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四校(鄞州實驗、曙光、海三外、東錢湖)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卷(1-3.1)1.(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所述的物理量估算不正確的是( )A.中學生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000帕B.中學生體重約為500牛C.中學生爬樓梯的速度約40米/分鐘D.兩個雞蛋的質量約為10克【答案】D【知識點】估測【解析】【分析】首先要對相關物理量有個初步的認識,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經過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換算,最后判斷符合要求的是哪一個。【解答】 A、中學生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重力,大約為500N,對地面的壓強,故A正確;B、中學生體重可能為500牛,故B正確;C、中學生爬樓梯的速度可能為40米/分鐘,故C正確;D、兩個雞蛋的質量約為100克,故D錯誤。故答案為:D。2.(2024八上·鄞州期中)中華傳統文化中古詩詞詞句優美,蘊含了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為參照物B.“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輕舟”的運動是以船上乘客為參照物C.“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青山相對出”是以船為參照物D.“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說明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就看它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解答】A、“月羞躲云中”意思是月亮是運動的,因為以云為參照物,月亮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故A正確;B、“輕舟”行駛過程中,船上的乘客隨船一起運動,所以以船上乘客為參照物,“輕舟”是靜止的。故B不正確;C、小船行駛過程中距離青山越來越近,所以以小船為參照物,“青山”迎面而來、“青山相對出”。故C正確;D、“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人們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轉,在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八萬里路,在地球上的人們也在“巡天”,以地軸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以地面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B。3.(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關于力的說法王確的是( )A.磁鐵吸鐵,說明力是可以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的B.指南針能夠指示方向,說明受力物體不一定有施力物體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D.只要物體相互接觸,就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力的作用至少有兩個物體,力是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的;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觸也能產生力的作用。【解答】A、磁鐵吸鐵,同時鐵吸引磁鐵;磁力是在磁鐵和鐵之間產生的,只有磁鐵或鐵不會產生力的作用,即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故A錯誤;B、指南針能夠指示方向,說明指南針受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體,這個施力物體是地球,故B錯誤;C、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要產生力的作用至少有兩個物體,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故C正確;D、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靠墻自然站立的同學,如果對墻壁沒有擠壓作用,則兩者之間就沒有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答案為:C。4.(2024八上·鄞州期中)你有過登高遠眺的體驗嗎?在高山頂上眺望遠處時會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線”,這就是在高處看到的地平線,乘坐飛機時通過舷窗也可以看到這條“天地分界線”。如果飛機起飛不久還在繼續爬升階段,你通過左邊的舷窗看到的應是下圖中的哪一幅( )A. B.C. D.【答案】A【知識點】大氣的分層【解析】【分析】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取一個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解答】由題意可知,乘坐飛機向上爬升時,人通過舷窗觀察“天地分界線”時,以地平線為參照物,飛機是向后傾斜的,因此,所看到的“天地分界線”是自左向右傾斜,故只有A符合題意。故選:A。5.(2024八上·鄞州期中)在失重的空間站中,航天員們能完成的實驗是( )A.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B.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C.用水銀氣壓計測艙內氣體的壓強D.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答案】A【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說明:地球附近的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處于失重狀態的物體不受重力的作用。【解答】空間站處于失重狀態,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用水銀氣壓計測艙內氣體的壓強、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這些實驗無法完成,但能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2024八上·鄞州期中)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得快B.兩同學在距離出發點處相遇C.內,乙同學靜止不動D.內,乙同學的速度為【答案】A【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解析】【分析】(1)在s﹣t圖像中,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根據圖像讀出甲乙同學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即可比較出兩物體的運動速度;(2)由圖像可以看出兩同學在0~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時相遇;(3)在s﹣t圖像中,和時間軸平行的線段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4)根據圖像可知乙同學在在0~10s內行駛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乙同學在在0~10s內的速度。【解答】A、由圖像看出在0~10s內乙通過的路程為100m,甲通過的路程小于100m,根據可知,0﹣10s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得慢,故A錯誤;B、由圖像看出兩同學在15s末相遇,且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確;C、由圖可知,在10~20s內,乙同學的運動圖像是一條時間軸平行的線段,表示乙同學處于靜止狀態,故C正確;D、由圖可知,在0~10s內,乙同學運動的路程s=100m,則乙同學的速度為,故D正確。故答案為:A。7.(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關于四個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圖,“拔罐”既能說明大氣有壓強,又能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B.乙圖,馬德堡半球實驗,選用不同直徑的半球,拉開半球時所用的力相同C.丙圖,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藥物是利用了大氣壓的原理D.丁圖,如圖所示的自制氣壓計,瓶內水柱升高說明外界大氣壓強增大【答案】A【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觀察各個圖片,然后與各個選項中描述的物理原理比較,而在一致的就是正確選項。【解答】A.甲圖,“拔罐”時,罐被緊緊壓在皮膚上,能說明大氣有壓強;罐內的皮膚向上鼓起,又能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故A正確;B.乙圖,馬德堡半球實驗,選用不同直徑的半球,則半球的受力面積不同,根據F=pS可知,拉開半球時所用的力大小不同,故B錯誤;C.丙圖,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藥物是利用了注射器的活塞對藥液產生的壓強,故C錯誤;D.丁圖,如圖所示的自制氣壓計,根據p內=p大氣+p水可知,瓶內水柱升高說明外界大氣壓強減小,故D錯誤。故選A。8.(2024八上·鄞州期中)由于長期的河道淤塞,黃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農民通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式,引黃河水來灌溉農田。有關這種引水灌溉方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使用時B端管口必須低于A處水面B.這種取水灌溉方式利用了連通器原理C.使用時先將管道中灌滿水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答案】B【知識點】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解析】【分析】如圖所示的方法實際是利用了物理學中的虹吸原理,虹吸原理實現的條件有三個:一是管內先裝滿水;二是管的最高點距上容器的水面高度不得高于大氣壓支持的水柱高度;三是出水口比上容器的水面必須低。這樣使得出水口液面受到向下的壓強(大氣壓加水的壓強)大于向上的大氣壓,保證水的流出。【解答】A、根據虹吸原理實現的條件,使用時B端管口必須低于A處水面,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B、圖中所示的方法是利用了虹吸的原理,而不是連通器原理,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使用時先將管道中灌滿水,是為了排出內部的空氣,使水因重力流下時內部形成真空,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兩端的壓力差也越大,因此,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故答案為:B。9.(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圖象的表述,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圖甲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s和時間t的關系B.圖乙表示物體所受重力G跟它的質量m的關系C.圖丙表示液體內部壓強p隨深度h變化的關系D.圖丁表示液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答案】B【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1)在s﹣t圖象中,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圖象為一正比例函數圖象;(2)對同一種物質,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3)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同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相同深度的液體,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的種類、所處的狀態有關,而與質量、體積大小無關;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解答】A、圖中為s﹣t圖像,表示隨著時間t的增加,路程s不變,說明物體保持靜止,故A錯誤;B、物體的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定值,物體所受重力G與其質量m成正比,故為過原點的直線,故B正確;C、由p=ρgh可知,液體密度一定,液體內部的壓強p與深度h成正比,故C錯誤;D、同一種物質,密度一定,由可知,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成正比,故D錯誤。故答案為:B。10.(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容器中裝的是水。當閥門a和閥門b打開后,水不流動時觀察到的現象為( )A.左管中水面最高B.右管中水面最高C.中間容器中水面最高D.中間容器和左、右管中的水面一樣高【答案】D【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在連通器中同種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是相平的;據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讀圖可知,當閥門A和閥門B打開后,左右兩管上端開口,底部連通,構成連通器,因此容器中裝滿水,當閥門A和閥門B打開后,水不流動時,中間容器和左、右管中的水面一樣高,故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11.(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圖甲中某同學沿桿勻速向上爬升時,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圖乙中筷子提起來在空中靜止時,米對筷子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C.