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綜合評價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借助地球儀我們可以觀察和認識地球,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下面為地球儀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在地球儀示意圖中,甲地的經緯度為(C)A.(30°N,90°W) B.(30°S,90°E)C.(30°N,90°E) D.(30°S,90°W)2.在一次中學生科普知識交流會上,小蘭描述錯誤的是(D)A.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B.地球的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C.地球的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D.地球儀是兩極稍鼓、赤道略扁的球體3.按地球自轉方向勻速緩慢地撥動地球儀,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早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的是(D)A.甲 B.乙 C.丙 D.丁 讀小明家所在小區地圖和小明家的戶型圖(實地面積約為100平方米,圖中數值指圖上距離),完成4~5題。4.戶型示意圖的比例尺約為(B)A.1∶10 B.1∶100C.1∶1 000 D.1∶10 0005.下列關于小明家及其所在小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A.距離小明家最近的大門是西門B.商業樓位于小區南部C.小區共有4個大門D.小明家周圍沒有綠地 學校即將舉辦運動會,為測試拍攝效果,小明利用無人機拍攝了兩張照片。讀根據拍攝結果繪制的校園平面圖(圖1)和操場平面圖(圖2),完成6~7題。圖1 圖26.小明想讓拍攝的操場比例尺更大一些,他應該控制無人機(A)A.向下飛 B.向上飛 C.向左飛 D.向右飛7.與圖2相比,圖1(B)A.操場信息更詳細 B.表示范圍更大C.圖幅更大 D.比例尺更大 王先生和朋友到草原拍攝風景,大雪中與朋友走散,由于沒有地面網絡信號和朋友失聯。王先生通過手機發出北斗衛星消息成功獲救。下圖是救援隊收到的求救信息。讀圖,完成8~9題。8.圖中,對救援隊成功找到王先生最有幫助的信息是(C)A.甲 B.乙 C.丙 D.丁9.圖中的丙信息,體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D)①實時導航功能 ②精確授時功能 ③快速定位功能 ④位置報告功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喜愛戶外運動的同學需要學會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的判讀。讀圖,完成10~11題。10.圖中從出發地到露營地有甲、乙兩條路線,喜愛戶外運動的同學們大多選擇甲路線的理由是(B)A.坡度陡 B.坡度緩C.路途短 D.高度小11.圖中地形部位為山峰的是(C)A.① B.② C.③ D.④ 人類自遠古時代就對浩瀚的宇宙有著無盡的想象。隨著對關鍵技術的持續攻關,我國逐步具備了全面的宇宙空間探索和應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適合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如圖示意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讀圖,完成12~13題。注:太陽系示意(非真實比例)12.下列關于地球的宇宙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B)A.地球離太陽最近 B.地球屬于太陽系C.地球不屬于銀河系 D.地球是一顆恒星13.我國太空探索活動主要有(D)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測 ③天宮空間站 ④訪問小行星 ⑤占領太空、稱霸全球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14.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于2024年11月在海南三亞舉行。如果要準備幾幅紙質地圖到三亞旅游,應該選擇(A)①中國交通圖 ②三亞旅游圖 ③中國地形圖 ④世界政區圖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在同一條經線上,緯度每相差1度,在地球上距離是不變的。而在緯線上,從赤道向兩極,經度每相差1度,距離是在逐漸減小的。下面是四幅圖幅大小一樣的局部經緯網示意圖。讀圖,完成15~16題。15. 四幅圖中,實地面積最大的是(D)A.① B.② C.③ D.④16.圖示四個地區中全部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C)A.① B.② C.③ D.④ 用手電筒的光線模擬太陽光照,演示地球運動及產生的地理現象。讀圖,完成17~18題。圖1圖217.撥動圖1中的地球儀,可以演示(B)①晝夜更替現象 ②晝夜長短變化 ③地球的自轉 ④地球的公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圖2是福州(26°N,119°E)某中學研學小組,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對校園正午樹影的記錄。圖2樹影中與圖1所示日期相符的是(D)A.① B.② C.③ D.