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第三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考試 科學試題卷(1.1-3.3)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第三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考試 科學試題卷(1.1-3.3)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第三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考試 科學試題卷(1.1-3.3)
1.(2024八上·永康期中)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城市生活廢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洗手后應及時關閉水龍頭
C.嚴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體污染
D.永康地區水資源充足,可以不用節約用水
2.(2024八上·永康期中)溶液種類繁多,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純凈物
D.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3.(2024八上·永康期中)我國是受季風影響較為顯著的國家之一,形成季風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位置低 B.地形復雜多樣
C.地勢西高東低 D.海洋和陸地性質差異
4.(2024八上·永康期中)下列各種植物的感應性運動中,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觸碰含羞草,羽狀復葉閉合下垂
B.郁金香通常在溫度升高時開放
C.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長
D.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陰天關閉
5.(2024八上·永康期中)我國研制的水下滑翔機“海燕-X”,將世界深海下潛最大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如圖所示是水下滑翔機的模型,機身上搭載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進行收縮或膨脹。當油囊收縮時滑翔機下潛,當油囊膨脹時滑翔機上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滑翔機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浮沉的
B.油囊收縮過程中滑翔機所受的浮力逐漸減小
C.油囊膨脹時滑翔機所受的浮力小于滑翔機的重力
D.滑翔機下潛時排開水的重力大于上浮時排開水的重力
6.(2024八上·永康期中)下列裝置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是(  )
A.用注射器注射藥液
B.吸管吸飲料
C.吸塵器
D.醫生給病人拔火罐
7.(2024八上·永康期中) 激素在人體中的含量較少,但作用很大。下列關于人體激素調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亢是由于成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
B.激素是由垂體、甲狀腺、唾液腺等內分泌腺分泌的
C.肢端肥大癥是由于成年時性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
D.胰島素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8.(2024八上·永康期中)實驗室中存放有如圖所示的氯化鉀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溶液中的溶劑是水
B.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C.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6g氯化鉀
D.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變為
9.(2024八上·永康期中) 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為全球抗擊疫情貢獻了中國智慧。下列中藥煎制步驟與實驗室過濾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浸泡熱水 B.加熱煎制 C.液渣分離 D.裝袋保存
10.(2024八上·永康期中)下列有關分泌唾液行為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聽“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為
B.看“酸梅”兩字流唾液是先天性行為
C.吃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為
D.流唾液不是一種本能,需要經過訓練
11.(2024八上·永康期中)小科觀看了《溶解度曲線》科學視頻后,對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C.溫度從t2℃降至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的質量甲大于乙
D.t1℃時,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相等
12.(2024八上·永康期中)中國科學院的植物生理學家研究了各種果實生長發育等過程中的激素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實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生長素都起主導作用
B.在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多種植物激素共同協調起作用
C.在果實成熟時,果實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實的細胞伸長期,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較高
13.(2024八上·永康期中)杭州亞運會的帆船項目在象山舉行。帆船迎風行駛仍能前進的原理與飛機升空原理相同。若在帆船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由東邊吹向西邊,俯視如圖所示),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運動員應調整船帆方向為(  )
A. B.
C. D.
14.(2024八上·永康期中)下列選項中,甲、乙、丙和丁之間的關系與如圖所示一致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神經中樞 腦 脊髓 視覺中樞
B 人體的激素 生長素 胰島素 甲狀腺激素
C 反射 向地性 望梅止渴 杯弓蛇影
D 腦 大腦 小腦 腦干
A.A B.B C.C D.D
15.(2024八上·永康期中)三個相同容器內分別盛滿不同的液體,現將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輕輕放入容器中,小球靜止后的狀態如圖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小球在甲中受到浮力最小,在乙中受到浮力最大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是p乙>p甲>p丙
C.液體的密度關系是ρ甲>ρ丙>ρ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乙=F丙>F甲
16.(2024八上·永康期中)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箭頭表示氣流運動的方向,也可表示水循環中的   (填環節名稱)。
(2)炎熱的夏天,人們常選擇甲處避暑,因為沿海地區的周圍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沿海地區的氣溫變化小,所以夏天海邊比較涼爽;也可以選擇乙處避暑,原因是   。
17.(2024八上·永康期中)在對流層中,氣溫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1)請在“空氣對流運動”模型(第17題圖)中,用箭頭表示空氣的運動方向。
(2)根據對流原理,室內的取暖裝置應安裝在房間的   (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18.(2024八上·永康期中)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我市加大了對“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的專項整治力度,駕駛員看到有行人過馬路時都會及時踩剎車,等待行人安全通過路口后再啟動車輛。請回答:
(1)駕駛員看到有行人要過馬路時及時踩剎車屬于   (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
(2)如圖所示為神經元的模式圖,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中傳遞的路徑是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19.(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圖是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記錄,請回答:
(1)乙中的溶液為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
20.(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表為相對濕度表局部,請根據表中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干球溫度 干濕差
1.0℃ 2.0℃ 3.0℃ 4.0℃
0.0℃ 82% 65% 47% 31%
5.0℃ 86% 71% 58% 45%
10.0℃ 88% 76% 65% 54%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1)干濕差相同時,干球的溫度越高,空氣的相對濕度越    。
(2)當一位同學用干濕球溫度計測量空氣的相對濕度時,測得干球的溫度為25℃,而濕球的溫度為24℃,那么當時空氣的相對濕度為    。
21.(2024八上·永康期中)人體患病毒性感冒容易發熱,發熱過程分為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如圖為體溫上升期機體體溫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體溫調定點”是調節體溫恒定時,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預設的一個溫度值,正常生理狀態下為 。
(1)患病初期,人體   (填圖中某生理過程)而形成“寒戰”,有助于體溫上升到 。
(2)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熱量。
22.(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圖所示,廣口瓶中盛有少量飽和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小試管和 U 形管中均有適量水,現向小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回答下列問題:
(1)可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   。
(2)U 形管中 ab 液面變化情況是____。(填字母)
A.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 B.a 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23.(2024八上·永康期中)“海水斷崖”是指因為某水文要素在豎直方向上出現突變或連續劇變的水層,海水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的狀態。潛艇在水下向下潛行時,如突遭“海中斷崖”,潛艇受到的浮力會   (選填“變大”、“變小”、“始終不變”),可以迅速向潛艇內的水艙供氣,使潛艇的   減小,有效地避免發生危險。
24.(2024八上·永康期中)央視“大風車”欄目介紹了“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如圖),A 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 為密閉的玻璃球,A與B下部連通,內裝有紅墨水。小柯家住 30 樓,他將此裝置帶回家中,在電梯上升的過程中,最 有可能出現的現象是玻璃球 B 的液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不變”);將此瓶放在家中 某一位置,當 A 管液面明顯下降時,往往轉化為    天氣(選填“陰雨”或“晴燥”)。
25.(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圖甲為正常人體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和血糖調節過程部分示意圖,圖乙是在同一坐標圖上繪制出的血糖濃度和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請回答:
(1)糖尿病患者B點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
(2)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圖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選填“C”或“D”)
26.(2024八上·永康期中) 粗鹽的精制一般要經過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稱是    ,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 還需要用到    等儀器(寫一種)。
(3)操作正確,操作④后展開濾紙, 若黑色代表泥沙,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圖中的 ____。
