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民學校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化學試卷時間:75分鐘 分值:100分一、單選題(共42分)1.(本題3分)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烯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可用于催熟果實B.醫療上常用75%(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劑C.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D.廣告稱“品牌八寶粥用糯米、紅豆、桂圓等制作,未加糖,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2.(本題3分)下列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與甲烷發生化學反應的是A.濃硫酸 B.濃硝酸 C.Cl2 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3.(本題3分)下列有機物中,不易溶于水的是A.CH3COOH B.CH3CH2OH C.CH3COOCH2CH3 D.CH3CHO4.(本題3分)下列有關糖、油脂、蛋白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油脂在酸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又叫做皂化反應B.糖類、油脂、蛋白質均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水解C.溫度越高,酶的催化效率越高D.成熟蘋果的汁液中含葡萄糖,可在一定的條件下和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5.(本題3分)下列反應中, 屬于取代反應的是A.CH2=CH2+3O2 2CO2+ 2H2OB.CH2=CH2+ Br2CH2BrCH2BrC.CH4+Cl2 CH3Cl+ HClD.CH2=CH2+H2CH3CH36.(本題3分)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正確的是A.結構簡式為: B.醫療上常用無水乙醇作消毒劑C.具有還原性,能使溴水褪色 D.足量乙醇與反應,產生7.(本題3分)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物質的稀溶液,其中pH最小的是A.乙醇 B.乙酸 C.碳酸鈉 D.蔗糖8.(本題3分)下列物質中,水解的最終產物可以發生銀鏡反應的是( )A.蔗糖 B.乙酸乙酯 C.油脂 D.蛋白質9.(本題3分)四氯乙烯()是一種衣物干洗劑,聚四氟乙烯()是家用不粘鍋內側涂層的主要成分。下列關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敘述正確的是A.它們都可以由乙烯發生加成反應得到B.它們的分子中都不含氫原子C.四氯乙烯對油脂有較好的溶解作用,聚四氟乙烯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D.它們都能發生加成反應,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10.(本題3分)某小組為研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如圖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會有金屬銅析出B.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上發生的反應為Cu2++2e-=CuC.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會溶解,溶液均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D.a、b連接起來,鐵失電子的速率等于兩端不連接的速率11.(本題3分)有a、b、c、d四個金屬電極,有關的實驗裝置及部分實驗現象如下:實驗裝置部分實驗現象 a極質量減少;b極質量增加 b極有氣體產生;c極無變化 d極溶解;c極有氣體產生 電流從a極流向d極由此可判斷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A. B. C. D.12.(本題3分)反應 2SO2(g)+O2(g) 2SO3(g) 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可作為判斷其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的是①SO2 和 SO3 的濃度相等 ②SO2 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③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 ④SO3 的生成速率與 SO2 的消耗速率相等 ⑤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⑥容器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 持不變 ⑦2v 正(SO2)=v 逆(O2) ⑧單位時間內生成 n mol O2 的同時消耗 2n mol SO3A.①②④⑤ B.②③⑦⑧ C.②③⑤⑥ D.②③⑥13.(本題3分)硫代硫酸鈉(Na2S2O3)與稀H2SO4溶液混合時發生如下反應:Na2S2O3+ H2SO4=Na2 SO4+SO2+S↓+H2O下列反應速率最大的是A.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加水5mL,反應溫度10℃B.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加水10mL,反應溫度10℃C.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加水10mL,反應溫度30℃D.0.2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加水10mL,反應溫度30℃14.