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十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十七考試地理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四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四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簽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來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大型波浪能發電裝置規模化應用將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支撐,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資源豐富程度的指標。下圖為我國南海某島礁附近海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該海域波浪能的主要特點是( )A.季節變化大,僅秋冬季可利用 B.秋冬季富集,季節變化較和緩C.夏季達到峰值,冬季達到最低 D.各月波浪能均處于可利用狀態2.在我國南海開發波浪能面臨的主要困難是( ) ①波浪能密度低,發電量不穩定 ②海水腐蝕性強,臺風破壞嚴重③電力輸送距離遠成本高 ④周邊陸地配套設施不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大型波浪能發電裝置規模化應用對我國海洋強國建設的直接作用是( )A.大幅提升漁業資源產量B.保障沿海地區能源安全C.擴大我國海洋國土空間 D.促進南海島礁海水淡化世界最高跨海大橋——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公路運輸工程,全長約24公里,2016年12月28日動工興建。深中通道橋位區域處于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影響范圍,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護理念必須始終貫穿于大橋的建設過程中。2024年6月30日通車后深圳至中山的車程將從1.5小時縮短至30分鐘內。圖為“深中通道”主體工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深中通道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自然災害主要有( )A.臺風、咸潮B.寒潮、凍害C.滑坡、泥石流 D.沙塵暴、水土流失5.為減少對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影響,在深中通道橋位區域施工合理的做法主要是( )A.最大限度增加海上作業的人員、時間和裝備數量B.將其異地養殖,繼而擴大種群數量和保護區范圍C.將各種大型構件在工廠制造后,再運抵海上安裝D.增施餌料,減少中華白海豚的游動范圍及其強度6.深中通道通車后,中山市運輸能力迅速增加的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為( )A.運量大,連續性好B.運量小,機動靈活C.運量大,效率低 D.投資少,速度慢2020年4月國務院批準海南省三沙市設立南沙區,區人民政府駐永暑島。永暑島全稱“永暑礁西南島”,是在永暑礁(珊瑚礁)西南珊瑚礁盤上用挖泥船吹沙填海建造的人工島,面積約為2.8平方公里。填海造陸時挖泥船意外成就了島上豐富的淡水資源。下圖為永暑島和永暑礁(圖幅右下角)遙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吹沙填海建造永暑島是利用海洋的( )A.海洋生物資源 B.海洋空間資源 C.海洋能資源 D.海水化合物資源8.永暑島長期以來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含鹽量高 B.降水量少 C.需求量大 D.儲水困難9.永暑島地下淡水的形成原因包括( )①島上沙粒阻礙下滲②全年降水總量較大③泥沙充填礁盤孔隙④海島平面形態細長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福建寧德擁有1046公里海岸線,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寧德淺海灘涂資源廣闊,可養殖面積達950萬畝,也是海洋開發利用的重要空間資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淺海灘涂是人類開發最早、利用最多的海洋空間資源的原因是( )A.海風吹拂,環境較優美B.海水較深,魚類豐富C.氣候濕熱,降水豐沛 D.潮漲潮落,利于人類活動11.福建寧德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做法不合理的是( )A.建設海洋牧場B.大力填海造陸C.發展海島旅游 D.開辟海上航線2024年4月8日,廣東省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養殖平臺————“恒燚一號”落戶湛江東海島。該平臺上部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底座采用八點錨泊定位和自動沉降技術。