動物給植物提供養(yǎng)料等。19.【答案】(1)C(2)遺傳(3)保護環(huán)境,分類垃圾;綠色出行【知識點】保護環(huán)境;遺傳【解析】【分析】(1)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關鍵區(qū)別并非有無翅膀(如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有翅膀),而是繁殖方式(鳥類卵生,多數(shù)哺乳動物胎生)、體表特征(鳥類有羽毛,哺乳動物多為毛發(fā))等。A、B 正確,生物個體間普遍存在差異,遺傳變異使鳥類 “相貌” 也具獨特性,故 C 錯誤。(2)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本能行為,由遺傳物質決定,無需后天學習。候鳥每年規(guī)律性遷徙是典型的先天性行為,這種行為能幫助它們適應環(huán)境變化(如獲取食物、繁殖),體現(xiàn)了動物在行為方式上的本能遺傳現(xiàn)象,與后天學習形成的行為有本質區(qū)別。(3)2025 年國際生物多樣性主題聚焦 “從協(xié)議到行動:復原生物多樣性”,核心在于推動公眾參與生態(tài)修復與保護。參與志愿活動可直接助力棲息地恢復,科普宣傳能提升群體保護意識,兩者均符合 “力所能及” 且緊扣主題的行動邏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小學生可以參與植樹造林活動,不食用野生動物,不購買野生動物制品,節(jié)約水、電、煤氣,避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減少塑料制品及一次性紙杯和餐具的使用,垃圾分類投放,綠色出行,學習并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等。(1)A.世界上找不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也找不到外表特征一模一樣的鳥,正確;B.和人的相貌特征一樣,鳥類的“相貌特征”也存在遺傳變異現(xiàn)象,正確;C.鳥類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區(qū)別是有沒有翅膀,錯誤;鳥類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區(qū)別是繁殖方式。(2)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xiàn)象稱為遺傳。候鳥每年規(guī)律性的遷徙行為是鳥類生來就有的,這屬于遺傳現(xiàn)象。(3)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小學生可以參與植樹造林活動,不食用野生動物,不購買野生動物制品,節(jié)約水、電、煤氣,避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減少塑料制品及一次性紙杯和餐具的使用,垃圾分類投放,綠色出行,學習并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等。20.【答案】A【知識點】探索宇宙【解析】【分析】肉眼可見的星星中,恒星能自主發(fā)光,如太陽;行星、衛(wèi)星自身不發(fā)光,靠反射恒星光線發(fā)亮,且數(shù)量較少(如金星、月球)。深圳西涌能看到的近 1500 顆星多為遙遠恒星,因市區(qū)光污染遮擋才只能看到 21 顆,故這些星主要屬于恒星。21.【答案】B【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太陽黑子、耀斑、太陽風等活動均會對地球產生影響,耀斑爆發(fā)會釋放高能粒子干擾電離層,太陽風可引發(fā)極光甚至影響電網(wǎng);A 正確,黑子爆發(fā)伴隨強烈電磁輻射會干擾地球磁場和通訊;C 正確,黑子因溫度低(約 4000K)比周圍(約 6000K)暗,故 B 錯誤。22.【答案】C【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使用活動星盤觀星時,應先抬頭觀察頭頂星空,確定當前方位和時間,再將星盤調整至對應狀態(tài)低頭查看,而非先低頭觀察星盤;A 正確,北斗七星勺口兩顆星連線延長約 5 倍處為北極星;B 正確,對照星座圖可通過北斗七星定位其他星座,故 C 錯誤。23.【答案】B【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夏季大三角由天琴座的織女星、天鷹座的牛郎星(河鼓二)和天鵝座的天津四組成,三顆星構成明顯的直角三角形。星宿二是天蝎座主星,天狼星屬大犬座,均不屬于夏季大三角,故 B 正確。24.【答案】C【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星座是地球視角下恒星的視覺組合,實際距離差異大,如北斗七星間距從 78 光年到 124 光年不等,A 錯誤;星的亮度由自身發(fā)光能力和距離共同決定,僅靠亮度無法判斷遠近,B 錯誤;從不同視角看星座投影不同,說明星座是地球視角的恒星視覺圖像,C 正確。25.【答案】(1)地球、太陽和月球三者成一條直線,且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2)A(3)太陽模型改為可發(fā)光的燈泡;增加可運行的地球繞日軌道和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等【知識點】月食【解析】【分析】(1)照片一中北美洲的日全食是月球完全擋住太陽的現(xiàn)象,照片二從月球角度拍攝到地球被月球陰影覆蓋,均印證了 “日月地共線時月球遮光” 的原理。這是由于月球公轉軌道與日地連線重合時,形成的典型天文現(xiàn)象。(2)A.凌日時金星只能擋住一小部分太陽,是因為金星離地球比較遠,正確;B.兩種天文現(xiàn)象的發(fā)生原理都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錯誤;日食是因為衛(wèi)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金星凌日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C.觀察月食時需佩戴專門的遮光眼鏡,但觀察凌日現(xiàn)象則不用,錯誤;觀察凌日現(xiàn)象更需要戴專門的遮光眼鏡。