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11章 機械與功第2節 滑輪1.通過觀察與實驗,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結構,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2.實驗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3.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與杠桿的聯系。4.了解滑輪組的省力和距離的特點。港口的起重機一次就能把幾噸重的貨物吊起,你知道起重機是怎樣把它們拉上去的嗎?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能繞軸轉動的輪子。凹槽輪子軸知識點一:滑輪及其分類動滑輪:使用滑輪時,滑輪的軸能隨物體一起運動。定滑輪:使用滑輪時,其軸固定不動的滑輪。仔細觀察這兩個滑輪有什么特點 思考那么定滑輪有怎樣的特點呢 知識點二:定滑輪及其特點探究定滑輪的特點用彈簧測力計鉤住繩子的一端,然后豎直向下拉動,使繩子另一端的鉤碼緩慢上升(或保持靜止),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比較鉤碼所受重力大小和彈簧測力計示數的關系。改變鉤碼個數,重復上述操作,你可得出什么結論 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重復上述操作,你又可得出什么結論 次數 鉤碼所受重力G/N 鉤碼移動的方向 鉤碼上升的距離 h/m 測力計讀數 F/N 拉力的方向 測力計移動的距離 s/m1 2 豎直向上 0.1 2 豎直向下 0.12 2 豎直向上 0.1 2 水平 0.13 1 豎直向上 0.1 1 豎直向下 0.14 2 豎直向上 0.1 2.2 豎直向下 0.15 4 豎直向上 0.1 4.3 豎直向下 0.1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F1F2OL1=L2F2F1OL1=L2L1L2L1L2等臂杠桿 L1=L2 ,F1=F2使用定滑輪為什么不省力?F=G不 省力s=h不 省距離改變拉力方向,拉力大小 不變 。定滑輪的實質使用定滑輪在右圖中,小明用力將物體提到高處。和同學討論,你們都在哪些場合見過小明使用的這種滑輪,它能帶來哪些方便?雖說不能省力,但可以把上提改為下拉如升旗時旗桿頂端滑輪是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的位置隨被拉物體一起改變根據力的平衡條件,重物所受重力G的大小與來自兩段繩子的拉力F1、F2的合力相等。思考:動滑輪有什么特點?知識點三:動滑輪及其特點1. 動滑輪兩端繩子的拉力是否相等?2. 使用動滑輪提重物有什么優越性?【提出問題】使用動滑輪動滑輪、鉤碼若干、彈簧測力計2個、細繩、鐵架臺、刻度尺【實驗材料】1. 按圖組裝實驗裝置。【設計實驗】2. 在動滑輪下方懸掛所受重力為G的鉤碼,讀出彈簧測力計實數F1和F2,看看是否相等。用F2豎直向上勻速拉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鉤碼升高的高度H1和手拉彈簧測力計將動滑輪上繩子的自由端提起的高度H2。3. 將測量的物理量填入下表并完善下列表格。改變鉤碼個數,重復上述實驗過程。【設計實驗】次數 直接測量的物理量 計算物理量 GH1 F2H2123G/NF1/NF2/NH1/mH2/m獲得多組數據,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可以得到以下關系:F1_____F2,G=_____;H1_____H2。相對于定滑輪,用動滑輪提起重物,如果忽略滑輪的自重、繩重及摩擦,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動一倍的距離。=F1+F2F1F2OL1L2L1 =2L2F1F2O省力杠桿: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F1=F2省力s=2h費 距離力的方向 改變 。F1L2OL1動滑輪的實質拉力方向改變,拉力大小 改變定滑輪 動滑輪拉力端移動距離 等于物體移動的距離 等于物體移動距離的2倍省力情況 不省力 省一半力能否改變力的方向 能 不能實質 等臂杠桿 省力杠桿歸納小結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能否有這樣一種機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呢?滑輪組: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組成的裝置。滑輪組特點:既能省力又能改變作用力的方向,但要費距離。想一想:還有別的繞線方法嗎 知識點四:滑輪組滑輪的組合如圖分別是兩種形式的滑輪的組合。分析:這樣的組合各有什么特點?【實驗步驟】a. 如圖甲,勻速豎直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勻速上升,將拉力方向和示數記錄在實驗表格中;b. 分別按照圖乙、丙所示方式組裝滑輪組,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測出鉤碼受到的重力、鉤碼上升的高度、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并記錄在實驗表格中。甲乙丙探究滑輪組的特點實驗序號 重物移動的距離h/m 拉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m 拉力的方向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甲乙丙0.10.1向上20.10.2向下10.10.3向上0.67乙丙n = 2s=2hF= Gn = 3s =3hF= G滑輪組的特點:(1)動滑輪被幾段繩子承重,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①n為動滑輪上承重的繩子股數;②此時未計滑輪自重和繩子與滑輪的摩擦。若不計摩擦但要考慮滑輪自重,則(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等于物體上升的距離的n倍:s繩=nhv繩=nv物確定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n在定、動滑輪之間畫一條虛線,將它們隔離開,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 n 即為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分割法1 21 2 31 2 3 4n = 2n = 3n = 4練一練: 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物從地面提升到樓頂,要求繩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請你用筆畫線代替繩子,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方法。F思路分析:反繞法1. 豎直方向滑輪組的計算滑輪組的計算中等量關系的歸納2. 水平方向滑輪組的計算滑輪使用時,軸固定不動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實質是等臂杠桿滑輪組定滑輪動滑輪使用時,軸跟物體一起運動省力但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費距離1.定滑輪左端繩子下端掛著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輪右端的繩子自由端分別沿三個方向用力(如圖所示),力的大小分別為:F1、F2、F3,則 (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個力一樣大DF2F1F32. 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勻速提升總重為 250 N 的水桶。若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摩擦,則人對繩子A端的拉力大小為______N;若實際測得A端的拉力大小為 135 N,不計繩重及摩擦,則動滑輪重______N。125203.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了泥潭中,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安裝滑輪,均可將汽車從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車的動力比阻力小800N,則甲圖中人拉動汽車的拉力至少為_____N,乙圖中人拉動汽車的拉力至少為 N,其中比較省力的是 圖。(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800400乙甲乙4.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每個滑輪重50N,用這個滑輪組把質量為 40 kg 的重物在2s內勻速提升 2m。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 N/kg,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 150 NB.重物上升的速度是1m/s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2 m/s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