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蘭溪市聚仁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蘭溪市聚仁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蘭溪市聚仁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科學試題
1.(2024八上·蘭溪期中)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與生物生存、工農業生產等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
B.為了節約用水,可用洗米水澆花
C.長江、黃河發源地的水循環比海邊的水循環要活躍
D.用沉淀法、過濾法和蒸餾法凈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蒸餾法
2.(2024八上·蘭溪期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凡是均一、穩定、透明的液體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質分散到水中都會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質,水是溶劑
D.在科學實驗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3.(2024八上·蘭溪期中) 下列實驗操作圖示正確的是( ?。?br/>A.過濾粗鹽水 B.點燃酒精燈
C.向試管中加入鋅粒 D.蒸發食鹽水
4.(2024八上·蘭溪期中) 民間有流傳甚廣的氣候諺語,其中有關氣候影響因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杭州莫干山山頂的氣溫比市區低,說明氣候與地形有關
B.“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說明氣候與海陸位置有關
C.我國北方冬季明顯比南方冷,是因為緯度位置不同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氣候與季風有關
5.(2024八上·蘭溪期中)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艙返回過程中,需高速穿過大氣層。關于地球大氣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大氣層能保護地球,減少小天體的撞擊
B.雷電風雨等主要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對流層
C.大氣層分層的主要依據是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
D.返回艙返回地球時依次經過外層→暖層→平流層→中間層→對流層
6.(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個實驗中,其中不能表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br/>甲 乙 丙 丁
A.杯子中注滿水后,倒過來,硬紙片不掉下來
B.兩試管之間的水流出,小試管會自動升上去
C.燃燒的酒精棉花丟入瓶中,比瓶口略大的熟雞蛋堵住瓶口后,會吸入瓶內
D.將浮在水面的盆子按入水中,需要用力
7.(2024八上·蘭溪期中)下列各種植物的感應性運動中,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觸碰含羞草,羽狀復葉閉合下垂
B.郁金香通常在溫度升高時開放
C.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長
D.蒲公英花絮夜晚或陰天關閉
8.(2024八上·蘭溪期中)杭州亞運會的帆船項目在象山舉行。帆船迎風行駛仍能前進的原理與飛機升空原理相同。若在帆船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由東邊吹向西邊,俯視如圖所示),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運動員應調整船帆方向為( ?。?br/>A. B.
C. D.
9.(2024八上·蘭溪期中)下圖中,不能正確反映空氣流動的是( ?。?br/>A. B.
C. D.
10.(2024八上·蘭溪期中)①、②、③、④四個燒杯分別盛有50g水,在20℃時,向四個燒杯中依次加入27g、9g、36g、18g的氯化鈉,充分溶解后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 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①③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④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
D.④中所得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
11.(2024八上·蘭溪期中)下列選項中,甲、乙、丙和丁之間的關系與如圖所示一致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神經中樞 腦 脊髓 視覺中樞
B 人體的激素 生長素 胰島素 甲狀腺激素
C 反射 向地性 望梅止渴 杯弓蛇影
D 腦 大腦 小腦 腦干
A.A B.B C.C D.D
12.(2024八上·蘭溪期中)三個相同容器內分別盛滿不同的液體,現將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輕輕放入容器中,小球靜止后的狀態如圖所示,三容器的液面處于同一深度,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容器對桌面的壓強關系是p’乙>p’甲>p’丙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是p乙>p甲>p丙
C.液體的密度關系是ρ甲>ρ丙>ρ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乙=F丙>F甲
13.(2024八上·蘭溪期中)在高鐵站自動檢票閘機口,乘客刷身份證的同時要進行人臉識別。身份識別成功開關S1閉合,指示燈L亮;人臉識別成功S2閉合,閘機門(電動機)自動打開,檢票通過。若只有人臉識別成功而身份證識別錯誤,閘機門不打開。如圖所示電路符合以上設計要求的是()
A. B.
C. D.
14.(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甲電路,閉合開關S后,兩個燈泡都能發光,乙圖為電流表A1指針的位置,如果電流表A2讀數是0.6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A1的讀數是0.3A
B.燈泡L1和L2并聯
C.電流表A1可以連接“-、0.6”接線柱
D.通過燈L1的電流為0.6A
15.(2024八上·蘭溪期中) 如圖是科學老師做的“靜電章魚”實驗,他分別用毛皮摩擦一根塑料管和塑料絲,然后將摩擦后的塑料絲向上拋起,迅速將塑料管放在其底下形成了靜電章魚。關于上述過程,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塑料絲懸浮在空中時,它受到的浮力與重力大小相等
B.通常情況下塑料管是絕緣體
C.塑料絲帶電是因為摩擦使電荷發生了轉移
D.本實驗的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16.(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為“富氫水杯”,宣稱水中富含氫氣對人體有益,據圖回答問題。
(1)“富氫水杯”的工作原理是電解水,其結構如圖所示,產生氫氣的電極是   
(2)查閱資料可知,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20℃時,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氫氣體積為0.001毫升,因此常溫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氫氣,那么可以增強氫氣溶解性的方法有   。(寫出一種)
17.(2024八上·蘭溪期中)暑假假期小明全家從杭州到西藏游玩,到達西藏后,小明感到呼吸有些困難,爸爸告訴他這是由于西藏地區海拔高,大氣壓比杭州   的緣故;并且告訴小明大氣壓對液體的沸點也有影響,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越   (填“高”或“低”),所以當地烹飪牛羊肉以燒烤為主。
18.(2024八上·蘭溪期中)考古人員在南海海域意外地發現了一艘已經沉睡了年,卻至今仍未腐爛的古沉船。圖甲為整體打撈的情形。沉船打撈常用“浮筒打撈法”。首先把浮筒灌滿水,沉入水底,拴在沉船兩側,然后再將筒內的水用高壓氣體壓出,沉船便可以浮起來。“南海一號”被頂出水面后,將放置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特別設置的“水晶宮”內。
甲. 乙.
(1)將筒內的水用高壓氣體壓出的過程中,浸沒在水中的浮筒的浮力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浮筒的重力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2)用“浮筒打撈法” 打撈沉船的原理,相當于圖乙中   (選填“向外拉” 或“向內推”)注射器。
19.(2024八上·蘭溪期中)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在配制硝酸鉀營養液時,小敏操作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ㄌ钚蛱枺?,此時的溫度可能是  ?。ㄟx填“20℃”、“30℃”或““40℃”)。
(2)現要配制20%的硝酸鉀營養液,需向燒杯③溶液中加水   克。
20.(2024八上·蘭溪期中)人體患病毒性感冒容易發熱,發熱過程分為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如圖為體溫上升期機體體溫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體溫調定點”是調節體溫恒定時,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預設的一個溫度值,正常生理狀態下為 。
(1)患病初期,人體   (填圖中某生理過程)而形成“寒戰”,有助于體溫上升到 。
(2)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熱量。
21.(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所示,廣口瓶中盛有少量飽和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小試管和 U 形管中均有適量水,現向小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回答下列問題:
(1)可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   。
(2)U 形管中 ab 液面變化情況是____。(填字母)
A.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 B.a 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22.(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甲為正常人體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和血糖調節過程部分示意圖,圖乙是在同一坐標圖上繪制出的血糖濃度和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請回答:
(1)糖尿病患者B點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
(2)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圖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選填“C”或“D”)
23.(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所示為人們所喜愛的電動自行車,它具有輕便、節能、環保等特點,只要將車鑰匙插入鎖孔并順時針旋轉一下,車子就通電了。車鑰匙的作用相當于電路中的   ,給電動車充電時,蓄電池相當于電路中的   。
24.(2024八上·蘭溪期中)將密度為0.9g/cm3、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冰塊,放入盛有水的柱狀容器中,靜止時冰塊有2cm露出水面,如圖所示。對容器緩慢加熱,直至冰塊完全熔化,則水面高度   ?。ㄟx填“上升”、“下降”或“不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增大了    N。
25.(2024八上·蘭溪期中)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進子宮發育。研究人員為探究垂體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響卵巢和子宮的發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實驗:
組別 處理措施 相同條件下喂養一段時間后,卵巢平均質量/mg 相同條件下喂養一段時間后,子宮平均質量/mg
1 不作處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組時將健康的生長發育狀況和個體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
(2)表中第1組是本實驗的   。(填“對照組”或“實驗組”)
(3)表中A處的處理方法是   。
(4)第3組實驗結果產生的原因是   。
26.(2024八上·蘭溪期中)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一次登山活動,他們想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細線、刻度尺、彈簧測力計(0~5N)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
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C.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
D.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
甲. 乙.