平臺只需要4名工作人員,通過智慧漁業顯控系統控制。預計年均產值可達1億元左右。完成下面小題。12.底座采用八點錨泊定位和自動沉降技術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捕撈B.控制水位C.抵抗風浪 D.增加產量13.“恒燚一號”養殖平臺的建設對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在于( )①保護自然海洋生物資源,緩解海洋資源的過度開發,實現生態安全②提高海洋生物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資源安全③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增加漁業產值,確保經濟安全④充分利用海洋空間資源,減輕土地壓力,保障糧食安全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下圖為伶仃洋空間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4.伶仃洋航道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A.海底空間資源 B.沿岸灘涂資源 C.海岸帶空間資源 D.海面空間資源15.深中通道修建海底隧道主要是為了( )A.保障通行安全 B.降低建設成本 C.利用先進建設技術 D.改善海洋生態16.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有( )①黑暗②海底地震③洋流④低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海洋牧場指在一個特定的海域里,為了有計劃地培育和管理漁業資源而設置的人工漁場,其選址通常會受到水深、流速、海底沉積物、水質、富營養化等因素的影響。山東某公司擬建一處海洋牧場,下圖①②③④四處為擬選址區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夏秋季節最易發生水體富營養化的區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18.建設海洋牧場的意義主要是( )A.減輕海洋自然災害的發生B.緩解土地資源緊張狀況C.加大海洋漁業的捕撈力度 D.利于拓展海洋運輸空間渤海是我國的內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下圖為某年某月渤海海域表層海水鹽度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導致甲海域等鹽度線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徑流 B.洋流 C.西風 D.氣溫20.渤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下列屬于海洋空間資源利用的是( )①人工島②可燃冰③濱海砂礦④海底隧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1.增殖放流是指用人工培育的辦法直接向海洋投放漁業生物的受精卵、幼體或成體,是海洋牧場建設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近年來,日照市推進“海上糧倉”發展戰略,開展海水增殖放流公益活動,將中國對蝦、許氏平舳、曼氏無針烏賊等31萬尾(只)的苗種投入水中,打造日照市水域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開展海洋增殖放流的注意事項表述最正確的是( )①適當控制海洋增殖放流的規模②不得使用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物質進行增殖放流③使用外來的水生物質進行增殖放流④因地制宜進行不同類型苗種的投放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海洋垃圾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其中主要種類為塑料垃圾。海洋塑料垃圾包括遺棄在海岸和海灘上的塑料,以及自然流入海洋和海上船只產生的塑料。海洋塑料的回收主要通過人工打撈、專業垃圾清理船、海上垃圾桶和水上垃圾攔截浮體等方式實現。圖示意塑料進入全球海洋的途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海洋塑料垃圾主要來源于( )①與陸上漁業相關的垃圾 ②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農藥、化肥③經風或河流運輸到海洋中的塑料 ④各種海上活動產生的塑料廢棄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目前,海洋塑料再生資源化難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洋塑料分布范圍廣且尺寸較小②海洋環境多風浪,海洋塑料回收難度大、成本高、效率低、作業環境艱苦③海洋塑料資源化產業鏈短,利用率低④現代技術落后,海洋塑料回收條件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定海域,利用海洋生態環境,采用規模化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管理體制,將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像在陸地放牧牛羊一樣,對魚、蝦、貝、藻等海洋資源進行有計劃和有目的的海上放養方式。