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西園中學中考三模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西園中學中考三模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九年級化學
中考全部內容
注意事項:
1.化學試卷共兩大題17小題,滿分40分?;瘜W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
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
3.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
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a-40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
1. 某市公園舉辦了一系列的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下列過程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璀璨奪目的打鐵花表演 B. 精彩絢爛的燈光秀
C. 震撼人心的無人機表演 D. 婉轉悠揚的音樂
2. 樹立環保意識,踐行環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
A. 用燃燒的方法處理塑料垃圾
B 提倡“新能源汽車”逐步取代“傳統燃油車”
C. 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提高農作物產量
D. 為切斷傳染病的傳播,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研制了鍶原子光晶格鐘,該鐘72億年僅偏差1秒。鍶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鍶原子核內有38個電子 B. 鍶原子的質量為
C. 鍶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D. “”只能表示鍶元素
4. 規范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加入鋅粒 B. 稀釋濃硫酸
C. 點燃酒精燈 D. 蒸發食鹽水
5. 菠蘿含丁酸乙酯等物質而具有果香味。下列有關丁酸乙酯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含有1個氧分子
B.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 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 聞到果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6. 某品牌純牛奶營養成分表如圖所示,根據圖文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營養成分表
項目 每100g NRV%
能量 3%
蛋白質 3.2g 5%
脂肪 3.8g 6%
碳水化合物 2%
鈉 4%
鈣 12%
A. 牛奶富含蛋白質
B. 牛奶中的“鈣”是指元素
C. 牛奶儲存一段時間后味道變酸,變大
D. 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7. 正確合理的實驗設計,可以快速準確地達到實驗目的。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足量稀鹽酸
B 除去銀粉中的少量鋅粉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在足量的氧氣中點燃
D 檢驗某物質中是否含有 加入足量稀鹽酸,觀察是否產生氣泡
A. A B. B C. C D. D
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分離出來的單層石墨片,在室溫下可以單獨穩定存在,具有優異的導電、導熱性能。石墨烯有廣泛的用途,給石墨烯“打上”許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單層納米孔二維薄膜,可淡化海水,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圖1。我國科學家利用石墨烯為催化劑,促進甲烷轉化成甲醇和甲醛,主要原理如圖2。
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醇和甲醛都屬于氧化物
B. 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許和通過
C. 石墨烯和石墨的化學性質都比較穩定
D. 在一定條件下石墨烯可還原氧化銅
9. 下列關于圖2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后石墨烯的質量不變
B. 保持甲烷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C.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
D. 化學反應經歷了原子的重新組合
10. 興趣小組設計的電解水實驗創新裝置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正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并產生黃色火焰
B. 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 通過實驗能得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 若將鎳絲電極換為石墨電極可能會造成正、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小于
11. 根據下列實驗事實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 實驗事實 結論
A 分別向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和稀硫酸中加入相同的鋁片,前者反應速率更快 比更能促進鋁與酸反應
B 水結冰后總體積變大 溫度越低,水分子的體積越大
C 稱量銅絲加熱前后的質量,加熱后質量增大了 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D 向燃著的柴火上澆水,柴火火焰熄滅 水能降低柴火的著火點
A. A B. B C. C D. D
12. 20℃和60℃時的溶解度分別為和,下圖為對進行的溶解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①中未溶解的氯化鉀質量為
B. ②中溶液是60℃時的不飽和溶液
C ③燒杯中會析出氯化鉀晶體
D. 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②=③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13. “航天新征程,十九問蒼穹”。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來中國“90后”訪客。興趣小組同學對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進行了調研,并進行了一系列項目式探究。