請根據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測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氣對  ?。ㄟx填“針筒”或“活塞”)的壓力。
(2)測量前,有同學建議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
好處: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   。
(3)若同學們用圖乙中②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活塞仍沒有滑動可改用圖乙中的  ?。ㄟx填“①”或“③”)注射器。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    。
27.(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所示,小亮在做探究“圓錐體所受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有水和某種液體,請你回答下列有關的問題:
(1)由圖中步驟 A、 B、 C可得結論:   。
(2)由圖中步驟A、C、D可知,當物體浸沒在水中并增大所處深度時,浮力的大小將   (選填“變小”、 “不變”或“變大”)。
(3)如果在步驟E中不小心使圓錐體接觸了容器底而造成拉力減小,則由此所計算出的浮力大小將   (填“偏大”或“偏小”)。
(4)F圖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圓錐體從其底部剛好接觸水面開始勻速下降進入水中,直到快接觸到杯底,能大致反應圓錐體所受水的浮力F浮的大小與物體進入水中的深度h深關系的圖象是下列圖中的   (填字母)。
28.(2024八上·蘭溪期中)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下操
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稱是   ,其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  ?。ㄌ钭帜福?br/>A. B. C.D.
(2)精鹽和粗鹽質量的比值為產率。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產率,發現產率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可多選)。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3)實驗室要把一些回收的氯化鈉配制成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下圖是某同學配制過程中的部分操作,請用字母排出正確的順序:____。
A. B.
C. D.
29.(2024八上·蘭溪期中)小明探究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1)圖甲是電路圖,圖乙所示電路的電流表測量的是   (選填“A”或“B”)處的電流;
(2)測出A、B、C三處的電流如下表所示,小明得出了兩個結論。
結論一;在并聯電路中,各支路電流相等;
結論二: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路之和。
其中結論   是正確的;
(3)為得出正確結論,接下來小明首先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選填字母);
A.改變電流表的量程再測量 B.換其他電流表再測量
C.改變電源電壓再測量 D.換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再測量
(4)若移動一根導線就可以測量C處的電流,請你在需移動的導線上畫“×”,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正確的電路。
30.(2024八上·蘭溪期中)人體之所以能適應生活環境,主要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
(1) 當我們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會發生縮手反射,我們的反應是先   。(選填“感到痛”、“縮回手”、“同時感到痛和縮手”)
(2)圖中表示縮手反射活動中發生具體反應的部分是   。(填字母)
(3)某人由于意外導致圖中的D受損斷開,結果是____。
A.無感覺、能縮手 B.有感覺、能縮手
C.無感覺、不能伸手 D.有感覺、但不能縮手
(4)在一些危急情況下,比如消防隊員在滅火現場,有時為搶救被火災圍困的人,也會托住高溫的物體,并堅持一段時間。這是在大腦參與下的有意識的行為,說明大腦可以控制   中較低級的神經中樞。
31.(2024八上·蘭溪期中) 小茗同學將200克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做如圖操作,請通過計算回答以下問題。
(1) 轉移后甲杯中含有溶質硝酸鉀多少克 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鉀固體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結果保留到0.1%)
(2) 若將乙杯溶液稀釋為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硝酸鉀溶液,則需加水多少克
32.(2024八上·蘭溪期中)竹筏漂流是許多地區的旅游項目之一。現有一個用10根完全相同的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筏,每根竹子質量為8kg,體積為0.1m3,忽略制作竹筏所使用繩子的質量和體積。計算(g=10N/kg):
(1)不載人時,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是   牛。
(2)不載人時,竹筏浸入水中的體積為多大?
(3)為安全起見,竹筏最多能有一半體積浸入水中,若竹筏上每人的平均體重為500N,則該竹筏最多能載幾人?
33.(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甲,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石料從水面上方勻速直線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圖乙是鋼繩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空氣和水的阻力,其中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石料的體積是多少?
(2)石料的密度是多少?
34.(2024八上·蘭溪期中)高壓鍋最早的名字叫“帕平鍋”,是一位叫丹尼斯.帕平的醫生發明的,期初只是作為消毒工具,現為廚房常用鍋具。
(1)圖甲為高壓鍋的構造,圖乙為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圖像,(當地氣壓為1.01×105Pa)若高壓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為10mm2),壓在出氣孔上的限壓閥的質量為70克。通過計算并對照圖像說明,利用這種高壓鍋燒水時,最高溫度大約是多少?
(2)若要把這種高壓鍋銷售到西藏地區,在保證高壓鍋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用這種高壓鍋燒水時,要達到同樣的最高溫度。你認為需要怎樣改進?   。
(3)某科學小組的同學針對這種高壓鍋不能調溫度的缺點,對這種普通高壓鍋進行了技術改造,如圖丙所示。工作原理:調節螺絲可以上下旋轉,當往下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大。若要增大鍋內蒸煮時的溫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填字母)。
A.適當增大排氣孔的直徑 B.調節螺絲往上旋轉
C.調節螺絲往下旋轉 D.適當加大火力蒸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水循環;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 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
B.用洗米水澆花,可節約用水;
C.長江黃河發源地區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
D.根據凈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分析回答;
【解答】 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用洗米水澆花,可節約用水,故B正確不合題意;
C.長江黃河發源地區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會增多,水循環不活躍,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用沉淀法、過濾法和蒸餾法凈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蒸餾,蒸餾得到的水是純水,故D正確不題意。
故選C。
2.【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特點和組成分析判斷。
【解答】A.蒸餾水就是均一、穩定和透明的液體,但它不是溶液,故A錯誤;
B.只有在水中可溶的物質才能分數到水中形成溶液,故B錯誤;
C.泥水中的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體物質,因此二者形成懸濁液,故C錯誤;
D.在科學實驗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故D正確。
故選D。
3.【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 A.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故A正確;
B.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故B錯誤;
C.向試管中裝鋅粒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鋅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故C錯誤;
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故D錯誤。
故選A。
4.【答案】D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響氣候的因素:緯度因素、海陸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等。同緯度地區夏季海洋氣溫低于陸地,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
【解答】 在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氣溫越低。莫干山山頂的氣溫比市區低,說明氣候與地形有關,故A正確不合題意;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說明當地氣溫日較差大,是大陸性氣候的特征,該氣候與海陸位置有關,故B正確不合題意;
受緯度因素的影響,我國北方冬季明顯比南方冷,故C正確不合題意;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氣候與地形有關,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5.【答案】D
【知識點】大氣層的作用
【解析】【分析】 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平流層:自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定,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通信;有廣闊的空間,有利于衛星的運行。
【解答】 根據所學可知,小天體墜落地球需經過大氣層,與大氣摩擦、燃燒,最后消失或減小,從而減少小天體的撞擊,所以大氣層能保護地球,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對流層含有幾乎全部水汽和雜質,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顯著,雷電風雨等主要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對流層,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按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降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根據大氣的溫度、密度、運動等特征,大氣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外層,故飛船返回過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氣層是外層、暖層、中間層、平流層、對流層,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6.【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 大氣壓是存在的,許多實驗可證明;根據題干和已有的知識分析,此題關鍵是弄清楚四個選項的原理,便可很容易得出答案。浸入水中的物體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解答】 A.取一個盛滿水的杯子,用紙片把杯口蓋嚴,再用手按住紙片把杯子倒過來,杯子里的水不往外流。分析紙片的受力情況可知,水對紙片產生向下的壓強,紙片之所以不會落下,是因為大氣對紙片有向上的壓強,也就說明大氣壓的存在,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將試管倒過來后,由于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小試管上部將出現“真空”,這樣,小試管由于受大氣的壓力大于其重力,便自動上升到大試管里。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浸過酒精的棉花燃燒時,使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跑到瓶外,用雞蛋封住瓶口后,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淮藭r瓶內氣壓小于瓶外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雞蛋被壓人瓶中。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C正確不合題意;
D.由于盆子浸入水中受到水向上的浮力,當用手向下按時,盆子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大,所受的浮力增大,所以要用力,與大氣壓無關,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7.【答案】C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 感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
【解答】 觸碰含羞草,羽狀復葉閉合下垂、郁金香在溫度升高時開放、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陰天關閉都屬于植物的感性運動,而是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長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與刺激的方向無關。
故選C。
8.【答案】D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解答】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應當使船帆的南側的壓強大于北側的壓強,由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船帆北側的風流速要大,南側的流速要小,從而產生向北的壓強差,所以船帆應當向北凸。
故答案為:D。
