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復習要點一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1.圖示法表示七大洲的分布及分界線2.四大洋的分布大洋名稱 位置(周圍的大洲)太平洋 被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五個大洲 包圍大西洋 被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南極洲五個大洲包圍印度洋 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四個大洲包圍北冰洋 被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個大洲包圍[典題1]地圖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讀圖,完成(1)~(2)題。(1)我們經常用經緯線劃分半球,圖中①②③④四點位于東半球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根據海陸輪廓和經緯度位置可以判斷大洲,據圖判斷甲、乙、丙三個大洲依次為( )A.亞洲、非洲、歐洲B.亞洲、歐洲、北美洲C.歐洲、亞洲、非洲D.亞洲、非洲、北美洲要點二 等溫線圖的判讀1.根據數值判斷半球數值向北遞減,為北半球;數值向南遞減,為南半球。2.根據等溫線的疏密程度判斷氣溫差異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別是溫帶地區季節變化明顯;一般南半球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較陸地稀疏且平直。3.根據等溫線的走向判斷其主要影響因素走向 示意圖(單位:℃) 主要影 響因素等溫線平直,與緯線大體平行 緯度位置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 海陸位置等溫線與等高線平行(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 地形山地閉合曲線:冬夏均為低溫中心 地勢4.根據等溫線彎曲方向判斷海陸或季節夏季: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低緯彎曲。冬季:陸地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彎曲。[典題2](2023張家界中考)2022年12月15日,第十五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在厄瓜多爾閉幕。讀圖,完成(1)~(2)題。(1)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均海拔約2 850米的高山山谷中,基多沒有選址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A.當地風俗習慣的影響B.緯度低,平原地區氣候炎熱C.城市軍事防衛的需要D.山谷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水源充足(2)根據圖中南美洲等溫線分布,可知基多比同緯度海洋( )A.氣溫低;正值1月份B.氣溫高;正值1月份C.氣溫低;正值7月份D.氣溫高;正值7月份要點三 如何根據氣溫和降水量判斷某地的氣候類型判斷氣候類型時,一定要抓住氣溫、降水的變化特征,按“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原則進行分析,具體方法如下。第一步:根據最熱月(最冷月)判斷南、北半球。6、7、8月氣溫最高→北半球;6、7、8月氣溫最低→南半球。第二步:“以溫定帶”,即根據最冷(熱)月氣溫判斷是屬于熱帶、亞熱帶、溫帶,還是寒帶。(1)最冷月氣溫>15 ℃→熱帶氣候。(2)最冷月氣溫為0 ℃~15 ℃→亞熱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3)最冷月氣溫為-15 ℃~0 ℃→溫帶氣候。(4)最熱月氣溫<10 ℃→寒帶氣候。第三步:“以水定型”,在前者的基礎上,根據降水的狀況判斷出具體的氣候類型。(1)年雨型(降水季節分配均勻)→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2)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3)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燥)→地中海氣候。(4)少雨型(終年少雨)→熱帶沙漠氣候、寒帶氣候。[典題3]讀某地區動物遷徙路線和多多馬氣候資料圖,完成(1)~(2)題。(1)多多馬位于( )A.北半球、東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東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2)多多馬的氣候類型是( )A.地中海氣候B.熱帶沙漠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D.熱帶季風氣候主題活動探究 03閱讀圖文材料,探究下列問題。2024年3月23日是第64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行動最前線”。天氣、氣候、水文各個因素相互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類的未來發展。如圖為世界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及各地景觀圖。(1)識氣候。①甲地的氣候特征為 。 ②乙地和丙地緯度位置相近,但氣候類型不同,主要是受 因素影響。 ③丙地人煙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 。(2)析影響。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衣 食 住 行青藏地區的人們習慣身穿藏袍,在白天或氣溫較高時,脫去一只或兩只袖子束在腰間,在夜間或氣溫較低時,則穿上兩只袖子,這種現象反映當地晝夜溫差 ① 在歐洲西部,人們喜歡吃牛羊肉,是因為當地② 氣候廣布,③ 發達 在亞馬孫河流域,受當地氣候全年④ 這一特點影響,人們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 在格陵蘭島,由于氣候⑤ ,狗拉雪橇是傳統的交通出行方式(3)悟關系。2023年7月,格陵蘭島冰川每日流失約60億噸冰,導致海平面瘋狂上升。①造成北極地區冰川大面積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臭氧層被破壞或全球氣候變暖)。 雙碳目標: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達到相對“零排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氣候異常變化。這是我國向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②為踐行“碳達峰”和“碳中和”,作為一名中學生,列舉一條你的低碳生活方式。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復習要點一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1.