(本題3分)在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存在下列四個化學反應,增大容器的體積對化學反應速率沒有影響的是( )A.2SO2(g)+O2(g)2SO3(g)B.CO(g)+H2O(g)CO2(g)+H2(g)C.CO2(g)+H2O(l)H2CO3(aq)D.Fe3+(aq)+3SCN-(aq)Fe(SCN)3(aq)二、填空題(共14分)15.(本題14分)用土豆絲做菜時,一般先將其放入水中泡一下,水變渾濁,并產生白色沉淀。已知其主要成分是有機物A,遇碘水后顯藍色,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水反應,最終生成B.B能發生銀鏡反應,還可以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一種液體燃料C。(1)A的名稱是 ,分子式是 ,A (填能或不能)發生銀鏡反應。(2)B的名稱是 ,分子式是 ,B (填能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3)C的名稱是 ,分子式是三、解答題(共44分)16.(本題18分)已知:A是石油裂解氣的主要成分,A的產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F以A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線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A、C的名稱 、 。(2)B、D分子中的官能團化學式分別是 、 。(3)寫出下列反應的反應類型:① ,④ 。(4)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② ;③ 。17.(本題12分)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蘿等水果中,是一種食品用合成香料,可以用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產品為原料進行合成。(1)乙烯的電子式為 ,丙烯的結構簡式為 。(2)由乙烯生成有機物A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無機物M的分子式為 。(3)有機物B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4)A與B反應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是 。18.(本題14分)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之一,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將乙烯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中科院大連物理研究所成功實現了甲烷高效生產乙烯,具體轉化關系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H中官能團的名稱分別是 。(2)D是一種常見高分子材料,其結構簡式為 。(3)寫出C+G→H反應方程式: ;B→C的反應類型是 。(4)E的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為 。(5)下圖是實驗室制備H的裝置示意圖:①混合反應液時,濃硫酸要后加,原因是 。②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 。《高一月考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C D C A B A B D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C D D D1.D【詳解】A.乙烯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可用于催熟果實,故A正確;B.75%的乙醇溶液能夠使蛋白質變性,具有殺菌消毒作用,可用作消毒劑,故B正確;C.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故C正確;D.糯米、紅豆、桂圓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水解產物為葡萄糖,對糖尿病患者不利,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故D錯誤;答案選D。2.C【詳解】A.甲烷化學性質較穩定,不與濃硫酸反應,故A不選;B.甲烷化學性質較穩定,不與濃硝酸反應,故B不選;C.Cl2和甲烷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故C選;D.甲烷化學性質較穩定,不能酸性高錳酸鉀反應,故D不選。答案選C。3.C【詳解】A. 乙酸分子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乙酸易溶于水,A不符合; B. CH3CH2OH能以任意比例與水互溶, B不符合; C. CH3COOCH2CH3中的烴基和酯基均為憎水基團,乙酸乙酯難溶于水,C符合;D. CH3CHO易溶于水,D不符合;選C。4.D【詳解】A.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又叫做皂化反應,故A錯誤;B.糖類有單糖、二糖和多糖,其中二糖和多糖可以水解,而單糖不能水解,故B錯誤;C.適當提高溫度可以增加反應速率,但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降低酶的催化能力,故C錯誤;D.成熟蘋果的汁液中含葡萄糖,葡萄糖分子結構中含有醛基,葡萄糖中的醛基可在一定的條件下和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故D正確;故選D。5.C【詳解】A.CH2=CH2+3O2 2CO2+ 2H2O屬于氧化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B.加成反應是有機物分子中的不飽和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物質的反應。CH2=CH2+ Br2CH2BrCH2Br,屬于加成反應,故B不符合題意;C.取代反應是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CH4+Cl2 CH3Cl+ HCl屬于取代反應,故C符合題意;D.CH2=CH2+H2CH3CH3屬于加成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A【詳解】A.