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三 地球表層:自然地理環境類型一 海陸分布與變遷 (2025廣東深圳期末)2024年3月底,地質學家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大梁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珊瑚化石(珊瑚是由海洋生物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聚結而成)。據此完成1~3題。1.該發現可以說明鄖西大梁地區在歷史時期曾是(D)A.冰川 B.沙漠 C.森林 D.海洋2.造成鄖西大梁地區自然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C)A.冰川融化 B.太陽活動C.海陸變遷 D.物種進化3.下列地理現象,與鄖西大梁地區珊瑚化石成因相同的是(B)A.荷蘭圍海造陸擴大陸地面積B.喜馬拉雅山脈發現海洋生物化石C.非洲與南美洲古老地層相似D.南極大陸探測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下圖為東、西半球示意圖。讀圖,完成 4~5題。4.據圖示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有(C)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②緯度最高的大洲是歐洲 ③面積最大的大洲是非洲 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⑤南、北回歸線都穿過非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③④⑤5.對世界海陸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D)A.東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B.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西半球海洋面積小于陸地面積D.任意兩個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積均大于陸地面積 讀局部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6~7題。6.據圖推測(C)A.地中海將會不斷擴大B.非洲板塊將向南移動C.土耳其多火山、地震D.山脈是板塊張裂形成的7.研究發現,大西洋的面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原因可能是(A)A.板塊張裂運動 B.板塊擠壓運動C.入海河水增多 D.滄海桑田變化8.“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我國專業大型醫院船,截至2023年9月,先后到訪45個國家和地區。讀“和平方舟”號到訪的地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③表示 非洲 (填大洲名稱)。“和平方舟”號目前沒有到訪的大洲是 南極洲 (填名稱)。 (2)“和平方舟”號到訪過的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是 北美洲 ,該大洲北臨 北冰 洋。 (3)若“和平方舟”號準備由①大洲向東前往②大洲東側國家執行任務,航線經過的運河為 巴拿馬運河 。 (4)“和平方舟”號到訪的所有大洲之間的洲界均為海峽與運河嗎 試舉例說明。參考答案:不是。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分界線除了包括海峽與運河,還有山脈、湖泊和河流,大致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類型二 天氣與我們 天氣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很大影響。人們每天在電視和手機上都能看到天氣預報,并用天氣預報指導日常的生產、生活活動。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1.下列詩句中,可以描述天氣的是(A)A.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B.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C.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D.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2.下列天氣符號代表的天氣與我們的生產、生活組合合理的是(B)A. ——室外踢球B.—— 減少外出C.—— 野外露營D.—— 出海捕魚 天津某學校計劃國慶節后舉辦郊游活動,同學們查詢了活動期間的天氣情況。據此完成3~5題。日期 10月 15日 10月 16日 10月 17日 10月 18日氣溫 11~15 ℃ 11~14 ℃ 8~14 ℃ 10~15 ℃天氣 現象PM2.5 190 80 30 20風3.根據表中的天氣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15日有小雪,空氣質量最差B.16日為陰雨天氣,請帶好雨具C.17日東南風強勁,請遠離廣告牌D.18日晴,氣溫日較差最大,注意增減衣物4.同學們在此季節來到郊外,可能會看到(C)A.櫻花盛開B.荷花盛開C.楓葉正紅D.大雪紛飛5.PM2.5一般指細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在空氣中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下列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的人類活動有(A)①積極開發使用新能源 ②城市大量使用私家車 ③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 ④植樹造林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6.[藍天保衛戰]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探究一 何為霧霾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降低的一種天氣現象。霧和霾的組合是霧霾,多見于秋冬季節,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1)說出我國北方部分城市霧霾天氣多發的季節,并推測其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參考答案:霧霾天氣多發的季節是秋冬季節;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工業廢氣、大量燃燒煤炭等礦物能源排放的氣體、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等。(2)識別天氣符號“”“”,并說明空氣質量指數與空氣質量狀況間的關系。參考答案:“”表示西北風6級,“”表示沙塵暴;空氣質量指數越大,表明空氣質量狀況越差;空氣質量指數越小,表明空氣質量狀況越好。探究二 藍天保衛戰霧霾期間,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病率明顯上升,傳染病患病率升高,能見度降低,易導致交通堵塞,出現交通事故,使航班延誤等。