A. B.
C. D.
(4)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的原因是 ____。(填字母)。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蒸發皿內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27.(2024八上·永康期中)某學習小組開展了“制作蔗糖”的項目化學習,步驟分成甘蔗擦成渣→壓汁→熬制→結晶等。
小明在制作過程中取了少量熬制中的蔗糖不飽和溶液來做測試,過程如下:
(1)小明用熬制中的蔗糖不飽和溶液通過   的方法配置熱的蔗糖飽和溶液。
(2)“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體”是通過   的方法結晶的。
(3)小明用得到的蔗糖想制作一個棒棒糖,小明將蔗糖加入熱水中,用筷子稍作攪拌,觀察到杯底還留有蔗糖固體,接著就進行過濾等后續操作,等待幾天后卻沒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沒有晶體析出。請分析棒棒糖制作失敗的原因:   。
(4)小明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后,進行了更改如圖所示,為了加快制作棒棒糖的速度,讓燒杯中的蔗糖快速析出,他是如何操作?____。
A.試管內加入適量水 B.燒杯內加入適量氫氧化鈉固體
C.燒杯內加入適量食鹽 D.燒杯內加入適量硝酸銨固體
28.(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圖是小東做“估測大氣壓值”的實驗示意圖,步驟如下:
①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細尼龍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示數即等于大氣對活塞的壓力F;
③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帶刻度的長度,記為L,讀出注射器的容積V,計算活塞的面積;
④推算此時大氣壓的數值p。
請根據他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步驟1中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的目的是   ;
(2)用測得的科學量表示大氣壓強的表達式p=   (寫出表達式);
(3)實驗時,可先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①是減小   ;②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4)實驗室有A、B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若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10N,實驗時應選用A注射器,不選用B注射器的理由是   。
29.(2024八上·永康期中)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進子宮發育。研究人員為探究垂體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響卵巢和子宮的發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實驗:
組別 處理措施 相同條件下喂養一段時間后,卵巢平均質量/mg 相同條件下喂養一段時間后,子宮平均質量/mg
1 不作處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組時將健康的生長發育狀況和個體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
(2)表中第1組是本實驗的   。(填“對照組”或“實驗組”)
(3)表中A處的處理方法是   。
(4)第3組實驗結果產生的原因是   。
30.(2024八上·永康期中)某校“制作浮力秤”項目研究小組,制成如圖所示浮力秤。使用過程中,發現稱量范圍較小,有待提升改造。
【原理分析】浮力秤是利用物體漂浮時,F浮=G物的原理工作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問題提出】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
【方案設計】
器材:懸掛式電子秤、金屬塊(4.0N)、大燒杯、水以及各種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步驟:①將金屬塊掛在電子秤下,讀取電子秤示數并記錄;
②將金屬塊浸沒在盛水的燒杯中,讀取電子秤示數并記錄,然后取出金屬塊擦干;
③按照步驟②的操作,換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復試驗。
【數據處理】
實驗編號 1 2 3 4 5 6 7
液體密度ρ液(g/cm3) — 0.8 1.0 1.2 1.4 1.9 2.0
電子秤示數F拉(N) 0.4 3.6 3.5 3.4 3.3 2.6 3.0
浮力大小F浮(N) — 0.4 0.5 X 0.7 1.4 1.0
【交流分析】
(1)表格中x的數據是   ;
(2)實驗過程中,除步驟①外,其余每一次測量,金屬塊都需要浸沒,其目的是   ;
(3)小玥同學對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討論,認為第6次實驗數據異常。若電子秤正常工作、電子秤讀數和表中數據記錄均無誤。則造成此次實驗數據異常的原因可是   ;
(4)【得出結論】……
【知識應用】根據以上探究,寫出一種增大浮力秤稱量范圍的方法   。
31.(2024八上·永康期中)人體之所以能適應生活環境,主要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
(1) 當我們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會發生縮手反射,我們的反應是先   。(選填“感到痛”、“縮回手”、“同時感到痛和縮手”)
(2)圖中表示縮手反射活動中發生具體反應的部分是   。(填字母)
(3)某人由于意外導致圖中的D受損斷開,結果是____。
A.無感覺、能縮手 B.有感覺、能縮手
C.無感覺、不能伸手 D.有感覺、但不能縮手
(4)在一些危急情況下,比如消防隊員在滅火現場,有時為搶救被火災圍困的人,也會托住高溫的物體,并堅持一段時間。這是在大腦參與下的有意識的行為,說明大腦可以控制   中的較低級的神經中樞。
32.(2024八上·永康期中)質量分數不同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對照表如下:
質量分數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密度(g/mL)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0 1.84
(1)分析表中數據,可以歸納出硫酸溶液的密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是   。
(2)質量分數90%和30%的兩種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6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某鉛酸蓄電池用的酸溶液是質量分數為30%的稀硫酸,若用3升溶質質量分數為90%的濃硫酸配制該稀硫酸時,配得的稀硫酸的質量多少克。
33.(2024八上·永康期中)浮力式水面垃圾清理器是一種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自動收集小垃圾的裝置(如圖甲)。項目化學習小組研究制作了一個水面垃圾清理器模型,其主要結構如圖乙所示。工作原理為:垃圾清理器靜止在水中,打開水泵后,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集器;垃圾會留在濾網內,水從排水口流出,從而達到自動清理垃圾的目的。
(1)請你結合壓強相關知識對打開底部水泵后水會從入水口進入清理器內進行解釋。
(2)項目小組制作的垃圾清理器模型漂浮在水面上時入水口恰好與水面相平,試驗時卻發現水面上的垃圾無法順利進入收集器,小明想通過增加配重的方式使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 2 厘米,請通過計算說明需要增加的配重質量為多少 (浮條規格為 2 厘米×2 厘米×10 厘米,配重放置在收集器主體內部不產生浮力)
34.(2024八上·永康期中)高壓鍋是家庭據房中常見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將食物加熱到 100℃以上,它省時高效,圖(甲)為高壓鍋的構造,圖(乙)為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圖象。(標準氣壓取p=1.01×105Pa)。
(1)說出高壓鍋為什么能將食物加熱到 100℃以上?
(2)若高壓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約為12mm2,用這種高壓鍋燒水時,水的沸點可以達到115℃,
壓在出氣孔上的安全閥的質量至少為多少?
35.(2024八上·永康期中)已知雞蛋的質量為55克,體積為50立方厘米,將雞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雞蛋沉入杯底,如圖甲所示。逐漸將食鹽溶解在水中,直至雞蛋漂浮如圖乙所示。
(1)求圖甲狀態時,雞蛋所受的浮力。
(2)請在丙圖中畫山雞蛋所受浮力大小變化的大致圖象并說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情況受我國降水的影響,我國降水空間上來說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降水逐漸減少,導致我國水資源東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國水資源時間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有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修建水庫、節約用水等。生活中我們要保護水資源。
【解答】A、城市生活廢水直接排放會污染水資源,說法不正確;
B、洗手后及時關閉水龍頭可以節約用水,說法正確;
C、合理使用化肥可以防止水體污染,但不能禁止,說法不正確;
D、溫州地區水資源充足但也要節約用水,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B。
2.【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BC.根據溶液的特點和組成判斷;
D.根據飽和溶液和溶液的濃稀的關系判斷。
【解答】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故A正確;
B.硫酸銅溶液呈藍色,故B錯誤;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故C錯誤;
D.溶液是否飽和與濃稀之間沒有關系,故D錯誤。
故選A。
3.【答案】D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季風
【解析】【分析】季風是一年中風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風;海洋和陸地性質的差異是形成季風的主要原因;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風是從高壓區吹向低壓區的;
【解答】季風形成的本質原因是海洋和陸地性質的差異;夏季,海水的比熱容大,海洋的溫度低,形成高壓區,陸地中沙子的比熱容小,升溫快,溫度高,形成低壓區,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成為夏季風;冬季風相反;
故答案為:D.
4.【答案】C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感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
【解答】觸碰含羞草,羽狀復葉閉合下垂、郁金香在溫度升高時開放、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陰天關閉都屬于植物的感性運動,而是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長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與刺激的方向無關。
故答案為:C。
5.【答案】B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油囊的作用分析滑翔機實現浮沉的原理;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變化;
(3)物體上浮時,浮力要大于自身的重力;
(4)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解答】A、機身上搭載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進行收縮或膨脹,則油馕排開的水的體積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能實現浮沉,故A錯誤;
B、油囊收縮時,排開的水的體積變小,水的密度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滑翔機受到的浮力減小,故B正確;
C、油囊膨脹時,滑翔機會上浮,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滑翔機所受的浮力大于滑翔機的重力,故C錯誤;
D、滑翔機本身的重力不變,上浮時滑翔機排開水的重力大于滑翔機的重力,下潛時排開水的重力小于滑翔機的重力,所以上浮時滑翔機排開水的重力大于下潛時排開水的重力,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6.【答案】A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1)大氣壓強是指地球上的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壓強。
(2)大氣壓強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其原理是通過改變物體內外的氣壓差,使物體在氣壓差的作用下產生相應的運動或現象。
(3)當物體內部氣壓小于外部大氣壓時,大氣壓會將物體向內部擠壓,或者將外部物質壓入物體內部。
(4)當物體內部氣壓大于外部大氣壓時,物體內部的物質會在氣壓作用下向外排出。
【解答】A、用注射器注射藥液是利用活塞的推力將藥液注入人體,不是利用大氣壓強,而是利用外力推動液體的流動,故該選項正確。
B、吸管吸飲料時,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使吸管內的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入吸管進入口中,故該選項錯誤。
C、吸塵器工作時,電機高速旋轉使內部空氣流速加快,氣壓變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氣壓差的作用下,灰塵等被吸入吸塵器,故該選項錯誤。
D、醫生給病人拔火罐時,先將火罐內的空氣加熱排出一部分,然后迅速將火罐扣在皮膚上,當罐內空氣冷卻后,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火罐就會緊緊吸附在皮膚上,故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7.【答案】A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1)甲狀腺激素:由甲狀腺分泌,能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分泌過多會患甲亢;幼年時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
(2)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里,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如垂體、甲狀腺、胰島等。外分泌腺有導管,如唾液腺等。
(3)生長激素:由垂體分泌,幼年時分泌過多患巨人癥,幼年時分泌不足患侏儒癥,成年時分泌過多患肢端肥大癥 。
(4)胰島素:由胰島分泌,能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解答】A、甲亢是由于成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患者食量大增而身體卻逐漸消瘦,情緒易于激動,失眠健忘,心率和呼吸頻率偏高,該選項正確。
B、唾液腺屬于外分泌腺,有導管,其分泌物通過導管排出,不屬于內分泌腺,不能分泌激素,該選項錯誤。
C、肢端肥大癥是由于成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不是性激素,該選項錯誤。
D、甲狀腺激素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胰島素能調節糖代謝,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8.【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溶液的組成來分析;
B、根據標簽信息來分析;
C、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D、根據溶液的均一性來分析。
【解答】A、氯化鉀溶液是氯化鉀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質是氯化鉀,溶劑是水,選項說法正確;
B、由試劑瓶標簽信息可知,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選項說法正確;
C、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KCl的質量為100g×6%=6g,選項說法正確;
D、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仍為6%,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9.【答案】C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過濾是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操作方法。
(2)過濾操作利用的是濾紙等多孔材料,使液體能通過,而固體顆粒被截留。
(3)在化學實驗及生活中很多場景會用到類似過濾分離固液的原理。
(4)判斷不同操作是否與過濾原理相同,關鍵看是否是實現固液分離。
【解答】A、浸泡熱水主要是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沒有涉及固液分離,故該選項錯誤。
B、加熱煎制是通過加熱促使中藥成分溶出等過程,不是固液分離操作,故該選項錯誤。
C、液渣分離是將煎制后中藥的液體與不溶性的藥渣進行分離,和實驗室過濾操作原理一樣,都是實現固液分離,故該選項正確。
