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試化學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四個大題,25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醬油是我國傳統調味品之一,古籍《齊民要術》中就記載有醬油的制作方法。下列制作醬油的工序僅涉及物理變化的是A. 清洗大豆 B. 燒火蒸煮 C. 日曬發酵 D. 加熱滅菌2. 如圖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其中富含糖類的是A. 蔬菜類 B. 魚肉類 C. 蛋豆類 D. 谷薯類3. 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可充分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下列可回收物屬于合成材料的是A. 舊書紙 B. 塑料瓶 C. 玻璃杯 D. 廢鋼管4. 下列是探究碳酸氫鈉性質(受熱易分解,能和酸反應)的有關實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A.取用固體試劑 B.點燃酒精燈C.加熱固體試劑 D.滴加稀鹽酸A. A B. B C. C D. D5.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硅是光伏發電的核心材料,如圖是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硅是非金屬元素 B. Si可表示一個硅原子C. 硅的原子序數是14 D. 硅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6. 雷雨天,氮氣經過一系列轉化可以生成硝酸。轉化過程中會涉及下列物質,其中氮元素化合價為的是A. B. NO C. D.7. 河南是全國小麥主產區,合理施肥可提高小麥產量。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A. B. C. D. KCl8. “捕捉”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并用于制備燃料甲烷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方框中的微觀圖示為A. B. C. D.9. 屠呦呦研究小組采用乙醚()低溫浸取的方式,從黃花蒿中成功分離出青蒿素()。下列關于乙醚和青蒿素的說法錯誤的是A. 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 B. 乙醚能溶解青蒿素C. 兩種物質中都是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 二者質量相等時,青蒿素中分子數目較多10. 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驗證燃燒產物C.探究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D.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A. A B. B C. C D. D11. 是臨床上常用的電解質平衡調節藥,其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升溫可使KCl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B. 時,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C. 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D. 時,將加入水中得到溶液12.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用方法錯誤的是A.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B. (水蒸氣):通過濃硫酸C. 溶液:加入足量的鋅粉,過濾 D. :高溫煅燒13. 下圖是某煉鐵廠煉鐵的大致流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②是COB. ③是生鐵C. ②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D. ①和②分子構成不同,致使二者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14. 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銅的混合物,與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A. B. C. D.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 多角度認識乙醇,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1)符號:乙醇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2)類別:依據元素種類特點,將其分___________。(3)應用:俗稱___________,是實驗室常用的液體燃料。16. 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實驗研究物質的性質。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為___________;該實驗說明濃鹽酸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17.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1)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性,可以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異味。(2)如圖是探究水組成的實驗,證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3)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的過氧乙酸消毒液,需要向的過氧乙酸溶液中加入水的質量為___________。18. 同學們分組進行勞動實踐,記錄如下。(1)清炒白菜:使用加碘食鹽調味,含有的碘元素是人體必需的_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成人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2)制作皮蛋:一般用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食鹽等加水腌制而成,腌制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寫一個即可)。(3)處理廢液:用碳酸鈣粉末處理實驗室中含有鹽酸的廢水,發生反應的類型是___________。19. 將某鋁鐵混合物與相同質量的鎂分別放入質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所得溶液質量仍相等。寫出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該混合物中鐵和鋁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20. 興趣小組繪制了如圖所示初中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圖(“”表示反應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去)。其中和的組成元素相同,的反應放熱,可作氣體肥料。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E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D在生產或生活中的一種用途為___________。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 興趣小組開展“家用燃料變遷”的項目式學習,查閱資料后繪制了家用燃料變遷圖。(1)為使煤充分燃燒,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寫一種即可)(2)石油氣加壓后可裝入容積為的鋼瓶中,從分子角度解釋原因___________。(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寫出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22. 粗品中含有少量的、雜質,為得到氯化鈉純品,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操作。(1)寫出滴加過量溶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2)加鹽酸調節濾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3)蒸發時,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23.