圖丙中用力F拉動木板B使其加速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保持不變D.圖丁中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最高點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永遠保持靜止【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某同學沿桿勻速向上爬升時,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速度和接觸面積無關。(4)細線斷開,拉力消失,重力仍然存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小球將豎直下落。【解答】A、圖甲中人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筷子提米在空中靜止,米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同時米給筷子一個反作用力,則筷子受到米給的摩擦力豎直向下,故B錯誤;C、彈簧測力計測得的是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與運動速度無關,故示數不會改變,故C正確;D、圖丁中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最高點B點時,小球速度為零;此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受重力作用豎直下落,故D錯誤。故答案為:C。12.(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底面積相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同種液體且深度相同,兩容器底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是、、兩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分別用、表示,則( )A., B.,C., D.,【答案】B【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壓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容器的重力與液體的重力之和;由圖可知液體的體積關系,根據密度公式可知液體的質量關系,根據G=mg可知容器的總重力關系,從而可知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關系;根據p=ρgh判斷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關系。【解答】 兩容器的質量相等,由圖知,液體的體積關系為V甲>V乙,根據m=ρV可知,液體的質量關系為m甲>m乙,由G=mg可得,兩容器的總重力關系為G甲>G乙,容器對水平桌面上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所以F甲>F乙;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同種液體,且液體深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同,即p甲=p乙,故C正確。故答案為:C。13.(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A、B兩相同正方體木塊放在水平面上,長木板C放在它們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塊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運動,則( )A.A對C的摩擦力向左 B.C對A的摩檫力向右C.B對C的摩擦力向右 D.C對B的摩檫力向右【答案】D【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并在接觸面上有一個運動趨勢,此時在接觸面上就會產生一個阻礙物體運動的力,該力就是摩擦力,即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解答】由于用水平力F拉木塊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勻速運動,即若把ABC看做一個整體,即該整體向右運動,故該整體所受的摩擦力是向左的;對于C來說,是由于A的摩擦力導致C向右運動,故A對C的摩擦力是向右的,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C對A的摩擦力是向左的。對于C和B來說,B是在C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運動,故C對B的摩擦力是向右的,同理,B對C的摩擦力是向左的。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14.(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甲 乙 丙 丁A.圖(甲)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B.圖(乙)對沸騰的水停止加熱,抽氣減壓,水再次沸騰,說明氣壓減小沸點降低C.圖(丙)盆景自動供水裝置利用了大氣壓強使盆景內的水位保持不變D.圖(丁)煤氣灶點燃后煤氣不會從進口處向空氣中泄露,原因是進口處煤氣流速大壓強小【答案】C【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液體的壓強;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掌握沸點與氣壓之間的關系,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3)隨著水的蒸發,盆景內水減少,當瓶口剛露出水面時,會有少量空氣進入瓶中,瓶內氣壓增大,瓶子的水會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繼續沒入水中,空氣不再進入,如此反復;(4)流體的壓強跟流速有關,流速越大,壓強越小。【解答】A、甲圖,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了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確;B、乙圖,向外拉活塞,氣壓降低,水的沸點降低,可以使燒瓶內剛停止沸騰的水再次沸騰,故B正確;C、隨著水的蒸發,盆景內水減少,當瓶口剛露出水面時,會有少量空氣進入瓶中,瓶內氣壓增大,瓶子的水會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回到原來的高度,即盆景內的水位保持不變;此后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故C正確;D、因為流速越快,流體的壓強越小,所以進口處煤氣流速大,壓強小于大氣壓,煤氣和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流向燃燒頭,而煤氣不會向空氣中泄漏,故D正確;故答案為:C。15.(2024八上·鄞州期中)小明和小張運用所學知識對足球比賽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①以球門為參照物,射向球門的球是運動的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繼續向前飛行是受到慣性作用③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不斷發生改變④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立即停止⑤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⑤【答案】A【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在運動;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那么它是靜止的;(2)慣性是一種性質,而不是一種力的作用;(3)運動狀態的改變:①靜止變運動;②運動變靜止;③運動方向改變;④速度大小改變;(4)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分析;(5)根據力和運動的關系分析。【解答】①以球門為參照物,射向球門的球相對于球門越來越近,因此球是運動的,故①正確;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繼續向前飛行是由于足球有慣性,而不是受到慣性作用,故②錯誤;③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軌跡是曲線,即運動方向不斷改變,因此運動狀態不斷發生改變,故③正確;④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不會停止運動,而是以那個時刻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做勻速直線運動,故④錯誤;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因此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⑤正確。那么正確的是①③⑤。故答案為:A。16.(2024八上·鄞州期中)將兩個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倒入如圖所示不同液體甲、乙,已知,若繼續分別倒入高度相同的甲、乙液體,則下列圖像中能正確表示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p與高度的關系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 根據p=ρgh以及ρ甲>ρ乙、h甲>h乙分析解答。【解答】 已知ρ甲>ρ乙、h甲>h乙,根據p=ρgh知p甲>p乙,所以開始時甲圖線在乙圖線的上面,繼續分別倒入高度△h相同的甲、乙液體,因為ρ甲>ρ乙,所以Δp甲>Δp乙,甲的壓強增大得快,所以甲、乙圖像隨著倒入液體高度的增加壓強越來越遠離,故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7.(2024八上·鄞州期中)學過“壓強”的知識后,某同學設計制作了如圖所示裝置來抽水,當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繼續上升,將發生的現象是( )A.水從管口S不斷流出 B.水面隨活塞繼續上升C.水面將下降 D.上述三種情況都有可能【答案】C【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1)上面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2)當連通器內只有一種液體時,液面總保持相平。據此分析即可。【解答】當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繼續上升,那么燒杯和抽水器上面都是開口的,于是構成連通器;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活塞下面的水會不斷下降,直到與燒杯里面的水面相同為止。故選C。18.(2024八上·鄞州期中)一彈簧右側接觸一個小球,小球向左運動壓縮彈簧后,經歷了如圖甲、乙所示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甲 乙A.壓縮過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B.彈開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彈力逐漸變大C.壓縮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彈力方向向右D.整個過程中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答案】B【知識點】彈力【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生變化、運動方向發生變化。(2)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叫彈力;彈力作用在與形變的物體接觸的物體上;物體的形變越大,彈力越大。【解答】A、壓縮過程中,彈簧變短,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B、彈開過程中,彈簧逐漸恢復原狀,形變程度變小,小球受到的彈力逐漸變小;故B錯誤;C、壓縮過程中小球受到彈力的作用,彈力的方向向右;故C正確;D、整個過程中,開始時,小球向左運動壓縮彈簧,后來小球受彈簧的彈力向右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故D正確。故答案為:B。19.(2024八上·鄞州期中)某同學自己設計了一個粗測大氣壓強的實驗:把兩個橡膠皮碗對在一起,用力擠出中間的空氣,如圖所示,把皮碗懸吊起來,在皮碗下掛重物,逐漸增加所掛的重物,測出最多能掛的物重G,再測出此時皮碗的直徑d,皮碗的重忽略不計,則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大氣壓p的公式是( )A. B. C. D.【答案】C【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解析】【分析】求出皮碗的表面積,即受力面積;根據最大物重,可知物體對皮碗的拉力,根據二力平衡得出大氣對皮碗的壓力,利用推導出大氣壓的表達式。【解答】 皮碗的表面積,根據題意可知,最多能掛的物重G等于對皮碗的拉力,而大氣對皮碗的壓力與物體對皮碗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則F=G,所以,大氣壓:。故答案為:C。20.(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輕質細繩將物體A,B通過兩個定滑輪分別連在同一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其中GA=10N,GB=100N,B是邊長為20cm的正方體,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N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0NC.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為100ND.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強為2.25×103Pa【答案】D【知識點】彈力;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1)彈簧測力計讀數時,多數都是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下使用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2)通過分析B的受力情況和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關系得出B對地面的壓力,根據求出B對地面的壓強。