D、裝袋保存只是對煎制好的藥液進行儲存,不涉及固液分離,故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C。
10.【答案】A
【知識點】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為:也叫非條件反射,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需要學習和訓練就能出現。
(2)后天性行為:也叫條件反射,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解答】A、聽 “酸梅” 流唾液,是在聽到 “酸梅” 這個詞后,通過后天生活中對酸梅酸味的經驗,大腦皮層參與形成的反射,屬于后天性行為,該選項正確。
B、看 “酸梅” 兩字流唾液,是后天在認識 “酸梅” 文字并關聯到酸梅酸味等經驗基礎上形成的反射,不是生來就有的,不屬于先天性行為,該選項錯誤。
C、吃酸梅流唾液,是生來就有的,不學就會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不是后天性行為,該選項錯誤。
D、流唾液是一種本能行為,像吃酸梅流唾液這種先天性行為不需要經過訓練,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11.【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某一溫度時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比較。
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的溶解度變化情況。
飽和溶液的。
溶液中。
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溶液質量可以判斷溫度變化時析出固體質量的大小。
【解答】 A、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錯誤,因為沒有帶單位;故選項錯誤;
B、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錯誤,因為沒有指明溶液是否是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
C、不知道飽和溶液質量,不能判斷析出固體質量大小;故選項錯誤;
D、t1℃時,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相等正確,因為在該溫度下,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2.【答案】B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植物體內產生的,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常見的有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脫落酸等 。
(2)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長素能促進細胞伸長、促進果實發育;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乙烯促進果實成熟;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3)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激素的關系: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結果,不同時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不同。
(4)分析植物激素在果實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含量變化曲線,可判斷各激素在相應階段的作用。
【解答】A、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果實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起主導作用的激素不同,并非生長素都起主導作用 ,該選項錯誤。
B、在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階段多種植物激素的含量都在變化,是多種植物激素共同協調起作用,該選項正確。
C、在果實成熟時,果實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脫落酸等,不只有乙烯,該選項錯誤。
D、在果實的細胞伸長期,生長素和赤霉素的濃度較高,細胞分裂素在細胞分裂期濃度較高 ,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13.【答案】D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解答】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應當使船帆的南側的壓強大于北側的壓強,由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船帆北側的風流速要大,南側的流速要小,從而產生向北的壓強差,所以船帆應當向北凸。
故答案為:D。
14.【答案】D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圖中甲包含乙、丙和丁,乙、丙和丁是并列關系。
【解答】A、在腦和脊髓的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人體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這些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就叫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A錯誤。
B、甲狀腺激素、胰島素都屬于人體的激素,而生長素屬于植物激素,B錯誤。
C、反射是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規律的反應,杯弓蛇影、望梅止渴都屬于反射;而向地性不屬于反射,C錯誤。
D、腦包括大腦、小腦、腦干,大腦、小腦、腦干屬于并列關系,D正確。
故答案為:D。
15.【答案】D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4)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小球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
(2)(3)首先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液體密度大小,再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比較容器底部受到壓強的大小;
【解答】小球在甲中下沉,此時它受到的浮力F甲小球在甲中下沉,則密度ρ甲<ρ;小球在乙中漂浮,則密度ρ乙>ρ;小球在丙中懸浮,則密度ρ丙=ρ,因此三者密度的關系:ρ乙>ρ丙>ρ甲,故C錯誤;
液體的深度相同,且ρ乙>ρ丙>ρ甲,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p乙>p丙>p甲,故B錯誤。
故選D。
16.【答案】(1)水汽輸送
(2)海拔較高
【知識點】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
(2)影響氣溫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海陸因素、大氣環流、洋流等。
【解答】(1)圖中箭頭由海洋上空指向陸地上空,所以還可以表示水汽輸送。
(2)炎熱的夏天,人們常選擇甲處避暑,因為甲處位于沿海,沿海地區的周圍主要是海水,由于海水的比熱大,升溫慢,溫度低;圖示乙位于山地,由于山頂海拔高,氣溫低,也適合避暑。
17.【答案】(1)
(2)下部
【知識點】氣溫及其變化
【解析】【分析】(1)熱力環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熱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氣壓產生差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2)大氣受熱膨脹上升,冷卻收縮下沉。
【解答】解:(1)圖中近地面冷,說明空氣收縮下沉,高空形成低壓,近地面形成高壓;近地面熱,大氣膨脹上升,高空形成高壓,近地面形成低壓。
(2)由于空氣冷卻收縮下沉,受熱膨脹上升,室內的取暖裝置應安裝在房間的下部效果更好。
18.【答案】(1)條件
(2)D→C→B(→A)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非條件反射是不需要經過后天學習就存在的本能反應。條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斷獲得的一種經驗性行為。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一般來說,細胞體有一條長面分支
少的軸突,有較多短面呈樹枝狀分支的樹突。 神經元傳導神經沖動是沿一定方向傳導的,樹突將神經沖動傳向細胞體,軸突則將沖動從細胞體傳出。
【解答】(1) 駕駛員看到有行人要過馬路時及時踩剎車是出生后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條件反射。
(2)神經元傳導神經沖動是從樹突傳向細胞體,軸突則將沖動從細胞體傳出。所以正確的順序是: D→C→B(→A) 。
19.【答案】(1)不飽和
(2)丁=丙>乙>甲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溶液狀態的判斷方法來分析;
(2)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判斷方法來分析;
【解答】(1)乙中的溶液蒸發10g水后,析出1g溶質,再蒸發10g水后,又析出晶體(2.5g-1g)=1.5g,由此說明,乙燒杯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2)丙和丁中的溶液均為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因此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甲和乙中的溶液均為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且乙中的溶液是由甲中的溶液蒸發水形成的,因此甲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則溶質的質量分數為:丁=丙>乙>甲;
20.【答案】(1)大
(2)92%
【知識點】空氣的濕度
【解析】【分析】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在同種環境下,由于蒸發吸熱的原因,濕球溫度計比干球溫度計溫度更低;
據表可知,干濕差相同時,干球溫度越高,空氣相對濕度越大;
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的溫度差越大,空氣相對濕度越小,水汽越不飽和。
【解答】(1)據表可得,干濕差相同時,干球溫度越大,相對濕度越大;
(2)據表可得,干、濕球的溫度分別為25℃和24℃,對應干球溫度為25℃,干濕溫度差為1℃,則空氣的相對濕度為92%。
21.【答案】(1)骨骼肌收縮
(2)等于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機體的體溫調節是神經和激素(體液)共同調節的結果,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反應速度緩慢、作用范圍較廣、時間較長。在寒冷的條件下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含量增加,促進新陳代謝,導致產熱量增多,以維持體溫正常。皮膚是與體溫調節相關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調節張是為了增加散熱量,血管收縮是為了減少散熱量。
【解答】(1)綜合圖解分析,體溫上升期,一是通過傳出神經作用與骨骼肌和皮膚血管,而是通過腺體分泌激素參與調節,故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激素)調節兩種方式。患病初期,人體骨骼肌收縮而形成“寒戰”,增加產熱,有助于體溫上升到38.5℃。
(2)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身體才能保持持續的高溫。
22.【答案】(1)變渾濁
(2)B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有氫氧化鈣析出,則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裝置內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使U型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故答案為:B。
23.【答案】變小;重力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如果海水躍層是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的狀態,形成負密度梯度躍變層,被稱為“海中斷崖”。結合F浮=ρgV排可得出結論;
(2)向潛艇內的水艙供氣,減小潛艇的重力。
【解答】根據“海中斷崖”現象可知,海水躍層是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
潛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斷崖”,V排不變,但ρ液減小,因此由F浮=ρ液gV排可知,潛艇受到的浮力減小;
向潛艇內的水艙供氣可以將水艙中的水排出一部分,能減小潛艇的重力,使潛艇不至于快速下沉。
24.【答案】下降;晴燥
【知識點】天氣預報與天氣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大氣壓強的變化及其應用相關知識,具體內容如下:
(1)大氣壓強隨高度的變化規律: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2)連通器原理:A 管與 B 球下部連通,內裝紅墨水,可看作連通器模型,在連通器中,同種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液面總保持相平,這里 A 管與外界大氣相通,B 球內氣壓相對穩定,當外界大氣壓變化時,會引起液面變化。
(3)天氣與大氣壓的關系:一般來說,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因為陰天空氣濕度大,空氣密度小,氣壓低;晴天空氣密度大,氣壓高 。
【解答】(1)在電梯上升的過程中,高度升高,外界大氣壓減小,而 B 球內氣壓相對不變,大于外界氣壓,所以會將紅墨水壓向 A 管,最有可能出現的現象是玻璃球 B 的液面將下降。
(2)當 A 管液面明顯下降時,說明外界大氣壓升高,因為晴天大氣壓較高,所以往往轉化為晴燥天氣。
25.【答案】(1)胰島素分泌不足
(2)D
【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2)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血糖不能及時被利用和儲存,使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
(3)血糖與胰島素濃度的關系: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血糖濃度升高時,會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使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以降低血糖濃度;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素分泌減少。
【解答】(1)糖尿病患者B點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因為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不能及時被有效分解和轉化,就會使血糖濃度居高不下 。
(2)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觀察圖乙,曲線 D 呈現先隨血糖濃度升高而升高,后隨血糖濃度降低而降低的趨勢,符合胰島素濃度隨血糖濃度變化的規律,所以代表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是D。
26.【答案】(1)過濾
(2)蒸發皿
(3)A
(4)C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 (1)根據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進行分析;
(2)根據從溶液中得到晶體的方法是蒸發,以及蒸發需要的儀器進行分析;
(3)根據濾紙是對折再對折,所以只有兩個面會有泥沙,可以折疊一下看出是在A和B中的兩個;有由于過濾時液面不能超過濾紙邊緣進行分析;
(4)根據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精鹽中混有了其他的物質進行分析。
【解答】 (1)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所以操作④的名稱是過濾;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還需要用到蒸發皿等儀器;
(3)濾紙是對折再對折,所以只有兩個面會有泥沙,可以折疊一下看出是在A和B中的兩個;有由于過濾時液面不能超過濾紙邊緣,故選A;
(4)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大,導致制得率較高;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
故選C。
27.【答案】(1)蒸發溶劑
(2)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
(3)最初配置的溶液不是飽和溶液
(4)D
【知識點】蒸發及其現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
【解析】【分析】(1)根據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結晶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原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促進結晶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用熬制中的蔗糖不飽和溶液通過蒸發溶劑的方法配制熱的蔗糖飽和溶液。
(2)用筷子蘸取的是熱的蔗糖飽和溶液,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體,是通過蒸發溶劑的方法結晶的。