乙醇含有羥基,結構簡式為,故A正確;B.醫療上常用75%得乙醇溶液作消毒劑,故B錯誤;C.乙醇具有還原性,不能能使溴水褪色,故C錯誤;D.足量乙醇與反應,產生0.05mol氫氣,沒有明確是否為標準狀況,體積不一定是,故D錯誤;選A。7.B【詳解】A.乙醇在水溶液中不電離,顯中性;B.乙酸屬于酸,能夠電離出部分氫離子,其水溶液顯酸性,C.碳酸鈉中的碳酸根離子水解,使溶液顯堿性;D.蔗糖不電離,溶液呈中性;綜合以上分析可知,酸性最強的溶液為乙酸,即pH最??;故選B。8.A【詳解】A. 發生銀鏡反應的說明含醛基,蔗糖水解產物含葡萄糖,故可以發生銀鏡反應,A正確;B. 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醇、乙酸或乙酸鈉,不能發生銀鏡反應,B錯誤;C. 油脂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或高級脂肪鹽、甘油,不能發生銀鏡反應,C錯誤;D. 蛋白質水解生成氨基酸,不能發生銀鏡反應,D錯誤;答案選A。9.B【詳解】A.. 四氟乙烯可由乙炔發生加成反應得到,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發生加聚反應得到,所以二者都不能用乙烯發生加成反應得到,故A錯誤;B.二者都只含C和鹵族元素,所以二者都不含氫原子,故B正確;C.聚四氟乙烯中不含碳碳不飽和鍵,性質較穩定,所以聚四氟乙烯中化學性質不活潑,故C錯誤;D.碳碳不飽和鍵能發生加成反應,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四氯乙烯含有碳碳不飽和鍵而能發生加成反應,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聚四氟乙烯不含碳碳雙鍵而不能發生加成反應、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D錯誤;故答案為B。10.D【詳解】A.a、b不連接,未形成原電池,Cu2+與Fe在接觸面上直接反應,A項正確;B.a、b用導線連接,銅片作正極,Cu2+在該電極上得電子,B項正確;C.a、b連接與否,溶液中的Cu2+均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Cu,Fe均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Fe2+,故溶液均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C項正確;D.a、b用導線連接,形成原電池,原電池可以加快氧化還原反應速率,所以鐵失電子的速率大于兩端不連接的速率,D項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D。11.C【詳解】a極質量減小,b極質量增加,則表明a極金屬失電子作負極,溶液中的Cu2+在b極得電子生成Cu附著在b極,金屬活動性a>b;b極有氣體產生,c極無變化,則表明b極金屬能與H+發生置換反應,而c極不能,金屬活動性b>c;d極溶解,c極有氣體產生,則d極為負極,c極為正極,金屬活動性d>c;電流計指示,導線中電流從a極流向d極,則d極為負極,a極為正極,金屬活動性d>a;綜合以上分析,金屬活動性d>a>b>c,C正確。12.D【詳解】①SO2 和 SO3 的濃度相等,不能確定濃度是否變化,故①不符合題意;②SO2的質量分數不再發生變化,說明物質的量不變,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故②符合題意;③容器內壓強不再發生變化,說明物質的量不變,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故③符合題意;④SO3 的生成速率與 SO2 的消耗速率相等,均為正速率,故④不符合題意;⑤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一直未變,故⑤不符合題意;⑥容器內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說明物質的量不變,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故⑥符合題意;⑦1/2v 正(SO2)=v 逆(O2) 時,才達平衡,故⑦不符合題意;⑧單位時間內生成 n mol O2 的同時消耗 2n mol SO3,均為逆速率, 故⑧不符合題意;綜上,②③⑥符合題意,故選D。13.D【詳解】反應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較大,由于濃度相差不大,所以首先比較反應溫度高低,C、D選項中的反應溫度高于A、B選項的溫度,所以C、D的反應速率大于A、B的反應速率,C中的硫代硫酸鈉的濃度小于D中的濃度,故反應速率D的大于C的,故選:D。14.D【詳解】A.該反應中有氣體參與和生成,增大容器的體積,各氣態物質的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慢,A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中有氣體參與和生成,增大容器的體積,各氣態物質的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慢, B不符合題意;C.該反應中有二氧化碳氣體參與,增大容器的體積,二氧化碳的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慢,C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中沒有氣體參與和生成,增大容器的體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無影響,D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15.(1) 淀粉 (C6H10O5)n 不能(2) 葡萄糖 C6H12O6 不能(3) 乙醇 C2H6O【分析】A遇碘水變藍,故A一定為淀粉。根據題意,水解可最終生成B為葡萄糖,可發生銀鏡反應,C為乙醇。(1)A為淀粉,分子式為(C6H10O5)n,不能發生銀鏡反應,故答案為:淀粉;(C6H10O5)n;不能;(2)B為葡萄糖,分子式為C6H12O6,為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故答案為:葡萄糖;C6H12O6;不能;(3)C為乙醇,分子式是C2H6O,故答案為:乙醇;C2H6O。