【解答】 (1)物體A由于自身的重力對彈簧測力計施加了一個向右的10N的拉力,因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B也對彈簧測力計施加了一個10N的拉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0N,故AB錯誤;(2)B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這三個力是平衡力,所以,物體B受到的支持力:F支持=GB-F=100N-10N=90N,因支持力和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F壓=F支持=90N,故C錯誤;B對地面的壓強:故D正確。故選:D。21.(2024八上·鄞州期中)在端午龍舟賽中:參賽選手奮力劃槳,龍舟由靜止迅速前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向后劃槳龍舟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此時以地面為參照物,龍舟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答案】運動狀態;相互;運動【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判斷運動還是靜止需要選擇一個參照物,然后來比較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發生變化就是物體相對于該參照物是運動的,否則就是靜止的。【解答】選手奮力劃槳,皮劃艇由靜止迅速前進,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用船槳向后劃水,船槳給水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會給船槳向前的力,使船向前行駛;皮劃艇向前運動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皮劃艇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故皮劃艇是運動的。22.(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A,重為50牛的物體被夾在兩固定且豎直放置的木板之間,用大小為130牛的力恰好可以將物體A從木板中豎直向上抽出,那么能將A豎直向下抽出的力為 牛。另有一物體B重也為50牛,用120牛的力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現加大對物體的壓力,則物體B與墻壁之間的摩擦力 50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30;等于【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豎直向上抽出時,根據力的平衡可知,向上的力等于方向向下的力的合力,方向向下的力有重力與摩擦力,根據力的平衡得到摩擦力;豎直向下時,摩擦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再根據力的平衡關系得到所用拉力;物體無論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是靜止都處于平衡狀態,由二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豎直向上抽出物體時,根據力的平衡知:F=G+f=1300N,則摩擦力為f=F-G=130N-50N=80N;豎直向下抽出物體時,有F'=f-G=80N-50N=30N;用F=120N的水平壓力將重為50N的物體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物體豎直方向受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為50N,方向豎直向上;減小對物體的壓力,物體沿著墻壁勻速下滑,仍然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仍然等于物體的重力,即摩擦力大小仍為50N。23.(2024八上·鄞州期中)質地均勻的長方體重,如圖甲放在桌面上,它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則它對桌面的壓強為 ;用水平力向右緩慢推動物體,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動物體的過程中,物體對桌面的壓強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如圖乙,豎直切除該物體右邊的陰影部分,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 (選填“>”、“=”或“<”)。甲 乙【答案】1000;變大;=【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壓強的變化【解析】【分析】長方體對桌面的壓強等于壓力除以受力面積;用力水平向右緩慢推動物體,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動物體的過程中,長方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受力面積變小;豎直切去陰影部分,剩余部分的高度和圖甲一樣,由壓強p=ρgh進行說明。【解答】 (1)質地均勻的長方體重10N,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力:F=G=10N,它對桌面的壓強:;(2)在推動物體的過程中物體的重力不變,物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當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時,受力面積變小,壓力不變,由可知,物體對桌面的壓強變大;(3)質地均勻的長方體對桌面的壓強為,即柱體對水平面的壓強大小只與柱體的密度和高度有關,如果豎直切除該物體右邊的陰影部分,剩下的部分還是柱體,柱體的密度和高度不變,故p2=p1。24.(2024八上·鄞州期中)為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質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綿進行實驗:測得瓶底面積為35厘米,瓶蓋面積為7厘米,并將瓶子裝滿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如圖),。(1)正放時水對瓶底的壓強為,倒放時水對瓶蓋的壓強為,則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需要從瓶子中倒出 毫升水。【答案】(1)等于(2)480【知識點】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壓強的變化【解析】【分析】 (1)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利用液體壓強公式p=ρgh即可判斷;(2)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根據壓強求出倒放時的壓力大小,則可知倒放時水的重力,與原來的重力相減,即為應倒出水的重力,根據G=mg計算質量。【解答】 (1)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相等,所以p1=p2;(2)V=600mL=600×10-6m3這瓶水的質量為:m=ρV=1×103kg/m3×600×10-6m3=0.6kg。這瓶水重為:G=mg=0.6kg×9.8N/kg=5.88N。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則F=G=5.88N。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由得:倒放時水的重力G'=F'=pS=1.68×103Pa×7×10-4m2=1.176N,倒出的水的重力ΔG=G-G'=5.88N-1.176N=4.704N,則由G=mg得:。由m=ρV得。25.(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甲所示,小科用水平推力F把木塊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動。如圖乙和丙所示,分別表示在此過程中,推力F和木塊前進的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試回答:甲 乙 丙(1)在時間段,木移動的距離為 。(2)第5秒末時,突然撤去推力F,由于 ,木塊仍將移動一段距離;此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3)在整個過程中,木塊受到平衡力的時間段有____。A. B. C. D.【答案】(1)2(2)慣性;200(3)A;C【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根據圖像確定3-5s的運動狀態,根據s=vt計算運動距離;(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答】(1)根據丙圖知,3-5s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v=1.0m/s,木塊移動的距離為s=vt=1m/s×(5-3)s=2m;(2)第5秒末時,突然撤去推力F,由于慣性,木塊仍將移動一段距離;根據3-5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f=F=200N;撤去外力做減速運動,仍然是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不變,此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00N;(3)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從丙圖看出0-1s,處于靜止狀態,3-5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故AC正確,BD錯誤。故答案為:AC。26.(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在W形玻璃管中,從兩邊裝入不同的液體,ABC是水,EFG是油,CDE是密閉的空氣,已知,,,油的密度為,則的高度為是 。【答案】23cm【知識點】壓強的變化;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在ABC中,B點左右側壓強相等,設CDE密封氣體的壓強為p1,大氣壓強為p2,可用p2、H1、H4表示p1,點F左右側的壓強相等,可用p2、H3、H4表示出p1,求出H2【解答】 在ABC中,B點左右側壓強相等,設CDE密封氣體的壓強為p1,大氣壓強為p2,則:p1=p2+ρ水gH1-ρ水gH4,在EFG中,F點左右側的壓強相等,則有p1=p2+ρ油gH2-ρ油gH3,所以p2+ρ水gH1-ρ水gH4=p2+ρ油gH2-ρ油gH3,27.(2024八上·鄞州期中)學習了“力的測量”,為深入研究彈簧秤的原理,想探究彈簧的形變與受到的拉力的關系,他選用刻度尺和四個相同的鉤碼進行如下的實驗:將四個鉤碼依次掛到彈簧下面,分別測出彈簧的長度,得到如表的數據。所掛鉤碼的個數(個) 0 1 2 3 4彈簧長度() 8 10 12 14 16彈簧伸長量() 0 2 4 6 8甲 乙(1)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2)彈簧下的鉤碼不能不斷增加,原因是 。(3)如果現有和上面相同的兩根彈簧、,組成如圖甲、乙兩種裝置,則甲圖中彈簧、的長度均為____,乙圖中彈簧、的長度均為____。(彈簧的重力不計)。( )A.11 11 B.14 11 C.11 14 D.14 14【答案】(1)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彈簧的伸長是有限度的,彈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過它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3)B【知識點】彈力【解析】【分析】 (1)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當鉤碼的個數為0時,彈簧的原長L0=8cm;彈簧的伸長ΔL等于彈簧的長度L減去彈簧的原長L0.鉤碼的個數每增加一個時,彈簧的伸長度就增加2cm,由此可以得出結論;(2)彈簧的伸長是有限度的,不能超過它能夠承受的拉力;(3)甲圖是每根彈簧都承受三個鉤碼的重力,根據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彈簧的長度;而乙圖則是兩根彈簧共同承擔三個鉤碼的重力,即相當于每根彈簧承受1.5個鉤碼的重力,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求出彈簧的長度L=L0+ΔL。【解答】 (1)當鉤碼的個數為0時,彈簧的原長L0=8cm;掛1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1=L-L0=10cm-8cm=2cm;掛2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2=L-L0=12cm-8cm=4cm;掛3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3=L-L0=14cm-8cm=6cm;掛4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4=L-L0=16cm-8cm=8cm;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彈簧下的鉤碼不能不斷增加,原因是彈簧的伸長是有限度的,彈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過它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3)甲圖:因為L1、L2都承擔三個鉤碼的重力,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可以知道,當掛3個鉤碼時,彈簧的長度為14cm,所以L1、L2都為14cm;乙圖:由于L1、L2一起承擔三個鉤碼的重力,即相當于每根彈簧承受1.5個鉤碼的重力。根據彈簧的伸長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以及表中的數據可知,掛1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1=L-L0=10cm-8cm=2cm;那么,掛1.5個鉤碼時,彈簧的長度L1=L2=L0+ΔL=8cm+1.5×2cm=11cm;所以L1、L2都為11cm。故答案為:B。28.(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的是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1)實驗時要讓同一輛小車從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在三種不同表面上運動的 相等。(2)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小車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遠,但最后還是會停下來,這是因為力是 (選填“改變”或“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3)如圖(a)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時,木塊的狀態如圖(b)所示。