圖示法表示七大洲的分布及分界線2.四大洋的分布大洋名稱 位置(周圍的大洲)太平洋 被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五個大洲 包圍大西洋 被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南極洲五個大洲包圍印度洋 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四個大洲包圍北冰洋 被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個大洲包圍[典題1]地圖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讀圖,完成(1)~(2)題。(1)我們經常用經緯線劃分半球,圖中①②③④四點位于東半球的是(D)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根據海陸輪廓和經緯度位置可以判斷大洲,據圖判斷甲、乙、丙三個大洲依次為(D)A.亞洲、非洲、歐洲B.亞洲、歐洲、北美洲C.歐洲、亞洲、非洲D.亞洲、非洲、北美洲要點二 等溫線圖的判讀1.根據數值判斷半球數值向北遞減,為北半球;數值向南遞減,為南半球。2.根據等溫線的疏密程度判斷氣溫差異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別是溫帶地區季節變化明顯;一般南半球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較陸地稀疏且平直。3.根據等溫線的走向判斷其主要影響因素走向 示意圖(單位:℃) 主要影 響因素等溫線平直,與緯線大體平行 緯度位置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 海陸位置等溫線與等高線平行(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 地形山地閉合曲線:冬夏均為低溫中心 地勢4.根據等溫線彎曲方向判斷海陸或季節夏季: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低緯彎曲。冬季:陸地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彎曲。[典題2](2023張家界中考)2022年12月15日,第十五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在厄瓜多爾閉幕。讀圖,完成(1)~(2)題。(1)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均海拔約2 850米的高山山谷中,基多沒有選址平原的主要原因是(B)A.當地風俗習慣的影響B.緯度低,平原地區氣候炎熱C.城市軍事防衛的需要D.山谷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水源充足(2)根據圖中南美洲等溫線分布,可知基多比同緯度海洋(C)A.氣溫低;正值1月份B.氣溫高;正值1月份C.氣溫低;正值7月份D.氣溫高;正值7月份要點三 如何根據氣溫和降水量判斷某地的氣候類型判斷氣候類型時,一定要抓住氣溫、降水的變化特征,按“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原則進行分析,具體方法如下。第一步:根據最熱月(最冷月)判斷南、北半球。6、7、8月氣溫最高→北半球;6、7、8月氣溫最低→南半球。第二步:“以溫定帶”,即根據最冷(熱)月氣溫判斷是屬于熱帶、亞熱帶、溫帶,還是寒帶。(1)最冷月氣溫>15 ℃→熱帶氣候。(2)最冷月氣溫為0 ℃~15 ℃→亞熱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3)最冷月氣溫為-15 ℃~0 ℃→溫帶氣候。(4)最熱月氣溫<10 ℃→寒帶氣候。第三步:“以水定型”,在前者的基礎上,根據降水的狀況判斷出具體的氣候類型。(1)年雨型(降水季節分配均勻)→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2)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3)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燥)→地中海氣候。(4)少雨型(終年少雨)→熱帶沙漠氣候、寒帶氣候。[典題3]讀某地區動物遷徙路線和多多馬氣候資料圖,完成(1)~(2)題。(1)多多馬位于(C)A.北半球、東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東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2)多多馬的氣候類型是(C)A.地中海氣候B.熱帶沙漠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D.熱帶季風氣候主題活動探究 03閱讀圖文材料,探究下列問題。2024年3月23日是第64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行動最前線”。天氣、氣候、水文各個因素相互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類的未來發展。如圖為世界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及各地景觀圖。(1)識氣候。①甲地的氣候特征為 終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 。 ②乙地和丙地緯度位置相近,但氣候類型不同,主要是受 海陸 因素影響。 ③丙地人煙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 炎熱干燥 。(2)析影響。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衣 食 住 行青藏地區的人們習慣身穿藏袍,在白天或氣溫較高時,脫去一只或兩只袖子束在腰間,在夜間或氣溫較低時,則穿上兩只袖子,這種現象反映當地晝夜溫差 ①大 在歐洲西部,人們喜歡吃牛羊肉,是因為當地② 溫帶海洋性 氣候廣布,③ 乳畜業 發達 在亞馬孫河流域,受當地氣候全年④ 高溫多雨 這一特點影響,人們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 在格陵蘭島,由于氣候⑤ 寒冷 ,狗拉雪橇是傳統的交通出行方式(3)悟關系。2023年7月,格陵蘭島冰川每日流失約60億噸冰,導致海平面瘋狂上升。①造成北極地區冰川大面積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全球氣候變暖 (臭氧層被破壞或全球氣候變暖)。 雙碳目標: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達到相對“零排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氣候異常變化。這是我國向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②為踐行“碳達峰”和“碳中和”,作為一名中學生,列舉一條你的低碳生活方式。參考答案:綠色出行、節約用電、少用一次性物品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復習 - 學生版.docx 第四單元 自然地理環境 單元復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