④ 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這是中國第三次舉辦亞洲最高規格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下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據此完成19~20題。19.亞運會在杭州舉行時,地球公轉位置處于圖中(C)A.a段 B.b段 C.c段 D.d段20.9月23日20時杭州亞運會開幕時,在紐約(西五區)的華人觀看開幕式,當地時間是(C)A.9月22日7時 B.9月22日20時C.9月23日7時 D.9月24日15時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21.[閱讀和使用地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1分)材料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題是“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綠色生活”就是以園藝為媒介,人們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融入自然,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環保的生產生活理念。“美麗家園”就是要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加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世界園藝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共同建設多姿多彩的美好家園。在展會期間,廣州市某中學的同學們曾來到世園會參觀游覽,下圖為世園會導覽示意圖。任務一:找位置(1)閱讀世園會導覽示意圖,說出地圖的三要素。(3分)參考答案:方向、比例尺、圖例。任務二:辨方向(2)說出在這幅地圖中判斷方向的方法,并說出百蔬園位于中國館的什么方向。(3分)參考答案:指向標定向法。百蔬園位于中國館的西南方向。任務三:析原因(3)從中國館參觀結束后,同學們計劃前往百蔬園,請你從圖中路線①②中選一條,并說明理由。(3分)參考答案:選擇①路線,因為該路線可以欣賞沿河風光(或選擇②路線,因為該路線距離較近)。任務四:助發展(4)為踐行“綠色生活”理念,你建議同學們在游覽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2分)參考答案:不亂扔垃圾,食品袋、礦泉水瓶等放入指定的垃圾箱內等。22.[地理實驗]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實驗背景:海綿城市運用生態城市理念,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有望緩解城市內澇問題。目前,山西省正在系統化全域推進全省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打造人水和諧、水城共融的“水彈性城市”。為此,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設計了模擬實驗來研究地面狀況對吸水、滲水的影響。實驗材料:大小相同的兩個多孔木槽、斜木架、草皮、不透水磚、水盆、噴壺等。實驗步驟:①將兩個多孔木槽固定在相同傾角的斜木架上;②將甲、乙水盆分別放在多孔木槽一側(如下圖所示);③將草皮、不透水磚分別鋪在多孔木槽里;④將噴壺里的水以相同的速度和水量分別噴灑在草皮、不透水磚上;⑤靜置十分鐘后,觀察甲、乙水盆里的水量。實驗現象:(1)甲、乙水盆內水量較多的是 乙 。(2分) 實驗結論:(2)下雨時能吸水、滲水的是 草地 (草地或不透水磚),分析其原因。(5分)參考答案:草地具有吸水、滲水功能;草地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實驗思考:(3)結合下面海綿城市建設示意圖,分析山西省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意義。(4分)參考答案:下雨時,有效吸水、儲水、滲水、凈化水,干旱時放水;適應環境變化;緩解城市內澇問題;有效利用水資源;建造人水和諧、水城共融的“水彈性城市”;等等。(4)某小區計劃打造“海綿小區”,請給出可行的做法。(4分)參考答案: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修建小區綠化帶時,將高于地面的草坪修建為下沉式的草坪,將雨水引至低地草坪;樓頂綠化;修建池塘,擴大濕地面積;將水泥地改為鋪設透水磚;等等。23.[地理實踐 知行合一]北京市(40°N,116°E)某中學進行地理實踐活動,一組同學用標桿進行日影的觀測活動;另一組同學探究傳統文化中的地球運動知識。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4分)測量報告 日期:2023年9月23日 天氣:晴 北風3級 地點:操場沙坑里(利用小土堆固定標桿) 數據記錄:標桿長60厘米時間 8:00 10:00 12:00 14:00 17:00影長/厘米 156.3 69.1 52.5 64.4 134.8實踐活動一(1)根據同學們的測量數據,總結一天之內日影長度的變化規律。(2分)參考答案:一天中,日影由長變短再變長。(2)實踐活動當日,太陽直射點在 赤道 這條緯線上,嘗試推測,該日全球正午日影長度的分布規律: 從赤道向兩極日影越來越長 。(4分) (3)該組同學在實踐測量和記錄過程中,有不完善的地方,請幫助其修改。(任答一點即可)(2分)參考答案:地點應選擇在平地。實踐活動二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夏至和冬至是通過記錄正午日影長短的周期變化,最早確立的兩個節氣。