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北省武漢市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全真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北省武漢市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全真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武漢二中2025屆高三全真模擬考試
化學試卷
考試時間:2025年6月2日 上午:8:30 — 9:45 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Mg-24 S-32 B-11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CaSO4來減輕鹽堿地(含Na2CO3)的堿性,利用了CaSO4溶于水顯酸性
B.聚乳酸作手術縫合線,利用了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C.酒釀制技藝涉及淀粉、葡萄糖的水解反應
D.SiO2可用于生產光導纖維,利用了SiO2的導電性
2. 根據材料的組成和結構變化可推測其性能變化,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
材料 組成和結構變化 性能變化
A 石墨 剝離法制得石墨烯 電阻率低、熱導率高
B 引入有機基團轉化為 熔點升高
C 冠醚12-冠-4 增加-OCH2CH2-單元數量 識別半徑更大的堿金屬離子
D 鋼鐵 表面發藍處理 增強鋼鐵的抗腐蝕性
A.A B.B C.C D.D
3. 進行化學實驗時要具有安全意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為明火標識,要正確使用火源,束好長發,系緊寬松衣物
B.溫度計中水銀灑落地面用硫粉覆蓋后再做進一步無害化處理
C.將金屬Na保存在煤油中
D.不慎將苯酚濺在皮膚上,應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
4. 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下列有關科技動態的化學解讀正確的是( )
選項 科技動態 化學解讀
A 開發新型銠基單原子催化體系,實現了水相CO2加氫一步高效制乙醇 催化劑能提高CO2加氫制乙醇的平衡轉化率
B 利用釷靶成功制備和分離醫用同位素 的中子數和質子數之差為136
C 自主研制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九天”首次亮相 使用的碳纖維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
D 開發高濃度葡萄糖高效異構化制備果糖的新催化體系 葡萄糖轉化為果糖,原子利用率為100%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
A. 的電子式: B. 的名稱:3-異丙基戊烷
C. 醛基的碳氧雙鍵的極性: D. 乙醚的結構簡式:
6. 毛果蕓香堿用于治療原發性青光眼,其結構簡式如下。下列有關該物質的說法正
確的是( )
分子式為
B. 能與酸反應生成鹽,但不能與堿反應生成鹽
C. 既可以形成分子間氫鍵也可以形成分子內氫鍵
D. 該物質存在2個手性碳原子
7. 下列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向紅色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Cu2++MnS=Mn2++CuS
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
D.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和FeBr2混合溶液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2I-+2Fe2++2Cl2=4Cl-+2Fe3++I2
8. 從微觀視角探析物質結構性質是學習的有效方法。下列實例與解釋不符的是( )
選項 實例 解釋
A 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金屬晶體中電子氣在電場中定向移動
B 甲苯與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實驗中加入冠醚(18-冠-6)可以縮短褪色時間 8-冠-6與相互作用,使高錳酸鉀間接“溶于”甲苯中,增大與甲苯接觸的機會
C 比的沸點低 分子間氫鍵比分子間氫鍵弱
D 中的鍵角比中的鍵角大 的孤電子對數比少,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小
A. A B. B C. C D. D
9. 一種新型的電解質埋鹽,被廣泛用于日前的鋰電池中,結構如圖所示,其中元素M,X,Y,Z均為第二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的s軌道與p軌道上的電子總數之比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Y,Z的簡單氣態氫化物分子之間均能形成氫鍵
B. Y3分子為含有極性鍵的極性分子,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溶解度
C. 與Y同周期且電負性比Y小的元素有4種
D. Y,Z的簡單離子半徑大小:Y>Z
10. 實驗小組設計下圖所示裝置,驗證SO2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用98%的濃硫酸和亞硫酸鈉固體制備SO2