活動一:了解新型材料在航天科技中的應用
(1)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聚氨酯橡膠是________(選填“合成”或“金屬”)材料。
(2)鈦鋁合金是制造高推重比航空發動機的極具潛力的高溫結構材料,該合金可能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寫1條即可)。
活動二:了解能源在航天科技中的應用
推進劑是決定火箭動力的關鍵因素,下表羅列了常見的三種液體火箭推進劑的特點:[比沖指單位質量的推進劑所能帶來的沖量(動量的改變)]
液體推進劑種類 特點
液氧煤油 成本低、比沖較低、易積碳結焦等
液氧液氫 成本高、比沖非常高、綠色環保、不易儲存等
液氧甲烷 成本低、比沖較高、積碳不結焦、綠色環保、易制取等
(3)使用上述三種液體推進劑的過程中,作助燃劑的是________。
(4)部分運載火箭裝載的推進劑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接觸即可發生反應:,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將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反應的過程中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從“燃燒的條件”分析,你對燃燒的新認識是________。
14. 下圖是初中化學實驗中常見儀器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圖1中標號①的儀器名稱: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干燥的氧氣,應在圖1中選擇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_(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某同學利用圖2裝置,通過排水法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請將集氣瓶中導管補畫完整__________。實驗后,若俯視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為,則實際收集到的氧氣體積________(選填“>”“=”或“<”)。
15. 開展“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的跨學科實踐活動時,興趣小組利用海水提取金屬鎂,其簡易流程如圖。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實驗室進行操作I時,所用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________。
(3)“酸溶”中使用的酸是________,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4)反應③中涉及的能量轉化方式為電能轉化為________能。
16. 某清潔公司員工疏通廚房下水管道時,將整瓶管道疏通劑倒入,導致下水道防臭彎頭“燒穿”,出現漏水事故。為此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們對家中某品牌管道疏通劑是否有效、使用和保存方法及優化措施等方面展開了項目式的實踐性探究。
任務一:探究管道疏通劑是否有效
查閱資料】
I.某品牌管道疏通劑是粉末狀顆粒,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鋁粒、表面活性劑、緩蝕劑等。
II.與鋁粉混合遇水后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氣體并放出大量的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該品牌管道疏通劑能除去油污是因為其中含有________。
【模擬實驗】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傾斜裝置,使試管中的水倒入錐形瓶中 產生泡沫,氣球逐漸變大,液體略顯深綠色 有氣體生成
②觸摸錐形瓶外壁,靜置后過濾 錐形瓶外壁發熱,肉沫、菜葉溶解 管道疏通劑有效
(2)疏通劑中加入少量鋁粉的原因是________。
任務二:探究管道疏通劑的使用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在室溫20℃時,取管道疏通劑于燒杯中,倒人水,用數顯溫度計測量溶液溫度 時,測得溶液溫度為56.4℃,時,測得溶液溫度為70.6℃,燒杯內迅速噴涌出泡沫
(3)使用疏通劑時應選用________(選填“溫水”或“開水”)。
(4)使用時還要注意________(寫1條即可)。
任務三:探究管道疏通劑的保存
(5)未用完的管道疏通劑應該密封保存,否則會變質,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任務四:探究管道疏通劑的優化
【調查咨詢】同學們實驗選用的某品牌管道疏通劑是第二代產品,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三代管道疏通劑成分如圖:
已知:過碳酸鈉具有強氧化性,其化學式為,遇水生成和。
(6)過氧化氫在堿性條件下快速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第三代疏通劑的優點有________。
17. 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實驗測定某石灰石中的質量分數(假定其他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將該石灰石樣品加入過量的稀鹽酸中,測量剩余物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
(1)該石灰石中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觀察到溶液中無氣泡產生時,說明鹽酸已過量
B. 反應過程中揮發會導致測定的質量分數偏大
C. 反應后殘留在裝置內會導致測定的質量分數偏大
D. 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只有九年級化學
中考全部內容
注意事項:
1.化學試卷共兩大題17小題,滿分40分。化學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
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
3.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
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a-40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
1. 某市公園舉辦了一系列的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下列過程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璀璨奪目的打鐵花表演 B. 精彩絢爛的燈光秀