16. 乙烯 乙醛 -OH -COOH 加成反應 取代(酯化)反應 CH2 = CH2+ H2O C2H5OH 2C2H5OH + O2 2CH3CHO + 2H2O 2CH3CHO + O2 2CH3COOH【分析】A的產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則A為CH2=CH2,乙烯與水發生加成反應得到B,B為CH3CH2OH,B能氧化得到C,C繼續氧化得到D,C為CH3CHO,D為CH3COOH,乙醇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得到乙酸乙酯,以此分析解答。【詳解】(1)根據上述分析,A為CH2=CH2,名稱為乙烯,C為CH3CHO,名稱為乙醛,故答案為:乙烯;乙醛;(2)B為CH3CH2OH,D為CH3COOH,B、D分子中的官能團名稱分別是羥基、羧基,化學式分別為-OH、-COOH,故答案為:-OH;-COOH;(3)反應①是乙烯與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反應④是乙醇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故答案為:加成反應;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4)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H2=CH2+H2OCH3CH2OH,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2CH3CH2OH+O2 2CH3CHO+2H2O;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HO + O2 2CH3COOH,故答案為: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 2CH3CHO+2H2O;2CH3CHO + O2 2CH3COOH。17.(1) CH2=CHCH3(2) 加成反應 H2O(3)碳碳雙鍵、羧基(4)CH3CH2OH+CH2=CHCOOHCH2=CHCOOCH2CH3+H2O(5)nCH2=CHCOOCH2CH3【分析】根據丙烯酸乙酯逆推,A和B反應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反應類型應該是酯化反應,反應物應該為乙醇和丙烯酸,結合題目所給的初始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有機物A為乙醇,有機物B為丙烯酸。【詳解】(1)乙烯的分子式為C2H4,分子中碳原子與碳原子通過兩對共用電子對相連接,碳原子與氫原子通過一對共用電子對相連接,所以電子式為;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CH3,故答案為:;CH2=CHCH3;(2)由乙烯生成有機物A(乙醇)的化學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且無機物M的分子式為H2O,故答案為:加成反應;H2O;(3)有機物B為丙烯酸,則含有的官能團有碳碳雙鍵、羧基,故答案為:碳碳雙鍵、羧基;(4)根據上述推測,A為乙醇,B為丙烯酸,A和B發生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CH2=CHCOOHCH2=CHCOOCH2CH3+H2O,故答案為:CH3CH2OH+CH2=CHCOOHCH2=CHCOOCH2CH3+H2O;(5)丙烯酸乙酯含有碳碳雙鍵鍵,其可以發生加聚反應,化學方程式為nCH2=CHCOOCH2CH3,故答案為:nCH2=CHCOOCH2CH3。【點睛】本題重點(4),有機化學中,要對基本方程式做到準確的書寫,熟練掌握基本的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做到快些解題,還有利于幫助梳理流程圖。18.(1) 羥基 酯基(2) (3)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加成反應(4)CH3CHBr2(5) 防止濃硫酸在混合過程中劇烈放熱造成液體飛濺 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增加乙醇的用量;及時分離出水或乙酸乙酯【分析】A為甲烷,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B(乙烯CH2=CH2),B與Br2發生加成反應生成E(CH2BrCH2Br),B發生加聚反應生成D(聚乙烯),B與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C(乙醇CH3CH2OH),C發生催化氧化生成F(乙醛CH3CHO),F繼續氧化生成G(乙酸CH3COOH),C和G在濃硫酸催化加熱的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H(乙酸乙酯CH3COOCH2CH3)。【詳解】(1)根據分析,C為乙醇(CH3CH2OH),官能團為羥基;H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官能團為酯基;(2)根據分析,D為聚乙烯,結構簡式為 ;(3)乙醇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根據分析,乙烯生成乙醇的反應為加成反應;(4)根據分析,E為CH2BrCH2Br,同分異構體為CH3CHBr2;(5)①濃硫酸在混合過程中放出大量熱,濃硫酸密度大于乙醇,所以應該將濃硫酸加入到乙醇中,否則會因為濃硫酸劇烈放熱而導致混合液飛濺;②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水可以吸收揮發出的乙醇,揮發出的乙酸能與Na2CO3反應,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中的溶解度很小,有利于乙酸乙酯分層,因此飽和碳酸鈉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③乙酸乙酯的反應方程式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提高乙酸的轉化率,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乙醇的用量、及時分離出水或乙酸乙酯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