截至2024年底,山東省累計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72處,數量和規模均居全國首位。據悉,山東省海洋牧場將進一步向深遠海拓展。下圖為山東省主要海洋牧場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山東省建設海洋牧場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巖岸較多,海岸曲折B.地處沿海,溫帶海域遼闊C.港灣優良,風平浪靜 D.暖流流經,魚類資源豐富25.山東省海洋牧場向深遠海拓展,其強有力的支撐是( )①堅持科技創新 ②建設大型魚類加工基地③制造先進的養殖裝備 ④打造一批休閑漁業品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非選擇題:本隨共5小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珊瑚礁由大量的造礁石珊瑚與碳酸鹽沉積物不斷堆積形成,廣泛分布在全球熱帶和亞熱帶淺海地區。中國亦有著十分豐富的珊瑚礁資源,主要分布于西沙、南沙、臺灣和海南島等地。為探究南海諸島珊瑚砂島的成因與開發問題,地理老師組織學生搜集了相關資料。資料表明:(1)珊瑚砂是由多孔的珊瑚礁在外動力作用下形成的鈣質碎屑物,風驅動的波浪將礁前斜坡的珊瑚砂向內搬運,在礁坪堆積形成珊瑚砂島;(2)珊瑚砂島是島礁區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海上陸地之一;(3)部分珊瑚砂島面臨著泥沙流失等生態問題;(4)近年來,我國在南海諸島積極推動珊瑚砂島的保護性開發。下圖示意珊瑚砂島及其在環礁上所處的位置。(1)經緯和丹霞兩位同學分別從珊瑚砂的來源和堆積條件角度探究了該地珊瑚砂島的形成。下面是他們各自的觀點,請任選其一加以分析說明。 經緯:礁前斜坡外力作用類型多樣,共同提供珊瑚砂來源。丹霞:進入礁坪后,搬運動力會減弱,堆積顯著促進珊瑚砂島的發育。(2)在建設海洋強國的背景下,請基于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的角度,說明積極開發珊瑚砂島的意義。 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現代海洋牧場通過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生態工程建設,保護和增殖漁業資源,并對生態、生物及漁業生產進行科學管理,實現海洋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渤海海域水深較淺,平均深度18米,海底地質條件較好,中國首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示范項目已在山東濰坊昌邑市境內北部萊州灣海域建成。“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的基本原理是將魚類養殖網箱、貝藻養殖筏架固定在風力發電機的地基之上,通過海上風電底座的“魚礁化”,實現海上風電和海洋牧場的融合。它將開創“水下產出綠色產品,水上產出清潔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糧倉+藍色能源”的海洋空間開發戰略方向。(1)說出在萊州灣海域進行風電場建設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條件。(2)說明風力發電機底座“魚礁化”的有利影響。(3)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簡析建設“海上風電+海洋牧場”項目的意義。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鯨類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也是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指示物種。每年12月到次年4月,廣西北部灣潿洲島附近海域都會有布氏鯨來捕食。近些年來此的布氏鯨數量在減少,有科學家在擔憂布氏鯨以后是否還會再來北部灣。(1)布氏鯨到北部灣捕食魚群,而魚群的食物來自海洋中的營養鹽物質。請簡述北部灣營養鹽物質的來源。(2)對于科學家的擔憂,你是否贊同。表明你的態度并說明理由。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三門灣的海岸線曲折,灘面平坦寬廣,涂質細軟肥沃,灘涂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青蟹養殖基地。近年來三門灣大量淺海灘涂實施圍墾,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生態環境問題。材料二 青蟹喜溫好斗、喜咸好雜,主要棲息在潮間帶的泥灘或泥沙質的灘涂上,最適鹽度為10‰-20‰,受環境溫度和鹽度的影響較大。適宜生長水溫為15~31℃,低于8.5℃時,進入休眠甚至死亡。近年來當地開始根據青蟹的生物習性模擬出人工洞穴,采取循環水立體養殖模式,把青蟹放進盒內養殖。