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三新”協同教研共同體高一聯考地理試卷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報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必修2第一章至第四章。如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的大慶是中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其人口變化與石油工業的發展緊密相關,人口發展歷程也極具代表性。圖1示意1959一2020年大慶人口變化情況(性別比為每100名女性對應的男性長數量)。據此完成1一2題。骨總人口(萬人)8■性別比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量雖景母彌是新盞8s旅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年份圖11.從圖文材料可知,大慶從1959年到2020年A.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持續上升B.男性人口數量呈現持續下降趨勢C.總人口數量始終保持上升態勢D.性別結構從基本均衡轉為嚴重失衡2.2020年大慶市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可能有①醫療水平領先全國平均水平,人均壽命長②石油資源枯竭導致經濟衰退,青壯年外流③油田開發初期遷人人口集中進人老齡期④獨特的氣候造就冰雪王國,吸引養老移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劑墨脫縣位于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氣候濕潤多雨,森林覆蓋率超過70%。當地門巴族和珞巴族的傳統民居為干欄式建筑,多采用木結構,底層架空,上層住人,屋頂呈“人”字形,坡度較大。圖2為墨脫干欄式民居圖。據此完成3一4題。【高一地理第1頁(共6頁)】3.下列關于墨脫干欄式民居的敘述,正確的是A.底層架空是為了通風防潮,阻隔地面濕氣B.屋頂坡度大主要是為了防止冬季積雪壓塌屋頂C.采用木質結構主要是為了減輕地質災害D.“人”字形屋頂設計主要是為了抵御峽谷強風4,近年來,墨脫新建民居中干欄式建筑減少,鋼筋混凝土結構增圖2多,為保護墨脫傳統干欄式民居,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對傳統民居進行商業改造,提高商業價值B.限制鋼筋水泥的使用,以椎廣干欄式建筑C.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推廣民居體驗活動D.由政府統一規劃,所有民居恢復干欄式風格金寨縣曾經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6年被列為安徽省首批“返鄉創業試點縣”,依托大別山旅游資源,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2021年已成功脫貧。圖3為金寨縣2010一2022年常住人口與產業結構圖。據此完成5一7題。10025032010201520202022{第三產業們第產業了第產業一一常住人口圖35.讀圖,關于金寨縣常住人口及產業結構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010一2015年:第一產業產值減少,常住人口減少B.2015一2020年: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常住人口增多C.2020一2022年:第三產業比重下降,常住人口增多D.20102022年:第二產業比重持續下降,常住人口先減后增6.推測2015年后金寨縣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A大城市戶籍政策限制收緊B.金寨縣生態環境良好C.金寨縣產業結構優化、政策支持D,城鄉收人差距擴大7.要進一步促進縣域城鎮化,有專家建議要重,點處理好“山水和城”“產業和城”“新城和舊城”的關系,下列措施中符合這一理念且合理的是①推動公園、綠地和湖泊水系建設,構建“城在山水間”的生態格局②放開戶籍限制,增強縣城人口吸引力③縣城合理布局產業園,實現產城融合④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激發縣城經濟活力⑤改造舊城時避免“千城一面”,保留地域特色文化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G10綏滿高速公路(綏芬河一滿洲里)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國家戰略通道。其中哈爾濱至大慶段穿越扎龍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該段工程建設采用以橋代路方案,橋面平均高度8m,橋墩【高一地理第2頁(共6頁)】2025年“三新”協同教研共同體高一聯考地理試卷參考答案1.A由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及總人數的變化,可知A正確;男性人口比例下降(1960年性別比130,2020年性別比101),但絕對數量受總人口增長影響,呈波動上升趨勢,故B錯誤;2010一2020年總人口數量減少,沒有“持續”上升,C錯誤;由圖可知,大慶人口性別比由嚴重失衡轉為基本均衡,D錯誤。故A選項正確。2.B資源型城市經濟衰退,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導致老年人口占比高,②正確;油田大開發時集中遷入的勞動力,隨時間變化集中進人老年期,③正確;大慶醫療水平與全國相當,非長壽主要原因,①錯誤;冬季寒冷漫長,無顯著養老吸引力,④錯誤。故B選項正確。3.A墨脫氣候濕熱,架空層可防潮、通風,A正確:當地降水以雨為主,坡度大是為了排水,而非防積雪,B錯誤;木質結構反映森林資源豐富,與地質災害無關,C錯誤;“人”字形屋頂的主要功能是排水,而非防風(當地風力不突出),D錯誤。故A選項正確。4.C對傳統民居進行單純的商業改造,可能破壞其原有的結構、風貌和文化內涵,A錯誤;限制鋼筋水泥的使用來推廣干欄式建筑不太現實,B錯誤;通過發展旅游,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墨脫傳統干欄式民居的文化價值和獨特魅力,從而提高人們對傳統民居保護的重視程度,民居體驗活動可以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進而激發他們保護傳統民居的積極性,C正確:由政府統一規劃,讓所有民居恢復干欄式風格不切實際,D錯誤。故C選項正確5.B讀圖可知,2010一2015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非產值減少,A錯誤;2015一2020年,金寨縣第三產業比重明顯上升,同時常住人口數量也有所增加,B正確:2020一2022年第三產業比重上升,C錯誤;2010一2022年第二產業比重先增后減,非持續下降,D錯誤。故B選項正確。6,C結合圖文材料可以看出,金寨縣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成為返鄉創業試點縣,說明政策支持,C正確:大城市戶籍政策收緊,勞動力不一定回流,A錯誤;生態環境良好不是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B錯誤;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會促使人口外流而非回流,D錯誤。故C選項正確。7.A①體現了“山水和城”的和諧關系,符合生態宜居的發展理念;縣城戶籍對人口吸引力不大,且不符合題意的“山水和城”“產業和城”“新城和舊城”的關系,②錯誤;③符合“產業和城”;縣域城鎮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沒有優勢,應根據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產業,④錯誤;⑤體現了“新城和舊城”協調發展。故A選項正確。8.B以橋代路可以減少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分割,保持濕地水文連通性,保障物種遷徙通道暢通,符合生態保護的核心目標。其他選項(如凍土、降雪、耕地)并非該路段的主要考量。故B選項正確。9.D橋面平均高度對濕地氣候的影響較小,A錯誤;扎龍濕地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不是大型船舶通行的航道,B錯誤;扎龍濕地不是以洪水泛濫為主要特征的區域,工程設計的重點是保護濕地生態,C錯誤;扎龍濕地是眾多鳥類的棲息地和遷徙通道,橋面平均高度8m,能夠為鳥類飛行留出足夠的空間,減少對鳥類飛行的干擾,降低鳥類驚飛頻次,這對保護濕地內的鳥類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故D選項正確。【高一地理·參考答案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三新協同教研共同體高一聯考地理試卷.pdf B000679601_536A_9地理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