9.【答案】A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 熱力環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熱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氣壓產生差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解答】 A.城市為熱島,故城市始終盛行上升氣流,故A錯誤符合題意;
B.熱力環流的基本原理“熱的地方,空氣上升,冷的地方,空氣下沉”,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空氣從高氣壓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故C正確不合題意;
D.白天的海陸之間,陸地氣溫較海洋高,因此海洋盛行下沉氣流,陸地盛行上升氣流,吹海風,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0.【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A.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同種物質溫度相同時溶解度相同,則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先判斷④是否飽和,再判斷溶液②是否飽和;
C.;
D.如果溶液中沒有未溶的晶體,那么它可能飽和。
【解答】 A.①③溶液中都存在未溶的晶體,因此都是飽和溶液,因為溫度相同,所以溶解度相同,那么它們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A正確不合題意;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是因為④中50g水能夠溶解18g氯化鈉,故B正確不合題意;
C.④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故C錯誤符合題意;
D.④中所得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例如20℃時,50g水中恰好溶解18g氯化鈉,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11.【答案】D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圖中甲包含乙、丙和丁,乙、丙和丁是并列關系。
【解答】A、在腦和脊髓的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人體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這些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就叫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A錯誤。
B、甲狀腺激素、胰島素都屬于人體的激素,而生長素屬于植物激素,B錯誤。
C、反射是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規律的反應,杯弓蛇影、望梅止渴都屬于反射;而向地性不屬于反射,C錯誤。
D、腦包括大腦、小腦、腦干,大腦、小腦、腦干屬于并列關系,D正確。
故答案為:D。
12.【答案】D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CB.根據物體浮沉條件,結合圖示得出三種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然后利用液體壓強公式分析判斷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關系;
A.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燒杯、容器內液體和小球的總重力,受力面積相同,根據比較壓強大小。
D.當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解答】C、由于小球在丙中懸浮,故ρ丙=ρ物;在乙容器中漂浮,故ρ乙>ρ物;在甲中下沉,故ρ甲<ρ物;三種液體密度關系:ρ甲<ρ丙<ρ乙,故C錯誤;
B.靜止時三個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即深度h相等,由于乙液體的密度最大,根據p=ρgh可知,乙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故B錯誤;
A.開始時,V甲=V乙=V丙,放入小球后,甲、丙溢出相同體積的液體,則剩余液體體積V甲'=V丙',由于ρ甲<ρ丙,故m甲<m丙,重力G甲<G丙,乙液體溢出的最少,故剩余液體體積V乙'最大,又因為ρ乙最大,所以乙的質量最大、重力最大,G甲<G丙<G乙,容器相同,則容器重力相等,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則小球的重力相等,
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容器內的液體和物體的重力之和,
根據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乙>p'丙>p'甲,故A錯誤;
D.由圖知,小球在丙容器中懸浮,在乙容器中漂浮,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與自身的重力相等;在甲中下沉,浮力小于其重力,故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乙=F丙>F甲.故D正確。
故選D。
13.【答案】A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兩個開關的連接方式、燈泡與電動機的連接方式,從而得出正確的電路圖。
【解答】 身份識別成功開關S1閉合,指示燈L亮;人臉識別成功S2閉合,閘機門(電動機)自動打開,檢票通過,這說明指示燈與電動機互不影響,是并聯的;若只有人臉識別成功而身份證識別錯誤,閘機門不打開,這說明S2在電動機的支路中,開關S1在干路中,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4.【答案】B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解析】【分析】 由電路圖知,兩燈并聯,電流表A1測量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量通過L2的電流;根據并聯電路特點判斷電流表A1量程并讀數,由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計算L1的電流。
【解答】 由電路圖知道,兩燈并排連接在電路兩點之間,應該為并聯,電流表A1測量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量通過L2的電流;
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L2的電流,
因為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且電流表A2讀數是0.6A,
即通過燈L2的電流I2=0.6A,
由圖乙知道,電流表A1應選擇0~3A的量程,電流表A1讀數為1.5A,即干路電流I=1.5A;
通過燈L1的電流為:I1=I-I2=1.5A-0.6A=0.9A。
故選B。
15.【答案】A
【知識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導體和絕緣體
【解析】【分析】 A.靜止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
B.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C.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電子)的轉移;
D.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解答】 A.塑料絲懸浮在空中時,它受到的斥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符合題意;
B.通常情況下塑料管是絕緣體,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由于摩擦,電荷(電子)發生轉移,塑料絲帶上了電,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塑料絲能夠張開,是因為塑料絲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6.【答案】(1)負極
(2)降低水的溫度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
(2)增加氣體溶解度的方法:①降低溫度;②增大壓強。
【解答】(1)“富氫水杯”的工作原理是電解水,其結構如圖所示,產生氫氣的電極是負極;
(2)可以增強氫氣溶解性的方法有:①降低水的溫度;②增大水上方的氣壓。
17.【答案】低;低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解析】【分析】 (1)大氣壓與高度有關,隨海拔高度增加,大氣壓強減??;
(2)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水的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低。
【解答】 (1)由于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進入西藏后,由于海拔高、大氣壓較低,小明才出現了高原反應。
(2)西藏海拔高,大氣壓低,低于標準大氣壓,所以水的沸點將低于100℃。
18.【答案】(1)不變;變小
(2)向內推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筒受到浮力的大小變化,根據排出水分析浮筒的重力變化;
(2)根據“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的原理分析。
【解答】 (1)將筒內的水用高壓氣體壓出的過程中,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浮筒的體積不變,浸沒在水中的浮筒的浮力不變,浮筒的重力減??;
(2)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的原理,相當于圖乙中向內推注射器,排出注射器內的水,使重力減小,物體上浮。
19.【答案】(1)②;20℃
(2)60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確定硝酸鉀在20℃和50℃時的溶解度,再與加入的40g進行比較即可;
(2)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方程計算即可。
【解答】 (1)由表格中的硝酸鉀的溶解度數據可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5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85.5g,則在20℃時40g硝酸鉀中加入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31.6g,得到的是該溫度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至5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5.5g,溶液變成了不飽和溶液,則飽和溶液為②。
(2)設現要配制20%的硝酸鉀營養液,設需向燒杯③溶液中加水的質量為x,
則,
解:x=60g。
20.【答案】(1)骨骼肌收縮
(2)等于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機體的體溫調節是神經和激素(體液)共同調節的結果,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反應速度緩慢、作用范圍較廣、時間較長。在寒冷的條件下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含量增加,促進新陳代謝,導致產熱量增多,以維持體溫正常。皮膚是與體溫調節相關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調節張是為了增加散熱量,血管收縮是為了減少散熱量。
【解答】(1)綜合圖解分析,體溫上升期,一是通過傳出神經作用與骨骼肌和皮膚血管,而是通過腺體分泌激素參與調節,故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激素)調節兩種方式?;疾〕跗?,人體骨骼肌收縮而形成“寒戰”,增加產熱,有助于體溫上升到38.5℃。
(2)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身體才能保持持續的高溫。
21.【答案】(1)變渾濁
(2)B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有氫氧化鈣析出,則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裝置內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使U型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故答案為:B。
22.【答案】(1)胰島素分泌不足
(2)D
【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2)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血糖不能及時被利用和儲存,使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
(3)血糖與胰島素濃度的關系: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血糖濃度升高時,會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使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以降低血糖濃度;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素分泌減少。
【解答】(1)糖尿病患者B點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因為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不能及時被有效分解和轉化,就會使血糖濃度居高不下 。
(2)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觀察圖乙,曲線 D 呈現先隨血糖濃度升高而升高,后隨血糖濃度降低而降低的趨勢,符合胰島素濃度隨血糖濃度變化的規律,所以代表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是D。
23.【答案】開關;用電器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
【解析】【分析】在基本電路中,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用電器消耗電能,電源提供電能,導線輸送電能,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只要將車鑰匙插入鎖孔并順時針旋轉一下,車子就通電了。車鑰匙的作用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給電動車充電時,蓄電池消耗電能,相當于電路中的用電器。
24.【答案】上升;1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1)由圖求出靜止時冰塊排開水的體積,根據水和冰的密度求出冰變成水后的體積,然后進而判斷水面高度的變化;
(2)由于容器是柱狀容器,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液體的重力相等,當冰塊完全熔化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最大,根據F=G即可求出增加的最大壓力。
【解答】 (1)由圖可知,靜止時冰塊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S冰(L冰-h露)=L冰2(L冰-h露)=(10cm)2×(10cm-2cm)=800cm3,
當冰塊完全熔化后,熔化為水的質量和冰的質量相同,即:ρ水V冰化水=ρ冰V冰,
所以,