2023年12月7日國務院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2020年下降10%,氮氧化物等排放總量比2020年下降10%以上。(3)結合實例說明霧霾天氣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參考答案: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病率明顯上升;傳染病患病率升高;人們易出現咳嗽、打噴嚏等癥狀,影響人體健康;能見度降低,影響出行;易導致交通堵塞,出現交通事故;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等等。(4)請為持續打贏藍天保衛戰獻計獻策。參考答案: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監管力度;關停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大力推廣新能源;加大環境保護宣傳;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等。類型三 世界的氣候 巴厘島地處赤道附近,氣候炎熱而潮濕,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平均溫度在21 ℃和33 ℃之間。下圖為巴厘島位置圖。讀圖,完成1~3題。1. 造成巴厘島氣候炎熱的主要因素是(B)A.海陸位置B.緯度位置C.人類活動D.地形地勢2. 四幅氣候資料圖中,能反映巴厘島氣候特征的是(D)3.去巴厘島旅游,可以欣賞到的自然景觀是(A)A.沙灘椰林 B.沙漠駱駝C.雪海冰山 D.高樓林立 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4~5 題。4.有關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C)A.甲地位于非洲,地處北半球B.乙地位于亞洲,地處南半球C.甲、乙兩地都屬于沿海城市D.甲、乙兩地都瀕臨太平洋5.對甲、乙兩地氣候類型的描述,正確的是(A)A.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B.乙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C.甲、乙兩地都是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D.兩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6.[地理探索 尋求發展]探究式學習是培養學生地理學科素養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平頂山市某中學地理課堂以“探究氣候”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下圖為亞歐大陸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探究一 亞歐大陸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1)北緯10°到北回歸線附近的亞歐大陸東南部屬于 熱帶季風 氣候;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部屬于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 氣候;溫帶地區的亞歐大陸東岸屬于 溫帶季風 氣候。 [探究二 氣候的影響因素](2)在如圖所示區域內,舉例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參考答案:①②③為不同的季風氣候類型,其氣候類型產生差異的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③④⑤為中緯度地區的大陸東部、中部、西部的氣候類型,其氣候類型產生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海陸位置。⑥為青藏地區的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探究三 氣候對農業的影響](3)古書記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下列氣候類型中最能體現“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是 B 。 A B C D(4)2023 年冬季,全國多地出現強雨雪、強寒潮天氣,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風險高,為了保障“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不受影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各地統籌抓好生產,嚴抓質量安全;北方建設蔬菜瓜果大棚生產;強化家禽家畜產能調控;實施“南菜北運”;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等等。主題三 地球表層:自然地理環境類型一 海陸分布與變遷 (2025廣東深圳期末)2024年3月底,地質學家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大梁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珊瑚化石(珊瑚是由海洋生物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聚結而成)。據此完成1~3題。1.該發現可以說明鄖西大梁地區在歷史時期曾是( )A.冰川 B.沙漠 C.森林 D.海洋2.造成鄖西大梁地區自然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太陽活動C.海陸變遷 D.物種進化3.下列地理現象,與鄖西大梁地區珊瑚化石成因相同的是( )A.荷蘭圍海造陸擴大陸地面積B.喜馬拉雅山脈發現海洋生物化石C.非洲與南美洲古老地層相似D.南極大陸探測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下圖為東、西半球示意圖。讀圖,完成 4~5題。4.據圖示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②緯度最高的大洲是歐洲 ③面積最大的大洲是非洲 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⑤南、北回歸線都穿過非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③④⑤5.對世界海陸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東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B.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西半球海洋面積小于陸地面積D.任意兩個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積均大于陸地面積 讀局部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6~7題。6.據圖推測( )A.地中海將會不斷擴大B.非洲板塊將向南移動C.土耳其多火山、地震D.山脈是板塊張裂形成的7.研究發現,大西洋的面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原因可能是( )A.板塊張裂運動 B.板塊擠壓運動C.入海河水增多 D.滄海桑田變化8.