C. 震撼人心的無人機表演 D. 婉轉悠揚的音樂
【答案】A
【解析】
【詳解】A、璀璨奪目的打鐵花,其中的燃燒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B、精彩絢爛的燈光秀,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震撼人心的無人機表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婉轉悠揚的音樂,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A。
2. 樹立環保意識,踐行環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
A. 用燃燒的方法處理塑料垃圾
B. 提倡“新能源汽車”逐步取代“傳統燃油車”
C. 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提高農作物產量
D. 為切斷傳染病的傳播,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用燃燒的方法處理塑料垃圾,會造成空氣污染,故A錯誤;
B、提倡“新能源汽車”逐步取代“傳統燃油車”,能顯著減少尾氣排放,降低空氣污染,故B正確;
C、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雖然可能在短期內提高農作物產量,但長期來看,這種做法會導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故C錯誤;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僅浪費資源,還會產生大量垃圾,對環境造成污染,故D錯誤。
故選B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研制了鍶原子光晶格鐘,該鐘72億年僅偏差1秒。鍶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鍶原子核內有38個電子 B. 鍶原子的質量為
C. 鍶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D. “”只能表示鍶元素
【答案】C
【解析】
【詳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8;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鍶原子核外有38個電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寫,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化學元素漢字名稱的偏旁可辨別元素的種類,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金”字旁;可知鍶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D、元素符號表示意義:表示這種元素、表示這種元素的1個原子,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元素符號表示這種物質,表示鍶元素、1個鍶原子、鍶這種物質,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4. 規范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加入鋅粒 B. 稀釋濃硫酸
C. 點燃酒精燈 D. 蒸發食鹽水
【答案】D
【解析】
【詳解】A、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如鋅粒)時,應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鋅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使鋅粒緩緩滑到試管底部,圖中直接將鋅粒投入直立的試管中,可能會打破試管底部,錯誤;
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因為水的密度較小,水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能使水沸騰,容易造成酸液飛濺,錯誤;
C、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 “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錯誤;
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正確。
故選D。
5. 菠蘿含丁酸乙酯等物質而具有果香味。下列有關丁酸乙酯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含有1個氧分子
B.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 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 聞到果香味說明分子不斷運動
【答案】A
【解析】
【詳解】A、丁酸乙酯是由丁酸乙酯分子構成的,一個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而不是含有1個氧分子,氧分子是氧氣的構成微粒,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從丁酸乙酯的化學式可以看出,它是由碳(C)、氫(H)、氧(O)三種元素組成的,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丁酸乙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12×6):(1×12):(16×2)=72:12:32,可見碳元素所占的質量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能聞到果香味,是因為丁酸乙酯分子在不斷運動,擴散到空氣中,使人聞到香味,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 某品牌純牛奶營養成分表如圖所示,根據圖文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營養成分表
項目 每100g NRV%
能量 3%
蛋白質 3.2g 5%
脂肪 3.8g 6%
碳水化合物 2%
鈉 4%
鈣 12%
A. 牛奶富含蛋白質
B. 牛奶中的“鈣”是指元素
C. 牛奶儲存一段時間后味道變酸,變大
D. 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牛奶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等,選項正確;
B、牛奶中的“鈣”是指元素,而不是單質或原子等,選項正確;
C、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強,牛奶儲存一段時間后味道變酸,變小,選項錯誤;
D、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類)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選項正確;
故選C。
