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高考地理模擬試題(二)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A.①②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B.②③目要求的。C.③④2024年署期,某高中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D.②④來到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和田縣開展研學實2.關于阿以旺的布局和建造,正確的是(踐活動。他們參觀了當地獨具特色的傳統民居—阿A.庭院種植哈密瓜用于遮陰以旺(見圖1)。阿以旺在維吾爾語中意為“明亮的B.屋頂坡度較大以適應環境處所”,是一種融合了高地基、厚墻體、天窗等多種C.墻體就地取材以石塊建造設計元素的建筑形式,體現了維吾爾族人民對自然D.冬居室不開窗以利于保暖環境的適應和生活智慧。阿以旺民居通常分為兩室:圖2示意京津冀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夏室較通透,帶天窗;冬室相對封閉,不開窗。據的人口、經濟和土地城市化子系統發展水平指數(每此完成1~2題。項指數的范圍均為0-1,指數越大說明發展水平越高)的變化情況。據此完成3~4題。30r指數■人口城市化子系統院北京天津石家莊上海南京州阿以旺圖2圖13.相較于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1.阿以旺頂部有一個高于其四周屋頂的蓋。其主①輻射效應明顯要目的是()②人口數量較少①防御盜賊③發展質量較高②抵御風沙④資源高度集中③散熱采光A.①②④通風防潮B.①③C.②④B.光熱資源D.③④C.勞動力4、京津冀城市群當前最應當采取的指施是(D.交通條件A.擴大城市群空間范圍7.推測未來糧食生產重心遷移方向為(B、加強與長三角的聯系A.向東遷移C、優化產業布局和轉移B.向南遷移C.放開戶籍管理的限制C.向西遷移禮食生產重心是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能夠綜合D.向北遷移反映糧食生產在空間上分布均衡程度和集中趨勢的一荷蘭鹿特丹位于萊菌河三角洲河口。近年來,為個點。糧食生產重心的變化能夠直觀地展現一個地區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鹿特丹市出現了一或國家糧食生產空間格局的演變情況。河南省是糧食系列創新設計,比如,漂浮小區、城市蓄水設施、可生產大省,糧食生產重心持續遷移變化。隨著《河南吸水綠色屋頂等。綠色屋頂是在樓房建筑物屋頂鋪設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2008一2020年)》的實草坪,并種植果樹、灌木和蔬萊等,打造屋頂花園。施,河南省糧食生產重心的遷移進入新階段。圖3示花園還安裝了特殊的裝置“雨信”一雨水緩沖水意2001一2020年河南省糧食生產重心遷移路徑。據此箱,收集未被截留的雨水,并能根據預測的天氣情況完成5~7題。智能調配儲水。據此完成8~10題。8.推測全球氣候變化對荷蘭帶來的影響(許高市①地質災害多發②水患威脅加大③颶風登陸頻發④極端干旱天氣增多A.①②B.②③00年杵晶市。禁★生產重心C.②④一行政區刻界線5年D.①④暴01252約500m45EE10w龍9.屋頂花園對該市水循環的影響主要體現圖3在()5.河南省糧食生產重心遷移的突出特點是(A.增加地表下滲A.糧食生產重心遷移速度的總趨勢是先慢后快B.城市降水量減少B.糧食生產重心遷移速度的總趨勢是越來越慢C.增加地表徑流C.鄢陵縣糧食總產量2005年達到歷史最高值D.蒸發和蒸騰加強D.河南省糧食生產重心一直朝東南方向遷移10.“雨信”的設置()6.2000一2010年河南省糧食生產重心遷移的主要A.需與氣象監測系統相連影響因素是()B.使用頻率將會越來越低A.水資源C.