則:V冰化水>V排,即熔化為水的體積大于原來排開水的體積,
故冰塊融化后,水面高度上升;
(2)由于容器是柱狀容器,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液體的重力相等,當冰塊完全熔化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最大,
則水對容器底部增大的壓力為:ΔF=G冰-G排=ρ冰V冰g-ρ水V排g=0.9×103kg/cm3×(0.1m)3×10N/kg-1.0×103kg/cm3×800×10-6m3×10N/kg=1N。
25.【答案】(1)避免實驗偶然性,增加實驗的可靠程度
(2)對照組
(3)切除垂體,同時注射等量(或適量)生理鹽水
(4)切除垂體后,促性腺激素減少,導致卵巢不能正常發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進了子宮發育。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是指為了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通俗地說,就是讓我們自己去發現問題。主動去尋找答案,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茖W探究重在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1)分組時將健康的生長發育狀況和個體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隨機分成 4 組,每組 10 只而不是 1 只,是因為如果只用 1 只幼鼠,其個體差異、特殊情況等偶然因素可能會使實驗結果不準確,多只幼鼠可避免實驗偶然性,增加實驗的可靠程度 。
(2)、(3)第1組是不作處理,作為本實驗的對照組;第3組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雌性激素,卵巢重量減輕,但是由于注射雌性激素,故子宮平均重量變化不大;第4組是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促性腺激素,卵巢和子宮的平均重量都和對照相差不大.第2組的卵巢和子宮的平均重量都相應減輕,可見沒有激素釋放到卵巢和子宮中,而第3和第4組都是切除垂體,而且都分別注射了適量的雌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則A處切除垂體,并且不注射任何激素。
(4)第3組切除垂體后,促性腺激素減少,導致卵巢不能正常發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進了子宮發育,所以子宮平均重量變化不大。
26.【答案】(1)活塞
(2)減小摩擦
(3)③;FL/V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 (1)明確實驗的原理,分析出研究對象;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二力平衡可通過彈簧測力計測出大氣壓力,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所受的大氣壓力相等;
(2)涂抹凡士林的好處:一是減小摩擦,二是密封性好;當彈簧測力計和注射器筒不在水平方向時,活塞的重力會影響測得的拉力,從而影響測得的大氣壓;
(3)①壓力的大小跟活塞的作用面積有關,在大氣壓強一定時,面積越小,壓力會越小,所以應選擇較小的注射器;
②因活塞為圓柱體,所以活塞的橫截面積可以通過公式,利用壓強的公式可得出表達式。
【解答】 (1)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利用二力平衡原理來測出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則實驗中以活塞為研究對象;
(2)涂抹凡士林的好處:一是減小摩擦,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3)①因為大氣的壓強是一定的,根據公式F=pS可知,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也會越小,所以當彈簧測力計量程不夠時,可換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選③;
②活塞的面積,將測量結果代入壓強公式得:。
27.【答案】(1)物體在同一種液體中排開的液體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不變
(3)偏大
(4)B
【知識點】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研究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時,要控制物體液體的密度相同,體積不相同;
(2)根據稱重法,由A、C、D可知物體在水中完全浸時受到的浮力,與深度無關;
(3)由稱重法可知:圓錐體所受液體的浮力F浮E=G-FE,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步驟E中不小心使圓錐體接觸了容器底而造成拉力減小了,稱重法得到的F浮將變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力變大;
(4)明確橫縱軸表示的內容,再分析F隨h的變化趨勢,與表格中的實驗結果相對照。
【解答】 (1)由圖中步驟A可知圓錐體的重力大小,B、C中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不同,根據F浮=G-F示可知,B、C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可得出結論: 物體在同一種液體中排開的液體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2)由A、C、D可知,物體在水中完全浸時受到的浮力,與物體在水中的深度無關;
(3)由稱重法可知:圓錐體所受液體的浮力F浮E=G-FE=4.4N-3.4N=1N,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步驟E中不小心使圓錐體接觸了容器底而造成拉力減小了,稱重法得到的F浮將偏大;
(4)在F圖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圓錐體從其底部剛好接觸水而開始緩慢下降進入水中,直到快接觸到杯底,在完全浸沒前,隨著深度的增加,它排開水的體積不斷變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增大。完全浸沒后,深度增加,但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28.【答案】(1)過濾;D
(2)A;B;D
(3)A;B;D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過濾操作用于分離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 根據圖示中的濾紙的折疊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
(2) 據精鹽產率=,進行分析解答.
(3) 根據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過程,一般按照稱量固體、量取液體、溶解,裝瓶進行分析 。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步驟④用于分離泥沙和濾液,因此為過濾。 D中的濾紙,接口處出現縫隙,液體會直接的進入下面的燒杯,故選D。
(2)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得到的精鹽質量減少,則精鹽制得率較低,故A符合題意;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會造成精鹽質量減少,則精鹽制得率較低,故B符合題意;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含有部分水分,造成精鹽質量增加,則精鹽制得率較高,故C不合題意;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稱量的精鹽質量減少,則精鹽制得率較低,故D符合題意。
故選ABD。
(3) 配制過程如下:
B.稱量規定質量的食鹽;
D.將食鹽倒入燒杯備用;
A.用量筒量取規定體積的水,然后倒入燒杯;
C.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
那么正確順序為:BDAC。
29.【答案】(1)A
(2)二
(3)D
(4)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解析】【分析】 (1)根據電流表的使用規則來分析。
(2)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個支路的電流之和。
(3)為了讓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應該換用不同規格的燈泡進行多次實驗。
(4)根據電流表的使用規則進行連接實物圖。
【解答】 (1)根據乙圖可知,電流表在干路上測總電流。圖甲是電路圖,A點在干路上,因此圖乙中的電流表測量的是A處的電流;
(2)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個支路的電流之和,故結論二正確。
(3)為了讓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應該換用不同規格的燈泡進行多次實驗,故D正確。
(4)讓電流表測量C處的電流,也就是測量燈L2的電流,電流表與燈泡L2串聯,如圖所示:
30.【答案】(1)縮回手
(2)E
(3)D
(4)脊髓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1)人體的縮手反射中樞位于脊髓,但軀體感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當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手部的感覺器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沿著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內的縮手反射中樞,神經沖動沿著傳出神經傳給上肢與縮手反射有關的肌肉,人體發生縮手反射。與此同時脊髓內的縮手反射中樞發出的神經沖動也沿著脊髓白質中的上行神經束傳到大腦皮層中的軀體感覺中樞,人體產生痛覺。形成痛覺的神經沖動傳導的路徑較長,需要時間的較長。
(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一個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神經沖動傳導的過程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3)傳出神經受損,則不能傳出縮手的指令;
(4)大腦包括端腦和間腦,端腦包括左右大腦半球。端腦是脊椎動物腦的高級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由左右兩半球組成,在人類為腦的最大部分,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高級腦功能的高級神經中樞。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他能控制脊髓中較低級的神經中樞,例如縮手反射、排便反射等。
【解答】 (1)當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我們的反應是先縮回手,后感到痛。
(2) 圖中表示縮手反射活動中發生具體反應的部分是效應器,故選E;
(3)某人由于意外導致圖中的D傳出神經受損斷開,反射弧不完整,因此縮手反射不能發生,但是神經沖動還能通過脊髓內的白質上行傳導到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因此還能感受到疼痛。
故選D。
(4)在一些危急情況下,比如消防隊員在滅火現場,有時為搶救被火災圍困的人,也會托住高溫的物體,并堅持一段時間。這是在大腦參與下的有意識的行為,說明大腦可以控制脊髓中較低級的神經中樞。
31.【答案】(1)轉移后甲杯中含有溶質硝酸鉀的質量為100×20%=20克;
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鉀固體完全溶解后,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解:設將乙杯溶液稀釋為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硝酸鉀溶液需加水x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100+x)×5%=100×20%,
解得:x=300克,
故需加水300克。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分數=;
(2)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據此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方程計算即可。
32.【答案】(1)800
(2)V排=F浮/ρg=800N/(1.0×103kg/m3×10N/kg)=0.08m3
(3)V排′=0.5V總=0.5×1m3=0.5m3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5m3=5×103N
G總=F浮′-G竹筏=5000N-800N=4200N
n=G總/G人=4200N/500N=8.4
該竹筏最多能載8人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1)不載人時,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此時浮力大小等于重力。
(2)竹筏浸入水中的體積等于竹筏排開水的體積。可根據計算。
(3)竹筏一半浸入水中,,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計算出F浮,漂浮時,浮力大小等于總重力。
【解答】(1)竹筏漂浮在水面上,
33.【答案】(1)由圖象乙知0~t1時間內,拉力F不變且最大,表示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此時拉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則G=F=1400N;
當石塊完全浸入后,鋼繩的拉力F'=900N,
則石料全部沒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G-F'=1400N-900N=500N;
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
那么石料的體積:。
(2)石料的質量:,
石料的密度:。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1)由圖象乙知0~t1時間內,拉力F不變且最大,表示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判斷F與G的關系;由圖乙可知石料的重力和完全浸沒時拉力的大小,根據F浮=G-F'求出石料完全沒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知道石料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石料的體積;
(2)知道石料的重力,根據G=mg求出其質量,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石料的密度。
34.【答案】(1)P1=P0+G/S=1.01×105Pa+0.7N/10-5m2=1.71×105Pa
所以溫度在115—117℃之間都可
(2)加大限壓閥的質量
(3)C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 首先根據計算出限壓閥自重產生的壓強,再根據鍋內氣壓=大氣壓強+自重壓強計算出鍋內的最高氣壓,最后通過乙圖確定鍋內的最高溫度。
(2)鍋內達到相同的溫度時,鍋內的最高氣壓相等,根據p0S+mg=pS分析解答;
(3) 要增大鍋內蒸煮時的溫度,則應該增大向下的力。
【解答】(2) 當限壓閥要起而未起來時,限壓閥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下的大氣壓力和向上的鍋內壓力,即p0S+mg=pS。鍋內水的溫度不變,那么鍋內氣壓p保持不變,兩藏地區海拔高氣p0壓小,因此必須增大mg,也就是增大限壓閥的質量(或減小放氣孔的孔徑)。
