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下學期協作校高一第二次考試化 學 試 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第六章至第七章第二節。5.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 23 S32 Cl 35.5Fe 56 Cu 64 Zn 65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機高分子材料在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都有極為廣泛的應用。下列物品沒有使用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A.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實驗儀器 B.石墨烯制成的超輕海綿 C.硫化橡膠制成的輪胎 D.脲醛塑料制成的電器開關2.化學反應速率是衡量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的物理量。下列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措施與濃度有關的是A.用70%的硫酸溶液代替98.3%的濃硫酸與 Na SO 反應制備SO B.用煤粉代替煤塊可以使爐火更旺C.用粗鋅代替純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備氫氣D.夏天將食物存放在冰箱中3.下列關于能量及其轉化的認識錯誤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氣短期內不可再生B.火力發電過程中,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C.鎳氫電池放電時,化學能主要轉化為電能D.太陽能和地熱能都是新能源4.下列反應中,既是吸熱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灼熱的炭和CO 的反應和NH Cl的反應C.鹽酸和 NaHCO 的反應D.鎂條和鹽酸的反應5.化學電池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鋅錳干電池內部的氧化還原反應無法逆向進行B.手機上的鋰離子電池屬于二次電池C.廢舊電池不可隨意拋棄,要集中回收D.燃料電池的反應物都儲存在電池內部6.下列有關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氯甲烷的電子式:B.苯的結構式:C. C H 和C H 一定互為同系物D.氯仿的分子式:CH Cl 7.石油產品轉化為化工、紡織等產業的基本原料可以提升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丙烯 的利用也是我們關注的熱點。下列反應獲得的有機產物只有1種的是A.丙烯與HCl發生加成反應B.丙烯與Cl 發生加成反應C.丙烯與H O發生加成反應D.丙烯在氧氣中燃燒8.正交硫和單斜硫是硫元素的兩種常見單質,一定條件下正交硫轉化為單斜硫要吸收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Cu與S在加熱的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CuSB.1mol S(正交)比1mol S(單斜)的總能量高C.等質量的正交硫和單斜硫在O 中完全燃燒,前者釋放的能量更多D.正交硫比單斜硫穩定9.某種烷烴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了22g CO 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烷烴的分子式為 C H B.該烷烴有四種同分異構體C.燃燒時消耗該烷烴的質量為7.2gD.該烷烴燃燒時消耗了10.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光照條件下,1mol CH 與1mol Cl 充分反應,可生成NA個CH ClB.28g N 和足量的 H 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可生成2NA個NH C.標準狀況下,2.24 L乙烯在足量的O 中充分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1.2NAD.等物質的量的正丁烷和異丁烷中含有C—H鍵的數目均為10NA11.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工作一段時間,兩電解質溶液pH 均減小B.圖1中 Mg為負極,圖2 中 Al為負極C.圖2中電子流向為 Mg→稀硫酸→AlD.利用原電池裝置比較金屬活動性時,應選擇合適的電解質溶液12.常溫下,某同學向兩種濃度不同的鹽酸中各加入等質量的鋅粉,兩溶液均恰好完全反應。反應過程中放出氫氣的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下)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曲線①對應的鹽酸濃度大于B.曲線①②對應的鹽酸起始體積不同C.若加水稀釋上述 的鹽酸,則最終生成H 的體積減小D.實驗所用鋅粉的質量為6.5g13.工業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應是SO 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下列情況能說明該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的是①相同時間內,消耗1mol SO 的同時消耗1mol SO ②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③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⑤容器內氣體的總壓強不變⑥SO 、O 、SO 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2:1:2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14.為了處理工業廢氣中的 ,技術人員設計了一種原電池裝置,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裝置工作時,電極a上發生氧化反應B.該裝置工作時,硫酸溶液中的 H 向電極b移動C.理論上每消耗64g SO ,外電路中轉移電子數為2NAD.電極a上的電極反應式為15.某新型催化劑能將汽車尾氣中的NO、CO轉化為兩種無毒氣體。T℃下,將0.4mol NO和0.4mol CO充入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容器內裝有該新型催化劑),模擬汽車尾氣轉化,容器中NO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種無毒氣體是 NO 和CO B.當反應進行到第10 min時,C.當反應進行到第5 min時,D.當容器內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時,可認為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55分。16.(13分)化學反應的過程,既是物質的轉化過程,也是化學能與熱、電等其他形式能量的轉化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Ⅰ.液態臭氧(O )可用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劑。O 轉化為 O 的能量變化如圖1所示。(1)O 和O 互為 (填標號,下同), O和 O互為 。A.同位素 B.同素異形體C.同系物 D.同分異構體(2)O 轉化為O 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該過程中反應物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化學鍵形成釋放的能量。Ⅱ.同學們用圖2所示裝置探究 Fe(OH) 和稀硫酸反應的能量變化情況。(3)寫出 和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實驗中,當觀察到 (填實驗現象)時,可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Ⅲ.一種檢測空氣中甲醛(HCHO)含量的電化學裝置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5)該裝置放電時,b電極為 (填“正極”或“負極”)。(6)當外電路中通過 電子時,參與電極反應的甲醛的質量為 mg。17.(14分)聚氯乙烯塑料在工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其結構簡式為工業上以乙炔和HCl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合成路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乙炔的結構式為 ,乙炔中含有共價鍵的類型為 。(2)聚氯乙烯的鏈節為 ,單體為 (寫結構簡式)。(3)反應1的反應類型為 ;寫出反應2的化學方程式: 。(4)一定條件下,乙炔與 H 反應生成1mol乙烷,理論上需要消耗 mol H 。18.(14分)在2 L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X(g)、Y(g)、R(g)、Q(s)四種物質,發生可逆反應,在0-2min內,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表所示。n(X)/ mol n(Y)/ mol n(R)/ mol n(Q)/ mol起始 1.5 1.0 0.21min末 0.9 0.8 1.3 0.62min末 n 0.7 1.7 0.8請回答下列問題:(1)0-2min內,該容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X、Y、R、Q表示)。(2)n1= ,n2= 。(3)0-1min內,(4)若僅改變下列一個條件,推測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變化,用“增大”“減小”或“不變”來回答。①再加入0.2mol Q(s),化學反應速率 ;②保持容器溫度和體積不變,向容器中通入 Ar(Ar不參與反應),化學反應速率 。(5)下列敘述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填標號)。a.容器內混合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b.容器內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c. X、Y、R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3:2:1d.相同時間內,消耗3mol X的同時生成3mol X19.(14分)有機物的數量眾多、性質各異。現有如下物質:a.天然氣的主要成分f. CH Cl g.[其中灰球均表示碳原子(氫原子已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物質中,屬于同分異構體的是 (填字母),屬于同系物的是 。(2)c的分子式為 ,e的名稱為 。(3)下列關于f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標號)。A.不屬于烴B.不存在同分異構體C.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形D.能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4)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在圓底燒瓶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 Cl ,在常溫下將裝置置于光亮處一段時間。①光照條件下,燒瓶內發生反應生成一氯代物R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打開止水夾,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為 。③若a與Cl 反應生成的各有機產物的物質的量均相同,此時消耗的a與生成的無機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