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7屆高一年級第二次化學階段性測試相對原子質量:S 32一.選擇題1.化學與生活、科技相關。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李映明剪紙藝術所用紙的主要成分與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B.白瓷聞名于世,白瓷的白色是含氧化鐵所致C.中國建材研制的低滲氦耐輻照高純石英玻璃首次應用于嫦娥六號上升器激光陀螺儀,其主要成分為D.華為問界是全球最大的一體壓鑄車體,車身鋁合金含量達到,鋁合金硬度低于鋁單質2.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A.的電子式: B.的結構示意圖: C.四氯化碳的空間填充模型 D.異戊烷的結構簡式 3.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所含的電子數為B.()分子中含有的數目為C.反應,每生成需消耗D.加熱條件下,足量的與硫酸反應,轉移電子數為4.某學生在課外活動時,根據紙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制作了一個簡易電池。下列說法合理的是A.該電池加幾滴水就可以激活B.電池工作時會被損耗,需要定期補充C.電子從箔經濾紙流向銅箔D.負極電極反應式:5.海水資源綜合利用過程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海水曬鹽是利用溶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理B.海水提鎂的轉化為C.用溶液吸收溴,離子方程式為D.將氧化為時,加入過量的會使的產率降低6.透明氧化鋁陶瓷可被用在電子工業、照明等領域。氧化鋁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經高溫煅燒可轉化為,該轉化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比穩定B.到的轉化是吸熱過程C.相同質量的的總能量高于的總能量D.該條件下,7.由四種短周期元素X、Y、Z、R構成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其中所有原子均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四種元素位于不同主族,R的內層電子數比其最外層電子數多3;X、Y、Z同周期,Z的原子半徑為三者中最小,Y的非金屬性為三者中最弱。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元素Y、Z的氫化物均可能含非極性鍵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C.氫化物的沸點:D.離子半徑:8.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裝置甲可用于實驗室檢驗氯化銨受熱分解生成的兩種氣體B.裝置乙可用于實驗室制備和收集C.裝置丙可用于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D.裝置丁可用于實驗室測定在催化作用下分解速率9.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①反應N2(g)+3H2(g)2NH3(g)在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1min后,NH3生成了0.12mol,則1min末N2的化學反應速率為v(NO)=0.06mol·L-1·min-1②H2(g)+S(s)H2S(g)恒壓下充入He,化學反應速率不變③增大壓強,一定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④一定量的鋅與過量的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為減緩反應速率,可向其中加入CH3COONa溶液⑤煅燒黃鐵礦時將礦石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應速率⑥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改用98%的濃硫酸可以加快產生氫氣的速率⑦光是影響某些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之一A.①②⑦ B.①②⑤ C.④⑤⑦ D.③④⑥10.二氧化碳捕集的難點在于成本和銷售價格倒掛??茖W工作者利用蛋黃型空心球催化劑技術實現了捕集和能量儲存雙重效果(原理如圖1),同時制得的甲烷()通過兩步法可制取(原理如圖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空心球催化劑技術得到與的物質的量之比為B.空心球催化劑技術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C.制取的過程中、、均作催化劑D.制取的步驟ii中化學方程式為11.濃硫酸分別和三種鈉鹽反應,反應現象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對比①和②可以說明還原性:Br->Cl-B.③中體現濃硫酸的強酸性,未體現氧化性C.②中試管口出現白霧是HCl遇水蒸氣所致D.對比①和③可以說明氧化性:Br2>SO212.有機物M()是有機合成的一種中間體。下列關于M的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式為 B.含有3種官能團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加熱可以和在銅催化下反應13.向某恒壓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反應開始到時,的轉化率為26.7%C.內,以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D.當濃度之比不變時,反應達到最大限度14.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銅與足量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冷卻后,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倒入適量蒸餾水 溶液呈無色 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銅B 向2支分別盛有5mL0.1mol/L、5mL1.0mol/LNaHSO3溶液的試管中同時加入2mL5%H2O2溶液 均有氣泡產生且1.0mol/LNaHSO3溶液產生氣泡快 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濃溶液并加熱,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溶液中存在D 將紅熱的炭放入濃硫酸中,產生的氣體依次通入品紅溶液、酸性KMnO4溶液、澄清石灰水 品紅溶液褪色,酸性KMnO4溶液顏色變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氣體產物中有SO2和CO2A.A B.B C.C D.D二.填空題15.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捕集利用已成為科學家們研究的重要課題。加氫可轉化為二甲醚,反應原理為。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定溫度下,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發生該反應,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填字母)。