(3)幾天后卻沒有制得擦棒糖,杯中也沒有晶體析出,可能是因為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4)①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可能會變得不飽和,故錯誤;
②燒杯內加入適量氫氧化鈉固體,會使溶液的溫度升高,不利于試管中的蔗糖快速析出,故錯誤;
③燒杯內加入適量食鹽,對試管中的溶液幾乎沒有影響,故錯誤;
④燒杯內加入適量硝酸銨固體,會使溶液的溫度降低,有利于試管中的蔗糖快速析出,故錯誤。
28.【答案】(1)排盡針筒內空氣,防止空氣進入
(2)
(3)摩擦力
(4)作用在B注射器上的大氣壓力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盡空氣注射器內的空氣,使里面成為真空;
(2)注射器的有效長度應從有刻度的位置測算,而不是全部長度;本實驗的原理是:先排出注射器內的空氣,這樣在往外拉活塞時,由于外界大氣壓的作用,要拉動活塞需要很大的力,這個力的大小為F=P大氣S,故測出注射器的有效長度,利用讀出的體積V求出活塞橫截面積S和拉動時的拉力F,就可求出大氣壓強的值。
(3)涂抹凡士林的好處:一是減小摩擦,二是密封性好;
(4)根據拉動AB兩個注射器的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計算出標準大氣壓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選擇。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會把注射器的空氣排掉,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是防止注射器外的空氣從小孔進入,所以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
(2)注射器的體積是活塞的面積和注射器有效長度的乘積,有效長度是指注射器帶刻度的部分;注射器活塞的面積為,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F=P大氣S=P大氣,所以,;
(3)涂抹凡士林的好處:①減小摩擦,②活塞的密封性好。
(4)因AB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當大氣壓約為105Pa,當面積為2cm2,即0.0002m2時,由可得,F=pS=105Pa×0.0002m2=20N,因為已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所以實驗時應選用A注射器。
29.【答案】(1)避免實驗偶然性,增加實驗的可靠程度
(2)對照組
(3)切除垂體,同時注射等量(或適量)生理鹽水
(4)切除垂體后,促性腺激素減少,導致卵巢不能正常發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進了子宮發育。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是指為了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通俗地說,就是讓我們自己去發現問題。主動去尋找答案,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科學探究重在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1)分組時將健康的生長發育狀況和個體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隨機分成 4 組,每組 10 只而不是 1 只,是因為如果只用 1 只幼鼠,其個體差異、特殊情況等偶然因素可能會使實驗結果不準確,多只幼鼠可避免實驗偶然性,增加實驗的可靠程度 。
(2)、(3)第1組是不作處理,作為本實驗的對照組;第3組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雌性激素,卵巢重量減輕,但是由于注射雌性激素,故子宮平均重量變化不大;第4組是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促性腺激素,卵巢和子宮的平均重量都和對照相差不大.第2組的卵巢和子宮的平均重量都相應減輕,可見沒有激素釋放到卵巢和子宮中,而第3和第4組都是切除垂體,而且都分別注射了適量的雌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則A處切除垂體,并且不注射任何激素。
(4)第3組切除垂體后,促性腺激素減少,導致卵巢不能正常發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進了子宮發育,所以子宮平均重量變化不大。
30.【答案】(1)0.6
(2)控制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同
(3)金屬塊碰到燒杯底部
(4)換用密度比水大的液體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稱重法求出物體的重力;根據稱重法求出x的大小;
(2)(3)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同;
(4)根據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分析增大量程的方法。
【解答】 (1)根據2、3、5組的實驗數據可知,金屬塊受到的重力為:
G=F拉+F浮=3.6N+0.4N=3.5N+0.5N=3.3N+0.7N=4.0N;
第4組實驗中,拉力的大小為3.4N,
則受到的浮力為:F浮=G-F拉=4.0N-3.4N=0.6N;
(2)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需要控制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同,除步驟①外,其余每一次測量,金屬塊都需要浸沒,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等于金屬塊的體積,其目的是控制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同;
(3)電子秤正常工作、電子秤讀數和表中數據記錄均無誤,每次實驗時金屬塊都需要浸沒,則V排相同,第6次實驗數據與第3次實驗數據相比,液體密度大約是原來的2倍,而浮力是原來的2.8倍,說明測得的浮力偏大,原因可能是金屬塊碰到燒杯底部,造成測力計的示數偏小,
由F浮=G-F示可知測得的浮力偏大;
(4)根據以上探究結果,對于圖中的浮力秤,要增大浮力秤的稱量范圍,即增大浮力秤受到的浮力,在V排不變時,可以換用密度比水大的液體。
31.【答案】(1)縮回手
(2)E
(3)D
(4)脊髓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的本質區別是否有大腦皮層的參與。沒有大腦皮層參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的反射是非條件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的反射是條件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解答】(1 )人體的縮手反射中樞位于脊髓,但軀體感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當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手部的感覺器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沿著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內的縮手反射中樞,神經沖動沿著傳出神經傳給上肢與縮手反射有關的肌肉,人體發生縮手反射。與此同時脊髓內的縮手反射中樞發出的神經沖動也沿著脊髓白質中的上行神經束傳到大腦皮層中的軀體感覺中樞,人體產生痛覺。形成痛覺的神經沖動傳導的路徑較長,需要時間的較長。因此當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我們的反應是先縮回手,后感到痛。
(2)在縮手反射活動中,發生具體反應的部分是效應器,它接受神經傳來的刺激并作出反應。圖中 E 表示效應器(手臂肌肉),所以是 E。
(3)某人由于意外導致圖中的②傳出神經受損斷開,反射弧不完整,因此縮手反射不能發生,但是神經沖動還能通過脊髓內的白質上行傳導到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因此還能感受到疼痛。可見D符合題意。
(4)大腦包括端腦和間腦,端腦包括左右大腦半球。端腦是脊椎動物腦的高級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由左右兩半球組成,在人類為腦的最大部分,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高級腦功能的高級神經中樞。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他能控制脊髓中較低級的神經中樞,例如縮手反射、排便反射等。
32.【答案】(1)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大于
(3) V=3L=3000mL;
質量分數為90%的硫酸質量為:1.8g/mL×3000mL=5400g;
其中溶質的質量為:5400g×90%=4860g;
那么質量分數為30%的稀硫酸的質量為:4860g÷30%=16200g。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分析數據關系進行解答。
(2)首先根據m=ρV分別計算出兩種硫酸溶液的質量,然后將它們相加就是混合后的總質量,然后再根據計算混合后的密度,最后確定它的質量分數即可;
(2)首先查表得到質量分數為90%的硫酸密度,然后根據m=ρV計算出這種硫酸的質量,再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質量分數計算出溶質的質量,最后根據溶質質量÷質量分數計算出30%的硫酸質量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硫酸溶液的密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是: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設兩種硫酸的體積都為V,
那么質量分數為90%的硫酸質量為:1.8g/mL×V;
質量分數為30%的硫酸質量為:1.22g/mL×V;
混合后溶液的總質量為:1.8g/mL×V+1.22g/mL×V;
那么混合后溶液的密度為:;
因為這時的密度大于60%時的密度,
所以混合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60%;
(3)V=3L=3000mL;
質量分數為90%的硫酸質量為:1.8g/mL×3000mL=5400g;
其中溶質的質量為:5400g×90%=4860g;
那么質量分數為30%的稀硫酸的質量為:4860g÷30%=16200g。
33.【答案】(1)打開底部水泵后,入水口水的流速變大,壓強變小,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器。
(2)由圖可知垃圾清理器模型的上方有 4 根浮條,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 2 厘 米時,
浮條浸入水中的體積的變化量為 2cm×2cm×2cm×4=32cm3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收集器受到的浮力變化量
F 浮=ρ 水gV 排=1.0×103kg/m3×10N/kg×32×10-6m3=0.32N
則增加的配重的重力 G=F 浮=0.32N,增加的配重的質量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2)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收集器受到的浮力變化量,則增加的配重的重力等于浮力的變化量,根據計算增加的配重的質量。
【解答】(1)打開底部水泵后,入水口水的流速變大,壓強變小,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集器;
34.【答案】(1)高壓鍋是密封的,鍋內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不能跑出去,使鍋內水面上的氣壓增大(大于1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升高(高于100℃)
(2)根據圖乙可知水的沸點是115℃時,氣壓是1.6×105Pa,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1)高壓鍋的原理:高壓鍋密封好,水沸騰時鍋內氣壓增大,沸點升高,容易煮熟食物;
(2)知道安全閥的質量,可以求安全閥對出氣孔產生的壓力,再利用壓強公式求安全閥對出氣孔產生的壓強,加上外界大氣壓,得出鍋內氣壓,從沸點-氣壓圖象上得出高壓鍋內最高溫度。
【解答】(1)高壓鍋是密封的,鍋內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不能跑出去,使鍋內水面上的氣壓增大(大于1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升高(高于100℃);
35.【答案】(1)0.5N
(2)最初雞蛋沉入水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即,雞蛋沉底;,向水中加食鹽并使其溶解時,鹽水的密度變大,而雞蛋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由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增大,當浮力大于重力時雞蛋上浮(即;上浮的最終結果是漂浮,此時雞蛋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即F=G),所以浮力先增大后減小、然后再不變,雞蛋所受的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大致圖象如下圖所示: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的大小;
(2)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浮力小于重力時下沉、浮力大于重力時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時漂浮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判斷雞蛋所受浮力的變化。
【解答】 (1)圖甲中,雞蛋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10-5m3=0.5N;
(2)最初雞蛋沉入水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即,雞蛋沉底;,向水中加食鹽并使其溶解時,鹽水的密度變大,而雞蛋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由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增大,當浮力大于重力時雞蛋上浮(即;上浮的最終結果是漂浮,此時雞蛋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即F=G),所以浮力先增大后減小、然后再不變,雞蛋所受的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大致圖象如下圖所示:
1 / 1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第三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考試 科學試題卷(1.1-3.3)
1.(2024八上·永康期中)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城市生活廢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洗手后應及時關閉水龍頭
C.嚴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體污染
D.永康地區水資源充足,可以不用節約用水
【答案】B
【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情況受我國降水的影響,我國降水空間上來說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降水逐漸減少,導致我國水資源東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國水資源時間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有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修建水庫、節約用水等。生活中我們要保護水資源。
【解答】A、城市生活廢水直接排放會污染水資源,說法不正確;
B、洗手后及時關閉水龍頭可以節約用水,說法正確;
C、合理使用化肥可以防止水體污染,但不能禁止,說法不正確;
D、溫州地區水資源充足但也要節約用水,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B。
2.(2024八上·永康期中)溶液種類繁多,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純凈物
D.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BC.根據溶液的特點和組成判斷;
D.根據飽和溶液和溶液的濃稀的關系判斷。
【解答】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故A正確;
B.硫酸銅溶液呈藍色,故B錯誤;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故C錯誤;
D.溶液是否飽和與濃稀之間沒有關系,故D錯誤。
故選A。
3.(2024八上·永康期中)我國是受季風影響較為顯著的國家之一,形成季風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位置低 B.地形復雜多樣
C.地勢西高東低 D.海洋和陸地性質差異
【答案】D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季風
【解析】【分析】季風是一年中風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風;海洋和陸地性質的差異是形成季風的主要原因;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風是從高壓區吹向低壓區的;
【解答】季風形成的本質原因是海洋和陸地性質的差異;夏季,海水的比熱容大,海洋的溫度低,形成高壓區,陸地中沙子的比熱容小,升溫快,溫度高,形成低壓區,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成為夏季風;冬季風相反;
故答案為:D.