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小車的運動狀態可能是向 (選填“左”或“右”)加速。(a) (b)【答案】(1)初速度(2)改變(3)左【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解析】【分析】(1)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小車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到達水平面時,小車速度相同;(2)分析圖示情景即可得出結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原來運動的物體保持運動,原來靜止的保持靜止,據此分析回答。【解答】(1)根據控制變量法,為保證摩擦力對小車運動距離的影響,小車應從斜面同一高度上由靜止滑下,使其到達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等,這是控制變量法的應用。(2)由圖可知,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小車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遠,這說明小車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由此可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3)木塊與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向右減速運動時,下端受摩擦力隨車減速,由于慣性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使得木塊向右傾倒;當小車向左加速運動時,下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由于慣性,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使得木塊向右傾倒。29.(2024八上·鄞州期中)某科學實驗小組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等器材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步驟如下:圖1 圖2 圖3(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簡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 。(2)如圖1,用細尼龍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被拉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如圖2,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后,計算活塞的橫截面積。同學們發現測量結果偏大,請分析,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原因 。(3)針對以上實驗的誤差,小明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圖示3裝置,將該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過水平細線與燒杯相連,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左滑動時,測得杯與水的總質量為;然后從燒杯中向外緩慢抽水,當抽出水時,活塞又開始向右滑動,此時所測大氣壓的值應為 。【答案】(1)將注射器內的空氣排盡(2)拉動活塞時活塞和筒壁間有摩擦(3)90000【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解析】【分析】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膜堵住折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避免空氣進入對實驗的影響;(4)彈出測力計的示數等于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力加針筒對活塞的摩擦力,這樣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除以活塞的截面積計算大氣壓強,測得結果比實際值偏大;(5)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移動時,F拉1=F大氣+f摩擦,當從燒杯中向外緩慢抽水,活塞又開始移動時,F拉2=F大氣-f摩擦,可求出大氣壓。【解答】 (1)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膜堵住折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4)彈出測力計的示數F=F大氣+f摩擦,大氣壓,故因為活塞受到針筒的摩擦力,使得測量結果偏大;(5)當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移動時,F拉1=F大氣+f摩擦,當從燒杯中向外緩慢抽水,活塞又開始移動時,F拉2=F大氣-f摩擦,所以活塞的截面積,大氣壓強為;30.(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物塊A豎立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此時物塊A受力示意圖。【答案】【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解析】【分析】物塊A豎立在光滑的小車上不受摩擦力,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根據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作圖。【解答】物塊A放在小車上做勻速直線運動,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物塊A與小車間沒有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所以不受到摩擦力。由此作圖如圖所示:31.(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一物體以某一速度沖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請畫出物體在上滑過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圖。【答案】【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重力的用點在物體的重心,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彈力)的方向垂直接觸面指向受力的物體;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解答】物體一定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沖上粗糙斜面時會受到斜面對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斜面對它的支持力F(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力的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上,其受力示意圖如下圖所示:。32.(2024八上·鄞州期中)月面巡視探測器(月球車)是集工程和智能機器人為一體的復雜航天器,具備地一月遙控能力,有獨立驅動的六輪搖臂式行走系統,高,質量為,已知在地球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在月球上時重力的6倍。求:(1)月球車被送到月球上時的重力是多少?(2)若航天員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表面時月球對它的引力大約是,則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是多少?(3)月地距離約為,若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平面鏡,地面工作人員向該平面鏡發射一束激光,經過多長時間工作人員能接收到反射回來的激光?(激光傳播的速度均為)【答案】(1)月球車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G地= mg=120kg×10N/ kg=1200N,月球車被送到月球上時的重力: G月=G地=×1200N=200N;(2)若航天員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表面時月球對它的引力大約是2N,則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受到的重力: G地' =6G月' =6×2N=12N,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3)激光由地面到平面鏡的時間:則航天員能接受到反射回來的激光的時間為:t' =2t=2×1.28s=2.56s【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 (1)知道月球車的質量,根據G=mg求出其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在地球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在月球上時重力的6倍,據此求出月球車被送到月球上時的重力;(2)若航天員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表面時月球對它的引力大約是2N,根據“在地球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在月球上時重力的6倍”求出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受到的重力,利用G=mg求出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3)利用可求出激光從空間站到地面的時間,便可求出航天員能接收到反射回來的激光的時間。33.(2024八上·鄞州期中)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運動員蘇翊鳴勇奪單板滑雪大跳臺金牌。甲 乙(1)滑雪板底面越寬大,對雪地的壓強將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2)若滑雪板與雪地總接觸面積為0.4米,蘇翊鳴和滑雪板的總質量為72千克,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強為多大?(3)圖甲是他在決賽中的完美飛行軌跡,AB是飛躍跳臺的上升階段,BC是下落階段。請在圖乙中畫出他在飛行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為A點的速度,不計空氣阻力)【答案】(1)變小(2)F千克 牛/千克=720牛 1800(3)【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 (1)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在壓力一定時,可以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2)利用G=mg計算出蘇翊鳴和滑雪板的總重力;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力F=G,利用計算出對雪地的壓強;(3)他在飛行過程中,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速度減小;下落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大,速度增大;據此可知他在飛行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解答】 (1)壓強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所以滑雪板底面越寬大,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由于受力面積越大,所以 滑雪板對雪地的壓強越小;(2)蘇翊鳴和滑雪板的總重力:G=mg=72kg×10N/kg=720N;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力F=G=720N;對雪地的壓強:;(3)他在飛行過程中,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速度減小;下落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大,速度增大;所以他在整個過程中的速度先變小,當上升到最高點B時,速度最小,接著下落過程速度變大;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如圖所示:。34.(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甲為品牌飲料機,將平底薄壁直圓筒狀的空杯,放在飲料機的水平杯座上接飲料。杯座受到的壓力F隨杯中飲料的高度h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飲料出口的橫截面積,飲料流出的速度,杯高,杯底面積。甲 乙(1)裝滿飲料時,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為多大?(2)若杯底與杯座的接觸面積為,飲料持續流入空杯后關閉開關,杯對杯座的壓強為多大?【答案】(1)由圖乙可知:空杯對杯座的壓力為裝滿飲料時,杯對杯座的壓力為所以,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為(2) 飲料質量飲料體積為:飲料密度為:飲料流入杯中質量為:此時,飲料對杯底的壓力F2=m1g=0.24kg×10N/ kg=2.4N杯對杯座的壓強為:【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圖像讀出h=0cm時杯座受到的壓力,即為空杯對杯座的壓力,再讀出h=10cm即杯子裝滿飲料時杯對杯座的壓力,兩者的差值即為裝滿飲料時杯底受到飲料的重力即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2)根據 求出飲料對杯底的壓強,利用p=ρ液gh求出飲料的密度,知道飲料流出的速度和飲料出口的橫截面積可求飲料持續流入空杯5s后杯子內飲料的體積,利用m=ρV求出杯子內飲料的質量,杯對杯座的壓力等于空杯的重力加上飲料的重力,利用 求出杯對杯座的壓強。1 / 1浙江省寧波市四校(鄞州實驗、曙光、海三外、東錢湖)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卷(1-3.1)1.(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所述的物理量估算不正確的是( )A.中學生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000帕B.