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二5月聯考
地理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考試時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為我國東南丘陵地區某處采樣點的土壤剖面(0-80厘米)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圖中土壤剖面,土層甲、乙、丙對應正確的是( )
A. 淋溶層、淀積層、母質層 B. 腐殖質層、淋溶層、母質層
C. 有機層、腐殖質層、淋溶層 D. 腐殖質層、淋溶層、淀積層
2. 圖中土層乙的典型特征是( )
A. 顏色灰白,質地疏松 B. 礦物質淋失,黏粒累積
C. 富含腐殖質,呈深黑色 D. 結構致密,銹斑密布
2025年3月9日,熱帶氣旋“阿爾弗雷德”在澳大利亞登陸,受其影響,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出現破壞性大風和強降雨。下圖為澳大利亞某沿海城市街道被洪水淹沒的場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 此次淹沒街道的洪水主要參與( )
A. 海陸間循環 B. 海上內循環 C. 陸地內循環 D. 海上大循環
4. 下列措施中,既能緩解內澇又能改善水質的是( )
A. 拓寬硬化排水溝渠 B. 建設地下雨水調蓄池
C. 鋪設陶瓷透水磚 D. 興建污水處理廠
在覆蓋層較厚、坡度較大的坡地,沿等高線修筑水平溝,可以攔截坡地上游降雨徑流,防治水土流失。水平溝的設計和修筑需依據坡面坡度、土層厚度、土質和雨量而定。如圖為某地水平溝景觀。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5. 在陡坡、雨量大的坡地修筑水平溝時,應使( )
A. 溝距大、溝深而窄 B. 溝距小、溝深而窄
C. 溝距大、溝寬而淺 D. 溝距小、溝寬而淺
6. 在每一條水平溝內,每隔5~10米,會留一道高度為溝深1/2~1/3的土擋,其主要目的是( )
A. 減少溝內水的流動 B. 增加溝埂的穩定性
C. 減少修筑工程量 D. 方便溝谷上下通行
北京時間2025年1月19日,執行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大洋隊在阿蒙森海成功回收中國首套極地深水生態潛標。這套潛標于2024年初布放在水深約3000m處,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光學和聲學方式對上層海洋磷蝦進行長周期探測。成功回收后,考察隊員對收集到的參數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南極主要生物種群狀態及氣候變化的潛在影響。下圖示意阿蒙森海位置及南極周邊海域磷蝦密集區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 推測此次我國極地深水生態潛標放置于阿蒙森海的原因有( )
①受暖流影響,海水溫度較高 ②非磷蝦密集區,探測數據更科學
③海冰融化較快,對氣候變化敏感 ④海域面積廣闊,受風浪影響較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南極磷蝦種群波動可反映( )
A. 南極臭氧空洞變化 B. 厄爾尼諾事件頻率
C. 拉尼娜事件頻率 D. 西風帶強度變化
9. 我國極地深水生態的研究,將有利于( )
①增強中國在南極科學研究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②填補極地深海觀測的空白,推動了中國在極地觀測技術和裝備研發方面的進步
③促進南極地區漁業資源的大規模商業化開發
④揭示極地深海生態系統的動態變化規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圖為某大洲沿50°N的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10. 該大洲( )
A. 是緯度最高的大洲,部分地區有極晝極夜現象
B. 是面積最小的大洲,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帶
C. 人口以白色人種為主,居民生活水平較高
D.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中間高、東西低
11. a、b平原的共同特征是( )
A. 水汽來源相同 B. 地形成因相似 C. 河流流向相近 D. 氣候類型相同
12. 相比a平原,b平原更適合糧食作物生產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土壤更肥沃②降水更豐富③光照更充足④氣候更溫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我國318國道大致沿30°N緯線延伸(如圖),沿線景觀極為豐富,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暑假,小明一家準備從上海出發沿318國道進行自駕游。完成下面小題。
13. 景觀大道從東向西經過的地形區有( )
A. 東南丘陵、黃土高原、青藏高原 B.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東南丘陵
C. 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4. 小明在分析318國道沿線景觀極為豐富的原因時,以下最合理的是( )
A. 途徑第一、第二階梯,地表高低起伏大 B. 穿越橫斷山區,氣候垂直變化大
C. 經歷我國農牧區之間,文化差異大 D. 貫穿我國東西部地區,地形、氣候差異大
深圳全至科技創新園,原為傳統低端制造行業。2011年拆除部分廠房,建設高層廠房(工業上樓),工業空間從原來5萬平方米拓展至13萬平方米。企業前端研發和辦公,后端生產,滿足智能制造企業研發生產一體化需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 推動深圳全至科技創新園實施“工業上樓”的根本原因是( )
A. 政策鼓勵產業轉型升級 B. 城市土地供應日趨緊張
C. 智能制造技術快速迭代 D. 勞動力成本顯著上升
16. 推測適合“工業上樓”的產業有( )
①集成電路 ②醫療保健 ③化學纖維 ④生物制藥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山火,又稱林火,通常是由氣候因素引起。2025年1月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以下簡稱加州)南部地區爆發了大范圍的山火,其中,洛杉磯附近的山火火勢最為嚴重。此次山火持續時間長、過火面積大、滅火難度大、造成的損失大。通常,加州山火在夏秋季更為常見,而此次在冬季爆發如此大規模的山火實屬罕見。下圖示意美國加州的地理位置。
