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課外拓展性課程自制“立體”等高線周末要去登山,怎樣的路線比較好走呢?如果手頭上有一張地形圖就可以搞定了。可是等高線地形圖上山頂、山脊、山谷、鞍部等一堆的名詞就有點讓人頭大。其實不用怕,只要我們自己動下手,就可以做出一個“立體”的等高線。下次郊游登山,讓你也能牛氣哄哄的。【材料百寶箱】細鐵絲若干、細線、尖嘴鉗、筆、硬板紙【跟我一起做】1.取一幅本地某山的等高線地形圖,在硬板紙上描摹待用。 2.用細鐵絲依照硬板紙上的等高線圖形進行彎折,用尖嘴鉗進行封閉固定,形成閉合曲線。3.利用細線連接各等高線閉合曲線,注意調控各等高線之間等距并水平。 4.細線連好之后,平放是一幅平面二維的等高線。往上提起,便形成一幅透明“立體”的等高線地形圖。 【科學創意屋】該實驗能夠巧妙地展示出等高線地形圖的投影原理,形象地反映出各個要素所代表的實際地貌,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所選材料價格低廉,容易搜集。本實驗銜接課堂內外,適合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在課堂上將成品向同學展示,或者直接由教師提前制作完成,在教學過程當中進行演示。【進一步探究】1.通過本實驗制作,想必大家對等高線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讓我們一起讀讀右邊的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判斷地形部位的名稱:A、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2)山峰A和B哪個較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