中學生體重約為500牛C.中學生爬樓梯的速度約40米/分鐘D.兩個雞蛋的質量約為10克2.(2024八上·鄞州期中)中華傳統文化中古詩詞詞句優美,蘊含了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為參照物B.“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輕舟”的運動是以船上乘客為參照物C.“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青山相對出”是以船為參照物D.“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說明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3.(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關于力的說法王確的是( )A.磁鐵吸鐵,說明力是可以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的B.指南針能夠指示方向,說明受力物體不一定有施力物體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D.只要物體相互接觸,就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4.(2024八上·鄞州期中)你有過登高遠眺的體驗嗎?在高山頂上眺望遠處時會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線”,這就是在高處看到的地平線,乘坐飛機時通過舷窗也可以看到這條“天地分界線”。如果飛機起飛不久還在繼續爬升階段,你通過左邊的舷窗看到的應是下圖中的哪一幅( )A. B.C. D.5.(2024八上·鄞州期中)在失重的空間站中,航天員們能完成的實驗是( )A.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B.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C.用水銀氣壓計測艙內氣體的壓強D.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6.(2024八上·鄞州期中)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得快B.兩同學在距離出發點處相遇C.內,乙同學靜止不動D.內,乙同學的速度為7.(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關于四個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圖,“拔罐”既能說明大氣有壓強,又能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B.乙圖,馬德堡半球實驗,選用不同直徑的半球,拉開半球時所用的力相同C.丙圖,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藥物是利用了大氣壓的原理D.丁圖,如圖所示的自制氣壓計,瓶內水柱升高說明外界大氣壓強增大8.(2024八上·鄞州期中)由于長期的河道淤塞,黃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農民通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式,引黃河水來灌溉農田。有關這種引水灌溉方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使用時B端管口必須低于A處水面B.這種取水灌溉方式利用了連通器原理C.使用時先將管道中灌滿水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9.(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圖象的表述,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圖甲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s和時間t的關系B.圖乙表示物體所受重力G跟它的質量m的關系C.圖丙表示液體內部壓強p隨深度h變化的關系D.圖丁表示液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10.(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容器中裝的是水。當閥門a和閥門b打開后,水不流動時觀察到的現象為( )A.左管中水面最高B.右管中水面最高C.中間容器中水面最高D.中間容器和左、右管中的水面一樣高11.(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圖甲中某同學沿桿勻速向上爬升時,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圖乙中筷子提起來在空中靜止時,米對筷子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C.圖丙中用力F拉動木板B使其加速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保持不變D.圖丁中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最高點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永遠保持靜止12.(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底面積相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同種液體且深度相同,兩容器底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是、、兩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分別用、表示,則( )A., B.,C., D.,13.(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A、B兩相同正方體木塊放在水平面上,長木板C放在它們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塊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運動,則( )A.A對C的摩擦力向左 B.C對A的摩檫力向右C.B對C的摩擦力向右 D.C對B的摩檫力向右14.(2024八上·鄞州期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甲 乙 丙 丁A.圖(甲)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B.圖(乙)對沸騰的水停止加熱,抽氣減壓,水再次沸騰,說明氣壓減小沸點降低C.圖(丙)盆景自動供水裝置利用了大氣壓強使盆景內的水位保持不變D.圖(丁)煤氣灶點燃后煤氣不會從進口處向空氣中泄露,原因是進口處煤氣流速大壓強小15.(2024八上·鄞州期中)小明和小張運用所學知識對足球比賽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①以球門為參照物,射向球門的球是運動的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繼續向前飛行是受到慣性作用③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不斷發生改變④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立即停止⑤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⑤16.(2024八上·鄞州期中)將兩個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倒入如圖所示不同液體甲、乙,已知,若繼續分別倒入高度相同的甲、乙液體,則下列圖像中能正確表示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p與高度的關系是( )A. B.C. D.17.(2024八上·鄞州期中)學過“壓強”的知識后,某同學設計制作了如圖所示裝置來抽水,當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繼續上升,將發生的現象是( )A.水從管口S不斷流出 B.水面隨活塞繼續上升C.水面將下降 D.上述三種情況都有可能18.(2024八上·鄞州期中)一彈簧右側接觸一個小球,小球向左運動壓縮彈簧后,經歷了如圖甲、乙所示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甲 乙A.壓縮過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B.彈開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彈力逐漸變大C.壓縮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彈力方向向右D.整個過程中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19.(2024八上·鄞州期中)某同學自己設計了一個粗測大氣壓強的實驗:把兩個橡膠皮碗對在一起,用力擠出中間的空氣,如圖所示,把皮碗懸吊起來,在皮碗下掛重物,逐漸增加所掛的重物,測出最多能掛的物重G,再測出此時皮碗的直徑d,皮碗的重忽略不計,則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大氣壓p的公式是( )A. B. C. D.20.(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輕質細繩將物體A,B通過兩個定滑輪分別連在同一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其中GA=10N,GB=100N,B是邊長為20cm的正方體,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N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0NC.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為100ND.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強為2.25×103Pa21.(2024八上·鄞州期中)在端午龍舟賽中:參賽選手奮力劃槳,龍舟由靜止迅速前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向后劃槳龍舟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此時以地面為參照物,龍舟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22.(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A,重為50牛的物體被夾在兩固定且豎直放置的木板之間,用大小為130牛的力恰好可以將物體A從木板中豎直向上抽出,那么能將A豎直向下抽出的力為 牛。另有一物體B重也為50牛,用120牛的力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現加大對物體的壓力,則物體B與墻壁之間的摩擦力 50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3.(2024八上·鄞州期中)質地均勻的長方體重,如圖甲放在桌面上,它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則它對桌面的壓強為 ;用水平力向右緩慢推動物體,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動物體的過程中,物體對桌面的壓強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如圖乙,豎直切除該物體右邊的陰影部分,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 (選填“>”、“=”或“<”)。甲 乙24.(2024八上·鄞州期中)為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質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綿進行實驗:測得瓶底面積為35厘米,瓶蓋面積為7厘米,并將瓶子裝滿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如圖),。(1)正放時水對瓶底的壓強為,倒放時水對瓶蓋的壓強為,則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需要從瓶子中倒出 毫升水。25.(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甲所示,小科用水平推力F把木塊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動。如圖乙和丙所示,分別表示在此過程中,推力F和木塊前進的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試回答:甲 乙 丙(1)在時間段,木移動的距離為 。(2)第5秒末時,突然撤去推力F,由于 ,木塊仍將移動一段距離;此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3)在整個過程中,木塊受到平衡力的時間段有____。A. B. C. D.26.(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在W形玻璃管中,從兩邊裝入不同的液體,ABC是水,EFG是油,CDE是密閉的空氣,已知,,,油的密度為,則的高度為是 。27.(2024八上·鄞州期中)學習了“力的測量”,為深入研究彈簧秤的原理,想探究彈簧的形變與受到的拉力的關系,他選用刻度尺和四個相同的鉤碼進行如下的實驗:將四個鉤碼依次掛到彈簧下面,分別測出彈簧的長度,得到如表的數據。所掛鉤碼的個數(個) 0 1 2 3 4彈簧長度() 8 10 12 14 16彈簧伸長量() 0 2 4 6 8甲 乙(1)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2)彈簧下的鉤碼不能不斷增加,原因是 。(3)如果現有和上面相同的兩根彈簧、,組成如圖甲、乙兩種裝置,則甲圖中彈簧、的長度均為____,乙圖中彈簧、的長度均為____。(彈簧的重力不計)。( )A.11 11 B.14 11 C.11 14 D.14 1428.(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的是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1)實驗時要讓同一輛小車從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在三種不同表面上運動的 相等。(2)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小車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遠,但最后還是會停下來,這是因為力是 (選填“改變”或“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3)如圖(a)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時,木塊的狀態如圖(b)所示。