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東北三省氣候冷濕,立足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東北多地推進冰雪經濟加快發展,將“冰雪天地”變成“金山銀山”。讀東北三省雪期始期終期和雪厚的分布圖,完成下題。八年級地理(人教版)8.雪期指一年內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間的時間,可以理解為當地氣溫持續低于0℃的時間。關于東北三省雪期說法正確的是(全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A.受緯度影響,由南向北雪期變長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已的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B.受海拔影響,由南向北雪期變短2.答題時,一律用2B鉛筆或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C.受降水影響,由南向北雪期變長D.受光照影響,由南向北雪期變短3.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放;右圖示意東北三省部分農作物分布,讀圖,完成下題。4.考試結束,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9.下列農作物中東北三省沒有分布的是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A.水稻B.油菜確選項,請在答題卡選擇題欄內用2B鉛筆將對應題目答親的標號涂,黑)C.玉米D.小表翼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10.20世紀90年代以來,東北三省的傳統工業在全國的優勢地位A.氣溫南寒北暖,降水東多西少B.地勢西高東低,衣業分布西牧東耕不斷下降,主要原因有C.人口、城市、交通線分布西密東疏D.經濟發展水平西高東低①產業結構單一②資源枯竭③設備老化④城市化發展2023年12月16日,入冬以來最強寒潮給我國多地帶來大幅降溫。這股“王炸級”A.①②④B.②③④寒潮一路南下,影響直抵海南,給我國約八成國土帶來降溫,全國20余個省區或被“凍哭”C.①③④D.①②③中國天氣網推出全國“凍哭”預警地圖,看哪里需要終極御寒裝備護體。讀全國“凍哭說起黃土高原,人們眼前總會浮現厚厚的黃土和千溝萬壑的大地景觀。讀黃土高原及周邊地區預警地圖及集中供暖分界線示意圖,完成2一3題。示意圖,完成11心12題。的2.在戶外最有可能被凍傷或凍僵的居民主要生活在11.黃土高原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A,位于秦嶺以南,太行山脈以東A.北方地區、青藏地區B.土地利用類型以旱地為主B.北方地區、西北地區C,地處西北地區,降水稀少C.西北地區青藏地區D.土壤肥沃,農耕文明出現晚長D.南方地區青藏地區12.“方水土養一方人”,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特有3.與圖中集中供暖分界線大致吻合的的傳統地域文化。下列傳統文化不屬于黃土高原的是地理分界線是A,陜北腰鼓B,信天游C.京D.秦腔①1月0℃等溫線黃土高原在漫長的兩三百萬年間,這片廣表的土地已經被水流剝蝕得千溝萬整、支離破碎、四分②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張粗糙的險。〔摘自路遙《平凡的世界》)根據上述回答13一14題。不③人口地理分界線13.“這片廣袤的土地已經被水流剝蝕得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④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①土質疏松②夏季多暴麗③河流結冰④植被稀少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靼讀我國北方地區示意圖,回答4~5題。14.針對該地區地表現狀的治理措施有4,北方地區①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②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退耕還林、還草③合理放牧,規定A.位于內蒙古高原以北合理的載畜量④建梯田、修筑擋土壩B.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西C.位于秦嶺—淮河以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中圖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金體會議,于2024年7月11ED.東部瀕臨南海和黃海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讀北京略圖,完成1516題。5.關于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敘述正確的是15.黨的二十屆三中金會在北京召開,體現了北京是全國①地跨寒溫帶、中溫帶與暖溫帶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②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C.經濟中心D.國際交往中心③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④“黑土地”與“紅土地”廣布16.有關北京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①背靠群山,易守難攻」“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效頭。”讀漫畫,回答6~7題。②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東南面地形平坦6.“恭饅頭”是我國地區的習俗。十八北面茶九蒸③直接頻臨渤海,海、陸、空交通便利A.南方B.北方④向西可連接黃土高原,向東出山海關可進人東北平原C.西北D.青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這一習俗的成因是該地區主要種植17.北京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下列名勝古跡不屬于北京的是A.水稻B.大豆C.小麥D.青稞A,天壇B.長城C.大三巴牌坊D.顏和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