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中考模擬測試九年級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S-32 O-16 Na-23 Cu-64 Si-28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水晶是東海縣的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富含SiO2的礦物溶液在高溫、高壓以及漫長的時間,最終形成美麗璀璨的水晶。下來有關水晶的介紹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水晶形成 B.水晶切割 C.水晶雕刻 D.水晶打孔2.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的表述,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是( )A.NaOH溶于水放熱,用來去油污B.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用墨繪制字畫C.生石灰能和水反應,做食品干燥劑D.鹽酸具有較強的酸性,用于金屬表面除銹3.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室制取CO2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CO2的制取 B.CO2的驗滿C.CO2的收集 D.CO2的檢驗新冠期間,為了阻斷病毒傳播,用84消毒液、漂白粉、次氯酸鈉(NaClO)等對醫(y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消毒,因為84消毒液、漂白粉、次氯酸鈉(NaClO)等該類消毒劑有很強的氧化性,能夠使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質變性,使得新型冠狀病毒遭到破壞,能夠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反應。次氯酸鈉(NaClO)可用生成。利用上述信息回答4、5兩題。4.下列有關鈉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屬于非金屬元素 B.鈉原子中質子數(shù)為11C.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g D.鈉元素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l2表示2個氯原子 B.NaCl由離子構成C.NaClO中氯的化合價為-1價 D.Na+的結構示意圖6.沒食子酸(C7H6O5)又稱五倍子酸,可從五倍子等植物中獲得,并用于制藥。下列有關沒食子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屬于氧化物B.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8.9%C.由7個碳元素、6個氫元素、5個氧元素組成D.1個分子由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7.學習小組通過下列實驗探究CuSO4溶液的性質。實驗Ⅰ:把一根砂紙打磨過的Al絲浸入CuSO4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Al絲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實驗Ⅱ:向CuSO4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出現(xiàn)藍色沉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Ⅰ中溶液顏色不變 B.實驗Ⅰ說明Al的活動性比Cu的強C.實驗Ⅱ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 D.實驗Ⅱ中沉淀為CuO8.生活在鹽湖附近的人們習慣“冬天撈堿,夏天曬鹽”,其中堿指的是Na2CO3,鹽指的是NaCl,下圖為二者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冬天溫度低,NaCl比Na2CO3更易從湖水中結晶析出B.t℃時,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同C.冬天撈的堿中混有少量NaCl,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Na2CO3D.實現(xiàn)NaCl溶液由不飽和溶液到飽和溶液的轉化,只能采用增加溶質的方法9.科學家利用太陽光在新型催化劑Ⅰ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催化劑Ⅱ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反應Ⅰ中,反應后氫原子個數(shù)比發(fā)你以前氫原子的個數(shù)少整個反應過程中涉及到3種氧化物轉化過程中,水可循環(huán)使用,理論上反應過程中不需要再補充水反應Ⅱ種,參與反應的與生成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10.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驗證NaCl溶液中混有鹽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B 除去NaOH溶液C中少量的 Na2CO3 加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C 驗證、、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將銅片分別放入Zn(NO3)2溶液、溶液D 除去氮氣中混有的氧氣獲得純凈的氮氣 可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木炭A.A B.B C.C D.D11.實驗小組用傳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與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溫度和pH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B.30s時,溶液中溶質為HCl和NaClC.60s時,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變成藍色D.該實驗是將稀鹽酸加入稀NaOH溶液12.室溫時,利用壓強傳感器研究質量相同的一塊鎂片和一塊鋅片分別與等濃度、等質量的稀鹽酸反應的實驗如圖甲,壓強傳感器測得裝置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jù)壓強變化推測兩個反應都有熱量放出B.曲線①的壓強上升比曲線②高,說明①產(chǎn)生H2總量更多C.曲線②是Mg與稀鹽酸反應的壓強變化曲線D.反應結束后Zn一定有剩余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6分)13.(8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前沿科技、生產(chǎn)生活社會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Ⅰ.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四大發(fā)明包括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活字印刷膠泥含有CaO,加水發(fā)生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為 .(點燃)黑火藥爆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NO3+ 3C + S===K2S + 3 ↑+N2↑。兵馬俑彩繪中發(fā)現(xiàn)了絕美“中國紫”,“中國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銅鋇(BaCuSi2O6),其中銅元素和硅元素的質量比為 。Ⅱ.中國前沿科技(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航天員入駐“天宮”。宇航服內活 性炭用于處理呼吸產(chǎn)生的廢氣。說明活性炭具有 性。(4)2023年3月,8200立方米天然氣加注船在江蘇建造完工。天然氣指的是 (化學式表示)。Ⅲ.生產(chǎn)、生活、社會用300g常溫鹽泉鹵水敞鍋熬煮制得60g桃花鹽,其中含氯化鈉95%,其余為礦物質等。(5)桃花鹽屬于 物質(填“純凈物”或“混合物”)。