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1)寫出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2)請從以下所給問題中任選一個回答①從發生裝置角度解釋,該裝置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___________。②從收集裝置角度解釋,該裝置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___________。24. 實驗可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差異體現出來,是證明化學反應發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實驗1:利用反應物和生成物溶解性的差異證明化學反應發生。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2)實驗2:加入一種試劑,可通過證明生成物的存在證明反應發生。請寫出一種可行試劑的名稱___________。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 金屬和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河南博物院中館藏下列文物,其主要成分不是金屬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玉柄鐵劍 b.武則天金簡c.饕餮乳釘紋銅方鼎 d.賈湖骨笛(2)打鐵工匠將燒紅的鐵器反復錘打,可以制成不同形狀的鐵制品,這是利用了金屬的___________性。(3)某實驗小組用銅粉按圖1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①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實驗前后天平示數不變。②實驗后錐形瓶內的固體是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設計如圖2所示實驗方案,從混合物粉末中回收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操作為___________。若向濾液a中加入足量鐵粉,有氣泡產生,則濾液a中溶質的成分為___________。(4)為探究鐵生銹的原理,小組同學設計了圖3所示實驗。對比、可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接觸,對比、可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接觸,請畫出的實驗裝置圖___________。(5)金屬鎂在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從海水中得到固體氯化鎂,將其通電分解可制備金屬鎂,同時生成一種由雙原子分子構成的氣體。若制備鎂,理論上需要電解氯化鎂的質量是___________。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試化學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四個大題,25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醬油是我國傳統調味品之一,古籍《齊民要術》中就記載有醬油的制作方法。下列制作醬油的工序僅涉及物理變化的是A. 清洗大豆 B. 燒火蒸煮 C. 日曬發酵 D. 加熱滅菌【答案】A【解析】【詳解】A、清洗大豆只是將大豆表面的雜質去除,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正確;B、燒火蒸煮過程中,燃料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同時蒸煮過程中大豆等原料可能發生蛋白質變性等化學變化,該選項錯誤;C、日曬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參與反應,會發生復雜化學變化,產生新的物質,如氨基酸等風味物質,該選項錯誤;D、加熱滅菌時,高溫會使微生物的蛋白質等物質發生變性,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錯誤。故選A。2. 如圖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其中富含糖類的是A. 蔬菜類 B. 魚肉類 C. 蛋豆類 D. 谷薯類【答案】D【解析】【詳解】A、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不符合題意;B、動物肌肉、皮膚、毛發等富含蛋白質,故魚肉類富含蛋白質,不符合題意;C、動物肌肉、皮膚、毛發、蛋清、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故蛋豆類富含蛋白質,不符合題意;D、植物種子或塊莖中富含糖類,故谷薯類富含糖類,符合題意。故選D。3. 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可充分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下列可回收物屬于合成材料的是A. 舊書紙 B. 塑料瓶 C. 玻璃杯 D. 廢鋼管【答案】B【解析】【詳解】A、報紙的成分是天然的纖維素,屬于天然材料,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A錯誤;B、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B正確;C、玻璃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C錯誤;D、鋼管成分是鐵合金,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D錯誤。故選B。4. 下列是探究碳酸氫鈉性質(受熱易分解,能和酸反應)的有關實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A.取用固體試劑 B.點燃酒精燈C.加熱固體試劑 D.滴加稀鹽酸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詳解】A、往試管里裝入固體粉末時,為避免藥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試管橫放,把盛有藥品的藥匙(或用小紙條折疊成的紙槽)小心地送至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圖中操作正確,符合題意;B、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防止發生火災,圖中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應用外焰加熱,且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圖中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膠頭滴管加液時,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觸容器,應垂直懸空于容器上方,圖中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A。5.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硅是光伏發電的核心材料,如圖是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硅是非金屬元素 B. Si可表示一個硅原子C. 硅的原子序數是14 D. 硅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D【解析】【詳解】A、硅元素名稱帶有 “石” 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該說法正確;B、元素符號可以表示一種元素,還可以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Si可表示硅元素,也可表示一個硅原子,該說法正確;C、元素信息示意圖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硅元素左上角數字是14,所以硅的原子序數是14,該說法正確;D、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硅元素是地殼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該說法錯誤。故選D。6. 雷雨天,氮氣經過一系列轉化可以生成硝酸。轉化過程中會涉及下列物質,其中氮元素化合價為的是A. B. NO C. D.