B.一段時間后試管內有白色沉淀,說明SO2與BaCl2反應生成BaSO3
C.試管中的紅色花瓣褪色,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紅色變淺,均說明SO2具有漂白性
D.試管內Br2的CCl4溶液褪色,說明SO2具有還原性
11. 一種新型儲氫材料[Mg(NH3)6](BH4)2立方晶胞如圖1所示(的位置未標出),該晶胞沿z軸方向的投影如圖2所示,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與的空間結構相同,鍵角不等
B. 晶體中由圍成的正四面體空隙的占用率為
C. 晶體中只存在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配位鍵
D. 晶體的密度為
12. 醋酸纖維以纖維素為原料通過乙酰化反應制得,觸摸柔滑、舒適,光澤、性能均接近桑蠶絲。纖維素中羥基被乙酰基取代程度可分為二醋酸纖維和三醋酸纖維。用纖維素制備三醋酸纖維的反應如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c—代表CH3CO—)( )
A. 纖維素的乙酰化反應屬于縮聚反應
B. 當1mol纖維素發生三醋酸纖維化反應后,質量增加129n g
C. 纖維素與淀粉均為多糖,互為同分異構體
D. 二醋酸纖維比三醋酸纖維吸濕性更好
13.常溫下,某二元弱堿的,。溶液稀釋過程中、、與的關系如圖所示。
已知,的分布系數。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曲線m為的變化曲線 B.c點的pH=5.5
C.b點存在 D.水的電離程度:a=b>c
14. 羥基自由基具有極強氧化能力,它能有效地氧化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直流電源作用下,利用雙極膜電解池產生羥基自由基處理含苯酚廢水和含甲醛廢水,原理如圖所示。已知:雙極膜中間層中的解離為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M極電極反應式:
B. 電極電勢:N>M
C. 每處理甲醛,理論上有0.8molH+透過膜b
D. 通電一段時間后,理論上苯酚和甲醛轉化生成
物質的量之比為7∶6
為實現碳達峰,可以將進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科學研究發現,羥基季銨鹽離子液體可以高效催化與環氧化合物合成環狀碳酸酯的反應,某課題組經研究提出用離子液體三乙基羥乙基溴化銨催化此反應的機理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無羥基結構的四乙基溴化銨的催化活性優于三乙基羥乙基溴化銨
B.該過程只有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沒有非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
C.反應機理中涉及到取代反應,加成反應
D.該過程的總反應式可表示為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12分)利用鎂泥(主要成分為、和等)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鎂的工業流程如下:
(1)酸溶。某工廠用1.78噸發煙硫酸(化學式:)配制質量分數為溶液,配制時需要水的質量為 噸。
(2)除鐵。已知濾渣2的成分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若控制溫度80℃、,可得到黃鐵礬鈉(上圖中陰影部分),寫出“除鐵”過程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②工業生產不選擇以形式除鐵的可能原因: (寫出兩點)。
(3)沉淀。
寫出“沉淀”過程的離子方程式: 。
(4)控制“沉淀”溫度50℃,可制得堿式碳酸鎂,堿式碳酸鎂常用作塑料阻燃劑。現稱取一定質量堿式碳酸鎂樣品經高溫完全分解后得固體,放出(標準狀況),計算該堿式碳酸鎂樣品中的= 。
(5)某鈣鎂礦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若將全部換為,所得晶體中每個晶胞含有的原子數為 。
17.(14分)依折麥布片N是一種高效、低副作用的新型調脂藥,其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ⅰ.
ⅱ.
(1)A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
(2)B→D是取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3)D中來自于B的C—H鍵極性強,易斷裂的原因是 。
(4)G為六元環狀化合物,F→G的過程中還可能生成副產物,副產物的結構簡式是 (寫出一種即可)。
(5)I→J的反應類型是 。
(6)K的結構簡式是 。
(7)M→N的合成路線如下。
R的結構簡式是 。
18.(15分)探究配制不同金屬離子—氨配體溶液的差異性,實驗操作及現象如下:
實驗序號 操作 現象
實驗i:[Cu(NH3)4]2+的配制 實驗i-a 在試管內混合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再加入過量的2mol/LNH3·H2O 產生藍色沉淀,加入NH3·H2O后沉淀少部分溶解,溶液變渾濁,靜置后上層為深藍色溶液。
實驗i-b 在試管內混合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再加入過量的6mol/LNH3·H2O 產生藍色沉淀,加入NH3·H2O后沉淀大部分溶解,溶液變渾濁,靜置后上層為深藍色溶液。