7. 正確合理的實驗設計,可以快速準確地達到實驗目的。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足量稀鹽酸
B 除去銀粉中的少量鋅粉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在足量的氧氣中點燃
D 檢驗某物質中是否含有 加入足量稀鹽酸,觀察是否產生氣泡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加入足量稀鹽酸,稀鹽酸不僅會與Na2CO3反應生成NaCl、H2O、CO2,還會與NaOH反應生成NaCl、H2O。這樣不但除去了雜質Na2CO3,也把原物質NaOH除去了,不符合除雜原則,選項實驗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題意;
B、鋅粉能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而銀粉不與稀鹽酸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可得到銀粉,再經過洗滌、干燥能得到純凈的銀粉,該方案能除去銀粉中的少量鋅粉,選項實驗方案合理,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較少,在足量氧氣中點燃時,無法保證一氧化碳能被點燃。因為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大量二氧化碳存在時,一氧化碳很難被點燃,而且引入了新的雜質氧氣,不符合除雜原則,選項實驗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題意;
D、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能夠產生氣泡,不一定含碳酸根,也有可能是活潑金屬,選項實驗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分離出來的單層石墨片,在室溫下可以單獨穩定存在,具有優異的導電、導熱性能。石墨烯有廣泛的用途,給石墨烯“打上”許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單層納米孔二維薄膜,可淡化海水,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圖1。我國科學家利用石墨烯為催化劑,促進甲烷轉化成甲醇和甲醛,主要原理如圖2。
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醇和甲醛都屬于氧化物
B. 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許和通過
C. 石墨烯和石墨的化學性質都比較穩定
D. 在一定條件下石墨烯可還原氧化銅
9. 下列關于圖2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后石墨烯的質量不變
B. 保持甲烷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C.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均不變
D. 化學反應經歷了原子的重新組合
【答案】8. D 9. B
【解析】
【8題詳解】
A、甲醇和甲醛都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
B、由圖可知,石墨烯海水淡化膜不允許鈉離子、氯離子通過,故錯誤;
C、石墨烯和石墨屬于碳的單質,常溫下化學性質都比較穩定,故錯誤;
D、石墨烯是碳單質,具有還原性,可還原氧化銅,故正確。
故選D。
【9題詳解】
A、石墨烯該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故正確;
B、甲烷由甲烷分子構成,保持甲烷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故錯誤;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故正確;
D、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組合,故正確。
故選B。
10. 興趣小組設計的電解水實驗創新裝置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正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并產生黃色火焰
B. 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 通過實驗能得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 若將鎳絲電極換為石墨電極可能會造成正、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小于
【答案】D
【解析】
【詳解】A、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氧氣不具有可燃性,不燃燒,選項錯誤;
B、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不使帶火星木條復燃,選項錯誤;
C、通電分解水產生氧氣和氫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化學變化中元素的種類不變,因此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選項錯誤;
D、石墨是碳單質,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遠大于氧氣,若將純鎳絲電極換成石墨電極,可能會導致正、負極氣體體積比小于1:2,選項正確;
故選D。
11. 根據下列實驗事實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 實驗事實 結論
A 分別向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和稀硫酸中加入相同的鋁片,前者反應速率更快 比更能促進鋁與酸反應
B 水結冰后總體積變大 溫度越低,水分子的體積越大
C 稱量銅絲加熱前后的質量,加熱后質量增大了 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D 向燃著的柴火上澆水,柴火火焰熄滅 水能降低柴火的著火點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詳解】A、在濃度相同的情況下,鹽酸與鋁反應更快,說明比更能加快反應速率,故選項說法正確;
B、水結冰后總體積變大,是因為溫度降低,水分子之間間隔變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C、將銅絲加熱前后分別用電子天平稱量其質量,加熱后質量增大了,是因為空氣中的氧氣參加了反應,該反應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說法錯誤;
D、向燃著木材上澆水,木材熄滅,是因為水汽化吸熱,使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12. 20℃和60℃時的溶解度分別為和,下圖為對進行的溶解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①中未溶解的氯化鉀質量為
B. ②中溶液是60℃時的不飽和溶液