【答案】D【解析】【詳解】A、N2 是單質,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所以氮氣中氮元素化合價是0,該選項錯誤;B、在NO中,氧元素通常顯 2價,設氮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得,解得x=+2,即NO中氮元素化合價為+2,該選項錯誤;C、在NO2 中,氧元素顯 2價,設氮元素化合價為y,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解得y=+4,即NO2 中氮元素化合價為+4,該選項錯誤;D、在HNO3 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 2價,設氮元素化合價為z,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得,解得z=+5,即HNO3 中氮元素化合價為+5,該選項正確。故選D。7. 河南是全國小麥主產區,合理施肥可提高小麥產量。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A. B. C. D. KCl【答案】B【解析】【分析】含有鉀元素的化肥是鉀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氮、磷、鉀三種元素中至少含有兩種的化肥是復合肥。【詳解】A. 屬于氮肥,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 屬于復合肥,此選項符合題意;C. 屬于磷肥,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 KCl屬于鉀肥,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8. “捕捉”廢氣中二氧化碳,并用于制備燃料甲烷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方框中的微觀圖示為A. B. C. D.【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C、H、O的個數分別是1、8、2,生成物中含C、H、O的個數分別是1、4、0,故生成物中還應含4個H、2個O,每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丁中應補充2個水分子,即。故選C。9. 屠呦呦研究小組采用乙醚()低溫浸取的方式,從黃花蒿中成功分離出青蒿素()。下列關于乙醚和青蒿素的說法錯誤的是A. 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 B. 乙醚能溶解青蒿素C. 兩種物質中都是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 二者質量相等時,青蒿素中分子數目較多【答案】D【解析】【詳解】A、兩種物質都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正確;B、根據題干,屠呦呦研究小組采用乙醚()低溫浸取的方式,從黃花蒿中成功分離出青蒿素(),說明乙醚能溶解青蒿素,故正確;C、乙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10):16=24:5:8,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5):(1×22):(16×5)=80:11:40,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兩種物質中都是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正確;D、乙醚()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4)+(1×10)+16=74,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5)+(1×22)+(16×5)=282,乙醚的相對分子質量<青蒿素,則二者質量相等時,青蒿素中分子數目較少,故錯誤;故選D。10. 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驗證燃燒產物C.探究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D.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詳解】A、此裝置中,可通過氧氣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B、氫氣燃燒生成水,在潮濕的燒杯中點燃氫氣,無法驗證氫氣燃燒產物是水,應使用干冷的燒杯,該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C、將等量的碘分別放入汽油和水中,通過觀察碘在兩種溶劑中的溶解情況,可探究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該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D、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圖中白磷(著火點為40℃)和紅磷(著火點為240℃)都是可燃物,熱水提供熱量使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但不能使紅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同時熱水可以隔絕氧氣,使水中的白磷不能與氧氣充分接觸。Y形管內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可探究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水中白磷不燃燒,Y形管內的白磷燃燒,可探究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該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故選B。11. 是臨床上常用的電解質平衡調節藥,其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升溫可使KCl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B. 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C. 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D. 時,將加入水中得到溶液【答案】D【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升溫后,氯化鉀的溶解度增加,氯化鉀還是不飽和溶液,不能轉化為飽和溶液,不符合題意;B、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則該溫度下,100g氯化鉀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不符合題意;C、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則該溫度下,氯化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不符合題意;D、4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0g氯化鉀,則該溫度下,將50g氯化鉀加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40g,所得溶液的質量為:40g+100g=140g,符合題意。故選D。12.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用方法錯誤的是A.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B. (水蒸氣):通過濃硫酸C. 溶液:加入足量的鋅粉,過濾 D. :高溫煅燒【答案】C【解析】【詳解】A、C(碳)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會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逸出,CuO(氧化銅)不與氧氣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方法正確;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O2 (氧氣)反應,所以通過濃硫酸可以除去氧氣中的水蒸氣,方法正確;C、金屬活動性Zn>Fe>Cu,加入足量鋅粉,鋅會先與CuSO4 反應:,除去CuSO4 后,鋅還會與FeSO4 反應:,不但除去了雜質,也把原物質FeSO4 反應掉了,方法錯誤;D、CaCO3 (碳酸鈣)高溫煅燒會分解生成CaO(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雜質,方法正確。故選C。13. 下圖是某煉鐵廠煉鐵的大致流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②是COB. ③是生鐵C. ②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D. ①和②分子構成不同,致使二者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答案】C【解析】【詳解】A、焦炭和過量的空氣燃燒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赤鐵礦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正確;B、根據選項A可知,③是生鐵,故選項說法正確;C、②③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選項說法錯誤;D、①是二氧化碳,②是一氧化碳,兩者的分子構成不同,致使二者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14. 