(3) A.由(2)可知,增大排氣孔的直徑,會減小鍋內的最大氣壓,則會降低蒸煮時的溫度,故A不符合題意;
BC.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大時,會增大鍋內蒸煮時的溫度,故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D.適當加大火力蒸煮不會影響鍋內蒸煮時的溫度,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 / 1浙江省蘭溪市聚仁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科學試題
1.(2024八上·蘭溪期中)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與生物生存、工農業生產等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
B.為了節約用水,可用洗米水澆花
C.長江、黃河發源地的水循環比海邊的水循環要活躍
D.用沉淀法、過濾法和蒸餾法凈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蒸餾法
【答案】C
【知識點】水循環;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 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
B.用洗米水澆花,可節約用水;
C.長江黃河發源地區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
D.根據凈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分析回答;
【解答】 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用洗米水澆花,可節約用水,故B正確不合題意;
C.長江黃河發源地區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會增多,水循環不活躍,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用沉淀法、過濾法和蒸餾法凈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蒸餾,蒸餾得到的水是純水,故D正確不題意。
故選C。
2.(2024八上·蘭溪期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凡是均一、穩定、透明的液體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質分散到水中都會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質,水是溶劑
D.在科學實驗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特點和組成分析判斷。
【解答】A.蒸餾水就是均一、穩定和透明的液體,但它不是溶液,故A錯誤;
B.只有在水中可溶的物質才能分數到水中形成溶液,故B錯誤;
C.泥水中的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體物質,因此二者形成懸濁液,故C錯誤;
D.在科學實驗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故D正確。
故選D。
3.(2024八上·蘭溪期中) 下列實驗操作圖示正確的是( ?。?br/>A.過濾粗鹽水 B.點燃酒精燈
C.向試管中加入鋅粒 D.蒸發食鹽水
【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 A.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故A正確;
B.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故B錯誤;
C.向試管中裝鋅粒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鋅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故C錯誤;
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故D錯誤。
故選A。
4.(2024八上·蘭溪期中) 民間有流傳甚廣的氣候諺語,其中有關氣候影響因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杭州莫干山山頂的氣溫比市區低,說明氣候與地形有關
B.“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說明氣候與海陸位置有關
C.我國北方冬季明顯比南方冷,是因為緯度位置不同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氣候與季風有關
【答案】D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響氣候的因素:緯度因素、海陸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等。同緯度地區夏季海洋氣溫低于陸地,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
【解答】 在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氣溫越低。莫干山山頂的氣溫比市區低,說明氣候與地形有關,故A正確不合題意;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說明當地氣溫日較差大,是大陸性氣候的特征,該氣候與海陸位置有關,故B正確不合題意;
受緯度因素的影響,我國北方冬季明顯比南方冷,故C正確不合題意;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氣候與地形有關,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5.(2024八上·蘭溪期中)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艙返回過程中,需高速穿過大氣層。關于地球大氣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大氣層能保護地球,減少小天體的撞擊
B.雷電風雨等主要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對流層
C.大氣層分層的主要依據是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
D.返回艙返回地球時依次經過外層→暖層→平流層→中間層→對流層
【答案】D
【知識點】大氣層的作用
【解析】【分析】 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平流層:自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定,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通信;有廣闊的空間,有利于衛星的運行。
【解答】 根據所學可知,小天體墜落地球需經過大氣層,與大氣摩擦、燃燒,最后消失或減小,從而減少小天體的撞擊,所以大氣層能保護地球,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對流層含有幾乎全部水汽和雜質,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顯著,雷電風雨等主要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對流層,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按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降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根據大氣的溫度、密度、運動等特征,大氣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外層,故飛船返回過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氣層是外層、暖層、中間層、平流層、對流層,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6.(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個實驗中,其中不能表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br/>甲 乙 丙 丁
A.杯子中注滿水后,倒過來,硬紙片不掉下來
B.兩試管之間的水流出,小試管會自動升上去
C.燃燒的酒精棉花丟入瓶中,比瓶口略大的熟雞蛋堵住瓶口后,會吸入瓶內
D.將浮在水面的盆子按入水中,需要用力
【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 大氣壓是存在的,許多實驗可證明;根據題干和已有的知識分析,此題關鍵是弄清楚四個選項的原理,便可很容易得出答案。浸入水中的物體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解答】 A.取一個盛滿水的杯子,用紙片把杯口蓋嚴,再用手按住紙片把杯子倒過來,杯子里的水不往外流。分析紙片的受力情況可知,水對紙片產生向下的壓強,紙片之所以不會落下,是因為大氣對紙片有向上的壓強,也就說明大氣壓的存在,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將試管倒過來后,由于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小試管上部將出現“真空”,這樣,小試管由于受大氣的壓力大于其重力,便自動上升到大試管里。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浸過酒精的棉花燃燒時,使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跑到瓶外,用雞蛋封住瓶口后,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此時瓶內氣壓小于瓶外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雞蛋被壓人瓶中。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C正確不合題意;
D.由于盆子浸入水中受到水向上的浮力,當用手向下按時,盆子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大,所受的浮力增大,所以要用力,與大氣壓無關,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7.(2024八上·蘭溪期中)下列各種植物的感應性運動中,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觸碰含羞草,羽狀復葉閉合下垂
B.郁金香通常在溫度升高時開放
C.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長
D.蒲公英花絮夜晚或陰天關閉
【答案】C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 感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
【解答】 觸碰含羞草,羽狀復葉閉合下垂、郁金香在溫度升高時開放、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陰天關閉都屬于植物的感性運動,而是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長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與刺激的方向無關。
故選C。
8.(2024八上·蘭溪期中)杭州亞運會的帆船項目在象山舉行。帆船迎風行駛仍能前進的原理與飛機升空原理相同。若在帆船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由東邊吹向西邊,俯視如圖所示),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運動員應調整船帆方向為( ?。?br/>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解答】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應當使船帆的南側的壓強大于北側的壓強,由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船帆北側的風流速要大,南側的流速要小,從而產生向北的壓強差,所以船帆應當向北凸。
故答案為:D。
9.(2024八上·蘭溪期中)下圖中,不能正確反映空氣流動的是( ?。?br/>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風
【解析】【分析】 熱力環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熱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氣壓產生差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解答】 A.城市為熱島,故城市始終盛行上升氣流,故A錯誤符合題意;
B.熱力環流的基本原理“熱的地方,空氣上升,冷的地方,空氣下沉”,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空氣從高氣壓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故C正確不合題意;
D.白天的海陸之間,陸地氣溫較海洋高,因此海洋盛行下沉氣流,陸地盛行上升氣流,吹海風,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0.(2024八上·蘭溪期中)①、②、③、④四個燒杯分別盛有50g水,在20℃時,向四個燒杯中依次加入27g、9g、36g、18g的氯化鈉,充分溶解后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 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①③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④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
D.④中所得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
【答案】C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A.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同種物質溫度相同時溶解度相同,則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先判斷④是否飽和,再判斷溶液②是否飽和;
C.;
D.如果溶液中沒有未溶的晶體,那么它可能飽和。
【解答】 A.①③溶液中都存在未溶的晶體,因此都是飽和溶液,因為溫度相同,所以溶解度相同,那么它們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A正確不合題意;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是因為④中50g水能夠溶解18g氯化鈉,故B正確不合題意;
C.④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故C錯誤符合題意;
D.④中所得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例如20℃時,50g水中恰好溶解18g氯化鈉,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11.(2024八上·蘭溪期中)下列選項中,甲、乙、丙和丁之間的關系與如圖所示一致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神經中樞 腦 脊髓 視覺中樞
B 人體的激素 生長素 胰島素 甲狀腺激素
C 反射 向地性 望梅止渴 杯弓蛇影
D 腦 大腦 小腦 腦干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圖中甲包含乙、丙和丁,乙、丙和丁是并列關系。
