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二節 熔化和凝固情景導入澆鑄零件美麗冰掛流淚蠟燭物質從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叫作物態變化。固態 液態 氣態固態 液態 氣態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凝固新課探究思考物質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條件?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律一樣嗎?提出問題:不同物質在由固態變成液態的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相同嗎?猜想假設:熔化過程中一定要加熱,所以物質一定要吸收熱量。這時溫度可能也是不斷上升的。實驗器材與裝置:蜂蠟海波記錄數據:將溫度計插入試管后,待溫度升至 40 ℃ 左右時開始,每隔 1 min 記錄一次溫度;在海波或蜂蠟完全熔化后再記錄 4~5 次。時間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海波 溫度/℃實驗現象蜂蠟 溫度/℃實驗現象分析數據:時間/min溫度/℃海波熔化的圖像蜂蠟熔化的圖像時間/min溫度/℃討論:海波和蜂蠟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實驗結論:時間/min溫度/℃海波的熔化特點在一定溫度下熔化,熔化時不斷吸熱但溫度不變。蜂蠟的熔化特點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化時不斷吸熱且溫度不斷升高。定義 特點 常見物質晶體 具有確定熔化 溫度的固體 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固態的海波、冰、各種金屬、萘、天然水晶、食鹽等非晶體 沒有確定熔化 溫度的固體 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固態的蜂蠟、石蠟、 松香、玻璃、橡膠、 塑料等根據各種固體熔化的特點不同,可以將固體分為兩類:晶體和非晶體。常見的晶體冰海波各種金屬天然水晶食鹽萘明礬常見的非晶體石蠟蜂蠟松香玻璃瀝青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一些物質的熔點物質 熔點/℃鎢 3414鐵 1538銅 1083金 1064物質 熔點/℃銀 962鋁 660鉛 327錫 232物質 熔點/℃萘 80.5海波 48.5冰 0固態水銀 ﹣38.8物質 熔點/℃固態酒精 ﹣117固態氮 ﹣210固態氧 ﹣218.8固態氫 ﹣259★同種物質的凝固點和熔點相同。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熔化和凝固規律的應用。古代鑄鐘圖(出自《天工開物》)交流討論:能否用鋁制的容器熔化銅或錫?在南極考察站能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室外的氣溫嗎?用鋁制的容器不能熔化銅,但能熔化錫。因為鋁的熔點低于銅的熔點,但高于錫的熔點。南極的最低氣溫低于水銀的凝固點,水銀在此環境下會凝固而呈固態,因而在南極考察站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室外的氣溫。課堂小結1.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2.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3.晶體: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4.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5.非晶體:沒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6.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自我檢測1.超市里出售的海鮮周圍要鋪一層碎冰塊,這是因為冰塊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要_______(選填“放”或“吸”)熱,從而起到降溫保鮮的作用。2.把一塊溫度為-6℃的冰從室外拿到室溫為22 ℃的房間內,它會不會立即開始熔化 為什么 熔化吸冰塊不會立即熔化。冰是晶體,熔化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一是溫度要達到熔點,二是熔化過程中要繼續吸熱。所以把一塊溫度為-6℃的冰從室外拿到室溫為22℃的房間內,冰要先吸熱升溫,當溫度升高到0℃時,繼續吸熱才開始熔化。3.糖畫(圖甲)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用糖汁在石板上畫出戲曲人物、小動物等造型,待糖汁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工乙藝師吹制玻璃工藝品的過程中(圖乙),需不斷給玻璃加熱使玻璃處于比較軟的狀態。在對玻璃加熱的過程中,玻璃的溫度不斷升高,并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所以玻璃是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凝固非晶體4.某探究小組的同學用圖1.2-9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種晶體熔化的特點。(1)圖1.2-9所示實驗的一個不當之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使晶體受熱均勻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試管中晶體的上表面高于燒杯中水的上表面,受熱不均勻 采用水浴法加熱(或用攪拌勺攪拌晶體)(2)改正不當之處后進行實驗,待溫度升高到40 ℃,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圖1.2-10所示的圖像,則該晶體的熔點是______℃,熔化過程經歷了______ min。48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