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銅的混合物,與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A. B. C. D.【答案】C【解析】【詳解】氫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方程式為:,氫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方程式為:;由方程式可知,反應后溶質質量大于原固體質量是因為原混合物中氫氧根轉化成了硫酸根,金屬的質量不變,由方程式可知,兩個氫氧根離子,轉化后變為一個硫酸根離子,兩個氫氧根的相對質量為17×2=34,一個硫酸根的相對質量為96,過程中增重的相對質量為96-34=62,設原混合物中氫氧根的質量為x則,,x=3.4g,原混合物中氧元素完全來自于氫氧根,則氧元素質量為:。故選C。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 多角度認識乙醇,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1)符號:乙醇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2)類別:依據元素種類特點,將其分為___________。(3)應用:俗稱___________,是實驗室常用的液體燃料。【答案】(1)(2)有機物 (3)酒精【解析】【小問1詳解】乙醇的化學式是C2H5OH;【小問2詳解】乙醇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屬于有機物;【小問3詳解】乙醇俗稱酒精,是實驗室常用的液體燃料。16. 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實驗研究物質的性質。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為___________;該實驗說明濃鹽酸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答案】 ①. 由紅色變成無色 ②. 揮發性##能與氫氧化鈉反應【解析】【詳解】燒杯①中是濃鹽酸,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進入燒杯②中;燒杯②中是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溶液顯紅色,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鹽酸,鹽酸顯酸性,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顯中性的氯化鈉。所以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②中溶液顏色由紅色變成無色;由于能觀察到燒杯②中溶液顏色變化是因為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進入了燒杯②,所以該實驗說明濃鹽酸具有揮發性,能與氫氧化鈉反應。17.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1)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性,可以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2)如圖是探究水組成的實驗,證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3)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的過氧乙酸消毒液,需要向的過氧乙酸溶液中加入水的質量為___________。【答案】(1)吸附 (2)打開活塞,觀察到管口小木條燃燒更旺(3)775【解析】【小問1詳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小問2詳解】電解水實驗中,根據“正氧負氫”,b管與正極相連,產生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則打開活塞,觀察到管口小木條燃燒更旺,說明b管產生的氣體為氧氣,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證明水中含有氧元素;【小問3詳解】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的過氧乙酸消毒液,需要向的過氧乙酸溶液中加入水的質量為。18. 同學們分組進行勞動實踐,記錄如下。(1)清炒白菜:使用加碘食鹽調味,含有的碘元素是人體必需的_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成人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2)制作皮蛋:一般用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食鹽等加水腌制而成,腌制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寫一個即可)。(3)處理廢液:用碳酸鈣粉末處理實驗室中含有鹽酸的廢水,發生反應的類型是___________。【答案】(1)微量 (2)或(3)復分解反應【解析】【小問1詳解】碘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成人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小問2詳解】一般用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食鹽等加水腌制而成,腌制過程中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3詳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鹽、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復分解反應。19. 將某鋁鐵混合物與相同質量的鎂分別放入質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所得溶液質量仍相等。寫出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該混合物中鐵和鋁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答案】 ①. ②. 7:12【解析】【詳解】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將某鋁鐵混合物與相同質量的鎂分別放入質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說明金屬完全反應,所得溶液質量仍相等,加入金屬的質量相等,稀硫酸的質量相等,則鋁鐵混合物生成氫氣的質量與鎂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解:設鎂生成氫氣的質量為mg,則鎂的質量為:則鋁鐵混合物的質量也是12mg,生成氫氣的質量和也是mg解:設鐵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則鋁生成氫氣的質量是:mg-x則鋁鐵混合物中鐵的質量為:鋁鐵混合物中鋁的質量為:則28x+9(mg-x)=12mg x=,則鋁鐵混合物中鐵的質量為:,則鋁的質量為:,則該混合物中鐵和鋁的質量比為:。20. 興趣小組繪制了如圖所示初中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圖(“”表示反應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去)。其中和的組成元素相同,的反應放熱,可作氣體肥料。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E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D在生產或生活中的一種用途為___________。【答案】 ①. ②. ③.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解析】【詳解】E可作氣體肥料,可推出E為二氧化碳;A和C的組成元素相同,A能轉化為B、C,B能轉化為E,可推出A為過氧化氫,C為水,B為氧氣,C能轉化為D,C→D的反應放熱,可推出D為氫氧化鈣,E能與D轉化為F,可推出F為碳酸鈣,代入驗證,符合題意。由分析可知,A為過氧化氫,化學式為:H2O2;E和D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D氫氧化鈣,氫氧化鈣顯堿性,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 興趣小組開展“家用燃料變遷”的項目式學習,查閱資料后繪制了家用燃料變遷圖。