【解答】A、在腦和脊髓的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人體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這些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就叫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A錯誤。
B、甲狀腺激素、胰島素都屬于人體的激素,而生長素屬于植物激素,B錯誤。
C、反射是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規律的反應,杯弓蛇影、望梅止渴都屬于反射;而向地性不屬于反射,C錯誤。
D、腦包括大腦、小腦、腦干,大腦、小腦、腦干屬于并列關系,D正確。
故答案為:D。
12.(2024八上·蘭溪期中)三個相同容器內分別盛滿不同的液體,現將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輕輕放入容器中,小球靜止后的狀態如圖所示,三容器的液面處于同一深度,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容器對桌面的壓強關系是p’乙>p’甲>p’丙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是p乙>p甲>p丙
C.液體的密度關系是ρ甲>ρ丙>ρ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乙=F丙>F甲
【答案】D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CB.根據物體浮沉條件,結合圖示得出三種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然后利用液體壓強公式分析判斷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關系;
A.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燒杯、容器內液體和小球的總重力,受力面積相同,根據比較壓強大小。
D.當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解答】C、由于小球在丙中懸浮,故ρ丙=ρ物;在乙容器中漂浮,故ρ乙>ρ物;在甲中下沉,故ρ甲<ρ物;三種液體密度關系:ρ甲<ρ丙<ρ乙,故C錯誤;
B.靜止時三個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即深度h相等,由于乙液體的密度最大,根據p=ρgh可知,乙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故B錯誤;
A.開始時,V甲=V乙=V丙,放入小球后,甲、丙溢出相同體積的液體,則剩余液體體積V甲'=V丙',由于ρ甲<ρ丙,故m甲<m丙,重力G甲<G丙,乙液體溢出的最少,故剩余液體體積V乙'最大,又因為ρ乙最大,所以乙的質量最大、重力最大,G甲<G丙<G乙,容器相同,則容器重力相等,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則小球的重力相等,
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容器內的液體和物體的重力之和,
根據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乙>p'丙>p'甲,故A錯誤;
D.由圖知,小球在丙容器中懸浮,在乙容器中漂浮,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與自身的重力相等;在甲中下沉,浮力小于其重力,故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乙=F丙>F甲.故D正確。
故選D。
13.(2024八上·蘭溪期中)在高鐵站自動檢票閘機口,乘客刷身份證的同時要進行人臉識別。身份識別成功開關S1閉合,指示燈L亮;人臉識別成功S2閉合,閘機門(電動機)自動打開,檢票通過。若只有人臉識別成功而身份證識別錯誤,閘機門不打開。如圖所示電路符合以上設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兩個開關的連接方式、燈泡與電動機的連接方式,從而得出正確的電路圖。
【解答】 身份識別成功開關S1閉合,指示燈L亮;人臉識別成功S2閉合,閘機門(電動機)自動打開,檢票通過,這說明指示燈與電動機互不影響,是并聯的;若只有人臉識別成功而身份證識別錯誤,閘機門不打開,這說明S2在電動機的支路中,開關S1在干路中,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4.(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甲電路,閉合開關S后,兩個燈泡都能發光,乙圖為電流表A1指針的位置,如果電流表A2讀數是0.6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A1的讀數是0.3A
B.燈泡L1和L2并聯
C.電流表A1可以連接“-、0.6”接線柱
D.通過燈L1的電流為0.6A
【答案】B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解析】【分析】 由電路圖知,兩燈并聯,電流表A1測量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量通過L2的電流;根據并聯電路特點判斷電流表A1量程并讀數,由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計算L1的電流。
【解答】 由電路圖知道,兩燈并排連接在電路兩點之間,應該為并聯,電流表A1測量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量通過L2的電流;
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L2的電流,
因為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且電流表A2讀數是0.6A,
即通過燈L2的電流I2=0.6A,
由圖乙知道,電流表A1應選擇0~3A的量程,電流表A1讀數為1.5A,即干路電流I=1.5A;
通過燈L1的電流為:I1=I-I2=1.5A-0.6A=0.9A。
故選B。
15.(2024八上·蘭溪期中) 如圖是科學老師做的“靜電章魚”實驗,他分別用毛皮摩擦一根塑料管和塑料絲,然后將摩擦后的塑料絲向上拋起,迅速將塑料管放在其底下形成了靜電章魚。關于上述過程,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塑料絲懸浮在空中時,它受到的浮力與重力大小相等
B.通常情況下塑料管是絕緣體
C.塑料絲帶電是因為摩擦使電荷發生了轉移
D.本實驗的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答案】A
【知識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導體和絕緣體
【解析】【分析】 A.靜止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
B.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C.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電子)的轉移;
D.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解答】 A.塑料絲懸浮在空中時,它受到的斥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符合題意;
B.通常情況下塑料管是絕緣體,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由于摩擦,電荷(電子)發生轉移,塑料絲帶上了電,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塑料絲能夠張開,是因為塑料絲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6.(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為“富氫水杯”,宣稱水中富含氫氣對人體有益,據圖回答問題。
(1)“富氫水杯”的工作原理是電解水,其結構如圖所示,產生氫氣的電極是   
(2)查閱資料可知,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20℃時,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氫氣體積為0.001毫升,因此常溫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氫氣,那么可以增強氫氣溶解性的方法有   。(寫出一種)
【答案】(1)負極
(2)降低水的溫度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
(2)增加氣體溶解度的方法:①降低溫度;②增大壓強。
【解答】(1)“富氫水杯”的工作原理是電解水,其結構如圖所示,產生氫氣的電極是負極;
(2)可以增強氫氣溶解性的方法有:①降低水的溫度;②增大水上方的氣壓。
17.(2024八上·蘭溪期中)暑假假期小明全家從杭州到西藏游玩,到達西藏后,小明感到呼吸有些困難,爸爸告訴他這是由于西藏地區海拔高,大氣壓比杭州   的緣故;并且告訴小明大氣壓對液體的沸點也有影響,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越   (填“高”或“低”),所以當地烹飪牛羊肉以燒烤為主。
【答案】低;低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解析】【分析】 (1)大氣壓與高度有關,隨海拔高度增加,大氣壓強減小;
(2)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水的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低。
【解答】 (1)由于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進入西藏后,由于海拔高、大氣壓較低,小明才出現了高原反應。
(2)西藏海拔高,大氣壓低,低于標準大氣壓,所以水的沸點將低于100℃。
18.(2024八上·蘭溪期中)考古人員在南海海域意外地發現了一艘已經沉睡了年,卻至今仍未腐爛的古沉船。圖甲為整體打撈的情形。沉船打撈常用“浮筒打撈法”。首先把浮筒灌滿水,沉入水底,拴在沉船兩側,然后再將筒內的水用高壓氣體壓出,沉船便可以浮起來。“南海一號”被頂出水面后,將放置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特別設置的“水晶宮”內。
甲. 乙.
(1)將筒內的水用高壓氣體壓出的過程中,浸沒在水中的浮筒的浮力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浮筒的重力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2)用“浮筒打撈法” 打撈沉船的原理,相當于圖乙中   (選填“向外拉” 或“向內推”)注射器。
【答案】(1)不變;變小
(2)向內推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筒受到浮力的大小變化,根據排出水分析浮筒的重力變化;
(2)根據“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的原理分析。
【解答】 (1)將筒內的水用高壓氣體壓出的過程中,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浮筒的體積不變,浸沒在水中的浮筒的浮力不變,浮筒的重力減?。?br/>(2)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的原理,相當于圖乙中向內推注射器,排出注射器內的水,使重力減小,物體上浮。
19.(2024八上·蘭溪期中)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在配制硝酸鉀營養液時,小敏操作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ㄌ钚蛱枺?,此時的溫度可能是   (選填“20℃”、“30℃”或““40℃”)。
(2)現要配制20%的硝酸鉀營養液,需向燒杯③溶液中加水   克。
【答案】(1)②;20℃
(2)60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確定硝酸鉀在20℃和50℃時的溶解度,再與加入的40g進行比較即可;
(2)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方程計算即可。
【解答】 (1)由表格中的硝酸鉀的溶解度數據可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5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85.5g,則在20℃時40g硝酸鉀中加入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31.6g,得到的是該溫度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至5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5.5g,溶液變成了不飽和溶液,則飽和溶液為②。
(2)設現要配制20%的硝酸鉀營養液,設需向燒杯③溶液中加水的質量為x,
則,
解:x=60g。
20.(2024八上·蘭溪期中)人體患病毒性感冒容易發熱,發熱過程分為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如圖為體溫上升期機體體溫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體溫調定點”是調節體溫恒定時,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預設的一個溫度值,正常生理狀態下為 。
(1)患病初期,人體   (填圖中某生理過程)而形成“寒戰”,有助于體溫上升到 。
(2)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熱量。
【答案】(1)骨骼肌收縮
(2)等于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機體的體溫調節是神經和激素(體液)共同調節的結果,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反應速度緩慢、作用范圍較廣、時間較長。在寒冷的條件下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含量增加,促進新陳代謝,導致產熱量增多,以維持體溫正常。皮膚是與體溫調節相關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調節張是為了增加散熱量,血管收縮是為了減少散熱量。
【解答】(1)綜合圖解分析,體溫上升期,一是通過傳出神經作用與骨骼肌和皮膚血管,而是通過腺體分泌激素參與調節,故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激素)調節兩種方式?;疾〕跗?,人體骨骼肌收縮而形成“寒戰”,增加產熱,有助于體溫上升到38.5℃。
(2)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身體才能保持持續的高溫。
21.(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所示,廣口瓶中盛有少量飽和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小試管和 U 形管中均有適量水,現向小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回答下列問題:
(1)可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   。
(2)U 形管中 ab 液面變化情況是____。(填字母)
A.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 B.a 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答案】(1)變渾濁
(2)B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有氫氧化鈣析出,則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裝置內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使U型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故答案為:B。