a.的含量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d.(2)在體積為2L密閉容器中充入和,測得、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①反應到達3min時, (填“”“<”或“=”)②內, 。③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的體積分數為 (保留4位有效數字)。(3人們應用原電池原理制作了多種電池以滿足不同的需要。在現代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中,電池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請根據題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①直接提供電能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下列反應能設計成原電池的是 (填字母,下同)。A.與反應 B.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C.灼熱的炭與反應 D.與燃燒反應②還原電化學法制備甲醇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通入的一端是電池 (填“正”或“負”)極,通入的一端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16.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的反應進行了一系列探究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相關實驗如下:實驗編號 實驗溫度 試管中所加試劑及其用量 溶液顏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溶液 溶液 稀硫酸1 25 3.0 3.0 2.0 2.0 6.42 25 4.0 2.0 2.0 2.0 5.03 25 5.0 1.0 2.04 25 1.5 4.5 2.0 2.05 50 5.0 2.0 2.0(1)實驗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通過實驗1、2、4,可探究 (填外部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通過實驗3、5,可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則(3))0~5min內,實驗2中高錳酸鉀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進行實驗4時發現溶液幾乎沒有褪色,原因可能是 。(4)甲同學在實驗1、2、3中觀察到溶液褪色速率開始時較慢,反應一段時間后逐漸加快。查閱資料獲悉:ⅰ.與酸性溶液反應的一種機理如圖所示:ⅱ.在溶液中呈紫紅色,能發生反應通常呈青綠色;呈綠色,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迅速分解產生和。①僅由圖示機理分析,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褪色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可能為 。②乙同學將實驗1中溶液調至1時再次做實驗,發現溶液紫色并未直接褪去,而是先變為青色溶液,一段時間后青色溶液逐漸褪至無色,乙同學結合上述信息,推測紫色溶液變為青色溶液時,青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指導老師否定了該猜想,理由是 。17.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模擬工業生產制備少量硝酸。(1)b儀器中物質為 。(2)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撤去酒精噴燈后催化劑始終保持紅熱,說明該該反應是 反應;X與Y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3)①欲使氨氣盡可能的都轉化為硝酸,理論上的最佳比例為 。②B中試劑為 ,NaOH溶液的作用是 。③當比例不合適時,A中不僅有紅棕色氣體產生,還伴有白煙,白煙的化學式是 。18.某烴A是有機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其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展水平,A還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B和D都是日常生活食品中常見的有機物,E是一種油狀、有香味的物質。如圖為部分有機物間的轉化關系,請回答:(1)有機物F的分子式為C2H4O,且只有一種等效氫,F的結構簡式為 ,①~⑤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有 (填序號),B生成C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丙烯(CH3CH=CH2)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與O2反應可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丙烯酸(H2C=CHCOOH)。下列關于丙烯酸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選項字母)。A.與乙酸互為同系物B.能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C.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D.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加聚反應,生成(3)乙二醇(HOCH2CH2OH)與丙烯酸CH2===CHCOOH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鏈狀酯G(C5H8O3),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 。(4)已知:Diels-Alder反應為共軛雙烯與含烯鍵或炔鍵的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六元環狀化合物的反應,最簡單的Dieis-Alder反應是。以1,3-丁二烯(H2C=CH-CH=CH2)和丙烯酸(H2C=CHCOOH)為起始原料,利用Diels-Alder反應合成的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5)物質X是比E少一個碳的同系物,寫出X的所有結構簡式 。2027屆高一年級第二次化學階段性測試1-5CBBAD 6-10DCACC 11-14DCBD15.(1)ac(2)(3) D 負 CO + 4e- + 4H+ = CH3OH16.(1)(2) 反應物濃度 2.0(3) 0.008mol·L-1·min-1 草酸的量少,高錳酸鉀有較多剩余(4) 反應產生了,它對與的反應具有催化作用 酸性條件下不穩定,易分解生成和黑色的沉淀,而實驗過程中未觀察到溶液中產生黑色沉淀17. 堿石灰(2)放熱(3) 水 用于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空氣18.(1) ①②(2)BC(3)2H2C=CHCOOH+HOCH2CH2OHH2C=COOCH2CH2OH+H2O(4)(5) CH3COOCH3或HCOOCH2CH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