(3)日食成因是月球運行至日地之間遮光。原圖未 “三星共線” 。增加旋轉裝置能直觀呈現(xiàn)月球公轉時遮擋太陽的過程,契合日食發(fā)生的時空原理,使模型更準確反映天文現(xiàn)象本質。(1)日食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當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中間時,且太陽、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時,月球是不透光的球體,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陽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從而發(fā)生日食現(xiàn)象。(2)A.凌日時金星只能擋住一小部分太陽,是因為金星離地球比較遠,正確;B.兩種天文現(xiàn)象的發(fā)生原理都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錯誤;日食是因為衛(wèi)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金星凌日是因為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C.觀察月食時需佩戴專門的遮光眼鏡,但觀察凌日現(xiàn)象則不用,錯誤;觀察凌日現(xiàn)象更需要戴專門的遮光眼鏡。(3)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處于月球的陰影中,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fā)生了日食。太陽是可以發(fā)光的恒星,所以可以用發(fā)光的燈泡來做太陽模型;增加可運行的地球繞日軌道和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等,這樣可以更加清楚觀察到日食的形成。26.【答案】(1)地球;木星;土星(2)(3)C(4)“神州”系列載人飛船;“天宮”空間站【知識點】太陽系【解析】【分析】(1)太陽系八顆行星中,地球因獨特的環(huán)境條件孕育生命;木星作為氣態(tài)巨行星,體積和質量均居首位;土星的光環(huán)由無數(shù)小顆粒組成,是其最鮮明的特征,三者均為太陽系中具有典型標識的行星。(2)在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遠近的數(shù)據(jù)時,將海王星放在紙帶的第45格,海王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600萬千米,大致是1格代表10000萬千米,按這樣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地球應該第2格,木星應該放在8格,土星應該放在第14格。(3)宇宙中包含無數(shù)星系,銀河系是其中之一,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普通的恒星系,由太陽、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等組成。C正確。(4)自 1999 年首飛以來,成功將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多位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xiàn)了載人航天從無人試驗到多人多天、太空出艙、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等重大突破,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4 年啟動,陸續(xù)完成 “繞、落、回” 三步走戰(zhàn)略。嫦娥三號實現(xiàn)月球軟著陸,嫦娥四號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嫦娥五號成功采樣返回,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在無人探測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后續(xù)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奠定基礎。(1)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①號是地球,它是目前唯一一顆發(fā)現(xiàn)存在生命的行星;②號是木星,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③號是土星,它擁有美麗的光環(huán)。(2)在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遠近的數(shù)據(jù)時,將海王星放在紙帶的第45格,海王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600萬千米,大致是1格代表10000萬千米,按這樣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地球應該第2格,木星應該放在8格,土星應該放在第14格。(3)天文學家把銀河系與所觀察到的所有河外星系統(tǒng)稱為總星系。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小星系;而河外星系比銀河系大得多,所以宇宙、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中,宇宙最大,銀河系排在第二位,接著是太陽系,地月系最小。(4)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過程。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fā)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wèi)星、“玉兔”號月球車、“祝融”號火星車等都順利實施。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