22.(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甲為正常人體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和血糖調節過程部分示意圖,圖乙是在同一坐標圖上繪制出的血糖濃度和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請回答:
(1)糖尿病患者B點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
(2)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圖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選填“C”或“D”)
【答案】(1)胰島素分泌不足
(2)D
【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2)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血糖不能及時被利用和儲存,使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
(3)血糖與胰島素濃度的關系: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血糖濃度升高時,會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使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以降低血糖濃度;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素分泌減少。
【解答】(1)糖尿病患者B點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因為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不能及時被有效分解和轉化,就會使血糖濃度居高不下 。
(2)在人體血糖平衡調節中,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濃度隨之升高。觀察圖乙,曲線 D 呈現先隨血糖濃度升高而升高,后隨血糖濃度降低而降低的趨勢,符合胰島素濃度隨血糖濃度變化的規律,所以代表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趨勢的曲線是D。
23.(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所示為人們所喜愛的電動自行車,它具有輕便、節能、環保等特點,只要將車鑰匙插入鎖孔并順時針旋轉一下,車子就通電了。車鑰匙的作用相當于電路中的   ,給電動車充電時,蓄電池相當于電路中的   。
【答案】開關;用電器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
【解析】【分析】在基本電路中,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用電器消耗電能,電源提供電能,導線輸送電能,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只要將車鑰匙插入鎖孔并順時針旋轉一下,車子就通電了。車鑰匙的作用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給電動車充電時,蓄電池消耗電能,相當于電路中的用電器。
24.(2024八上·蘭溪期中)將密度為0.9g/cm3、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冰塊,放入盛有水的柱狀容器中,靜止時冰塊有2cm露出水面,如圖所示。對容器緩慢加熱,直至冰塊完全熔化,則水面高度   ?。ㄟx填“上升”、“下降”或“不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增大了    N。
【答案】上升;1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1)由圖求出靜止時冰塊排開水的體積,根據水和冰的密度求出冰變成水后的體積,然后進而判斷水面高度的變化;
(2)由于容器是柱狀容器,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液體的重力相等,當冰塊完全熔化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最大,根據F=G即可求出增加的最大壓力。
【解答】 (1)由圖可知,靜止時冰塊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S冰(L冰-h露)=L冰2(L冰-h露)=(10cm)2×(10cm-2cm)=800cm3,
當冰塊完全熔化后,熔化為水的質量和冰的質量相同,即:ρ水V冰化水=ρ冰V冰,
所以,
則:V冰化水>V排,即熔化為水的體積大于原來排開水的體積,
故冰塊融化后,水面高度上升;
(2)由于容器是柱狀容器,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液體的重力相等,當冰塊完全熔化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最大,
則水對容器底部增大的壓力為:ΔF=G冰-G排=ρ冰V冰g-ρ水V排g=0.9×103kg/cm3×(0.1m)3×10N/kg-1.0×103kg/cm3×800×10-6m3×10N/kg=1N。
25.(2024八上·蘭溪期中)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進子宮發育。研究人員為探究垂體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響卵巢和子宮的發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實驗:
組別 處理措施 相同條件下喂養一段時間后,卵巢平均質量/mg 相同條件下喂養一段時間后,子宮平均質量/mg
1 不作處理 68 216
2 A 36 93
3 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雌性激素 37 219
4 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促性腺激素 66 218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組時將健康的生長發育狀況和個體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
(2)表中第1組是本實驗的   。(填“對照組”或“實驗組”)
(3)表中A處的處理方法是   。
(4)第3組實驗結果產生的原因是   。
【答案】(1)避免實驗偶然性,增加實驗的可靠程度
(2)對照組
(3)切除垂體,同時注射等量(或適量)生理鹽水
(4)切除垂體后,促性腺激素減少,導致卵巢不能正常發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性激素促進了子宮發育。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是指為了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通俗地說,就是讓我們自己去發現問題。主動去尋找答案,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茖W探究重在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1)分組時將健康的生長發育狀況和個體大小相近的雌性幼鼠隨機分成 4 組,每組 10 只而不是 1 只,是因為如果只用 1 只幼鼠,其個體差異、特殊情況等偶然因素可能會使實驗結果不準確,多只幼鼠可避免實驗偶然性,增加實驗的可靠程度 。
(2)、(3)第1組是不作處理,作為本實驗的對照組;第3組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適量雌性激素,卵巢重量減輕,但是由于注射雌性激素,故子宮平均重量變化不大;第4組是切除垂體,同時定期注射促性腺激素,卵巢和子宮的平均重量都和對照相差不大.第2組的卵巢和子宮的平均重量都相應減輕,可見沒有激素釋放到卵巢和子宮中,而第3和第4組都是切除垂體,而且都分別注射了適量的雌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則A處切除垂體,并且不注射任何激素。
(4)第3組切除垂體后,促性腺激素減少,導致卵巢不能正常發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進了子宮發育,所以子宮平均重量變化不大。
26.(2024八上·蘭溪期中)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一次登山活動,他們想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細線、刻度尺、彈簧測力計(0~5N)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
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C.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
D.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
甲. 乙.
請根據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測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氣對  ?。ㄟx填“針筒”或“活塞”)的壓力。
(2)測量前,有同學建議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
好處: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   。
(3)若同學們用圖乙中②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活塞仍沒有滑動可改用圖乙中的  ?。ㄟx填“①”或“③”)注射器。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    。
【答案】(1)活塞
(2)減小摩擦
(3)③;FL/V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 (1)明確實驗的原理,分析出研究對象;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二力平衡可通過彈簧測力計測出大氣壓力,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所受的大氣壓力相等;
(2)涂抹凡士林的好處:一是減小摩擦,二是密封性好;當彈簧測力計和注射器筒不在水平方向時,活塞的重力會影響測得的拉力,從而影響測得的大氣壓;
(3)①壓力的大小跟活塞的作用面積有關,在大氣壓強一定時,面積越小,壓力會越小,所以應選擇較小的注射器;
②因活塞為圓柱體,所以活塞的橫截面積可以通過公式,利用壓強的公式可得出表達式。
【解答】 (1)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利用二力平衡原理來測出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則實驗中以活塞為研究對象;
(2)涂抹凡士林的好處:一是減小摩擦,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3)①因為大氣的壓強是一定的,根據公式F=pS可知,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也會越小,所以當彈簧測力計量程不夠時,可換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選③;
②活塞的面積,將測量結果代入壓強公式得:。
27.(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所示,小亮在做探究“圓錐體所受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有水和某種液體,請你回答下列有關的問題:
(1)由圖中步驟 A、 B、 C可得結論:   。
(2)由圖中步驟A、C、D可知,當物體浸沒在水中并增大所處深度時,浮力的大小將   (選填“變小”、 “不變”或“變大”)。
(3)如果在步驟E中不小心使圓錐體接觸了容器底而造成拉力減小,則由此所計算出的浮力大小將   (填“偏大”或“偏小”)。
(4)F圖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圓錐體從其底部剛好接觸水面開始勻速下降進入水中,直到快接觸到杯底,能大致反應圓錐體所受水的浮力F浮的大小與物體進入水中的深度h深關系的圖象是下列圖中的   (填字母)。
【答案】(1)物體在同一種液體中排開的液體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不變
(3)偏大
(4)B
【知識點】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研究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時,要控制物體液體的密度相同,體積不相同;
(2)根據稱重法,由A、C、D可知物體在水中完全浸時受到的浮力,與深度無關;
(3)由稱重法可知:圓錐體所受液體的浮力F浮E=G-FE,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步驟E中不小心使圓錐體接觸了容器底而造成拉力減小了,稱重法得到的F浮將變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力變大;
(4)明確橫縱軸表示的內容,再分析F隨h的變化趨勢,與表格中的實驗結果相對照。
【解答】 (1)由圖中步驟A可知圓錐體的重力大小,B、C中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不同,根據F浮=G-F示可知,B、C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可得出結論: 物體在同一種液體中排開的液體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2)由A、C、D可知,物體在水中完全浸時受到的浮力,與物體在水中的深度無關;
(3)由稱重法可知:圓錐體所受液體的浮力F浮E=G-FE=4.4N-3.4N=1N,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步驟E中不小心使圓錐體接觸了容器底而造成拉力減小了,稱重法得到的F浮將偏大;
(4)在F圖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圓錐體從其底部剛好接觸水而開始緩慢下降進入水中,直到快接觸到杯底,在完全浸沒前,隨著深度的增加,它排開水的體積不斷變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增大。完全浸沒后,深度增加,但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28.(2024八上·蘭溪期中)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下操
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稱是   ,其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  ?。ㄌ钭帜福?。
A. B. C.D.
(2)精鹽和粗鹽質量的比值為產率。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產率,發現產率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可多選)。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3)實驗室要把一些回收的氯化鈉配制成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下圖是某同學配制過程中的部分操作,請用字母排出正確的順序:____。
A. B.
C. D.
【答案】(1)過濾;D
(2)A;B;D
(3)A;B;D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過濾操作用于分離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 根據圖示中的濾紙的折疊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
(2) 據精鹽產率=,進行分析解答.