(1)為使煤充分燃燒,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寫一種即可)(2)石油氣加壓后可裝入容積為的鋼瓶中,從分子角度解釋原因___________。(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寫出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將煤制成蜂窩狀(2)分子間有間隔,加壓會使分子間間隔變小(3)【解析】【小問1詳解】煤充分燃燒,可采取加大接觸面積,或充分接觸空氣或氧氣,故填:將煤制成蜂窩狀;【小問2詳解】氣體加壓,是由于分子間有間隔,加壓可使分子間間隔變小,故填:分子間有間隔,加壓會使分子間間隔變小;【小問3詳解】甲烷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學方程式:。22. 粗品中含有少量的、雜質,為得到氯化鈉純品,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操作。(1)寫出滴加過量溶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2)加鹽酸調節濾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3)蒸發時,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答案】(1)(2)除去溶液中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雜質,得到純凈的氯化鈉(3)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解析】【小問1詳解】粗鹽中含雜質MgCl2,MgCl2與NaOH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化學方程式為。【小問2詳解】前面滴加了過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用于除去過量的BaCl2),使溶液中含有剩余的NaOH和Na2CO3。加入鹽酸,NaOH會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Na2CO3與鹽酸反應:,從而除去這些雜質,得到純凈的NaCl溶液。【小問3詳解】蒸發時,酒精燈加熱會使蒸發皿局部溫度過高,液體受熱不均易造成液滴飛濺。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能使液體受熱均勻,避免這種情況發生。23.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1)寫出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2)請從以下所給問題中任選一個回答。①從發生裝置角度解釋,該裝置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___________。②從收集裝置角度解釋,該裝置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1)(2) ①. 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不需要酒精燈加熱,試管口也不能向下傾斜 ②.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應,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小問1詳解】試管中發生反應為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2詳解】①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不需要酒精燈加熱,試管口也不能向下傾斜,故該裝置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應,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該裝置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24. 實驗可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差異體現出來,是證明化學反應發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實驗1:利用反應物和生成物溶解性的差異證明化學反應發生。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2)實驗2:加入一種試劑,可通過證明生成物的存在證明反應發生。請寫出一種可行試劑的名稱___________。【答案】(1)(2)氫氧化鈣(合理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2詳解】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故可以選擇氫氧化鈣,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生成了碳酸鈉,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 金屬和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河南博物院中館藏的下列文物,其主要成分不是金屬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玉柄鐵劍 b.武則天金簡c.饕餮乳釘紋銅方鼎 d.賈湖骨笛(2)打鐵工匠將燒紅的鐵器反復錘打,可以制成不同形狀的鐵制品,這是利用了金屬的___________性。(3)某實驗小組用銅粉按圖1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①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實驗前后天平示數不變。②實驗后錐形瓶內的固體是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設計如圖2所示實驗方案,從混合物粉末中回收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操作為___________。若向濾液a中加入足量鐵粉,有氣泡產生,則濾液a中溶質的成分為___________。(4)為探究鐵生銹的原理,小組同學設計了圖3所示實驗。對比、可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接觸,對比、可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接觸,請畫出的實驗裝置圖___________。(5)金屬鎂在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從海水中得到固體氯化鎂,將其通電分解可制備金屬鎂,同時生成一種由雙原子分子構成的氣體。若制備鎂,理論上需要電解氯化鎂的質量是___________。【答案】(1)(2)延展 (3) ①. 固體從紅色變成黑色、氣球先變大后變小 ②. 或 ③. 過濾 ④. 、或、(4) (5)解:設需要電解氯化鎂的質量為x答:理論上需要電解氯化鎂的質量是。【解析】【小問1詳解】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a.玉柄鐵劍屬于金屬材料;b.武則天金簡屬于金屬材料;c.饕餮乳釘紋銅方鼎屬于金屬材料;d.賈湖骨笛不屬于金屬材料,故選:d;【小問2詳解】打鐵工匠將燒紅的鐵器反復錘打,可以制成不同形狀的鐵制品,這是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小問3詳解】①銅和氧氣加熱反應生成氧化銅,加熱過程中壓強瓶內壓強增大,氣球變大,隨著氧氣的消耗,壓強減小,氣球變小,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固體從紅色變成黑色、氣球先變大后變小;②稀硫酸(稀鹽酸)和銅不反應,氧化銅和稀硫酸(稀鹽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氯化銅)和水,可以加入試劑A稀硫酸或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或;操作為過濾操作,將液體和固體分離;若向濾液a中加入足量鐵粉,有氣泡產生,說明氧化銅已經完全反應,稀硫酸(稀鹽酸)有剩余,稀硫酸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氯化亞鐵)和氫氣,則濾液a中溶質的成分為、或、;【小問4詳解】A中鐵只和水接觸不生銹,B中鐵和水、氧氣共同接觸生銹,對比可知鐵生銹需要與氧氣接觸;要對比、可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接觸,B中鐵和水、氧氣共同接觸,C中只需要與氧氣接觸,的實驗裝置圖為:;【小問5詳解】見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遂平一中,二中中考三模化學試題.docx 2025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遂平一中,二中中考三模化學試題(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