C. ③燒杯中會析出氯化鉀晶體
D. 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②=③
【答案】C
【解析】
【詳解】A、60℃時的溶解度分別為,在60℃時,10g水中加入5.0g氯化鉀,只能溶解4.55g,則①中未溶解的氯化鉀質量為5.0g-4.55g=0.45g,選項正確;
B、60℃時,2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鉀質量為4.55g×2=9.1g,則②中溶液是60℃時的不飽和溶液,選項正確;
C、20℃時的溶解度分別為,則20g水最多溶解氯化鉀,③燒杯中不會析出晶體,選項錯誤;
D、②和③中溶質、溶劑質量形同,溶質質量分數相等,選項正確;
故選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13. “航天新征程,十九問蒼穹”。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來中國“90后”訪客。興趣小組同學對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進行了調研,并進行了一系列項目式探究。
活動一:了解新型材料在航天科技中的應用
(1)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的聚氨酯橡膠是________(選填“合成”或“金屬”)材料。
(2)鈦鋁合金是制造高推重比航空發動機的極具潛力的高溫結構材料,該合金可能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寫1條即可)。
活動二:了解能源在航天科技中的應用
推進劑是決定火箭動力的關鍵因素,下表羅列了常見的三種液體火箭推進劑的特點:[比沖指單位質量的推進劑所能帶來的沖量(動量的改變)]
液體推進劑種類 特點
液氧煤油 成本低、比沖較低、易積碳結焦等
液氧液氫 成本高、比沖非常高、綠色環保、不易儲存等
液氧甲烷 成本低、比沖較高、積碳不結焦、綠色環保、易制取等
(3)使用上述三種液體推進劑的過程中,作助燃劑的是________。
(4)部分運載火箭裝載的推進劑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接觸即可發生反應:,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將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反應的過程中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從“燃燒的條件”分析,你對燃燒的新認識是________。
【答案】(1)合成 (2)耐高溫(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液氧 (4) ①. 放出 ②.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解析】
【小問1詳解】
合成材料是人為地把不同物質經化學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如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金屬材料是指金屬元素或以金屬元素為主構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的聚氨酯橡膠是合成材料。不屬于金屬材料;
【小問2詳解】
航空發動機在工作時會產生高溫,需要材料能耐高溫;同時作為結構材料,需要有較大的強度等性能;鈦鋁合金作為制造高推重比航空發動機的高溫結構材料,該合金可能具有的特性是耐高溫(或強度大等);
【小問3詳解】
氧氣具有助燃性,在這三種液體推進劑(液氧煤油、液氧液氫、液氧甲烷)使用過程中,作助燃劑的是液氧;
【小問4詳解】
由 “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接觸即可發生反應,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將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 可知,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反應的過程中放出熱量;通常我們認為燃燒需要氧氣參與,但從該反應可知,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只要滿足燃燒的三個條件(可燃物、與助燃物接觸、達到著火點),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也能發生燃燒現象,所以對燃燒的新認識是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14. 下圖是初中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儀器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圖1中標號①的儀器名稱: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干燥的氧氣,應在圖1中選擇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_(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某同學利用圖2裝置,通過排水法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請將集氣瓶中導管補畫完整__________。實驗后,若俯視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為,則實際收集到的氧氣體積________(選填“>”“=”或“<”)。
【答案】(1)試管 (2) ①. AE ②.
(3) ①. ②. <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為試管;
【小問2詳解】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干燥的氧氣,該反應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可選擇A,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較排水法干燥,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則收集裝置可選擇E向上排空氣法;故應在圖1中選擇的裝置組合是AE;
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某同學利用圖2裝置,通過排水法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的密度比水小,則氧氣應該從短管通入,水從長管排入量筒中,排入量筒中水的體積即為收集氧氣的體積,則將集氣瓶中導管補畫完整為;
實驗后,若俯視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為,俯視讀數比實際水的體積偏大,則實際收集到的氧氣體積<。
15. 開展“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的跨學科實踐活動時,興趣小組利用海水提取金屬鎂,其簡易流程如圖。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實驗室進行操作I時,所用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________。