4.(2024八上·永康期中)下列各種植物的感應性運動中,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觸碰含羞草,羽狀復葉閉合下垂
B.郁金香通常在溫度升高時開放
C.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長
D.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陰天關閉
【答案】C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感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
【解答】觸碰含羞草,羽狀復葉閉合下垂、郁金香在溫度升高時開放、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陰天關閉都屬于植物的感性運動,而是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長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與刺激的方向無關。
故答案為:C。
5.(2024八上·永康期中)我國研制的水下滑翔機“海燕-X”,將世界深海下潛最大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如圖所示是水下滑翔機的模型,機身上搭載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進行收縮或膨脹。當油囊收縮時滑翔機下潛,當油囊膨脹時滑翔機上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滑翔機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浮沉的
B.油囊收縮過程中滑翔機所受的浮力逐漸減小
C.油囊膨脹時滑翔機所受的浮力小于滑翔機的重力
D.滑翔機下潛時排開水的重力大于上浮時排開水的重力
【答案】B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油囊的作用分析滑翔機實現浮沉的原理;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變化;
(3)物體上浮時,浮力要大于自身的重力;
(4)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解答】A、機身上搭載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進行收縮或膨脹,則油馕排開的水的體積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能實現浮沉,故A錯誤;
B、油囊收縮時,排開的水的體積變小,水的密度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滑翔機受到的浮力減小,故B正確;
C、油囊膨脹時,滑翔機會上浮,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滑翔機所受的浮力大于滑翔機的重力,故C錯誤;
D、滑翔機本身的重力不變,上浮時滑翔機排開水的重力大于滑翔機的重力,下潛時排開水的重力小于滑翔機的重力,所以上浮時滑翔機排開水的重力大于下潛時排開水的重力,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6.(2024八上·永康期中)下列裝置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是(  )
A.用注射器注射藥液
B.吸管吸飲料
C.吸塵器
D.醫生給病人拔火罐
【答案】A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1)大氣壓強是指地球上的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壓強。
(2)大氣壓強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其原理是通過改變物體內外的氣壓差,使物體在氣壓差的作用下產生相應的運動或現象。
(3)當物體內部氣壓小于外部大氣壓時,大氣壓會將物體向內部擠壓,或者將外部物質壓入物體內部。
(4)當物體內部氣壓大于外部大氣壓時,物體內部的物質會在氣壓作用下向外排出。
【解答】A、用注射器注射藥液是利用活塞的推力將藥液注入人體,不是利用大氣壓強,而是利用外力推動液體的流動,故該選項正確。
B、吸管吸飲料時,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使吸管內的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入吸管進入口中,故該選項錯誤。
C、吸塵器工作時,電機高速旋轉使內部空氣流速加快,氣壓變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氣壓差的作用下,灰塵等被吸入吸塵器,故該選項錯誤。
D、醫生給病人拔火罐時,先將火罐內的空氣加熱排出一部分,然后迅速將火罐扣在皮膚上,當罐內空氣冷卻后,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火罐就會緊緊吸附在皮膚上,故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7.(2024八上·永康期中) 激素在人體中的含量較少,但作用很大。下列關于人體激素調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亢是由于成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
B.激素是由垂體、甲狀腺、唾液腺等內分泌腺分泌的
C.肢端肥大癥是由于成年時性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
D.胰島素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答案】A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1)甲狀腺激素:由甲狀腺分泌,能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分泌過多會患甲亢;幼年時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
(2)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里,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如垂體、甲狀腺、胰島等。外分泌腺有導管,如唾液腺等。
(3)生長激素:由垂體分泌,幼年時分泌過多患巨人癥,幼年時分泌不足患侏儒癥,成年時分泌過多患肢端肥大癥 。
(4)胰島素:由胰島分泌,能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解答】A、甲亢是由于成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患者食量大增而身體卻逐漸消瘦,情緒易于激動,失眠健忘,心率和呼吸頻率偏高,該選項正確。
B、唾液腺屬于外分泌腺,有導管,其分泌物通過導管排出,不屬于內分泌腺,不能分泌激素,該選項錯誤。
C、肢端肥大癥是由于成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不是性激素,該選項錯誤。
D、甲狀腺激素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胰島素能調節糖代謝,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8.(2024八上·永康期中)實驗室中存放有如圖所示的氯化鉀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溶液中的溶劑是水
B.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C.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6g氯化鉀
D.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變為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A、根據溶液的組成來分析;
B、根據標簽信息來分析;
C、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D、根據溶液的均一性來分析。
【解答】A、氯化鉀溶液是氯化鉀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質是氯化鉀,溶劑是水,選項說法正確;
B、由試劑瓶標簽信息可知,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選項說法正確;
C、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KCl的質量為100g×6%=6g,選項說法正確;
D、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仍為6%,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9.(2024八上·永康期中) 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為全球抗擊疫情貢獻了中國智慧。下列中藥煎制步驟與實驗室過濾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浸泡熱水 B.加熱煎制 C.液渣分離 D.裝袋保存
【答案】C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過濾是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操作方法。
(2)過濾操作利用的是濾紙等多孔材料,使液體能通過,而固體顆粒被截留。
(3)在化學實驗及生活中很多場景會用到類似過濾分離固液的原理。
(4)判斷不同操作是否與過濾原理相同,關鍵看是否是實現固液分離。
【解答】A、浸泡熱水主要是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沒有涉及固液分離,故該選項錯誤。
B、加熱煎制是通過加熱促使中藥成分溶出等過程,不是固液分離操作,故該選項錯誤。
C、液渣分離是將煎制后中藥的液體與不溶性的藥渣進行分離,和實驗室過濾操作原理一樣,都是實現固液分離,故該選項正確。
D、裝袋保存只是對煎制好的藥液進行儲存,不涉及固液分離,故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C。
10.(2024八上·永康期中)下列有關分泌唾液行為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聽“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為
B.看“酸梅”兩字流唾液是先天性行為
C.吃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為
D.流唾液不是一種本能,需要經過訓練
【答案】A
【知識點】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為:也叫非條件反射,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需要學習和訓練就能出現。
(2)后天性行為:也叫條件反射,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解答】A、聽 “酸梅” 流唾液,是在聽到 “酸梅” 這個詞后,通過后天生活中對酸梅酸味的經驗,大腦皮層參與形成的反射,屬于后天性行為,該選項正確。
B、看 “酸梅” 兩字流唾液,是后天在認識 “酸梅” 文字并關聯到酸梅酸味等經驗基礎上形成的反射,不是生來就有的,不屬于先天性行為,該選項錯誤。
C、吃酸梅流唾液,是生來就有的,不學就會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不是后天性行為,該選項錯誤。
D、流唾液是一種本能行為,像吃酸梅流唾液這種先天性行為不需要經過訓練,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11.(2024八上·永康期中)小科觀看了《溶解度曲線》科學視頻后,對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C.溫度從t2℃降至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的質量甲大于乙
D.t1℃時,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相等
【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某一溫度時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比較。
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的溶解度變化情況。
飽和溶液的。
溶液中。
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溶液質量可以判斷溫度變化時析出固體質量的大小。
【解答】 A、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錯誤,因為沒有帶單位;故選項錯誤;
B、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錯誤,因為沒有指明溶液是否是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
C、不知道飽和溶液質量,不能判斷析出固體質量大小;故選項錯誤;
D、t1℃時,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相等正確,因為在該溫度下,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2.(2024八上·永康期中)中國科學院的植物生理學家研究了各種果實生長發育等過程中的激素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實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生長素都起主導作用
B.在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多種植物激素共同協調起作用
C.在果實成熟時,果實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實的細胞伸長期,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較高
【答案】B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植物體內產生的,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常見的有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脫落酸等 。
(2)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長素能促進細胞伸長、促進果實發育;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乙烯促進果實成熟;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3)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激素的關系: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結果,不同時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不同。
(4)分析植物激素在果實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含量變化曲線,可判斷各激素在相應階段的作用。
【解答】A、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果實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起主導作用的激素不同,并非生長素都起主導作用 ,該選項錯誤。
B、在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階段多種植物激素的含量都在變化,是多種植物激素共同協調起作用,該選項正確。
C、在果實成熟時,果實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脫落酸等,不只有乙烯,該選項錯誤。
D、在果實的細胞伸長期,生長素和赤霉素的濃度較高,細胞分裂素在細胞分裂期濃度較高 ,該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13.(2024八上·永康期中)杭州亞運會的帆船項目在象山舉行。帆船迎風行駛仍能前進的原理與飛機升空原理相同。若在帆船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由東邊吹向西邊,俯視如圖所示),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運動員應調整船帆方向為(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解答】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應當使船帆的南側的壓強大于北側的壓強,由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船帆北側的風流速要大,南側的流速要小,從而產生向北的壓強差,所以船帆應當向北凸。
故答案為:D。
14.(2024八上·永康期中)下列選項中,甲、乙、丙和丁之間的關系與如圖所示一致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神經中樞 腦 脊髓 視覺中樞
B 人體的激素 生長素 胰島素 甲狀腺激素
C 反射 向地性 望梅止渴 杯弓蛇影
D 腦 大腦 小腦 腦干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圖中甲包含乙、丙和丁,乙、丙和丁是并列關系。
【解答】A、在腦和脊髓的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人體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這些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就叫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A錯誤。