材料三 圖1為浙江東部三門灣地區略圖,圖2為“盒內”立體養殖示意圖,下表為三門灣部分月份水溫數據表。月份 平均水溫 極端水溫2月 9.6℃ 4.6℃8月 28.1℃ 32.6℃(1)分析三門灣灘涂形成的有利自然條件。(2)從海水性質角度分析三門青蟹養殖面臨的主要挑戰。(3)與傳統戶外灘涂養殖相比,說出青蟹“盒內”養殖的優點。(4)分析圍墾工程可能對淺海灘涂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30.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珊瑚生長對環境要求較高,懸浮物沉積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數種類珊瑚的生長。潿洲島珊瑚礁國家海洋公園范圍基本覆蓋整個潿洲島海域,珊瑚礁泥沙覆蓋程度夏季明顯增強。作為著名旅游島,人類活動加劇,近年來潿洲島珊瑚礁生態系統呈現退化趨勢。下圖示意潿洲島抽樣調查站點活珊瑚覆蓋率。(1)分析潿洲島海域珊瑚礁泥沙覆蓋程度夏季明顯增強的成因。(2)簡述建立潿洲島珊瑚礁國家海洋公園的生態意義。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A C B B D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C D A D D B A C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D D A B C26.(1)經緯:迎面而來的風浪、潮流侵蝕礁坪,產生珊瑚砂;礁前斜坡暴露在海面之上的部分在風化作用下破碎產生珊瑚砂;礁前斜坡的重力滑塌也會產生珊瑚砂。丹霞:礁坪水深較淺,攔截作用強,涌入的波浪有限;且礁坪摩擦力較大,水流速度減慢,搬運能力下降,珊瑚砂堆積形成珊瑚砂島。隨著珊瑚砂島堆高,攔截作用增強,促進珊瑚砂島繼續擴大。(2)積極開發海洋生物資源、化學資源、能源資源等,保障我國資源安全;珊瑚砂島開發強化我國在南海的實際存在,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和國土安全;珊瑚砂島開發需兼顧生態保護,便于就近開展珊瑚礁生態系統的保護,保障我國的生態安全;作為海上交通要道的關鍵節點,開發可提升我國對南海航線的管控能力,保障能源運輸安全。27.(1)夏季水溫高;冬季海冰破壞;海水鹽度高,腐蝕性強;波浪等海水運動干擾;易受大風、風暴潮等惡劣天氣的影響。(2)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修復風力發電機建設對海洋生態所造成的破壞;為魚類等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提高漁業產量;海上風電和水下牧場共用海洋空間,提高海洋空間利用效率。(3)海上風電提供清潔能源,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保障能源安全;提高漁業產量,提供優質水產品,減輕土地壓力,保障糧食安全;保護海洋生態系統,修復海洋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環境污染,維護環境安全;充分利用海洋空間資源,維護海洋國土安全。28.(1)北部灣是一個被陸地包圍的半封閉海灣,在冬季盛行風吹走表層海水等因素的作用下,底層海水向上補償,形成上升流,將沉積在海底的營養物質輸送到海面;冬季盛行風驅動廣東沿岸富含營養物質的水流穿過瓊州海峽進入北部灣;周邊陸地降雨充沛,河流不斷將陸地的養分運到灣內。(2)贊同。人類生產生活排放的污染物未經處理隨河流流入北部灣,導致海水富營養化,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布氏鯨的食物來源減少,最終導致布氏鯨不再到北部灣。不贊同。隨著公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對布氏鯨的深入了解和保護力度的加強,北部灣的海洋生態系統必然會進入健康的良性循環中,布氏鯨將持續到北部灣捕食。29.(1)河流攜帶泥沙多,潮汐攜帶泥沙進入海灣,海灣地勢平坦開闊,易沉積,三門灣為半封閉型港灣,海浪侵蝕作用較弱。(2)水溫角度:冬季水溫低,螃蟹冬眠,養殖期縮短,或冬季極端低溫影響存活率;鹽度角度:臺風引發的咸潮會改變灘涂鹽度,影響青蟹生長;降水季節變化大,干旱期入海徑流量減少,咸潮入侵,鹽度升高,或多暴雨引發洪澇,還會造成灘涂鹽度變小(3)全年養殖,不受季節限制;減少天災和互斗,提高成活率;節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循環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4)圍海造陸,灘涂面積減少,擠占了生態空間;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服務功能減弱;納潮量減少,海水動力進一步減弱,自凈能力減弱,水質變差。30.(1)夏季為雨季,地表徑流攜帶入海泥沙多;受臺風、夏季風影響,風浪較強,對海底泥沙擾動強烈;夏季潛海等旅游活動頻繁,人類活動影響明顯。(2)保護海洋環境,維護珊瑚礁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阻擋和減少海浪對海岸基線的侵蝕,保護海岸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