(3)“酸溶”中使用的酸是________,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4)反應③中涉及的能量轉化方式為電能轉化為________能。
【答案】(1)
(2)玻璃棒 (3) ①. 鹽酸 ②. 復分解反應
(4)化學
【解析】
【小問1詳解】
反應①為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為:;
【小問2詳解】
操作I為過濾,過濾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小問3詳解】
根據氫氧化鎂與酸反應生成氯化鎂,說明該酸為鹽酸,鹽酸與氫氧化鎂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反應符合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小問4詳解】
反應③中通電過程將電能轉化成了化學能。
16. 某清潔公司員工疏通廚房下水管道時,將整瓶管道疏通劑倒入,導致下水道防臭彎頭“燒穿”,出現漏水事故。為此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們對家中某品牌管道疏通劑是否有效、使用和保存方法及優化措施等方面展開了項目式的實踐性探究。
任務一:探究管道疏通劑是否有效
【查閱資料】
I.某品牌管道疏通劑是粉末狀顆粒,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鋁粒、表面活性劑、緩蝕劑等。
II.與鋁粉混合遇水后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氣體并放出大量的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該品牌管道疏通劑能除去油污是因為其中含有________。
【模擬實驗】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傾斜裝置,使試管中的水倒入錐形瓶中 產生泡沫,氣球逐漸變大,液體略顯深綠色 有氣體生成
②觸摸錐形瓶外壁,靜置后過濾 錐形瓶外壁發熱,肉沫、菜葉溶解 管道疏通劑有效
(2)疏通劑中加入少量鋁粉的原因是________。
任務二:探究管道疏通劑的使用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在室溫20℃時,取管道疏通劑于燒杯中,倒人水,用數顯溫度計測量溶液溫度 時,測得溶液溫度為56.4℃,時,測得溶液溫度為70.6℃,燒杯內迅速噴涌出泡沫
(3)使用疏通劑時應選用________(選填“溫水”或“開水”)。
(4)使用時還要注意________(寫1條即可)。
任務三:探究管道疏通劑的保存
(5)未用完的管道疏通劑應該密封保存,否則會變質,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任務四:探究管道疏通劑的優化
【調查咨詢】同學們實驗選用的某品牌管道疏通劑是第二代產品,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三代管道疏通劑成分如圖:
已知:過碳酸鈉具有強氧化性,其化學式為,遇水生成和。
(6)過氧化氫在堿性條件下快速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第三代疏通劑的優點有________。
【答案】(1)氫氧化鈉
(2)與氫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氣
(3)溫水 (4)不能和皮膚接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
(6) ①. ②. 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更安全
【解析】
【小問1詳解】
氫氧化鈉呈堿性,可以與油脂反應,能用于去除油污;故該品牌管道疏通劑能除去油污因為其中含有氫氧化鈉;
【小問2詳解】
鋁粉與氫氧化鈉、水反應生成氫氣,增加管道內的氣壓,利于疏通管道;
【小問3詳解】
50 s時,測得溶液溫度為56.4℃,106 s時. 測得溶液溫度為70.6℃,燒杯內迅速噴涌出泡沫,說明該反應過程放熱,故使用疏通劑時應選用溫水,防止反應時溫度過高,燒壞管道;
【小問4詳解】
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故不能和皮膚接觸;用過程中會產生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故應遠離火源;
【小問5詳解】
未用完的疏通劑應該密封保存,否則會變質,原因是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小問6詳解】
過氧化氫在堿性條件下快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第三代疏通劑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更安全。
17. 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實驗測定某石灰石中的質量分數(假定其他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將該石灰石樣品加入過量的稀鹽酸中,測量剩余物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
(1)該石灰石中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觀察到溶液中無氣泡產生時,說明鹽酸已過量
B. 反應過程中揮發會導致測定的質量分數偏大
C. 反應后殘留在裝置內會導致測定的質量分數偏大
D. 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只有
【答案】(1)解:生成的質量。
設該石灰石樣品中的質量分數為x。
答:該石灰石中的質量分數為80%。 (2)B
【解析】
【小問1詳解】
見答案;
【小問2詳解】
A、觀察到溶液中無氣泡產生時,可能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選項錯誤;
B、反應過程中揮發會導致測得的剩余物質質量偏低,二氧化碳含量偏高,則測定的質量分數偏大,選項正確;
C、反應后殘留在裝置內會導致測得的剩余物質質量偏高,二氧化碳含量偏低,則測定的質量分數偏小,選項錯誤;
D、由于加入鹽酸過量,所以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含有氯化鈣和氯化氫,選項錯誤;
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兴山县| 定州市| 廊坊市| 霞浦县| 广灵县| 常宁市| 晴隆县| 镇坪县| 郁南县| 化州市| 高青县| 多伦县| 乌恰县| 涟源市| 鄂尔多斯市| 乡宁县| 永平县| 嫩江县| 六枝特区| 怀集县| 冀州市| 介休市| 南雄市| 湟中县| 清徐县| 潍坊市| 儋州市| 元阳县| 通州区| 陵川县| 固阳县| 凤庆县| 林周县| 贞丰县| 长葛市| 桓仁| 宿州市| 六枝特区| 扬州市|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