B、甲狀腺激素、胰島素都屬于人體的激素,而生長素屬于植物激素,B錯誤。
C、反射是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規律的反應,杯弓蛇影、望梅止渴都屬于反射;而向地性不屬于反射,C錯誤。
D、腦包括大腦、小腦、腦干,大腦、小腦、腦干屬于并列關系,D正確。
故答案為:D。
15.(2024八上·永康期中)三個相同容器內分別盛滿不同的液體,現將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輕輕放入容器中,小球靜止后的狀態如圖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小球在甲中受到浮力最小,在乙中受到浮力最大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是p乙>p甲>p丙
C.液體的密度關系是ρ甲>ρ丙>ρ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乙=F丙>F甲
【答案】D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4)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小球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
(2)(3)首先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液體密度大小,再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比較容器底部受到壓強的大小;
【解答】小球在甲中下沉,此時它受到的浮力F甲小球在甲中下沉,則密度ρ甲<ρ;小球在乙中漂浮,則密度ρ乙>ρ;小球在丙中懸浮,則密度ρ丙=ρ,因此三者密度的關系:ρ乙>ρ丙>ρ甲,故C錯誤;
液體的深度相同,且ρ乙>ρ丙>ρ甲,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p乙>p丙>p甲,故B錯誤。
故選D。
16.(2024八上·永康期中)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箭頭表示氣流運動的方向,也可表示水循環中的   (填環節名稱)。
(2)炎熱的夏天,人們常選擇甲處避暑,因為沿海地區的周圍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沿海地區的氣溫變化小,所以夏天海邊比較涼爽;也可以選擇乙處避暑,原因是   。
【答案】(1)水汽輸送
(2)海拔較高
【知識點】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
(2)影響氣溫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海陸因素、大氣環流、洋流等。
【解答】(1)圖中箭頭由海洋上空指向陸地上空,所以還可以表示水汽輸送。
(2)炎熱的夏天,人們常選擇甲處避暑,因為甲處位于沿海,沿海地區的周圍主要是海水,由于海水的比熱大,升溫慢,溫度低;圖示乙位于山地,由于山頂海拔高,氣溫低,也適合避暑。
17.(2024八上·永康期中)在對流層中,氣溫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1)請在“空氣對流運動”模型(第17題圖)中,用箭頭表示空氣的運動方向。
(2)根據對流原理,室內的取暖裝置應安裝在房間的   (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答案】(1)
(2)下部
【知識點】氣溫及其變化
【解析】【分析】(1)熱力環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熱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氣壓產生差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2)大氣受熱膨脹上升,冷卻收縮下沉。
【解答】解:(1)圖中近地面冷,說明空氣收縮下沉,高空形成低壓,近地面形成高壓;近地面熱,大氣膨脹上升,高空形成高壓,近地面形成低壓。
(2)由于空氣冷卻收縮下沉,受熱膨脹上升,室內的取暖裝置應安裝在房間的下部效果更好。
18.(2024八上·永康期中)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我市加大了對“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的專項整治力度,駕駛員看到有行人過馬路時都會及時踩剎車,等待行人安全通過路口后再啟動車輛。請回答:
(1)駕駛員看到有行人要過馬路時及時踩剎車屬于   (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
(2)如圖所示為神經元的模式圖,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中傳遞的路徑是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答案】(1)條件
(2)D→C→B(→A)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非條件反射是不需要經過后天學習就存在的本能反應。條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斷獲得的一種經驗性行為。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一般來說,細胞體有一條長面分支
少的軸突,有較多短面呈樹枝狀分支的樹突。 神經元傳導神經沖動是沿一定方向傳導的,樹突將神經沖動傳向細胞體,軸突則將沖動從細胞體傳出。
【解答】(1) 駕駛員看到有行人要過馬路時及時踩剎車是出生后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條件反射。
(2)神經元傳導神經沖動是從樹突傳向細胞體,軸突則將沖動從細胞體傳出。所以正確的順序是: D→C→B(→A) 。
19.(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圖是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記錄,請回答:
(1)乙中的溶液為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
【答案】(1)不飽和
(2)丁=丙>乙>甲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溶液狀態的判斷方法來分析;
(2)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判斷方法來分析;
【解答】(1)乙中的溶液蒸發10g水后,析出1g溶質,再蒸發10g水后,又析出晶體(2.5g-1g)=1.5g,由此說明,乙燒杯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2)丙和丁中的溶液均為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因此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甲和乙中的溶液均為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且乙中的溶液是由甲中的溶液蒸發水形成的,因此甲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乙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則溶質的質量分數為:丁=丙>乙>甲;
20.(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表為相對濕度表局部,請根據表中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干球溫度 干濕差
1.0℃ 2.0℃ 3.0℃ 4.0℃
0.0℃ 82% 65% 47% 31%
5.0℃ 86% 71% 58% 45%
10.0℃ 88% 76% 65% 54%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1)干濕差相同時,干球的溫度越高,空氣的相對濕度越    。
(2)當一位同學用干濕球溫度計測量空氣的相對濕度時,測得干球的溫度為25℃,而濕球的溫度為24℃,那么當時空氣的相對濕度為    。
【答案】(1)大
(2)92%
【知識點】空氣的濕度
【解析】【分析】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在同種環境下,由于蒸發吸熱的原因,濕球溫度計比干球溫度計溫度更低;
據表可知,干濕差相同時,干球溫度越高,空氣相對濕度越大;
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的溫度差越大,空氣相對濕度越小,水汽越不飽和。
【解答】(1)據表可得,干濕差相同時,干球溫度越大,相對濕度越大;
(2)據表可得,干、濕球的溫度分別為25℃和24℃,對應干球溫度為25℃,干濕溫度差為1℃,則空氣的相對濕度為92%。
21.(2024八上·永康期中)人體患病毒性感冒容易發熱,發熱過程分為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如圖為體溫上升期機體體溫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體溫調定點”是調節體溫恒定時,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預設的一個溫度值,正常生理狀態下為 。
(1)患病初期,人體   (填圖中某生理過程)而形成“寒戰”,有助于體溫上升到 。
(2)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熱量。
【答案】(1)骨骼肌收縮
(2)等于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機體的體溫調節是神經和激素(體液)共同調節的結果,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反應速度緩慢、作用范圍較廣、時間較長。在寒冷的條件下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含量增加,促進新陳代謝,導致產熱量增多,以維持體溫正常。皮膚是與體溫調節相關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調節張是為了增加散熱量,血管收縮是為了減少散熱量。
【解答】(1)綜合圖解分析,體溫上升期,一是通過傳出神經作用與骨骼肌和皮膚血管,而是通過腺體分泌激素參與調節,故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激素)調節兩種方式。患病初期,人體骨骼肌收縮而形成“寒戰”,增加產熱,有助于體溫上升到38.5℃。
(2)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身體才能保持持續的高溫。
22.(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圖所示,廣口瓶中盛有少量飽和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小試管和 U 形管中均有適量水,現向小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回答下列問題:
(1)可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   。
(2)U 形管中 ab 液面變化情況是____。(填字母)
A.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 B.a 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答案】(1)變渾濁
(2)B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有氫氧化鈣析出,則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裝置內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使U型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故答案為:B。
23.(2024八上·永康期中)“海水斷崖”是指因為某水文要素在豎直方向上出現突變或連續劇變的水層,海水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的狀態。潛艇在水下向下潛行時,如突遭“海中斷崖”,潛艇受到的浮力會   (選填“變大”、“變小”、“始終不變”),可以迅速向潛艇內的水艙供氣,使潛艇的   減小,有效地避免發生危險。
【答案】變小;重力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如果海水躍層是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的狀態,形成負密度梯度躍變層,被稱為“海中斷崖”。結合F浮=ρgV排可得出結論;
(2)向潛艇內的水艙供氣,減小潛艇的重力。
【解答】根據“海中斷崖”現象可知,海水躍層是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
潛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斷崖”,V排不變,但ρ液減小,因此由F浮=ρ液gV排可知,潛艇受到的浮力減小;
向潛艇內的水艙供氣可以將水艙中的水排出一部分,能減小潛艇的重力,使潛艇不至于快速下沉。
24.(2024八上·永康期中)央視“大風車”欄目介紹了“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如圖),A 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 為密閉的玻璃球,A與B下部連通,內裝有紅墨水。小柯家住 30 樓,他將此裝置帶回家中,在電梯上升的過程中,最 有可能出現的現象是玻璃球 B 的液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不變”);將此瓶放在家中 某一位置,當 A 管液面明顯下降時,往往轉化為    天氣(選填“陰雨”或“晴燥”)。
【答案】下降;晴燥
【知識點】天氣預報與天氣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大氣壓強的變化及其應用相關知識,具體內容如下:
(1)大氣壓強隨高度的變化規律: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2)連通器原理:A 管與 B 球下部連通,內裝紅墨水,可看作連通器模型,在連通器中,同種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液面總保持相平,這里 A 管與外界大氣相通,B 球內氣壓相對穩定,當外界大氣壓變化時,會引起液面變化。
(3)天氣與大氣壓的關系:一般來說,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因為陰天空氣濕度大,空氣密度小,氣壓低;晴天空氣密度大,氣壓高 。
【解答】(1)在電梯上升的過程中,高度升高,外界大氣壓減小,而 B 球內氣壓相對不變,大于外界氣壓,所以會將紅墨水壓向 A 管,最有可能出現的現象是玻璃球 B 的液面將下降。
(2)當 A 管液面明顯下降時,說明外界大氣壓升高,因為晴天大氣壓較高,所以往往轉化為晴燥天氣。
25.(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圖甲為正常人體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和血糖調節過程部分示意圖,圖乙是在同一坐標圖上繪制出的血糖濃度和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請回答:
(1)糖尿病患者B點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
(2)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圖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選填“C”或“D”)
【答案】(1)胰島素分泌不足
(2)D
【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2)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血糖不能及時被利用和儲存,使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
(3)血糖與胰島素濃度的關系: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血糖濃度升高時,會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使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以降低血糖濃度;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素分泌減少。
【解答】(1)糖尿病患者B點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因為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不能及時被有效分解和轉化,就會使血糖濃度居高不下 。
(2)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觀察圖乙,曲線 D 呈現先隨血糖濃度升高而升高,后隨血糖濃度降低而降低的趨勢,符合胰島素濃度隨血糖濃度變化的規律,所以代表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是D。
26.(2024八上·永康期中) 粗鹽的精制一般要經過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稱是    ,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 還需要用到    等儀器(寫一種)。
(3)操作正確,操作④后展開濾紙, 若黑色代表泥沙,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圖中的 ____。