(6)常溫下該鹽泉鹵水中NaCl得質量分數(shù)為 ,屬于NaCl的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該溫度下NaCl的溶解度為36g)14.(10分)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方法獲取證據(jù)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一】向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兩位同學分別從反應物的消失和生成物產(chǎn)生的角度獲取反應發(fā)生的證據(jù)。反應的微觀圖入右圖所示(1)小金同學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氫氧化鈣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至足量,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可判斷Ca(OH)2與HCl發(fā)生了反應,從微觀角度解釋原因 ;(2)小蘭同學將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混合,然后檢驗了混合液中含有Ca2+和Cl﹣,她據(jù)此認為Ca(OH)2與HCl發(fā)生了反應,且生成了CaCl2你認為小蘭同學做法能否作為反應發(fā)生的證據(jù),并說出相應的理由: ;【實驗二】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1)若在試管①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①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 ;②下圖表示的該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代表 離子(填離子符號):(2)若向試管②中加入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寫出硫酸于水垢中的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試管③驗證Zn、Cu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圖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緩緩通入HCl氣體,測定該過程中溶液導電能力的變化(溶液體積、溫度的變化可忽略)。分析A→B段變化,可以得出結論:其他條件相同,導電能力OH﹣ Cl﹣(填“>”“<”或“=”)。(5)分析B→C段變化,可以得出:溶液的導電能力除了與離子種類有關,還與 有關。15.(8分)用硫酸渣吸收含氯廢氣來制備氯化鐵晶體,不僅能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還具有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其工藝流程如下:查閱資料:①硫酸渣主要成分為SiO2、Fe2O3、FeO、CaO等;②含氯廢氣主要含有HCl和C12(1)漿料吸收含氯廢氣后pH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該吸收過程中,硫酸渣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如下:①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其中Fe2O3、FeO、CaO均能與酸發(fā)生反應,有共同的產(chǎn)物 生成。② 2FeCl2+Cl2 == 2FeCl3。(2)操作I的名稱是 ,濾液1中除了H+、Cl-外,還存在較多的離子是Fe3+和 (填離子符號)。(3)硫酸渣在制作成漿料后,與含氯廢氣反應,經(jīng)操作I可以得出SiO2的化學性質: 。(4)根據(jù)10℃時CaSO4的溶解度為0.24g,在降低含鈣量的過程中加入硫酸鐵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經(jīng)操作Ⅲ可以從濾液2中獲得FeCl3晶體,操作方法是:在酸性條件下進行 、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干燥。16.(10分)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fā)除去水分,得到粗鹽。這樣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進行粗鹽提純實驗。【查閱資料】Na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交流與表達】(1)本實驗除了使用下列玻璃儀器外,還缺少一種多次使用的玻璃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2)用托盤天平稱取5.0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漸加入盛有10mL水(密度為1g/cm3)的燒杯里,邊加邊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然后過濾蒸發(fā),在進行蒸發(fā)操作時,當蒸發(fā)皿中 ,停止加熱,利用蒸發(fā)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3)實驗中是通過蒸發(fā)所得溶液中溶劑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來獲取食鹽晶體,其理由是 。【反思與評價】(4)物質的溶解度不同,用途也不同。請據(jù)表回答:表一 物質的溶解度(20℃)物質 NaOH Ca(OH)2 CaCO3 CaSO3溶解度(克) 109 0.165 0.0014 0.0043表二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級20℃時的溶解度(克) >10 1—10 0.01—1 <0.01等級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①對比20℃時,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溶解度,可知實驗中一般用 吸收二氧化碳。②實驗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但是根據(jù)上表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 。③20℃時,飽和氫氧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精確到0.1%)(5)某工廠化驗室用20%的氫氧化鈉溶液洗滌一定量石油產(chǎn)品中的殘余硫酸,共消耗氫氧化鈉溶液40g,洗滌后的溶液呈中性。(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Na:23 )試計算:這一定量石油產(chǎn)品中含硫酸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g).2024-2025學年中考模擬測試九年級化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共24分)1.A 2.A 3.C 4.B 5.B 6.D7.B 8.C 9.D 10.C 11.D 12.A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6分)13.Ⅰ.(1)CaO + H2O===Ca(OH)2 CO2 (2)8:7Ⅱ. (3)吸附 (4)CH4Ⅲ.(5)混合物 (6)19% 不飽和【實驗一】H+和OH-反應生產(chǎn)了H2OCa(OH)2 溶液中有Ca2+和OH-,鹽酸中有H+和Cl-,即使不反應,混合后溶液中仍然有Ca2+和Cl-,所以不能作為依據(jù)。【實驗二】①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②Zn2+H2SO4+Mg(OH)2===MgSO4+2H2O將鋅粒放入CuSO4溶液中>離子的濃度 (離子的數(shù)量)15.(1)減小 ①H2O (2)過濾 Ca2+(3)SiO2不與酸反應 (4)Fe2(SO4)2+3CaCl2===2FeCl3+3CaSO4(5)蒸發(fā)濃縮16. (1)玻璃杯 (2)較多固體時(3)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4)①NaOH ②Ca(OH)2 +SO2===CaSO3+H2O ③0.2%(5)20%×40=8g解:設這一定量石油產(chǎn)品中含硫酸的質量是XH2SO4+2NaOH==Na2SO4+2H2O98 80X 8g(=)98 80X 8g解得X=9.8g答:這一定量石油產(chǎn)品中含硫酸的質量是9.8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