實驗i-c 在試管內混合CuSO4溶液和NH3·H2O溶液,再加入過量的2mol/LNH3·H2O 產生藍色沉淀,加入NH3·H2O后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深藍色溶液。
實驗ii:[Co(NH3)6]2+的配制 實驗ii-a 在試管內混合CoCl2溶液和過量6mol/LNH3·H2O 得到淺青色沉淀,沉淀未見明顯溶解。
實驗ii-b 在試管內混合CoCl2溶液和過量14mol/LNH3·H2O 得到淺青色沉淀,沉淀未見明顯溶解。
資料:①Co(OH)2為淺青色沉淀
②[Co(NH3)6]2+溶液為紅色,在活性炭催化下轉化為橙黃色的[Co(NH3)6]3+溶液
(1)實驗i-a中生成藍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
(2)研究認為實驗i-a中藍色沉淀中還有Cu2(OH)2SO4成分,其可以溶于稀酸。檢驗藍色沉淀中不只含Cu(OH)2的實驗操作為:將藍色沉淀過濾,充分洗滌后, 。(填后續操作和現象)
(3)對比實驗i-a和實驗i-c中再加入過量氨水前的現象,推測NH4+對[Cu(NH3)4]2+生成有一定促進作用。設計如圖所示實驗:在1、2試管內分別完成對實驗i-a的重復,再分別加入不同試劑。實驗現象證實了預測,則x的化學式是 ,c= 。
(4)從平衡移動角度,結合化學用語,解釋NH4+對[Cu(NH3)4]2+生成有一定促進作用的原因 。
(5)針對實驗ii未能成功配制[Co(NH3)6]2+溶液,結合以上分析,提出改進方案:
①在實驗ii-a的基礎上繼續加入 ,即可成功配制。
②利用化學反應驗證配制成功的操作及實驗現象是: ;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19.丙烯是有機化工中的重要原料,可用丙烷直接脫氫工藝和丙烷氧化脫氫工藝制備。
I.丙烷直接脫氫工藝,以金屬Pt為催化劑,存在以下兩個反應:
主反應: 副反應:
其主反應中有關物質的燃燒熱數據如下:
物質 C3H8 C3H6 H2
燃燒熱△H/(kJ/mol) -2219.9 -2058.0 -285.8
回答下列問題:
(1)主反應的△H= kJ/mol。主反應自發進行的條件是 。
(2)下圖為丙烷直接脫氫法中丙烷和丙烯的平衡體積分數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圖中的壓強分別為1×104Pa和1×105Pa)。
①時,圖中表示丙烯的曲線是 (填“i”、“ii”、“iii”或“iv”)。
②1×105Pa、500℃時,在密閉容器中,若只發生上述主反應和副反應,則達平衡時,丙烷的轉化率為 (保留3位有效數字)。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以下操作有利于提高平衡時n(C3H6)的操作有 (填字母) 。
A.恒壓通入適量 B.加入適量CuO C.提高的表面積  D.加入浸泡了的硅藻土
II.丙烷氧化脫氫工藝:
(3)在相同溫度、壓強下進行該工藝,將O2、C3H8和N2按不同比例投料,控制C3H8濃度不變,改變。每組實驗反應相同時間后,C3H8轉化率和C3H6產率如下圖所示。已知各組反應均未達平衡,催化劑活性無明顯變化,解釋C3H6產率先增后降的原因: 。
III.工業上可利用丙烯進行電有機合成制備1,2-丙二醇。
(4)寫出以稀硫酸為電解液,丙烯在電極上生成1,2-丙二醇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
化學試卷答案及評分參考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C D D A C C D C D D D A
16.(共12分,每空2分)
(1)2.14
濃度小,的氧化性弱;溫度低,反應速率慢
(3)
(4)
(5) 4
【詳解】(1)1.78噸發煙硫酸(化學式:)的物質的量為,配制過程中,生成硫酸為,配制質量分數為溶液,配制時需要水的質量為。
(2)①“除鐵”時,若控制溫度80℃、,可得到黃鐵礬鈉沉淀,則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②由圖可知,pH在4附近溫度略低于40°C時產生的氫氧化鐵最多,溫度繼續升高時鐵轉化為其它含鐵的不溶性物質,結合分析可知,鐵工業生產不選擇以形式除鐵的可能原因:濃度小,的氧化性弱;溫度低,反應速率慢。
(3)結合分析可知,“沉淀”過程的離子方程式:
(4)現稱取一定質量堿式碳酸鎂樣品經高溫完全分解后得固體,根據鎂元素守恒,鎂離子為,放出(標準狀況),其物質的量為,則碳酸根為0.15mol,則根據電荷守恒可知氫氧根的物質的量為0.1mol,則堿式碳酸鎂樣品中的=3:2。
(5)某鈣鎂礦的晶胞中若將全部換為,若Ca換為Mg,則該圖變為兩個立方晶胞,則Mg位于晶胞的8個頂點和6個面心,所得晶體中每個晶胞含有的原子數為。
17.(共14分,每空2分)
(1)羥基
(2)
(3)酯基是強的吸電子基團,使得與酯基相連的亞甲基上的C-H鍵極性增強,易斷裂
(4)(合理即可) (5)取代反應
(6)
(7)
【詳解】(1)由分析可知,A為,其官能團的名稱是羥基;
(2)與乙醇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與水,其化學方程式為:;
(3)D為,其中來自于B的C-H鍵在中間亞甲基上,則D中來自于B的C—H鍵極性強,易斷裂的原因是:酯基是強的吸電子基團,使得與酯基相連的亞甲基上的C-H鍵極性增強,易斷裂;
(4)
F為發生已知反應ⅰ,如果是分子內脫水生成六元環狀化合物G為,如果是分子間脫水將生成副產物(合理即可);
(5)
I為,與氟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J()與HF,則I→J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
(6)