A. B.
C. D.
(4)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的原因是 ____。(填字母)。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蒸發皿內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答案】(1)過濾
(2)蒸發皿
(3)A
(4)C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 (1)根據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進行分析;
(2)根據從溶液中得到晶體的方法是蒸發,以及蒸發需要的儀器進行分析;
(3)根據濾紙是對折再對折,所以只有兩個面會有泥沙,可以折疊一下看出是在A和B中的兩個;有由于過濾時液面不能超過濾紙邊緣進行分析;
(4)根據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精鹽中混有了其他的物質進行分析。
【解答】 (1)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所以操作④的名稱是過濾;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還需要用到蒸發皿等儀器;
(3)濾紙是對折再對折,所以只有兩個面會有泥沙,可以折疊一下看出是在A和B中的兩個;有由于過濾時液面不能超過濾紙邊緣,故選A;
(4)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大,導致制得率較高;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
故選C。
27.(2024八上·永康期中)某學習小組開展了“制作蔗糖”的項目化學習,步驟分成甘蔗擦成渣→壓汁→熬制→結晶等。
小明在制作過程中取了少量熬制中的蔗糖不飽和溶液來做測試,過程如下:
(1)小明用熬制中的蔗糖不飽和溶液通過   的方法配置熱的蔗糖飽和溶液。
(2)“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體”是通過   的方法結晶的。
(3)小明用得到的蔗糖想制作一個棒棒糖,小明將蔗糖加入熱水中,用筷子稍作攪拌,觀察到杯底還留有蔗糖固體,接著就進行過濾等后續操作,等待幾天后卻沒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沒有晶體析出。請分析棒棒糖制作失敗的原因:   。
(4)小明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后,進行了更改如圖所示,為了加快制作棒棒糖的速度,讓燒杯中的蔗糖快速析出,他是如何操作?____。
A.試管內加入適量水 B.燒杯內加入適量氫氧化鈉固體
C.燒杯內加入適量食鹽 D.燒杯內加入適量硝酸銨固體
【答案】(1)蒸發溶劑
(2)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
(3)最初配置的溶液不是飽和溶液
(4)D
【知識點】蒸發及其現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
【解析】【分析】(1)根據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結晶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原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促進結晶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用熬制中的蔗糖不飽和溶液通過蒸發溶劑的方法配制熱的蔗糖飽和溶液。
(2)用筷子蘸取的是熱的蔗糖飽和溶液,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體,是通過蒸發溶劑的方法結晶的。
(3)幾天后卻沒有制得擦棒糖,杯中也沒有晶體析出,可能是因為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4)①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可能會變得不飽和,故錯誤;
②燒杯內加入適量氫氧化鈉固體,會使溶液的溫度升高,不利于試管中的蔗糖快速析出,故錯誤;
③燒杯內加入適量食鹽,對試管中的溶液幾乎沒有影響,故錯誤;
④燒杯內加入適量硝酸銨固體,會使溶液的溫度降低,有利于試管中的蔗糖快速析出,故錯誤。
28.(2024八上·永康期中)如圖是小東做“估測大氣壓值”的實驗示意圖,步驟如下:
①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細尼龍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示數即等于大氣對活塞的壓力F;
③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帶刻度的長度,記為L,讀出注射器的容積V,計算活塞的面積;
④推算此時大氣壓的數值p。
請根據他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步驟1中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的目的是   ;
(2)用測得的科學量表示大氣壓強的表達式p=   (寫出表達式);
(3)實驗時,可先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①是減小   ;②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4)實驗室有A、B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若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10N,實驗時應選用A注射器,不選用B注射器的理由是   。
【答案】(1)排盡針筒內空氣,防止空氣進入
(2)
(3)摩擦力
(4)作用在B注射器上的大氣壓力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盡空氣注射器內的空氣,使里面成為真空;
(2)注射器的有效長度應從有刻度的位置測算,而不是全部長度;本實驗的原理是:先排出注射器內的空氣,這樣在往外拉活塞時,由于外界大氣壓的作用,要拉動活塞需要很大的力,這個力的大小為F=P大氣S,故測出注射器的有效長度,利用讀出的體積V求出活塞橫截面積S和拉動時的拉力F,就可求出大氣壓強的值。
(3)涂抹凡士林的好處:一是減小摩擦,二是密封性好;
(4)根據拉動AB兩個注射器的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計算出標準大氣壓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選擇。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會把注射器的空氣排掉,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是防止注射器外的空氣從小孔進入,所以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
(2)注射器的體積是活塞的面積和注射器有效長度的乘積,有效長度是指注射器帶刻度的部分;注射器活塞的面積為,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F=P大氣S=P大氣,所以,;
(3)涂抹凡士林的好處:①減小摩擦,②活塞的密封性好。
(4)因AB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當大氣壓約為105Pa,當面積為2cm2,即0.0002m2時,由可得,F=pS=105Pa×0.0002m2=20N,因為已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所以實驗時應選用A注射器。
29.(2024八上·永康期中)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進子宮發育。研究人員為探究垂體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響卵巢和子宮的發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實驗:
組別 處理措施 相同條件下喂養一段時間后,卵巢平均質量/mg 相同條件下喂養一段時間后,子宮平均質量/mg
1 不作處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組時將健康的生長發育狀況和個體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
(2)表中第1組是本實驗的   。(填“對照組”或“實驗組”)
(3)表中A處的處理方法是   。
(4)第3組實驗結果產生的原因是   。
【答案】(1)避免實驗偶然性,增加實驗的可靠程度
(2)對照組
(3)切除垂體,同時注射等量(或適量)生理鹽水
(4)切除垂體后,促性腺激素減少,導致卵巢不能正常發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進了子宮發育。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是指為了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通俗地說,就是讓我們自己去發現問題。主動去尋找答案,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科學探究重在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1)分組時將健康的生長發育狀況和個體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隨機分成 4 組,每組 10 只而不是 1 只,是因為如果只用 1 只幼鼠,其個體差異、特殊情況等偶然因素可能會使實驗結果不準確,多只幼鼠可避免實驗偶然性,增加實驗的可靠程度 。
(2)、(3)第1組是不作處理,作為本實驗的對照組;第3組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雌性激素,卵巢重量減輕,但是由于注射雌性激素,故子宮平均重量變化不大;第4組是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促性腺激素,卵巢和子宮的平均重量都和對照相差不大.第2組的卵巢和子宮的平均重量都相應減輕,可見沒有激素釋放到卵巢和子宮中,而第3和第4組都是切除垂體,而且都分別注射了適量的雌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則A處切除垂體,并且不注射任何激素。
(4)第3組切除垂體后,促性腺激素減少,導致卵巢不能正常發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進了子宮發育,所以子宮平均重量變化不大。
30.(2024八上·永康期中)某校“制作浮力秤”項目研究小組,制成如圖所示浮力秤。使用過程中,發現稱量范圍較小,有待提升改造。
【原理分析】浮力秤是利用物體漂浮時,F浮=G物的原理工作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問題提出】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
【方案設計】
器材:懸掛式電子秤、金屬塊(4.0N)、大燒杯、水以及各種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步驟:①將金屬塊掛在電子秤下,讀取電子秤示數并記錄;
②將金屬塊浸沒在盛水的燒杯中,讀取電子秤示數并記錄,然后取出金屬塊擦干;
③按照步驟②的操作,換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復試驗。
【數據處理】
實驗編號 1 2 3 4 5 6 7
液體密度ρ液(g/cm3) — 0.8 1.0 1.2 1.4 1.9 2.0
電子秤示數F拉(N) 0.4 3.6 3.5 3.4 3.3 2.6 3.0
浮力大小F浮(N) — 0.4 0.5 X 0.7 1.4 1.0
【交流分析】
(1)表格中x的數據是   ;
(2)實驗過程中,除步驟①外,其余每一次測量,金屬塊都需要浸沒,其目的是   ;
(3)小玥同學對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討論,認為第6次實驗數據異常。若電子秤正常工作、電子秤讀數和表中數據記錄均無誤。則造成此次實驗數據異常的原因可是   ;
(4)【得出結論】……
【知識應用】根據以上探究,寫出一種增大浮力秤稱量范圍的方法   。
【答案】(1)0.6
(2)控制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同
(3)金屬塊碰到燒杯底部
(4)換用密度比水大的液體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稱重法求出物體的重力;根據稱重法求出x的大小;
(2)(3)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同;
(4)根據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分析增大量程的方法。
【解答】 (1)根據2、3、5組的實驗數據可知,金屬塊受到的重力為:
G=F拉+F浮=3.6N+0.4N=3.5N+0.5N=3.3N+0.7N=4.0N;
第4組實驗中,拉力的大小為3.4N,
則受到的浮力為:F浮=G-F拉=4.0N-3.4N=0.6N;
(2)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需要控制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同,除步驟①外,其余每一次測量,金屬塊都需要浸沒,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等于金屬塊的體積,其目的是控制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同;