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小車的運動狀態可能是向 (選填“左”或“右”)加速。(a) (b)29.(2024八上·鄞州期中)某科學實驗小組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等器材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步驟如下:圖1 圖2 圖3(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簡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 。(2)如圖1,用細尼龍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被拉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如圖2,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后,計算活塞的橫截面積。同學們發現測量結果偏大,請分析,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原因 。(3)針對以上實驗的誤差,小明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圖示3裝置,將該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過水平細線與燒杯相連,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左滑動時,測得杯與水的總質量為;然后從燒杯中向外緩慢抽水,當抽出水時,活塞又開始向右滑動,此時所測大氣壓的值應為 。30.(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物塊A豎立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此時物塊A受力示意圖。31.(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一物體以某一速度沖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請畫出物體在上滑過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圖。32.(2024八上·鄞州期中)月面巡視探測器(月球車)是集工程和智能機器人為一體的復雜航天器,具備地一月遙控能力,有獨立驅動的六輪搖臂式行走系統,高,質量為,已知在地球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在月球上時重力的6倍。求:(1)月球車被送到月球上時的重力是多少?(2)若航天員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表面時月球對它的引力大約是,則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是多少?(3)月地距離約為,若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平面鏡,地面工作人員向該平面鏡發射一束激光,經過多長時間工作人員能接收到反射回來的激光?(激光傳播的速度均為)33.(2024八上·鄞州期中)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運動員蘇翊鳴勇奪單板滑雪大跳臺金牌。甲 乙(1)滑雪板底面越寬大,對雪地的壓強將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2)若滑雪板與雪地總接觸面積為0.4米,蘇翊鳴和滑雪板的總質量為72千克,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強為多大?(3)圖甲是他在決賽中的完美飛行軌跡,AB是飛躍跳臺的上升階段,BC是下落階段。請在圖乙中畫出他在飛行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為A點的速度,不計空氣阻力)34.(2024八上·鄞州期中)如圖甲為品牌飲料機,將平底薄壁直圓筒狀的空杯,放在飲料機的水平杯座上接飲料。杯座受到的壓力F隨杯中飲料的高度h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飲料出口的橫截面積,飲料流出的速度,杯高,杯底面積。甲 乙(1)裝滿飲料時,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為多大?(2)若杯底與杯座的接觸面積為,飲料持續流入空杯后關閉開關,杯對杯座的壓強為多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估測【解析】【分析】首先要對相關物理量有個初步的認識,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經過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換算,最后判斷符合要求的是哪一個。【解答】 A、中學生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重力,大約為500N,對地面的壓強,故A正確;B、中學生體重可能為500牛,故B正確;C、中學生爬樓梯的速度可能為40米/分鐘,故C正確;D、兩個雞蛋的質量約為100克,故D錯誤。故答案為:D。2.【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就看它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解答】A、“月羞躲云中”意思是月亮是運動的,因為以云為參照物,月亮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故A正確;B、“輕舟”行駛過程中,船上的乘客隨船一起運動,所以以船上乘客為參照物,“輕舟”是靜止的。故B不正確;C、小船行駛過程中距離青山越來越近,所以以小船為參照物,“青山”迎面而來、“青山相對出”。故C正確;D、“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人們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轉,在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八萬里路,在地球上的人們也在“巡天”,以地軸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以地面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B。3.【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力的作用至少有兩個物體,力是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的;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觸也能產生力的作用。【解答】A、磁鐵吸鐵,同時鐵吸引磁鐵;磁力是在磁鐵和鐵之間產生的,只有磁鐵或鐵不會產生力的作用,即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故A錯誤;B、指南針能夠指示方向,說明指南針受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體,這個施力物體是地球,故B錯誤;C、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要產生力的作用至少有兩個物體,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故C正確;D、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靠墻自然站立的同學,如果對墻壁沒有擠壓作用,則兩者之間就沒有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答案為:C。4.【答案】A【知識點】大氣的分層【解析】【分析】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取一個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解答】由題意可知,乘坐飛機向上爬升時,人通過舷窗觀察“天地分界線”時,以地平線為參照物,飛機是向后傾斜的,因此,所看到的“天地分界線”是自左向右傾斜,故只有A符合題意。故選:A。5.【答案】A【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說明:地球附近的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處于失重狀態的物體不受重力的作用。【解答】空間站處于失重狀態,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用水銀氣壓計測艙內氣體的壓強、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這些實驗無法完成,但能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答案】A【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解析】【分析】(1)在s﹣t圖像中,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根據圖像讀出甲乙同學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即可比較出兩物體的運動速度;(2)由圖像可以看出兩同學在0~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時相遇;(3)在s﹣t圖像中,和時間軸平行的線段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4)根據圖像可知乙同學在在0~10s內行駛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乙同學在在0~10s內的速度。【解答】A、由圖像看出在0~10s內乙通過的路程為100m,甲通過的路程小于100m,根據可知,0﹣10s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得慢,故A錯誤;B、由圖像看出兩同學在15s末相遇,且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確;C、由圖可知,在10~20s內,乙同學的運動圖像是一條時間軸平行的線段,表示乙同學處于靜止狀態,故C正確;D、由圖可知,在0~10s內,乙同學運動的路程s=100m,則乙同學的速度為,故D正確。故答案為:A。7.【答案】A【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觀察各個圖片,然后與各個選項中描述的物理原理比較,而在一致的就是正確選項。【解答】A.甲圖,“拔罐”時,罐被緊緊壓在皮膚上,能說明大氣有壓強;罐內的皮膚向上鼓起,又能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故A正確;B.乙圖,馬德堡半球實驗,選用不同直徑的半球,則半球的受力面積不同,根據F=pS可知,拉開半球時所用的力大小不同,故B錯誤;C.丙圖,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藥物是利用了注射器的活塞對藥液產生的壓強,故C錯誤;D.丁圖,如圖所示的自制氣壓計,根據p內=p大氣+p水可知,瓶內水柱升高說明外界大氣壓強減小,故D錯誤。故選A。8.【答案】B【知識點】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解析】【分析】如圖所示的方法實際是利用了物理學中的虹吸原理,虹吸原理實現的條件有三個:一是管內先裝滿水;二是管的最高點距上容器的水面高度不得高于大氣壓支持的水柱高度;三是出水口比上容器的水面必須低。這樣使得出水口液面受到向下的壓強(大氣壓加水的壓強)大于向上的大氣壓,保證水的流出。【解答】A、根據虹吸原理實現的條件,使用時B端管口必須低于A處水面,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B、圖中所示的方法是利用了虹吸的原理,而不是連通器原理,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使用時先將管道中灌滿水,是為了排出內部的空氣,使水因重力流下時內部形成真空,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兩端的壓力差也越大,因此,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故答案為:B。9.【答案】B【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1)在s﹣t圖象中,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圖象為一正比例函數圖象;(2)對同一種物質,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3)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同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相同深度的液體,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的種類、所處的狀態有關,而與質量、體積大小無關;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解答】A、圖中為s﹣t圖像,表示隨著時間t的增加,路程s不變,說明物體保持靜止,故A錯誤;B、物體的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定值,物體所受重力G與其質量m成正比,故為過原點的直線,故B正確;C、由p=ρgh可知,液體密度一定,液體內部的壓強p與深度h成正比,故C錯誤;D、同一種物質,密度一定,由可知,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成正比,故D錯誤。故答案為:B。10.【答案】D【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在連通器中同種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是相平的;據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讀圖可知,當閥門A和閥門B打開后,左右兩管上端開口,底部連通,構成連通器,因此容器中裝滿水,當閥門A和閥門B打開后,水不流動時,中間容器和左、右管中的水面一樣高,故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11.【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某同學沿桿勻速向上爬升時,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速度和接觸面積無關。(4)細線斷開,拉力消失,重力仍然存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小球將豎直下落。