下圖為同學們繪制的地球公轉和二十四節氣示意圖。(4)同學們用地理術語解釋“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的意思:白晝已達到最長,此日之后黑夜開始變長,其所描述的節氣是北半球的 夏至 。(2分) (5)在同學們繪制的下列節氣漫畫中,與冬至最相匹配的一幅圖是 丁 ,說明你的判斷依據: 冬至處于冬季,氣溫較低,天氣寒冷,因此有冬至吃餃子的說法 。(4分) 期中綜合評價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借助地球儀我們可以觀察和認識地球,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下面為地球儀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在地球儀示意圖中,甲地的經緯度為( )A.(30°N,90°W) B.(30°S,90°E)C.(30°N,90°E) D.(30°S,90°W)2.在一次中學生科普知識交流會上,小蘭描述錯誤的是( )A.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B.地球的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C.地球的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D.地球儀是兩極稍鼓、赤道略扁的球體3.按地球自轉方向勻速緩慢地撥動地球儀,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早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讀小明家所在小區地圖和小明家的戶型圖(實地面積約為100平方米,圖中數值指圖上距離),完成4~5題。4.戶型示意圖的比例尺約為( )A.1∶10 B.1∶100C.1∶1 000 D.1∶10 0005.下列關于小明家及其所在小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距離小明家最近的大門是西門B.商業樓位于小區南部C.小區共有4個大門D.小明家周圍沒有綠地 學校即將舉辦運動會,為測試拍攝效果,小明利用無人機拍攝了兩張照片。讀根據拍攝結果繪制的校園平面圖(圖1)和操場平面圖(圖2),完成6~7題。圖1 圖26.小明想讓拍攝的操場比例尺更大一些,他應該控制無人機( )A.向下飛 B.向上飛 C.向左飛 D.向右飛7.與圖2相比,圖1( )A.操場信息更詳細 B.表示范圍更大C.圖幅更大 D.比例尺更大 王先生和朋友到草原拍攝風景,大雪中與朋友走散,由于沒有地面網絡信號和朋友失聯。王先生通過手機發出北斗衛星消息成功獲救。下圖是救援隊收到的求救信息。讀圖,完成8~9題。8.圖中,對救援隊成功找到王先生最有幫助的信息是( )A.甲 B.乙 C.丙 D.丁9.圖中的丙信息,體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 )①實時導航功能 ②精確授時功能 ③快速定位功能 ④位置報告功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喜愛戶外運動的同學需要學會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的判讀。讀圖,完成10~11題。10.圖中從出發地到露營地有甲、乙兩條路線,喜愛戶外運動的同學們大多選擇甲路線的理由是( )A.坡度陡 B.坡度緩C.路途短 D.高度小11.圖中地形部位為山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人類自遠古時代就對浩瀚的宇宙有著無盡的想象。隨著對關鍵技術的持續攻關,我國逐步具備了全面的宇宙空間探索和應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適合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如圖示意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讀圖,完成12~13題。注:太陽系示意(非真實比例)12.下列關于地球的宇宙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球離太陽最近 B.地球屬于太陽系C.地球不屬于銀河系 D.地球是一顆恒星13.我國太空探索活動主要有( )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測 ③天宮空間站 ④訪問小行星 ⑤占領太空、稱霸全球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14.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于2024年11月在海南三亞舉行。如果要準備幾幅紙質地圖到三亞旅游,應該選擇( )①中國交通圖 ②三亞旅游圖 ③中國地形圖 ④世界政區圖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在同一條經線上,緯度每相差1度,在地球上距離是不變的。而在緯線上,從赤道向兩極,經度每相差1度,距離是在逐漸減小的。下面是四幅圖幅大小一樣的局部經緯網示意圖。讀圖,完成15~16題。15. 四幅圖中,實地面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圖示四個地區中全部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用手電筒的光線模擬太陽光照,演示地球運動及產生的地理現象。讀圖,完成17~18題。圖1圖217.