增大城市排水設施壓力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漢1,B【解析)網以旺主要分帝于新攝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城鎮相農村。當地氣候干旱少雨,風沙大,日照時間長。由于當地風沙較大,阿以旺頂部7.B【解析】隨著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加蓋高于其四周屋頂的結構可以有效阻擋風沙進人劃的持續推進,河南的農業基礎設施將會進一步改善。室內,保護居住環境。阿以旺頂部加蓋后,設置天河南南部地區由于水資源豐富,糧食生產潛力會得到窗,既能滿足采光需求,又能起到散熱的作用,故進一步挖掘,促使糧食生產重心向南遷移,故選B項。選B項。8.C【解析】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增多,2.D【解析】阿以旺的冬居室為了保暖,一般不發生海水倒灌、風暴潮、洪水沖擊等水患威脅的概率在四周設置窗戶,只在房頂設小窗,故選D項。增加,極端干旱天氣出現的次數也會增加,故選C項。3.B【解析】讀圖可知,長三角城市群不同城9.D【解析】屋頂花園能夠滯留雨水,并用雨市之間經濟城市化子系統指數相差較少,且主要經水澆灌果樹、蔬菜、花草等,可以促進水分蒸發和濟城市子系統發展水平指數均保持增長;而京津冀植物蒸騰,D項正確。截留并利用雨水,能減少地城市群土地和人口城市化子系統發展水平指數與長表徑流,從而減少下滲;綠色屋頂不會影響當地的三角城市群的類似,但北京以外城市經濟城市化子降水量。系統發展水平指數增長較慢。因此,長三角城市群10.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雨信”只有與在上海市輻射帶動下實現高質量發展,①③正確,氣象監測系統相連,才能精準地在大雨將至時自動排故選B項。水騰出空間以儲水,在降水少時自動向周邊提供灌溉4.C【解析】京津冀城市群當前的突出問題在于水源,A正確。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增多,北京市輻射帶動作用不明顯,天津、石家莊的經濟發·水旱災害多發,使用“雨信”裝置的住戶會越來越展動力不足。因此,當前京津冀城市群最應當采取的多。截留并使用雨水,能減輕城市排水設施的壓力,措施是優化產業布局和轉移,故選C項。不能完全解決城市生態問題。5.B【解析】由圖可知,糧食生產重心變化的時11.B【解析】海面潛熱通量與下墊面海面蒸發量間間隔相等,間隔的距離越大,遷移的速度越快。河有關,蒸發量與海面溫度和海域面積有關。題干中限南省糧食生產重心遷移大概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定了單位面積,故海面潛熱通量與海面溫度有關。同(2001一2010年),總的遷移速度較快;第二階段時,大氣輸送的潛熱與海氣間溫差大小相關,溫差越(2010一2020年),總的遷移速度較慢。糧食生產重心大,輸送熱量越多。故選B項。總的遷移速度越來越慢。A項錯誤,B項正確。由圖12.B【解析】讀圖可知,P1與P相比,P1的潛可知,2005年,河南省糧食生產重心在鄢陵縣,并不熱通量增加;P2與P1相比,P2的潛熱通量增加:P3代表鄢陵縣的糧食總產量最高,C項錯誤。河南省糧與P2相比,P3的潛熱通量減少。潛熱通量越大,海面食生產重心先向東南方向遷移轉而向東北方向遷移,溫度越高,海氣溫差越大,越易發育氣旋,故P~P3D項錯誤。時段,熱帶氣旋生成情況為“先增多后減少”。故選6.A【解析】2001一2010年,豫北等傳統糧食主B項產區水資源緊缺,糧食產量增長緩慢,而信陽、駐馬13.D【解析】圖示海域熱帶氣旋增多時,沿岸地店等豫南傳統糧食生產區水資源豐富,加上豫南水稻區將面臨氣旋移動登陸的風險。熱帶氣旋登陸時會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糧食產量增長迅速,驅動全省糧來狂風暴雨、風暴潮及沿海低地洪澇災害等問題。故食生產重心由北向南遷移,故選A項。選D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 地理新.pdf 地理 地理答案新.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