【解答】A、圖甲中人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筷子提米在空中靜止,米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同時米給筷子一個反作用力,則筷子受到米給的摩擦力豎直向下,故B錯誤;C、彈簧測力計測得的是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與運動速度無關,故示數不會改變,故C正確;D、圖丁中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最高點B點時,小球速度為零;此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受重力作用豎直下落,故D錯誤。故答案為:C。12.【答案】B【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壓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容器的重力與液體的重力之和;由圖可知液體的體積關系,根據密度公式可知液體的質量關系,根據G=mg可知容器的總重力關系,從而可知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關系;根據p=ρgh判斷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關系。【解答】 兩容器的質量相等,由圖知,液體的體積關系為V甲>V乙,根據m=ρV可知,液體的質量關系為m甲>m乙,由G=mg可得,兩容器的總重力關系為G甲>G乙,容器對水平桌面上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所以F甲>F乙;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同種液體,且液體深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同,即p甲=p乙,故C正確。故答案為:C。13.【答案】D【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并在接觸面上有一個運動趨勢,此時在接觸面上就會產生一個阻礙物體運動的力,該力就是摩擦力,即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解答】由于用水平力F拉木塊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勻速運動,即若把ABC看做一個整體,即該整體向右運動,故該整體所受的摩擦力是向左的;對于C來說,是由于A的摩擦力導致C向右運動,故A對C的摩擦力是向右的,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C對A的摩擦力是向左的。對于C和B來說,B是在C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運動,故C對B的摩擦力是向右的,同理,B對C的摩擦力是向左的。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14.【答案】C【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液體的壓強;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掌握沸點與氣壓之間的關系,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3)隨著水的蒸發,盆景內水減少,當瓶口剛露出水面時,會有少量空氣進入瓶中,瓶內氣壓增大,瓶子的水會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繼續沒入水中,空氣不再進入,如此反復;(4)流體的壓強跟流速有關,流速越大,壓強越小。【解答】A、甲圖,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了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確;B、乙圖,向外拉活塞,氣壓降低,水的沸點降低,可以使燒瓶內剛停止沸騰的水再次沸騰,故B正確;C、隨著水的蒸發,盆景內水減少,當瓶口剛露出水面時,會有少量空氣進入瓶中,瓶內氣壓增大,瓶子的水會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回到原來的高度,即盆景內的水位保持不變;此后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故C正確;D、因為流速越快,流體的壓強越小,所以進口處煤氣流速大,壓強小于大氣壓,煤氣和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流向燃燒頭,而煤氣不會向空氣中泄漏,故D正確;故答案為:C。15.【答案】A【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在運動;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那么它是靜止的;(2)慣性是一種性質,而不是一種力的作用;(3)運動狀態的改變:①靜止變運動;②運動變靜止;③運動方向改變;④速度大小改變;(4)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分析;(5)根據力和運動的關系分析。【解答】①以球門為參照物,射向球門的球相對于球門越來越近,因此球是運動的,故①正確;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繼續向前飛行是由于足球有慣性,而不是受到慣性作用,故②錯誤;③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軌跡是曲線,即運動方向不斷改變,因此運動狀態不斷發生改變,故③正確;④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不會停止運動,而是以那個時刻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做勻速直線運動,故④錯誤;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因此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⑤正確。那么正確的是①③⑤。故答案為:A。16.【答案】C【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 根據p=ρgh以及ρ甲>ρ乙、h甲>h乙分析解答。【解答】 已知ρ甲>ρ乙、h甲>h乙,根據p=ρgh知p甲>p乙,所以開始時甲圖線在乙圖線的上面,繼續分別倒入高度△h相同的甲、乙液體,因為ρ甲>ρ乙,所以Δp甲>Δp乙,甲的壓強增大得快,所以甲、乙圖像隨著倒入液體高度的增加壓強越來越遠離,故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7.【答案】C【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1)上面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2)當連通器內只有一種液體時,液面總保持相平。據此分析即可。【解答】當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繼續上升,那么燒杯和抽水器上面都是開口的,于是構成連通器;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活塞下面的水會不斷下降,直到與燒杯里面的水面相同為止。故選C。18.【答案】B【知識點】彈力【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生變化、運動方向發生變化。(2)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叫彈力;彈力作用在與形變的物體接觸的物體上;物體的形變越大,彈力越大。【解答】A、壓縮過程中,彈簧變短,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B、彈開過程中,彈簧逐漸恢復原狀,形變程度變小,小球受到的彈力逐漸變小;故B錯誤;C、壓縮過程中小球受到彈力的作用,彈力的方向向右;故C正確;D、整個過程中,開始時,小球向左運動壓縮彈簧,后來小球受彈簧的彈力向右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故D正確。故答案為:B。19.【答案】C【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解析】【分析】求出皮碗的表面積,即受力面積;根據最大物重,可知物體對皮碗的拉力,根據二力平衡得出大氣對皮碗的壓力,利用推導出大氣壓的表達式。【解答】 皮碗的表面積,根據題意可知,最多能掛的物重G等于對皮碗的拉力,而大氣對皮碗的壓力與物體對皮碗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則F=G,所以,大氣壓:。故答案為:C。20.【答案】D【知識點】彈力;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1)彈簧測力計讀數時,多數都是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下使用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2)通過分析B的受力情況和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關系得出B對地面的壓力,根據求出B對地面的壓強。【解答】 (1)物體A由于自身的重力對彈簧測力計施加了一個向右的10N的拉力,因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B也對彈簧測力計施加了一個10N的拉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0N,故AB錯誤;(2)B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這三個力是平衡力,所以,物體B受到的支持力:F支持=GB-F=100N-10N=90N,因支持力和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F壓=F支持=90N,故C錯誤;B對地面的壓強:故D正確。故選:D。21.【答案】運動狀態;相互;運動【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判斷運動還是靜止需要選擇一個參照物,然后來比較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發生變化就是物體相對于該參照物是運動的,否則就是靜止的。【解答】選手奮力劃槳,皮劃艇由靜止迅速前進,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用船槳向后劃水,船槳給水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會給船槳向前的力,使船向前行駛;皮劃艇向前運動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皮劃艇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故皮劃艇是運動的。22.【答案】30;等于【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豎直向上抽出時,根據力的平衡可知,向上的力等于方向向下的力的合力,方向向下的力有重力與摩擦力,根據力的平衡得到摩擦力;豎直向下時,摩擦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再根據力的平衡關系得到所用拉力;物體無論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是靜止都處于平衡狀態,由二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豎直向上抽出物體時,根據力的平衡知:F=G+f=1300N,則摩擦力為f=F-G=130N-50N=80N;豎直向下抽出物體時,有F'=f-G=80N-50N=30N;用F=120N的水平壓力將重為50N的物體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物體豎直方向受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為50N,方向豎直向上;減小對物體的壓力,物體沿著墻壁勻速下滑,仍然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仍然等于物體的重力,即摩擦力大小仍為50N。23.【答案】1000;變大;=【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壓強的變化【解析】【分析】長方體對桌面的壓強等于壓力除以受力面積;用力水平向右緩慢推動物體,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動物體的過程中,長方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受力面積變小;豎直切去陰影部分,剩余部分的高度和圖甲一樣,由壓強p=ρgh進行說明。【解答】 (1)質地均勻的長方體重10N,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力:F=G=10N,它對桌面的壓強:;(2)在推動物體的過程中物體的重力不變,物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當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時,受力面積變小,壓力不變,由可知,物體對桌面的壓強變大;(3)質地均勻的長方體對桌面的壓強為,即柱體對水平面的壓強大小只與柱體的密度和高度有關,如果豎直切除該物體右邊的陰影部分,剩下的部分還是柱體,柱體的密度和高度不變,故p2=p1。24.【答案】(1)等于(2)480【知識點】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壓強的變化【解析】【分析】 (1)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利用液體壓強公式p=ρgh即可判斷;(2)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根據壓強求出倒放時的壓力大小,則可知倒放時水的重力,與原來的重力相減,即為應倒出水的重力,根據G=mg計算質量。【解答】 (1)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相等,所以p1=p2;(2)V=600mL=600×10-6m3這瓶水的質量為:m=ρV=1×103kg/m3×600×10-6m3=0.6kg。這瓶水重為:G=mg=0.6kg×9.8N/kg=5.88N。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則F=G=5.88N。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由得:倒放時水的重力G'=F'=pS=1.68×103Pa×7×10-4m2=1.176N,倒出的水的重力ΔG=G-G'=5.88N-1.176N=4.704N,則由G=mg得:。由m=ρV得。25.