撥動圖1中的地球儀,可以演示( )①晝夜更替現象 ②晝夜長短變化 ③地球的自轉 ④地球的公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圖2是福州(26°N,119°E)某中學研學小組,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對校園正午樹影的記錄。圖2樹影中與圖1所示日期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這是中國第三次舉辦亞洲最高規格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下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據此完成19~20題。19.亞運會在杭州舉行時,地球公轉位置處于圖中( )A.a段 B.b段 C.c段 D.d段20.9月23日20時杭州亞運會開幕時,在紐約(西五區)的華人觀看開幕式,當地時間是( )A.9月22日7時 B.9月22日20時C.9月23日7時 D.9月24日15時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21.[閱讀和使用地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1分)材料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題是“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綠色生活”就是以園藝為媒介,人們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融入自然,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環保的生產生活理念。“美麗家園”就是要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加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世界園藝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共同建設多姿多彩的美好家園。在展會期間,廣州市某中學的同學們曾來到世園會參觀游覽,下圖為世園會導覽示意圖。任務一:找位置(1)閱讀世園會導覽示意圖,說出地圖的三要素。(3分)任務二:辨方向(2)說出在這幅地圖中判斷方向的方法,并說出百蔬園位于中國館的什么方向。(3分)任務三:析原因(3)從中國館參觀結束后,同學們計劃前往百蔬園,請你從圖中路線①②中選一條,并說明理由。(3分)任務四:助發展(4)為踐行“綠色生活”理念,你建議同學們在游覽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2分)22.[地理實驗]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實驗背景:海綿城市運用生態城市理念,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有望緩解城市內澇問題。目前,山西省正在系統化全域推進全省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打造人水和諧、水城共融的“水彈性城市”。為此,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設計了模擬實驗來研究地面狀況對吸水、滲水的影響。實驗材料:大小相同的兩個多孔木槽、斜木架、草皮、不透水磚、水盆、噴壺等。實驗步驟:①將兩個多孔木槽固定在相同傾角的斜木架上;②將甲、乙水盆分別放在多孔木槽一側(如下圖所示);③將草皮、不透水磚分別鋪在多孔木槽里;④將噴壺里的水以相同的速度和水量分別噴灑在草皮、不透水磚上;⑤靜置十分鐘后,觀察甲、乙水盆里的水量。實驗現象:(1)甲、乙水盆內水量較多的是 。(2分) 實驗結論:(2)下雨時能吸水、滲水的是 (草地或不透水磚),分析其原因。(5分)實驗思考:(3)結合下面海綿城市建設示意圖,分析山西省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意義。(4分)(4)某小區計劃打造“海綿小區”,請給出可行的做法。(4分)23.[地理實踐 知行合一]北京市(40°N,116°E)某中學進行地理實踐活動,一組同學用標桿進行日影的觀測活動;另一組同學探究傳統文化中的地球運動知識。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4分)測量報告 日期:2023年9月23日 天氣:晴 北風3級 地點:操場沙坑里(利用小土堆固定標桿) 數據記錄:標桿長60厘米時間 8:00 10:00 12:00 14:00 17:00影長/厘米 156.3 69.1 52.5 64.4 134.8實踐活動一(1)根據同學們的測量數據,總結一天之內日影長度的變化規律。(2分)(2)實踐活動當日,太陽直射點在 這條緯線上,嘗試推測,該日全球正午日影長度的分布規律: 。(4分) (3)該組同學在實踐測量和記錄過程中,有不完善的地方,請幫助其修改。(任答一點即可)(2分)實踐活動二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夏至和冬至是通過記錄正午日影長短的周期變化,最早確立的兩個節氣。下圖為同學們繪制的地球公轉和二十四節氣示意圖。(4)同學們用地理術語解釋“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的意思:白晝已達到最長,此日之后黑夜開始變長,其所描述的節氣是北半球的 。(2分) (5)在同學們繪制的下列節氣漫畫中,與冬至最相匹配的一幅圖是 ,說明你的判斷依據: 。(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中綜合評價 - 學生版.docx 期中綜合評價.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