“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我國專業大型醫院船,截至2023年9月,先后到訪45個國家和地區。讀“和平方舟”號到訪的地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③表示 (填大洲名稱)。“和平方舟”號目前沒有到訪的大洲是 (填名稱)。 (2)“和平方舟”號到訪過的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是 ,該大洲北臨 洋。 (3)若“和平方舟”號準備由①大洲向東前往②大洲東側國家執行任務,航線經過的運河為 。 (4)“和平方舟”號到訪的所有大洲之間的洲界均為海峽與運河嗎 試舉例說明。類型二 天氣與我們 天氣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很大影響。人們每天在電視和手機上都能看到天氣預報,并用天氣預報指導日常的生產、生活活動。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1.下列詩句中,可以描述天氣的是( )A.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B.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C.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D.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2.下列天氣符號代表的天氣與我們的生產、生活組合合理的是( )A. ——室外踢球B.—— 減少外出C.—— 野外露營D.—— 出海捕魚 天津某學校計劃國慶節后舉辦郊游活動,同學們查詢了活動期間的天氣情況。據此完成3~5題。日期 10月 15日 10月 16日 10月 17日 10月 18日氣溫 11~15 ℃ 11~14 ℃ 8~14 ℃ 10~15 ℃天氣 現象PM2.5 190 80 30 20風3.根據表中的天氣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5日有小雪,空氣質量最差B.16日為陰雨天氣,請帶好雨具C.17日東南風強勁,請遠離廣告牌D.18日晴,氣溫日較差最大,注意增減衣物4.同學們在此季節來到郊外,可能會看到( )A.櫻花盛開B.荷花盛開C.楓葉正紅D.大雪紛飛5.PM2.5一般指細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在空氣中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下列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的人類活動有( )①積極開發使用新能源 ②城市大量使用私家車 ③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 ④植樹造林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6.[藍天保衛戰]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探究一 何為霧霾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降低的一種天氣現象。霧和霾的組合是霧霾,多見于秋冬季節,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1)說出我國北方部分城市霧霾天氣多發的季節,并推測其污染物的主要來源。(2)識別天氣符號“”“”,并說明空氣質量指數與空氣質量狀況間的關系。探究二 藍天保衛戰霧霾期間,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病率明顯上升,傳染病患病率升高,能見度降低,易導致交通堵塞,出現交通事故,使航班延誤等。2023年12月7日國務院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2020年下降10%,氮氧化物等排放總量比2020年下降10%以上。(3)結合實例說明霧霾天氣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4)請為持續打贏藍天保衛戰獻計獻策。類型三 世界的氣候 巴厘島地處赤道附近,氣候炎熱而潮濕,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平均溫度在21 ℃和33 ℃之間。下圖為巴厘島位置圖。讀圖,完成1~3題。1. 造成巴厘島氣候炎熱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陸位置B.緯度位置C.人類活動D.地形地勢2. 四幅氣候資料圖中,能反映巴厘島氣候特征的是( )3.去巴厘島旅游,可以欣賞到的自然景觀是( )A.沙灘椰林 B.沙漠駱駝C.雪海冰山 D.高樓林立 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4~5 題。4.有關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非洲,地處北半球B.乙地位于亞洲,地處南半球C.甲、乙兩地都屬于沿海城市D.甲、乙兩地都瀕臨太平洋5.對甲、乙兩地氣候類型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B.乙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C.甲、乙兩地都是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D.兩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6.[地理探索 尋求發展]探究式學習是培養學生地理學科素養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平頂山市某中學地理課堂以“探究氣候”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下圖為亞歐大陸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探究一 亞歐大陸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1)北緯10°到北回歸線附近的亞歐大陸東南部屬于 氣候;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部屬于 氣候;溫帶地區的亞歐大陸東岸屬于 氣候。 [探究二 氣候的影響因素](2)在如圖所示區域內,舉例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探究三 氣候對農業的影響](3)古書記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下列氣候類型中最能體現“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是 。 A B C D(4)2023 年冬季,全國多地出現強雨雪、強寒潮天氣,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風險高,為了保障“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不受影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主題三 地球表層 自然地理環境 - 學生版.docx 主題三 地球表層 自然地理環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