【答案】(1)2(2)慣性;200(3)A;C【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根據圖像確定3-5s的運動狀態,根據s=vt計算運動距離;(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答】(1)根據丙圖知,3-5s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v=1.0m/s,木塊移動的距離為s=vt=1m/s×(5-3)s=2m;(2)第5秒末時,突然撤去推力F,由于慣性,木塊仍將移動一段距離;根據3-5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f=F=200N;撤去外力做減速運動,仍然是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不變,此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00N;(3)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從丙圖看出0-1s,處于靜止狀態,3-5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故AC正確,BD錯誤。故答案為:AC。26.【答案】23cm【知識點】壓強的變化;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在ABC中,B點左右側壓強相等,設CDE密封氣體的壓強為p1,大氣壓強為p2,可用p2、H1、H4表示p1,點F左右側的壓強相等,可用p2、H3、H4表示出p1,求出H2【解答】 在ABC中,B點左右側壓強相等,設CDE密封氣體的壓強為p1,大氣壓強為p2,則:p1=p2+ρ水gH1-ρ水gH4,在EFG中,F點左右側的壓強相等,則有p1=p2+ρ油gH2-ρ油gH3,所以p2+ρ水gH1-ρ水gH4=p2+ρ油gH2-ρ油gH3,27.【答案】(1)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彈簧的伸長是有限度的,彈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過它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3)B【知識點】彈力【解析】【分析】 (1)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當鉤碼的個數為0時,彈簧的原長L0=8cm;彈簧的伸長ΔL等于彈簧的長度L減去彈簧的原長L0.鉤碼的個數每增加一個時,彈簧的伸長度就增加2cm,由此可以得出結論;(2)彈簧的伸長是有限度的,不能超過它能夠承受的拉力;(3)甲圖是每根彈簧都承受三個鉤碼的重力,根據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彈簧的長度;而乙圖則是兩根彈簧共同承擔三個鉤碼的重力,即相當于每根彈簧承受1.5個鉤碼的重力,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求出彈簧的長度L=L0+ΔL。【解答】 (1)當鉤碼的個數為0時,彈簧的原長L0=8cm;掛1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1=L-L0=10cm-8cm=2cm;掛2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2=L-L0=12cm-8cm=4cm;掛3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3=L-L0=14cm-8cm=6cm;掛4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4=L-L0=16cm-8cm=8cm;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彈簧下的鉤碼不能不斷增加,原因是彈簧的伸長是有限度的,彈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過它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3)甲圖:因為L1、L2都承擔三個鉤碼的重力,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可以知道,當掛3個鉤碼時,彈簧的長度為14cm,所以L1、L2都為14cm;乙圖:由于L1、L2一起承擔三個鉤碼的重力,即相當于每根彈簧承受1.5個鉤碼的重力。根據彈簧的伸長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以及表中的數據可知,掛1個鉤碼時,彈簧伸長ΔL1=L-L0=10cm-8cm=2cm;那么,掛1.5個鉤碼時,彈簧的長度L1=L2=L0+ΔL=8cm+1.5×2cm=11cm;所以L1、L2都為11cm。故答案為:B。28.【答案】(1)初速度(2)改變(3)左【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解析】【分析】(1)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小車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到達水平面時,小車速度相同;(2)分析圖示情景即可得出結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原來運動的物體保持運動,原來靜止的保持靜止,據此分析回答。【解答】(1)根據控制變量法,為保證摩擦力對小車運動距離的影響,小車應從斜面同一高度上由靜止滑下,使其到達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等,這是控制變量法的應用。(2)由圖可知,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小車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遠,這說明小車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由此可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3)木塊與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向右減速運動時,下端受摩擦力隨車減速,由于慣性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使得木塊向右傾倒;當小車向左加速運動時,下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由于慣性,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使得木塊向右傾倒。29.【答案】(1)將注射器內的空氣排盡(2)拉動活塞時活塞和筒壁間有摩擦(3)90000【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解析】【分析】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膜堵住折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避免空氣進入對實驗的影響;(4)彈出測力計的示數等于大氣壓對活塞的作用力加針筒對活塞的摩擦力,這樣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除以活塞的截面積計算大氣壓強,測得結果比實際值偏大;(5)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移動時,F拉1=F大氣+f摩擦,當從燒杯中向外緩慢抽水,活塞又開始移動時,F拉2=F大氣-f摩擦,可求出大氣壓。【解答】 (1)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膜堵住折射器的小孔,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4)彈出測力計的示數F=F大氣+f摩擦,大氣壓,故因為活塞受到針筒的摩擦力,使得測量結果偏大;(5)當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移動時,F拉1=F大氣+f摩擦,當從燒杯中向外緩慢抽水,活塞又開始移動時,F拉2=F大氣-f摩擦,所以活塞的截面積,大氣壓強為;30.【答案】【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解析】【分析】物塊A豎立在光滑的小車上不受摩擦力,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根據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作圖。【解答】物塊A放在小車上做勻速直線運動,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物塊A與小車間沒有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所以不受到摩擦力。由此作圖如圖所示:31.【答案】【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重力的用點在物體的重心,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彈力)的方向垂直接觸面指向受力的物體;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解答】物體一定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沖上粗糙斜面時會受到斜面對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斜面對它的支持力F(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力的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上,其受力示意圖如下圖所示:。32.【答案】(1)月球車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G地= mg=120kg×10N/ kg=1200N,月球車被送到月球上時的重力: G月=G地=×1200N=200N;(2)若航天員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表面時月球對它的引力大約是2N,則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受到的重力: G地' =6G月' =6×2N=12N,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3)激光由地面到平面鏡的時間:則航天員能接受到反射回來的激光的時間為:t' =2t=2×1.28s=2.56s【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 (1)知道月球車的質量,根據G=mg求出其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在地球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在月球上時重力的6倍,據此求出月球車被送到月球上時的重力;(2)若航天員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表面時月球對它的引力大約是2N,根據“在地球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在月球上時重力的6倍”求出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受到的重力,利用G=mg求出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3)利用可求出激光從空間站到地面的時間,便可求出航天員能接收到反射回來的激光的時間。33.【答案】(1)變小(2)F千克 牛/千克=720牛 1800(3)【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 (1)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在壓力一定時,可以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2)利用G=mg計算出蘇翊鳴和滑雪板的總重力;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力F=G,利用計算出對雪地的壓強;(3)他在飛行過程中,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速度減小;下落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大,速度增大;據此可知他在飛行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解答】 (1)壓強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所以滑雪板底面越寬大,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由于受力面積越大,所以 滑雪板對雪地的壓強越小;(2)蘇翊鳴和滑雪板的總重力:G=mg=72kg×10N/kg=720N;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力F=G=720N;對雪地的壓強:;(3)他在飛行過程中,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速度減小;下落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大,速度增大;所以他在整個過程中的速度先變小,當上升到最高點B時,速度最小,接著下落過程速度變大;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如圖所示:。34.【答案】(1)由圖乙可知:空杯對杯座的壓力為裝滿飲料時,杯對杯座的壓力為所以,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為(2) 飲料質量飲料體積為:飲料密度為:飲料流入杯中質量為:此時,飲料對杯底的壓力F2=m1g=0.24kg×10N/ kg=2.4N杯對杯座的壓強為:【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圖像讀出h=0cm時杯座受到的壓力,即為空杯對杯座的壓力,再讀出h=10cm即杯子裝滿飲料時杯對杯座的壓力,兩者的差值即為裝滿飲料時杯底受到飲料的重力即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2)根據 求出飲料對杯底的壓強,利用p=ρ液gh求出飲料的密度,知道飲料流出的速度和飲料出口的橫截面積可求飲料持續流入空杯5s后杯子內飲料的體積,利用m=ρV求出杯子內飲料的質量,杯對杯座的壓力等于空杯的重力加上飲料的重力,利用 求出杯對杯座的壓強。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四校(鄞州實驗、曙光、海三外、東錢湖)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卷(1-3.1)(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四校(鄞州實驗、曙光、海三外、東錢湖)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卷(1-3.1)(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