(3)電子秤正常工作、電子秤讀數和表中數據記錄均無誤,每次實驗時金屬塊都需要浸沒,則V排相同,第6次實驗數據與第3次實驗數據相比,液體密度大約是原來的2倍,而浮力是原來的2.8倍,說明測得的浮力偏大,原因可能是金屬塊碰到燒杯底部,造成測力計的示數偏小,
由F浮=G-F示可知測得的浮力偏大;
(4)根據以上探究結果,對于圖中的浮力秤,要增大浮力秤的稱量范圍,即增大浮力秤受到的浮力,在V排不變時,可以換用密度比水大的液體。
31.(2024八上·永康期中)人體之所以能適應生活環境,主要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
(1) 當我們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會發生縮手反射,我們的反應是先   。(選填“感到痛”、“縮回手”、“同時感到痛和縮手”)
(2)圖中表示縮手反射活動中發生具體反應的部分是   。(填字母)
(3)某人由于意外導致圖中的D受損斷開,結果是____。
A.無感覺、能縮手 B.有感覺、能縮手
C.無感覺、不能伸手 D.有感覺、但不能縮手
(4)在一些危急情況下,比如消防隊員在滅火現場,有時為搶救被火災圍困的人,也會托住高溫的物體,并堅持一段時間。這是在大腦參與下的有意識的行為,說明大腦可以控制   中的較低級的神經中樞。
【答案】(1)縮回手
(2)E
(3)D
(4)脊髓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的本質區別是否有大腦皮層的參與。沒有大腦皮層參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的反射是非條件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的反射是條件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解答】(1 )人體的縮手反射中樞位于脊髓,但軀體感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當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手部的感覺器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沿著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內的縮手反射中樞,神經沖動沿著傳出神經傳給上肢與縮手反射有關的肌肉,人體發生縮手反射。與此同時脊髓內的縮手反射中樞發出的神經沖動也沿著脊髓白質中的上行神經束傳到大腦皮層中的軀體感覺中樞,人體產生痛覺。形成痛覺的神經沖動傳導的路徑較長,需要時間的較長。因此當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我們的反應是先縮回手,后感到痛。
(2)在縮手反射活動中,發生具體反應的部分是效應器,它接受神經傳來的刺激并作出反應。圖中 E 表示效應器(手臂肌肉),所以是 E。
(3)某人由于意外導致圖中的②傳出神經受損斷開,反射弧不完整,因此縮手反射不能發生,但是神經沖動還能通過脊髓內的白質上行傳導到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因此還能感受到疼痛。可見D符合題意。
(4)大腦包括端腦和間腦,端腦包括左右大腦半球。端腦是脊椎動物腦的高級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由左右兩半球組成,在人類為腦的最大部分,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高級腦功能的高級神經中樞。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他能控制脊髓中較低級的神經中樞,例如縮手反射、排便反射等。
32.(2024八上·永康期中)質量分數不同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對照表如下:
質量分數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密度(g/mL)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0 1.84
(1)分析表中數據,可以歸納出硫酸溶液的密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是   。
(2)質量分數90%和30%的兩種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6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某鉛酸蓄電池用的酸溶液是質量分數為30%的稀硫酸,若用3升溶質質量分數為90%的濃硫酸配制該稀硫酸時,配得的稀硫酸的質量多少克。
【答案】(1)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大于
(3) V=3L=3000mL;
質量分數為90%的硫酸質量為:1.8g/mL×3000mL=5400g;
其中溶質的質量為:5400g×90%=4860g;
那么質量分數為30%的稀硫酸的質量為:4860g÷30%=16200g。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分析數據關系進行解答。
(2)首先根據m=ρV分別計算出兩種硫酸溶液的質量,然后將它們相加就是混合后的總質量,然后再根據計算混合后的密度,最后確定它的質量分數即可;
(2)首先查表得到質量分數為90%的硫酸密度,然后根據m=ρV計算出這種硫酸的質量,再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質量分數計算出溶質的質量,最后根據溶質質量÷質量分數計算出30%的硫酸質量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硫酸溶液的密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是: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設兩種硫酸的體積都為V,
那么質量分數為90%的硫酸質量為:1.8g/mL×V;
質量分數為30%的硫酸質量為:1.22g/mL×V;
混合后溶液的總質量為:1.8g/mL×V+1.22g/mL×V;
那么混合后溶液的密度為:;
因為這時的密度大于60%時的密度,
所以混合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60%;
(3)V=3L=3000mL;
質量分數為90%的硫酸質量為:1.8g/mL×3000mL=5400g;
其中溶質的質量為:5400g×90%=4860g;
那么質量分數為30%的稀硫酸的質量為:4860g÷30%=16200g。
33.(2024八上·永康期中)浮力式水面垃圾清理器是一種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自動收集小垃圾的裝置(如圖甲)。項目化學習小組研究制作了一個水面垃圾清理器模型,其主要結構如圖乙所示。工作原理為:垃圾清理器靜止在水中,打開水泵后,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集器;垃圾會留在濾網內,水從排水口流出,從而達到自動清理垃圾的目的。
(1)請你結合壓強相關知識對打開底部水泵后水會從入水口進入清理器內進行解釋。
(2)項目小組制作的垃圾清理器模型漂浮在水面上時入水口恰好與水面相平,試驗時卻發現水面上的垃圾無法順利進入收集器,小明想通過增加配重的方式使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 2 厘米,請通過計算說明需要增加的配重質量為多少 (浮條規格為 2 厘米×2 厘米×10 厘米,配重放置在收集器主體內部不產生浮力)
【答案】(1)打開底部水泵后,入水口水的流速變大,壓強變小,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器。
(2)由圖可知垃圾清理器模型的上方有 4 根浮條,收集器入水口低于水面 2 厘 米時,
浮條浸入水中的體積的變化量為 2cm×2cm×2cm×4=32cm3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收集器受到的浮力變化量
F 浮=ρ 水gV 排=1.0×103kg/m3×10N/kg×32×10-6m3=0.32N
則增加的配重的重力 G=F 浮=0.32N,增加的配重的質量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2)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收集器受到的浮力變化量,則增加的配重的重力等于浮力的變化量,根據計算增加的配重的質量。
【解答】(1)打開底部水泵后,入水口水的流速變大,壓強變小,水面上的落葉會隨著水流從入水口自動進入收集器;
34.(2024八上·永康期中)高壓鍋是家庭據房中常見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將食物加熱到 100℃以上,它省時高效,圖(甲)為高壓鍋的構造,圖(乙)為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圖象。(標準氣壓取p=1.01×105Pa)。
(1)說出高壓鍋為什么能將食物加熱到 100℃以上?
(2)若高壓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約為12mm2,用這種高壓鍋燒水時,水的沸點可以達到115℃,
壓在出氣孔上的安全閥的質量至少為多少?
【答案】(1)高壓鍋是密封的,鍋內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不能跑出去,使鍋內水面上的氣壓增大(大于1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升高(高于100℃)
(2)根據圖乙可知水的沸點是115℃時,氣壓是1.6×105Pa,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1)高壓鍋的原理:高壓鍋密封好,水沸騰時鍋內氣壓增大,沸點升高,容易煮熟食物;
(2)知道安全閥的質量,可以求安全閥對出氣孔產生的壓力,再利用壓強公式求安全閥對出氣孔產生的壓強,加上外界大氣壓,得出鍋內氣壓,從沸點-氣壓圖象上得出高壓鍋內最高溫度。
【解答】(1)高壓鍋是密封的,鍋內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不能跑出去,使鍋內水面上的氣壓增大(大于1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升高(高于100℃);
35.(2024八上·永康期中)已知雞蛋的質量為55克,體積為50立方厘米,將雞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雞蛋沉入杯底,如圖甲所示。逐漸將食鹽溶解在水中,直至雞蛋漂浮如圖乙所示。
(1)求圖甲狀態時,雞蛋所受的浮力。
(2)請在丙圖中畫山雞蛋所受浮力大小變化的大致圖象并說明理由。
【答案】(1)0.5N
(2)最初雞蛋沉入水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即,雞蛋沉底;,向水中加食鹽并使其溶解時,鹽水的密度變大,而雞蛋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由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增大,當浮力大于重力時雞蛋上浮(即;上浮的最終結果是漂浮,此時雞蛋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即F=G),所以浮力先增大后減小、然后再不變,雞蛋所受的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大致圖象如下圖所示: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的大小;
(2)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浮力小于重力時下沉、浮力大于重力時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時漂浮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判斷雞蛋所受浮力的變化。
【解答】 (1)圖甲中,雞蛋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10-5m3=0.5N;
(2)最初雞蛋沉入水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即,雞蛋沉底;,向水中加食鹽并使其溶解時,鹽水的密度變大,而雞蛋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由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增大,當浮力大于重力時雞蛋上浮(即;上浮的最終結果是漂浮,此時雞蛋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即F=G),所以浮力先增大后減小、然后再不變,雞蛋所受的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大致圖象如下圖所示: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临安市| 杭锦后旗| 承德市| 红河县| 岗巴县| 马龙县| 德阳市| 肃南| 嘉兴市| 永福县| 仁布县| 格尔木市| 阜宁县| 上虞市| 南康市| 大丰市| 孝昌县| 祁东县| 绩溪县| 长子县| 井陉县| 婺源县| 青龙| 宁乡县| 河北区| 虞城县| 措勤县| 四子王旗| 安化县| 贡觉县| 通化市| 包头市| 海伦市| 象山县| 长岛县| 洪泽县| 堆龙德庆县| 治多县| 东台市|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