(1)從氣候的角度,解釋加州大規模山火冬季罕見的原因。
(2)推測2025年1月山火期間加州氣候異常的表現,并說明其對本次山火嚴重程度的影響。
(3)簡述山火作為氣候災難對大氣環境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植物工廠里的水稻采用垂直立體多層空間無土栽培技術,可智能控制水肥光熱條件,并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需求,精準補光,讓水稻生育期減半,實現全年不分季節連續繁育(一年可收獲五茬)。這項技術先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廠試驗成功,由于成本較高,科研團隊把目標瞄準了新疆和田。新疆和田位于昆侖山山麓綠洲地帶,氣候干旱,但地下水豐富。2024年4月,新疆和田沙漠溫室的植物工廠里首次試種快速繁育水稻成功,水稻一畝地一年產量就能達到5000公斤,助力我國糧食安全。下圖示意和田地理位置及和田沙漠溫室、水稻垂直立體栽培景觀。
材料二:以色列利用海水淡化與LED補光等智能農業技術,并投入精密灌溉系統和智能監控系統,在沙漠地區實現植物工廠商業化運營。2024年,其水稻畝產達6000公斤,其水稻主要銷往歐美等地區,但其水稻種植成本是新疆和田的2倍。
(1)評價新疆和田發展沙漠溫室農業的水資源條件。
(2)與傳統水稻種植相比,說明植物工廠在以色列推廣的主要制約因素。
(3)與四川成都植物工廠相比,說明新疆和田植物工廠種植水稻的成本優勢。
19.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今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區年日照時數呈現顯著變化。
材料二: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設大規模太陽能利用基地,將在哈密、吐魯番等地區規劃建設一批大型光伏并網電站以及3-5個太陽能綜合利用示范區。
材料三: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轄區阿拉善盟,地處荒無人煙的巴丹吉林沙漠深處,海拔約1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塊小綠洲。它距離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線距離超過200千米。2025年4月17日17分我國的神舟二十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
(1)推測青藏高原年日照時數變化的趨勢,并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
(2)讀材料二,簡析在新疆建設大型光伏電站,開發利用太陽能的有利條件。
(3)我國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飛船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讀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試評價該基地作為衛星發射場的條件。
2024—2025學年度高二5月聯考
地理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考試時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2題答案】
【答案】1. D 2. B
【3~4題答案】
【答案】3. A 4. C
【5~6題答案】
【答案】5. B 6. A
【7~9題答案】
【答案】7 C 8. D 9. B
【10~12題答案】
【答案】10. C 11. A 12. A
【13~14題答案】
【答案】13. C 14. D
【15~16題答案】
【答案】15. B 16. A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題答案】
【答案】(1)加州主要地中海氣候,冬季受西風控制,溫和多雨,空氣、土壤濕度大,植被含水量高,火災發生頻率低;冬季溫度較低,火災發生頻率低。
(2)異常表現:降水偏少、氣溫偏高、風力異常強勁;影響:降水偏少,植被干枯,有豐富的可燃物;氣溫偏高,蒸發加劇,提高植被的易燃性;風力強勁,使火勢迅速蔓延,難以控制。
(3)短期:山火釋放大量一氧化碳、PM2.5等有害物質,影響人類健康;
長期:山火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產生溫室效應,加劇氣候變暖;破壞森林生態環境,生態系統需長時間恢復;山火產生煙霧和粉塵,使大氣能見度降低(或削弱太陽輻射,緩解氣候變暖)。
【18題答案】
【答案】(1)氣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資源缺乏;位于山麓綠洲地帶,地下水資源豐富;和田河受昆侖山冰雪融水補給,夏季水量較大。
(2)海水淡化與LED補光等技術耗電量大,能源成本高;精密灌溉與智能監控系統初期投資多,設備投入高;本地糧食需求小,出口依賴高端市場,運輸成本增加。
(3)新疆和田溫室大棚(植物工廠)建在沙漠上,土地廣闊,建設用地成本低;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同時蓄積熱量,降低能源成本和運行成本。
【19題答案】
【答案】(1)趨勢: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局部高海拔地區可能增加;
影響因素: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導致云量增加,削弱太陽輻射;西風帶北移,降水頻率變化影響日照時長;高原地區旅游業發展,空氣污染可能加劇
(2)新疆地處我國內陸地區,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強,太陽能豐富;植被稀少、荒漠面積廣,荒漠土地租金低廉。
(3)有利:地處戈壁灘中,地勢平坦開闊,人煙稀少,安全系數強;氣候干燥少雨,晴天多,云量小,大氣透明度好,可為航天發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不利:冬季嚴寒,夏季干熱,溫差大,風沙多,無霜期短,生存環境較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