(3) 根據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過程,一般按照稱量固體、量取液體、溶解,裝瓶進行分析 。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步驟④用于分離泥沙和濾液,因此為過濾。 D中的濾紙,接口處出現縫隙,液體會直接的進入下面的燒杯,故選D。
(2)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得到的精鹽質量減少,則精鹽制得率較低,故A符合題意;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會造成精鹽質量減少,則精鹽制得率較低,故B符合題意;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含有部分水分,造成精鹽質量增加,則精鹽制得率較高,故C不合題意;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稱量的精鹽質量減少,則精鹽制得率較低,故D符合題意。
故選ABD。
(3) 配制過程如下:
B.稱量規定質量的食鹽;
D.將食鹽倒入燒杯備用;
A.用量筒量取規定體積的水,然后倒入燒杯;
C.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
那么正確順序為:BDAC。
29.(2024八上·蘭溪期中)小明探究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1)圖甲是電路圖,圖乙所示電路的電流表測量的是   (選填“A”或“B”)處的電流;
(2)測出A、B、C三處的電流如下表所示,小明得出了兩個結論。
結論一;在并聯電路中,各支路電流相等;
結論二: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路之和。
其中結論   是正確的;
(3)為得出正確結論,接下來小明首先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選填字母);
A.改變電流表的量程再測量 B.換其他電流表再測量
C.改變電源電壓再測量 D.換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再測量
(4)若移動一根導線就可以測量C處的電流,請你在需移動的導線上畫“×”,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正確的電路。
【答案】(1)A
(2)二
(3)D
(4)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解析】【分析】 (1)根據電流表的使用規則來分析。
(2)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個支路的電流之和。
(3)為了讓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應該換用不同規格的燈泡進行多次實驗。
(4)根據電流表的使用規則進行連接實物圖。
【解答】 (1)根據乙圖可知,電流表在干路上測總電流。圖甲是電路圖,A點在干路上,因此圖乙中的電流表測量的是A處的電流;
(2)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個支路的電流之和,故結論二正確。
(3)為了讓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應該換用不同規格的燈泡進行多次實驗,故D正確。
(4)讓電流表測量C處的電流,也就是測量燈L2的電流,電流表與燈泡L2串聯,如圖所示:
30.(2024八上·蘭溪期中)人體之所以能適應生活環境,主要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
(1) 當我們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會發生縮手反射,我們的反應是先   。(選填“感到痛”、“縮回手”、“同時感到痛和縮手”)
(2)圖中表示縮手反射活動中發生具體反應的部分是   。(填字母)
(3)某人由于意外導致圖中的D受損斷開,結果是____。
A.無感覺、能縮手 B.有感覺、能縮手
C.無感覺、不能伸手 D.有感覺、但不能縮手
(4)在一些危急情況下,比如消防隊員在滅火現場,有時為搶救被火災圍困的人,也會托住高溫的物體,并堅持一段時間。這是在大腦參與下的有意識的行為,說明大腦可以控制   中較低級的神經中樞。
【答案】(1)縮回手
(2)E
(3)D
(4)脊髓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1)人體的縮手反射中樞位于脊髓,但軀體感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當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手部的感覺器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沿著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內的縮手反射中樞,神經沖動沿著傳出神經傳給上肢與縮手反射有關的肌肉,人體發生縮手反射。與此同時脊髓內的縮手反射中樞發出的神經沖動也沿著脊髓白質中的上行神經束傳到大腦皮層中的軀體感覺中樞,人體產生痛覺。形成痛覺的神經沖動傳導的路徑較長,需要時間的較長。
(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一個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神經沖動傳導的過程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3)傳出神經受損,則不能傳出縮手的指令;
(4)大腦包括端腦和間腦,端腦包括左右大腦半球。端腦是脊椎動物腦的高級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由左右兩半球組成,在人類為腦的最大部分,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高級腦功能的高級神經中樞。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他能控制脊髓中較低級的神經中樞,例如縮手反射、排便反射等。
【解答】 (1)當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時,我們的反應是先縮回手,后感到痛。
(2) 圖中表示縮手反射活動中發生具體反應的部分是效應器,故選E;
(3)某人由于意外導致圖中的D傳出神經受損斷開,反射弧不完整,因此縮手反射不能發生,但是神經沖動還能通過脊髓內的白質上行傳導到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因此還能感受到疼痛。
故選D。
(4)在一些危急情況下,比如消防隊員在滅火現場,有時為搶救被火災圍困的人,也會托住高溫的物體,并堅持一段時間。這是在大腦參與下的有意識的行為,說明大腦可以控制脊髓中較低級的神經中樞。
31.(2024八上·蘭溪期中) 小茗同學將200克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做如圖操作,請通過計算回答以下問題。
(1) 轉移后甲杯中含有溶質硝酸鉀多少克 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鉀固體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結果保留到0.1%)
(2) 若將乙杯溶液稀釋為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硝酸鉀溶液,則需加水多少克
【答案】(1)轉移后甲杯中含有溶質硝酸鉀的質量為100×20%=20克;
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鉀固體完全溶解后,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解:設將乙杯溶液稀釋為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硝酸鉀溶液需加水x克,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100+x)×5%=100×20%,
解得:x=300克,
故需加水300克。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1)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分數=;
(2)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據此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方程計算即可。
32.(2024八上·蘭溪期中)竹筏漂流是許多地區的旅游項目之一。現有一個用10根完全相同的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筏,每根竹子質量為8kg,體積為0.1m3,忽略制作竹筏所使用繩子的質量和體積。計算(g=10N/kg):
(1)不載人時,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是   牛。
(2)不載人時,竹筏浸入水中的體積為多大?
(3)為安全起見,竹筏最多能有一半體積浸入水中,若竹筏上每人的平均體重為500N,則該竹筏最多能載幾人?
【答案】(1)800
(2)V排=F浮/ρg=800N/(1.0×103kg/m3×10N/kg)=0.08m3
(3)V排′=0.5V總=0.5×1m3=0.5m3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5m3=5×103N
G總=F浮′-G竹筏=5000N-800N=4200N
n=G總/G人=4200N/500N=8.4
該竹筏最多能載8人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1)不載人時,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此時浮力大小等于重力。
(2)竹筏浸入水中的體積等于竹筏排開水的體積??筛鶕嬎?。
(3)竹筏一半浸入水中,,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計算出F浮,漂浮時,浮力大小等于總重力。
【解答】(1)竹筏漂浮在水面上,
33.(2024八上·蘭溪期中)如圖甲,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石料從水面上方勻速直線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圖乙是鋼繩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空氣和水的阻力,其中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石料的體積是多少?
(2)石料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由圖象乙知0~t1時間內,拉力F不變且最大,表示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此時拉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則G=F=1400N;
當石塊完全浸入后,鋼繩的拉力F'=900N,
則石料全部沒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G-F'=1400N-900N=500N;
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
那么石料的體積:。
(2)石料的質量:,
石料的密度:。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1)由圖象乙知0~t1時間內,拉力F不變且最大,表示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判斷F與G的關系;由圖乙可知石料的重力和完全浸沒時拉力的大小,根據F浮=G-F'求出石料完全沒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知道石料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石料的體積;
(2)知道石料的重力,根據G=mg求出其質量,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石料的密度。
34.(2024八上·蘭溪期中)高壓鍋最早的名字叫“帕平鍋”,是一位叫丹尼斯.帕平的醫生發明的,期初只是作為消毒工具,現為廚房常用鍋具。
(1)圖甲為高壓鍋的構造,圖乙為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圖像,(當地氣壓為1.01×105Pa)若高壓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為10mm2),壓在出氣孔上的限壓閥的質量為70克。通過計算并對照圖像說明,利用這種高壓鍋燒水時,最高溫度大約是多少?
(2)若要把這種高壓鍋銷售到西藏地區,在保證高壓鍋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用這種高壓鍋燒水時,要達到同樣的最高溫度。你認為需要怎樣改進?   。
(3)某科學小組的同學針對這種高壓鍋不能調溫度的缺點,對這種普通高壓鍋進行了技術改造,如圖丙所示。工作原理:調節螺絲可以上下旋轉,當往下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大。若要增大鍋內蒸煮時的溫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填字母)。
A.適當增大排氣孔的直徑 B.調節螺絲往上旋轉
C.調節螺絲往下旋轉 D.適當加大火力蒸煮
【答案】(1)P1=P0+G/S=1.01×105Pa+0.7N/10-5m2=1.71×105Pa
所以溫度在115—117℃之間都可
(2)加大限壓閥的質量
(3)C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 首先根據計算出限壓閥自重產生的壓強,再根據鍋內氣壓=大氣壓強+自重壓強計算出鍋內的最高氣壓,最后通過乙圖確定鍋內的最高溫度。
(2)鍋內達到相同的溫度時,鍋內的最高氣壓相等,根據p0S+mg=pS分析解答;
(3) 要增大鍋內蒸煮時的溫度,則應該增大向下的力。
【解答】(2) 當限壓閥要起而未起來時,限壓閥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下的大氣壓力和向上的鍋內壓力,即p0S+mg=pS。鍋內水的溫度不變,那么鍋內氣壓p保持不變,兩藏地區海拔高氣p0壓小,因此必須增大mg,也就是增大限壓閥的質量(或減小放氣孔的孔徑)。
(3) A.由(2)可知,增大排氣孔的直徑,會減小鍋內的最大氣壓,則會降低蒸煮時的溫度,故A不符合題意;
BC.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大時,會增大鍋內蒸煮時的溫度,故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D.適當加大火力蒸煮不會影響鍋內蒸煮時的溫度,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肇庆市| 营山县| 玛纳斯县| 沅陵县| 老河口市| 敦化市| 札达县| 南安市| 普定县| 昂仁县| 卢龙县| 安溪县| 高邮市| 大田县| 临安市| 甘南县| 集贤县| 南开区| 都江堰市| 黎城县| 夏邑县| 巴彦淖尔市| 泌阳县| 庄河市| 盐津县| 滦南县| 莒南县| 古蔺县| 土默特右旗| 阆中市| 宾川县| 谢通门县| 张家口市| 龙口市| 渭南市| 宝清县| 安多县| 宁安市| 习水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