由分析可知,K的結構簡式是:;
(7)
由分析可知,M為,根據已知反應ⅱ,M()、和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Q,Q發生成環反應生成R,R在硫酸作用下去生成N,結合N的結構式,可知R為;根據成環結構,可知Q為,所以Q和R的結構簡式分別是、。
18.(共15分,除標注外,每空2分)
(1)
(2)加入足量稀,固體全部溶解后再加入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3) 1(1分)
(4),增大時,與反應產生,增大了,減少了,使沉淀溶解平衡正移,增加,促進平衡正移(合理即可)
(5)①(NH4)2SO4或NH4Cl溶液
② 取①的上層紅色清液,加入少許活性炭振蕩試管,溶液轉為橙黃色
【詳解】(1)實驗i-a中硫酸銅與氫氧化鈉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氫氧化銅,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
(2)檢驗藍色沉淀中不止含Cu(OH)2,可能還含有Cu2(OH)2SO4,只要檢驗硫酸根離子的存在即可,已知Cu2(OH)2SO4可以溶于稀酸,故實驗操作為:將藍色沉淀過濾,充分洗滌后,加入足量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后再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3)加入過量氨水前,實驗i-a中的反應為CuSO4+2NaOH=Na2SO4+Cu(OH)2↓,實驗i-c中的反應為CuSO4+2NH3·H2O=(NH4)2SO4+Cu(OH)2↓,要推測對[Cu(NH3)4]2+生成有一定促進作用,在1、2試管內分別完成對實驗i-a的重復,再分別加入不同試劑,需要采用控制單一變量法,故x的化學式是Na2SO4,c=1;
(4)因為Cu(OH)2(s) Cu2+(aq)+2OH (aq),c()增大時,與OH-反應產生NH3·H2O,增大了c(NH3 H2O),同時減少了c(OH-),使沉淀溶解平衡正移,c(Cu2+)增加,促進Cu2++4NH3 H2O [Cu(NH3)4]2++4H2O平衡正移,故對[Cu(NH3)4]2+生成有一定促進作用;
(5)①由以上分析知,對[Cu(NH3)4]2+生成有一定促進作用,在實驗ii-a的基礎上繼續加入10滴1mol/L (NH4)2SO4溶液,即可成功配制;
②驗證配制成功的操作及實驗現象是:取①的上層紅色清液,加入少許活性炭振蕩試管,溶液轉為橙黃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19.(14分,每空2分)
(1) +123.9 高溫 (2) i 17.6% AB
(3)O2濃度增大使反應速率變快,產率升高;后因過量O2氧化C3H6,產率下降
(4)
【詳解】(1)C3H8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19.9kJ·mol-1 ①;
C3H6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C3H6(g)+O2(g)=3CO2(g)+3H2O(l) ΔH=-2058.0kJ·mol-1②;
H2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g)+O2(g)= H2O(l) ΔH=-285.8kJ·mol-1 ③。
根據蓋斯定律,①-②-③可得到反應,則ΔH=-2219.9kJ·mol-1-(-2058.0kJ·mol-1)-(-285.8kJ·mol-1)=+123.9kJ·mol-1;
主反應ΔH>0,氣體物質的量增多ΔS>0,自發進行的條件是高溫。
(2)①正反應吸熱,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丙烯體積分數增大;正反應氣體系數和增大,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丙烯的體積分數降低,所以1×104Pa時圖中表示丙烯的曲線是i。
②1×105Pa、500℃時,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根據圖示,達平衡時丙烷的平衡體積分數為70%,設丙烷的投料為xmol,若只發生上述主反應和副反應,消耗丙烷的物質的量為amol,則反應生成的丙烯、氫氣、乙烯、甲烷的總物質的量為2amol,,則丙烷的轉化率為。
A.恒壓通入適量N2,相當于減壓,平衡正向移動,n(C3H6)增大;   
B.加入適量CuO,CuO和氫氣反應,氫氣濃度降低,正反應正向移動,n(C3H6)增大;
C.提高Pt的表面積,平衡不移動,n(C3H6)不變;    
D.加入浸泡了KMnO4的硅藻土,KMnO4氧化丙烯、乙烯等烯烴,n(C3H6)減小;
(3)O2濃度增大使反應速率變快,產率升高,后因過量的O2氧化C3H6,產率下降,所以n(C3H6)產率先增后降。
(4)丙烯生成1,2-丙二醇,碳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所以丙烯在陽極得電子生成1,2-丙二醇,陽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讷河市| 永兴县| 郸城县| 清丰县| 中卫市| 龙海市| 惠安县| 辰溪县| 上林县| 秦安县| 仁布县| 永川市| 文登市| 福州市| 阿勒泰市| 黄平县| 萍乡市| 安塞县| 调兵山市| 乡宁县| 新安县| 卓尼县| 黄大仙区| 蒙城县| 射洪县| 平谷区| 阿拉善盟| 那曲县| 永胜县| 泾源县| 桂林市| 象州县| 茶陵县| 九寨沟县| 天柱县| 海门市| 天柱县| 搜索| 云霄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